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的数学总复习教案.doc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了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方程的解法、几何图形的计算等数学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小升初考试的重点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方程的解法、几何图形的计算等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学生可能还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方程的解法、几何图形的计算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方程的解法、几何图形的计算等基本知识的运用。
2.难点:对于一些复杂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案例和问题,制作PPT。
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小明有2/3千克苹果,小华有1/4千克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千克苹果?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本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方程的解法、几何图形的计算等。
同时,给出相应的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操练(2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解答。
例如: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方程的解法、几何图形的计算等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单元教学目标:通过总复习,系统、全面地复习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有关的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概念、空间概念、统计概念,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总复习——分数乘、除法教学内容:教材第118页总复习第1——5题。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倒数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乘、除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
2、掌握比的意义,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3、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能熟练地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地解决分数除法问题。
教学重点: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分步复习活动准备将学生课前就本节复习内容提出的知识性问题和难点问题分类整理,制成问题卡,交由3位学生主持复习.师:同学们,经历了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为了帮大家更好地复习整理本节知识,我们请3位同学分别主持复习。
现在请第一位主持人出场。
二、复习分数乘除法的知识(1)主持人持知识问题卡提出问题,分别指名回答。
分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乘法相同吗?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除法相同吗?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什么叫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2)主持人持难点问题卡提出问题,指名回答。
分数乘、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分数除法的计算具体要注意几点?0有倒数吗?为什么?1呢?(3)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计算。
3/4×2/5=2/3×5/6=7/9×18=3/10÷3/4=5/9÷5/6=21÷7/9=3/10÷2/5=5/9÷2/3=6/11÷5/12=(4)复习比的知识第二位主持人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篇1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数学2,课时:1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教材77、78页及练习十八的内容。
2)、收集生活中应用到百分数地方的知识。
二、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让学生感受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__,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体验百分数的优点。
教育方面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能力的应用意识。
发展方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科与生活联系起来。
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77、78页及练习十八的内容。
学情分析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通过类比类推理解思路。
根据学生学段的特点,教学中应开放课堂,推广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知道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3)、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熟知百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区别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意义。
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引用从百度搜索的相关知识)学法:合作探究,自主交流教学准备1)、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相关材料,找到了很多教案作为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2)、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小学教学网有关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多媒体课件PPT,给生直观的感受,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探索__。
教学过程活动一:师生交流,充分感知师:同学们课前了解并收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数,现在我们交流一下,好吗?生:我在衣服的标签上找到了棉68.5%,绦纶23.5%,晴纶8%。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组合图形的面积》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组合图形的面积》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以及如何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已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将组合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以及如何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组合图形的特点和面积计算过程。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组合图形的相关图片和案例。
3.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组合图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它们的面积如何计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组合图形的特点,以及如何将组合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进行面积计算。
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观点。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总复习百分数》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总复习百分数》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复习百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
–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相互转化。
–进一步熟练掌握百分数的应用题目。
2.过程与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正确运用百分数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
–引导学生运用图表和实际情境,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百分数的概念及基本运算方法,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转化。
•难点: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包含具体例题和练习题的电子课件。
2.学具:准备计算器、直尺、白板、马克笔等学具。
3.教材:准备教学所需教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百分数的概念,例如将一个整体分成100等分,其中的一个等分即为1%。
第二步:复习百分数基本概念(15分钟)1.复习百分数的定义及写法。
2.复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相互转化方法。
第三步:练习巩固(2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百分数的应用,包括基础的计算题和应用题。
第四步:拓展应用(20分钟)引导学生通过图表、统计数据等实际情境,进行更复杂的百分数计算和分析,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步:课堂小结(10分钟)回顾当天所学内容,总结百分数概念及应用,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并留作业完成。
五、板书设计•百分数的定义•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转化•百分数的应用题解题步骤六、课堂实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及实施,学生对百分数的概念和应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表现出较好的参与度。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应用题解答时出现了困难,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强训练。
增加实际应用情景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八、延伸阅读•《数学世界》杂志,2020年第3期,百分数专题报道。
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新人教版一、分步复习活动准备将学生课前就本节复习内容提出的知识性问题和难点问题分类整理,制成问题卡,交由3位学生主持复习。
师:同学们,经历了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为了帮大家更好地复习整理本节知识,我们请3位同学分别主持复习。
现在请第一位主持人出场。
二、复习分数乘除法的知识(1)主持人持知识问题卡提出问题,分别指名回答。
分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乘法相同吗?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除法相同吗?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什么叫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2)主持人持难点问题卡提出问题,指名回答。
分数乘、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分数除法的计算具体要注意几点?0有倒数吗?为什么?1呢?(3)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计算。
3/42/5=2/35/6=7/918=3/103/4=5/95/6=217/9=3/102/5=5/92/3=6 /115/12=(4)复习比的知识第二位主持人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知识性问题:什么叫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怎样的?举例说明?怎样求比值?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怎样化简比?难点问题: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为0?求比值与化简比有什么区别?练习:34=()/()=()/12=():32=12:()说出下面每个比的前项、后项,并求出比值。
2:5 0、60、34/7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8:12 0、25:0、451/4:1/8(5)复习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三位主持人上场。
怎样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呢?主持人点4名同学板演教材第118页第 3、4、5题。
对4名学生做的情况进行评议。
对比观察第3题第(1)(2)小题。
数量关系式是:原价1/5=现价第(1)小题已知原价求现价,用乘法计算。
第(2)小题已知现价求原价,用除法计算或用方程解。
学生归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规律。
单位“1”的量已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单位“1”的量未知,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课标解读
7.注重计算能力的提高。
计算教学仍然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复习这部分内容时,一方面引导学生巩固分数乘、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另一方面,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分数、百分数、比的计算技能,并能灵活地加以运用,感受计算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
重点:
1.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2.运用比和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确定物体位置和方向的方法以及圆与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4.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
难点:
1.归纳代数部分知识,形成体系。
2.综合运用统计相关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重难点突破建议
1.在复习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本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概念的理解水平,对易混淆概念的掌握情况,计算的正确率,普遍容易出错的问题等,从而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恰当有效的复习计划。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会利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进一步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利用统计图正确地分析数据信息,解决简单的统计问题。
6.通过整理和复习的过程,系统、全面地复习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等基础知识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概念、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一、复习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使之更加系统和完善。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做好中小衔接准备。
二、复习重点本册的重点是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应用题。
1、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概念;法则、公式;能用来指导计算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能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3、能正确地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4、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
三、复习难点本册的复习难点是分数应用题(包括百分数应用题)。
四、复习措施1、全面系统地对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查漏补缺。
2、做好复习转差工作;尤其要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3、定期检测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反馈性练习和针对性训练。
五、复习原则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复习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习效果。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习效果。
六、复习方法1、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例如应用题的复习;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习;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
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教案时间:2016年1月4日星期六教学内容:百分数应用题教学目标:通过复使学生熟练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三种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判断下面每句话中哪个量为单位“1”,另一个量相当于单位“1”的百分之几。
1) 上半月完成了月计划产量的58%。
2) 今年耕地面积比去年大20%。
3) 经检验,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99.8%。
2.画出线段图。
一本书已看了80页,还剩全书的40%没有看。
3.判断下面的句子中哪些数能用百分数表示,哪些不能,为什么?1)一块花布长米。
2)另一块红布长6米。
3)花布长度是红布长度的11倍。
4)红布长度是花布的4/5.二、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百分率的应用题。
1.补充下面的应用题并列出算式。
已看了25页的一本书,还有20页没有看。
求已看的页数是未看的百分之几?可以补充以下内容:1)未看的页数是已看的百分之几?2)已看的页数比未看的多百分之几?3)未看的页数比已看的少百分之几?4)已看的面数是全书的百分之几?5)未看的页数是全书的百分之几?2.提问:这几道题都是哪一种应用题?它们的解题思路、方法和哪一种应用题是相同的?解题的思路、方法是什么?它们与这种应用题有什么不同?3.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是相同的。
解题时都要抓住问题部分,弄清谁是标准量,谁是比较量,用比较量除以标准量。
但是,这两种应用题结果的表示形式不一样,求几分之几的用分数表示,求百分之几的用百分数表示。
4.用3020千克的油菜籽可以榨油1208千克,油菜籽的出油率是多少?(提问:求百分率的应用题是哪一种应用题。
)5.小结:求百分率应用题实际上也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但是求百分率应用题在书写格式上有它的特点,即在列式的后面添上“×100%”。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教案

六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
课题:总复习(一)
教学内容: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倒数、比、百分数等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倒数、比的意义,能熟练化简比与求比值,能熟练进行在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把这些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系统中。
2、培养学生概括和分类能力,使已有概念条理化,系统化。
3、激发学生自我复习整理的意识,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提高复习的实效。
教学难点:正确、清晰地理解各个概念,并加以区分。
教具学具:能正确理解与概念有关的实际问题。
课题:总复习(二)
教学内容:复习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根据具体的题目,灵活地选择合理、简便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概括和分类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激发学生自我复习整理的意识,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提高复习的实效,培养良好的检验习惯。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具学具:正确、灵活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的特征,轴对称图形特征。
2、能灵活运用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解答一些有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提高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灵活运用圆的周长、面积计算方法解题
教学过程:。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回顾并掌握本单元所学知识点,包括:分数的认识、分数的比较和计算、小数的认识和读法等。
2.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前小组复习、讨论与思考,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实施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
3.提倡学生通过情境化的学习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复习分数的认识与比较。
2.复习小数的读法与运算。
教学难点1.复习分数与小数的转化。
2.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时的运用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本单元知识点的总结与复习。
2.教学工具:小白板、彩色粉笔、教辅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像,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或小数来描述这些图像。
2. 知识点复习•让学生快速回顾并总结分数与小数的基本概念,包括相互转化方法等。
3. 综合运用•设计一些情境化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化,并计算得出结果。
4. 合作探究•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答案,并探讨解题方法是否有效。
5.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强化记忆。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习题。
2.准备下节课的新知识预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回顾并巩固了本单元的知识点,但在合作探究环节,有些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下节课需要更多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总复习,相信学生们对分数和小数的认识更加牢固,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第9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分数乘、除法和比【学习内容】教材第113页第1、2题和第3题中的第(1)、(2)、(6)小题。
【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能正确解答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在运用分数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增强数感,发展数学思考。
3.进一步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掌握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掌握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分数乘、除法,这些运算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有关内容。
(板书课题)1、计算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13页的第1题。
(2)指名学生说说口算过程,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口算情况。
(3)出示第2题的下面三题,学生独立计算。
讲评学生计算情况,请学生说说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指出每个比的前项、后项,并求出比值。
小结:怎样计算分数乘法?(包括分数乘分数和分数乘整数两种情况)怎样计算分数除法?如何结合倒数来计算分数除法。
(包括分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整数及整数除以分数)2、先找出单位“1”的量,再把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1)女生人数占全班的52。
(2)今年小麦产量比去年增加81。
(3)柳树棵数的32和杨树棵数相等。
(4)已经修了水渠全长的73。
请学生同桌之间进行练习,说说每句话中的单位“1”的量并说说数量关系式。
【二、合作探究】 出示下列题目:(1)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21公顷,41小时耕地多少公顷?耕地12公顷需要多少小时?(2)一台节能冰箱每天耗电43千瓦时,学校食堂有3台这样的冰箱,一个月(按30天计算)一共耗电大约多少千瓦时?(3)六年级同学向灾区捐款,六(1)班捐了150元,六(2)班比六(1)班多捐了51,六(1)班捐的钱是六(3)班的43,六(2)班和六(3)班各捐款多少元?(4)甲、乙两站相距1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站出发开往乙站,已行了全程的53。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9 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9 总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9 总复习》主要包括了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百分数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进入初中数学学习的基础。
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复习,需要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运算方法,理解各种运算之间的关系,以及能够灵活运用分数和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后,对于分数的加减乘除和百分数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由于在平时的学习中,这部分内容经常被运用,因此学生可能会存在一些易错点,如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中,分母和分子的处理,以及百分数的应用等。
因此,在总复习中,需要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纠正之前的错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理解各种运算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分数和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和百分数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以及百分数的应用。
2.难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中,分母和分子的处理,以及百分数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对分数和百分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于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题目。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对之前学习的分数和百分数知识进行复习,准备接受新的学习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以及百分数的概念和运用。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一些典型的分数和百分数的运算题目,让学生进行观看和思考。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范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范文写教案时,必须将教学内容分步骤分层次地写清楚,必要时还应在每一部分内容后注明所需的时间。
这样,可以使所讲授的内容按估计时间稳步进行,不至于显现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局面。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范文1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已有的分数乘整数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建构,使学生知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控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运算。
2、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现、互动交换中,体验学习带来的欢乐,培养学生的学科爱好和学习能力。
3、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控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
教学进程:一、复习引入,提出学习目标。
1、复习。
运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运算方法。
1/10× 5/8×5 3/7×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揭题:分数乘分数3、提出学习目标。
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1)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与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否相同。
(2) 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二、展现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现学生独立自学、完成课本10页例3、“做一做”(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现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换与探讨)2、全班展现(1)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展现1/5×3/4就是求1/5的3/4是多少; 1/3×1/4就是求1/3的1/4是多少(2)算法展现生1:不能约分,直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5×3/4=1×3/5×4=3/20生2:先运算出结果,再进行约分。
8/9×3/10=8×3/9×10=24/90=4/15生3:在运算进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运算。
2024新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想:求3个12L,就是求12L的( ) 倍 是 多 少 。
2
(启发学生得出:求“3桶水共多少升?”就是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 是 多 少
。)
1
( 2 > 问题二: 桶是多少升?
2
1
指名列出算式:12× 。
2
提问:根据什么列式的?
()
想:求12L的一半,就是求12L的
3.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 。
1
这道题是分数乘整数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kg的衣物就需要5个 勺 洗 衣 粉 。
2
2 2 2 2 2 2 2 23 6 2
×3= + + =
=
= = (个)
9 999 9
9 93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疑问?
教师强调:在计算过程中,虚线框起来的思考过程可以不写;分数线要用直尺画。 ( 4 >学习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o
)
4
4
1
1
2.结合上面的几个问题,你知道“12× ”和“12× ”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吗?
2
是多少。
()
1
1
1
(启发学生思考: 桶就是半桶,求“ 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L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12L的 是 多 少 。
)
2
2
2
1
( 3 > 问题三: 桶是多少升?
4
1
指名列出算式:12× 。
4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
想:求12L的
是多少。
()
1
1
(启发学生思考:求“ 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L的 是 多 少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RJ) 第9单元 总复习

第九单元总复习,本单元的教学是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的系统整理与复习,内容包括分数乘除法,确定位置,圆,扇形统计图,百分数。
总复习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还应将各知识点进行有机串联,找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构成纵横联系的知识网络,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因而,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各重点、难点知识的消化、巩固与提升,更要强化前后知识间的连接。
通过前后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真正实现“再学习”过程中质的提升。
复习中还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更要帮助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思考问题,促进他们的思维在多角度思考过程中实现分散、拓展、提升,确保复习在知识与思维两个层次都得到发展。
))第1课时复习分数乘除法教材第113~116页的相关内容。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2.经历分数乘除法知识的回顾和应用过程,体验复习归纳、综合应用的学习方法。
重点:能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完成典型问题的解决。
难点: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课件。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你还记得这两个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吗?这节课我们要对这两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分数乘除法。
)1.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1)复习分数乘除法计算法则。
课件出示教材第113页第1题。
师:请你结合习题说一说,分数乘法应该怎样计算?(引导总结。
)总结分数乘法计算方法: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师:分数除法又应该怎样计算?(引导总结。
)总结分数除法计算方法: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复习倒数。
师:什么是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课件出示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三”第2题。
(学生口答。
)教师强调: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3)梳理分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教师们在即将到来的数学考试之时,准备好了学生们的复习工作了吗?让我们来预先做一份试卷,这份设计良好的试卷!接下来是店铺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一、代数初步知识.复习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12册<<代数初步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复习目的:1.通过系统的整理,帮助学生形成代数初步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对代数初步知识的掌握水平。
2.使学生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意义;使学生熟练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进一步教会学生抓住联系整理知识的方法和针对重难点进行复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复习重点:代数初步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师生谈话。
师:(对一个学生)你今年多大了?你们知道老师比他大多少岁吗?你们能用一个式字表示出老师比他大的岁数?生:x表示老师的岁数,(x-12)就表示出老师比他大的岁数。
2.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实际上是一种重要的代数方法。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块儿来整理复习代数初步知识。
二、整理知识1.回忆整理。
提问: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过哪些代数初步知识?请大家打开课本98页边看边回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忆在屏幕上逐一出示知识点: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运算定律、计算公式、简易方程、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比和比例。
师:这些都是过去学过的代数初步知识,它们之间有联系吗?要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就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
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根据这些知识要点和知识间的联系进行整理,并记录出整理的结果。
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将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得简洁、清晰,又有特色!学生分组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教案《28:总复习-比和百分数复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教案28:总复习-比和百分数复习一、教学目标1.复习比和百分数的基本概念;2.掌握比和百分数的应用方法;3.提高学生对比和百分数的理解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比和百分数相关知识点的课件;2.教辅资料:提供比和百分数练习题,以巩固学生的基本技能;3.板书准备:准备好板书内容,便于学生复习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复习比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比的定义,并举例说明比的应用场景;•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比较题目,让学生进行比较学习。
2. 复习百分数的概念•复习百分数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含义;•讲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例如购物打折等场景。
3. 比和百分数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比和百分数的转化关系;•给学生提供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比和百分数之间的转换方法。
4. 综合练习•设置一些综合练习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比和百分数的知识;•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
四、教学反馈1.组织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比和百分数的掌握情况;2.对学生的答题进行讲解和引导,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3.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强化记忆。
五、课堂延伸1.布置作业: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继续巩固所学内容;2.开展拓展活动:组织数学游戏、教学实践活动等,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结束1.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2.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做好课后复习准备。
以上就是本节课《28:总复习-比和百分数复习》的教学安排,希望本节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比和百分数的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有哪些?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希望大家喜欢!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学会负数的基本性质,利用负数的性质解决问题教学重难点利用负数的性质解决问题教学过程负数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以《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主题歌曲引入新课。
二、教学新知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理解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并引入实例。
师:大头儿子是个非常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科学课上他学了温度计的使用后,回到家立刻就和爸爸动手实践。
出示室内、室外温度主题图。
指出:室内温度是零上16℃,室外温度是零下16℃,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
(板书:零上16℃ 零下16℃)师指出零上16℃和零下16℃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并请学生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小组内交流。
汇报时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并进一步指出这些都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创造符号并统一符号。
师: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是用文字来表示两种相反的意义,如果去掉文字,仅用我们学过的数还能表示出这种相反的意思吗?以此激发学生创造符号的渴望,并统一为用"+ -"来表示两种相反的意义。
2.自学课本,认识正、负数。
(1)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学课本。
师:这种符号在这里不再是运算符号,因此也不能再读"加、减",那它们该怎样读,这样产生的数叫什么数呢?课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学课本。
出示自学提示,请学生带着问题按照要求自学课本。
(2)汇报交流。
①理解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②举例说明什么叫正、负数,能正确读出正、负数,并能举例说明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
课后小结③理解为什么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感受负数的历史。
师:中国人最早根据商业需要产生负数,我们举的这些例子就体现了这种需要,古人经历了很多种创造负数的方法,如第二幅图中的用颜色表示,第三幅图中的用斜杠表示,以及国外的用各种形式表示负数,刚才我们也经历了这种创造的过程,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形式——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师介绍后,学生说感受。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二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2过程与方法:经历负数的认识过程,体验比较、归纳总结的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思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体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2 教学难点用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我正你反"。
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
1、向上看(向下看)2、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3、电梯上升15层(电梯下降15层)4、零上10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很好,接下来,老师换一个游戏规则。
老师给大家看一幅图片(课件出示第2页例1的几幅图)。
二、初步感知师:同学们以前有没有见过类似于第2页例1的几幅图的情景呢?生:有,看天气预报的时候。
师:我国面积非常大,在同一个时间,不同的地区气温相差非常大。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这六个城市,你能读出这六个城市的天气怎样的吗?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读一读。
三、认识负数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师:(课件出示温度计)同学们,认识它吗?生:温度计。
师: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课件出示℃、℉)生:℃表示摄氏温度,读作"摄氏度"。
生:℉表示......师:℉表示华氏温度,读作"华氏度"。
那我国用什么来计量温度呢?生:我国用摄氏度来计量温度。
师:一大格表示多少摄氏度?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对温度计做进一步的认识,让学生知道一大格表示10摄氏度,一小格表示2摄氏度。
师:0摄氏度怎样规定的?你知道吗?生:水结冰的温度定为0℃。
师:是的,科学家把水结冰的温度定为0℃。
读作:0摄氏度。
比0℃ 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师: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
师:那零上10摄氏度记作?:+10℃ 零下10摄氏度记作?:-10℃生:零上10摄氏度记作:+10℃;零下10摄氏度记作:-10℃ 。
2、读出水银柱所表示的温度。
(课件出示)教师课件出示水银柱所表示的温度,引导学生读一读。
3、从上面的天气预报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例如:北京最高温度是5℃,最低温度是零下5 ℃。
师:北京-5℃和5℃一样吗?都表示什么意义呢?生:-5℃和5℃不一样, -5℃表示比零度还要低5摄氏度,5℃表示比零度高5摄氏度。
生:-5℃和5℃不一样, -5℃比零摄度冷,5℃表示比零摄氏度热。
教师小结:5℃和- 5℃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4、正确读出例1中的各个城市的天气温度。
师生一起小结:当气温高于0℃的时候,我们在数字前面加一个"+"号或者直接用数字来表示,读作零上×××摄氏度。
当气温低于0℃的时候,我们在数字前面加一个"-"号来表示,读作零下×××摄氏度。
因此,+5℃表示零上5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5℃表示零下5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
(板书:+5℃ 正三摄氏度;-5℃ 负三摄氏度)学生自主完成例1的信息表,然后和同桌说说各数表示的意思。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5、教学教材第3页例2。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第3页例2的图片,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生:"2000"表示存入2000元。
生:"-500" 表示支出了500元。
生:"-132" 表示支出了132元。
生:"500"表示存入500元。
师:你能找到意思相反的词语或者数学符号吗?(提示2000.00与+2000.00代表相同的意思。
)师:那在这里500.00和-500.00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生:500.00表示存入500元, -500.00表示支出500元学生说出各个数字的含义。
教师小结:500和-500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师:很好,同学们再试着说说图中其他数各表示什么。
学生交流。
6、思考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例1和例2,找出他们的共同点。
师:同学们比较一下例1和例2,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提示:在例1和例2中,都有两种数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支出与收入。
7、0是什么数?师:我们把海平面的高度看做多少呢?生:看作0。
师:(课件展示)比海平面高的用(+几或几)表示,例如+5000米比海平面低的用(-几)表示,例如-2000米把海平面0当成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
师:(课件展示)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怎么表示?生:记作+ 8844.43米。
师: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如何表示?生:记作-155米。
课件展示小知识:海平面,顾名思意,就是大海的水面。
它用在测量地面高度上,又称海拔。
我国所有的大地测量和标志,都是以黄海海面的基点开始的,任何海拔标高,都是相对于黄海海面的基准点。
(通过对海平面的认识,温度计上的0,得出0像一条分界线,把正负数分开,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小结: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16,-500。
像-16,-500,-3,-0.4......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 读作负八分之三。
而以前所学的16,2000,,6.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正数前面也可以加上"+"号,例如+16,+ ,+6.3等(也可以省去"+"号)。
+6.3读作正六点三。
师:0像一条分界线,把正负数分开。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8、做一做课件出示题目:(1)、用正负数表示。
①、零上12.5摄氏度表示为:________,(+12.5 ℃)零下3.5摄氏度表示为:________。
(-3.5 ℃)②、广西某地有一天坑,坑口高于海平面125m,表示为:________, (+125)坑底低于海平面 m,表示为:________.(—100)(2)、先读一读,再议一议:观察这些数,可以怎样分类?学生同桌讨论,教师指名汇报。
9、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可以分成正数、0、负数。
正数包括正整数、正分数、正小数,负数包括负整数、负分数、负小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正数前面可以写"+",但通常不写,而负数前面的"-"必须写。
正数前面可以读"正",但通常不读(如果有"+"号必须读),而负数前面的"负"必须读。
四、走进生活师: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
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件出示题目进行检测:1.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
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__________。
月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__________。
(100℃,0℃, -88.3 ℃, -183℃)2、做一做胜5场记作 _______,读作_________;(+5场,正五场)输3场记作 _______ ,读作 _________。
(-3场,负三场)收入100元记作_______,读作___________;(+100元,正一百元)支出200元记作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
(-200元,负二百元 )学生交流,指名说一说。
3、叔叔上五楼开会,阿姨到地下二楼取车,应按哪两个键?学生交流,指名说一说。
4、六年级三个班进行智力抢答赛,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不答得0分。
根据三个班的得分,说一说他们的答题情况。
学生交流,指名说一说。
5、你会用正负数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吗?(1)、华山比海平面高2000m,记作(+ 2000m )(2)、死海比海平面低392m,记作(- 392m )学生交流,指名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