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深化与金融排斥
第十一章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二、金融深化 (一)定义 与金融抑制相反,金融深化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
呈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状态。当金融业能够有效地动员和配置社 会资金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大了金融需求并刺激金 融业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就可以形成一种互相促进和互相推动
的良性循环,这种状态可称作金融深化。
10
2、由于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往往实行选择性信贷 政策,引导资金流向政府偏好的部门和产业。
6
3、对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的控制,造成金融机构种类单一, 效率低下,缺乏市场竞争力。
4、人为地高估本币的汇率,使其严重偏离均衡的汇率水 平。导致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削弱,对国外产品 的进口需求进一步提高,其结果是使自己陷入了更为严重 的外汇短缺境地,不得不实行全面的外汇管制。
18
(二)金融业务创新 1、含义
金融业务创新是指金融机构在业务经营管理领域的创新, 是金融机构利用新思维、新组织方式和新技术,构造新型 的融资模式,通过各种金融创新工具的使用,取得并实现 其经营成果的活动。
19
2、表现 (1)金融技术创新 (2)金融工具创新 (3)金融市场创新 (4)金融交易方式创新
第十一章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金融创新
第一节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 *第二节 金融创新
1
第一节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
一、金融抑制 (一)定义
金融抑制是指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金融资产类型单一、金融机构形式单一、过多的金融管制、 金融效率低下等现象。
2
(二)形成 政府对金融业实行过分干预和管制政策,人为压低利
16
(三)原因 1、经济思潮的变迁 2、需求刺激与供给推动 3、对不合理金融管制的回避 4、新科技革命的推动
货币银行学--第16章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 通过解除金融抑制,可以带来更高的经济增 长,这是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核心观 点。来自三、值得注意的两个问题
1、高利率的负面影响
❖ 逆向选择,即利率提高之后,那些收益率较低面安全性较高 的项目将因为投资收益无法弥补借款成本而退出借款申请者 的行列,而剩下的愿意支付高利率的借款人往往是高风险的; 他们之所以愿出高利率,本来就是因为他们知道回还贷款的 可能性比较小。
3、对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的拓展
❖ 该模型的基本思想: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应该等 于,这个国家的储蓄率除以资本产出率和储蓄率乘 以产出与资本的比率。
G=s/k=s*v 其中,G表示经济增长率,s表示储蓄倾向,k表示资
本-产出比,v是k的倒数,即产出与资本存量之比。 ❖ 在一国经济中储蓄率越高,经济增长率就会越高。 ❖ 麦金农认为:哈罗德——多马模型没有考虑到金融
❖ 麦金农的推理过程很简单,实际利率的上升意味着持有货 币(注意.是M2)的实际收益上升,因而人们以货币的形式 进行内部储蓄的意愿也上升,这样,“在投资机会的一个 很大范围内,内源融资型投资也将上升”。因此,麦金农 得出了以下的投资函数:
I /Y f (rt , d e)
❖ rt是实物资本的平均回报率,与投资需求正向关系。特别 之处在于,实际利率d- πe可能对投资有正面影响,即有:
一、金融抑制
❖ 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的一般特征 ❖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政策 ❖ 金融抑制与经济增长相互制约关系的分
析
二、金融深化
❖ 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推动理论 ❖ 值得注意的问题
16.1 金融抑制
一、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的一般特征
1、金融资产形式单一,数量有限。
2、金融机构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构”。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金融创新
(三) 金融深化的内容 三 要促进实际货币需求的增长, 要促进实际货币需求的增长,就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实际利 率水平。 率水平。 1.取消不恰当的利率限制,控制住名义货币的增长率。 取消不恰当的利率限制,控制住名义货币的增长率。 2.放松汇率限制 3.财政改革 4.其它
(四)衡量一国金融深化的程度 1、通货膨胀受到控制,实际利率为正数 通货膨胀受到控制, 2、利率弹性大,金融资产吸引力强 利率弹性大, 3、货币化程度稳定上升 4、对外债和外援的依赖性下降 5、汇率自由浮动,不存在黑市和倒卖 汇率自由浮动, 6、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并存和竞争
(五) 金融深化论的理论贡献和影响 五 1.强调了金融体制和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克服 强调了金融体制和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了传统经济发展理论对金融部门的忽视。 了传统经济发展理论对金融部门的忽视。 2.该理论批判了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落后经济中盛行” 该理论批判了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落后经济中盛行” 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所以只有进行大量的货币积累才是有效增加投资和 扩大生产的前提。 扩大生产的前提。 它还批判了结构性通货膨胀学说, 它还批判了结构性通货膨胀学说,认为在经济发展和结构演 变中,通胀是可以避免的,主张通过金融自由化和提高利率, 变中,通胀是可以避免的,主张通过金融自由化和提高利率,在 增加货币需求的同时,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分配, 增加货币需求的同时,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分配,以保持经 济持续、稳定增长。此外,还提出尽量减少人为干预, 济持续、稳定增长。此外,还提出尽量减少人为干预,发挥市场 的调节作用。 的调节作用。
四、金融创新
(一) 金融创新的动因 一 第一, 第一,国际金融业日趋激烈的竞争 首先,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首先,生产和资本的次,生产资本不断集中也促进了银行资本趋向集中和 垄断 第二,风险、 第二,风险、尤其是购买力风险和利率风险增大 第三,技术进步,尤其是计算机、 第三,技术进步,尤其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金 融业发展铺平了道路。 融业发展铺平了道路。 第四,金融管理环境的变化。 第四,金融管理环境的变化。金融管制在一定程度上又束缚 了银行的手脚,造成资金的闲置和利润的损失。 了银行的手脚,造成资金的闲置和利润的损失。使银行通过 金融创新,开发新的产品,规避管制。 金融创新,开发新的产品,规避管制。
中国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中国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李昕滢 李丹钰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摘要:由于金融市场自身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决定了政府对金融市场与活动进行适度干预,但是过度的干预与管制会造成金融抑制,从而对金融市场的运行造成影响,也会使国民经济发展受阻。
金融深化是和金融抑制相反的金融发展战略,其要求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的过度干预,深化以自由化为特征的金融体制改革,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适度的干预,从而使金融市场充满活力、稳健发展,以适应金融国际化的时代经济背景。
关键词: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适度干预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1-000301-02众所周知,市场本身就具有局限性,而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引导市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发展中国家中,除了市场失灵外,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市场的不完全,另一个重要理由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所以政府的干预对于市场经济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市场自身的缺陷,政府对市场适当的干预是应当与可行的,通过政府的干预,使得市场经济运行的更加规范与协调。
但是,“物极必反”是我们大家都懂得的一个道理,过多的干预可能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可能会使得市场经济朝向错误的方向发展,也可能会造成经济市场的混乱,引起金融抑制,爆发经济危机。
通过人为的低利率政策、对传统和私营部门的歧视性信贷政策以及严格的外贸外汇管制手段,以牺牲金融自身的发展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导致金融发展停滞不前并严重制约经济,形成金融与经济发展互相掣肘,双双落后的恶性循环,这种现象被罗纳德·I·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称为金融抑制。
或者可以简单的说,“金融抑制”就是指因为政府通过对过多干预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从而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滞后发展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
但是金融抑制也不见得全是弊端、一无是处,在政府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方式严格规范经济活动的进行,有利于促使金融银行等金融机构等运行得更加谨慎,有利于控制金融风险,保证金融的安全性、流动性与清偿性,促使这些金融机构根据良好的市场机制稳健地发展。
关于我国金融排斥状况的评价
关于我国金融排斥状况的评价作者:王修华马柯王翔来源:《理论探索》2009年第05期[摘要]金融排斥对于改善金融服务、促进地区均衡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影响,而如何衡量金融排斥程度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从地理排斥、评估排斥、条件排斥、价格排斥、营销排斥、自我排斥六个维度构建衡量金融排斥程度的指标体系,定量评价我国31个省(市、区)的金融排斥程度,可以发现我国存在地区间金融排斥明显、金融排斥与地理分布及经济发展程度联系密切的特点。
当然,这种评价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为了有效缓解我国金融排斥问题,必须发展微观金融、加强政府规管、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依法规范民间信贷以及完善征信体系。
[关键词]金融排斥,评价指标体系,维度,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8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09)05—0068—05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也称金融排除,虽然其定义至今尚未统一,但一般被界定为:在金融体系中人们缺少分享金融服务的一种状态,这包括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缺少足够的途径或方式接近金融机构,以及在利用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
金融排斥理论是一门新兴的金融经济学理论,国外学者对它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其后不断升温,研究视角也从最初的金融地理学拓展到经济学、社会学、金融管理学等领域。
里森与谢瑞福特(Leyshon & Thrift)从地理学的角度,博切迪特(Burchardt)从社会学的层面研究了金融排斥的成因与后果。
至于如何降低金融排斥程度,康纳特(Conaty)等提出了发展信用联盟、社区银行等一些具体措施。
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刚刚起步,对金融排斥多是定性分析,如何德旭、饶明、田霖等都做了积极的探索。
这些研究从制度层面较好地解释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弱化的成因,或是在金融排斥某一方面的分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是针对金融排斥多维度动态性的定量研究尚不多见。
探究金融排斥、金融包容与中国普惠金融制度的构建
探究金融排斥、金融包容与中国普惠金融制度的构建作者:陈骏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7年第11期摘要:金融排斥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巨大阻碍,是发展经济稳定发展的绊脚石。
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一块石头,将其转化成一个趁手的兵器或者奠基石,这是需要广大业界人士探讨的问题,普惠制度是这些为化解这问题而生的。
要达到化阻力为动力的目的,要更好的帮助中国普惠金融制度的实施,就需要集思广益,针对性解决金融排斥,更好地加强金融包容,突破当前金融问题,和发展遇到的瓶颈。
本文将从金融排斥问题分析,中国特色的金融排斥,和普惠制度的作用,来具体谈谈如何更好地构建普惠制度,以便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金融排斥金融包容普惠金融制度一、引言市场经济下的金融制度发展是在不断的受挫和改进中挺进的,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依然无法做到金融的公平和包容,人人享有公平公开的交易机会,这些都是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刻不容缓的。
对金融包容的渴求使得各国从不同程度上积极发展普惠金融,而中国作为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金融排斥,怎样建立普惠制度是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金融排斥问题分析,中国特色的金融排斥,和普惠制度的作用,来具体谈谈如何更好地构建普惠制度,以便同行共同探讨。
二、金融排斥问题金融排斥问题的不断发酵促使人们提出了普惠金融。
所以充分剖析和分解金融排斥能够更好地帮助普惠制度的构建,磨刀不误砍柴工,能都事半功倍,避免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偏离最初的轨道。
当前的金融排斥被总结为五中主要类型,包括条件排斥(金融制度排斥),机会排斥(社交网络关系排斥),价格排斥(经济发展战略排斥),自我排斥(风险评估信息及方法),市场排斥(市场结构特征排斥)。
对于中国的这一特定的群体来说,情况也不外乎这五种,但其中的具体或稍有偏差。
1.金融制度排斥。
金融制度排斥就是条件的排斥,这一制度引发了金融排斥,由于金融制度结构的不合理,不实际,不够与时俱进导致了金融排斥的发生。
金融抑制及金融深化理论
❖ 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实施了如下两项措施: ❖ 第一,存款利率的完全自由化。 ❖ 第二,金融机构业务兼营化的初步发展。 ❖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金融危机及由此引发的经济危机使日本政府面临着严
❖ (四)就业和收入分配效应。
❖ 1、利率的上升将使投资者的资金成本上升 ,诱使投资者增 加劳动密集型的投资,从而会扩大就业水平 。2、金融深化 还使少数大企业大公司的信贷资金特权分配受限制,阻止腐 败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和政治稳定。
❖ (五)提高金融效率。通过金融自由化影响国内银行的市场 集中度,加强了银行间的竞争,引起利率的相应变化,则意 味着银行效率提高了。
3、货币资金作为现代经济生活重要的经济资源和财富,成为沟通整个社会经济 生活的命脉和媒介。现代一切经济活动几乎都离不开货币资金运动。从国内 看,金融成为国家管理、监督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和手段,金融 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实现国际贸易、引进外资、加强国际间经济技 术合作的纽带。
第二节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2、金融抑制的表现 (1)金融机构高度国有化 (2)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不发达 (3)资金集聚困难和使用浪费 (4)金融与经济发展互相制约的恶性循环 (二)金融抑制的后果
1.负收入效应。 2.负储蓄效应。 3.负投资效应。 4.负就业效应。
二、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论
(一)麦金农的观点
❖ 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I.麦金农(R. I .Mckinnon)在其《经济发展中的货币 与资本》(1973年)一书中,基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分割性、货币与资本的 互补性,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问题。
金融深化论与金融抑制论
“金融抑制”论与“金融深化”论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肖[①]和罗纳德.I.麦金农[②](R.I.Mckinnon,1973 & Shaw,1973)几乎在同时提出了“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论和“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论。
金融抑制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加速工业化的目标下,企图人为以低成本来利用国内和国外金融资源,从而人为压低存贷款利率和高估本币汇率,由此造成金融市场调节资金供给和需求的能力丧失。
低利率一方面限制了金融体系动员国内储蓄的能力,造成资金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刺激了资金的过度需求。
于是金融市场供求失衡,这又迫使政府进一步加强干预,即通过信贷配给,抑制过度的资金需求,强制实现资金供求平衡,从而使有限的资金大多低效率地使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低效率地使用资金,束缚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的增加,这又反过来降低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储蓄。
从汇率角度分析,发展中国家对本币汇率的高估目的在于:刺激进口和抑制出口。
一方面减少了外汇供给,另一方面造成外汇的过度需求,并使金融市场丧失了对外汇供求的调节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被迫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和外汇配给,其结果又导致外汇资源的低效率分配和使用。
肖(E.Shaw,1977)认为,金融深化能获得收入效应、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就业效应和分配效应,而这些效应有助于一个国家摆脱贫困。
1.提高储蓄水平的储蓄效应包括:提高国内私人储蓄占收入的比率;政府储蓄;增加外国储蓄。
金融自由化使得进入一国资本市场比较容易,这将扭转资本外逃。
金融深化纠正了扭曲了金融价格,使储蓄者对收入发生变化,从而会鼓励其减少当前消费,增加储蓄,最终提高一国私人储蓄对收入的比率,使金融机构有能力给投资者提供更多借款机会,即增加一国利用外源储蓄的机会。
2.投资效应金融自由化开辟了优化储蓄分配的道路,一国边际投入-产出比例将上升。
我国金融排斥的形成、表现及治理路径选择
我国金融排斥的形成、表现及治理路径选择作者:张晶梁斯常小雨来源:《金融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04期摘 ; 要:我国金融排斥的形成与商业银行改革及其经营策略的调整密切相关。
多年的改革逐步呈现出背离底层民众金融需求的趋势,其具体表现主要包括农村金融排斥和中小企业金融排斥两方面。
破解我国金融排斥的办法应集中于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加大金融市场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建立审慎监管体系等方面。
关 ;键 ;词:金融排斥;农村金融 ;中小企业;金融改革中图分类号:F830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6-3544(2014)04-0030-05一、引言金融排斥概念的出现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Leyshon和Thriftn(1993)从金融地理学的角度入手,最早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将其界定为金融体系中某些群体缺少金融服务的一种表现。
可以理解为:社会中的部分团体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未能进入到金融体系中,因此难以享受到其所需要的金融服务。
指代对象主要是处于收入较低、住房条件差以及犯罪率较高等环境中的人群。
英国FSA(金融服务当局)认为,金融排斥的产生必然伴随有社会排斥的出现,而金融排斥现象的加剧同时也会令已有的社会排斥问题更加突出。
Collard(2002)在对金融排斥的研究中,率先将小微企业纳入了讨论的范畴,使得其空间范围更加趋于多元化。
此外,部分学者认为,金融排斥也是市场失灵在社会领域的具体表现,且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
国内学者在使用financial exclusion一词时,最早将其译为“金融排除”,田霖(2007)首先使用了“金融排斥”这一概念,此后也被众多学者所采用。
李乐(2012)从不同理论入手,分析了金融排斥的理论基础,探讨了目前我国金融排斥的具体表现,并指出了我国金融排斥现象所存在的特殊性。
张迪(2012)从实证的角度入手,选取了部分金融指标建立了两部门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了政府为克服金融排斥应继续完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并不断改进市场交易效率的结论。
普惠金融金融排斥
一、金融排斥与普惠金融的概念 (二)普惠金融
不同主体从不同 维度对普惠金融 进行阐述,导致 普惠金融的内涵 及其指代或强调 的金融产品或服 务也不尽一致
亚洲开发银行
联合国
世界银行 专家学者
▪ 2005年联合国推广 “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
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某些特定社会阶 层无法获取现代支付服务及其他金融服务的情况
金融排斥 是指特 定群体 不能或 难以获 取主流 金融服 务。体 现在: 一是在 排斥主 体上, 主要是 指特定 的社会 阶层。 二是在 排斥内 容上, 主要是 指为人 们日常 所必需 的金融 产品或 服务, 如信贷 、储蓄 、支付 、保险 等。三 是在排 斥原因 上,既 包括外 部排斥 (如价 格、资 格), 也包括 自 我排斥
金融排斥 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发展脉络 普惠金融的作用
一、金融排斥与普惠金融的概念
金融排斥与普惠 金融是一个问题 的两个方面
金融排斥
▪ 从反面揭示了 普惠金融问题 的缘起
普惠金融
▪ 从正面揭示了 如何消除金融 排斥现象
一、金融排斥与普惠金融的概念 (一)金融排斥
现实中的金融排斥现象以美国历史上发生的“划红线”拒贷为典型代表。金 融排斥1993年最早作为理论研究的专门术语,当时由两位地理学家提出,特 指银行关闭分支机构而影响了民众对银行服务的可获性(Leyshon & Thrift, 1993)
▪ 这主要归因于普惠 金融使得穷人更容 易从事农业之外工 作
2
促进经济 包容性增 长
1
减少贫困
3 与传统金 融的关 系
金融学精讲讲义 第十章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第十章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第一节 金融抑制 第二节 金融深化 第三节 金融创新 第四节 金融创新的内容和思路金融抑制:政府对金融体系和金融活动的过多干预压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不发展,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金融抑制与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
金融深化:如果政府取消对金融活动的过多干预,可形成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一节 金融抑制一、储蓄与利率管制3、发展中国家储蓄的制约4、传统的西方经济理论的假设(1)金融市场发达和健全,信用工具非常丰富(2)生产要素和产品具有"无限可分割性",各经济单位都能使用相同的技术(3)货币和资本可以相互替代(4)信用发行货币。
只适用于发达经济,而并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5、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社会储蓄,投入到生产中去:促进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金融发展有促进作用。
发展中国家的恶性循环:金融落后不能真正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阻滞不利于金融的发展。
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缺陷和政策错误:经济领域过多干预,强制规定和控制利率和汇率,使其低于市场水平,束缚金融的手脚,对经济发展起了相反作用。
二、金融抑制的根源1、自然经济严重。
在发展中国家,自然经济占有很大比重商业化程度也低.经济货币化程度低2、金融体系发展缓慢。
(1)金融资产形式单一,数量有限。
(2)金融工具种类少数量有限,发行范围狭小;(3)金融机构单一。
(4)金融市场普遍处于落后状态,直接融资市场落后,直接融资非常少;(5)资本市场比货币市场更为落后;3、金融资产的价格严重扭曲(1)对最大的商业银行实行国有化措施;(2)对金融机构的利率规定限度并实行信贷额度控制与分配;(3)为了控制外汇资源,高估本国货币汇率对金融实行严格控制,作为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
政府过度干预,造成高度封闭性,缺少透明度。
4、金融机构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构”现代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现代金融机构:包括少量外国银行机构与本国的国有银行。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影响及对策作者:岳福琴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4年第07期金融排斥是制约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扩大贫富差距的主要诱因之一。
本文在指出我国广大农村存在着现实的金融排斥困境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加快农村金融产业发展,使金融更好地为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服务。
近年来,尽管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在服务理念、服务范围、经营机制、政策支持体系等方面都取得较大进步,但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存在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在于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现象。
金融排斥是指在金融体系中人们缺少分享金融服务的一种状态,包括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缺少足够的途径或方式接近金融机构,在利用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包括地理排斥、评估排斥、条件排斥、价格排斥、营销排斥和自我排斥等。
一、金融排斥带来的问题1、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在农村,穷人缺少足够的途径或方式接近金融机构,在利用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方面也存在诸多障碍。
广大农村没有农业银行,银行在贷放款时需要进行到款主体资格审核和抵押品的价值评估等调价都排除了农民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导致农民缺乏金融支持,没有改善自身境况最基本的启动资金,不能有效参与生产、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只能日复一日的徘徊在低收入水平上。
2、导致城乡二元结构加剧。
我国是农业大国,大多数人在农村。
农村的整体经济基础薄弱,更需要金融的支持来追赶城市经济发展。
但金融排斥使农民难以享受到金融服务和由金融服务所能带动的其他社会服务,致使贫者愈贫。
同时,较好的资信使大量的资金流向富裕阶层,并因容易获取资金而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富者愈富,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城乡二元结构加剧。
3、农村民间借贷盛行,金融市场紊乱。
农村金融排斥将大多数处于困境中的农民排除在金融服务的范围之外,这必然导致民间金融借贷的盛行。
金融排斥理论
金融排斥理论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理论是一门新兴理论,最初是国外金融地理学家的研究议题,是西方金融地理学家“新金融地理”的研究方向之一,研究的重点是金融机构和服务的地理指向性,后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和社会学家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也译作金融排除或金融排斥性,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正式使用,是西方金融地理学家向社会文化转向的产物。
较早的金融排斥是指:在一些发达国家内政府管制放松、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条件下,金融业出现新的发展空间,金融机构为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将一些中小城市的分支机构关闭,导致相对落后的地区缺少金融机构。
随着金融排斥研究的深入,金融排斥的概念不断丰富,至今,仍没有一致的、确切的概念。
有人强调金融排斥是特定人群被排斥在金融服务之外的过程。
我国学者认为金融排斥是一个多维度的动态复合概念,它主要包括以下维度:地理排斥、评估排斥、条件排斥、价格排斥、营销排斥和自我排斥。
地理排斥是指被排斥对象由于无法就近获取金融服务,不得不依赖公共交通系统到达相距较远的金融中介;评估排斥是指主流金融机构通过风险评估手段对经济主体施加的准入限制;条件排斥是指对经济主体获取金融产品的附加条件不尽合理;价格排斥是指金融产品价格过高并超出了某些主体的偿付能力,将这些经济主体排斥在外;营销排斥是指主流金融机构的目标营销策略,往往会将某类人群有效排除;自我排斥则与被排斥主体的自身经历和心理因素相关,是被排斥主体主动将自身排斥在主流金融体系之外。
以上共同构成金融排斥的复杂集合。
(一)评估排斥随着金融业的改革深入,我国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金融机构越来越重视风险控制,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程序限制了农户接近金融资源。
农村金融机构对信贷风险的评估,一般都认为农业属典型的弱质产业,生产周期长、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抗御灾害能力弱,并且农村信用环境差,贷款发放后没有安全保障。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知识点 金融深化与金融抑制
201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知识点金融深化与金融抑制职业培训教育网2012-10-23 10:36【大中小】【我要纠错】经济师考试金融深化与金融抑制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罗纳德.I.麦金农(Ronald I.McKinnon)和爱德华.S.肖(Edward S.Shaw)分别出版了各自的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建立起金融发展理论。
他们提出“金融抑制”论,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欠发达归咎于金融抑制,主张进行“深化”金融,极力倡导和推行金融自由化。
他们把金融抑制的原因直接归结为金融管制,因此也把金融深化与金融自由化等同起来。
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都尝试金融自由化,但是大多以失败告终。
这暴露了“麦金农—肖学派”在理论上存在着缺陷。
到20世纪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相应地提出了内生增长理论,认为金融发展并不必然意味着金融自由化,并指出在不具备一定条件的国家,不走金融自由化的道路也能实现金融发展。
在某些市场条件不具备的时候,实施必要的金融管制,可能更有利于金融的深化和经济的增长。
亚洲一些国家实施的有管制的金融发展在相当一段时期取得了较高的经济增长便成为其理论的佐证。
那么,到底什么是金融深化呢?什么是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金融自由化到底有无区别,区别又何在呢?(一)金融深化1.金融深化的含义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不断提出的新的要求,其金融中介、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不断进行创新,市场可以运用的资金潜力不断被挖掘,市场规模不断增加,同时不断走向专业化和复杂化的过程。
它既包括金融机构和产品的创新,也包括金融制度和技术的创新;既包含数量的增加,也包含质量的提高。
金融深化可以用多种方式去测量。
其中一个最基本的衡量方法是所谓“货币化”程度,即国民生产总值中货币交易总值所占的比例。
金融深化
金融深化是指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严格管制,使利率和汇率为反映资金供求和外汇供求对比变化的信号,从而有利于增加储蓄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此时金融业能够有效地动员和配置社会资金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大了金融需求并刺激金融业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就可以形成一种互相促进和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可称作金融深化。
金融深化可通过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就业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促使经济发展。
金融深化,就要放开利率管制,取消信贷配给制,实行金融的自由化.肖则从金融深化的角度分析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他认为金融浅化(即金融资产存量规模小、品种少、期限种类少),金融资产与国民收入之比不合理,利率不能准确地反映投资替代消费的机会等等,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发展。
金融浅化是金融抑制的结果,它压低了国内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从而使金融资产的需求受到抑制。
发展中国家由于各种原因,比如货币当局对控制名义货币量乏力,反高利贷心理,对市场机制的作用抱有怀疑等等,而采取金融抑制战略。
利率被人为地压低,一方面抑制了储蓄的增长,刺激对实物资产的追求;另一方面由于借贷成本低廉,使得一些边际收益很低的项目变得有利可图,刺激了不合理投资的增长,降低了储蓄的使用效率。
在投资项目选择上发生了用资本替代劳动的倾向,减少了劳动力的就业,这些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肖认为,推行金融深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因为在金融深化的经济中,随着金融资产存量的品种、范围和规模的扩大,金融资产与物质资产之比不断上升;金融资产的积累将主要来自国内储蓄,从而减少了对财政收入和国际资本的依赖;金融市场的扩展和多样化将增强投资者之间的竞争,为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优化投资结构创造条件。
金融深化的结果将进一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
分析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必须以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为基础和前提。
1.经济发展作用于金融深化的机制分析一是金融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并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壮大。
货币银行学第八章金融抑制与深化
3
货币化率:反应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一般用M2 与GDP的比值来表示。
4
所以说,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金融发展不能适 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则意味着出现了“金融抑制”。
金融抑制的概念
金融抑制指一国的金 融体系不健全,金融 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 作用;经济生活中又 存在过多的金融管制 措施,而受到压制的 金融反过来又阻碍经 济的发展。
外汇市场上,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 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 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 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 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 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 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为 了能让您有更直观的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设置了文本的最大限度,当您输入的文字到这里时,已 濒 临 页 面 容 纳 内 容 的 上 限 , 若 还 有 更 多 内 容 , 请 酌 情 缩 小 字 号 , 但 我 们 不 建 议 您 的 文 本 字 号 小 于1 4 磅 , 请 您 务 必 注意。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 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 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 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 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 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 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 晰。为了能让您有更直观的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设置了文本的最大限度,当您输入的文字到这里 时 , 已 濒 临 页 面 容 纳 内 容 的 上 限 , 若 还 有 更 多 内 容 , 请 酌 情 缩 小 字 号 , 但 我 们 不 建 议 您 的 文 本 字 号 小 于1 4 磅 , 请 您务必注意。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金融深化与金融排斥
� (1)可及性排斥(access exclusion),即通过风险评估 程序限制了客户对金融资源的可及性;
� (2)条件排斥(condition exclusion),即金融产品附属 的条件不适合某些人群;
金融有效性
2.18 0.44 2.85 1.04 2.01 -0.60(1.14)
转引自:Allen等,2009
15
中国金融体系的一些特征
� 银行主导,但是效率低下 � 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并存(二元结构,
financial dualism) � 银行等正规的、组织化的金融中介的确发挥
着作用,但是,主要是服务于国有经济 � 非正规金融在经济发展(特别是非正规部门、
金融排斥
� 在导致城市和乡村贫困过程中,金融排斥发 挥了“积极”的作用
� 无法获得银行贷款,只能求助于诸如具有盘剥性 的高利贷;
� 无法获得保险服务,个人和家庭就不能通过保险 来化解社会经济风险,等等(见莱申,2009 【Leyshon,2003】)。
23
金融排斥
� 后来,金融排斥的概念从单纯的地理分析扩展到更 广泛的金融歧视,从地理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金 融服务市场因素多方面考察金融排斥
宏观层面 法规、规制、监管
中观层面 支持服务与基础设施
微观层面 金融服务供给者
客户
6
金融机构体系
� 宏观:中央银行、货币当局及监管 � 中观:金融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如支付系统、信用
体系、担保体系以及审计、会计等服务 � 微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排斥:某些弱势人群难以获得正规金融服务, 被正规金融机构排斥在服务范围之外。 金融排斥的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 金融排斥就是直接或间接地排斥穷人以及弱势群体 享用主流零售金融服务(见Leyshon and Thrift, 1995等)。
�
21
金融排斥
�
当时,主要是关注金融排斥的地理学分析,因 为随着金融监管的放松、金融自由化的推进、 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金融机构从一些 偏远、贫穷地方撤离,而将金融资源集中于相 对富裕的地区,从而导致了低收入区域、弱势 群体出现了地理可及性性障碍,这些区域和人 群被排斥在主流金融服务之外。
/GDP, 私人信贷/GDP,乘积 的对数)
-0.84 -2.86 -1.58 1.04 4.95 -1.02(-2.55) 2.01 -0.60(1.14)
(包括银行和市场) 金融规模 金融有效性 转引自:Allen等,2009
15
中国金融体系的一些特征
�
� �
金融中介:存款金融机构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 Commercial banks ;Thrifts 金融市场:股票、债券 其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 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s � Insurance companies � Mutual Funds � Pension funds
26
�
�
27
金融排斥
�
Demirgüç-Kunt等人(2008)完成的一份世界银行政策报 告中,区分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及( access to )和使 用(use),并进一步区分了主动性金融排斥(voluntary exclusion)和被动性金融排斥(involuntary exclusion)。 他们从金融服务的供给层面和需求层面来理解金融排斥的 成因,并基于微观数据从供求两个层面来测量金融排斥。 同时,对金融排斥的考察,不仅针对个人和家庭,还包括 了企业。
�
�
25
金融排斥
�
澳新银行(ANZ,2004)关于澳大利用金融排斥的研 究报告中,从操作化的角度将金融排斥分为三个层 次,即:
�
核心排斥( Core exclusion ),指那些自愿被排斥或极度贫 困的人群,他们金融活动完全被隔离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 可及性局限(limited access),即:那些有基本的银行账户、 但是缺乏金融习惯、知识、金融顾问,所以,很难更充分利 用金融服务; 金 融 涵 盖 , 但 金 融 产 品 不 恰 当 ( included, but using inappropriate products ),也就是说一些人可以使用金融产 品,但是对他们而言,但是并不是特别对路。
�
�
�
正规金融(Formal finance):受到中央货币 当局或者金融市场当局监管的那部分金融组织 或者活动称为正规金融组织或活动 formal finance):游离于中 非正规金融(In Informal 央货币当局或者金融监管当局之外发生的金融 交易行为(组织或活动) 半(准)正规金融(Semi-formal finance): 部分被监管的金融安排
家户 家户 Households Households (net (net saver) saver)
存款与保单Deposit and insurance policies
有金融中介的资金流通
Flow of funds in a world with FIs
9
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
� �
� �
�
节约交易费用Transaction cost services 节约信息费用Information Services ( saving information cost) 提供流动性服务Liquidity services 期限的中介化Maturity intermediation services 分散风险Diversification (low price risk)
17
金融二元结构
�
农村、非正规部门:非正规金融相对更多,为 何? 非正规金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市场中 占有较大份额,如
�
�
Ghate(1992)估计,印度和泰国农村信贷中约有 2/5 为非正规信贷,孟加拉国为1/3,菲律宾超过2/3。 Montiel et al(1993)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国家(尤其 是南部非洲国家)的研究发现,在这些国家中非正 规金融大约占其金融市场总量的 33%到75%。
�
客户:核心
7
金融体系的功能:中介
股权、债权要求 Equity and debt claims
家户 家户 Households Households (net (net saver) saver)
现金cash
企业 企业 Corporations Corporations (net (net borrower) borrower)
�
�
(1)可及性排斥(access exclusion),即通过风险评估 程序限制了客户对金融资源的可及性; ( 2 )条件排斥( condition exclusion ) , 即金融产品附属 的条件不适合某些人群;
24
�
金融排斥
�
( 3 )价格排斥 ( price exclusion ),即一些人 支付不起他们所需要的金融产品获取价格; ( 4 )市场营销排斥( marketing exclusion ), 即一些人被排除在金融机构产品营销目标市场之 外; ( 5 )自我排斥( self-exclusion ),即人们认为 提出某些金融产品的申请后,获批的可能性很 小,被拒绝的可能性很大,自动把自己排除在获 得金融服务的范围之外。
� �
银行主导,但是效率低下 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并存(二元结构,
financial dualism) � 银行等正规的、组织化的金融中介的确发挥 着作用,但是,主要是服务于国有经济 � 非正规金融在经济发展(特别是非正规部门、 混合部门)中起到重要作用(往往是直接的 借贷)
16
何为正规?何为非正规?
10
�
�
货币政策传导Transmission of monetary policy(banks) 信贷分配Credit allocation( farm banks, policy bank
etc.)
�
�
财富跨期转移Intergenerational wealth transfers (pension fund, life insurance company) 结算服务Payment services (banks, credit
金融深化与金融排斥
马九杰
1
引言:一个问题
�
根据大家的常识或直觉,你认为金融发展、金 融深化对经济发展意味什么? 或者金融深化、发展指标的改善(金融资产占 比增加、金融机构的增加、产品的多样化、金 融管制的放松等),是否一定促进经济发展?
�
2
初步的答案
�
�
�
�
从直觉上,可能认为,金融发展可能促进经济 发展,金融发展促进资本积累和配置,对经济 增长有利; 但是,经济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 中,还要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平等。 一些实证研究表明:伴随着金融发展(金融资 产的占比增加),中国的收入差距、特别是城 乡差距反而增加。 如何看待和理解这个问题?
cooperatives)
�
面值中介化Denomination intermediation (mutual funds, pension funds )
11
金融体系的功能:市场
初级债券(股 权、债权要求)
家户 家户 Households Households (net (net saver) saver)
� �
金融发展与金融排斥 建立普惠的金融体系、缓解金融排斥
3
纲要
� � � �
资本筹措、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 中国金融体系变迁与发展格局 金融歧视、金融排斥:成因与态势 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与金融普惠策略
4
一、资本筹措、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
�
资本筹措与经济增长
� �
私人(家庭、企业)、公共储蓄(政府); 自愿储蓄、非自愿储蓄与“强迫”储蓄
�
信用合作社
� �
�
非银行金融机构
� �
�
政策性银行
14
各种金融体系的比较:中国与世界
测量指标 银行和市场规模 (相对于GDP) 银行信贷/GDP 间接成本/银行资产 市值/GDP 流动供给的市值/GDP 结构指数 结构有效性 英语 国家 0.62 0.04 0.58 0.31 -0.76 -0.10 -0.49 7.02 -1.18 5.10 2.18 法语 国家 0.55 0.05 0.18 0.07 -2.03 -1.05 -6.00 8.21 -3.38 4.29 0.44 德语 斯堪的 样本 中国(2002) 国家 纳维亚 平均 0.99 0.02 0.55 0.37 0.49 0.03 0.25 0.08 0.73 1.11(0.24) 0.03 0.47 0.27 0.12 0.32 0.11
�
18
�
实际上,即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民间信贷 也是相当普遍的,如美国中小企业即通过包括 商业信用、非正规金融在内的多种渠道进行融 资(见Berger and Udell,1998等)。
19
三、金融排斥:成因与态势
� �
金融排斥概念的变迁 中国农村金融排斥的态势:主要针对信 贷排斥
20
金融排斥
-1.14 -1.83 -1.19 -1.07(0.46) -0.77 -0.69 -0.55 -1.24(0.29) -5.17 -6.17 -5.17 -1.48(-3.07) 10.15 7.72 8.95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