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式家庭治疗
家庭系统治疗模式 (2)
家庭系统治疗模式一、理论背景20世纪40年代末,鲍恩在做精神科医生时,开始对家庭发生兴趣,并将注意力转向精神分裂症在其到国家心理健康中心工作时,他开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所有家庭成员进行研究。
问题的核心是“依附焦虑”这是由焦虑造成的病态紧密关系。
其中他观察到这些家庭中有许多和精神病家庭类似的作用机制。
由此他确信从正常家庭到精神病家庭之间的变化是连续的,但是所有家庭从情绪融合到分化的程度不太相同。
二、理论分析1)鲍恩的家庭理论是从精神分析理论的实践中演变而来的,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他在研究中发现,人际关系受到两种反作用力的影响,即独立和团结。
2)个体需要独立,也需要别人的关心和陪伴。
人们能否成功的协调这两种极端,取决于他们是否知道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即“自我分化”。
3)鲍恩把系统理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提倡多世代家庭治疗法。
与其理论不同的是他的方法强调家庭的情绪系统及其发展史。
4)他的理论疗法基于这样的一个前提:人际关系的预定模式连接着跨代家庭成员的功能。
只有把家庭角色看成一个情感单元,才能理解个体问题的起因。
在家庭单元里,如果有人希望成熟、独立的人格就必须解决与家庭情感融合的问题。
情感问题将代代相承,直至未融合的情感关系得到有效的处理。
A. 基本概念:鲍恩的理论最重要的观点是,障碍性的家庭交往模式是可以代代相传的。
1)它用于理解家庭的亲密度。
“自我分化”的核心是一个人与父母的关系。
一个健康的人能够不断地与父母进行情绪上的分离。
他指出,家庭若能在感情上非常亲密的“粘在一起”,那么家庭的需要与其成员单独的需要难以区分,即家庭成员不能自我分化。
2)情感三角:家庭中如果两个人之间关系紧张,他们会把第三个人牵扯进来以稀释这种紧张和焦虑,这叫三角关系。
三角关系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情绪系统产生的焦虑。
当两人之间出现不能处理的问题时,他们通常会在某一点难以达成一致。
最后一方或者双方都会寻求其他人的同情,于是第三方卷入冲突,要么试图解决问题,要么偏袒某一方。
家庭治疗理论
家庭治疗理论
家庭治疗理论是指用于治疗家庭系统的一系列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
家庭治疗理论主要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并认为个体的心理问题常常是家庭系统中的问题所导致或影响的结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家庭治疗理论:
1. 系统理论: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相互关联和互相影响的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模式会影响家庭整体的功能。
因此,通过改变家庭系统的结构和互动模式,可以改善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
2. 结构家庭治疗:结构家庭治疗着重于家庭的组织结构和层次关系。
治疗师会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界限、角色和关系,并帮助家庭调整和重塑这些结构,以促进更健康的家庭互动。
3. 情感焦点家庭治疗:情感焦点家庭治疗认为家庭中的情感表达和连接是促进健康家庭关系的关键。
治疗师会帮助家庭成员增强情感联系和共情能力,以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叙事。
4. 解决情绪化家庭治疗:解决情绪化家庭治疗旨在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处理情绪和情感。
治疗师会教授情绪调节和沟通技巧,并通过家庭互动来增进情绪替代能力和解决冲突。
5. 故事治疗:故事治疗将家庭视为一个共同创造和分享故事的社会单位。
通过鼓励家庭成员分享他们的个人故事和家族历史,治疗师可以帮助家庭成员建立更强的联系和理解。
这些家庭治疗理论和方法可以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来选择和应用,以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和家庭系统的发展。
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系統疗法的基本概念
這是以整個家庭系統为治疗对象的療法。 利用被标示為“病者”的症状行为,來观察被擾 動了的家庭系統 固有结构、 情感等级和 行为模式。 主要是帮助家庭改善沟通、建立有效的互动方式、 降低内部张力、和促进健康家庭應有的功能。
家庭治疗学派
分析性家庭治疗(Analytic)
治疗技术:听、共情、解释、维持分析。 明白症状与家庭行为双向关系、症状的 功能、什么担心使家庭停留在冲突中、 那些问题与过去的创伤有关、治疗师如 何解释重要冲突。并行的婚姻治疗。
治疗目的:将多代关系中的压力与债务 意识化。消除禁忌与情感联结,促进家 庭和个体成长。 治疗师位置:非指导性,投射的容器。
家庭系統疗法的发展過程
六十年代: 米纽琴(Salvador Minuchun) 的结构家庭治 療 structural family therapy, 提出分系 subsystems (“病者”)的界线、 权利等级与互 动模式等等概念
概念引致家庭疗法多了几个重要概念:家庭 规则(界线)、動态平衡 homeostasis、多餘信 息 redundant information、对称性或互补性关 系 symmetrical or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 和循环因果circular epistemology/causality(系 統與分系的因果關係)。
家庭系統疗法的特點有三:
一,针对家庭成员的沟通与互动关系,而 不看重个人(被標示為“病者”) 的 问题行为。 二,从家庭系统的角度去解释个人的症状 与成员间的关系。 三,以整个家庭的改变来促使个人的改变。
《米兰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与实践中的对话》札记
《米兰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与实践中的对话》阅读记录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3)二、米兰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4)2.1 米兰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 (6)2.1.1 家庭系统理论 (7)2.1.2 沟通理论 (9)2.1.3 结构功能主义 (9)2.2 米兰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基本观点与治疗方法 (10)2.2.1 尊重个体的自主性 (11)2.2.2 强调家庭系统的整体性 (12)2.2.3 采用结构化的问题解决技巧 (13)三、米兰系统式家庭治疗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对话 (14)3.1 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15)3.1.1 理论指导实践 (16)3.1.2 实践丰富理论 (18)3.2 对话的重要性 (19)3.2.1 对话促进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20)3.2.2 对话推动问题的解决 (21)四、米兰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实践应用 (23)4.1 婚姻家庭领域的应用 (24)4.2 学校教育领域的应用 (25)4.3 社会工作领域的应用 (27)五、结论与展望 (28)5.1 研究总结 (30)5.2 研究不足与局限 (31)5.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2)一、内容概括该书主要介绍并分析了米兰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核心理念和操作方法。
书的前半部分着重于理论层面的阐述,详细阐述了系统式家庭治疗的起源、发展以及理论基础。
作者详细介绍了米兰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核心观点,包括系统观点的理论构建、家庭子系统的运作方式、家庭成员的角色定位及其互动关系等。
对于每一个理论概念,作者都结合实际的案例进行深入解析,使得理论知识更易于理解和应用。
后半部分则更侧重于实践操作的指导,详细阐述了如何在现实生活的家庭治疗中运用这些理论。
书中详细介绍了与家庭互动的策略、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等,为读者在实际操作中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作者还分享了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案例,让读者能够从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实际操作过程。
五种常见的家庭治疗技术及其应用场景
五种常见的家庭治疗技术及其应用场景家庭治疗是一种心理疗法,旨在通过改善家庭关系来解决个人和家庭成员之间的问题。
在家庭治疗中,治疗师与家庭成员一起工作,帮助他们理解彼此之间的互动模式,并提供技巧和策略来改善沟通和解决冲突。
下面将介绍五种常见的家庭治疗技术及其应用场景。
1. 结构化治疗结构化治疗是一种常见的家庭治疗技术,它通过设定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和规则,来改善家庭互动。
治疗师会帮助家庭成员建立清晰的沟通渠道,制定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和期望,并制定日常活动和任务的安排。
结构化治疗适用于家庭中存在混乱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例如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模糊、冲突频发等。
2. 情感焦点治疗情感焦点治疗是一种注重情感表达和情感连接的家庭治疗技术。
治疗师会帮助家庭成员表达他们的情感需求,并帮助他们建立情感连接。
情感焦点治疗适用于家庭成员之间存在情感隔阂、缺乏情感支持的情况。
通过情感焦点治疗,家庭成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情感需求,并建立更紧密的情感联系。
3. 解决问题治疗解决问题治疗是一种注重解决家庭问题的家庭治疗技术。
治疗师会帮助家庭成员识别和定义问题,并帮助他们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计划。
解决问题治疗适用于家庭中存在具体问题需要解决的情况,例如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沟通困难等。
通过解决问题治疗,家庭成员可以学会有效地解决问题,并改善家庭互动。
4. 系统治疗系统治疗是一种关注家庭系统和互动模式的家庭治疗技术。
治疗师会帮助家庭成员理解家庭系统中的互动模式,并帮助他们改变不健康的互动模式。
系统治疗适用于家庭中存在互动模式不健康、家庭成员之间存在困惑和冲突的情况。
通过系统治疗,家庭成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互动模式,并改善家庭关系。
5. 教育和支持教育和支持是一种注重提供信息和支持的家庭治疗技术。
治疗师会向家庭成员提供关于心理健康和家庭关系的知识,并提供支持和鼓励。
教育和支持适用于家庭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或挑战的情况,例如家庭成员中有人患有心理疾病或面临压力等。
动力倾向的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
动力倾向的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治疗策略及评述(导言)类型:流派介绍作者:李孟潮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王牮中德心理医院李孟潮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基本风格是强调冲突,如意识和潜意识的冲突,超我与本我的冲突,自我与现实的冲突,生本能和死本能的冲突,现代精神分析如客体关系学派虽然表面上冲突论的色彩不突出,但精神分析强调冲突的精神并没有随术语的改变而消失,如客体之所以被婴儿分为“好客体”和“坏客体”,其依据是客体能不能满足婴儿的欲望,这实质上还是精神分析从弗洛伊德时期就强调的欲望与现实的冲突,而投射性认同、自身客体、部分客体等等概念的内涵就可以理解成,当婴儿面临欲望和现实的冲突无法解决时,他就需要通过投射性认同,通过把外在的、客观的客体通过一系列的防御操作变成自身客体,把一个完整客体分裂为部分客体等等的防御机制,以便进行力比多和攻击性的贯注及反贯注。
但精神分析一直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一位咨询者体验到了冲突和矛盾,这些冲突和矛盾究竟是客观现实世界的冲突和矛盾在他头脑中的反映,还是他婴儿时期的内在的冲突和矛盾的重现使他投射性地认为世界上充满了冲突和矛盾?而从婴儿的角度来看,也有个问题悬而未决:婴儿体验到的冲突是他家庭的冲突的烙印呢,还是他自己心理世界与生俱来的特质?弗洛伊德本人在此两种倾向之间摇摆不定,对此问题的回答前后不一致。
这也造成了后世精神分析学派的纷争。
如果是一个受过系统论思想影响的人,对此问题的回答就可能是:“都有!都是!”。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整个精神分析的理论假设都是建立在这样的逻辑前提上的:人的现在问题都是有一个明确的、过去的原因决定的,现在的因素对此问题只起到了诱发的作用。
所以要解决现在的问题,必须回到过去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
而系统论者的逻辑前提是:人类的理智并不能确定各种问题之所以出现,是不是有一个明确的、唯一的、最主要的原因。
即便是有这么一个“第一推动力”,由于循环、反馈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也使人们很难找到这个第一推动力是什么,这样寻找“第一推动力”的做法就像寻找一个圆究竟什么地方是起点,什么地方是终点,就像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是徒劳无功的。
系统式家庭治疗
系统式家庭治疗山东大学医学院心理研究所傅文青一,家庭治疗的历史及在中国的发展系统式家庭治疗(systemicfamilytherapy)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现代心理治疗最初是以个别会谈的方式进行的,心理治疗者通过与来访者的个别接触来实施治疗,如精神分析疗法等.大约从本世纪三分之一阶段开始逐渐出现了集体心理治疗的方式,每次接受治疗的不再是单个个人,而是一群就诊者,这就是小组治疗.这样一来,发挥治疗效应的除了治疗人员的热心和技巧以外,还加上了治疗小组这个集体的作用.家庭治疗就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里,治疗对象不是临时组织的接诊者集体,而是一个家庭.家庭治疗产生于本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当时曾有几个有关家庭环境对精神分裂症之影响的大型研究.研究者为MurrayBowen,LymanWynne,GregoryBatson等,他们发现了不良家庭关系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这些研究对一些原本从事精神分析治疗的医生产生了影响,他们开始试行以病人的整个家庭作为心理干预的对象,并试图通过调整家庭关系来解决个人心理问题.如美国的NathanAckerman,CarlWitaker,MurrayBowen,DonJackson,VirginiaSatir,原西德才的HelmStierlin,意大利的MaraSelvini-Parazzoli等.在50年代,家庭研究和家庭治疗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向前发展.一般人们将50年代确定为家庭治疗的奠基年代.根据高登拜克的意见有五种相互独立的学科及临床发展为家庭治疗的出现提供了舞台:1,精神分析理论和疗法被用于更广泛的情绪问题,如触及家庭的治疗取向;2,系统论致力于研究构成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各部分的关系并将其知识应用在对家庭系统的观察方面;3,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家庭研究,如家庭成员(如母亲)在疾病形成中的作用;4,儿童教育及婚姻咨询两个领域的发展;5,对新技术如集体治疗的兴趣日益增长.在这些异源性的发展中,所谓的"第二代精神分析家"在这个阶段扮演着主要角色.由于这种治疗确能解决问题,所以很快引起注意,经过一番试验和发展,家庭治疗终于在理论构想和治疗技术上成熟.1962年是家庭治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一年.这一年"家庭治疗"(Familytherapy)这一名称得到学术界正式确认,本专业的第一份学术刊物《家庭作用》(FamilyProcess)也在这一年里创刊.尔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事实证明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疾病,心身疾病,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婚姻问题都有相当疗效.目前家庭治疗在北美,欧洲及拉丁美洲各国都颇具规模,从业人员众多,医疗业务兴旺,理论及临床研究都很活跃,围绕这一领域的专业杂志已达80多种.中国专业人员与家庭治疗的接触始于八十年代.1987年,有四名来自中国昆明和北京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受德国邀请前去考察德国的心理学状况.在短暂的访问接触后,家庭治疗这样一种当时对他们来说很陌生的治疗方法,留给了他们深刻的印象.1988年德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治疗家HelmStierlin和FritzB.Simon博士,在昆明通过"中德心理治疗讲习班"第一次将家庭治疗传入我国.在此后的十年中,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邀请德国专家和中国有经验的心理治疗师共举行了三期讲习班.在1997-1999年间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开始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跨文化培训项目,为中国培训110名高级心理治疗师,其中30名是系统式家庭治疗师.该项目采用小组封闭式培训,有资深德国专家提供督导,培训内容包括病历分析,自我体验,现场指导以及理论学习等形式进行强化教学,经过三年的努力,学员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目前学员们正在把所学知识用于治疗实践.他们在各地还组织了工作小组,并以出版内部通讯的形式形成了交流的网络.近年在昆明,上海还建立了配备声像摄录系统的家庭治疗专用治疗室,在昆明和汉堡建立了资料库,其中收藏了大量有关家庭治疗的文字和影像文献.2000春纽约Muniuchin家庭治疗中心的李维榕教授也在北京医科大学心理咨询和治疗培训中心开办了短期培训班,介绍了结构式家庭治疗.作为以家庭为干预对象的治疗形式,家庭治疗本身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治疗门派,而是一个兼容并蓄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包含着若干从理论取向到治疗技术都不尽相同的派别或模式.根据对于感情,理智和行动不同程度的强调,家庭治疗的主要流派可被分为三种类型:1,情感学派:如撒梯尔和威塔克.他们最为关注家庭内部交互作用中情感的敏感化,表达和解释;2,理智学派:如鲍文,佛拉莫,波斯左梅尼,史梯尔林.这些人推崇认知和理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3,行动学派:如海里,帕罗阿多小组,米兰小组,明纽琴及行为治疗家.他们偏好对家庭发号施令,布置家庭作业.从具体的治疗干预方法看,有通过家庭这种集体方式来精神分析的"精神动力学模式";有以家庭为单位开展行为治疗的"行为模式";有致力于向家属讲授精神病学知识的的"心理教育模式";以信息论为指导着眼于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心理交流与沟通的"交流模式";有强调家庭内等级组织,家庭系统完整性以及各个子系统间各种相互依赖和联系功能的"结构式家庭治疗".由于这类治疗的各个流派均不同程度的受到系统论思想的影响,其中以系统家庭治疗最为典型,且它已经有成套的操作性概念和技术来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健康观,本章主要介绍系统式家庭治疗.综上所述,家庭治疗已经成为继精神分析,行为治疗,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之后极有影响力的四大治疗流派之一.二,系统理论对家庭模式的描述(一)系统的概念心理治疗师所说的"系统",是指社会系统内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如夫妻,家庭,邻居医患关系,小组,机构,照顾系统等;也包括由这些交流所引发的生理心理过程,如思维,情感,激素分泌或疾病.心理治疗中的"系统式"观察方法,是指从某成员与其他成员的关系出发来解释行为,而不是由个体的内在动因来解释其行为.照此理解,并无实在的系统.所谓系统,无非是观察者对某个现实领域的描述方式.系统式的观察方法总要把个体行为与一种具体情境和整个观察框架联系在一起.这种情境不仅对理解行为非常重要,对于评估某种干预(如心理治疗)的作用和副作用也同样重要.理解系统要抓住系统具有的几个要素:1.循环:系统中某成员的行为既是其他成员行为的原因,也是其结果.单向的,直线性的因果描述(如"他酗酒,因为她拒绝了他",或反过来,"她不理他,因为他贪杯")只是人为地"打标点断句"而已.关键在于现象之间如何相互影响,互为条件.2.交流:首先应注意交流的方式,即信息在系统内的发出者和接受者之间如何传递.在此,应把内容(说什么)与关系(A怎么看待B正好在此时恰恰把这件事单单告诉C)区别开来.系统网络中的循环性交流随着时间的延长形成一种反复出现的交流程式(多余信息),观察者可以从中找到一种模式(内容不同,但交流过程的形式却很相似),可从中归纳出一些规律(如每当孩子哭时,父亲总表现得很关切,而母亲则十分恼火;或每当母亲发火时,孩子便哭起来,父亲便去关照). 3.系统-环境界限:强调这个要点是为了使我们能界定什么属于系统,什么不属于系统.暖气管道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公共汽车就不是一个系统.如我们把家庭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系统,是因为家庭有自己的历史,也有自己的未来,家庭具有"永存"的特性,这个系统的各个部分(家庭成员,生活场所等)是相对固定的,与外界有明显的界限.(二)系统理论对家庭治疗的认识最初是人类学家,生物学家和哲学家格利高里将家庭类比为一个控制系统的思想引入家庭治疗的,并从此成为家庭治疗的灵魂.如他将精神分裂症当成一个关系现象,而非个体精神内部的病态.某个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都是为了适应家庭系统的内部规则而自然形成的和保持的.因此,要治疗个体的心理行为问题对家庭的互动模式和规则进行干预是必要的.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将病人看作是家庭的一个症状,而将整个家庭系统看作是一个咨客系统.现代系统治疗的理论来源于盛行欧美的现代学术和哲学思潮,如控制论,整体系统论,信息,通讯以及激进的构成主义理论.起初系统理论和控制论概念在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上的应用不过是为了扩大观察和检查的范围.此后在医疗实践中,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的系统式思想,如家庭系统内各个成员"相互作用的规则和模式",才不断得到检验,修改和发展.在众多自然科学理论中选择性的将系统理论引入心理治疗,进而形成系统理论模式大约经历了两个阶段.Foerster(1988)从控制论的角度将其区分为第一控制论和第二控制论L:第一控制论:大约在本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系统理论首先接受了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许多思想,其核心问题是:系统如何保持平衡状态,又如何从病理性平衡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初期的概念是"内稳态",即系统的失衡可以通过内部的负反馈得到纠正,而正反馈则使系统紊乱或恶化.在对家庭的观察中,更多是注意家庭和病人的生活,交流环境的僵化或抵抗变化的倾向.治疗的技术是,治疗师总是要站在家庭的僵化"游戏"之外,强调交流方式的"变化",向家庭或明或暗的指出家庭功能正常和异常的状态一般是什么样子的.第二控制论:从80年代起,一种生物系统理论或生命系统理论(Maturana和Varela,1987)逐渐兴起.其核心问题是:系统自主的,自我组织的,自我生产的过程,如何能确保不受外界的影响而生存和进化.系统治疗师的观察是否能影响被观察系统,观察本身会使被观察系统产生哪些变化现在的结论是:家庭既是社会系统又是一个生命系统,它独立存在,与其他系统(如治疗师)虽然能够相互影响,但不能沟通,相互关系也不可预测.由此而来的治疗观就是:生命系统总是在不断变化中,治疗师如果想影响那个家庭,只能在其自我组织过程中与之合作相伴,并促进其朝向建设性的"自我建构"方向发展.但治疗师干预的结果事实上是难以预见,不易控制的.因为治疗师在与家庭相伴的临床过程中,通过问话,评论和非言语性交流,自己也参与了所观察系统的"自我建构"过程.换言之,治疗师此时必然成为被观察系统的一部分,治疗师作为系统的一部分是不可能脱离系统内的相互作用,反过来控制总体的.可见,第一控制论强调的站在系统外面,观察和影响系统的设想是站不住脚的.第二控制论的合理之处是:所谓治疗或干预,不过是治疗师作为被观察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成员合作制造新信息或新游戏的,进而建构新系统的过程.在治疗的方案方面,有计划的干预越来越多地被故意不做计划的活跃交谈所代替.(三)系统理论对家庭模式的描述由于人类生活和体验的丰富多彩,我们几乎可以用无数种方式来描述并构成被观察者的"现实".德国海德堡学派在研究家庭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发展出了两种描述家庭的模式:时间组织模式和家庭的关系现实模式.1.时间组织概念对家庭的描述贝特生(1978)将信息论的思想引入家庭治疗中.他关于信息的定义是:信息是一种造成差异的差异,即人只能把两信号之间的差异作为信息来感知.对于这个差异的感知取决于一个恰当的时间间隔.这一时间间隔处于最大时间间隔阈值和最小时间间隔阈值之间,也就是一种中等程度的时间间隔.只有在这种恰当的时间间隔范围内,人们才可以通过"不同时性"感知和评价一个事件.时间组织的意义并不局限在感知层面,时间还是人的经历,体验和行为的组织者,又是他们的组织本身.对于三者的感知和评价,只有被纳入一个时间的系列,一个事件才能成为一种具有内在联系,有意义,能被理解的现象.就人和人之间构成的生命系统及其交流而言,往往是充满矛盾的.在时间的规定下,进行交流时.可以产生下列几种矛盾或化解矛盾的交流方式.(1)极端的异时性或非同步化时间组织:在一个系统内各种不同的交流内容或观点呈现超过最大时间间隔的差异现象,因此可以取消矛盾.该系统处于这种局面:在一段时间内只有矛盾的一个方面被评价,被体验,因为知觉的组织,叙述的组织,由于过大的时间间隔而失去了内在的联系和整合,因此矛盾被取消.例如,在这类家庭内部,完全相反的观点及不同的作用规则,由于出现在不同的时间段中,所以并不引起冲突,这种交流状态被称为系统的"不同时性分裂"现象.躁狂-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就呈现这种特征.从系统内各成员的个体角度看,矛盾倾向,矛盾判断的各方面在时间上被相互分离,以至于同样可以将自己,将别人或事件体验为矛盾消失的状态(会谈中父母和其他成员可能说"我们家有时一点争吵也没有,孩子们都很听话"),然而正是因为缺乏正常的矛盾,家庭成员反而偏离了正常的,文化所规定的情绪或行为范围.他们在数星期或数月之内完全卷入到一种生活状态,体验的要么是最好的情绪,要么是最坏的情绪,最重要的是这种情绪体验完全和周围世界上发生着的可怕的或美好的事情无关.(2)极端的共时性或同步化时间组织:在一个系统内未达到最小时间间隔同样可以导致矛盾被取消.即最小时间间隔未被突破,不同话语,不同事件不同评价之间的区别同样不能被感知,矛盾取消,意义也被取消.不同的观点呈现极端的共时性,家庭成员的交流看上去象是纯粹偶然的表述,相互之间毫无关系.结果导致相互"失联系",被称作"同时性分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呈现这种特征.在家庭的交流中似乎存在一种"意义的烟雾",各种相互无关联的表述简直无法达成交流互动的规则,也就不能在交流互动的行动和意义方面体验系统内的协调一致性.家庭内的共识破裂,无矛盾的状态表现为一种怪诞的无冲突状态.治疗师在与家庭接触中就会体验到很难与之达成共识的荒诞感觉.在精神科临床上,我们常常把这种情况描述为接触不良.2.关系现实概念对家庭模式的描述当我们观察一个家庭以及这个家庭的成员相互间的交流行为一段时间后,便可以发现某种反复出现的行为序列,人们借助于它来理解交流中没有被表达出来的信息.贝特生和拉兹维克称之为"多余信息",相当于"规则","模式"的意思.西蒙区别了两种规则,一种是关于如何描述事件(描述性规则),另一种是关于在世界中如何行动的规则(规定规则).有这两种规则,人们才可以描述世界观及其相应的行为.我们把这两种规则合称为"关系现实"(或现实构造,现实构想).家庭的关系现实有这样几种成分:(1)关于家庭成员个人认同的构想:关于在多大程度上他将自己和别人看成是自主的,看成是自己始动性的和动机中心的.或者相反,多大程度上把自己看成是依附于或被束缚于别人的观点和行为方式.这些构想建立了某些个体行为的动力学.(2)关于构造的稳定性的构想:指在一个家庭中,各种规则或模式的严密性或者松散性,可变性和不可变性.如各个家庭成员或一对夫妇共有的意识形态,规则,规矩,共有的习惯,范例(如父亲的孝敬老人,父母的美满婚姻)及其稳定性.(3)各个成员的行为模式可以描述为他们个人动机动力学的表现和后果.(4)系统内的相互作用模式.指的是家庭系统内各成员互动的特征,如父亲总是要求儿子按他的观点,愿望行事,而儿子总是感到父亲对他控制过严,权利欲太强,自己没自主权,从而对父亲发出的任何信息持对抗性回应,如母亲经常说"他们一说话就争吵",父亲也就觉得儿子不可理喻,"儿子有病了".但儿子觉着父亲有问题应找心理医生,其模式表现为"控制和反控制或对抗".在这个家庭中如果母亲在价值观上倾向于父亲,但软弱而又疼爱儿子,母亲就会表现的犹豫不决,在父子俩中间成为可利用的,然而也易于被抛弃的筹码.母亲会成为一个没有自我,忙于平衡,整日愁容满面的人,有时会产生一些心身症状,如失眠,心慌等.如果母亲表现的强有力,而又疼爱儿子,母子易于结成联盟,儿子表现为依赖母亲而对抗父亲,几经冲突后父亲可能放弃对儿子的期望而转为斥责,蔑视.这种三角关系会影响夫妻之间的理解和亲密.父亲可能游离于家庭之外,忙于工作或朋友之间的交往.家庭的互动模式对于生产病人是决定性的.因此系统理论在心理治疗上可被理解成三点核心内容:1.总体大于部分之和;2.操作行为受其作用结果的反馈性调节(既治疗师的努力受家庭其他成员行为的反馈影响);3.造成差异的差异是信息.比如"三个女人一台戏"现象,她们交谈时演成的这台"戏",就是她们谈论的内容和她们之间的关系互动模式.因此各个部分(三个女人)构成总体时(女人和戏)大于部分之和.意思是一个家庭在不断的交流中,除了就事论事这些能意识到的内容外,还形成了不易意识到的互动模式.个体构成人际系统靠的是人际之间反馈性的交流行为,所谓交流的"信息"就是不同的交流者之间,在言语上制造的差异.(四)家庭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家庭动力学是一门研究家庭内部的心理过程,行为,沟通以及家庭和外部环境间交互作用的学科.按照系统理论观点,家庭系统的各部分以互动的方式交流,在时间的流程中,通过家庭发展的不同阶段,产生自己的历史故事,经验,规则,价值观,关系互动模式,在这里个体的发展和停滞,独立和依赖;家庭环境的安全和幸福,烦闷和无聊,互助合作与敌对分离;平等民主还是相互控制,粘结成团还是四分五裂.家庭是否能完成其功能,是否能适宜的面对应急事件.观察和预测家庭的基本面貌要以下列七种维度来衡量,每个维度有两极,采用十级评分.1.关系现实:软——硬.即家庭中各种规则,计划,观念,模式的可变性."软性"是指有些家庭,其成员,用来表达行为动机和愿望的观点,在交流中不大明确,坚定和可靠."硬性"是指在这种家庭中,极其僵化的观念和模式控制了每个成员和整个家庭.本来个人或家庭在整个的生命循环中,在不同的时期应有不同的变化和发展,但在这里很少或没有任何交流或协商的余地.因此,个体很少或不可能对某个行为即体验到自主性(发展主动和对自身负责),又对家庭其他成员能表现出依附和亲近(对他来说这个自由是无法体验的,必然表现出经常性的矛盾).2.时间组织:同步化——非同步化.3.系统逻辑:非此即彼——既....又.....家庭的关系现实的不同逻辑结构,形成一条谱带,一端为"非此即彼"逻辑.根据这种逻辑,家庭成员将世界上的事理描述成一对对互相排斥的矛盾,如不是对就是错,不是强就是弱等.另一端是多元的"既...又..."逻辑.根据这种逻辑对事理作出针锋相对的完全区别是不必要的或不可能的,任何其他可能性都是可以想象的.4.家庭内的个性化:缺乏——显著.即家庭成员在多大程度上,将自己和别人看成是自主的,看成是自己始动性的和动机的中心.5.关系控制企图:关于关系现实的严密和松散;关于它可变性和不可变性如何对家庭及其别的成员赋予和剥夺某些特征.这个世界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预测和操纵的.6.访谈气氛:沉闷,无聊——轻躁狂,随便.7.疾病观念:受害者——行为者.关于病人是疾病的受害者,对此无能为力,深感疾病的严重,不可控制,经常感到有不良的预测和担忧;还是主动行为者,疾病不过是某人的一些念头,与别人梢有不同的动作行动.家庭动力学的七个维度是治疗师在会谈中观察家庭的一种描述性方式.也是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和随访时对家庭的变化的衡量指标,它能反映家庭的问题,症状和功能的变化与治疗机制的关系.通过对来访家庭的现实构成的量化来把握家庭的现状.三,系统式家庭的治疗策略和技术(一)治疗策略系统式家庭治疗是家庭治疗的重要流派之一.该法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将家庭看成一个系统,将家庭成员看成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并认为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认识事物的模式,称为内在解释(innnerconstruction),内在解释决定一个人一贯的行为模式,反过来又受行为效果的作用和影响;换言之,一个人的内在解释与他的外在行为是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其间的关系不是直线式的因果关系,而是反馈式的循环关系.而每个成员的内在解释与外在行为又会在接受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之同时,反过来也影响其他成员,其间的关系同样是循环反馈式的而不是线形因果性的.系统式家庭治疗学派认为无论是正常行为还是病态行为都是这种连环套式的循环反馈关系层层作用的结果.这样,对任何病理过程的原因不再在个人范围内,个体心理动力学角度寻找而是从家庭结构里去探索.对生理和心理过程的紊乱的兴趣已被对交流的兴趣所取代.家庭治疗的要义在于通过引入新的观点和做法,来改变与病态行为相互关联的反馈环.强调摸清家庭内部的相互关系格局,并通过对整个家庭的干预来改变孳生个人心理症状的家庭关系格局,使家庭产生新的冲突,并通过对冲突的重新自我组织,获得新的变化(感受,行为方面),产生新的规则,互动模式.1.治疗作为扰动(Perturbation)。
家庭系统治疗案例分析让我们家庭更幸福的方式指出一个缺点
家庭系统治疗案例分析让我们家庭更幸福的方式指出一个缺点首先,家庭系统治疗容易过度侧重于家庭的内部关系,而忽视家庭成员个体的需求和发展。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常常聚焦于家庭系统中的动态和互动模式,而忽略了个体成员的内心感受和个人成长的需求。
这种过度关注家庭系统可能导致个体成员在治疗过程中感到被忽视或边缘化。
因此,在家庭系统治疗中,应该更加关注家庭成员的个体需求和成长,为他们提供个体化的支持和帮助。
其次,家庭系统治疗在一些问题的解决上可能显得缓慢或不够彻底。
由于家庭系统治疗注重整个家庭系统的调整和平衡,治疗过程相对较长,需要较长时间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而且,由于家庭系统的复杂性,很多问题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解决的,需要家庭成员积极参与、付出持久的努力。
因此,在家庭系统治疗中,治疗师需要与家庭成员保持充分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制定治疗目标,并坚持不懈地推进治疗过程。
另外,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个体治疗或群体治疗,以加快问题的解决速度和提高治疗效果。
第三,家庭系统治疗可能对一些家庭成员造成额外的压力和负担。
在治疗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导致一些成员感到不安或压力增加。
尤其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家庭成员共同面对和处理一些困难和挑战,这可能增加个体的心理负担。
因此,在家庭系统治疗中,治疗师需要充分关注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确保治疗过程的平衡和顺利进行。
最后,家庭系统治疗对治疗师的要求较高。
家庭系统治疗需要治疗师具备良好的系统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适应家庭系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治疗师需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家庭系统中的互动模式,能够准确理解和解读家庭成员的内心世界。
同时,治疗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引导能力,能够与家庭成员建立信任和积极的工作关系。
因此,在培养和选拔家庭系统治疗师时,需要加强对其专业技能、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综上所述,家庭系统治疗虽然在提高家庭幸福感和解决家庭问题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缺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予以关注和改进。
家庭系统疗法的基本流程
家庭系统疗法的基本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家庭系统疗法的基本流程:理解与实践家庭系统疗法,作为一种以整体视角看待个体问题的心理治疗方式,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模式对个人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最新心理咨询师考试:动力倾向的系统式家庭治疗
心理咨询师考试:动力倾向的系统式家庭治疗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基本风格是强调冲突,如意识和潜意识的冲突,超我与本我的冲突,自我与现实的冲突,生本能和死本能的冲突,现代精神分析如客体关系学派虽然表面上冲突论的色彩不突出,但精神分析强调冲突的精神并没有随术语的改变而消失,如客体之所以被婴儿分为“好客体”和“坏客体”,其依据是客体能不能满足婴儿的欲望,这实质上还是精神分析从弗洛伊德时期就强调的欲望与现实的冲突,而投射性认同、自身客体、部分客体等等概念的内涵就可以理解成,当婴儿面临欲望和现实的冲突无法解决时,他就需要通过投射性认同,通过把外在的、客观的客体通过一系列的防御操作变成自身客体,把一个完整客体分裂为部分客体等等的防御机制,以便进行力比多和攻击性的贯注及反贯注。
但精神分析一直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一位咨询者体验到了冲突和矛盾,这些冲突和矛盾究竟是客观现实世界的冲突和矛盾在他头脑中的反映,还是他婴儿时期的内在的冲突和矛盾的重现使他投射性地认为世界上充满了冲突和矛盾?而从婴儿的角度来看,也有个问题悬而未决:婴儿体验到的冲突是他家庭的冲突的烙印呢,还是他自己心理世界与生俱来的特质?弗洛伊德本人在此两种倾向之间摇摆不定,对此问题的回答前后不一致。
这也造成了后世精神分析学派的纷争。
如果是一个受过系统论思想影响的人,对此问题的回答就可能是:“都有!都是!”。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整个精神分析的理论假设都是建立在这样的逻辑前提上的:人的现在问题都是有一个明确的、过去的原因决定的,现在的因素对此问题只起到了诱发的作用。
所以要解决现在的问题,必须回到过去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
而系统论者的逻辑前提是:人类的理智并不能确定各种问题之所以出现,是不是有一个明确的、的、最主要的原因。
即便是有这么一个“第一推动力”,由于循环、反馈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也使人们很难找到这个第一推动力是什么,这样寻找“第一推动力”的做法就像寻找一个圆究竟什么地方是起点,什么地方是终点,就像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是徒劳无功的。
09系统式家庭治疗常用技术上
09.系统式家庭治疗常用技术(上).好,大家好。
在前面的讲解当中,我们介绍了如何开始初始访谈,也介绍了怎么收集信息,形成假设以及进行干预,具体的我们可以运用一些什么样的技术来完成我们的这些任务。
接下来就会跟大家来讲一讲系统式家庭治疗常用的技术。
首先会给大家来介绍提问技术,提问是系统家庭治疗的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方法,我们会说我们通过提问的方式去激发家庭思考,比你直接告诉他效果会更好一些。
首先第一类非常重要的提问技术,我们把它称之为叫循环提问。
循环提问他的用意何在?首先我们通过这样的一种提问方式,会打破来访者和家庭他们之前的那种线性的思维,会让他们看到其实家庭当中的每一个人,他们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就是个人的问题,他其实是会相互的影响,看似个人的问题,实际上它是一个家庭的问题。
我们会看到家庭当中每个人他们是这么一环扣一环的循环提问。
另外我们说做这个系统式家庭治疗目的之一就是让家庭成员看到他们的问题,不是出在一个人身上,而是要放在家庭的关系背景当中来理解。
另外还有一个我们做系统家庭治疗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我们要让家庭他们丰富他们的视角,能够有更多的可能性,更多元化的方式来看待他们的家庭当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们通过提问也是可以引入差异,给他们提供新视角的一个好的方法,还有我们要让他们能够关注资源,能够转移他们注意力,从看缺项,看缺陷、看不足,转移到看他们积极的方面,看没有症状的方面,其实我们通过提问都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
循环提问它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什么?它是采用一种原沟通的形式来了解他人行为。
我们不是看他们说了什么,而是看他们是怎么表达的。
我们说每一个沟通它其实都有内容和关系两个层面,我们通过这样的提问方式,更多的让他们看到他们之间的关系。
比如说当家庭当中,我们在做治疗的时候,我们看到妻子流泪了,我们可能不会直接去问妻子,你为什么哭了?我们不是去问内容的层面,我们更多的我们会去问他,你觉得当你的丈夫此时此刻看到了你流泪了,你觉得他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触动,他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想法,这时候我们就会引入到这个关系上。
系统家庭治疗概述PPT课件
系统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
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是系统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之一,它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 了一个动态的系统,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构成了系统的变化和发 展。
人类发展理论
人类发展理论也是系统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之一,它认为个体成员在家庭环境中 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而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个体成员的 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系统家庭治疗概述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系统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 • 系统家庭治疗的主要流派 • 系统家庭治疗的过程与技术 • 系统家庭治疗的实践案例 • 总结与展望
01
CHAPTER
引言
主题简介
系统家庭治疗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心理治疗方法,它强调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通过改善家庭关系来促进 个体和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发展。
系统家庭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区别
与个体心理治疗的区别
个体心理治疗主要关注个体成员的心 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而系统家庭治疗 则更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和 家庭环境对个体成员的影响。
与传统家庭治疗的区别
传统家庭治疗主要关注家庭成员之间 的沟通和互动模式,而系统家庭治疗 则更注重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和发 展。
创新与整合
系统家庭治疗将不断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并与其他心理咨询和治疗流 派进行整合,以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服务。
03
伦理与法律规范
随着系统家庭治疗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未来将更加注重伦理和法律规
范的制定和实施,以保护家庭成员的权益和安全。
THANKS
谢谢
03
CHAPTER
系统家庭治疗的主要流派
结构派家庭治疗
总结词
盛晓春系统式家庭治疗培训小结
盛晓春系统式家庭治疗培训小结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系统式家庭治疗逐渐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心理疗法。
在这个背景下,盛晓春系统式家庭治疗培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
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知识和技能,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和规划。
在培训中我了解到了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
系统式家庭治疗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关系,认为问题不仅仅是个体的问题,更是家庭系统的问题。
治疗的目标是通过改变家庭系统中的互动模式和角色分配来解决问题。
这种治疗方法注重家庭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与传统的个体疗法有所不同。
在培训中我学到了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具体技术和方法。
比如,通过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治疗师可以帮助家庭成员发现他们之间的模式和规律,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治疗师还可以利用家庭环境中的符号和象征来进行干预,比如通过绘画、角色扮演等方式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此外,治疗师还可以运用反馈和倾听等技巧,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在培训中,我还参与了一些实践和案例分析。
通过与其他学员一起进行角色扮演和模拟治疗,我深刻体会到了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实际操作和效果。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讨论,我不仅加深了对治疗方法的理解,还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技巧。
在案例分析中,我学习到了如何分析和解读家庭系统中的互动模式和问题根源,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治疗计划和干预策略。
在培训中我还了解到了系统式家庭治疗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系统式家庭治疗在解决家庭冲突、改善亲子关系、处理婚姻问题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然而,它并不适用于所有问题和所有家庭,特别是在个体精神疾病和严重心理障碍的治疗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综合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盛晓春系统式家庭治疗培训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平台。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学到了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01.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
01.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今天我会给大家来讲一下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相关的知识。
家庭治疗是作为和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以及人本主义治疗,并称为国际公认的四大主要的心理治疗流派。
通过今天这个课程,我会从几个方面来给大家讲一讲系统式家庭治疗是什么,系统式家庭治疗在做什么,以及系统式家庭治疗怎么做?我们的内容的设置主要是分为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概括概论,会讲一讲究竟系统式家庭治疗它的起源是怎样的,怎么就从针对个体来做治疗,转换到了以家庭为干预的单位。
接下来会给大家介绍系统式家庭治疗的重要的理念,以及我们在做治疗的时候,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治疗的态度。
第4个章节会重点给大家来讲一讲系统式家庭治疗。
作为一个治疗师,我们需要具备一些什么样的能力,怎么去建立好治疗关系?在第5章当中会重点的给大家讲,我们如何开始一次访谈,初始的访谈应该注意些什么?最后会给大家介绍我们在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工作过程当中,都采用哪一些常用的经典的,并且是被研究证实是有效的一些技术。
好的,我们现在就开始咱们今天的课程,首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系统式家庭治疗的一个概况。
也许大家比较熟悉非常清楚的这种治疗的模式是一对一的,通常我们在治疗室当中看到的就是治疗师在和个体进行工作,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模式上的转换,就是从针对个体就转换到了,要把全家人都邀请到治疗室当中,因为我们会说这是一个人出的问题,为什么要其他的家庭成员一起来接受治疗呢?还是要从家庭治疗他最初的起源开始,家庭治疗是在上个世纪的美国发端的,大概在上世纪的40年代末,当时我们知道一直比较流行的心理治疗的流派,或者说是进行在精神卫生领域心理健康领域比较流行的治疗的方法,还是针对个体工作,主要就是精神分析这样的方法,但是有越来越多的精神科医生或者说是精神分析师,他们发现其实这种传统的以个体为取向的进行内在的心理问题的这样解析的精神分析的方法,并不能够解决所有的心理精神相关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精神分裂症重型的精神疾病,精神分析它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的好。
Bowen家庭治疗系统理论
当,娃娃也明显地紧张起来。这种不断观察父母旳孩
子,治疗者称之为“父母观察者”,最轻易被卷入父
母旳矛盾中,成为三角位置旳一角。
3.关键家庭情绪过程
• 讨论旳是家庭中旳情感力量,在反复出现旳家庭模式 中连续发生作用。鲍温最早使用“未分化旳家庭混乱 (undifferentiated family ego mass)”来描述家 庭中过分旳情感反应和融合。
• 两人关系旳类型(最终一种表达既能主动进入关系, 又能保持自我稳定)
• 自我分化旳两种过程: • (1)把自我从别人那里分化出来,即个体与原生家庭
旳分化。这是自我分化旳关键。 • (2)理智过程与情绪过程之间旳分化。
• 自我旳分化2谈、旳是三个角体,关三系角关系谈旳是关系。
• 鲍恩以为三角关系是最小、最稳定旳系统。 • 两个人旳系统是最不稳定旳,当两个人旳关系
(二)精神分析理论
• 理论基础——精神分析理论 • 弗洛伊德:个人症状旳根源在于童年期旳创伤,与跟
父母尤其是跟母亲旳关系有关;家庭为神经性恐惊和 焦急旳发展提供了早期旳环境和背景;
• 阿德勒:权力意志和小朋友出生顺序; • 沙利文:人际关系旳主要性,早期母子分离旳主要性。 • 霍尼: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人旳问题,家庭是文化传承
衡。例如友好旳夫妻再孩子出生后出现矛盾。 • (2)一种平衡旳两人关系会因为第三人旳离去而失
去平衡。例如孩子离家上大学,父母婚姻旳不友好增 长。 • (3)一种不平衡旳两人关系会因为增长第三人而到 达平衡。例如有矛盾旳夫妻再孩子出生后把他们旳焦 急转移在孩子身上。 • (4)一种不平衡旳两人关系会因为第三人旳离开而 到达平衡。例如在矛盾中支持某一方旳人离开,会使 得矛盾降低,最常见旳就是婆婆离开后,夫妻矛盾降 低。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家庭治疗是一种系统短期治疗方式,旨在解决家庭成员之间的问题。
它基于系统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与家庭之间的互动有关。
家庭治疗致力于改变互动模式,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以促进家庭的健康发展和成员的个体成长。
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理论:系统理论是家庭治疗的核心理论基础。
它认为家庭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成员之间的互动影响着整个家庭系统的运作。
家庭治疗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互动,寻找问题背后的互动模式,并解决这些模式中的紧张和冲突。
2.结构治疗:结构治疗是家庭治疗的一种方法,注重家庭中的层次结构和界限。
治疗师会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和位置,并帮助他们建立更健康的家庭结构和相互关系。
结构治疗通常通过使用家庭会话、模拟、反馈等方法来帮助家庭成员调整和改变家庭结构。
3.情感焦点治疗:情感焦点治疗是家庭治疗的另一种方法,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和亲密关系。
治疗师会注意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表达和回应,并帮助他们增进亲密感、信任和接纳。
情感焦点治疗通常通过增强互动的情感表达方式,帮助解决紧张和冲突。
4.解决问题治疗:解决问题治疗是一种以解决家庭中的问题为中心的治疗方法。
治疗师会帮助家庭成员定义和理解问题,并鼓励他们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治疗师也会提供工具和技能,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改变与问题相关的互动模式。
1.评估:治疗师会与家庭成员进行初步的面谈和评估,了解家庭背景、成员之间的互动和问题的具体表现。
评估主要是为了帮助治疗师了解家庭的问题和互动模式,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2.目标设定:根据评估结果,治疗师会与家庭成员共同确定治疗的目标和方向。
目标可以是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建立更健康的互动模式,解决具体的问题等。
3.干预:治疗师会使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干预。
干预包括改变和调整家庭互动模式,增强沟通技巧,解决问题,促进情感表达等。
4.评估和维持: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会不断评估家庭成员和整个家庭系统的变化和进展。
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技巧
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技巧
系统式家庭治疗是一种以家庭系统为核心的治疗方法,旨在帮助家庭成员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以下是一些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技巧:
1. 通过改善家庭沟通来促进亲密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家庭治疗的关键。
治疗师可以教导家庭成员改善沟通技巧,例如倾听对方,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等。
2. 重视家庭情感表达:治疗师鼓励家庭成员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以促进理解和共情。
通过情感表达,家庭成员之间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并建立更深入的情感联系。
3. 探索家庭系统的模式和互动:治疗师帮助家庭成员识别和探索家庭系统中的模式和互动方式。
了解这些模式和互动可以帮助家庭成员认识到其中的问题,并为改变和解决问题提供思路。
4. 强调整体家庭系统的重要性:家庭系统中每个成员都是相互关联的。
治疗师强调整体家庭系统的重要性,鼓励家庭成员以系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促进共同解决问题。
5. 设定目标和制定计划:治疗师与家庭成员合作设定治疗目标,并制定实施计划。
这有助于家庭成员明确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制定可行的步骤。
6. 提供教育和支持:治疗师为家庭成员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应对困难和问题。
此外,治疗师还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来增强家庭成员的动力和参与度。
7. 鼓励积极变化和行为:治疗师鼓励家庭成员采取积极的变化和行为,以促进家庭的健康和幸福。
治疗师通过注重积极结果,并对积极行为给予积极反馈,来增强家庭成员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技巧是多样的,旨在帮助家庭成员重建亲密关系,解决问题,并促进家庭的整体发展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理解要点: a. 循环:系统中某成员的行为既是其他成员行为的原因,也是其结果。 直线因果 循环因果 b. 交流:首先要注意交流的方式,即信息在系统内的发出者和接受者之 间如何传递。 c. 系统---环境界限:界定什么属于目标系统,什么不属于目标系统。系统 和外界同时应有良好的渗透。 ● 将病人看作是家庭的一个症状,而将整个家庭看作是一个咨客系统。 ● 心理治疗中的“系统式”(systemic)实际上是一种观察、描述方法。从 某成员与其他成员的关系出发,而非由内因来解释其行为。情景化,框 架联系。
2、控制论
第一控制论 在系统外 第二控制论 所谓治疗或干预不过是治疗师作为被
观察系统的一部分和其他成员合作制造新信息或新 游戏,进而建构新系统。 有计划的干预→不做计 划的活跃交
﹡反馈 正、负反馈
3、信息论
造成差异的差异就是信息
三、治疗目的
1、增加家庭的弹性 2、发现和激活索引病人(index petient)及其 家庭自身的资源,增强其进行自我改变和自 我帮助的自由和能力。 3、在改善家庭功能的基础上,产生治疗性影 响,以纠正共有的心理问题。
常用技术
1、提问
循环提问 差异性提问 假设性提问 前馈性提问 积极赋义 软化症状
2、家庭作业
悖论或反常干预 单双日家庭作业 记秘密红账 角色互换 水枪射击或弹橡皮筋 定期写信或打电话
六、开展的可行性
环境要求 房间、座椅、 玩具、摄录设备
人员要求
1、系统论 2、控制论 3、信息论 4、通讯及激进的构成主义理论
1、系统论
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自我组织、自我生产、自我修复、自我复制的生存单 元。 ● 不仅指由物理、化学过程构成的生命体(Maturana,1975),也 包括由交流、互动构成的社会系统(N.luhmann,1984)。 ● 心理治疗师所说的“系统”,是指社会系统内各个成员之间 的相互交流,也包括由这些交流所引发的生理心理过程,如 思维、情感、行为、激素分泌或疾病。(J.Schweitzer,1997)
(国内)
1987受邀到德国考察 1988办讲习班 1997-1999第一期中德家庭 治疗班;2000-2004第二期; 2009第三期即将举办 2000李维榕结构式家庭治 疗 昆明、北京、上海领军
家庭治疗的流派
流派林立
情感、理智、行动学派 从具体的治疗干预方式上分类
二、理论依据
一、简介
二、理论背景
三、治疗目的
四、适用范围
五、治疗原则及常用技术
六、附院开展的可行性
一、家庭治疗的发展历史(国外)
产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 二战 奠基于50年代:精神分析、系统论、精神分裂症的 家庭研究、儿童及婚姻咨询两个领域的发展和对新 技术如集体治疗的兴趣日益增长。 1962年里程碑:Family therapy得到学术界的正式 确认;《家庭作用》(Family Process)创刊 现在 专业杂志已有80多种 被誉为“第四势力”
四、适用范围
成人:精神分裂症、神经症、心身疾病、情 感性障碍、婚姻问题 儿童:情疗原则及常用技术
“引导治疗会谈的三条基本路线” (Selvini palazzoli,
Boscolo etal, 1980) 1、假设-循环-中立: 关于关系的各种可能性 ; 共时性、反馈性、多向性; 关系中立、价值中立、问题中立、疗效中立。 2、治疗师:扰动者、镜子、拐杖。 3、情景化、资源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