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第四章 国际收支
国际金融 国际蚀葱抡支

定义的解释
*
04
03
01
02
国际收支记录对外往来的内容: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国际收支是系统的货币记录,它以国际经济交易为基础,而不是以货币收支为基础;
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
国际收支是一个事后的概念,一般对一个会计年度已发生事实进行的记录。
国际借贷是指一定时点上一国居民对外资产和对外负债的汇总状况,是国际收支流量的长期沉淀。也叫国际投资状况/头寸(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2
历史上由于不考虑资本流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国际收支基本上以贸易收支为主。今天许多国家贸易收支在国际收支中占的比重仍然很大,出于简便常把贸易收支作为国际收支的近似代表。
3
商品进出口情况综合反映了一国的产业结构和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综合反映一国的进出口状况。尽管经常项目收支差额也不能代表一国的国际收支,但是它包含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收入等贸易的主体项目,比单纯的贸易收支要全面,常被当作制定国际收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扼住要依据。
我国经常帐户差额
*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规模大幅上升 2004年资本与金融项目实现顺差1106.6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527.26亿美元的顺差规模增长110%。2005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30亿美元,下降43%。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下降主要是由于证券投资和其它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0亿美元,较上年下降84%。其中,直接投资顺差603亿美元,下降11%;证券投资逆差676亿美元,增长12.7倍;其他投资顺差133亿美元,上年为逆差40亿美元。 2006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0亿美元,较上年下降84%。
2005年,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保持较大规模,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其中,经常项目顺差160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3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增加2089亿美元。
国际金融习题集

第二章 汇率和汇率制度一、单选题1、动态的外汇是指( )A、国际汇兑B、经济活动C、经营行为D、货币交换2、国际金本位制条件下,两国货币汇率的决定基础是( )A、黄金输出点B、黄金输入点C、黄金输送点D、铸币平价3、在间接标价法下,外币数量的增加,说明( )A、本币升值B、外币升值C、本币贬值D、外币汇率上升4、人民币汇率基本上属于( )A、固定汇率B、浮动汇率C、法定汇率5、当一国发生相对较低的通货膨胀时,则( )A、该国货币会相对贬值B、该国货币会相对升值C、该国货币会趋于疲软D、外国货币相对升值6、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A、降低国际贸易和融资的风险B、保证货币对内外价值的一致性C、促使国际收支服从国内经济发展目标D、增强各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7、记帐外汇( )A、可以用于多边贸易结算B、可引起外汇的实际转移与流动C、只能在双方银行开立专门帐户记载使用D、可以汇兑成自由外汇8、将汇率划分为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是根据( )A、外汇交易交割期限B、制定汇率的方法C、限制性不同D、外汇的管理宽严不同9、购买力平价说是( )创立的。
A、英国的葛逊B、瑞典的卡塞尔C、法国的阿夫达.里昂D、美国的托宾二、多选题1、我国《外汇管理条例》中所规定的外汇是指( )A、外国货币B、外币支付凭证C、外币有价证券D、特别提款权E、其他外汇资产2、一国货币成为自由外汇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对本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不加限制B、对资本的国际流动限制较少C、不实行复汇率制D、不采取歧视性货币措施E、完全取消外汇管制3、在直接标价法下,本币数量的减少说明( )A、外币的升值B、外币的贬值C、本币的升值D、本币的贬值E、本币汇率的上升4、根据银行划付外汇的方式的不同,可将汇率分为( )A、电汇汇率B、同业汇率C、信汇汇率D、商业汇率E、票汇汇率5、浮动汇率条件下,决定和影响一国货币汇率高低的因素有( )A、货币法定含金量B、货币的供求状况C、货币实际所能代表的价值D、货币的名义价值E、货币的购买力6、浮动汇率制( )A、增强了各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B、降低国际贸易与融资的风险C、相对减少了国际储备的数量D、助长了国际资本的投机E、使一国货币的对外对内价值趋于一致7、现钞买入价一般较低的原因在于( )A、买入成本高B、持有现钞无收益C、需要支付相应的保管费D、可增加买入行的外汇收益E、可减少买入行的费用支出8、直接标价法的特点有( )A、汇率波动所表现的货币是本币B、汇率波动所表现的货币是外币C、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用这种方法D、买入价在前E、卖出价在后三、填空1、人民币汇率采用的是 标价法。
国际金融—国际收支

理论上讲,自主性交易的收入大于支出,即 为国际收支盈余;反之,则为国际收支赤字;收入 等于支持或自主性交易差额为零,则为国际收支平 衡。需要通过补偿性交易才达到的平衡,是形式上 的国际收支平衡和实际上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一、国际收支的盈余、赤字与平衡 国际收支的盈余、
国际收支账户汇总表
项目
1 商品 2 服务 3 收入 4 经常转移 5 资本转移 6 直接投资 7 证券投资 8 其他投资 9 储备资产 总计 2307 3+60 800 100 100 100+6+40+48 1000 40 3+800 48 2307
借方(万元) 借方(万元)
1000+50
贷方(万元) 贷方(万元)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3) IMF的国际收支定义 IMF的国际收支定义 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年、一季度、 一月)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全部经济 交易的货币价值的系统记录。这是所谓“广义的国 “ 际收支” 际收支”概念。 以交易为基础的“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比以 “广义的国际收支” 支付为基础的“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更符合二战 “狭义的国际收支” 以来国际经济交易活动的实际状况。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1、基本原理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一 年、一季度、一月)将其国际收支按照特定账户分 类和复式簿记原理进行反映的报表。 根据IMF最新出版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 其账户分类如下: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1)账户分类 A.经常账户:是指对实际资源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 流动进行记录的账户,它包括:商品、服务、收入、 经常转移。 a.商品: 记录商品的进出口,即有形贸易。出口记贷方, 进口记借方,按离岸价格(FOB)计价。 b.服务: 记录运输、旅游、通讯、金融、保险等服务的 输入输出,即无形贸易。输出记贷方,输入记借方。
国际金融学(名词解释)

1. 国际收支所谓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国际收支的定义:第一国际收支记录的是对外的交往,即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也就是说,判断一项交易是否应当包括在国际收支的范围内,所依据的不是交易双方的国际,二是根据交易双方是否有一方是该国居民而另一方不是该国居民。
第二国际收支是系统的货币记录。
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以交易为基础,而不是像其字面所表现得那样以货币收支为基础。
这些交易既包括涉及货币收支的对外往来,也包括未涉及货币支付的对外往来,未涉及货币收支的往来须折算成货币加以记录。
第三,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
国际收支一般是对一年的交易进行总结。
第四国际收支是个事后概念。
定义中的“一定时期” 一般是指过去的一个会计年度,所以它是对已发生事实进行的记录。
2.居民在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的经济单位。
依照这个标准,一国的大使馆等驻外机构时所在国的非居民,而国际组织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所谓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一定的经济利益,是指该单位在某国的经济领土内已经有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时间从事经济活动或交易,或计划如此行事。
3. 一国的经济领土所谓一国的经济领土,一般包括一个政府所管辖的地理领土,还包括该国天空、水域和邻近水域的大陆架,以及该国在世界其他地方那个的飞地。
4. 交易所谓交易,一般包括四类:①交换,即一个交易者(经济体)向另一个交易者(经济体)提供一种经济价值并从对方得到价值相等的回报,这里所说的经济价值,可概括为实际资源和金融资产;②移居,指一个人把住所从一个经济体搬迁到另一个经济体的行为,移居后,该个人原有的资产负债关系的转移会使两个经济体的对外资产、负债关系均发生变化。
③转移,即一个交易者向另一个交易者提供了经济价值,但是没有得到任何补偿。
④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
5. 国际收支平衡表所谓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将国际收支记录按照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而编制的会计报表。
国际金融复习大纲

国际金融考试复习大纲第一章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第一节国际收支一、国际收支的定义: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二、含义:1.是一国的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⑴居民: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的经济单位。
⑵经济单位居民主要有:①家庭及个人②社会实体及社会团体,包括:公司、准公司、非营利机构、政府2.国际收支是系统的货币记录。
以交易为基础的记录,交易包括:①交换②转移③移居④其他交易3.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4.国际收支是一个事后的概念。
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国际收支按照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计账原则表示的会计报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户分类: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错误和遗漏账户。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复式记账法。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原理(一)账户分类1.经常账户:①货物②服务③收入④经常转移2.资本与金融账户①资本账户:含资本转移及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与放弃②金融账户:含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官方储备3.错误与遗漏账户(二)复式记账方法1.借方和贷方2.借方记录资金的使用和占用,贷方记录资金的来源3.汇总后正余额表示顺差(盈余),负余额表示逆差(赤字)。
(三)记账货币国际收支平衡表账户分类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复式记账法1.任何一笔交易发生,必然涉及借方和贷方两个方面,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2.借方记录的是资金的使用(譬如用于进口外国商品,或购买外国金融资产),贷方记录的是资金的来源(譬如通过出口本国商品而获得资金,或从外国获得收入,或出售外国金融资产)。
3.将各个科目的记录汇总后,正余额意味着该科目的顺差(或盈余),负余额意味着该科目的逆差(或赤字)。
实例: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1.从复式记账法的原则来看: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储备资产变动+净误差和遗漏。
2.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是经常项目下的进出口差额与资本和金融项目下的外国直接投资。
第四章 《国际金融》PPT课件

Application of PPP
• Choosing the right initial exchange rate for a newly independent country;
• Forecasting medium- and long-term real exchange rates;
✓ 也可以理解为:汇率水平(E)和相对价格水平( P*/ P ) 的乘积。
✓ 注意,这里的E是现实世界已知的名义汇率,区别于上面 的根据购买力计算出来的名义汇率e。
✓ 测试购买力平价偏离的程度; a. 如果绝对形式的PPP成立的话,真实汇率应该为1,
但大多时候都不等于1。 b. 如果相对形式的PPP成立的话,真实汇率应该为一
e0
P0 P0*
• 一般化为:
e1
P1 P1 *
P1P0
* *
• 也可以表示为:e *
• One country’s inflation rate can only be higher (lower) than another’s to the extent that its exchange rate depreciates (appreciates).
• There is little empirical support for absolut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 The prices of identical commodity baskets, when converted to a single currency, differ substantially across countries.
• Speculation: the activity of holding a good or security in the hope of profiting from a future rise in its price.
国际金融(双语)国际收支与汇率第4章10263.4 第4章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

4
出口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是指出口量变化的百分比与出口商品外币价格变化的百 分比之比;
dx
dx d ( PXDC )
x
PXDC
dx x dPXDC dS
S
S
PXDC
S
5
出口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是指出口量变化的百分比与出口商品外币价格变化的百
分比之比:
dx x
dx x
d x d ( PXDC )
PXDC
dPXDC dS
S
S
PXDC
S
出口品的供给价格弹性
•是指出口量变化的百分比与出口商品本币价格变化的百
分比之比:
dx x sx dPXDC P XDC
6
进口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是指进口量变化的百分比与进口商品本币价格变化的百
SPMFCm
dx
dm
1
。
20
4.3 考虑进出口商品供给价格弹性的一般分析
出口品的供给:Sx Sx PXDC
出口品的需求:Dx
Dx
PXDC S
均衡状态下:x
S
x
PXDC
Dx
PXDC S
dx
两边对汇率求导:
dS x
dPXDC 0
dS dPXDC dS
18
4.2.2以本币表示的贸易收支分析
贸易收支可用本币表示为: BDC PXDC x SPMFCm
dBDC dS
d[PXDC
国际金融学 (第四章)

2.货币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货币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可用以下方程表示:
Ms= Md
(4.1.3)
Md =Pf (Y,i)
Ms =m ( D+R )
(4.1.4)
(4.1.5)
其中: Ms 表示名义货币供给量, Md 表示名义货币
需求量, f (Y,i)表示实际货币存量需求, D表示国内基础 货币, R表示国外货币供应基数。
放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在国际金融中有重要地位。
(2)货币论是一种长期理论,而在短期内,价
格弹性不成立,货币需求也并不是稳定的。
第二节 国际资金流动的微观机理
上一节从宏观角度研究国际资金流动问题,对国际资
金流动与开放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以上分析对国际资金流动的考察是不全面的,因为它
对国际资金流动本身的运行机制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
(3)资金完全不流动时,BP曲线表现为垂直线 由于当资金完全不流动时,整个国际收支账户 仅仅表现为经常账户,因此国际收支平衡就是经常
账户平衡,则BP曲线退化为CA曲线。由于CA曲线
为垂直线,故此时BP曲线也为垂直线。
说明:由于第三种情况相关内容以在前面作了
较为详细讨论,故后面凡涉及此情况,不再重复。
MPT)的开端 ;
William Sharpe(1963)提出了均值-方差模型的简
化方法-单指数模型(single-index model);
William Sharpe(1964)、John Lintner及(1965)
Jan Mossin(1966)提出了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条件下
的定价模型—CAPM; Richard Roll(1976)对CAPM提出了批评,认为这 一模型永远无法实证检验; Stephen Ross(1976)突破了CAPM,提出了套利 定价模型(arbitrage pricing model , APT); Fama(1970)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
国际金融--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
• 四、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逻辑架构 • 本国人需要外币的原因是因为外币在外国具有对商品
的购买力;外国人需要本币的原因是因为本币在本国具有 对商品的购买力。所以,汇率由两国货币在其本国具有的 购买力决定。
五、一价定律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比较 1、联系:一价定律是购买力平价的前提条件 2、区别: 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 成立,因为物价指数就是两个时点物价绝对水平之比;相 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则不一定成立。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
• 三、表现形式
• 1、绝对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 PPP )
• • 汇率是两个国家总价格水平(不仅是进出口商品的价
格水平)或购买力之比,或者说汇率取决于两国商品绝对 价格的比值。此形式通常解释汇率在某一时点的变化。
• 本国物价上涨意味着外国货币价值上升,本国货币相 对于外国货币贬值,即通常所说“一国货币对内贬值,必 然引起对外贬值”。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国际收支说 ❖购买力平价说 ❖利率平价说 ❖资产市场说 ❖汇兑心里说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
一、传UK)在其著作《The Theory of Foreign
• Exchange》(1861)中提出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现代远期汇率决定理论
• 利率平价理论只考虑了外汇市场上套利者的交易行为, 但忽略了贸易者行为的影响。故而,现代远期汇率决定理 论应运而生。
• 一、出口商的避险选择 • (目的:防止远期外汇收入因远期汇率下跌遭受损失) • 1、提前出售远期外汇(如果牌价可以接受) • 2、BSI法: Borrow(外) —— Spot -——Invest
第四章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国际金融》PPT课件

汇率变动影 响一国的通 货膨胀程度
第4章
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
4.2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4.2.3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3.汇率变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小国汇率变动只会对贸易伙伴国经济产生轻微的影响,主要工业国汇率的变 动则不然。
第一,主要工业国的货币贬值至少在短期内会不利于其他工业国和发展中国 家的贸易收支,由此可能引起贸易战和汇率战,并影响世界经济的景气。
(2)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解体,各国政府不再规定纸币的 含金量,纸币的价值不再以金量体现,而是以其所具有的购买一定数量商品的能力表 现出来,因此,纸币所代表的价值一般来说表现在纸币的购买力上。按照等价交换的 原则,两种货币兑换比率的客观基础,应该是两种货币购买力的对比,也称为购买力 平价。它基本上体现了纸币流通中所代表的真实价值的对比。所以这一时期决定汇率 的基础是购买力平价。
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
4.3.1 固定汇率制度
1.固定汇率制度的类型 (3)两种固定汇率制度的比较 ①汇率的调节机制不同。 ②制度形成的基础不同。 ③汇率稳定程度不同。
第4章
4.3 汇率制度
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
4.3.1 固定汇率制度
2.固定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1)固定汇率制度的优点
由于固定汇率制使两国货币比价基本固定,或汇率的波动范围被限制在一定 幅度之内,它就便于经营国际贸易、国际信贷与国际投资的经济主体进行成 本和利润的核算,也使进行这些国际经济交易的经济主体面临汇率波动的风 险损失较小,而有利于这些国际经济交易的进行与发展,因而有利于世界经 济的发展。
(1)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
在金本位制度下,固定汇率制是自发形成的。各国金币的含金量是决定各国 中心汇率的基础。并且金币自由兑换、自由铸造和熔化、自由输出入的原则 能自动保证现实汇率的波动不超过黄金输送点。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变化 的幅度很小,基本上是固定的。在这种汇率制度下,各个国家的汇率保持相 对稳定。
奚君羊《国际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四章~第六章【圣才出品】

第四章汇率理论与学说4.1复习笔记一、国际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国际金本位制度下,铸币平价是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
金本位条件下的两种货币的含金量比值称作铸币平价。
在外汇市场上,汇率有时会高于、而有时又低于铸币平价。
黄金输送点是汇率上下波动的界限。
二、国际借贷(收支)论和汇兑心理论1.国际借贷论(1)国际借贷论的内容①外汇汇率由外汇的供求关系决定,而外汇的供求又是由国际借贷引起的。
商品的进出口、债券的买卖、利润与捐赠的收付、旅游支出和资本交易等都会引起国际借贷关系。
②在国际借贷关系中,只有已经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才会影响外汇的供求关系。
尚未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则只会影响未来的外汇供求。
③反映债权债务存量的国际投资状况并不影响外汇供求,反映债权债务流量的国际借贷状况才影响外汇供求。
a.当一国的流动债权(外汇收入)大于流动债务(外汇支出)时,外汇的供应大于需求,因而外汇汇率下降;b.当一国的流动债务大于流动债权时,外汇的需求大于供应,因而外汇汇率上升;c.当一国的流动借贷平衡时,外汇收支相等,于是汇率处于均衡状态,不会发生变动。
(2)国际借贷论的贡献及局限性①国际借贷论说明了汇率短期变动的原因,但不能解释在外汇供求均衡时汇率为何处于这一点位,也没有揭示长期汇率的决定因素。
②国际借贷论强调国际借贷关系对汇率的影响,但忽略了影响汇率变动的许多其他具体因素,没有说明借贷关系变化的成因,因而不能完整地描述汇率的决定过程。
2.国际收支论(1)国际收支论的内容国际收支论假定汇率完全自由浮动,汇率通过自身变动使国际收支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因此,该理论认为,为研究汇率的决定因素,首先需要研究哪些因素影响国际收支。
①影响国际收支的因素经常项目的影响因素包括:本国和外国国民收入(Y,Y*)、汇率(S)、两国的相对价格水平(P,P*),即CA=CA(Y,Y*,S,P,P*)。
资本项目的影响因素包括:本国及外国利率(i,i*)和预期的未来汇率水平(ES),即KA=KA(i,i*,ES)。
国际金融复习4精讲

第四章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目标和工具.在开放经济中,一国政府通常有以下几个经济政策目标:1、经济增长..主要指标:GDP(GNP)增长率、人均GDP(GNP)2、充分就业(资源充分利用)..主要指标:失业率(就业率)..失业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需求不足引致失业3、物价稳定..主要指标:CPI、PPI、GDP(GNP)缩减指数4、国际收支平衡主要指标:国际收支差额(顺差、逆差)、经常账户余额(顺差、逆差)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目标GDP缩减指数..GDP缩减指数(GDP deflatorGDP deflator,,或称GDP紧缩指数)是现价和不变价GDP之间的系数,它表现的是GDP中隐含的价格因素。
..用名义GDP除以实际GDP,我们就得到GDP紧缩指数,它是整体价格水平的指示器。
我们也可用名义GDP除以GDP紧缩指数来得到实际GDP。
..通常GDP缩减指数采用以下方法计算:GDP缩减指数= 按当年价格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按可比价格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100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经济增长是一个综合目标,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政府政策和实际动态变化的一个长期过程。
因此,在一个较短时期内,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集中于后三个目标。
又分为:..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内部平衡——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外部平衡——国际收支平衡。
..内部平衡可以一般地定义为一国内部经济保持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状态。
..外部平衡是指一国的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既无国际收支逆差,也无国际收支顺差。
..同时实现对内经济平衡和对外经济平衡,将使一国经济处于最适宜的发展状态。
但这种状态在现实中是很难达到的,一国经济往往是在失衡-调整-平衡-再失衡的循环往复中,以及国内外经济的相互矛盾和制约中发展的。
为达到内部和外部平衡的目标,政策制订者会采取相应的政策,一国政府可采用的宏观经济政策手段从结构上看,分为支出改变政策、支出转换政策、直接控制。
第四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

1)贸易账户差额
• 贸易账户差额(TB)是指包括货物与服务在内的进出口之间的差 额。
•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等式可表示为: • Y=C+I+G+X-M • 式中:C代表私人消费,I代表私人投资,G代表政府支出,X代表
出口,M代表进口。 • 贸易账户差额:TB=X-M
4)综合账户差额
• 综合账户差额(overall balance)是指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 中的资本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账户所构成的余 额,也就是将国际收支账户中官方储备账户剔除后的差额。
• 综合账户的意义在于可以衡量国际收支对一国储备持有所造成的 压力,一国可以通过动用或获取储备来弥补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总差额为正,则储备资产增加;总差额为负,则储备资产减少。
5)错误与遗漏账户差额
• 国际收支统计中的错误与遗漏(errors and omissions)一般是由 于统计技术原因造成的,有时也有人为因素,它的数额过大会影 响到国际收支分析的准确性。
• 当一国国际收支账户持续出现同方向、较大规模的错误与遗漏时, 常常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对错误与遗漏账户本身进行分析也 是必要的,往往可以发现实际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三是在经常账户内明确区分了国际服务交易和收 入交易;
• 四是扩大了服务交易的组成部分;
• 五是对金融账户进行了重新分类,扩大了非股本 证券投资的范围,使其包括长期和短期有价证券。
4.2.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
•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从纵向看属于“┳”形,俗称“丁字形账 户”,分为借方和贷方两栏或两项;
• 在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 内具有一定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详解1.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这一说法是针对按不同口径划分的特定账户项目上出现的余额而言的;这是因为,就具体项目来说,借方和贷方经常是不相等的,会产生一定的差额;当特定账户项目的贷方总额大于借方总额时,称国际收支有顺差,也叫盈余;相反,当特定账户项目的贷方总额小于借方总额时,称国际收支有逆差,也叫赤字;当特定账户项目的贷方总额与借方总额相等时,称国际收支平衡;平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看到关于贸易收支出超、入超,经常帐户盈余、赤字、国际收支顺差、逆差等国际收支状况的报导或资料;2.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特征:1收支规模逐步扩大2国际收支结构改变,非贸易扩大,资本帐户大幅度增长3顺逆差互动4储备波浪式起伏,逐渐增长3.1997-2001年以上三个账户的算术绝对值均呈波动下滑态势,2001年达到谷底,2002年又开始大幅度上升;2006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加快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顺差达177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5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6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473亿美元;1997-2001年以上三个账户的算术绝对值均呈波动下滑态势,究其原因可以追溯到1997-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从那次危机以后我国经济就开始下滑,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也顺周期的恶化;但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去年底结束了5年过渡期,中国对外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保持了20%以上的持续较快增长,同时,外商直接投资每年也大体上以500多亿到600多亿的额度进入中国市场;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外汇管理顺应加入世贸组织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进一步深化改革,继续完善经常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进贸易便利化;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和金融差额的双顺差扩大的局面是对外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国际生产持续向中国转移、人民币升值下的变相资本内流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降低和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制度改革虽然在中长期内有助于减少贸易顺差,但在短期内因为企业在出口退税新规则生效之前出口而扩大了贸易顺差;我国持续出现双顺差原因主要有:第一,资本净流入逐步成为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1997年,经常项目顺差占总顺差的%,该比重较2005年高出近20个百分点;资本项目顺差的贡献相应提高;1997年以来,资本项目累计顺差占国际收支总顺差的比重达%;第二,货物贸易顺差上升;货物贸易进出口状况是国际收支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反映了国际竞争力等经济基本面情况,是考察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的重要先行指标;第三,我国的出口鼓励政策;长期以来我国执行了“奖出限入”的外贸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出口退税政策、有利于出口的汇率政策以及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等;第四,在资本项目长期保持顺差方面,我国金融市场仍处在不发达状态;尽管就总体来说,我国的储蓄大于投资,但许多潜在投资者无法得到必要的资金;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商直接投资实行优惠政策,建立合资企业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一些企业为了获得资金,于是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在获得外汇之后,便将外汇卖给中央银行,并用所得人民币购进国产设备和其他产品;其结果是直接投资流入转化为外汇储备的增加;第五,外汇储备增长加快;1994-1997年,我国外汇储备年均增加近300亿美元;1998-2000年,受亚洲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波及,外汇储备增势骤然放缓,年均增加额不足90亿美元;近年来,外汇储备增长重新加速;2001到2005年外汇储备年均增长额为亿美元,2006年外汇储备就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底亿美元,2008年底亿美元,2009年底亿美元;4.见本章第二节5.1管理浮动制阶段1949——19522固定汇率制度1953——19723人民币实行“一篮子货币”盯住汇率制度1972——19804实行贸易内部结算价1981——19845实行以美元为基准的有限弹性汇率制1985——19936实行以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4——20057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至今6.见本章第二节7.一经常项目顺差的成因1.内需不足的情况长期得不到解决.内需不足是中国当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1990——2008 年,中国GDP 的平均增速为%,而消费的平均增速仅为%;消费增长长期落后于GDP,而且相差达到二点几个百分点;同时消费占GDP 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不健全及传统观念影响近年来,中国GDP 保持了多年高速增长,但是收入的增长速度却没有GDP 如此高速,相对来说比较缓慢,使得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不健全,居民基本生活保障无法适应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生活成本的提高,还有中国传统观念注重储蓄,这些都导致居民储蓄率逐年处于高位,消费较少;3.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特征导致顺差格局的出现中国产品的特点在于其是使用廉价劳动力生产出来的,其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发达国家因此将其低端制造业转移至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进行生产,再从中国出口回本国及其他国家,加大了中国的出口;同时,这些产品可以直接在中国国内市场销售,不需要通过进口,这样也减少了中国的进口;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的成因1.奉行吸引外资政策和优良投资环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流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关于吸引外资投资中国的优惠政策;从投资环境上来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同时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为抵消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吸引外资的不利影响,中国政府进一步出台了许多引资政策,并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减少了投资风险,使得大量外资继续流入中国;2.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近年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呼声仍旧此起彼伏,由于巨额的国际贸易顺差和两万多亿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存在很大的升值压力,人民币的升值预期长期存在;特别的是,美元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继续步上贬值大道,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更加强烈;在这样的升值预期下,海外投机资本为了从人民币升值过程中获取收益,通过各种途径流入中国,扩大了国际收支双顺差;这样,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又进一步加强,越来越多的投机性资本就随之涌入我国,从这个角度来讲,国际收支顺差与投机性资本是相互推进的,形成了一个自我加强的循环过程;3.资本管制严,对外投资渠道狭窄;中国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到2010 年为止还未全部开放,只有部分项目被批准能够进行自由兑换,中国的资本管制仍比较严,除国家外汇储备经营外,中国资本流出渠道主要是商业银行对外拆借和购买国外债券,其他渠道的资本流出很少,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一般企业的证券投资尚未放开,居民境外证券投资的需求难得到满足;虽然近年来国家积极提倡企业“走出去”战略,但是与“引进来”战略相比,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还非常滞后;由此造成中国资本与金融项目流出较少的局面,使得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不断扩大;8.开放性题目,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认识来阐述第二章思考题详解1.ABC外汇管制主要指一国政府为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而对外汇进出实行的限制性措施;主要包括对外汇收入与运用的管理,外汇汇率的管理,货币可兑换性的管理等;2.D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3.BA“清洁浮动”又称自由浮动,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活动,汇率完全由市场力量自发地决定;货币局制度的不足:1政府不能控制货币供应和利率,利率由基准货币发行国制定,货币总量取决于收支平衡,以及银行体系中的货币乘数;②政府不能利用汇率来调整外来因素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如进口价格的上涨、资本流通的转移等,而只能调整国内工资和商品价格;③正统货币局制度不会像传统的中央银行那样,帮助周转困难的银行平息危机;香港实行的联系汇率制度,实际上是一种货币局制度;4 .B 我国外汇管理的主要机关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是隶属于国务院部委管理下的国家局;5. D 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高或金融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家,需要采取弹性较大的汇率制度;在货币自由兑换的情况下实行钉住汇率;思考题C:课外延伸分析:在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没有完全开放之前,在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之前,中国无须放弃目前的汇率政策,也无须屈服于日美等国所要求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对于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真正挑战来自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未来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而此时银行的贷款利率等也将实现完全的市场化,这将意味着中国的利率已不可能独立于国际市场的利率;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旨在改变本国利率的货币政策都将可能因国际间金融资本的流入或流出而功亏一篑;因此,未来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挑战不在于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而更在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我们是否应该仍然保持现有的固定汇率制度或者我们应转而采取浮动汇率制度如果我们维持现有的固定汇率制度,则是否还存在一些其他措施使得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其现有的独立性尽管本人认为,这些措施还是存在的,但其合理性仍需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而得以证实;如果我们决定采用浮动汇率制,则我们不得不问:我们的国家是否已经作好了准备,以承受因汇率波动而给我们所带来挑战1.ABC国际储备管理的原则有:第一,储备资产的安全性,即储备资产本身价值稳定、存放可靠;第二,储备资产的流动性,即储备资产要容易变现,可以灵活调用和稳定地供给使用;第三,储备资产的盈利性,即储备资产在保值的基础上有较高的收益;2.ABCDE国际清偿能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一般指官方直接掌握的国际储备资产,又称第一线储备;广义则包括一国从国外借入的外汇储备、该国商业银行的短期外汇资产和该国官方或私人拥有的中、长期外汇资产主要指对外中长期投资,又称第二线储备3.A所谓三级准备主要是针对流动性而言的;4.B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教授在其1960年出版的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总结了几十个国家的历史经验,并得出结论说:一国的国际储备额应同其进口额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关系应以40%为最高限,20%最低限;一般认为,一国持有的国际储备应能满足其3个月的进口需要;照此计算,储备额对进口的比率为25%;这即所谓的储备进口比率法;5. B 国际收支主要包括两个主要的部分,即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经常项目是本国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易而经常发生的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主要的项目,包括对外贸易收支、非贸易往来和无偿转让三个项目;经常项目顺差也是作为国际储备主要的和稳定的来源;6.错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也叫“纸黄金”;7.错合理的储备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并非越多越好;思考题C:课外延伸分析:国际储备对一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975-1984年,10年间,阿根廷和墨西哥两个国家面临同样有利的外部国际收支状况,可是他们采取了不同的国际储备政策,也到来了不同的后果;在当前变幻莫测的年代里,国际经济十分动荡不安,保留一定量的国际储备是使国内经济免受外部冲击的最好办法;一、思考题A:基础知识题1A 2C 3B 4 A 5 D解析:1. 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虽然目的相似,但两者的运营方式是不同的,反映了英美两国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和在争夺金融霸权上的尖锐矛盾2. 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亦称“纸黄金”,最初是为了支持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创设,后称为“特别提款权”;3. 在金币本位制下,流通中使用的是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输入国境;4.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了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储备体系;5. 明确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牙买加体系;二、思考题B:名校试题. 何谓国际货币体系它包括哪些内容试说明其演进历程;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影响国际支付的原则、惯例、安排以及组织机构的总和,它包含的主要内容有:1国际结算制度,即国际交往中使用什么样的货币--金币还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2汇率制度: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安排,是钉住某一种货币,还是允许汇率随市场供求自由变动;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各国外汇收支不平衡如何进行调节;4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随着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发展,各个时期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安排也有所不同,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大体可分为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协定之后以浮动汇率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2. 简述金币本位制的特点;1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铸造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金币,具有无限法偿效力的自由流通;2金币和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国境;3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也可以自由熔毁;4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或等量的黄金;3. 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1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事项进行磋商;2采用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3通过“双挂钩,确定美元和黄金并列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体制;4由 IMF 提供短期融资或在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时调整汇率平价进行国际收支调节;5取消外汇管制;6制定稀缺性货币条款;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事项进行磋商;采用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通过“双挂钩,确定美元和黄金并列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体制;由 IMF 提供短期融资或在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时调整汇率平价进行国际收支调节;取消外汇管制;制定稀缺性货币条款;崩溃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矛盾,尤其是特里芬两难;即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由于美元充当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而带来的一种内在矛盾;当美国保持国际收支顺差时,国际储备供应不足,从而国际清偿力不足并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当美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就难以保持,产生美元危机;4. 牙买加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有哪些1在多元化国际储备格局下,储备货币发行国仍享有“铸币税”等多种好处,同时,在多元化国际储备下,缺乏统一的稳定的货币标准,这本身就可能造成国际金融的不稳定;2汇率大起大落,变动不定,汇率体系极不稳定;其消极影响之一是增大了汇率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活动,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负面影响尤为突出;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并不健全,各种现有的渠道都有各自的局限,牙买加体系并没有消除全球性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5. 什么是特里芬难题特里芬难题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美元与黄金危机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制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这就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值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三、思考题C:课外延伸国际金本位制的“三自由”是什么为什么至今仍然有人怀念金本位制它有那些缺陷国际金本位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黄金作为储备资产充当国际货币的职能,成为各国之间的最后清偿手段;②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金币面值与所含黄金实际价值可保持一致;金币或黄金可自由兑换,因此价值符号辅币和银行券名义价值稳定,不致发生通货贬值;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保证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相对固定和世界市场的统一,货币兑换率由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来确定,汇率波动受到黄金输送点的限制,是严格的固定汇率制;③可在市场完全兑换以供资本流动;④国际金本位制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即所谓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在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理想化的运转中,各国政策制度和贯彻都受到“游戏规则”自动地控制和协调,国际货币体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金本位对资本主义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扩大;促进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物价收入稳定;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典型的国际金本位制主要有以下优点:①各国货币对内和对外价值稳定;②黄金自由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促进了各国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扩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信用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输出;③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简言之,促进了资本主义上升阶段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国际金本位制的主要缺点是:①货币供应受到黄金数量的限制,不能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②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赤字时,往往可能由于黄金输出,货币紧缩,而引起生产停滞和工人失业;第五章课后练习答案1、ABCE2、ABCD3、C4、国际金融市场及其作用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在国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场所,是指具有现代化通讯设备、具有广泛联系的各国居民参与的国际金融交易场所;作用:1发挥了国际结算和国际信贷的中心作用,从而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2能够广泛组织和吸收国际社会资金,是国际融资渠道畅通,增强资金活力,促进世界资源重新配置,提高资源在国际间运作效率;3有利于国际分工,促进生产与市场的国际化4有助于各国国际收支的调节,从而使国际收支交易容易平衡5使各国经济联系日趋密切,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发展5、什么是亚洲美元市场亚洲美元市场,是欧洲货币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亚太地区的境外金融市场;6、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区别货币市场是指资金的借贷期限为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市场;资本市场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资金金融市场;两者的重要区别在于资本的借贷期限不同;货币市场主要从事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拆借业务,资本市场主要从事一年以上的资本贷放活动;7、欧洲货币市场有哪些特点1该市场不受任何国家管制和约束,经营非常自由2分布在世界好多国家和地区,突破了传统国际金融市场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的旧格局3以银行同业拆借为主,是一个批发市场4参加十分自由,交易者来自世界各地,是他成为一个竞争十分激烈和高效率的市场8、欧洲债券与外国债券的区别欧洲债券是有一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作为面值的债务凭证,他的发行必须是在其票面所用货币国的国境以外进行;而且,可同时在两个国家以上的债券市场发行,而不在任何特定的国内资本市场上注册和销售;外国债券的面值货币为债券发行所在国的货币,即它的发行必须是在其票面所用货币国的国境内进行,并由该国市场内的公司负责包销、出售,还必须在该国的国内市场上注册;9、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原因1生产与资本国际化的发展2国际资产调节机制的存在3欧洲货币市场使得国际资本有了充分的流动性4由于统一的国际债券市场的形成10、欧洲货币市场的含义欧洲货币市场又称离岸金融市场或境外金融市场,它起源于五十年代末期,首先在欧洲的伦敦出现了这个新兴的国际资金市场;现在已覆盖全球;他是一个新型的、独立和基本不受法规和税制限制的国际资金市场,市场交易使用主要发达国家的可兑换货币,各项交易一般是在货币发行国的国境之外进行的;11、外汇市场的参与者有哪些一般而言,凡是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活动的人都可定义为外汇市场的参与者;但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大体有以下几类:外汇银行政府或中央银行、外汇经纪人和顾客;1外汇银行;外汇银行是外汇市场的首要参与者,具体包括专业外汇银行和一些由中央银行指定的没有外汇交易部的大型商业银行两部分;2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外汇市场的统治者或调控者;3外汇经纪人;外汇经纪人是存在于中央银行、外汇银行和顾客之间的中间人,他们与银行和顾客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4顾客;在外汇市场中,凡是在外汇银行进行外汇交易的公司或个人,都是外汇银行的顾客;12、外汇市场上的交易可以分为哪些层次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交易分为三个层次:银行与客户间的外汇交易、本国银行间的外汇交易以及本国银行和外国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其中,银行同业间的外汇买卖大都通过外汇经纪人办理;外汇市场的经纪商,虽然有些专门从事某种外汇的买卖,但大部分还是同时从事多种货币的交易;外汇经纪人的业务不受任何监督,对其安排的交易不承担任何经济责任,只是在每笔交易完成后向卖方收取佣金; 13、远期外汇交易的目的有哪些进出口商和资金借贷这为避免商业或金融交易遭受汇率变动的风险而进行远期外汇交易;外汇银行为满足为客户的远期外汇交易要求和平衡远期外汇头寸而进行远期外汇买卖;投机者为谋取汇率变动的差价而进行远期外汇交易;14、外汇期货交易的特点有哪些外汇期货交易也称货币期货交易,是指外汇交易双方在外汇期货交易所以公开喊价的方式成交后,承诺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以约定的价格交割某种特定标准量货币的交易活动;外汇期货交易的特点:1固定的交易场所:在有形的货币期货交易市场内进行交易活动;2公开喊价:买家喊买价,卖家喊卖价;3交易契约--外汇期货交易合同;双方承诺的交易品种,日期,约定的价格,特定标准量货币,保证金,手续费,交易地点等,一张标准的外汇期货合同:标准交割日,标准交割量,标准交割地点;4外汇期货交易只有价格风险,没有信用风险;5交易采用"美元报价制度";6交易的双向性;15、外汇期合约的内容有哪些期货合约是由交易所设计,经国家监管机构审批上市的标准化的合约;期货合约可借交收现货或进行对冲交易来履行或解除合约义务;合约组成要素:A.交易品种 B.交易数量和单位 C.最小变动价位,报价须是最小变动价位的整倍数; D.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即涨跌停板;当市场价格涨到最大涨幅时,我们称"涨停板",反之,称"跌停板"; E.合约月份 F.交易时间 G.最后交易日 H.交割时间 I.交割标准和等级 J.交割地点 K.保证金 L.交易手续费16、什么是外汇风险它有哪些类型由于汇率变动致使外汇交易的一方,以及外汇资产持有者或负有债务的政府,企业或个人,有遭受。
国际金融学第4章汇率决定理论-PPT

st mt mt 1( y y )t 2 (i i )t
40
第五节 货币论
3、结论 本国货币汇率与本国货币供应量、利率成反比,
与本国国民收入成正比。这一结论和国际收支 说正好相反。 本国货币供应量相对增加,国内利率相对上升, 导致本币贬值;本国国民收入相对增加,导致 本币升值。
在风险中性的前提下,远期汇率是未来 即期汇率的无偏估计。
事实上,投资者是风险厌恶者。 实证表明,抛补利率平价往往成立,而
非抛补利率平价往往并不成立。
30
第四节 国际收支说
一、国际收支说的特点 是流量分析 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在汇率决定中
的应用 二、推导
31
第四节 国际收支说
CA KA 0 CA X M Mf M M M0 myd Mf Mf0 mf yf CA CA(yd , yf , pd / pf , es ) KA KA(id , if ,[E(est ) es ] / es ) es es (yd , yf , pd , pf , id , if , E(est ))
平价波动,波动的上下限是黄金输送点。
5
第一节 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演变
3、分析 1英镑铸币重量123.27447格令,成色22K,
含金量为113.0016格令;1美元铸币重量25.8 格令,成色90%,含金量为23.22格令。则铸 币平价=113.0016÷23.22=4.8665 英美两国间运送1英镑黄金的费用为3美分,则 黄金输送点为: GBP1=USD4.8665±0.03
7
第一节 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演变
4、图示 GBP/USD D′ D S
4.8965 4.8665
0
国际金融-第四章

分别用Pf和P表示,则有
e
R
Pf
P
实际有效汇率是对实际汇率的加权平均。
27
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
官方汇率
是指由一国货币当局(财政部、中央银行或外汇 管理当局)规定的汇率。例如,我国国家外汇管 理局公布的外汇牌价。
单一汇率(Single Rate)是指国家机构只规定一种 汇率,所有外汇收支全部按此汇率计算;
11
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即期汇率(Spot Rate)
又称现汇汇率,是指买卖双方成交后在当时和两 个营业日内进行外汇交割所采用的汇率。
远期汇率(Forward Rate)
又称期汇汇率,是指买卖外汇双方预先签订合约, 决定在未来某一日按协议交割所使用的汇率。
12
远期汇率的报价
直接报价:
与即期汇率报价方式相同,即直接把各种不同价 格期限的远期外汇买入价和卖出价报出来。
1美元从客户手中买入1.2469瑞士法郎, 因 此银行买入1瑞士法郎需支付 108.64/1.2469=87.13日元; 2、银行卖出1.2464瑞士法郎,可得1美元, 接着用1美元购买108.69日元,因此银行 卖出1瑞士法郎需收到 108.69/1.2464=87.20日元;
19
因此,在美元标价法下计算交叉汇率,是 将两项基准汇率的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分 别交叉相除,规则是小数字除以大数字得 买入汇率,大数字除以小数字得卖出汇率。
33
4. 顾客(Customers)
◇指参与外汇交易的公司和个人 ◇根据交易目的,可以分为三类:
(1)交易性的外汇买卖者。包括出口商、跨国 集团的国际业务往来、旅游者、留学人员等, 这些往往都是处于正常经济、生活、活动的实 际需要。
(2)保值性的外汇交易者。例如资产管理机构 手中管理着巨额的资金和有价证券,为了使得 管理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从而会在外汇市场上 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易。
国际金融

二、国际收支的失衡与调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并不等于国际收支的平 衡。判断一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主要是看其自主 性交易是否平衡。
(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结构性失衡
各国通过国际贸易形成国际分工格局,当国际 市场发生变化、国际分工格局被打破时,如果一国 的经济结构不能同时调整以适应变化,国际供求关 系将难以维持相对的平衡,从而使国际收支出现失 衡。
套算汇率是指通过基本汇率换算出来的本国货 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
3.从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可分为买入汇率、卖 出汇率、中间汇率和现钞汇率
买入汇率是指银行向客户或同业买入外汇时使 用的汇率。
卖出汇率是指银行向客户或同业卖出外汇时使 用的汇率。
中间汇率是指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算术平均 数。
现钞汇率是银行买卖外币现钞时使用的汇率。 由于运送外币现钞要花费一定的运费和保险费,所 以银行收兑外币现钞的汇率,要稍低于外汇买入价, 卖出外币现钞的汇率通常与外汇卖出价相同。
浮动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不规定本国货币与 另一国货币的汇率,汇率变动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 来决定。
2.按汇率的制定标准,可分为基本汇率与套算汇 率
基本汇率是指本国货币与国际上某一关键货币 之间所确定的汇率。关键货币是指在国际结算中使 用最多、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最大、被国际社会普 遍接受的自由兑换货币。
5.过度债务性失衡
一些发展中国家借入大量外债,有时超越其自 身的承受能力,使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扩大。
(二)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收支顺差对经济可能造成的影响是:①顺 差会使本国货币汇率上升,不利于出口贸易的发展。 ②中央银行为收购顺差带来的大量外汇,势必投放 相应数量的本国货币,造成通货膨胀的压力。③长 期贸易收支顺差意味着国内可供使用的资源在减少, 因而不利于本国经济的长期发展。④一国持续的顺 差会引起逆差国家的不满。
《国际金融》的习题及答案

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国际收支本章重要概念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
它体现的是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是货币的、流量的、事后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将国际收支根据复式记账原则和特定账户分类原则编制出来的会计报表。
它可分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错误和遗漏项目三大类。
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是指交易当事人自主地为某项动机而进行的交易。
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失衡是指自主性交易发生逆差或顺差,需要用补偿性交易来弥补。
它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时间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静态失衡和动态失衡;根据国际收支的内容,可分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根据国际收支失衡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可分为实际失衡和潜在失衡。
复习思考题1.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可能盈余,为什么?答:可能,通常人们所讲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就是指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这里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不仅包括经常账户,还包括资本与金融账户,这里,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具有融资关系。
但是,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资本和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之间的这种融资关系正逐渐发生深刻变化。
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另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已经不再是被动地由经常账户决定,并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服务了。
而是有了自己独立的运动规律。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也可能是盈余。
2.怎样理解国际收支的均衡与失衡?答:由于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因此,国际收支的均衡与失衡也由多种含义。
国际收支平衡的几种观点:一,自主性交易与补偿性交易,它认为国际收支的平衡就是指自主性交易的平衡;二,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的观点,静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收支相抵,差额为零的一种平衡模式。
它注重强调期末时点上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50 ②30
④100
①100+④60
③150
1、资本账户
2、金融账户
(1)直接投资 (2)证券投资
③75
3、其他资产
三、官方储备
2020年3月1日
①100
③25
《国际金融》第一章 国际收支与国 际储备
②30
④40
23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一、分析意义
可以了解本国一定时期内对外资金的流量和流向 的变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课前思考
近年来美国为什么认为人民币汇率被 低估了?人民币升值是否可以解决中美 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
第四章 国际收支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国际收支的概念; 2、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国际收
支平衡表的编制方法;具备一般分析国际 收支平衡表的能力 3、掌握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的影响; 4、领会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调节措施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和
记账方法
1、复式记账原理
2、记账方法:
贷(+)
借(-)
收入项目
支出项目
资产减少
资产增加
官方储备减少 负债增加
官方储备增加 负债减少
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来记录每笔国际经济交易。
问题:以下交易属于借方还是贷方项目?
–1.进口货物;出口货物 –2.非居民向居民提供服务;居民向非居民提供服务 –3.居民从外国取得收入;非居民从本国取得收入 –4.非居民对居民提供单方面转移;居民对非居民提
错误与遗漏
错误与遗漏(Errors and Omissions Account)是 为了使国际收支平衡表借方与贷方平衡而人为设 立的一种平衡账户。
根据复式簿记原则,借贷总额应该相等。但是,人们在实 际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国际经济交易 的统计资料来源不一或不完整,统计时间不一致,以及一 些人为的因素(如有些数据须保密,不宜公开;虚报出口 等),平衡表实际上往往会借方差额或贷方差额。这时就 需要人为设立一个账户,以抵消上述统计偏差。它的设立 可保证借方和贷方总额相等。
顺差
税收
政府支出
逆差
税收
政府支出
如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采取紧缩性的财政 政策:
政府支出或税率 社会总需求 物价 出口 进口 逆差 国际收支改善
3.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2) 货币政策(3)
顺差 再贴现率 法定存款准备 买进外汇等金融资
金率
产,投放本币
逆差 再贴现率 法定存款准备 卖出外汇等金融资
→抛外币买本币 →
国内货币供应量↓利率↑ →投资↓ →失业↑
逆差的影响: 1、本币汇率下降,
2、消耗外汇储备,削弱对外支付能力;
3、使国内经济紧缩,利率上升,阻碍经济增长,失业 增加;
4、影响该国的经济地位。
2020年3月1日
36
1、增加外汇收入,本币 升值,不利于出口,加 重失业;
2、货币供应量上升,加 重通货膨胀;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按IMF统一规定的格式编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的特点:
统一标准,便于对比分析 既反映当前状况,又提供历史资料,便于研究分析 表中数据笼统,内容简略
国际收支平衡表标准格式简表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货物
1. 经常账户
服务 收益 经常转移
国际收支账户 2.资本和金融账户
条件恶化国际收支不平衡
2020年3月1日
31
3/1/2020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第二一节 购般买成力平因价理论
3、货币性不平衡:
–也称价格性不平衡。指一定汇率条件下,一国国 内货币供求关系失衡,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升而 产生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
–如图:
货币供给过多 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出口下降 进口增加
金率
产,回笼本币
如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可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
a 再贴现率 货币供给 利率 外资流出 顺差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 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 易的系统记录。
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
(IMF)所 定义的概念
居民主要以居住地为标准:
1、凡在一个国家内居住满1年及1年以上的个人, 无论什么国籍,均属该国居民。(官方外交 使节,驻外军事人员除外。)
2、政府机构、企业、非盈利团体均属所在国居 民。
2020年3月1日
9
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全部对外经济 交易,包括
▲ 商品、劳务买卖
▲ 物物交换
▲ 金融资产交易
▲ 商品、劳务单方面转移
▲ 金融资产单方面转移
2020年3月1日
10
➢ 国际收支反映的是一国统计期内国际经济 交易的发生额、变动额。
➢ 国际收支是对已发生的交易进行记录,是 一个事后概念。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一般成因
周期性不平衡 结构性不平衡 货币性不平衡 收入性不平衡 偶发性不平衡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第二一节 购般买成力平因价理论
1、周期性不平衡:
–一国经济周期的原因所导致。 –世界经济周期的原因所导致。
2、结构性不平衡:——持久性不平衡 一国经济结构落后进出口结构不合理贸易
资本账户 金融账户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其它投资
3.平衡账户
官方储备资产
2020年3月1日
错误与遗漏账户
19
储备资产
储备资产(reserver assets)又称之为官方储备或国际
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了平衡国际收支、干预外汇市场以 影响汇率水平或其他目的而拥有控制并被各国所普遍接受的各 种外国资产。它是平衡国际收支的项目。当一国国际收支的经 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发生顺差或逆差时,可以用这一项目来加以 平衡。它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储备资产是增减额而不是 持有额。因此,储备资产增加记入借方,储备资产减少记入贷 方。储备资产主要包括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基金组织的 储备头寸和外汇等部分。
➢ 本国居民对非居民的单方向转移,属于借方项目;本 国居民收到的国外的单方向转移,属于贷方项目;
➢ 本国居民获得外国资产属于借方项目,外国居民获得 本国资产或对本国投资属于贷方项目;
➢ 本国居民偿还非居民债务属于借方项目,非居民偿还 本国居民债务属于贷方项目;
➢ 官方储备增加属于借方项目,官方储备减少属于贷方 项目。
2、外汇收支是指一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必须同其 他国家立即以货币结清的各种到期收付的差额。
它所包含的经济交易都是以现金支付为基础(on cash payment basis)。那些不引起现金支付的交 易,都没有被包括在外汇收支里。
第一节 国际收支概述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Balance of Payments)
• 3、甲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所得利润150万美元,其中,75 万用于当地再投资,50万购买当地商品运回国内,25万 结售给政府换取本币;
• 4、甲国政府动用40万美元储备向国外提供无偿援助, 另提供相当于60万美元的粮食药品援助。
2020年3月1日
22
一、经常账户
借方(-) 贷方(+)
1、商品 2、服务 3、收入 4、经常转移 二、资本与金融账户
5、偶然性不平衡:
– 指由于一些短期性原因导致的失衡。主要包括: – 季节性原因; – 自然灾害; – 外汇投机; – 资本外逃等。
2020年3月1日
34
3/1/2020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
(一)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 (二)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
(一)国际收支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逆差(出口<进口)→ 外币需求↑本币需求↓ →本币贬值 外汇储备↓
对项目的分析 对差额的分析
对平衡情况的分析
(二)动态分析法
❖ 动态分析是指对一国不同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进行分析的方法,它是一种纵向分析法。
❖ 一国连续多年的国际收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 将历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各个项目、总体情况及差额并列 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考察各指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的发展 变化,力求实现国际收支的动态平衡。
一、国际收支平衡的判断标准
自主性交易——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
是经济实体或个人出自某种经济动机和目 的,主动进行的交易活动。
调节性交易——官方储备项目
政府出于调节国际收支差额、维护本币汇
率稳定等目的而进行的交易,也称弥补性交易。
体现一国政府意志,具有集中性和被动性的特点。
国际收支平衡的判断标准:自主性交易借贷双 方金额是否相等,即看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
按照IMF的统计经验,如果一个国家的错误与遗漏差额超 过进出口贸易总额的5%,可认为统计数字存在问题。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实例
• 以甲国为例来说明国际收支账户的记账方法。列举4笔交易
• 1、甲国企业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设备,该企业在海外 银行的存款相应增加;
• 2、甲国居民到外国旅游花销30万美元,该费用从该居 民的海外存款中扣除;
(三)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是一种横向分析法,指将同一时期不同 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比较的分析方法。
找出本国与他国国际收支顺逆差的异同及原因,分析本国 与他国的国际收支结构以及调节措施。
第四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
一、国际收支平衡的判断标准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对经济的影响 四、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
主要内容
国际收支概述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国际收支的调节
我国的国际收支 国Fra bibliotek收支概念的演变
贸易收支 一战前
外汇收支 一战~二战
广义的国际收支 二战后
狭义的国际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