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概论
06235文艺概论名词解释
![06235文艺概论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25c212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4.png)
06235文艺概论名词解释
文艺概论是研究文学艺术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的学科,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名词和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艺概论名词解释:
1. 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媒介,通过艺术形式表现人类情感、思想和生活体验的创作和表现活动。
它包括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
2. 美学,美学是研究美、艺术和审美活动的学科,包括对美的本质、美的标准、审美情感和审美活动的理论研究。
3. 主题,主题是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议题,它反映了作品所关注的社会、人生、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4. 风格,风格是指作家或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特色和个性特征,包括语言风格、艺术风格等。
5. 意象,意象是文学作品中通过具体形象和符号表达出来的抽象思想和情感,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形式呈现。
6. 符号,符号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形象或
动作,它们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和象征。
7. 结构,结构是指文学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组织和安排方式,包括情节安排、篇章结构等方面。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文艺概论名词解释,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文艺概论 自考
![文艺概论 自考](https://img.taocdn.com/s3/m/1bc529080740be1e650e9acb.png)
第五章文艺作品的类型与样式(一)基本概念1.造型艺术造型艺术是塑造静态视觉形象的艺术。
造型艺术的特征之一是作品艺术效果的视觉性质。
造型艺术的视觉性质所具有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为接受者提供关于客观事物外观形象的信息,使人们通过视觉形象获得一种知识。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一书中提出,人们在欣赏绘画之类的艺术品时所获得的快乐就来自认知需要的满足。
)(西方倾向于写实,东方倾向于写意。
)造型艺术的第二个特征是作品的静态性质。
造型艺术形象的静态性质不仅是这类艺术品的物理性质,更重要的是这种静态性质还意味着一种独特的审美特征。
(德国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一书中指出造型艺术的最高要求是美,过分丑陋的形象不适宜于用造型艺术来表现。
)造型艺术的静态性质使得它在艺术表现的对象方面有了自己的特点,静态艺术形象必须注意持久的审美效果。
2.中国传统雕塑艺术中国传统雕塑中较早发展起来的主要有金属、砖石等器物上的浮雕图文、用于殉葬的陶俑和陵墓石刻等类型。
上古的浮雕图文中常常有一些稀奇古怪的象征性形象,如龙凤、饕等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在鼎上雕刻这些形象是为了使人们认识神祗和鬼魅,起到避邪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形象原有的象征意义逐渐暗淡下去,造型趋向装饰化,变成了积淀着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的装饰性图纹。
陶俑原是为了代替活人和实物殉葬的,因而造型通常是写实的,并通过着色而产生更加生动逼真的效果。
从上古的陶俑到后来的彩塑艺术,小件作品如唐三彩和后代陶瓷工艺品,大件作品如大型泥塑,通常都比较倾向于写实和世俗化情调。
陵墓石刻主要是皇室贵死后厚葬的产物,风格都要求庄重宏伟。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另外一类是佛教造像,主要有在山崖上凿石而成的浮雕、圆雕石像以及彩塑佛像两大类。
佛教造像不仅推动了石刻和泥塑技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具有宗教意味的审美经验。
这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所缺少的宗教性的崇高感,对于处在痛苦中而又找不到出路的世人来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文艺学概论重点复习
![文艺学概论重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727f4a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d.png)
文艺学概论重点复习文艺学是研究文艺现象的学科,它涉及到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电影等各种艺术形式。
文艺学的研究对象是文艺作品和文艺活动,通过对文艺作品的分析和批评,以及对文艺活动的研究,揭示文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文艺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文艺、艺术和美。
文艺是指以表达和传达情感、观念、思想为目的的艺术创造活动。
艺术是指通过创造意象和形式,表达美的追求和审美情感的一种活动。
美是指对于在艺术中体现的意象和形式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的主观体验。
文艺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观察、分析批评和比较研究。
文献研究是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和掌握文艺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发展历程。
实地观察是指通过亲身感受和观察,了解和体验文艺作品所表达的艺术效果和情感内涵。
分析批评是指对文艺作品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和评价,揭示和把握其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比较研究是指通过对多种文艺作品的比较和对照,寻求其共性和差异,深化对文艺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文艺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文艺的本质和功能、文艺的创作和鉴赏、文艺的历史和发展、文艺的批评和评论等。
文艺的本质和功能是文艺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文艺的本质是指文艺作品所特有的艺术性和美感,与其他形式的表达和沟通有所区别。
文艺的功能是指文艺作品所具有的社会和个人的作用和影响,包括情感交流、思想启迪、价值观塑造等方面。
文艺的创作和鉴赏是文艺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文艺创作是指艺术家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表现手法,将内心的体验和感悟转化为具体的艺术形式。
文艺鉴赏是指观众和读者通过欣赏和解读文艺作品,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审美体验。
文艺的历史和发展是文艺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文艺的历史是指文艺作品和文艺活动的发展过程和演变历程,通过对文艺历史的研究,可以了解到文艺作品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文艺的发展是指文艺作品和文艺活动的不断创新和演进,不仅与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变革相关,也与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创作理念有关。
文艺的批评和评论是文艺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文艺概论自考重点复习资料
![文艺概论自考重点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18bcc6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f.png)
文艺概论自考重点复习资料本文主要介绍文艺概论自考的重点复习资料,以便考生们更好地备考。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文艺概论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文艺概论是课程设置中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文学、艺术、音乐等多个方面,考察考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品位。
其研究方法主要有形式主义、批评主义、文化主义等几种不同的视角,需要考生们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对各个文学流派和文化现象的深入了解,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文艺概论中涉及到的流派和现象比较复杂,考生们需要熟练掌握每一类文学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唐诗宋词、元曲明剧等经典文学作品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通过阅读鲁迅、老舍、茅盾等现代作家的作品,来了解近代文学的风格特点和文化背景;通过阅读当代流行文学作品如网络小说、影视剧本等,来了解当代文化现象和人们的审美需求。
此外,考生们还需要注意一些文艺概论考查的重点和难点。
比如,文艺现象的产生与发展、文艺作品的鉴赏与解读、文艺评价标准等方面,都是考试常见的论述题和分析题。
考生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加强这些方面的掌握。
同时,在答题时也需要注意文艺概念的清晰和论证的逻辑,注意表达方式和文字组织。
最后,我们需要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测和提高。
考生们可以通过练习历年文艺概论自考试卷,找出自己的知识盲点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考试水平。
同时,也可以通过参加讨论小组、听取老师的讲解等方式,加深对文艺概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综合使用这些方法,考生们就能更好地备考文艺概论自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综上所述,文艺概论自考的重点复习资料主要包括对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的了解,对各个文学流派和文化现象的深入了解,注意文艺概论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测和提高。
希望考生们能够通过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考试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文艺概论考试要点
![文艺概论考试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059ca1f227916888486d782.png)
文艺概论考试要点名词解释1.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这三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他们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2.文学的四个要素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即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精神活动,文学不是以成品这种形式而存在的,而是以活动的方式而存在的。
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
(四者的关系图)补充:作用及地位:P30-343.文学起源游戏说是关于文学起源的一种学说,康德是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认为艺术就是合目的性和无目的性、有意图性和无意图性、艺术和自然的统一。
后来席勒继承并发展了游戏说,提出人的艺术活动是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
4.文学意境意境是我国古典文化独创的一个概念,具有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审美特指。
并在此基础上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是华夏抒情文和抒情理论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极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5.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其中,创造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语言组织和文体特色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6.文学欣赏常有一种意识的、膜拜的、静观的或审美的性质的读者阅读活动。
7.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外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期待视野,分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三个层次。
文艺概论 自考
![文艺概论 自考](https://img.taocdn.com/s3/m/758442e0e009581b6bd9ebcb.png)
第一章文学艺术的认识特征(一)基本概念1.再现论(最强调文学艺术的认识特征)再现论是指文学艺术作为一种人类的理性意识与认识活动队客观世界特有的反映功能,它能够把客观存在的生活对象及其规律性真实地反映出来,从而为人类正确地认识现实、改造现实提供一种精神工具。
它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了解:从历史角度讲,古希腊的模仿说是其最典型的描述;从哲学角度来讲,它是建立在理性意识和实证科学基础上的认识论;从文学艺术特征角度讲,它把文学艺术对客观世界所具有的再现与认识本质从分揭示出来。
2.摹仿说摹仿活动是人类主体的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它是人类运用原始类比思维再现、反映客观世界的主体能力的集中体现。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最早提出《摹仿说》,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进行阐述。
柏拉图提出“床”的个案:神制造—木匠制造—画家制造。
而真正把文学艺术摹仿提高到文艺理论高度的是亚里士多德。
他在作为西方文艺理论奠基之作的《诗学》中明确指出:诗的起源在于人类的摹仿本能。
这时,文学艺术模仿也就不再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机械反映,而同时也是一种更高的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也可以说,文学艺术摹仿同其他摹仿实践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类一般的摹仿行为都具有明确的再现现实的直接功利性,而文学艺术摹仿则同时还具有审美享受与情感体验的愉悦性质。
《易经》中的“观象制器”、“象天法地”,刘勰《文心雕龙》都是摹仿说的例子。
孔子在《论语》中把诗的基本功能归结为“兴、观、群、怨”四种,“观”所强调的就是“诗”所具有的对现实世界的摹仿与再现功能。
不过与古希腊不同的是,受中国伦理文化的制约,这种精神愉悦也主要是一种道德快感。
摹仿说作为人类早期关于文学艺术与审美活动的一种朴素的文艺观念,在充分肯定文学艺术活动中所包含的主体理性认识与反映能力的基础上,把人类所具有的伟大的审美创造本质力量提高到文艺理论的研究视野中。
(二)综述题1. 谈谈对于文艺再现本质的历史认识。
[2008]文学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把握客观真理的认识工具。
文艺概论-简答题归纳
![文艺概论-简答题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b1077b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9.png)
文艺概论——简答题归纳一、关于艺术的具体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简答】:1.情感性。
2.的形象性。
3.虚拟性。
4.个性。
二、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简答】:1.文学形象的间接性2.艺术表现的高度自由性3.文学语言运用的创造性三、审美意识的萌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在思维特征上,为满足认知的需求而萌发了联想、想象、幻化等思维,体现出抽象思维的创造性;2.作为审美意义的精神活动,从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混合中分离出来,并摆脱物质功利,直接成为表达情感和情绪的精神需求;3.某种具有原创性质的精神活动,得到原始共同体的认同,也就是成为交流思想和情感的一种共同“约定”和默认的“符号”。
这种“符号”化了的精神活动才成为艺术。
四、特点(或者提倡文学的娱乐功能应注意的问题)【简答】1.文学娱乐与一般的娱乐不同。
2.不能将文学的娱乐功能与教育功能人为地对立起来。
3.在承认文学的娱乐功能的同时,需要警惕媚俗的倾向。
五、文学作品要进入文学史的视野并最终成为经典,至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3 个)1.文学作品应具备独特的艺术价值。
2.文学作品应具备可阐释的空间。
3.文学作品应满足特定时期的读者的期待视野。
总之,文学史之于文学经典的建构,是一项浩繁复杂的工程。
六、文学创作基本原则的核心内容1.艺术真实原则2.情感评价原则3.形式创造原七、形成风格多样性的基本原因【简答】1.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为文学风格的多样性提供了现实基础。
2.处于不同国家、民族、阶层、团体、年龄的读者有着不同的审美需求,呼唤多样的文学风格。
3. 作家多样性的创作个性,决定了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八、文学流派的形成有多种原因——4 点:【简答】1.社会历史原因是形成文学流派的外部原因。
2. 文学自身发展的要求是形成文学流派的直接原因。
3. 作家群体的主观因素是形成文学流派的内在根据。
4. 文学流派形成的原因,还与读者的审美需求密切相关。
九、戏剧文学语言的特征:【简答】台词是决定戏剧作品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文艺学概论
![文艺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64fccf1ec281e53a5802ffb4.png)
文艺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艺术:是指人类创造的具有审美情感和形象特征的精神产品。
2、史前艺术:是指史前时代即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的艺术。
3、绘画:通过线条、色彩、构图在二度空间范围内以动人的造型来再现现实,反映现实生活,表达画家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
4、雕塑:以形体的造型来反映生活,再现现实。
特点是最宜于表现有崇高理想的正面形象,宜于观赏者从不同角度和距离进行欣赏和领悟,直接感染和陶冶激发观赏者的心灵。
5、舞蹈:以规范化的有组织的有节奏的人体动作来表现人的感情,最大特点是虚拟性和抒情性。
6、建筑艺术:是指人们按照美的规律,通过建筑物体积布局、比例关系、空间安排、色彩搭配和结构形式等方式创造建筑形象。
7、文学:是语言艺术,它的基本特点就是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
8、戏剧:是一种舞台艺术,演员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具有戏剧性冲突的情节,为观众在舞台上现场表演一个故事。
广义戏剧艺术包括话剧、戏曲、歌剧、舞剧等。
狭义戏剧艺术则主要指话剧。
9、戏剧性:是指戏剧艺术依靠角色之间的冲突来展开戏剧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从而实现戏剧艺术的审美特性。
10、电视艺术:是指电视传播的具有审美价值的产品,主要包括电视剧、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电视综艺节目、音乐电视等。
11、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艺术作品的题材、主题、细节、情节、情感等要素的总和。
12、题材:是呈现在艺术作品里的社会自然生活。
13、主题:也叫主旨、中心思想,它是艺术作品中蕴藏的主要思想内涵,是艺术作品的灵魂。
14、细节:是艺术作品中具体的人物动作、生活场景与情境的精确描绘,它是完成艺术表达的重要手段。
15、情节:是按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要求在事件的发展中表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由此而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
16、艺术语言:是指用以完成艺术表达的独特媒介。
17、艺术形象:是艺术家通过艺术语言创造出来的形象,是具体可感性与概括性的统一。
文艺概论知识点总结
![文艺概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9678c9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0.png)
文艺概论知识点总结文艺概论是文学研究的基础课程,它是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文学理论和实践中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
文艺概论对于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关乎文学的理论和批评,还关乎文学的实践和创作。
本文将对文艺概论的知识要点进行总结,以便读者在学习文艺概论时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文艺概论的基本概念1. 文艺的概念文艺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它是通过语言、音乐、舞蹈、戏剧、绘画、雕塑、建筑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艺术作品。
在文艺创作中,作者通过感性的形象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审美观念,以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欣赏。
2. 文艺创作的内容和形式文艺创作既有内容又有形式,内容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主题,形式是作品所采用的艺术表现方式。
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存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部作品的完整性和完美性。
3. 文艺作品的审美特征文艺作品具有审美特征,包括感性的、形象的、印象的、想象的特点。
它能够通过感官刺激,唤起观者的情感、思想和联想,使人产生美的愉悦和鉴赏的兴趣。
二、文艺概论的研究方法1. 文艺概论的学科性质文艺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既关乎文学理论又关乎文学批评,既关乎文学史料又关乎文学创作,它还与哲学、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有一定的联系和交叉。
2. 文艺概论的研究方法文艺概论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比较法、实证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理论研究法、实践研究法等。
学生在学习文艺概论时,应该掌握这些研究方法,并且灵活运用,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的发展和变革。
三、文艺概论的学科内容文艺概论的学科内容主要包括文学概论、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研究、文学创作等。
在学习文艺概论时,学生需要对这些学科内容有所了解和掌握,以便更好地理解文学的本质和内涵。
1. 文学概论文学概论是文学研究的基础课程,它主要介绍文学的定义、分类、特点、功能、价值、发展和变革等内容。
在学习文学概论时,学生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文学的概况和演变。
文艺学概论.doc
![文艺学概论.doc](https://img.taocdn.com/s3/m/62d345d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2.png)
文艺学概论第1讲:绪论一、文艺学(亦称文学理论、文学学、诗学) 概论课程的基本内容:1、文学理论:发生发展论、本质论、价值论,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2、文学批评理论二、文学(作品)概念的演变1、广义的文学:在中国,在公元3-6世纪(三国至晋代)之前及期间,人们所说的“文学”可以泛指一切语言文字作品,包括后来的狭义的文学、历史(与时事)、哲学、宗教、政治、经济、法律、军事、科学技术、教育等类的语言文字作品。
在西方,在公元16-18世纪 [大致相当于“文艺复兴时期”(1450-1600年)以及其后的一两个世纪]之前及期间,人们所说的Literature(以英语为例)同样可泛指一切语言文字作品。
这种意义上的文学作品相当于语言文化产品。
2、狭义的文学:1747年,法国学者查里斯·巴托(Charles Batteux)在其《简化成一个单一原则的美的艺术》一书中提出了以绘画、雕塑、音乐、舞蹈、诗歌为核心(还包括修辞等)的“美的艺术”(Fine Arts)的概念。
后来,Fine Arts 的指称范围逐步扩大,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造型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艺术,诗歌、小说、散文等语言艺术,以及摄影、摄像等光像艺术。
18世纪后期及19世纪以后,西方人所说的作为Fine Arts之一的狭义的Literature 是指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甚至戏剧文本)在内的(对于受众来说通常具有可审美性的)语言文字作品。
这种意义上的文学概念就是18世纪后期以来在文学理论家们的倡导下西方人约定俗成的惯例性文学概念。
这种意义上的文学概念被引进中国后,也逐渐成了近现代中国人在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们的引导下约定俗成的惯例性文学概念。
3、边缘性的文学:指介于狭义的文学和狭义的文学之外的语言文化之间的语言文字作品。
通常是指具有狭义的文学的形式特征或运用了狭义的文学常用的表现技法但其内容属于狭义的文学之外的其他语言文化的语言文字作品,如采用诗的分行排列形式写的表现日常生活事实或者科学知识、哲学思想等内容的语言文字作品和采用了一定文学表现手法的新闻和历史作品乃至调查报告等。
文艺概论
![文艺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b9c8f96231b765ce050814f1.png)
文艺概论绪论文艺理论的性质内容文艺理论的功能作用文艺理论的框架体系文艺理论的发展轨迹文艺理论的学科特点文艺理论的学习方法▲关于“文艺”在通常情况下,“文艺”是“文学艺术”的合称,它包括文学和艺术两大类。
严格说来,文学又属于艺术中的一类。
▲艺术的分类按其表现形式,一般分为:1、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曲艺等) 2、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书法、工艺美术等)3、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电视等)4、语言艺术(文学)▲“文艺”并称的原因1、从形象特征来看,它同其他艺术门类具有较大的审美差异。
其他各门艺术都具有形象的直感性,可以直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
如音乐诉诸于人的听觉;绘画诉诸于人的视觉;雕塑诉诸于人的视觉和触觉;戏剧、影视诉诸于人的视觉和听觉。
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形象的,它与文字符号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必须凭借读者的理解、想象来感知文学形象。
2、从文学的的艺术地位和它的影响力来看,它是一切艺术的核心因素,对其他艺术具有重大的制约作用,甚至直接成为其他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例如“音乐”,有间接以文学为主题音诗、交响诗,有直接同文学结合的歌曲、歌剧。
3、从文学的社会效应看,各门艺术虽各有所长,不可一概而论,但从总体来看,无疑文学位居榜首。
如希腊神话、荷马史诗、莎士比亚戏剧等在西方的影响;唐诗、宋词、《西厢记》、《红楼梦》在中国的影响,任何其他艺术都是望尘莫及。
一、文艺理论的性质内容(一)文艺理论的性质文艺理论是一门研究文艺的本质性质和规律的学科。
文艺学就是研究文艺的科学。
▲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文艺史、文艺评论、文艺理论▲文艺史——按照文艺发展的脉络,从纵向的历时性角度,对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文艺家、文艺作品,以及相关的文艺状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力求寻绎出文艺发展的规律。
主要对象:文艺创作。
▲文艺评论——侧重于从横向的共时性角度,对当时具体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现象,进行及时的分析、研究和评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批评意见,以便引导文艺创作的进程。
河南师范大学 文艺概论
![河南师范大学 文艺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a4ae991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e.png)
河南师范大学文艺概论
一、文艺概论教材分析
(一)文艺概论结构的突出特点是理论体系层次清楚。
全书由“文艺概论特征论、文艺概论作品论、文艺概论创作论、文艺概论接受论”四部分构成,紧扣住了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及其关系理论;而各篇内的各章节的逻辑关系同样比较严谨,这样的结构易于学员的理解与掌握。
(二)文艺概论内容上的突出特点在于:用大量具体的文艺概论现象来帮助阐述抽象的文艺概论基本原理,使得本书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可读性,这同样有利于学员的自学。
(三)美中不足的是,教材前后有些内容存在重复现象,但这对学员的自学与复习考试没有多大影响。
二、文艺概论教学重难点及主要知识点
第一编文艺概论特征论
第一章文艺概论的认识特征
(一)基本概念
1、再现论
2、摹仿说
(二)综述题
1、谈谈对于文艺概论再现本质的历史认识。
2、怎样从与表现论的比较中认识文艺概论的再现本质?
3、对再现论文艺概论观应如何评价?
第二章文艺概论的情感特征
(一)基本概念
1表现论
2.“音调感与节奏感”
3.文艺概论的象征本质
4.白日梦理论
5、原始意象
(二)综述题
1、说说中西文艺概论理论关于文艺概论表现特征的认识。
2、怎样理解文艺概论的表现本质?
3、如何评价表现论文艺概论观?
4、如何理解文艺概论的象征本质?
5、如何理解象征论对于文艺概论现代性特征的揭示?
6、试比较再现论、表现论与象征论三种文艺概论观?。
文艺概论自考知识点总结
![文艺概论自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e9ac88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7.png)
文艺概论自考知识点总结一、文艺的定义文艺是指以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
它具有思想性、审美性和创造性,可以通过文字、音乐、舞蹈等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思想和精神追求。
二、文艺发展的历史1、古代文艺:古代文艺以神话、史诗、诗歌等形式为主,它们主要表现人类对神秘力量的崇拜和对生命的感悟。
2、中世纪文艺:中世纪文艺以宗教艺术为主,它表现了宗教信仰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3、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艺发展的黄金时期,它以人文主义为主导,强调人的自由和创造力。
4、现代文艺:现代文艺以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为主要风格,它关注个体生命的细节和社会现实的冲突。
三、文艺的类型1、文学:文学是以文字为载体的艺术形式,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它可以表现人类的情感、思想和生活体验。
2、音乐:音乐是以声音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可以表达情感、思想和对世界的感知。
3、舞蹈:舞蹈是以身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可以表达人类的情感、思想和生活体验。
4、戏剧:戏剧是以舞台表演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可以通过对话、动作和情节来展现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5、美术:美术是以绘画、雕塑、摄影等形式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它可以表现艺术家对世界的感知和审美观念。
四、文艺的特点1、审美性:文艺具有独特的审美功能,它可以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2、创造性:文艺具有创造性,它可以通过艺术家的想象和创作来表现人类的生活和世界。
3、思想性:文艺具有思想性,它可以通过作品的主题和内容来呈现人类的思想和精神追求。
4、艺术性:文艺具有艺术性,它可以通过艺术家的技巧和表现手法来展现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五、文艺的表现形式1、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一种强调外在符号和象征意义的艺术风格,它通常具有夸张和扭曲的特点。
2、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一种追求真实和客观的艺术风格,它通常具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3、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一种追求梦幻和幻想的艺术风格,它通常具有超越现实的特点。
文艺学概论_研究生考试-专业课
![文艺学概论_研究生考试-专业课](https://img.taocdn.com/s3/m/6fc19a2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a.png)
文艺学概论导论一、文学理论的性质•文艺学=文学概论=文学基本原理•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科学都叫“诗学”、“诗论”,即以对文学中最早发生的诗歌这一类型的研究来统领对整个文学的研究。
现在我们经常使用文学理论这个术语了,但“诗学”之类的名称在某些研究领域中还在使用,“比较诗学”指的就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
•本课程研究目的:总结文学的基本特点和普遍规律•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文艺学;三级学科:文学原理、古代文论、文艺美学•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范畴,换句话说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统称为文艺学。
文艺学这个名称是建国以来从俄文翻译过来的,实际上正确的名称应是“文学学”,在英语当中,literary scholarship也是“文学学”的意思,但在历史上“文学”一词本身就曾经含有“研究文学的学问”的意思,加之“文学学”不太符合汉语的构词习惯,因而人们就普遍地接受“文艺学”这个名称了。
•广义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二、文学概论的基本内容•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说•艾布拉姆斯(M·H·Abrams),美国著名文论家。
1945年在哈佛大学获英国文学博士学位,翌年,到康奈尔大学英文系任教,主要著述有《镜与灯》(1953)、《欧美文学术语辞典》(1957)、《朴素的超自然主义》(1971)等,另外他主编的《诺顿英国文学选集》成为西方许多大学英文专业的教材。
•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说,概括出西方文学批评的四大理论: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客观说,提出了批评对文学加以评说的四大要素,即从作品、宇宙(世界)、作家、读者的四种视角来看待文学的见解。
•文学概论的五个内容:文学本质论、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文学创作论和文学发生发展论。
三、文学理论的品格1、历史性•人和社会的历史性•反映人和社会的文学的历史性•总结文学的文学理论的历史性,不同时代对文学理论有不同要求的历史性•先秦散文(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楚骚→汉赋→魏晋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自序》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文艺学概论
![文艺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bfcd065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4.png)
文艺学概论一、引言文艺学是研究文学、艺术及其创作规律、审美规律和发展变化的学科,它涵盖了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电影等多个领域,是人们认识和欣赏文学艺术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从文艺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学科内涵、发展历程以及意义和价值等方面进行综述。
二、文艺学的定义文艺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不仅包含了文学和艺术的研究内容,还涉及到审美、美学、批评、创作等多个领域。
文艺学主要研究文学艺术的规律性问题,探讨文学艺术的本质、特点、形式、风格以及其在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演变和发展。
文艺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文学艺术作品及其创作、传播、接受等过程,同时也包括了文学艺术的相关理论、批评和研究方法。
三、文艺学的研究对象1. 文学艺术作品:文艺学主要研究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电影、音乐等各种文学艺术作品,探讨其风格特点、创作技巧、意义内涵等方面的问题。
2. 创作过程:文艺学关注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探讨其创作动机、思想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的问题。
3. 传播与接受:文艺学研究文学艺术作品的传播途径、受众群体及其接受反应,分析文学艺术作品在社会中的影响和地位。
4. 理论与批评:文艺学还包括了对文学艺术的相关理论、批评和研究方法的探讨,如美学、文艺批评理论等。
四、文艺学的学科内涵文艺学既是一门人文学科,也是一门社会科学。
它既包括了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研究,也涉及到了文学艺术在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发展和变化。
文艺学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艺创作:研究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技巧和风格,探讨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表现手法。
2. 文艺审美:探讨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规律和审美价值,分析作品的艺术魅力和美学意蕴。
3. 文艺批评:对文学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解读,揭示作品的内在含义和社会意义,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与传播。
4. 文艺理论:包括美学、文艺学理论、文艺史等方面的研究,探讨文学艺术的发展规律和理论原理。
五、文艺学的发展历程文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美学思想和文学批评理论。
文艺概论-完整笔记
![文艺概论-完整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11cd0670b1c59eef8c7b430.png)
绪论一般而言,人们把研究文学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有人叫文学学)。
文艺学(文学学)又包含着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即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从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科学分析具体的作家。
文学概论也称之为文学基本原理或文学理论基础,属于文艺学分支中的文学理论范围,是文学理论的基础课程。
我们所称的文学实际上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由四个要素组成:世界(自然生活)、艺术家、作品、欣赏者。
基本内容:1、研究作家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构成了“创作论”。
2、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风格等问题就构成了“作品论”。
3、研究读者接受消费和传播的过程和规律就构成“接受论”。
4、研究文学的性质本质问题,就构成了“本质论”(也可以称之为“文学本质论”或“文学观念论”)。
从宏观的角度研究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就构成了源流论。
即文学源流,也可称为发生发展论。
文艺学定义:文艺学是一门研究一切文学现象及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
1918年北京大学开设文艺学课程开始,蔡仪主编了《文学概论》。
参考文献:亚里士多德《诗学》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席勒《审美教育书简》黑格尔《美学》尼采《悲剧的诞生》雷·韦勒克和奥·沃伦《文学概论》。
文艺理论来源于文艺创作实践。
文艺创作作为文艺学最基本的研究对象。
(谢赫得得《古画品录》《画品》绘画理论著作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采、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参考文献:张彦远汇集成《历代名画记》王骥德《曲律》金圣叹批点本《水浒传》(梁启超倡导并推动了清末小说界革命,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文艺批评家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艺受限: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以礼为钵依、以中庸为标准、以教化为目的”的传统文学观。
学习唯一概论现实意义,提高对文学的宏观认识,树立起正确的、进步的、科学的文学观,提高文学创作和欣赏水平。
艺术的欣赏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要正确开展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工作。
文艺学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
![文艺学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2039f1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e.png)
文艺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文艺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是文学院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文艺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培养学生对于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和研究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文学作品的魅力和意义有深入的认识,提升文学修养和审美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熟悉文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文艺学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技巧;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批评能力;4.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三、教学内容1. 文艺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文艺学的定义及其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 文艺学的主要派别和理论流派的发展历程2. 文艺作品的基本元素- 文艺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文艺作品的结构和艺术形式3. 文艺批评方法与技巧- 文艺批评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 文学评论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4. 典型文学流派与作品分析- 古代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分析- 现代文学流派的发展和代表作分析5. 文学与社会- 文学作品与历史、政治、社会的关系- 文学作品对于社会变革的影响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概念、分析文学案例等方式,传授文艺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讨论与互动:为学生提供表达意见和观点的机会,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形式,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3. 阅读与分析: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分析作品的结构、意义和美学特点。
4. 实践与创作:鼓励学生参与文学写作、文艺评论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批评水平。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文艺学概念和理论的掌握程度。
3. 学术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有独立见解的文艺学论文,展示对于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批评能力。
六、参考教材1. 钱理群,《文艺学概论》2. 狄更斯,《文学与社会》3. 席勒,《诗论》七、参考文献1. 刘义,《文艺学理论与方法》2. 简·霍普金斯,《文学理论导论》3. 戴望舒,《文学批评方法论》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讲解2. 第二周:文艺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3. 第三周:文艺作品的基本元素4. 第四周:文艺批评方法与技巧5. 第五周:典型文学流派与作品分析6. 第六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7. 第七周:复习与期中考试8. 第八周:学术论文指导9. 第九周:学术论文讨论和修改10. 第十周:教学总结与学生反馈收集以上就是《文艺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大纲,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文艺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水平,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精品】文艺概论
![【精品】文艺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557bf2e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7c.png)
【精品】文艺概论文艺是指以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表达情感、思想、审美和人类生活经验的艺术形态。
文艺不仅反映了社会、历史和人类的命运,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特有的语言、表现方式和审美情趣,传递出人们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观念,是构成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艺最基本的特征是情感性。
文艺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往往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时所体验到的,或是艺术家对身边人物的感受和情感碰撞。
因此,情感是文艺作品的灵魂,是文艺作品与其他文化形式的本质区别。
文艺的创作需要有深刻的思想。
艺术的力量来自于它所传达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深度,好的文艺作品往往能够给人深度的思考和启迪。
一个具有思想深度和丰富内涵的文艺作品不仅可以让人沉浸其中,还能够赋予人智慧和力量。
文艺的另一个特点是审美性。
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审美体验。
文艺给人带来的是一种享受,通过表现形式、语言、音响和色彩等多维度的组合,文艺作品呈现出来的不仅是创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更是一种美的呈现,是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一种美的沟通。
因此,审美成为文艺作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艺术家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感受力。
文艺作品不仅仅是纯艺术形式的表现,更应该是一种反映人类生活和历史的载体。
艺术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艺术所呈现的往往是人类生活中的点滴。
因此,文艺作品与社会、历史、文化和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
艺术家需要通过不断地观察和思考,了解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地创作与现实相联系、带有时代特征的作品,从而更好地表达人类的生活和历史。
总之,文艺作品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们思想和创造的集中体现,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
艺术家需要具备深刻的思想、高超的创作能力和灵活的想象力,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打造更多的文艺精品,丰富人类的文化生活,并为人类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文化能量。
《文艺概论》绪论
![《文艺概论》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6441c111f18583d049645973.png)
四,理论又是什么
"文艺学"与"文学理论" 文艺学" 文艺学 文学理论"
文艺学一词来自俄文, 文艺学一词来自俄文,关于文学的学科
美国学者乔纳森卡勒的说法
理论是跨学科的——是一种具有超出某一原始 ⑴理论是跨学科的 是一种具有超出某一原始 学科的作用的话语 理论是分析和话语——它试图找出我们称为 ⑵理论是分析和话语 它试图找出我们称为 或语言,或文字,或意义, 性,或语言,或文字,或意义,或主体中包含 了些什么. 了些什么. 理论是对常识的批评, ⑶理论是对常识的批评,是对认定为自然的观 念的批评. 念的批评. 理论具有反射性,是关于思维的思维, ⑷理论具有反射性,是关于思维的思维,我们 用它向文学和其他话语实践中创造意义的范畴 提出质疑. 提出质疑.
绪论
课程介绍及相关概念辨析
一,文学与文学研究
文学是创造性的, 是一门艺术, 文学是创造性的 , 是一门艺术 , 而文学 研究是一门知识或学问. 研究是一门知识或学问. 文学研究的三个分支: 文学史, 文学研究的三个分支 : 文学史 , 文学批 文学理论,三者互相联系. 评,文学理论,三者互相联系. 另一种划分方式:总体文学,比较文学, 另一种划分方式:总体文学,比较文学, 民族文学
发展论: 发展论:们需要探索文学本质吗?
无法回答的问题: 无法回答的问题:
"文学是什么"或"什么是文学?" 文学是什么" 什么是文学?
几种对有关"文学是什么"的回答
文学作为虚构的(想象的) 文学作为虚构的(想象的)艺术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 文学是非实用的叙述(审美的,情感的艺术) 文学是非实用的叙述(审美的,情感的艺术) 文学作为一种阅读方式 文学作为一种优秀的写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文学艺术的认识特征(一)基本概念1.再现论、2.摹仿说(二)综述题1. 谈谈对于文艺再现本质的历史认识。
[2008]2.怎样从与表现论的比较中认识文学艺术的再现本质?3.对再现论文学艺术观应如何评价?第二章文学艺术的情感特征(一)基本概念1.表现论、2.“音调感与节奏感”、3.文艺的象征本质、4.白日梦理论、5.原始意象(二)综述题1.说说中西文艺理论关于文学艺术表现特征的认识。
2.怎样理解文学艺术的表现本质?[2010]3.如何评价表现论文学艺术观?4.如何理解文艺的象征本质?[2009]5.如何理解象征论对于文学艺术现代性特征的揭示?6.试比较再现论、表现论与象征论三种文学艺术观?第三章文学艺术的抽象特征(一)基本概念1.形式论、2.艺术形式、3.整齐、4.均衡、5.比例、6.节奏、7.多样统一(二)综述题1.谈谈现代文艺理论中的形式主义。
2.说说艺术形式的审美分析。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文学艺术本质观(一)基本概念1.反映论文学艺术观、2.主体论文学艺术观、3.审美创造的符号形态(二)综述题1.如何解理文学艺术活动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2.如何理解文学艺术是一种符号的艺术?3. 如何理解文学艺术是一种审美创造的符号形态?4. 论述文学艺术反映与科学反映的不同。
[2010]第二编文艺作品论第五章文艺作品的类型与样式(一)基本概念1.造型艺术、2.中国传统雕塑艺术、3.绘画的艺术特征[2010]、4.音乐的艺术特征、5.舞蹈的艺术特征、6.话剧的艺术特征[2008]7.蒙太奇、8.诗歌、9.散文、10.小说、11.戏剧文学[2010]、12.悲剧[2009]、13.电影文学、14.电视文学15.表演艺术[2008] (二)综述题1.与话剧相比,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特征有哪些特殊性?[2009]2.试析电影的节奏。
3.电视和电影的差别有哪些?4.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有哪些特点?5.试分析说明戏剧文学所表现的外在冲突与内在冲突。
6.电视文学的结构有哪些特点?第六章文艺作品的构成(一)基本概念1.人物、2.情节[2009]、3.环境、4.时距、次序和频率、5.叙述视角[2010]、6.显在叙述者与隐在叙述者、7.抒情角色、8.“有意味的形式”、9.语言的阻拒性、10典型、11.意境、12.作品的意蕴层面[2009] 13.叙事[2008](二)综述题1.举例说明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的区别。
2.试说明真实的读者与隐含的接受者之间的关系。
3.分析、说明抒情与宣泄的关系。
4.举例说明文学语言的特点。
[2008]5.文学形象与一般艺术形象有何异同?6.作品中讲述的历史故事是否就是作品的历史意蕴?为什么?第三编文艺创作论第七章文艺创作的本质(一)基本概念1.精神生产[2008]、2.物质生产、3.文艺创作的主体、4.文艺创作的客体(二)综述题1.精神生产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之后,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这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20世纪的精神生产具有哪些主要特征?3.如何正确认识文艺创作的客体?[2009]第八章文艺创作的过程(一)基本概念1.创作理念、2.艺术修养、3.艺术发现[2010]、4.创作冲动[2009]、5.灵感[2010]、6.直觉、7.想象、8.形象思维(二)综述题1.从事文艺创作活动主要需要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2.文艺创作主体的生活体验为什么应该是丰富、独特而深刻的?3.艺术修养对于文艺创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4.如何提高艺术修养?5.常见的创作动机主要有哪几种?[2008]6.艺术构思的主要任务是什么?7.艺术构思有哪些比较常见的方式?8.艺术构思与符号表现之间为什么会存在矛盾?9.结合实例,论述文艺创作过程中的灵感具有哪些特征?[2008]10.情感对于文艺创作会产生哪些影响?11.应该如何处理文艺创作与情感的关系?12.理智在文艺创作中有什么作用?13.简述意识、无意识与文艺创作的关系。
14.与科研思维相比,艺术思维具有哪些特征?[2009][2010]第九章文艺创作的原则(一)基本概念1.创作原则、2.写实、3.写意(二)综述题1.谈谈你对克莱夫•贝尔所谓“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解与评价。
2.在文艺创作中,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作品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3.如何正确理解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辩证关系?[2010]第十章文艺创作的风格和流派(一)基本概念1.风格[2008]、2.创作个性[2009]、3.艺术流派[2010]、4.文艺思潮(二)综述题1.简述创作个性与风格的关系。
[2010]2.举例说明艺术流派的命名通常有哪些方式?3.艺术流派对文艺创作会产生哪些影响?4.简述文艺思潮与文艺创作的关系。
第四编文艺接受论第十一章文艺接受概说(一)基本概念1.美的规律、2.内在尺度、3.艺术家的任务、4.艺术的四要素、5.接受美学、6.完形心理学、7.异质同构、8.文艺接受的二重性、9.文化工业、10审美文化性(二)综述题1.如何理解文艺作为审美地掌握世界的方式与科学掌握世界方式的不同?2.为什么说文艺是以审美的方式掌握世界的?3.文艺能否以丑为表现对象?为什么?4.为什么说文艺接受是读者与作者共同合作的再创造活动?5.文艺接受活动的意义何在?[2008]6.如何理解文艺生产与文艺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第十二章文艺接受主体(一)基本概念1.审美、2.同化、3.顺化、4.感知、5.情操、6.想象、7.理解、8.形式感、9.形象思维、10.直觉(二)综述题1.动物世界是否存在审美现象?为什么?2.审美感知与日常感知的区别何在?3.审美情感与日常情感的区别何在?[2009]4.想象在文艺接受中的作用何在?5.文艺接受活动是否存在理解?为什么?第十三章文艺接受过程(一)基本概念1.期待视野、2.隐含读者[2008][2009]、3.召唤结构[2010]、4.前理解、5.惯例论、6.共鸣[2008]、7.净化、8.领悟、9.延留、10文艺接受心境(二)综述题1.期待视野的形成主要有哪几方面的因素?2.对文艺作品的阅读能否完全还原到作者心中的预想状态?3.文艺作品的异变主要表现为哪几个方面?4.如何理解文艺接受中出现的“正解”与“误解”现象?5.“惯例化”经验一般具有哪些作用?6.你认为文艺接受过程的高潮阶段哪一项最为重要?为什么?7.“净化”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第十四章文艺接受价值(一)基本概念1.传播[2009]、2.审美教育、3.情感反应模式、4.文艺鉴赏、5.文艺接受的再创造、6.文艺鉴赏的差异性、7. 艺鉴赏的一致性、8.伦理批评、9.社会历史批评、10审美批评、11.心理批评、12.语言批评、13.文艺批评的思想标准、14.文艺批评的艺术标准(二)综述题1.传播的文化功能何在?2.如何理解“美学和历史的观点”?3.文艺批评的原则有哪些?4.如何理解文艺批评的标准?三、历年试卷分析《文艺概论》自开考以来,题型基本稳定,题量、分值略有调整:(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007年4月起调整为第二大题,且由原先每小题可有多个空调整为每小题只有一个空,题量因此相应增加。
(二)单项选择题:2006年前为(每小题1分,共30分),2007年4月起变为(每小题1分,共28分),减少了2题、2分,并调整为第一大题。
2009年4月比较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从单项选择题中让出了5个小题作了“多项选择题”,增加了难度,而分值没有变化。
2010年4月的试卷又恢复为与2008年4月一样。
(三)名词解释:2006年前为(每小题4分,共20分),2007年起变为(每小题3分,共18分),题量增加1题,总分值减少2分。
(四)简答题:2006年前为(每小题6分,共18分),2007年起变为(每小题6分,共24分),题量增加1题,小题分不变,总分增加6分。
(五)论述题:2006年前为(每小题11分,共22分),2007年起变为(每小题10分,共20分),题量不变,总分减少2分。
(六)以下两个情况虽不多见,但也应适当注意:1.2008年试卷“名词解释题”中有两个小题“表演艺术、叙事”(共6分)在《自学辅导》书的“自学辅导”部分没有体现,但在“《文艺概论》大纲”部分有体现。
2.2010年试卷的论述题第一题“论述文学艺术反映与科学反映的不同”(10分),超出了大纲。
题目出自课本第88至89页。
总结:1.就大趋势来看,总题量增加了,由以前的44题或者45题,变为现在的50题,试卷的难度相应地也略有增大。
2.如果说2007年起的题量、分值调整是某种信号的话,那么2009年在选择题上的微调是不是某种信号呢?请辅导老师们适度关注。
3.考卷中偶或出现极少题目超大纲现象。
4.从近三年的试卷考题统计来看,试卷与试卷间也存在少量的内容重复考现象。
(具体见“二、教学重难点及主要知识点”部分每道题后的已考年份标注。
注:仅统计了大分值题目,即“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四、辅导建议及备考思路(一)选择题与填空题题量、分值占到38题(即整张试卷的76%)、38分(38%),说明基础知识还是相当重要的,这需要学员们花一定的功夫去细读课本、牢记基础知识点,抱那种光靠背诵一本薄薄的《文艺概论〈自学辅导〉》就能通过考试的思想,是有相当的危险性的。
(二)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题量少(12题,24%),但分值高(62分,62%),错一题就抵基础题几题,所以就特别重要。
宜细读课本帮助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多读《自学辅导》浓缩记忆、巩固记忆。
五、附件:(一)考试大纲;(二)2010年4月真题。
(一)2010年4月真题28064 文艺概论2010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8分)1.在西方文艺理论史上,首先提出“镜子”说的著名艺术家是()A.亚里斯多德B.达•芬奇C.狄德罗D.黑格尔2.在中国,比较纯粹的审美表现活动出现在()A.先秦时代B.两汉时代C.魏晋时代D.隋唐时代3.在西方文学史上有一个“自我表现”的观念,实际上专门是指()A.浪漫主义文艺家及其创作B.写实主义艺术家及其创作C.现代主义艺术家及其创作D.荒诞派作家及其创作4.在象征论看来,文学艺术本质上是一种()A.理想的象征B.情感的宣泄C.苦闷的象征D.心灵的幻象5.《声无哀乐论》的作者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思想家()A.李斯B.阮籍C.刘伶D.嵇康6.美是数的和谐,即比例,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公元前6世纪的()A.毕达哥拉斯学派B.雅典学派C.德谟克利特D.苏格拉底7.作为一门依赖光学技术支持的艺术,电影最初出现在()A.18世纪初B.18世纪末期C.19世纪初D.19世纪末期8.在《文心雕龙》中,文学被分为两类,即()A.文和诗B.文和笔C.散文和韵文D.奏议和诗赋9.在叙事性作品中,经常会出现“转眼又是三年”“过了十几天”这样的字眼,在时距上,这一叙述策略属于()A.省略B.概略C.匀速D.减缓10.提出“有意味的形式”这一范畴的是英国美学家()A.王尔德B.克莱夫•贝尔C.伍尔芙D.贝克特1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方式是()A.比喻B.用典C.借代D.歧义12.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语言是“自动化”的语言,提出这一观点的学术派别是()A.英美新批评B.心理分析学派C.符号学派D.俄国形式主义13.在构思方法上,《西游记》作者构思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采用了()A.合成法B.简化法C.变异法D.错位法14.在俄国,最早提出形象思维这一概念的是文学评论家()A.车尔尼雪夫斯基B.巴赫金C.什克洛夫斯基D.别林斯基15.文论史家认为,《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是我国唐朝文学家()A.钟嵘B.刘熙载C.司空图D.白居易16.由晚明文学家袁宏道兄弟所组成的文学流派被称为()A.竟陵派B.公安派C.江西诗派D.边塞诗派17.属于接受美学代表人物的理论家是()A.罗伯特•尧斯B.荣格C.克罗齐D.瑞恰兹18.德国剧作家席勒认为,艺术起源于()A.劳动B.宗教崇拜C.审美的游戏D.模仿活动19.一部文学作品整体结构中纵深层次主要体现为()A.意蕴层面B.语言层面C.形象层面D.修辞层面20.根据法国作家左拉的观点,文学创造的客体是()A.人的情感B.单纯的事实C.意识流D.历史规律21.在文艺理论史上,再现论最强调文学艺术的()A.抒情特征B.表现特征C.认识特征D.再现特征22.柏拉图认为,文艺创作的主体是一个()A.创造者B.移情者C.体验者D.模仿者23.在音乐中,体现乐曲强弱的基本律动规律的范畴是()A.旋律B.节拍C.主题D.调式24.属于暧色调的是()A.红B.白C.蓝D.青25.文艺创作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A.人物构思B.情节安排C.斟酌词句D.符号化阶段26.从结构上看,诗歌突出的特点是具有()A.凝练性B.跳跃性C.衔接性D.韵律性27.与日常情感相比,文艺接受中的审美情感是一种()A.个体情感B.族群情感C.精神愉悦D.心理快感28.在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是()A.散文B.神话C.小说D.诗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9.不论中外,都是兴起最早而又影响深远的一种文艺批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