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 PPT
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4.要注意实验安全教育
教学建议
(五)落实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
1.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渗透科学、 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 2.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和学校所在地区的、与学生 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 3.引导学生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和网络等了解 更多的信息,开展调查、研究、讨论等活动
教学建议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 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必修3 教材主线
《稳态与环境》——生物个体、种 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的生 命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
课堂导入是课堂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教学的开始环节
对教学质量起着 非常积极的作用
选修二:生物科学与社会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模块目标
知识方面: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减数分裂和受
精作用、DNA分子结构及其遗传基本功能、 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知识,理解生 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
能力方面:学生参与调查、观察、实验和制作等活动,
体验科学家探索生物生殖、遗传和进化奥秘 的过程,学习有关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 应用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学生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
汇报人:XXX
1
前言
目录
CONTENTS
2
3
内容标准
课程目标
4
实施建议
前
言
一、课程性质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 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药 科学、环境科学及其它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高中生物课标(2017版)核心素养命题和评价PPT课件

1. 区分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层级 核心素养的习得与养成必须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所有的核
心素养本质上都是个体内在品质(特征)的表现。 个体核心素养的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与学生
的认知能力有一定关联,但更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和效果有关。 通过对学科核心素养行为特征的预判,制定核心素养层级的指标,作
价值观的整合。
比如科学探究能力,是探究某一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如:提出
问题能力、假设能力、验证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是个
体在探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品质。
(2)潜在性:是个体的高级心智活动,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
比如思维品质、决策能力、创新意识,需要借助于个体在具体情境中的
实际表现加以推测。
精选PPT课件
18
1.案例及分析
案例1:综合题 (社会责任)
每年7月至10月,在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和挪威等地可观赏到三文鱼洄游的 奇观。临近产卵期的三文鱼浩浩荡荡地逆流而上,跳跃小瀑布和小堤坝,历经艰 辛回到出生地产卵,随即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孵出的小鱼苗将顺流而下回到海洋 ,通常3至5年长大成熟。据统计,野生三文鱼数量在过去30年内已减少2/3。仅在 1994年至1999年间,北美河流的三文鱼年穿行量就从大约20万尾下降到8万尾。自 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肆无忌惮的商业捕捞是三文鱼濒临生存警戒线的根本原因。
可以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发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潜 能的发展,使学生更好的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究, 有助于学生 探究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
精选PPT课件
24
2)试题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 强调对科学实验探究方法的考查,重视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对信息的
教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最新范文.ppt

课件
一、课程标准设计的原则和特点
(二)课程标准的特点
3. 准确描述的内容细致地刻画了教学深度和理解水平 “行为动词+ 生物学术语” ——“概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命题式描述——明确陈述学生可以理解的生物学观点
课件
一、课程标准设计的原则和特点
(二)课程标准的特点
3. 准确描述的内容细致地刻画了教学深度和理解水平 “行为动词+ 生物学术语” ——“概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命题式描述——明确陈述学生可以理解的生物学观点 更好地帮助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把握教学的要点和学生理解的深
度,防止不必要的“拔高”或低水平的记忆背诵。这也有助于教师将 生物学知识的教学与核心素养的目标达成相结合,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教学效率。
课件
一、课程标准设计的原则和特点
(一)设计原则
3. 选材原则和选择依据——推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
(2)选择依据 ➢一系列研究成果:高中理科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研究(2012),高中生 物学教材难度国际比较研究(2013),高中生物学教材使用状况跟踪研究 (2010),高中生物学重要概念学习进阶的系列研究,等等。 ➢以探究学习为特点的主动学习方式的案例积累,以强调学生理解和应用的 生物学概念教学,大范围的问卷调研和面对面交流的调研结果,都被用于 具体内容的筛选,成为修订工作中有价值的依据。
课件
一、课程标准设计的原则和特点
(二)课程标准的特点
1. 以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指导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7 年版)解读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7 年版)解读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中国教育部在高中阶段开展生物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性规范。
本文将对这一标准进行解读,探讨其主要内容和意义。
一、课程目标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高中生物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和为人民服务的职业观。
在此基础上,课程设置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 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2.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身体健康意识。
3.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二、课程设置生物学课程设置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生物科学基本概念、生物体内外环境的维持与调节、生命过程、生物多样性。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关联、有机结合的。
1. 生物科学基本概念这个方面的内容是为学生提供加深对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和结构层级认识,为日后进行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生物体内外环境的维持与调节这个方面的内容是为学生提供认识生物体内外环境交互作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并掌握生物体调节其环境的机制。
3. 生命过程这个方面的内容是为学生提供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功能和进化等生命现象,理解生命的本质、生命的起源和基因遗传等重要原理。
4. 生物多样性这个方面的内容是为学生提供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分类原则、特点及其保护与利用的基础知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生物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涉及了以下几方面:1. 遗传和基因组学这是生物学教学中最具有难度和深度的内容,重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遗传规律及基因组结构、功能、进化等知识。
2. 生态及生态保护这是一个较为实践性的内容,教学重点不仅包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生态保护意识和行动能力。
四、教学建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教学需要适当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物模型、实验等方式进行。
同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为学生提供开放性和综合性教学方案,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体验、实践。
2017一般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四、课程内容(一)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关于提高全部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必修课程所选内容是学习选修课程的基础。
必修课程面向全部高中生,选择了最大体的生物学重要概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明白得与把握教学内容,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力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遇。
模块 1 分子与细胞本模块包括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和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等内容。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大体单位。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促使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
本模块选取了细胞生物学方面的最大体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的基础。
它还反映了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及相关的实际应用。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更深切地明白得生命的本质。
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生活中物质、能量和信息转变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份和整体的统一等,有助于科学自然观的形成。
学习细胞的发觉、细胞学说的成立和进展,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科学进程和本质的明白得。
【内容标准】概念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大体单位1.1 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其中蛋白质和核酸是两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1.1.1 说出细胞要紧由 C、H、O、N、P、S等元素组成,其中以碳原子为骨架形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1.1.2 指出水大约占细胞重量的2/3,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给予了细胞许多特性,在生命中具有重要作用1.1.3 举例说出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虽少,但与生命活动紧密相关1.1.4 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组成份,又是生命活动的要紧能源物质1.1.5 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1.1.6 说明蛋白质通常由20种氨基酸分子组成,其功能取决于由氨基酸序列决定的三维结构,细胞的功能要紧由蛋白质完成1.1.7 概述核酸由核苷酸聚合而成,是贮存与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1.2 细胞各部份结构既分工又合作,一起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1.2.1 概述细胞都由质膜包裹,质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能操纵物质进出,并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2.2 说明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担负着物质运输、合成与分解、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 1.2.3 说明遗传信息要紧贮存在细胞核中1.2.4 举例说明细胞各部份结构之间彼此联系、和谐一致,一起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1.3 各类细胞具有相似的大体结构,但在形态与功能上有所不同1.3.1 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的由很多细胞组成。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最新修订版)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7 年最新修订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标研制组目录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1)(一)课程性质 (1)(二)基本理念 (1)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2)(一)学科核心素养 (2)(二)课程目标 (3)三、课程结构 (3)(一)设计依据 (3)(二)结构 (4)(三)学分与选课 (4)四、课程内容 (4)(一)必修课程 (4)模块 1 分子与细胞 (4)模块 2 遗传与进化 (6)(二)..................................................................................................................................................... 选修I课程8 模块 1 稳态与调节 (8)模块 2 生物与环境 (10)模块 3 生物技术与工程 (12)(三)..................................................................................................................................................... 选修n课程14 现实生活应用 (14)职业规划前瞻 (16)学业发展基础 ................................................................................................................................................ 1 9五、学业质量标准 (22)(一)学业质量水平 (22)(二)说明 (25)六、实施建议 (25)(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25)I . 教学建议..................................................................................................................................................n . 评价建议 (27)(二)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命题建议................................................................................................................I . 学业水平测试..........................................................................................................................................n . 高考命题建议.......................................................................................................................................... (三)....................................................................................................................................................................... 教材编写建议1.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2.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3.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 (四)....................................................................................................................................................................... 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1.精心规划并全面落实高中生物学课程..............................................................................................2.强化以评价为导向的课程管理...........................................................................................................3.注重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4.加强生物学实验室的建设....................................................................................................................5.积极开发与利用生物学课程资源.......................................................................................................附录A: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附录B:教学与评价案例...............................................................................................................................................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6年7月20日版(修订稿)普通高中生物学课标研制组目录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1)(一)课程性质 (1)(二)基本理念 (1)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2)(一)学科核心素养 (2)(二)课程目标 (3)三、课程结构 (3)(一)设计依据 (3)(二)结构 (4)(三)学分与选课 (4)四、课程内容 (4)(一)必修课程 (4)模块1 分子与细胞 (4)模块2 遗传与进化 (6)(二)选修Ⅰ课程 (8)模块1 稳态与调节 (8)模块2 生物与环境 (10)模块3 生物技术与工程 (12)(三)选修Ⅱ课程 (14)现实生活应用 (14)职业规划前瞻 (16)学业发展基础 (19)五、学业质量标准 (22)(一)学业质量水平 (22)(二)说明 (25)六、实施建议 (25)(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25)Ⅰ. 教学建议..................................................................................................................Ⅱ. 评价建议 (27)(二)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命题建议................................................................................. Ⅰ. 学业水平测试..........................................................................................................Ⅱ. 高考命题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1. 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2.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3. 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1. 精心规划并全面落实高中生物学课程.................................................................2. 强化以评价为导向的课程管理.............................................................................3. 注重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4. 加强生物学实验室的建设.....................................................................................5. 积极开发与利用生物学课程资源.........................................................................附录A: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附录B:教学与评价案例........................................................................................................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017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2017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包含前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实施建议、附录等部分。
课程名称从“生物”改为“生物学”,与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保持一致。
在课程性质方面,强调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学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在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强调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素养。
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
科学思维是指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科学探究是指能够针对生物学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和交流的能力。
社会责任是指能够关注社会生活和生物学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以及主动向他人宣传关爱生命和健康生活等基本知识的能力。
在课程目标方面,强调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学课程,能够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在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以主题为引领,以大概念为核心,将生物学知识体系重新进行整合和优化。
主题包括生命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等。
大概念是指反映学科本质和思想方法的概念和原理。
在课程内容方面,强调精选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科学探究方法等内容,注重与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
在学业质量方面,强调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业表现来反映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评价方式包括书面测试、实践操作、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
在实施建议方面,强调教师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深入理解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掌握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的要求;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应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和服务;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内容及要求
1.遗传的分子基础
3.通过对具体事实资料的分析,概述出多数生物的基 因是DNA分子上的功能片段,分析出遗传信息在DNA分 子上的编码方式。 4.用相关的实验研究资料,阐明DNA分子通过半保留 的方式进行复制,是保证亲代准确将遗传信息传递给 子代的基础。概述出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通过RNA指 导蛋白质合成,由蛋白质体现出生物的性状。
1.内容及要求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2.简述受精作用的过程,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 其遗传信息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的;精子和卵细胞 的多样性及结合的随机性,致使同一双亲的后代既相 似又不同,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1.内容及要求
3.遗传的基本规律
1.通过介绍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阐明孟德尔发现遗 传定律的实验依据,据此做出的解释性假设及推测和 验证的方法,以及最终的结论。用现代遗传学的研究 成果,对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进行现代解释。 2.运用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的杂交实验,运用基因的 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由亲代的性状预测子代的性状。
况下 (2)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功能发生改变,并产生可以遗传
的
1.内容及要求
2.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1.阐述精子(雄配子)或卵细胞(雌配子)形成过程 中发生的减数分裂,运用图示、物质模型或视频等方 式,观察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 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 等现象,由此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不仅染色体数量减 半,而且染色体的组合类型呈现出多样性。
1.内容及要求
表观遗传典型现象
2.遗传印记现象(基因组印记) 例1:
来自父本和母本的等位基因传递给子代时发生了某种修饰, 使得基因表达的情况不同,子代只表现出其中一方的基因。
1.内容及要求
表观遗传典型现象
2.遗传印记现象(基因组印记) 例2: 马骡是公驴与母马杂交的后代,体大、耳小而尾部蓬松; 驴骡是公马与母驴杂交的后代,体小、耳大而尾毛较少。
一种果蝇的花斑眼表型,即果蝇眼睛的局部区域呈红色, 而其余的区域呈白色。这种表型不是因为DNA 序列改变, 而是染色体倒位或重排(染色体变异)使白眼基因座位改变 了位置,邻近于异染色质,造成活跃表达的基因在部分细 胞中沉默而引起的。
位置效应:一般地说,基因占有哪个位置,其遗传效应不变。 但少数也有因为基因所处的位置不同而改变其表型的。
1.内容及要求
表观遗传典型现象
4.同卵双胞胎之间的微小差异
5.克隆猫基因组完全相同但毛皮颜色不同
1.内容及要求
1.遗传的分子基础
genetics 遗传学 epigenetics 表观遗传学 (1)可遗传性 (2)不涉及DNA(基因)序列的变化 (3)基因表达调控(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 码RNA调控等) 可逆性 (1)表观遗传学是指在基因的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
1.内容及要求
遗传的基本规律
3.以人类红绿色盲或血友病的研究为例,分析位于性 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概况 出伴性遗传的概念。举例说明伴性遗传的类型和遗传 特点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1.内容及要求
4.可遗传的变异
1.通过总结减数分裂和基因自由组合规律,概括出基 因重组形成的原因、特点,举例说明基因重组变异原 理在育种上的应用。 2.用镰状细胞贫血症等病因研究资料,概述基因突变 的概念,分析基因突变的类型、特点和遗传效应。描 述细胞在某些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的作用 下,可提高基因突变频率,举例说明其在诱变育种上 的应用。概述细胞癌变与基因突变的关系。
1.内容及要求
3.X染色体失活现象
玳瑁猫(三花猫)
三花来源本质上是白色的底色(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叠加由X染色体决定的黑色和橘色。由于两条X染色体中会 随机失活一条,因此只有携带两条X染色体的猫才能呈现黑、 橘、白三色,而正常的携带两条X染色体的猫就是雌猫。
失活发生时,胚胎中每个细胞到底 失活哪条X染色体是随机的,失活一 旦发生,该细胞所有的后代都求
可遗传的变异
3.举例说明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改变,可导致生物性 状的变异,形成染色体变异的概念。 4.以果蝇或人类染色体组型等为例,解说染色体组的 概念,简述多倍体和单倍体的特征和来源,举例说明 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 5.用具体实例概述人类遗传病的概念和主要类型,调 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举例说明人类遗传病的检测和 预防。
1.内容及要求
1.遗传的分子基础
1.通过对细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等相关资 料的分析,了解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阐述核酸是一 切生物的遗传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某些病 毒以RNA为遗传物质的事实依据。 2.通过对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分析,通 过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阐述DNA分子与其担 负编码、传递遗传信息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基因组印记是指来自父方和母方的等位基因在通过精子和卵 子传递给子代时发生了修饰,使带有亲代印记的等位基因具 有不同的表达特性。印记基因的存在能导致细胞中两个等位 基因的一个表达而另一个不表达。 (单等位基因转录)
1.内容及要求
表观遗传典型现象
3.X染色体失活现象
玳瑁猫(三花猫)
三花猫基本都是雌猫,绝少出现三花雄猫的。对于雄猫来 说,出现性染色体三体的情况下(XXY)时,才会呈现三色, 因此三色雄猫特别稀少。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
目录
CONTENTS
1 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2 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
期末考试成绩通报
江阴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 ——模块2 遗传与进化
1.内容及要求
本模块主要包括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 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和生物的进化等内容。 旨在使学生形成“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 传”和“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两个 大概念,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相应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1.内容及要求
1.遗传的分子基础
5.用具体实例概述细胞的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 果。 6.举例介绍表观遗传现象及该项研究取得的新进展。
1.内容及要求
表观遗传典型现象
1.花斑现象 1930年,著名的果蝇遗传学家Muller由X射线诱变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