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药残留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59cf23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4.png)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蔬菜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蔬菜农药残留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农药残留会严重影响蔬菜的品质和食用安全,而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检测工作的效果。
本文将从问题的角度出发,针对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期提高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蔬菜食品安全。
一、问题分析1. 技术不足:目前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多样性的农药残留检测需求。
许多农药残留的检测手段不够精准,存在一定的误差和漏检。
2. 检测标准不一:各地区对于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标准不一,导致同一批蔬菜在不同地区可能会得到不同的检测结果,给蔬菜贸易带来困扰。
3. 检测流程不严谨:在一些基层单位中,由于设备和人员条件的限制,导致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流程不够严谨,存在着操作不当的情况。
4. 检测成本高昂:目前大部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需要借助高昂的仪器设备和专业人才,导致了成本的上升。
二、对策建议1. 提升技术水平:加大对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投入,推动检测技术的升级和更新,提高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2. 统一检测标准:建立全国统一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标准,推动各地区制定并严格执行同一标准,提高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3. 加强监督管理:加大对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流程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确保检测流程的严谨和规范,杜绝操作不当的情况发生。
4. 降低检测成本: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研发低成本、高效率的农药残留检测仪器和设备,降低检测成本,推动检测工作的普及和进步。
5.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农户和种植者对于检测工作的重视和参与度,倡导绿色种植理念,减少农药使用,从源头上保障蔬菜食品安全。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我们相信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保障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安全,促进蔬菜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6c51a5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2.png)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工作是保障民众健康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下面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检测设备和技术滞后:目前市面上的农药残留检测设备和技术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快速、准确检测的需求。
对策:加大对农药残留检测设备和技术的研发投入,引进先进的国际标准设备,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 农药种类众多,监管难度大: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农药种类繁多,涉及的农产品类型多样,给监管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对策:加强相关农药的登记和管理,及时淘汰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产品,推动农业生产向绿色、无公害的方向发展。
加强与农药生产企业、农户、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沟通和合作,积极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产品。
3. 检测标准不完善:当前的农药残留检测标准还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导致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和可比性问题。
对策:加强农药残留检测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完善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明确监管部门的责任和权限,加强对检测结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监督检测的公正、公开。
4. 检测成本高昂:农药残留检测需要专业设备和高技术人才,成本较高,导致检测费用上涨,一些小农户无法承担。
对策:加大对农药残留检测的财政支持,降低检测成本,推动农药残留检测机构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提高检测效益。
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和超市等渠道承担一定的检测费用,切实减轻小农户的负担。
5. 数据管理和信息共享不畅:目前农药残留检测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共享工作较为滞后,导致监管不及时、不有效。
对策:建立农药残留检测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共享和公开。
加强各级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建立信息共享的机制,共同参与农药残留的监管工作。
加强对企业和农户的信息宣传和教育,提高其对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为了保障民众的健康,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需要面对和解决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7b9ed6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e.png)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本文将探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检测方法的不合理性。
目前,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的方法主要是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而这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之处,比如说检测时间长、成本高、操作复杂等。
因为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复杂性,给检测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使得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问题还表现在检测标准的不统一性。
由于国家和地方在农药残留标准上存在差异,导致在不同区域对同一批农产品的检测结果可能产生差异,给农产品质量评定和监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还在于监管的困难。
农产品生产的流程复杂,生产环节的监管不到位,导致农药残留问题一直存在。
监管难度主要表现在农产品流通环节,由于农产品的数量庞大、流通途径复杂,使得监管难度增加,也就给检测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加以解决。
应当积极推动检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加大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上的研究投入。
推广和应用新兴的检测方法,比如生物传感技术、纳米材料技术等,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应当加强标准的统一和规范,推动国家和地方的农药残留标准尽快对齐,以保障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统一评价和监管。
应当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效能,推动建立健全的农产品流通追溯体系,以便从源头到终端进行全程监管和管理。
还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升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在加强监管的也要加强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使其养成合理选择和消费健康农产品的习惯,从而减少农产品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以科学、负责的态度予以解决。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0f1145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18.png)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目前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本文将探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技术不足:目前国内大部分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仍主要依赖于传统的色谱和质谱分析技术。
这些技术虽然可以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但是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对于新型农药的检测能力明显不足。
二、测试设备过时: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需要用到先进的仪器设备,包括色谱仪、质谱仪等。
目前国内许多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实验室的测试设备过时,无法满足对农产品中微量农药残留的灵敏度要求,导致检测结果不够准确。
三、人员素质不高: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需要专业的实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分析。
目前国内许多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实验室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地方甚至存在人手不足的情况,这就容易导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
四、检测流程不规范:在一些地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的流程和标准并不够规范,导致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受到质疑。
由于监管不力和法规不够完善,一些农产品生产企业也存在着不正当手段来规避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这给检测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提升技术水平:加强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引进并推广国际先进的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提升检测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更新测试设备:加大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仪器设备的更新和更新力度,完善设备和仪器的技术性能,提高对农产品中微量农药残留的检测能力,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三、加强人员培训:加大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其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规范检测流程:加强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的监管和管理,推动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规和标准,规范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流程,加强对检测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杜绝不规范的检测行为,提高检测工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浅谈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及控制对策
![浅谈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及控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1211a2fa32d7375a417801f.png)
浅谈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及控制对策作者:刘建伟朱道荣王栋房健来源:《农业与技术》2015年第03期摘要:在连云港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分析影响农药残留量的因素,提出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控制对策,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关键词:农产品;农药残留;控制对策中图分类号:S481文献标识码:A随着连云港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市区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应清醒看到,在农产品生产中,由于过量施用农药致使农产品有毒物质的残留给人们带来的威胁也比较突出。
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的稳步增加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妥善保护,必须从战略角度高度认识和加强对农产品农药污染防治的重视。
1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十一五”之前,由于农户大多使用50、60年代的老式手动喷雾器,“跑、冒、滴、漏”现象十分严重,农药的利用率只有30%,只有部分农药喷洒于农作物上,大部分农药落入土中和空气中,附着在作物上的农药也因风吹雨打渗入土中,大气中农药又降至土壤中,使土壤中农药残留量及衍生物含量增加,严重污染土壤。
土壤中农药被灌溉水、雨水冲刷到江河湖海中,污染了水源;加之部分农户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在一定时间内或多或少都有部分残留超量,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增加。
“十一五”之后,由于国家实行对购置植保机械补贴,大部分农户使用机动弥雾机、担架式机动弥雾机和电动喷雾器,农药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加之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及生物农药的推广,特别是大力推进植保专业化防治工作,农药的使用量也大大减少。
2010年、2011年、2012年连云港市化学农药的平均使用量(每667m2折百纯量)分别为173.652g、155.14g和142.3g,其中2012年全市化学农药使用量9878.12t,高效低毒化学农药使用面积491.58万hm2次;2012年化学农药的每667m2使用量142.3g(每667m2折百纯量),较2011年的155.14g减8.28%。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e5f111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e.png)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是保障人们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技术不足当前,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与设备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地方的检测设备陈旧,无法满足检测需求,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2. 专业人才不足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需要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而目前一些地方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直接影响了检测工作的质量。
3. 检测机构少由于国家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重视不够,导致检测机构相对较少,一些地方甚至没有专业的检测机构,进一步影响了检测工作的开展。
4. 检测标准不统一由于各地检测标准不统一,导致同一批农产品在不同地区的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差异,这严重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公信力。
5. 数据共享不畅各地的检测机构之间缺乏数据共享的机制,导致检测结果无法及时共享和传递,这不利于对问题农产品的快速处理。
二、对策1. 加大投入,提高技术水平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投入,更新和提升检测设备,提高技术水平,使其能够满足不同地区的检测需求。
2. 培养专业人才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更多的人才投身于这个领域,提高检测工作的专业水平。
3. 增加检测机构政府应加大对检测机构的扶持力度,鼓励更多的机构投身于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建立更多的检测机构,提高检测工作的覆盖面。
4. 统一检测标准政府应加强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力度,统一全国的检测标准,保障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面临着一些问题,但只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采取有效对策,相信这些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保障人们食品安全。
农药残留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药残留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4452b5e45c3b3566ec8b2e.png)
农药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几乎不是可或缺的,在防治病虫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但目前农药因为使用剂量或者方法不当导致存在残留问题,已经严重危害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最终损害老百姓的身体健康。
因此开展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非常有必要,这样才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让百姓吃的放心。
农产品传统农药检测需要抽样的品种多,检测的有效程度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环境、人员、仪器等。
此外,常规检测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点,影响着结果的准确度,导致重复性低。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应提高设备的灵敏度,加强人员操作培训,规范操作过程。
1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速测仪的光源不稳定,很容易出现故障,一旦产生故障仪器必须等由技术人员修理正常后才能正常使用,耽误了实验的进度,而农产品存在保质期,农药残留也有时效性,仪器故障可能导致检验结果真实可靠性无法保证。
另外市面上现有的检测试剂品牌质量参差不齐,检验结果的可重复性无法保证。
工作环境的不稳定可能会影响仪器的正常运行。
不同品牌检验试剂的使用条件和保存要求可能不同,同品牌不同批次试剂之间的重复性也可能不稳定,这些情况在实际工作中给检验人员带来了困难。
食品检测中使用的检测试剂常包括有机溶液、干粉和水剂,这些特殊试剂的稳定性较差,保质期较短,对储存的环境有一定要求[1]。
2 造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原因2.1 检测技术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产品农药检测能力还相对较弱。
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和设备,对一些转基因食物还不能做到有效检测。
我国还不能自主生产和研发农药残留检测所需的仪器和试剂,目前主要依靠进口,这就增加了检测成本,限制了农药检测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2]。
2.2 违规使用农药有些农民不了解农药残留超标的危害,在种植农产品时为了获得更好的收成,存在滥用农药的现象,而且不考虑农药的安全间隔时间,在农产品收获之前仍使用农药。
还有的农民没有按照农药的使用要求规范用药,比如有的农药要求对准根部喷洒,在实际使用时却大面积在田间喷洒,这样不仅会造成农药损耗,还会增加农产品农药的含量,过多的农药流入田地和河流中还会造成环境和水资源污染。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25e986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e.png)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随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农药残留却成为了困扰人们健康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严重问题。
为了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显得至关重要。
但在实际检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农药残留检测标准不统一在国内,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标准一直是一个争议的话题。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部门对农药残留的检测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直接影响了农产品质量的评价和监管。
由于缺乏标准统一,导致了农产品在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虚高或虚低的结果,对农产品生产企业以及消费者造成了不良影响。
对策:为了解决农药残留检测标准不统一的问题,需要建立统一的国家标准,明确各种农产品中允许的最大残留限量。
不同的农产品、不同的农药需要研究出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问题二:检测设备和技术滞后在传统的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常用的方法是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光谱法等,这些方法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以及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
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着检测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不能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
对策:应该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MS)等,这些设备可以大大缩短检测周期,提高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还需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
问题三:农产品追溯体系不完善农产品的来源地、生产加工流程、销售渠道等信息无法得到保障,这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形成了严重挑战。
在实际检测中,由于农产品缺乏有效的追溯体系,往往无法确切得知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环境,给农药残留检测带来很大的困难。
对策: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追溯体系,对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为农产品建立起可追踪到源头的信息系统,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也便于农药残留的监管和检测。
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与对策
![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a87616c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f.png)
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与对策首先,由于传统农业生产中对农药使用的过度依赖,导致了农产品农药残留现象普遍存在。
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常常为了追求高产、高效,滥用农药,不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合理施药,导致了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
其次,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农药残留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由于农产品本身的质量不达标,需要使用大量的农药来进行处理,导致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增加。
另外,农产品的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也容易发生农药残留问题。
由于农产品没有经过严格的检疫管理,很容易受到污染,农药残留量超标的风险较高。
为了解决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加强管理与控制:首先,建立健全的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体系,加强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与监控。
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对发现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其次,加强农药使用管理。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合理使用农药的标准和限制,加强农民的农药使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农药使用的认识和管理水平,减少农药的滥用。
另外,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和有机农业模式,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通过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和有机农业模式,减少对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自然生长能力,从而减少农产品农药残留的风险。
此外,加强农产品加工和贮存环节的管理,确保农产品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不受污染。
建立农产品加工和贮存的规范,明确对农产品加工和贮存环境的要求,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农产品进行全程监控和追溯。
最后,加强相关信息公开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的认识和关注程度。
通过举办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知识讲座、宣传片播放等形式,向公众传达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的严重性,并提供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消费指导,引导公众合理选择农产品。
综上所述,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对人们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威胁,需要通过建立监测体系、加强农药使用管理、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加强农产品加工和贮存管理等对策,来加强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管理和控制。
我国蔬菜中农药残留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我国蔬菜中农药残留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f21c704c1c708a1294a441f.png)
我国蔬菜中农药残留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蔬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但蔬菜的营养成分受到关注,其可能受到的污染更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
一、蔬菜中农药残留污染的现状80年代以来,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迅速增加,重茬、连作导致蔬菜病虫害加重,每年因此造成的损失达20%以上。
各地在防治蔬菜病虫害时,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长江流域城市一般每667m2年使用农药2~3kg,多的5kg以上;北方保护地蔬菜农药用量更大,据有关单位调查,北京郊区菜地农药年用量每667m2在9kg以上。
多年来由于大量、连续地使用化学农药,使得蔬菜病虫对化学农药产生了普遍的抗药性,菜农只能加大农药的使用量。
由此,对农药使用和依赖程度呈现出恶性循环现象。
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得蔬菜中农药残留量超标问题日益突出。
2000年5月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组织北京、上海、重庆、山东和浙江5省市的农药检定所,对50个蔬菜品种,1293个样品的农药残留进行抽样检测,农药残留量超标率达30%,残留浓度高者为允许残留量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蔬菜中农药残留量的严重超标,导致中毒事故时有发生。
1991年天津市韭菜中毒,仅南开医院就收治100多人;1991年山东省博兴县湖滨乡1605污染韭菜,造成120人中毒;1997年夏季高温期间,江苏省因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而中毒的事件,见诸报端的达70多起;1998年山东省宁津县一菜农违反国家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在韭菜上使用1605,造成10余人中毒,1人死亡。
据卫生部统计数字,1999年我国由于农药残留引起的食菜性食物中毒事件共有37起。
急性中毒的例子还能引起我们的重视,而慢性中毒和蓄积性中毒的情况我们就不得而知,其结果会更加可怕。
二、蔬菜中农药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分析1.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剂型不配套据统计,全世界农药市场的组成(以销售额计)为:杀虫剂占28%、杀菌剂占19%、除草剂占48%、其它占5%。
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45c97f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7.png)
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农业环境污染已成为当前我国农村的一大难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一、农业环境污染现状1.化肥污染由于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化肥,大量的氮、磷、钾等化学肥料在施用后,随着降雨等因素的作用,会发生土壤流失,造成水体中氮、磷等大量的营养盐物质的富集,从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并加剧水体藻类等有害生物的大量繁殖,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2.农药残留污染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病虫害,提高产量。
由于农民缺乏科学施药知识,使用农药不当,过量使用或者违章使用,导致农产品上大量残留农药,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3.畜禽粪便污染畜禽养殖场的粪便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或者田间地头,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空气质量,对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二、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要有效地防治农业环境污染,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农民、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发挥作用。
1.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农业环境污染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污染源的监督,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对农业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鼓励农民采取生态农业方式,减少农业环境污染。
2.推广科学施肥、施药技术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宣传科学施肥、施药的知识,培训农民科学施肥的技术,推广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产品上的农药残留。
3.加强农业废水治理政府应加大力度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对农业生产废水进行治理,减少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同时鼓励农民进行农业废水资源化利用,减少废水排放。
4.推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畜禽养殖场进行粪便资源化利用,对畜禽粪便进行厌氧发酵或者沼气发电,减少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浅析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8eddde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8.png)
浅析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绿色农业的健康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1. 农药残留问题严重目前,农村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仍然过多过频,导致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很多农产品超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2. 土地资源过度开发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度,土壤质量下降,耕地面积减少。
迫使农业生产向化肥农药及高新技术农业转变。
3. 农产品价值链较短农产品价值链较短,农产品的附加值低,农民的收入水平不高。
4. 绿色农业技术水平不高我国绿色农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对绿色农业的研究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与市场需求脱节。
5. 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绿色农业生产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了绿色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认可度不高。
二、对策建议1. 强化农业技术支持加大绿色农业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绿色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
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加大对绿色农业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绿色农业技术水平。
2.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检测,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制和体系,加大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3. 加大土壤保护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土壤保护的力度,加强土壤的保育和修复工作,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土地来源。
4. 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延长农产品的价值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5. 建立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建立健全的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加强对绿色农产品的认证和标识,提高绿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绿色农产品的市场推广。
三、总结我国绿色农业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但随着国家对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相信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会逐渐走上健康稳定的道路。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fda18d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1.png)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农产品农药残留是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存在的问题是检测手段和方法的不足。
目前,常用的检测手段主要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和生物传感器法等。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灵敏度不高、测试时间长、检测结果不准确等问题。
需要研究和开发更加高效和精确的检测方法,如纳米技术、光谱技术等,来提高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是标准缺失和不统一。
目前,我国对于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标准主要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是由于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周期长,无法及时跟上农药市场的发展和变化。
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农作物的要求差异较大,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结果不具有可比性。
要加强标准的修订、统一和发布,建立起统一的检测标准体系,以提高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是监管手段不力。
目前,我国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监管主要分为农药登记审查、质量监督和市场监管三个环节。
由于农业主管部门的人力、物力和经费等方面的限制,导致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和覆盖面有限。
加强监管的对策包括加大监管投入,提升监管力度,完善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监测网络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农产品生产、销售和加工环节的检查和抽检工作,确保农产品农药残留符合标准和规定。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是消费者意识不足。
作为最终的消费者,如何正确选择和消费农产品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消费者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认知不足,导致很多人往往无法正确判断和选择符合标准的农产品。
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的认知和相关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加强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的公示和信息透明度,也可以起到提醒和引导消费者正确选择农产品的作用。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检测手段和方法的不足、标准缺失和不统一、监管手段不力以及消费者意识不足。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fb57c0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4.png)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 农药残留问题:由于农民对农药的使用不规范,以及农产品流通环节对农残检测不力,导致一些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较为普遍。
2. 兽药残留问题:畜禽养殖业中普遍存在兽药使用不规范的情况,尤其是生猪养殖中的添加兽药使用较为频繁,造成了兽药残留超标的问题。
3. 生产加工环节存在的问题: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中存在一些违规操作,例如使用劣质或过期的农业投入品、采摘收获和出厂检验环节不规范等,导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
4. 违规农产品流通问题:一些农产品流通环节不符合相关规定,例如无证经营、无检验合格证的农产品流入市场,给消费者带来了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加强对农药和兽药的注册和管理,加强对农产品的抽检和检测,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
2. 提高农民素质和意识: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识,推动农民科学、规范、安全地使用农药兽药,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建设。
3. 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技术: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建立起适应国内农产品特点和消费者需求的农产品质量评价体系。
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研发,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4. 强化行业自律:加强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业企业的自律,促使企业更加主动地参与质量安全管理,建立行业共同维护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机制。
5. 激励消费者选择安全农产品: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或补贴等措施,激励消费者选择合格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认可度。
浅谈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及控制对策
![浅谈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及控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73e9fd876a20029bd642dcc.png)
符 合 农 业安 全 生产 的要 求 ; 利 于 减 少环 境 污 染 , 合 农 产 有 符
药检定所和农产品质检 中心连续 4
年对全省 1 个市 的农 产品生产基 1
地、 批发市场 、 超市进行 了农药残 留 例行监测 。 06年共检测农产品样 20 本5 0个 , 标样 本 5 9 超 6个 , 标率 超
织 率先 使用 先 进 适 用 的植 保 机 械 ,发 挥 他 们 的示 范 带头 作 用 , 进 高效 植 保 机械 的推 广 与植 保 专 业 化 防治 。同 时 , 促 结 合 本地 区实 际 , 快制 定 完 善 植保 机 械 使 用技 术 规 范 , 加 并对 高 效植 保 机械 的实 用 技术 、 养 方 法 、 修 技术 等 重 要 内容 保 维
山西省植保部门针对 区域和作物特点等生产实际 , 以
有效 提 高农 药 利用 率 , 少农 产 品 农 药残 留 , 断 提高 农 产 减 不 品 质量 安 全 水 平 为 目标 , 向农 民 推 荐 质 量 好 、 能 优 、 合 性 适 本 地 应用 的植 保 机械 产 品 。并 进一 步加 大 示范 力度 , 积极 推 品产 区 , 点 推 广对 靶 喷 雾 技术 、 重 防飘 喷 雾技 术 及 智能 化 施
加 强培训 。
省 G P规 直 植 生产 ( A ) 范 , 接或间接使 用 保 农药后 ,在农产品中形成的农药残 植 留物 的法定 最高 允许 浓 度 。目前 , 社 检 会上 发 生 的 因食 用农 产 品 而 中毒 死 总 站 亡的事件及出 口的农产 品被国外拒
许多都是 由于农 牛 收和退 回的事 件, 伟 产品中的农药残 留超过 了最大残 留
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现状和防控对策
![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现状和防控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8c494a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0.png)
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现状和防控对策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田土壤的农药污染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过度施用和不当使用会导致农田土壤农药污染,对农田生态和农产品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了解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的现状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于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意义重大。
本文将从当前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的现状和对策两方面展开讨论。
一、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现状农田土壤农药污染是指农业生产中农药在施用后残留在土壤中,对土壤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危害的现象。
农田土壤农药污染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目前,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药残留严重。
长期过量施用农药和一些高毒、高效、广谱的新型农药,导致农田土壤中农药残留严重。
据统计,中国农田土壤中存在多种农药的残留,且有部分地区和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情况频发。
2. 土壤生物多样性下降。
长期使用农药会破坏土壤中微生物的平衡,导致土壤生物多样性下降,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3. 农产品质量受影响。
农田土壤农药污染会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4. 土壤肥力下降。
农田土壤农药污染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农田土壤农药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加以解决。
为了有效防控农田土壤农药污染,需要从源头上控制农药使用,提高农田土壤的自净能力,加强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等方面采取对策。
1. 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
加强农药使用管理,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推广绿色、无公害的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对土壤的农药污染。
2.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对土壤的农药污染,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
3. 加强土壤保护和修复。
加强农田土壤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农田土壤的肥力和结构,提高土壤的自净能力。
农药与化肥使用现状及减量对策
![农药与化肥使用现状及减量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b14d60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0.png)
农药与化肥使用现状及减量对策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操作方式,其可以有效地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和改善农田环境。
然而,长期以来,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大,并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如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农药使用现状我国农药的使用量一直较高,部分地区农药的使用量已经超过了推荐值,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缺乏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方案,农民普遍存在盲目追求高产的心态,导致大量使用农药来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农药市场存在着一定的乱象,包括假冒伪劣农药、制假售假等问题,这些都加剧了农药的使用量。
3.农民对农药的认识不足,部分农民对于农药的毒性等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误用和滥用。
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会对农产品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还会对人身健康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农药残留带来的危害是难以忽视的,尤其是短期内滞留在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上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中国化肥使用量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且化肥使用效果越来越弱,导致以前有效的化肥用量反而增加了。
其主要原因如下:1.对土壤质量进行耕作管理效果不明显,土壤中存在大量的肥料残留。
2.化肥有机肥利用率不高,农民普遍在施肥中存在投入不足、管理不当等问题,导致化肥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增加了经济负担。
3.部分地区农民施肥时间不合理,导致化肥的浪费现象。
由于缺乏减量措施,化肥的使用效益越来越低。
三、减量对策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成为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具体实现如下:1.推广土壤修复技术,改善土壤质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效果,减少化肥的使用量;2.培养农民科学施肥和合理管理作物的意识,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实现科学施肥;3.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管理,严格规范生产和销售流程,防止假冒伪劣农药的流入;4.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生态系统的保护。
例如,引入天敌来控制虫害,或者采用种植优先原则,提高抗病虫能力;5.加强农业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构建农业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大力推行有机农业、低碳农业模式等,以减少农药、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农药残留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农药残留的现状及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91abbd9240c844769eaee8f.png)
农 药 自诞 生以 来 , 渐成 为 重要 的农 业 生产 资料 , 于 逐 对 防治 病 虫害 、 去除 杂 草 、 节 农 作物 生长 具 有 重 要 作 用 。 调 合 理 利 用 农药 有 利 于实 现 农 业 生产 机 械 化 , 高 农 产 品 产量 提 和 质量 . 对现 代 农 业 的发 展 和 人 类社 会 的发 展 起 巨 大 的推 动作用。 然而 , 农药 是 一类 有毒 的化 学 物质 , 长期 大量 使 用 , 不仅污 染环 境 , 且 影响 人们 的 身体 健康 , 而 对人 体 、 壤 、 土 环 境 产 生严 重危 害 。 目前 , 农药 残 留和 污染 已经成 为 影响 农业 可 持续 发展 的 重要 问题 之 一 , 制农 药残 留 。 护生 态 环境 控 保 已成为环 境保 护 的重要 问题 。 源自 农 药残 留的现 状及 其危 害
用农 药防治病 虫草 害的 国家之 一 , 历史记 载 已有上 千年 的历
等 , 能 发 生 肌 肉震 颤 、 可 痉挛 、 血压 升 高 、 心跳 加 快等 症 状 , 甚至 昏迷 死亡 。
1 . 农药 残 留的危 害 3
1 . 农药 残 留 对 人 与 动 物健 康 的影 响 。 用 含 有大 量 高 .1 3 食 毒 、 毒 农 药残 留 的食 物会 导致 人 、 剧 畜急 性 中毒 事故 。 期 长
《 现代 农业 科技 }00 第 1 21 年 期
植 物护理 学
农药残 留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李 翠
( 东理 工 大 学 法 学 院 , 东 淄 博 2 54 ) 山 山 5 09
摘要 介 绍 了农 药残 留的现状 及其 危 害 , 分析 了造成 农 药残 留的主要 原 因 , 出治理 农 药残 留 的对策 , 提 以期 为治 理农 药残 留工作提 供 参 考。 关键 词 农 药残 留 ; 状 ; 害; 因 ; 策 现 危 原 对 中图 分类 号 s 8 文献标 识 码 A 4 18 . 文 章编 号 10 — 7 9 2 1 ) 1 0 7 — 2 0 7 5 3 (0 0 0 — 1 1 0
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与对策
![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ee5d1ad960590c69ec376dd.png)
能力为建设 目标 , 通过不断完善化验室设施 , 配备专职检测
人员 , 加强检测人员技能培训 , 化验室计量认证和资质认可 等工作 , 农产 品质量检测机构主要以开展现场快速检测 、 指
首先 , 蔬菜上使 用的有机磷农 药 , 如 甲胺磷 、 水胺硫 磷 等,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 六六六 、 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 。 这些
技术人员应 当不少于 5人 ,其中 中级职称 以上人员 比例不 低于4 0 %。技术负 责人 和质量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 以上技 术 职称 ,并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 工作 5 年 以上 ”的规
利润仍然私 自 销售 。 少数农 民缺乏科学使用农药知识 , 经常
滥用农药 , 为了争取水果 、 蔬菜早上市 , 使用化学制剂 、 激素 类物质 , 促使果蔬超越其生长阶段的环节催熟 , 从而导致农
农产 品农药残 留现状 与对策
李 宝 福
农药残留是指在农业 生产中施 用农 药后 一定 时期 内残
各地农 产 品质 量安全 的监管 体系 目前还 处在初 级 阶 段, 有些县 区虽然建立 了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 , 但是人员 队伍薄弱 , 监测手段还 比较落后 , 使用 的监测车和仪器只能
农药毒性 一般较大 , 有蓄 积性 , 如果 被施用 于生长期较短 、
导地方农业生产为 目的 ,直接 面向广大农业生产者和农产 品消费者 , 重点 承担辖 区内农产 品生产基地 、 批发市场 、 大 型超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日常性检测工作 ; 生产基地 、 批发
市场 、 大型超市 也要建立检测 机构 , 利用 快速检测设备 , 做 好农产品 自检 , 把好质量入 口关 。 2 . 加速 人才引进 与技 术培训 农产 品质 量安全检测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我国农药残留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黄梦芹
(辽宁科技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辽宁鞍山 114051)
摘要介绍了农药残留的现状及其危害,分析了造成农药残留的主要原因,提出治理农药的对策。
关键词农药残留;现状;危害;原因;对策
农药自诞生以来,逐渐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于防治病虫害、去除杂草、调节农作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蔬菜中农药残留问题己经成为公众关心的焦点,全国每年都有上百起因食用被农药污染的农产品而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严重影响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
目前,农药残留和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控制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
因此,完善农药残留的检测手段和防控农药残留危害的工作刻不容缓。
一、农药残留的现状及其危害
(一)农药残留的现状
随着农药法制的建设和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农药残留问题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比如陕西于2003—2006 年对蔬菜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情况进行了调查,三年农药残留速测仪的检出率分别为12.0%、21.2%和41.3%,超标率分别为10.6%、17.5%和30.4%,均呈上升趋势。
其中检出率及超标率最高为甲拌磷、敌敌畏、氧乐果、乙酰甲胺磷,其次为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等。
山东临沂于相同年份对蔬菜的检测结果显示,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达 19.0%和 12.8%。
浙江青田于 2005——2007 年也对蔬菜进行了检测,在近 1 万个样品中乐斯本、毒死蜱、敌敌畏、攻击等有机磷农药的超标率达到了7.8%。
内蒙古通辽于2007年从大米中检测出水胺硫磷和灭多威分别超标33.3%和66.7%。
吉林于2007 年报导大豆、红豆和绿豆中 DDT 的超标率分别为6.3%、12.3%和 12.5%。
浙江宁波于2007年对市售鲜活水产品中农药的残留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各类水产品中超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螃蟹(18.5 %)、鲫鱼(14.8 % )、草鱼(13.6 % )、黄鱼(12.9 % )、梭子蟹(11.1%)、河虾(8.7%)、鲢鱼(8.0%)、对虾(7.4 %)和鳊鱼(4.8 %)。
说明农药残留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比较严重。
中国现有农药生产企业2 500多家,且多数规模很小。
其中,绝大多数农药生产厂家无产品研发机构,多以仿制国外产品或混配、分装为主,几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且农药品种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主要表现在高毒农药产品比重大,农药市场存在一些国家禁用产品,农药
的复配制剂产品混乱以及乱混乱配严重等。
而农药的销售渠道复杂多样,不仅有农业技术推广站(含植物保护站)开办的庄稼医院、农药和种子公司、科技站、供销社和超市,而且还有许多个人商店,不仅进货来源复杂,而且监管部门对农药的销售缺乏相应的约束,造成不正当竞争和有些明令禁止的农药仍然普遍使用,同时许多经销者普遍缺乏相应的植保知识和指导能力。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中国农药残留的现状更为复杂,问题更为严重。
(二)农药残留的危害
喷洒的农药除部分落到农作物或杂草上,大部分落到土壤或地表水中。
这些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就成为水和土壤的污染源,有的还可能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
如磺酞脉和咪哩琳酮类除草剂在土壤中残留时间很长,有的品种可达3年,若连年施用会在土壤中积累,极易对后茬敏感作物产生药害。
当消费者食用了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特别是喷洒了高毒农药不久的食品时会引起急性中毒,而长期食用农药残留量较高的食品,农药在人体内逐渐蓄积。
食用含有大量高毒、剧毒农药残留的食物会导致人、畜急性中毒事故。
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农副产品,虽然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可能引起人和动物的慢性中毒,长期危害的结果就是致畸、致癌、致突变及退发性神经系统中毒。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在食物中毒事件中,由农药残留引起的中毒死亡人数占总中毒死亡人数的20%左右[4]。
特别是,近年来农民患癌症及其他疾病的几率不断增加,农民作为施药者的主体,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再加上落后的施药器械使其经常面临急性中毒的危险,甚至丧失生命。
这一方面会影响到国民的健康,同时,会严重影响到农产品的出口创汇。
比如,中国的主要农产品出口国日本于2005年重新修订了有关农药残留标准的规定,颁发了食品中农业化学品(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等)残留“肯定列表制度”,对135种农作物,724种农药分别制定了28 000个农药残留标准,对没有设立标准的一律执行0.01 mg/kg的上限,这一方面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设置了非常严格的门栏,但同时也将会促进中国对农药残留的严格控制。
二、农药残留的原因
大多数农药按照推荐剂量、施用方法、时间和次数,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量不会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不会产生危害性。
但事实上农药残留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仍时有发生,主要原因包括:未按规定施药,造成农药过量残留;农药残留量为农药原体及其有毒代谢物和杂质的总残留量,残留的时间长;残留农药可以通过食物链富集到农畜产品中,如滴滴涕、六六六我国早在1983年已停止对该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但过去残留在环境中极微量的药剂至今还通过食物链富集在畜禽体内。
还有药性农药的药性决定其残留的程度。
如有机砷、汞等农药,由于其代谢产物砷、汞等,最终无法降解而残存于环境和植物体中,造成对人体、植物、环境的长期污染。
有机氯农药及其代谢产物化学性质稳定,在农作物及环境中缓慢消解,同时容易在人和动物体的脂肪中积累。
因而虽然有机氯农药及其代谢物的毒性并不高,但是它们的残留问题也是长期的。
三、农药残留的对策
要求农药企业在“药”上下功夫,尽快解决农药品种单一、质量差的问题,同时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对新型无残留、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宣传、推广,给予相应的鼓励性措施。
如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毒性小、不污染环境以及病虫害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应鼓励提倡,促进国家由传统农药向新型农药转型。
要做好药,不做假药,通过不断的努力向农民提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型农药,并注重对生物农药和仿生农药的研发,以期从源头上杜绝有害药剂进入社会。
当然,鉴于中国现有的农药生产结构与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现阶段马上停止一些高毒农药的生产和销售是不现实的,但建议生产者在标签及使用说明上多下功夫,让使用者做到心中有数,并注重药剂剂型的改进,以减少用量。
无论是农药的销售还是使用,关键在于人,也就是说要在农药的提供者—经销商和农药的使用者—农民身上下功夫。
对经销商而言,首先要注重思想教育,特别是道德层面上的教育,不能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只能使更多的假药、高毒药剂进入市场,要以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优先考虑的问题,担付起自身应尽的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将一些不合格的药品阻挡在市场之外;其次,要注重经销商的业务培训,使他们掌握更多的植物保护知识,提高指导农民购药、用药的能力,真正起到“庄稼医院”的作用;第三,要从制度上加以约束,不仅需要继续完善经销商经营农药的经营许可证制度,而且要建立农药经营资格证制度,对经销者进行业务考核,凡考试合格者才能获得营销农药的资格,并戴证上岗,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外行经销农药的问题;第四,要规范农药的流通管理,建立严格的农药进、出货登记制度,做到有据可查。
对农民而言,首先要加强对农药安全使用的教育,通过办学习班、散发资料、视听媒体以及农技员的进村和上门服务,在传播农药安全使用常识的同时,树立农药安全使用利人利己的思想意识,从而杜绝使用高毒农药和违禁农药以及今天施药明天上市的不良现象发生;其次,建议设立各种合作社(或专业协会),将农民的种植计划制定、有害生物的治理、产品的销售等都纳入该合作社的统筹之中,既可以避免因盲目扩大种植而引起的滞销问题,又可以通过合作者集体的管理避免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第三,建议设立食品质量安全信誉卡制度,卡中明示农产品的种植人信息、作物信息以及栽培管理信息等,应特别强调对施药、施肥等管理内容的详细记录,要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制定奖惩措施。
四、参考文献
[1]蔡道基.农药环境毒理学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2]吴鹏,秦智伟,周秀艳. 蔬菜农药残留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01):138-144.
[3]张荣全,李彦.我国蔬菜中农药残留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蔬菜,2001(6):4-5.
[4]高桂枝,王圣巍,王俏,等.残留农药污染危害及其防治[J].延安大学学报,2002(1):52-55.
[5]张青,周国强.农药对我国农产品污染的现状及控制对策[J].洛阳大学学报,2007,22(2):46-49.植物护理学172
[6]战京芹.潍坊市寒亭区叶类蔬菜农药残留现状与对策研究[D].青岛农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