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用药思路与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用药思路与方法

周超凡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高血压是以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40多年来,我国高血压病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1958年的发病率是5.11%,1991年就上升至11.88%,2002年约1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成人高血压发病率为8%~18%。日本、美国发病率较高为17%~22%。由于发达国家对高血压的宣传教育、防治工作做得较好,对高血压病的危害性认识较充分,防治措施比较得力,近年已出现下降的趋势。2002年10月8日为我国第五届高血压病日,更应做好高血压病的宣传、教育、防治工作。

在我国高血压病中,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0%,症状性高血压约占10%,其中包括慢性肾炎、肾血管病变、主动脉缩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柯兴综合症、嗜铬细胞瘤等等。从发病因素、发病率高低来看;男性比女性高,北方比南方高,城市比农村高,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高,大量饮酒、膳食偏咸的比不饮酒少饮酒、膳食清淡的高,精神紧张,心理不平衡的比精神放松、心理平衡的高,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比无高血压家族史的高。

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是以眩晕、头痛为主的,有鉴于此,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痛范畴。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对高血压病出现的多数症状都有独特的疗效,比起西医来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中药降压效果尚不理想,起效也较慢,故需进一步改进用药思路与方法,来提高临床疗效。经我们多年的探索与临床实践,现提出7个用药思路与方法供同行参考,并望指正。

1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

目前,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指导原则,对疗效判定分血压疗效判定标准和证候疗效判定标准。高血压分3期,各期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加上个体差异归纳起来高血压病可能出现以眩晕、头痛为主的有20多个症状。中医的精髓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而高血

压病正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以辨证论治。中医对高血压病症状十分重视,通过辨证论治能很好地改善临床证候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间接达到降压的目的。过去由于对降压中药的配合应用重视不够,其降压幅度往往不大。西医十分重视降压作用,对改善症状往往重视不够,通过治疗血压虽降到正常范围内,但患者常常有这样或那样的不适,生存质量颇受影响。因此,中西医应取长补短。高血压病的诊断,还得采用西医的办法,特别是轻度高血压,临床无明显症状,中医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半数高血压患者是体检或其他疾病就医时发现。

1.1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SBPmmHgDBPmmHg

理想血压<120<80

正常血压<130<85

正常高值130-13985-89

高血压Ⅰ级(轻度)140-15990-99

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90-94

高血压Ⅱ级(中度)160-170100-109

高血压Ⅲ级(重度)>180>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90

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90

1.2高血压临床分期标准

(1)Ⅰ期高血压: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并发症表现者。

(2)Ⅱ期高血压:高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X线、心电图或超声检查见有左室肥大,眼底检查见有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限变窄,尿蛋白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106-177mmol/L);超声或X线有动脉粥样斑块。

(3)Ⅲ期高血压: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出现脏器损害临床表现:心: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短暂脑缺血发作、脑卒中、高血压脑病。眼底:视网膜出血、渗出,伴或不伴视乳头水肿。肾:血肌酐177mmol/L以上,肾功能衰竭。血管夹层动脉瘤、动脉闭塞性疾病。

2中药理论与中药药理、毒理相结合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应当把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结合起来用药。对高血压病可能出现的眩晕、头痛等20多个常见症状。中医称之证侯,如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等证侯进行辨证论治,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改善证侯作用,并能间接达到降压的目的。症状、证侯虽得到较好的改善,但血压降得往往不理想。不少医师不掌握或不熟悉中药降压的科研成果,甚至在辨证论治的处方中用上1~2味升压药,升降抵消事与愿违。我们应掌握天麻、钩藤、黄芩、黄连、大黄、龙胆草、葛根、丹参、丹皮、川芎、淫羊藿、莱菔子等70多种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在高血压病治疗中尽量避免使用枳实、枳壳、青皮、西红花、白鲜皮、蟾酥等10来种升压中药。在中医辨证、西医辨病治疗高血压病及合并症时,应尽量选用既对证又降压的中药,少用只对证不降压的中药,尽量避免使用升压的中药。降压药配降压药,做到降降结合,防止升降抵消。还要学会一药多用,如用天麻既治眩晕又降压,可做到一举两得。用川芎既治头痛又降压、改善微循环做到一举三得。高血压病人需要长期服药,所选药物更应要安全有效,不能用有毒副作用的中药,如青木香、广防己。虽都有较好的降压作用,由于含有马兜铃酸对肾脏有毒性,故应在禁用之列。久服将会导致肾功能衰竭。

3治疗高血压与高血压合并病相结合

治疗高血压病要从本质上把握高血压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它是在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的基础上,常伴有心脑肾及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由于高血压病90%是原发性高血压病,其中95%以上原发性高血压病属于缓进型的,急进型

只占1%~5%。由于发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很长。初期几乎没有不适或症状。至少有半数患者是在体检中发现或在治疗其他疾病时测血压才发现的,其隐蔽性真是害人不浅。由于高血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尚未做到家喻户晓,不少人缺乏对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竟有少数人直到出现高血压病并发症,靶器官有功能性、器质性损害时才去就诊,那时已后悔莫及了。

西医治疗高血压强调用药要遵循个体化原则,中医重视辨证论治,治疗原则是一致的。同时,都主张采取综合措施,即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都上,以求协同增效,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高血压病降血压是本,改善高血压病出现的症状是标。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当眩晕影响不能站立时,当头痛难忍,上冲额顶时,当烦躁易怒不可遏制时,当大便艰难、数日不行时,当失眠严重,彻底难眠时……首先要考虑改善危害生命与生存质量的症状,当这些症状改善了,血压也会间接下降,但降的幅度不大。当症状改善了或不严重了还要重视降压。血压长期不降维持在较高水平,久而久之,必然损失靶器官的功能,甚至器质,产生一系列并发症或并发病。中药理论与中药降压药理相结合,就是为了既改善症状证侯,又达到降压目的,一举两得,两全其美,真是发挥了中药的多效性和综合作用。中药的多效性与综合作用,有可能较好地解决高血压病和高血压合并病的全面治疗问题。

4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

高血压病疗法很多,药物疗法占主导地位,其他疗法作为非药物疗法也应充分发挥作用。饮食疗法也很重要,要及时纠正高血压病人高盐、高脂、高蛋白、低钙、低纤维素、低维生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提倡宝塔型饮食结构。更要鼓励高血压病人多吃降压食品如芹菜、萝卜、芦笋、海藻、海带、大蒜、洋葱、香蕉、荸荠、白果、山楂等。节制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有利于降压。提倡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练气功、太极拳、散步也有利于高血压的防治。我国传统的医疗保健方法如按摩、推拿、药浴、药枕也有辅助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