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名词解释(心理学资料)

家庭治疗——名词解释第一章家庭与家庭治疗核心家庭:指由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空巢家庭:则指子女离家后只剩下老俩口的家庭扩展家庭:指由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且这些家庭成员之间都有亲属关系主干家庭:是指两对或两对以上均异代夫妇与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常住家庭:由夫妻及其未婚子女与夫妻任何一方的父母组成联合家庭:则是指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同代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社会功能:是指婚姻家庭基于其社会属性所产生的功能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生活是一个线性的过程,他会沿着时间的方向不断地向前推进。
每个家庭经历生命的不同阶段时都会面临不同性质的任务和挑战,每个家庭成员则需要改变自身从而适应阶段间的转换,而这些不同的阶段我们就称为家庭生命周期家庭治疗:即将家庭作为整体,从系统、动态的视角看待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主要通过改变家庭成员围绕症状所展现出来的交往方式,从而达到治疗症状的一种治疗伦理和治疗方式结果目标:是当治疗结束时治疗师期望出现的一种局面过程目标:则是结果目标实现之前,需要去达成的一个个逼近最终结果目标系统性原则:则是指家庭治疗师需要在整个家庭的背景框架中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双重束缚:是指个体从同一个人那里反复地接受到矛盾的信息,而那个成人会禁止小孩对矛盾信息加以评论假亲密:使家庭团结的表面现象,它掩饰家庭冲突并妨碍真正亲密关系的形成假敌意:是遮掩结盟关系和分裂关系的另一个伪装,尽管假敌意出现嘈杂、反应剧烈的特点,但它也只是表面意义上的敌意或分裂弹性界限:是允许个体进入家庭外环境的一个无形障碍,而一旦卷入太多它就会自动弹回,家庭僵硬的角色结构因此而得到社会孤立的保护第二章经典理论在家庭治疗中的应用连锁病态:当家庭成员处于特定的人际模型中,就会出现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无意识过程的连续交替变化。
相应的,任何单个成员的行为可能是发生在整个家庭内的混乱和扭曲状况的症状反应客体关系:则指人际关系以及塑造个体当前人际互动特征的既往人际关系在其内心世界残迹角色互补的失败:指的是家庭成员所扮演的角色特征间出现冲突和不契合,导致家庭角色的表现僵化、受局限,或者出现定型——巨变分裂:婴儿要面对与母亲的不同交往——有时是抚育有时是挫折——因为自己不能控制环境或离开这种关系,所以婴儿就创造一个想象的世界来协调这种矛盾的经历投射认同:呈现了一个人际形象,虽然它也有心理内部的他正,在投射认同中,投射者通过现实影响,无意识地引起另一个人在某些方面和他一样的想法、感受和体验移情:是指来访者把对童年或过去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和反应模式转移到治疗师身上的过程反移情:即来访家庭在治疗师身上引起了他们彼此之间过去经验的内心挣扎体验图式:指过去经验中有组织的知识构形。
家庭治疗策略范文

家庭治疗策略范文
家庭治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领域的治疗方法,通过家庭系统
的干预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打破沉默、建立积极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家庭治疗策略多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
在家庭治疗中,治疗师要致力于为家庭
成员创造一个积极的、支持性的治疗环境。
治疗师可以提供安全感,通过
支持和激励家庭成员,鼓励他们参与治疗过程。
治疗师还可以利用家庭成
员之间的正面互动,帮助他们建立信任和彼此理解的基础。
其次,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
在家庭治疗中,治疗师要关注家庭
成员之间的沟通问题,并引导他们改善沟通方式。
治疗师可以启动对话,
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时培养他们倾听他人
的能力。
此外,治疗师还可以提供有效的沟通技巧,帮助家庭成员将问题
清晰地传达给对方,并促进积极的解决方案。
另外,家庭治疗还可以通过教育家庭成员来提高他们的认识和理解。
治疗师可以向家庭成员提供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信息,帮助他们了解疾病
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通过增强家庭成员对疾病的认知,可以减少不必要的
恐惧和误解,同时鼓励他们参与治疗过程,并为家庭成员提供支持和理解。
需要强调的是,家庭治疗是一个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过程,治疗策略应
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每个家庭都有其独特的需求和挑战,治疗
师应根据家庭成员的个性和问题,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并灵活调整。
通
过有效的家庭治疗策略,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家庭
的整体功能和幸福感。
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

家庭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形式,其目标是协助家庭消除异常、病态情况,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
它不是着重于家庭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的分析,而是将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与关系上。
这种治疗方法从家庭系统角度去解释个人的行为与问题,强调个人的改变有赖于家庭整体的改变。
家庭治疗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治疗技术,而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
它的诞生是心理学界的一次革命,它代表了“一个理解人类问题,了解行为、症状的发展以及解决之道的全新方法",被称为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崛起的“第四势力”。
家庭治疗的主要概念包括:
1. 家庭是一个整体,各个成员的行为和问题是相互关联的。
个体的问题反映了家庭的问题,个体的症状是功能失调的家庭系统的症状。
因此,治疗的目标是改善整个家庭功能。
2. 家庭治疗不仅仅是针对有心理障碍的成员,而是整个家庭成员共同参加的治疗。
通过在家庭成员内部促进谅解,增进情感交流和相互关心的作法,使每个家庭成员了解家庭中病态情感结构,以纠正其共有的心理病态,改善家庭功能,产生治疗性的影响,达到和睦相处,向正常发展的目的。
3. 家庭治疗不仅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关系,还关注整个家庭的情感和组织结构。
治疗师会帮助家庭成员了解自己的角色和行为如何影响家庭动态,以及如何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改善家庭功能。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目录
• 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 • 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 • 家庭治疗的主要方法 • 家庭治疗的实施过程 • 家庭治疗的评估与效果 • 家庭治疗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
家庭治疗的定义
家庭治疗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心理治 疗方法,它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 系、家庭结构和家庭环境对个体心理健
康的影响。
家庭治疗的目标是通过改善家庭成员之 间的沟通和互动模式,调整家庭结构, 优化家庭环境,从而解决个体和家庭成 员的心理问题,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
康和幸福感。
家庭治疗的原则包括系统性原则、发展 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等。
家庭治疗的目标
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 和互动模式
通过家庭治疗,帮助家庭成员 学会有效的沟通技巧,解决沟 通障碍,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 理解和支持。
பைடு நூலகம்
调整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是影响家庭成员心理 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治疗的 目标之一是通过调整家庭结构 ,优化家庭环境,促进家庭成 员的心理健康。
解决个体和家庭成员的心 理问题
通过家庭治疗,解决个体和家 庭成员的心理问题,如焦虑、 抑郁、自卑等,提高他们的心 理健康水平。
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 和幸福感
家庭治疗的目标是促进家庭成 员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帮助 家庭成员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 量和幸福感。
家庭治疗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
家庭是一个系统,各个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 作用。系统性原则要求在治疗中全面考虑家庭成 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模式,以及家庭环境对个体 心理健康的影响。
生态性原则
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生态 性原则要求在治疗中关注家庭成员与外部环境的 互动关系,以及外部环境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
家庭治疗的案例例子

家庭治疗的案例例子以下是 6 条关于家庭治疗的案例例子:例子一:你知道吗,有个家庭里,孩子总是特别叛逆,和父母关系紧张得不得了。
就像两只刺猬,总是互相扎到对方。
父母很苦恼啊,常常唉声叹气。
这时候治疗师来了,和孩子聊天,发现他只是想要更多的关注和自由。
这不就跟那口渴的人要水喝一样嘛!那孩子慢慢敞开心扉,父母也开始理解孩子,现在他们一家人多亲密呀!例子二:有个家庭,夫妻老是吵架,为了一点小事都能吵翻天,家里整天鸡飞狗跳的。
治疗师观察后发现,他们其实是沟通方式出了大问题,两个人就像在黑暗里摸索,老是撞在一起。
经过一系列的引导,他们开始学会倾听对方,说话也不再那么冲了。
这不就像给汽车重新调整了轮子,能顺利行驶了嘛!现在他们相处得可和谐了。
例子三:曾经有个家庭,老人特别固执,和子女的观念冲突很大,搞得家里气氛很压抑。
但是治疗师介入后,通过一次次的耐心交流,让子女了解到老人的经历和恐惧,也让老人看到了时代的变化。
这不就是在搭一座桥嘛,连接起两端的人。
现在一家人相互尊重,多温馨啊!例子四:你想啊,有户人家,孩子学习压力特别大,都快厌学了,家长急得团团转。
治疗师来啦,组织了家庭会议,大家一起商量怎么解决问题。
就像一群人一起拉一艘船,劲往一处使。
慢慢地,孩子压力减轻了,学习也有了进步,一家人都开心得不行。
例子五:有这么一家,父母几乎不怎么陪伴孩子,孩子孤单得很。
这不就像那没了阳光的花朵嘛,能长得好吗?治疗师就让父母多抽时间陪孩子玩耍、读书,一家人的感情迅速升温,孩子也变得开朗自信多了。
例子六:还有个家庭,经济上遇到困难,一家人都很焦虑,互相埋怨。
但通过治疗师引导他们共同面对困难,相互支持鼓励。
不就像在暴风雨中大家紧紧相拥一样嘛!现在他们不但克服了困难,家庭关系也更紧密了。
结论:家庭治疗真的很神奇,能让各种有问题的家庭变得和睦、幸福,真的值得去尝试和努力呀!。
家庭治疗模式的个案

家庭治疗模式的个案一、引言家庭治疗模式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心理治疗方法,它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沟通模式,通过改善家庭环境和成员间的互动方式,达到解决个体心理问题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家庭治疗模式的个案,探讨家庭治疗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
二、个案介绍小王,男,18岁,高中生。
他最近出现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学习成绩下降,与家人关系紧张。
经过心理评估,小王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和焦虑症。
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他接受了家庭治疗。
三、家庭治疗过程1.第一次治疗:在初次接触时,家庭治疗师了解小王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发现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
家庭治疗师向家庭成员介绍了家庭治疗模式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合作。
2.第二次治疗:在第二次治疗中,家庭治疗师着重解决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问题。
通过角色扮演、反馈和指导等方式,帮助家庭成员学会倾听、表达和解决问题。
同时,家庭治疗师也帮助家庭成员了解小王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支持和照顾能力。
3.第三次治疗:在第三次治疗中,家庭治疗师进一步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表达和情感支持。
通过引导家庭成员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增强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同时,家庭治疗师也指导家庭成员如何正确对待小王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预防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四、治疗效果经过三个月的家庭治疗后,小王的心理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他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得到了缓解,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同时,与家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
在后续的随访中,家庭治疗师发现小王及其家庭能够很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家庭成员之间的支持和理解也得到了加强。
五、结论本案例表明,家庭治疗模式对于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具有良好的效果。
通过改善家庭环境和成员间的互动方式,家庭治疗模式可以帮助青少年及其家庭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家庭治疗模式还可以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相互支持,促进家庭的和谐与发展。
家庭治疗改善亲子关系

家庭治疗改善亲子关系在当代社会中,亲子关系的质量对一个家庭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可能会出现矛盾和不和谐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家庭开始借助家庭治疗的方式来改善亲子关系。
本文将介绍家庭治疗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它们对亲子关系改善的积极作用。
一、家庭治疗概述家庭治疗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通过专业治疗师与家庭成员的合作,致力于改善和增强家庭互动和关系的治疗方法。
它的核心理念是认为问题在于家庭系统中的相互作用,而不是个别成员的个性或行为。
家庭治疗通常采用系统理论作为指导原则。
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共同构成了家庭系统的运作方式。
因此,只有通过改变家庭系统中的互动模式,才能真正实现亲子关系的改善。
二、家庭治疗的原理1. 全家治疗:家庭治疗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通过全家治疗,可以让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参与进来,共同解决问题和改善关系。
2. 统一视角:家庭治疗师注重整体观察和综合思考,避免单一成员的个人观点和利益干扰整个家庭系统的判断和决策。
3. 系统干预:家庭治疗师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和干预,重塑家庭系统的运作模式,改善亲子关系。
这可能包括规定家庭成员的角色、互动模式和沟通方式等。
三、家庭治疗的方法1. 交流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是改善亲子关系的重要前提。
家庭治疗通过提供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指导,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2. 角色重建: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系统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家庭治疗可以帮助家庭成员重新认识和承担自己的角色,在亲子关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3. 解决冲突:亲子关系中常常会出现冲突和矛盾。
家庭治疗师通过引导家庭成员解决冲突的方式,帮助他们学会有效的协商和妥协,以促进亲子关系的改善。
四、家庭治疗的积极作用1. 促进亲子沟通:家庭治疗可以帮助家庭成员学习和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从而改善亲子关系。
家庭治疗工作概念

一个没有孩子的家庭允许以多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一旦孩子出生,夫妻双方必须清楚区分彼此的职责与分工,扮演父母的角色,围绕孩子安排经济,关系和空间。
完整家庭的发展顺序3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家庭结构面临挑战,特别围绕独立自主。家庭会因此产生冲突,青少年与父母及祖父母的三角化。依赖、孩子气和孤立退缩的孩子都会成为问题。
家庭界限(boundary)
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但各自有自己的界限 家庭内界限的清晰度是评估家庭功能的一个有效变数 适当的家庭功能,次系统的界限应该是清楚的 界限模糊不清易导致各种家庭问题
六.过程/内容
家庭来寻求治疗常常关注内容。如果只关注内容,治疗师就不能帮助家庭变成更有效的系统。
01
同时父母面临中年危机和祖父母的变老。父母从依赖转变为照顾,所以又需要做出改变。
02
孩子长大离开家庭是父母重新面对婚姻关系的机会。对于父母紧抓孩子不放很常见,尤其最后一个。同时面临父母死亡的困难。
03
退休意味着白天相处时间增加,收入减少,病痛折磨,亲人丧失,依赖孩子,处理孙辈关系,放弃权利,与最终的死亡妥协。
1、调整婚姻系统,给孩子留出空间2、增加了养育孩子、财务以及家务的任务3、重组家庭关系,包括接纳父母亲和祖父母的角色
有青少年的家庭
增加家庭界限的灵活性以便允许孩子的独立和祖父母的身体虚弱
1、转变亲子关系,允许青少年在系统内自由出入2、重新关注中年人的婚姻和职业发展3、开始照顾老人
孩子离开
接受现存的现实,并进入家庭系统
建立自我分化的最好方法是与父母双方、与尽可能多的延伸家庭的成员发展诚实的个人关系。
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主要内容一、概述二、家庭治疗的基本理论三、家庭治疗过程四、治疗策略和技术一、概述(一)家庭治疗的形成与发展(二) 家庭治疗的概念(三)家庭治疗的视角与特点(一)家庭治疗的形成与发展1.家庭治疗的形成家庭治疗发端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阿克曼(Nathan Ackermann)创始人之一,“家庭治疗之祖”贝尔(John E. Bell )家庭治疗之父,第一位正式的家庭治疗师1952年,贝特森在加利福尼亚设立了精神分裂症项目组杰克森和哈雷被公认为是对家庭治疗的发展产生最重要影响的人物萨提亚也是这个小组中的成员后来成为在家庭治疗中展现出非凡魅力的领军人物20世纪60年代,涌现出鲍恩、梅纽钦等许多著名家庭治疗大师级人物20世纪70至80年代,德国的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2.家庭治疗的现代发展与趋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家庭治疗的发展有两个特点:更加成熟;各学派之间的交流与整合、折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3.家庭治疗在中国从1988年起,海德堡小组的近十位著名治疗师都先后来中国,参加了国内首批系统式家庭治疗师的培训,同时接受国内的医生去他们那里学习、进修,开展学术交流。
1988年,由德国人玛佳丽(Margarete Haass-Wiesegart)和席加琳(Ann Kathrin Scheerer)女士发起,在万文鹏教授和赵旭东教授的组织和一批国内专家同道的参与下,在昆明举办了一期全国心理治疗讲习班。
从1993年起,李维榕也开始在香港讲授结构式家庭治疗。
1996年,米纽琴(Minuchin)来香港,成立了香港家庭研究所(Family Studies, Hongkong),在香港推广结构式家庭治疗。
从2001年开始,也在中国大陆举办结构式家庭治疗连续培训。
2004年后,海灵格、Maria Gomori等家庭治疗大师先后到中国(二)家庭治疗的概念家庭治疗是针对家庭实施的团体心理治疗模式,其目标是协助家庭改变不良关系和病态情况,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
家庭治疗简介

60-70年代: 60-70年代:
美纽琴S.Minuchin感兴趣 于心身疾病家庭,并在贫民 区的临床各种中发展出—— 结构式家庭治疗。
三.家庭治疗的适应症
1.家庭婚姻关系冲突、不协调。 2.家庭代际关系紧张。 3.儿童、青春期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 4。家庭遇到重大的挫折困难,不适应等等。 5.家庭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需要面对的特殊 心理问题。 6.各种精神、神经症状,情感问题及人格障 碍。
40、50年代:格利高里Gregory B. 将系统论、控制 论的思想引入家庭治疗。 利兹S.Lidz观察到精分病人家庭的“婚姻分裂”与 “婚姻倾斜”。 莱曼。威纳提出“假性互惠”、“家庭软现实”等概 念。 包文M.Bowen感兴趣于“寄生式”母子互动,并提出 庞大的“家庭系统理论”。 阿克曼出版了第一本《家庭生活的心理动力学》, 1958。 艾利克森M.Erickson在方法学上的贡献是“症状处 方。”
四.家庭治疗的基本理论
(一)Bateson等的发现与家庭系统概念 等的发现与家庭系统概念 的引出 (二)家庭系统的概念 (三)家庭规则与良好的家庭规则 (四)第一控制系统与第二控制系统
五、家庭治疗的主要流派 及其理论
(一)心理动力理论的家庭治疗 (二)结构理论的家庭治疗 (三)沟通理论的家庭治疗 (四)行为理论的家庭治疗 (五)策略派家庭治疗
六.家庭治疗的局限
1、需要家庭成员的配合,共同参 与治疗。 2、治疗中涉及曾经相处过的原家 庭成员时,因原家庭可能已不存在 而无法实施治疗 。
七、家庭治疗的技术
1.治疗的三原则 假设——循环 ——中立 2.治疗作为“扰动”(Perturbation) 3.家庭治疗是“合作创作” 4.治疗者的作用和治疗关系
家庭治疗简介
家庭治疗

一个人同时在交流的不同层面, ( 一个人同时在交流的不同层面 , 向另一个人 发出互相抵触的信息,对方必须作出反应, 发出互相抵触的信息 , 对方必须作出反应 , 但 不论他如何反应,都将受到拒绝或否认) 不论他如何反应,都将受到 Wynne,1958)于1952年来到 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主要研究人际交流 与家庭角色在精神分裂症病人发病中的作用, 在研究中他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成员在沟 通时,很容易表现为相互间的同意,好象彼此 之间有共同感,但经过仔细分析则发现他们同 意的理由相差很远,甚至是毫不相干,Wynne 称之为“假性互惠(pseudo-mutuality)”, 认为家庭成员之间沟通的问题是导致精神分裂 症的原因。
家庭治疗的历史(2)
以 贝 特 逊 ( Gregory Bateson,1956) 为 代 表 的 Palo Alto的家庭治疗小组,通过对精神分裂症亲子 关 系 的 研 究 , 提 出 了 “ 双 重 束 缚 理 论 ( double bind)”,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常常向 病人提出两种相反的约束,使病人无所适从,产生心 理矛盾,从而出现异常的心理变化。 引发了Don Jackson在加洲的Palo Alto成立了心 智 治 疗 中 心 ( MRI):Virginia Satir,Jay Haley,Paul Watzlawick, Steve de Shazer.
五、家庭生活周期
从时间上看,家庭生活是连续的、阶段性的过 程,它有着先后次序,如子女成长、结婚、家 庭空巢等阶段,每个个体都会经历这些阶段。 心理问题往往发生在家庭生活周期发生变化时, 每一个阶段会对应一个“情感过度的过程”, 不仅对系统及其成员的心理发育产生影响,还 会对家庭成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家庭治疗名词解释

家庭治疗名词解释
家庭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通过对家庭关系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进行干预和调整来促进家庭成员的个人成长和家庭功能的改善。
以下是家庭治疗中常用的一些名词解释:
1. 家庭成员:指参与治疗的家庭中的成年人和儿童。
2. 家庭系统:家庭系统是由家庭成员和他们之间的动态互动组成的一个整体。
家庭系统中每个成员的行为和情感都会影响其他成员。
3. 亲子关系:指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包括亲子沟通、亲子依恋、亲子互动等。
4. 夫妻关系:指夫妻之间的关系,包括夫妻沟通、夫妻互动、性生活等。
5. 家庭治疗师:指专门从事家庭治疗的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能够通过对家庭系统的干预来调整家庭互动模式,促进家庭成员个人成长。
6. 非正式治疗:指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自发产生的互动,这种互动对家庭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7. 家庭规则:指家庭成员之间所遵守的行为准则,通过制定和遵守家庭规则,可以维护家庭秩序和稳定。
8. 家庭治疗技术:指家庭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例如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反思交流等,旨在帮助家庭成员重建健康的互动关系。
9. 家庭环境:指家庭成员所处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家庭环境对家庭成员的行为和情感都有重要影响。
家庭治疗 (Family Therapy)简介

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简介北大医学部霍莉钦一.家庭治疗的概念1.家庭治疗的定义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对象实施的团体心理治疗模式,其目标是协助家庭消除异常、病态情况,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
2.家庭治疗的特点1)不着重于家庭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的分析,而将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与关系上。
2)从家庭系统角度去解释个人的行为与问题。
3)个人的改变有赖于家庭整体的改变。
二.家庭治疗的简要发展史1.家庭治疗最早出现于美国。
其发展归功于婚姻辅导的发起,精神医学的进步和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
2.几位开创家庭治疗的重要人物3.家庭治疗的发展三.家庭治疗的适应症1.家庭关系婚姻关系冲突、不协调,牵扯到与子女的关系。
2.家庭代际关系紧张。
3.儿童、青春期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家庭教育的困惑。
4.家庭遇到重大的挫折困难。
5.家庭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需要面对的特殊心理问题。
6.各种精神、神经症状,情感问题及人格障碍。
四.家庭治疗的基本理论(一)Bateson等的发现与家庭系统概念的引出Bateson:“双缚理论”:家庭带来的“病人”常常是一个伪装成情绪困扰家庭的密使,他自己可能不是这个家庭中受到最大困扰的成员,而病态的家庭系统运作方式应该是治疗师关注的焦点。
(二)家庭系统的概念家庭系统由数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都有其功能,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出此家庭的整体功能。
1.家庭系统的特点家庭系统中各部分(子系统) 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又相互制约。
家庭系统在家庭规则之下运作,经历着平衡机制与改变机制的冲突与调整。
2.系统的两个机制:·平衡机制·改变机制3.用系统的视角看家庭:(1)个人的情绪、行为是在家庭人际互动关系中产生的。
(2)案主是系统运作结果的承受者,他(她)常常处于“身不由己”的状况。
(3)家庭问题分析:直线的“因果关系”—→循环的“互为因果关系”。
4.家庭系统的延伸—→学校、工作单位、社区、社会……。
家庭治疗的名词解释

家庭治疗的名词解释家庭治疗是一种以家庭系统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治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动态来促进个体和家庭的发展和成长。
它强调家庭中的相互影响和互动,认为家庭是个体发展和心理健康的重要环境。
家庭治疗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家庭系统理论,该理论提出了家庭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家庭的功能。
在传统的精神分析和个体治疗等方法中,往往忽视了家庭对个体的影响,而家庭治疗则从家庭系统的角度出发,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放在治疗的中心。
家庭治疗的目标是通过改善家庭关系和提高家庭功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治疗师与家庭成员一起合作,探索家庭中的问题和挑战,并帮助他们建立和谐、互相支持的关系。
治疗师可以通过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了解家庭中的模式和动态,并与家庭成员一起制定适合的治疗计划和目标。
在家庭治疗中,治疗师通常会采用不同的治疗技术和策略。
例如,结构化家庭治疗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界限和角色的清晰,通过调整家庭结构和重塑家庭规则来改善家庭关系。
沟通训练则着重于提升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回应彼此的需求和情感。
除了治疗技术,家庭治疗还注重治疗师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治疗关系。
治疗师必须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与家庭成员建立有效的合作和沟通。
治疗师的角色不仅仅是指导者,更是陪伴者和理解者,他们可以为家庭成员提供支持、倾听和理解,帮助他们探索和解决问题。
家庭治疗适用于各种家庭问题和困扰。
无论是婚姻冲突、亲子关系问题还是家庭暴力等,家庭治疗都能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家庭治疗还可以帮助家庭应对特殊情况,如丧失、悲伤和变故。
此外,家庭治疗对于处理青少年问题、家庭成员间隔代传递的心理问题也有积极的影响。
尽管家庭治疗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取得显著的疗效,但并非所有问题都适合家庭治疗。
对于一些复杂的心理障碍和个体问题,还需要结合其他心理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家庭治疗的重要性

家庭治疗的重要性家庭是每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一个环境,也是人们情感交流和社会适应的基石。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关系受到各种因素的挑战,如经济压力、工作压力、婚姻不和等。
因此,家庭治疗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家庭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促进家庭成员的健康和幸福。
一、家庭治疗的定义和目标家庭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减轻家庭中的冲突和压力,并增强家庭的功能。
它通常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家庭治疗师指导,通过创建安全、支持和尊重的治疗环境,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增进理解和建立更健康的互动方式。
家庭治疗的目标包括:1. 促进良好的沟通: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方式,提高互信和理解的程度,减少冲突和误解的发生。
2. 解决家庭冲突:帮助家庭成员了解冲突的根源,并学会以一种和谐的方式解决冲突,避免长期积压和不良后果。
3. 支持家庭成员: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培养健康的家庭关系。
4. 培养健康行为:鼓励家庭成员制定积极的家庭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促进互助和团结。
二、家庭治疗的方法和技巧家庭治疗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和技巧来实现治疗目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结构化治疗:治疗师通过设定治疗目标、设定家庭规则和边界,以及解决家庭中的问题来引导治疗过程。
2. 家族系统理论:基于家庭系统观念,治疗师通过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帮助家庭理解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方法。
3. 情感焦点治疗:治疗师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共振,通过情感的表达和体验来促进理解和改变。
4. 解决问题的治疗:治疗师与家庭成员一起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提供指导和支持。
三、家庭治疗的重要性家庭治疗对家庭成员的健康和幸福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性的方面:1. 健康关系建立:家庭治疗可以帮助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重新建立相互支持和尊重的健康亲密关系。
这有助于提高家庭成员的心理和情感福祉。
2. 冲突和压力处理:家庭中的冲突和压力可能导致各种负面后果,如焦虑、抑郁和健康问题。
家庭治疗技术的步骤和流程

家庭治疗技术的步骤和流程家庭治疗是一种心理疗法,旨在通过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交流,帮助家庭达到更健康和和谐的状态。
本文将介绍家庭治疗的步骤和流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疗法。
第一步:建立联系家庭治疗的第一步是建立联系。
治疗师会与家庭成员进行初步的沟通和了解,了解家庭的背景、问题和目标。
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因为它为治疗师提供了治疗方向和方法的指导。
第二步:评估家庭系统在建立联系之后,治疗师会对家庭系统进行评估。
这包括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沟通方式、冲突模式等。
治疗师可能会采用问卷调查、面谈等方式来获取更多信息。
通过评估家庭系统,治疗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家庭的问题所在,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指导。
第三步:制定治疗计划在评估家庭系统之后,治疗师会制定治疗计划。
治疗计划是根据家庭的问题和目标来制定的,它包括了治疗的目标、方法和时间安排。
治疗师会与家庭成员一起讨论治疗计划,确保他们对治疗的期望和目标达成一致。
第四步:进行治疗在制定治疗计划之后,治疗师会开始进行治疗。
治疗的形式可以是个别治疗、夫妻治疗或全家治疗,具体取决于家庭的情况和需求。
治疗师会根据治疗计划中确定的方法和技术,帮助家庭成员改善沟通、解决冲突、建立健康的关系等。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会采用多种技术和方法。
例如,治疗师可能会使用系统性思维,帮助家庭成员了解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模式。
治疗师还可能会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家庭成员改变消极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此外,治疗师还可能会使用情感焦点疗法,帮助家庭成员表达和处理他们的情绪。
第五步:评估治疗效果在治疗进行一段时间后,治疗师会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治疗师会与家庭成员一起讨论治疗的进展和变化,了解他们对治疗的感受和反馈。
根据评估结果,治疗师可能会对治疗计划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家庭的需求。
第六步:结束治疗当家庭达到治疗目标或认为治疗已经完成时,治疗师会结束治疗。
在结束治疗之前,治疗师会与家庭成员一起回顾治疗的过程和成果,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和教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疗程
开始阶段:每周1次,共2次; 过程阶段:每两周1次,共4次; 结束阶段: 1次; 每次90分钟; 总疗程:约3个月。
八、治疗方法
治疗共有7个单元,包括: 一、治疗前准备: 1、治疗环境: 地点:康复科心理治疗室, 准备材料:小圆桌1张,统一的座椅5张,相关 的摄影设备。 2、签署知情同意书 3、约定首次治疗时间
1、确保环境安全、整洁、舒适,无危险物品。 2、仔细评估病情,避免有自杀倾向、冲动伤 人、情绪不稳定者。 3、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波动及情 绪改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有专门的 工作人员协助,防止冲动伤人、自杀等行为。 4、严格遵守隐私保密制度。 5、做好家庭治疗的安全保护。
八、治疗方法
二、开始阶段(2次治疗): 第1次治疗:目标:加入家庭,协助家庭营造一种开放的家庭氛 围,达到澄清诊治背景,建立积极的治疗关系的目的。 让家人自己选择位置坐下,注意观察坐的位置与相互间的距离; 治疗师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和主要专业背景等; 与家庭成员逐一接触,主要了解家庭的辈分关系,了解家庭的背 景资料,相互的家庭关系,各自的表现等; 绘制家谱图,按萨提亚模式。找出“门神”角色; 对家庭治疗的性质作简要的解释,说明互相要遵守的原则; 首次作业,每人发一纸笔,现场就自己心目中的家庭生活自由绘 画,结束后大家解读自己的绘画。 总结治疗过程,约定下次治疗时间。
九、疗效评估
家庭治疗效果评估工具有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 《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 《卢森堡自尊量表(SES)》、 《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 在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分别用上述工具进行 疗效评估,并进行总结和调整。
十、安全规范
家庭治疗手册
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康复科
一、概 念
患者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患者的本身,而更多 的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不良交往模式。家庭 治疗通过改变家庭中一个或部分成员的交往模 式,从而改变整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二、目的和意义
家庭治疗的目的是协助一个家庭消除异常或病态的情 况,以便能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其意义在于促成家 庭拥有健全的家庭结构,有适当的领导、组织与权威 分配,没有散漫或独权的现象;成员间角色清楚且适 当,没有畸形的联盟关系;促进家庭成员间的交流, 并维持交流的功效,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相互提 供感情上的支持,能团结一致应付困难;明确家庭共 同生活的重心与方向。 通过家庭治疗,病人能较好的遵医服药,减少疾病的 复发,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 会有所改进,减少家属对病人的误解与偏见,最终实 现回归社会和构建和谐的家庭。
五、操作流程
存在适应症 主管医生评估患 者情况(存在的 问题及优势)
治疗师介入,复 核评估
主任督导 设计方案、疗程 方案实施 疗效评估
家属配合治疗
反馈信息
调整治疗方案, 疗程结束
续后、跟踪随访。
六、内容
结构性家庭治疗:注重点放在家庭的组织、关系、角色与权力的 执行等结构。 行为家庭治疗:着眼点放在可观察到的的家庭成员间的行为表现, 建立具体的行为改善目标与进度,充分运用学习的原则,给予适 当的嘉奖惩罚,促进家庭行为的改善。 策略性家庭治疗:对家庭问题的本质有动态性的了解,并建立一 套有程序的治疗策略,着手更改认知上的基本问题,以求有层次 地改变家庭问题。 分析性家庭治疗:以心理分析的眼光了解家里各成员的深层心理 与行为动机,亲子关系的发展,主要着手了解且改善情感上的表 达、满足与欲望的处理,促进家人的心理成长。 综合性家庭治疗:采取各种不同的学派与治疗机制,随家庭的问 题及治疗上的需要,灵活而选择性地综合运用。
八、治疗方法
第2次治疗:目标:认识家庭,了解基本病情,评价家庭的模式, 让家人自己选择位置坐下,注意观察坐的位置与相互间的距离与第一次治疗有没 有不同; 与“门神”或重要人物建立良好的联系,营造轻松的气氛,打破因为不熟悉所形 成的坚冰; 探讨家庭规则,让每个成员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家庭规则是什么样子的。 注意这其中那些规则是恰当的,那些规则过于僵化,那些不恰当的规则是用什么 方法来维持的,这些规则产生了什么效果? 家庭雕塑游戏,选择在家庭规则发言中最“强大”者与最“弱小”者分别作为 “雕塑家”,由他们决定每个家庭成员的位置与造型,完成后谈出自己的想法。 通过雕塑出来的场景,反映了他对家庭关系的认识,也让家庭其他成员了解到其 对家庭关系的想法或要求。 家庭作业,在总结家庭关系与家庭规则后,布置家庭作业——记秘密红帐,患者 家属对与患者接触过程中发现患者有那些表现比以往良好和进步的,秘密记录下 来,不准记录不好的表现和症状。 结束治疗,约定下一次治疗时间。
三、理论基础
家庭治疗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由家庭系统发展的结果,家庭是健康或疾病 的基本来源。在功能正常的家庭中,各家庭成员的需要能得到基本满足,功能障 碍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不能获得亲密性、自我表达等基本需要,因而症状行为发 生,功能正常与不正常的家庭的重要区别不是冲突的存在或缺乏,而是需要的满 足与获得。而,处理冲突的能力是家庭功能问题的最好体现。家庭治疗的理论基 础,主要来源自以下三个基本概念: 1、婚姻亚系统 家庭系统开始于夫妻,他们除了自己的人格外,还需要联合成 一个功能系统,即形成一种“我们”的功能。 2、姊妹亚系统 父母联合的自然结果是姊妹亚系统的形成,这给每一个孩子提 供与同龄人或兄妹建立关系的机会。这一亚系统就如每个人一样,亚系统之间应 有适当的界限。确定家庭功能是否正常的一个主要方面是看界限的存在与否。 3、内稳态机制 家庭成员之间有相互牵制和影响的机制,任何个人或家庭局部 的变化都会影响全体的家庭关系,而且家庭系统往往倾向于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一 种动态平衡。
八、治疗方法
第4次治疗 目标:促进家庭和谐,达成相互接纳包容。 从上一次家庭作业开始讨论,对家属与患者的回忆录中内容分别提出探讨,好的 方面加以表扬,补充还没有提及的方面,如:在患者服药、门诊复诊、生活自理、 及提高社会功能方面。 引导进入讨论家庭相处技巧,介绍“冰山隐喻”来探索家庭成员的行为表现与内 心不同层次的自我的关系,鼓励大家将注意力转向内在的过程,对家庭成员行为 的表现更多的理解。强调放弃追究“问题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谁,不把讨论的焦 点集中在“到底是谁的错”或者“谁错在先”“谁更有理”的问题上。 “活现”技术的运用:探讨家属最担心的问题——患者出院后不愿意服药,运用 活现技术,重现以下场景:患者在家里看电视,家属在身边,到了服药的时间, 家属给药患者服用,患者拒绝服药,接下来,家属想出各种办法说服患者,治疗 师观察家属运用的方法及患者的反应,适当的时候指导家属尝试用些新的方法来 劝导患者,直接家属领会到一种适合的方式。 家庭作业,用以下主题写一计划书,对家属:患者出院后我如何帮助他,对患者: 我出院后的生活计划。 总结本次会谈,强化有效的行为模式,约定下次治疗时间。
八、治疗方法ຫໍສະໝຸດ 第5次治疗: 小结前4次治疗的过程,强化良好的行为,从新评估治疗的目标,对促 进目标实现的方面进行表扬, 从家庭作业开始讨论,重点在于家属担心的问题如何应对,患者如何看 待家属所担心的问题; 引导讨论病人如何对家属的感恩与理解,从家属对自己的担心看到家属 对自己的关心与爱。 角色扮演游戏:让患者扮演家属的角色,家属扮演患者的角色,模拟家 庭生活的一个场景,家属表现出患者以往在家里发病时的行为,患者则 以家属的身份来处理这些行为,治疗师观察患者的反应与取用的方式方 法。结束后让患者谈出自己的感受,体验家属当时的感受。 家庭作业,收集与患者相关的疾病的资料,加深对患者病情的认识; 总结家属的正性情感,放大家属对患者的爱。结束会谈,约定下次治疗 时间。
八、治疗方法
四、结束阶段 养成家人能自行审查、改进家庭行为的能力与习 惯,并维持已修正更改的行为。逐渐把一家的领导权归还给家人, 恢复家庭的自然秩序,以便在治疗结束后,家人仍能维持良好的 功能,并继续发展及成熟。 第7次治疗:目标:家属与患者的关系得到改善,家属接患者出 院 总结治疗的过程,对完成目标的情况进行讨论,对治疗过程中家 属与患者改善的方面进行表扬强化,对适当的应对方式进行总结; 在背景音乐“感恩的心”中,家属与患者手拉手围成一圈,相互 对望,大声说出鼓励对方的话。 结束治疗。
八、治疗方法
第6次治疗:目标:正确认识疾病,接纳患者的缺点。 从患者的病情变化开始讨论,重点在于患者治疗后的好的转变,淡化家 属对患者病态行为的认识,引导家属看到患者好的一面; 进行精神卫生知识的解读,结合家属在家庭作业中了解到的内容一一进 行分析,找出患者以往存在的症状,引导家属认识该症状在治疗中的演 变,分析患者目前那些症状是消失的,那些是存在的,及其可能产生的 影响是什么; 运用“假设性提问”的技巧,对家属提出以下假设:如果患者终身在医 院里住院会是什么样的生活?如果所有的精神病人都进入精神病院长期 住院,会怎么样?如果一个接近正常的人长期住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 里,会怎么样?如果一个人长期脱离家庭的生活,缺乏家属的关爱,会 怎么样?…… 家庭作业,思考:我是否爱他(们)? 结束会谈,总结重点,强调患者需要“爱”
八、治疗方法
三、中间阶段: 共4次治疗,运用各种具体的方法,协助家人练习改善彼此之间 的关系。处理家庭对行为关系改变所发生的阻力,适当的调整家庭“系统”的平 衡变化与进展。 第3次治疗:目标:制定以后的目标,强化积极的行为。 让家人自己选择位置坐下,注意观察坐的位置与相互间的距离与第1、2次治疗有 没有不同,如发现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变化则提出表扬,以达到强化行为的目的; 延续上次的家庭作业话题,治疗师公开秘密红帐的内容。强化家庭成员间相互关 注优点的行为,引导家属认识到患者出院后可能会成为一个对家庭有所贡献的人。 目标设定,从“家和万事兴”开始讨论,进行家庭互动,同时引导设定一个治疗 目标(如帮助患者出院、改善家人与患者的关系、患者如何融入家庭等),治疗 师与家庭共同确认目标的特性,并讨论达到目标过程中会遇到那些问题,决定哪 些问题是他们想消除或解决的,与家属拟定出一份合同,约定治疗的目标与方式, 让家属参与评估自己达成这些目标的进展情况; 家庭作业:用以下主题写一回忆录,对患者——我在家庭里的快乐时光,对家 属——与患者相处时的快乐时光; 总结会谈的内容,对治疗中有进展的内容进一步强化,结束本次治疗,约定下一 次治疗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