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给予是快乐的》第2课时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d08f52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7.png)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给予的快乐,并能够表达自己对给予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其能够合理地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并达成共识二、教学内容1.给予的定义和特点2.给予的不同形式和方式3.给予的快乐和满足感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给予的图片、视频或引用名言,引发学生对于给予的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导入新知(10分钟)讲解给予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给予的含义,并与他们分享自己对于给予的理解和体验。
3.学习任务一:给予的不同形式和方式(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讨论并整理出给予的不同形式和方式,例如物质给予、精神给予等。
–每个小组代表在全班面前展示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讨论和比较不同的看法。
4.学习任务二:给予的快乐和满足感(20分钟)–给学生分发题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写一篇短文,讨论给予对自己的快乐和满足感有何影响,可以结合自身经历进行描述。
–学生完成后,选择一些学生分享自己的短文,并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
5.总结归纳(10分钟)对学生进行总结性的讲解,复习和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总结和思考给予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去给予。
四、教学考核1.课堂表现:学生参与讨论、交流和分享的积极性和质量。
2.书面作业:学生完成的短文质量,以及对于给予的理解和思考的深度。
五、教学延伸1.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身边的人对他人的给予行为,并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2.拓展阅读:布置学生阅读与给予相关的文章或故事,要求学生在下一堂课前做相关阅读笔记。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理解给予的快乐和满足感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通过写作和讨论的方式,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实践给予的行为,并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于给予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8271bbfe4733687f21aa97.png)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摘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男孩高尚思想境界,)(二)渡保罗开始觉得男孩有不寻常了是邀他乘车兜风不保罗又错了,(让学生辩论明白给予才是真正快乐从而概括出心《给予是快乐》二课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复习旧知、师这课继续起学习课给予是快乐(课题课前板)、这课主要人物有哪些?整故事是由哪事物引起?(围绕哪事物展开)板保罗男孩辆新车二.学习新课.出示句子__________给予是快乐提问不看课你能将这句话补充完整吗?(鼓励学生灵活答题如保罗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男孩使保罗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等).出示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予是快乐提问你能将这句话补充完整吗?(让学生这句话加上表示词)3.渡圣诞节前夜保罗和男孩偶然相遇起初他并没有那孩子以至多次误了他我们起快速课保罗错了几次?错哪儿了呢?上划出有关语句.讨论针对重语句加以分析()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也有这样哥哥⑴指名朗这句话集体评议(鼓励学生由发言评价哪几词得;哪几词没到位)⑵抓住重词当然这样也再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当然词包含肯定味;弄懂这样指送他汽车)⑶齐这句话提醒学生语调抑扬顿挫⑷提问事实是这样吗?男孩希望到底是什么呢?(引导学生领会原句隐含着思像你哥哥那样弟弟买辆新车)⑸这部分课描写男孩句子男孩吃惊地瞪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天哪我希望我将也能像你哥哥那样⑹指导学生出吃惊语气⑺听了男孩话保罗也十分吃惊谁会有关句子⑻想想保罗什么吃惊?(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男孩高尚思想境界)(二)渡保罗开始觉得男孩有不寻常了是邀他乘车兜风不保罗又错了⑴有关句子结合上下理新词炫耀⑵讨论男孩什么要保罗将车开到门口呢?(学生由作答体会男孩是要弟弟相信他长定能得到辆新车⑶男孩说那番充满爱心话真让人感动谁会念这段话?(指导朗)⑷进行拓展练习你觉得男孩向弟弟描述新车是怎样?他会将怎样美希望种进弟弟心里?(桌相练说表达己美心愿)⑸相信男孩能实现愿望学请举手你认那快乐人是谁?什么?(让学生辩论明白给予才是真正快乐从而概括出心)⑹系生活实际谈谈己有没有和男孩样历无私援助有没有给你带快乐⑺结老师相信你们是群充满爱心孩子让我们地男孩说话三、围绕节、议、写、指导有感情地朗、3节师问从这两节里你能提出具有定思考价值问题吗?引导什么这夜晚对他们三人说都是难忘?、四人组讨论弟弟难忘哪里?男孩难忘哪里?保罗难忘哪里?(弟弟也许是次这样欢圣诞夜而难忘;男孩则让弟弟得到次外欢乐而难忘;保罗难忘是由思想上受到了深刻教育体会到了给予带欢乐)3、集体交流、写话训练(写出己独到理)出示学习了这课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外作业将学们刚才写句感想收集、整理每学都当评委投票选出十句表达精彩话语刊登班级黑板报上板设计给予是快乐辆新车保罗男孩惊讶(不是)获取(而是)给予又错了(不是)炫耀(而是)关爱。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案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b4fff281c758f5f61f677f.png)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炫耀”造句。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能联系全文、掌握表现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课文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圣诞节前夜,保罗与一个陌生的小男孩在他的新轿车旁相遇,保罗以为小男孩想得到新车,想坐新车炫耀自己,结果错了,后来和小男孩及小男孩的弟弟共度了一个美好的夜晚,领悟到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人生道理。
)2、圣诞节前夜,保罗与一个陌生的小男孩在他的新轿车旁相遇,保罗两次误解了小男孩,他误解了什么?又是怎么知道自己想错了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一段1、自由地大声朗读第一段。
说说保罗误解了什么?又是怎么知道自己想错了的呢?2、读后交流。
(1)我从“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知道保罗错误地以为小男孩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出示句子)“这样的哥哥”是怎样的呢?(送一辆新车给弟弟的哥哥)也就是说保罗以为小男孩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好哥哥,也能得到一辆新车。
你是怎么知道哥哥送给保罗新车的?(引导认识保罗得到新车的愉快)指导朗读第一句和第二自然段。
你是怎么理解“当然”一词的?(保罗觉得小男孩一定是这样想的,自己的判断没有错。
)(2)事实上保罗想错了,保罗怎么知道自己想错了的呢?但是那小男孩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保罗十分惊讶:“我希望我将来也能想你哥哥那样”听了小男孩的话,保罗知道自己错了。
他现在才知道小男孩是想做一个好哥哥,能送给弟弟新车,给予弟弟快乐!你是怎么理解句中“惊讶”一词的?保罗为什么而感到惊讶?你能从上文中找到“惊讶”的近义词吗?(吃惊)上文中是谁吃惊?小男孩为什么而吃惊?练读本小节。
3、分角色朗读第一段。
▲当小男孩知道眼前的新车是一个做哥哥的送给弟弟的圣诞礼物时非常(吃惊),保罗认为小男孩希望(),但保罗想错了,小男孩是希望()小男孩所说.的让保罗非常(惊讶)。
2023年《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3年《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a65358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c.png)
2023年《赋予是愉快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收拾《给予是愉快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复习1、课文讲了:给予愉快。
2、这个故事是因何而起的?由汽车引出这个故事,文中记述了保罗两次都把小男孩想错了。
谁能用“当……是,保罗……”的句式说说。
第一次:()。
第二次:()。
二、学习课文(第一次)过渡:办公室前,保罗告诉小男孩,这车是“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小男孩惊讶得瞪大了眼睛:1、演示第三节:⑴ 小男孩的意思是……?⑴ 你惊奇吗?指导读出惊奇的语气。
⑴ 师生对读,指导齐读。
2、但小男孩接下去说的话让保罗也异常惊奇:演示第5节:⑴ 齐读:谁能把这一段话读好,把自己内心的震撼、激动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⑴ 保罗惊奇的是什么?演示(第4节),小结。
⑴ 保罗被激动(歧视)了,你是从哪里看出的?(惊讶、不由自主。
)3、于是他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引读:“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小男孩愿意吗?齐读第7节。
三、学习课文(第二次)过渡:1、步置自学课文,小男孩的.表现“──”;保罗的主意“~~~”;想想保罗又错在哪里?2、检查:保罗又错了,他错在哪里?3、小男孩说的那一番弥漫爱心的话真让人激动,谁能念这一段话?多么坚定的允诺,多么美好的愿望!相信小男孩会在多年后实现自己的梦想。
你认为那时最愉快的人是谁?为什么?教师相信你们是一群弥漫爱心的还孩子,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
四、学习课文(第12~13节)过渡:保罗下了车,把弟弟抱进了车里……他们三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演示:他们三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1、这会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呢?2、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人物角度说说。
)3、演示第13节:要引导学生举行深入的思索,懂得“给予”别人的东西是多方面的,物质是需要的,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
只要你能够给别人一点关心、慰藉,别人都会谢谢你,你也会愉快。
五、总结深入1、保罗的哥哥因为而感到愉快,小男孩因为而感到愉快,保罗因为而感到愉快,我也曾因为而感到愉快。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篇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b3c71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3.png)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篇《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一、导入新课。
师:昨天,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谁能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人物有哪些?(板书:保罗小男孩)整个故事是由什么事物引起的?(一辆新车)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呢?(圣诞节前夜,保罗与一个陌生的小男孩在他的新车旁相遇,并与小男孩工度了一个美好的夜晚,领悟到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人生道理。
)二、品读感悟。
1、上一节课读__时,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被__深深感动了。
同学们都在用心朗读,用心体会,现在老师希望你们能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把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多读两遍,试着抓住重点的标点、词语、句子,联系上下文来谈谈你感动的原因,读后可以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2、小组交流。
3、大组讨论。
(1)实物投影第一次保罗错了。
A说说感动的原因。
(保罗原本以为小男孩会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小男孩却说:“希望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这令保罗惊讶,也令我感动,我感动小男孩,不是想着获取而是想着给予。
板书:不是获取而是给予)B谁能把这一段话读好,把自己内心的震撼、感动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读;分角色读。
)C过渡:保罗开始觉得小男孩有点不同寻常了,于是邀他乘车兜风。
还有令你们感动的吗?(2)实物投影“车开了一段……那些好东西了。
”A说说感动的原因。
(保罗原本以为小男孩是想炫耀一下,但小男孩却是为了给他有残疾的弟弟一个希望,希望对于脚有残疾的人来说,最大的痛苦是不能和正常人一样行走自如,来去自如,而小男孩要给弟弟买一辆新车,对弟弟来说这是最大的幸福和安慰,足以看出小男孩对弟弟的关爱之情。
)师板书:不是炫耀而是关爱。
B小男孩说的那一番充满爱心的话真让人感动,谁能念这一段话?指名读、挑战读。
拓展:你觉得小男孩想向弟弟描述的新车是怎样的?多么坚定的承诺,多么美好的愿望!相信小男孩会在多年后实现自己的梦想。
你认为那时最快乐的人是谁?为什么?师:老师相信你们是一群充满爱心的还孩子,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923629f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b.png)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给予的重要性及给予的快乐感。
2.培养学生的乐于分享和给予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讲解互助、分享和给予的意义。
•提问学生:给予对自己的影响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2. 激发学生的情感•给学生展示一幅插图,描述一个人在帮助他人时的表情。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内容,询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你认为这个人是怎么样的感受?•带领学生讨论,引导他们发现给予他人时所带来的快乐感。
3. 探索给予的方式•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一个主题。
•每个小组通过讨论,列举出与给予相关的行为。
•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经历和观察中获取灵感。
•设计一个小组分享环节,让每个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主题和列举出的给予方式。
4. 真实案例分享•给学生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描述一个人通过给予他人而获得的快乐感。
•分享此案例的目的是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给予他人的快乐。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否有类似的经历?是否也曾通过给予他人而获得快乐?5. 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重新分组,每个小组3-4人。
•每个小组讨论一个给予的场景,例如:帮助老人,帮助弱势群体等。
•要求学生团队合作,利用他们所学和个人经验,设计一份小组展示材料。
•展示材料可以包括:图片、文字、故事等,但不能带有图片和网址。
•每个小组有10分钟准备时间,然后轮流进行展示。
6. 总结和反思•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课程内容。
•提问学生:通过今天的课程,你认识到给予他人的快乐了吗?你是否已经有了乐于给予的意识?•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结束本节课,并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拓展活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给予他人的机会,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每周组织一次学生分享会,让学生有机会互相分享自己给予他人的快乐感和经历。
知识点解析•给予是一种积极的行为,通过给予他人,不仅能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同时也能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8b67ffe6c85ec3a86c2c57e.png)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摘要:、导入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给予是快乐》,、那男孩又给予了谁什么什么说这种给予是快乐⑴ 学生回答,男孩爱传递【课反思【教学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学会课生理由生组成词语会用炫耀、懂得造句3、能系上下理课重句子思能系全、掌握表现心思想句子含义、凭借课具体语言材获得给予是快乐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乐、无私奉献思想情操【教学重、难】从保罗哥哥给予保罗新轿车到保罗给予男孩希望再到男孩给予他残疾弟弟以关爱从而理他们实现种爱传递让学生这种爱传递体验到给予是快乐真正含义【教学程】、导入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给予是快乐》上节课通学们对课有了致了谁愿课题学们课题发出不声音让我听出了你们对课不理(多几学课题是对课感受开始出题非常重要)二、整体感知、是啊给予是快乐(投影出示)那课谁给予谁给予是什么什么说这种给予快乐?学们课边边思考可以上写些划划(学生思考教师鼓励学生及了学生学习动态)、(学生完遍)学们刚才老师提问题想了吗?(估计学生思考不是太多)没有关系我们默遍课要把思考和老师提问题结合起这样学习效率就高了(学生)三、合作交流学们又了遍课老师提问思考了吗?学们可以分组交流下分组交流候要有顺序别人说候要学会倾听不要随打断别人发言要等别学说完发表己见这叫会学习懂了吗?(因这问题身就有定深学生交流很有必要这程教师要了学生问题学习情况以便进行适指导)四、精指导、我们现交流下学们情况那课谁给予谁给予是什么什么说这种给予快乐我们还是从那辆新轿车说起吧这是谁给予谁礼物?什么说这种给予快乐(这问题是整课开始学生回答起比较容易但很重要板哥哥保罗)保罗哥哥给予保罗辆新轿车因那是圣诞礼物保罗当然高兴要是你节候别人送你辆新车你高兴吗?这种建立物质上给予当然是快乐、那男孩又给予了谁什么什么说这种给予是快乐⑴ 学生回答(这问题比较难但这问题学生可能会回答男孩给予他弟弟希望男孩想给予他弟弟辆新轿车教师要进行引导板男孩弟弟)⑵ 男孩给予他弟弟希望什么希望?将也能买辆车给他弟弟可能他买给他弟弟车会更漂亮也许这辆车会飞哪哈哈刚才又位学声说到候就不送弟弟汽车啦改送飞船那更到候不要忘了也带我到天上兜圈⑶ 他这种给予什么是快乐?假如你是他弟弟听了哥哥说话会怎么说?他弟弟定乐死了⑷ 你能想象出男孩说这句话神态和动作吗?如你现就那男孩会怎么说这句话你能说这句话吗?己试试① 请你真我替男孩弟弟感谢你他有这样爱他哥哥而骄傲让老师向你鞠上躬再次替男孩弟弟感谢你② 我们起这句起分享男孩快乐想起可以起⑸ 老师也希望己将也能有像男孩那样哥哥学们当男孩把己希望说出保罗什么感到非常惊讶?到5节谁能告诉老师?保罗没有想到男孩那么爱他弟弟年纪就立下了这么志向要知道保罗是成年人而男孩只是孩子而且像保罗哥哥送给保罗车是要很多钱⑹ 男孩有没有把这希望给予他弟弟他又是怎样弟弟?(投影课插图)学们课节就知道了① 谁能把男孩说那段话出投影出示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样?这是他哥哥送给他圣诞礼物你等着有天我也会送你辆新车到那侯你就可以坐车里亲眼看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东西了!② 完学们告诉老师男孩给予他弟弟仅仅是希望吗?其实这是男孩向他弟弟真情告白蕴涵是对弟弟深深爱浓浓情要知道他弟弟是位残疾人我想残疾人更要人们关爱何况他又是男孩弟弟学们节用己心、用己声音体会其情和吧(学生练)⑺ 指导朗节① 谁(般学)学们你们认他怎样?其实这段话张老师了很多遍也常常给我6岁女儿听每次都有每次感动现我特别想给学们听学们说可以吗?(放音乐)学们己再这节再体会兄弟浓浓亲情② 请你学生到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样?示学生停下我想男孩说这句话候定非常兴奋他会指着新轿车眼里闪着亮光他急切告诉弟弟就是这辆新轿车己这句学们他兴奋吗?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样?要知道他向弟弟验证己说话都没有错谁愿再这句话③ 学生到你等着有天我也会送你辆新车示学生停下你等着有天我也会送你辆新车男孩说这句话语气是坚定他坚信己将定能送给弟弟辆比这辆车更车己再这句要把男孩坚定感情出要知道他太爱己脚有残疾弟弟了请你④ 当学生完这节这男孩越说越激动他象已看到己带着背着可爱弟弟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东西学们能想象出他们俩激动神情吗?你们认他句怎样?应该怎么?己试试请你听出他激动吗?老师也想试试可以吗听老师圣诞节橱窗里东西太多了弟弟们你们玩高兴吗?谁愿带着弟弟玩高兴吗?我们起⑤ 男孩对弟弟爱深深感染了学们谁愿再这节再次寻那份感动请你(配乐)真3、男孩什么能把这份关爱带给他脚有残疾弟弟学们课6到0节就知道了谁愿告诉老师?⑴ 对是保罗他被男孩与弟弟浓浓爱与亲情所感染是开着车到了男孩把希望和关爱带给了他教有残疾弟弟这种给予保罗快乐吗?对保罗当然快乐因他男孩和他弟弟传递着爱传递着快乐板爱传递⑵ 学们保罗下了车把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位男孩也坐进了车里他们三人起了难忘夜晚那什么这夜晚对他们三人说都是难忘?弟弟难忘哪里?男孩难忘哪里?保罗难忘哪里?学们节想想弟弟也许是次这样欢圣诞夜而难忘;男孩则让弟弟得到次外欢乐而难忘;保罗难忘是由传递了快乐、传递了关爱他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那谁愿这节不但他们三人了难忘夜晚我们也和他们三起分享了快乐感到了难忘四、再次感知容、多么美圣诞夜多么令人难忘夜晚爱传递得到了升华这种爱传递你们感受到给予快乐吗学们再把这故事爱心传递体验给予快乐(学生课)、你们能不能老师推荐你们班学请他课三节请你(配乐)他朗感动了学们也深深感动了老师五、深化主题、是啊爱心传递我们懂得了给予是快乐其实我们学习和生活学细微动作句温暖话语真情扶助都是给予学们能不能结合你亲身历用几句话写出你对别人给予和别人对你给予写出你对给予是快乐理会儿我们交流吗?、(配乐)学生交流3、学们说真哥哥给予了保罗辆新轿车保罗又把希望给予了男孩男孩又把希望和关爱带给了己脚有残疾弟弟他们这种相给予传递着人真情、传递着人关爱这种相给予体验到世伟快乐让我们再课题结束课学习吧师生齐课题下课【板设计】、给予是快乐保罗弟弟男孩爱传递【课反思】课以对话主感人部分都包含对话首先要引导学生懂课主体然品味人物语言从语言感悟出人物思想从而激发已感情授课我主要采用了情感共鸣法引导学生融入故事交流已感动地方交流侧重组织他们胆谈已想法、他们体会这样不知不觉学生已进入了角色并开始系生活主地想象人物心理等主地与进行对话由营造了轻松开放课堂学生有机会由地发表言论所以就谈得很深学生不仅谈到课男孩还谈到生活部分人思想并作以比较再加上我适引导学生把议与结合起组织学生把已理通体会出使学生议结合思想认识更深些能够真正理给予是快乐结尾让学生谈已生活这样做例子及短并发表想法就使学生感情无形得到升华并促使其行动起送学生诗歌目不仅与让学生加深感情更要让学生也能够学会用语言表达已感情激起学生写作热情。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700f8e67f7ec4afe04a1dff2.png)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
【教学重点】从小男孩的言语行为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理解保罗的心理感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给予是快乐的》,板书课题。
2、这篇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呢?(圣诞节前夜,保罗与一个陌生的小男孩在他的新车旁相遇,并与小男孩共度了一个美好的夜晚,领悟到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人生道理。
)板书:保罗、小男孩二、学习课文1~5小节过渡:保罗与小男孩在他的新轿车旁相遇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对话。
(教学伊始遵循文本的特点,从整体入手,自然过段,注意了文章情节和教学情境的创设之间的关系,大处着眼,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
)1、讲读小男孩说的话:⑴自由读小男孩说的话,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⑵学生交流。
⑶随机练读。
2、体会保罗的惊讶:过渡:听了小男孩的话,保罗有什么感受?⑴读有关句子。
⑵谈谈你从中感悟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当然”一词中包含的肯定意味;弄懂“这样的”指送他小汽车的哥哥。
)⑶随机练读。
4、小结:真没想到,小男孩居然不是希望有这样一个哥哥,而是希望成为这样一个哥哥;不是想获取,而是想给予。
这使保罗十分惊讶。
(同时板书。
)5、分角色朗读课文1~5小节。
(教学中紧紧抓住人物的对话展开语言文字训练,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朗读水平很高,体现了平时教学的扎实有效。
)三、学习课文6~11小节过渡:出人意料的回答使保罗非常惊讶,他吃惊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引读到课文第9小节。
)1、自由读课文6~11小节,思考:为什么保罗又错了。
2、交流:联系上下文内容来回答。
(保罗本以为小男孩是想炫耀一下,但小男孩却指着新车对他那脚有残疾的弟弟许下了一个坚定的承诺。
)3、品读欣赏:⑴再读课文6~11小节,想一想这一过程中最令人感动的是什么?⑵组织交流,并相机练读。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c18fda040066f5335a812187.png)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
【教学重点】从小男孩的言语行为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理解保罗的心理感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给予是快乐的》,板书课题。
2、这篇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呢?(圣诞节前夜,保罗与一个陌生的小男孩在他的新车旁相遇,并与小男孩共度了一个美好的夜晚,领悟到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人生道理。
)板书:保罗、小男孩二、学习课文1~5小节过渡:保罗与小男孩在他的新轿车旁相遇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对话。
(教学伊始遵循文本的特点,从整体入手,自然过段,注意了文章情节和教学情境的创设之间的关系,大处着眼,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
)1、讲读小男孩说的话:⑴自由读小男孩说的话,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⑵学生交流。
⑶随机练读。
2、体会保罗的惊讶:过渡:听了小男孩的话,保罗有什么感受?⑴读有关句子。
⑵谈谈你从中感悟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当然一词中包含的肯定意味;弄懂这样的指送他小汽车的哥哥。
)⑶随机练读。
4、小结:真没想到,小男孩居然不是希望有这样一个哥哥,而是希望成为这样一个哥哥;不是想获取,而是想给予。
这使保罗十分惊讶。
(同时板书。
)5、分角色朗读课文1~5小节。
(教学中紧紧抓住人物的对话展开语言文字训练,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朗读水平很高,体现了平时教学的扎实有效。
)三、学习课文6~11小节过渡:出人意料的回答使保罗非常惊讶,他吃惊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引读到课文第9小节。
)1、自由读课文6~11小节,思考:为什么保罗又错了。
2、交流:联系上下文内容来回答。
(保罗本以为小男孩是想炫耀一下,但小男孩却指着新车对他那脚有残疾的弟弟许下了一个坚定的承诺。
)3、品读欣赏:⑴再读课文6~11小节,想一想这一过程中最令人感动的是什么?⑵组织交流,并相机练读。
-人教版四年级24.《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教案_四年级语文教案.doc
![-人教版四年级24.《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教案_四年级语文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7fba27caf121dd36a22d8211.png)
人教版四年级24.《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教案_四年级语文教案师:昨天,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谁能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人物有哪些?(板书:保罗小男孩)整个故事是由什么事物引起的?(一辆新车)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呢?(圣诞节前夜,保罗与一个陌生的小男孩在他的新车旁相遇,并与小男孩工度了一个美好的夜晚,领悟到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人生道理。
)二、品读感悟。
1、上一节课读文章时,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被文章深深感动了。
同学们都在用心朗读,用心体会,现在老师希望你们能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把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多读两遍,试着抓住重点的标点、词语、句子,联系上下文来谈谈你感动的原因,读后可以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2、小组交流。
3、大组讨论。
(1)实物投影第一次保罗错了。
A 说说感动的原因。
(保罗原本以为小男孩会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小男孩却说:“希望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这令保罗惊讶,也令我感动,我感动小男孩,不是想着获取而是想着给予。
板书:不是获取而是给予)B 谁能把这一段话读好,把自己内心的震撼、感动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读;分角色读。
)C 过渡:保罗开始觉得小男孩有点不同寻常了,于是邀他乘车兜风。
还有令你们感动的吗?(2)实物投影“车开了一段……那些好东西了。
”A 说说感动的原因。
(保罗原本以为小男孩是想炫耀一下,但小男孩却是为了给他有残疾的弟弟一个希望,希望对于脚有残疾的人来说,最大的痛苦是不能和正常人一样行走自如,来去自如,而小男孩要给弟弟买一辆新车,对弟弟来说这是最大的幸福和安慰,足以看出小男孩对弟弟的关爱之情。
)师板书:不是炫耀而是关爱。
B 小男孩说的那一番充满爱心的话真让人感动,谁能念这一段话?指名读、挑战读。
拓展:你觉得小男孩想向弟弟描述的新车是怎样的?多么坚定的承诺,多么美好的愿望!相信小男孩会在多年后实现自己的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给予是快乐的》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文《给予是快乐的》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炫耀”、“懂得”造句。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能联系全文、掌握表现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从保罗的哥哥给予保罗新轿车,到保罗给予小男孩希望,再到小男孩给予他的残疾弟弟以关爱,从而理解他们之间在实现一种爱的传递,让学生在这种爱的传递中体验到给予是快乐的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4课《给予是快乐的》。
上节课通过读书,同学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谁愿意读一读课题。
同学们读课题发出的不同声音,让我听出了你们对课文的不同理解。
(多找几个同学读,读课题是对课文感受的开始,读出题意非常重要。
)二、整体感知1、是啊,给予是快乐的。
(投影出示。
)那课文中谁给予谁,给予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种给予快乐的?同学们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可以在书上写一些划一划。
(学生读文思考,教师在鼓励学生的同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2、(学生读完一遍之后)同学们,刚才老师提的问题,想好了吗?(估计学生思考好的不是太多)好,没有关系,我们默读一遍课文,要把的思考和老师的提的问题结合起来,这样学习的效率就高了。
(学生在读。
)三、合作交流同学们又读了一遍课文,老师的提问思考好了吗?同学们可以分组交流一下。
注意,在分组交流的时候,要有顺序,别人说的时候要学会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要等别的同学说完在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叫会学习。
懂了吗?(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有一定的深度,学生交流很有必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问题的学习情况,以便进行适时的指导。
)四、精读指导1、好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那课文中谁给予谁,给予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种给予快乐的。
我们还是从那辆新轿车说起吧。
这是谁给予谁的礼物?为什么说这种给予快乐的。
(这个问题是整个课文的开始,学生回答起来比较容易,但很重要,板书:哥哥→保罗。
)保罗的哥哥给予保罗一辆新轿车,因为那是圣诞礼物,保罗当然高兴。
要是你在过节的时候,别人送你一辆新车,你高兴吗?这种建立在物质上的给予当然是快乐的。
2、那小男孩又给予了谁什么,为什么说这种给予是快乐的:⑴学生回答。
(这个问题比较难,但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回答,小男孩给予他的弟弟希望,小男孩想给予他弟弟一辆新轿车,教师要进行引导,板书:小男孩→弟弟。
)⑵小男孩给予他弟弟希望,什么希望?将来也能买一辆车给他的弟弟,可能他买给他弟弟的车会更漂亮,也许这辆车会飞哪。
哈哈,刚才又一位同学在小声说,到时候就不送弟弟汽车啦,改送飞船。
那更好,到时候不要忘了也带我到天上兜一圈。
⑶他的这种给予为什么是快乐的?假如你是他弟弟,听了哥哥说的话,会怎么说?他的弟弟一定乐死了。
⑷你能想象出小男孩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和动作吗?如果你现在就那个小男孩,会怎么说这句话,你能说好这句话吗?自己试一试:①请你读:读的真好,我替小男孩的弟弟感谢你,为他有这样一个爱他的哥哥而骄傲,让老师向你鞠上一躬,再次替小男孩的弟弟感谢你。
②我们一起读这一句,一起去分享小男孩的快乐。
想站起来读的可以站起来。
⑸此时老师也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有一个像小男孩那样的哥哥。
同学们,当小男孩把自己的希望说出来之后,保罗为什么感到非常惊讶?读一读1到5节。
谁能告诉老师?保罗没有想到,小男孩那么的爱他的弟弟,小小年纪就立下了这么大的志向,要知道保罗是个成年人,而小男孩只是个孩子,而且像保罗的哥哥送给保罗的车是要很多钱的。
⑹小男孩有没有把这个希望给予他的弟弟,他又是一个怎样的弟弟?(投影课文的插图)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11节就知道了。
①谁能把小男孩说的那段话读出来。
投影出示:“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的你的一样?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
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到那时侯,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②读完之后,同学们告诉老师,小男孩给予他弟弟的仅仅是希望吗?其实这是小男孩向他弟弟的真情告白,中间蕴涵的是对弟弟深深的爱,浓浓的情,要知道他的弟弟是一位残疾人。
我想残疾人更需要人们的关爱,何况他又是小男孩的弟弟。
同学们好好读一读第11节,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声音去体会其中的情和意吧。
(学生练读。
)⑺指导朗读第11节:①谁来读:(找一个读书一般的同学。
)同学们你们认为他读的怎样?其实这段话,张老师读了很多遍,也常常读给我的6岁的女儿听,每一次读,都有每一次的感动。
现在我特别想读给同学们听,同学们说可以吗?(放音乐,范读)同学们自己再来读一读这一节,再去体会兄弟间的浓浓亲情。
②请你读:学生读到“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示意学生停下来。
我想小男孩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非常兴奋,他会指着新轿车,眼里闪着亮光,他在急切的告诉弟弟就是这辆新轿车。
自己在读一读这一句。
同学们他兴奋吗?“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要知道,他在向弟弟验证自己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错。
谁愿意再读一读这句话。
③学生读到“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示意学生停下来。
“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小男孩说这句话时,语气是坚定的,他坚信自己将来一定能送给弟弟一辆比这辆车更好的车。
自己再读这一句,要把小男孩此时坚定的感情读出来,要知道他太爱自己脚有残疾的弟弟了。
请你读。
④当学生读完这一节。
这时的小男孩越说越激动,他好象已经看到自己带着背着可爱的小弟弟,在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
同学们能想象出他们俩激动的神情吗?你们认为他最后一句读的怎样?应该怎么读?自己试一试。
请你读。
听出他的激动吗?老师也想试一试,可以吗。
听老师读。
圣诞节橱窗里的好东西太多了,弟弟们你们玩的高兴吗?谁愿意读。
带着弟弟玩的高兴吗?好,我们一起读。
⑤小男孩对弟弟的爱深深的感染了同学们,谁愿意再读这一节,再次寻找那份感动。
请你读(配乐)读的真好。
3、小男孩为什么能把这份关爱带给他脚有残疾的弟弟,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6到10节就知道了。
谁愿意告诉老师?⑴对,是保罗:他被小男孩与弟弟间浓浓的爱与亲情所感染,于是开着车来到了小男孩家,把希望和关爱带给了他教有残疾的小弟弟。
在这种给予中保罗快乐吗?对,保罗当然快乐。
因为他在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之间传递着爱,传递着快乐。
板书:爱的传递⑵同学们保罗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位小男孩也坐进了车里。
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那“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小弟弟难忘在哪里?小男孩难忘在哪里?保罗难忘在哪里?同学们读一读12节好好想一想。
小弟弟也许是第一次这样欢度圣诞之夜而“难忘”;小男孩则为让弟弟得到一次意外的欢乐而“难忘”;保罗的“难忘”是由于传递了快乐、传递了关爱,他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那谁愿意读一读这一节。
不但他们三个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我们也和他们三个一起分享了的快乐,感到了难忘。
四、再次感知文章内容1、多么美的圣诞夜,多么令人难忘的夜晚,爱在传递中得到了升华。
在这种爱的传递中,你们感受到给予的快乐吗。
同学们再把这个故事读一读,,在爱心的传递中去体验给予的快乐。
(学生在读课文。
)2、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推荐一个你们班读书最好的同学,请他读课文的最后三节。
好,请你读。
(配乐。
)他的朗读感动了同学们,也深深的感动了老师。
五、深化主题1、是啊,在爱心的传递中我们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其实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之间的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真情的扶助,都是给予。
同学们能不能结合你的亲身经历,用几句话写出你对别人的给予和别人对你的给予,写出你对给予是快乐的理解。
一会儿我们交流,好吗?2、(配乐)学生交流。
3、同学们说的真好,哥哥给予了保罗一辆新轿车,保罗又把希望给予了小男孩,小男孩又把希望和关爱带给了自己脚有残疾的弟弟,他们在这种相互的给予中传递着人间的真情、传递着人间的关爱,在这种相互的给予中体验到世间最伟大的快乐。
让我们再读课题,来结束本课的学习吧。
师生齐读课题。
下课。
【板书设计】24、给予是快乐的保罗弟弟小男孩爱的传递【课后反思】本篇课文以对话为主,最感人的部分都包含在对话中,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主体,然后品味文章中人物的语言,从语言中感悟出人物的思想,从而激发自已的感情。
在授课时,我主要采用了情感共鸣法,在引导学生融入故事后,交流自已最感动的地方,在交流时侧重于组织他们大胆谈自已的想法、他们的体会。
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自已进入了角色,并开始联系生活自主地想象人物的心理等,自主地与文本进行对话,由于营造了一个轻松开放的课堂,学生有机会自由地发表言论,所以就谈得很深,学生不仅谈到课文中的小男孩还谈到生活中的大部分人的思想,并作以比较,再加上我适时引导学生把议与读结合起来,组织学生把自已的理解通过读来体会出来,使学生读议结合思想认识更深一些,最后能够真正理解给予是快乐的。
结尾让学生谈自已生活中这样做的例子及阅读短文并发表想法,就使学生的感情无形中得到升华,并促使其行动起来。
送学生诗歌的目的不仅在与让学生加深感情,更要让学生也能够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已的感情,激起学生写作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