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优秀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相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相、璧、蔺、强、划、廉、御、缶、卿”等生字,会写“召、臣、议、兵、献、付、举、诺、典、宾、抄、怯、俩、荆、罪”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故事内容。

3、以取小标题的方式概括故事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蔺相如不畏强暴、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品质以及廉颇勇于改过

的精神。

2.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分清三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找出故事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与人相处以和为贵以及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通过对重点人物的描写准确分析出人物的特点,理解人物特点所包含的精神品质。

难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基础上分清故事的前因后果,找到故事之间的关系。

教学突破

本课是历史故事,故事性较强对孩子而言能够引起孩子们较浓厚的阅读兴趣。因此应该放手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在此基础上对故事的内容分别取个小标题。引导学生勾画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蔺相如、廉颇的描写,通过描写分析出人物身上所具有的鲜明特点,再进一步挖掘包含的品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单

第二课时: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课前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2、课前了解战国七雄以及司马迁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师:同学们我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国家,历史的长河里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你们知道有哪些历史人物吗?

生:秦始皇、李白、周文王......

师:今天我们将来认识一位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历史学家,他就是司马迁。

根据大家课前所查找的资料谁能来介绍下司马迁呢?

生1:司马迁是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生2: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

师:看来同学们的预习都很认真,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根据《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

2、请学生齐读课题。

3、师: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谁能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来介绍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呢?

生: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另有一说认为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主体时间线处于东周末期。战国时代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时代之一。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师:我们这个故事是跟战国七雄里的赵国和秦国有关。

师:看到这个标题,你们有什么问题?

生1:“将相和”中的廉颇和蔺相如为什么和好了?

生2:他们之前有过什么矛盾?

生3:他们是怎样和好的?

4.师:下面我们一起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

(1)努力把生字词读正确,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读完以后,想想:课文讲了几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预习情况,学习字词。

(1)根据预习单学习生字新词。

抽生领读、全班齐读本课生字新词。

召集商议无价之宝绝口不提理直气壮胆怯允诺完璧归赵推辞

抵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

(2)认识了生字新词,再来读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生:全文讲了3个故事

师:这篇课文的篇幅有点长,面对这样长的课文我们可以采用取小标题方法来讲长课文变短,谁能来给这篇课文的三个故事取个小标题?一般我们规定小标题最好是四个字。

生: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师:同学们能够选用成语来命名非常好。请大家找出这三个故事所在的段落。

生:完璧归赵是2——10段

渑池之会是11——15段

负荆请罪是16——18段

师:默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三个故事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生: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大功,才有后来参加”渑池之会”,“完璧归赵”是因,“渑池之会”是果。

师:为什么后来廉颇与蔺相如失和呢?

生:因为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两次立了奇功让廉颇不服气。

师:因此“负荆请罪”和前面两件事有着怎样的关系?

生:前面两件事是因,“负荆请罪”是果。

师:不错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很清楚的了解三件事的原因了。不过课文似乎还有一个自然段没有提到请大家找出来。

生:是第一自然段。

师:请大家思考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下面的三个故事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生:第一自然段是下面三个故事的总的起因,如果没有秦国强大常常进攻别的国家,也就不会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而蔺相之所以忍让廉颇,廉颇能够负荆请罪也是因为害怕将相失和让秦国有机可乘。

板书设计

将相和

完璧归赵(原因)

秦国强大渑池之会(原因)

(总的原因)负荆请罪(结果)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而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故事去体会人物的特点。师:上节课有同学曾提出过问题将相失和的原因是什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原因是什么?

生: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师:廉颇之所以看不起蔺相如就是认为蔺相如靠着一张嘴爬到了他的头上。事实是否是这样的呢?请大家默读“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找到相关的句子,说说你的看法。

二、精读课文,读懂人物

生1: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导秦国去。……”送和氏璧去秦国事关国家是否受辱和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而且是一个难题,而蔺相如却这是“想一会儿”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体现出蔺相如的智慧超群。

(师出示相应语句的课件)

生2:蔺相如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不肯交出十五座城,他一定把璧送回来。说明蔺相如去秦国抱定牺牲的决心,体现出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勇于牺牲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