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市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点

一、“十一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一)发展现状

产业规模逐步扩大。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合肥市电子信息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88.27亿元、222.11亿元、228.9亿元、281.98亿元,327.37亿元(见附图)。京东方、鑫昊PDP、赛维LDK、海润光伏等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性强、引领产业升级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建成,新项目总投资规模创历史最好水平,共完成投资500亿元。涌现出四创科技、美亚光电、科大讯飞等一大批产值超过亿元、市场开拓能力强、成长性较好的本地电子信息企业。

“十一五”电子信息产业产值柱状图

结构调整升级加快。一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实现由单一向多

元结构的转变,呈现多媒体、信息家电、通信设备、网络设备、计算机设备、PDP屏、液晶显示、雷达等制造产品规模化、多样化;二是软件、系统集成、外包服务产值逐年增加,软件产品应用范围逐步拓展,在语音合成、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煤矿生产、交通监控、企业ERP、动漫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同行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软件企业,产生了语音芯片、多功能移动终端、国产数据库、智能交通监控、数字化色选机等一大批有技术水平、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

产业集群效应显现。高新区软件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基地、语音产业园、电子信息服务外包基地已初步形成;经开区以微电子设计、封装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日趋完善;随着TFT -LCD6代线、PDP、玻璃基板、LED等项目建成量产,新站区“国家级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十一五”以来,全市电子信息领域共有近百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中特种信息显示、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综合信息平台等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共有4项课题(其中:牵头课题1项、联合课题3项)列入国家“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重大专项。共形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创新型及试点企业5家,量子通信、智能交通、汽车电子、雷达、集成电路设备等领域自主创新成果突出,部分已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产业规模总量偏小。产业总量偏小,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主导产品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下端,核心竞争力不足,竞争优势不突出。产业发展环境有待优化。政府的政策导向、人才培养与储备、产业配套环境、公共平台建设等方面亟待增强。

二、“十二五”电子信息发展环境分析

“十二五”期间,是我市加快建设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关键时期。作为高新技术的代表性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战略先导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我市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将日渐明显,我市电子信息化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国家振兴电子信息产业的政策机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鼓励振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相继出台,以及国家大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将为我市电子信息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发展带来契机。

--产业发展面临重大战略机遇。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技术创新动力和活力充足。电子信息产品进入新一轮调整时期,硬件销售增长下滑,软件服务和应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产业转移加快,企业竞争格局加速调整,知名企业更多选择合作、合资来增加竞争力,为我市电子信息化提供强大持久推动力。

--信息技术创新与融合发展加速。未来几年,信息技术仍将是发展最为迅速、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随着技术突破进程加快,信息技术作为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产业

升级“助推器”的重要作用发挥日益显现,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已成为推动信息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的目标,

按照“调整结构、加速承接、创新引领、融合带动、协同发展、政策引导”发展思路,完善发展环境,加强优势资源整合和关键核心技术引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产业基地(园)建设,培育壮大一批骨干企业,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为全市重要的战略先导与支柱产业,实现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重大项目为引领。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在重点领域取得进展,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与规模扩张。

2、坚持自主创新为引领。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以系统应用为牵引,加速技术自主开发,加快技术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

3、坚持两化融合为引领。大力推广电子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改造、支柱产业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的作用,加快产品应用发展。

4、坚持开放带动为引领。积极承接转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同时加大对国内外知名电子信息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培育骨干企业,弥补产业发展短板,快速做大产业规模。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不含新型平板显示产业)

将按照“扩大规模、调整结构、加速承接、创新引领、融合带动”的总体要求,努力推进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将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战略性、先导型的支柱产业。

1、总量规模迈上五百亿元台阶。到2015年,全市计划投资500亿元,力争实现产值超500亿元、工业增加值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占全市规上企业总产值4.2%;其中软件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语音、智能家电、光电产业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培育超50亿元的电子产品制造企业5家,超10亿元的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各10家,规上企业达到100户以上,在微电子、平板显示、汽车电子等优势产业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技术水平、智能语音产业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2、产业发展格局得到优化。优化区域布局,形成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构筑分布合理、区域特色鲜明、集聚效应突出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