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输血

合集下载

内科输血规范试题及答案

内科输血规范试题及答案

内科输血规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宜进行输血?A. 输血前进行常规血液学检查B. 红细胞计数<3.5×10^12/LC. 血液类型不符合D. 输血前进行交叉试验2. 输血前,患者需签署以下哪种同意书?A. 输血知情同意书B. 术前知情同意书C. 血型鉴定同意书D. 输血监测同意书3. 以下哪项病史记录对输血安全至关重要?A. 手术史B. 过敏史C. 用药史D. 输血史4. 输血前,需进行什么样的交叉试验?A. 匹配供血者血小板和患者血清B. 匹配供血者血清和患者红细胞C. 匹配供血者红细胞和患者血清D. 匹配供血者全血和患者血小板5. 以下哪种输血反应是较为常见的?A. 过敏反应B. 输血后感染C. 输血后出血D. 输血休克6. 输血后,患者突然出现寒战、发热、低血压等症状,可能是哪种输血反应?A. 输血后感染B. 输血后溶血反应C. 输血后过敏反应D. 输血后肺水肿7. 以下哪种输血反应是由于供血者血液中存在某种抗原而引起?A. 输血后感染B. 输血后溶血反应C. 输血后过敏反应D. 输血后肺水肿8. 输血前,应进行定期的血液检查以监测以下哪项指标?A. 动脉血氧饱和度B. 红细胞计数C. 血糖水平D. 血压9. 对于哪类血型的患者来说,O型血是"万能"供血者?A. A型血B. B型血C. AB型血D. O型血10. 输血前,应注意供血者的以下哪个因素?A. 年龄B. 性别C. 血型D. 孕产史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输血与输液的目的是相同的。

()2. 满足输血适应证的患者,可以立即进行输血。

()3. 交叉试验的目的是判断供血者血液与受血者血液是否相容。

()4. 成年人骨髓中主要产生红细胞。

()5. 输血前,供血者的血液必须与受血者的血液进行配型鉴定。

()6. 输血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寒战等过敏反应症状。

输血科 内科输血

输血科 内科输血
男性? 女性? 孕妇? 小儿?
贫血是指外周血液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血 细胞比容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所以,贫血并非是独立的疾病实体,而是继发于多种疾病 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国内诊断贫血的标准一般定为: 成年男性hb<120g/L,红细胞<4.5 ×1012/L,红细胞比容 <0.42 成年女性hb<110g/L,红细胞<4. 0×1012/L,红细胞比容 <0.37
急性失血的输血注意事项
1.大量输血(指24小时内输血量接近或超 过自身全血量)时,无论输注的是全血 或红细胞,都将会出现血小板和凝血因 子的不足,需要适量输注血小板及FFP。
2.输全血易使受血者产生同种免疫抗体,影响 再次输血,一旦抗体产生,再输血时就会发 生输血不良反应。
3.原有心肺疾病者,更要注意输液、输血 量及输注速度
红细胞疾病 的输血
营养性贫血
1.缺铁性贫血 2.巨幼细胞贫血
机体生铁所需的造血物质缺乏所致, 如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
主要治疗措施是补充造血物质,一般 无需输血,4~6周后可使血红蛋白接近 正常。
输血适应症
血红蛋白<40g/L或血红蛋白<60g/L且伴有下 述情况之一者:
1.伴有明显缺氧症状 2.急需手术治疗其他疾病 3.妊娠分娩
⑤要做侵入性检查或腹部手术,血小板应提 升至50×109/L
3.治疗性血小板输注
因血小板减少,而有严重出血的患者,特别 是有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的危险时,应及时 输注血小板。
注意!由于患者反复多次输注血小 板,容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
4.当再障患者中性粒细胞<0.2×109/L,并发 感染时在选用强有力的广谱抗生素的同时, 必要时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静脉注射的 免疫球蛋白治疗

内科输血指南

内科输血指南

自身输血指南自身输血可以避免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

自身输血有三种方法:贮血式自身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及回收式自身输血。

一、贮存式自身输血术前一定时间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

1.只要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110g/L或红细胞压积>0.33,行择期手术,患者签字同意,都适合贮存式自身输血。

2.按相应的血液储存条件,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

3.每次采血不超过500ml(或自身血溶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3天。

4.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条件的可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

5.血红蛋白<100g/L的患者及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不能采集自身血。

6.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

二、急性等血液稀释(ANH)ANH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身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降低红细胞压积,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份丢失减少。

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身血回输给患者。

1.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压积≥0.33),估计术中有大量失血,可以考虑进行ANH。

2.手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灌流时,也可采用。

3.血液稀释程度,一般使红细胞压积不低于0.25。

4.术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尿量的变化,必要时应监测患者静脉压。

5.下列患者不宜进行血液衡释:血红蛋白<100g/L,低蛋白血症,凝血机能障碍,静脉输液通路不畅及不具备监护条件的。

三、回收式自身输血血液回收是指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滤过、洗涤等处理,然后回输给患者。

血液回收必须采用合格的设备,回收处理的血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体外循环后的机器余血应尽可能回输给患者。

内科输血指征及原则_概述及解释说明

内科输血指征及原则_概述及解释说明

内科输血指征及原则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输血是内科领域中一项常见的治疗手段,通过将血液或其组成部分输注给患者来纠正贫血、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健康状况。

内科输血指征及原则是指在内科临床实践中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输血以及执行输血时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

了解正确的内科输血指征及原则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输血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内科输血指征及原则展开详细讨论,并对其进行解释说明。

首先,我们将介绍输血指征的相关内容,包括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输血的标准和判断依据。

其次,我们将探讨在进行内科输血时应遵循的原则,例如合理使用不同类型的血液制品、正确选择适宜的输血量等。

然后,本文将详细解释内科输血的必要性和适用范围,强调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进行输血是不可或缺的,并且针对不同的病情给出了相应的适用范围。

随后,我们将探讨内科输血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包括输血反应、感染风险以及其他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最后,本文还将介绍输血过程中的监测与管理,包括血液安全、输血速率以及输血效果的评估等。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和解释内科输血指征及原则,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内科输血的必要性、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并提供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指导。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更好地掌握内科输血决策与操作原则,在临床实践中能够做出明智而准确的判断,并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在最终结论部分,我们还会总结主要观点并对未来内科输血指征及原则进行展望与建议,以期推动该领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 内科输血指征及原则2.1 输血指征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在内科领域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输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科输血指征:a) 术前准备:在某些手术前,如大手术或涉及重要器官的手术中,出于安全考虑可能需要进行预防性输血。

b) 急性失血:严重创伤、内出血或其他急性失血情况下可能需要输血以迅速恢复患者的有效循环容量。

c) 缺氧和贫血:当患者出现严重缺氧症状(如心肌缺氧)以及贫血相关症状时,给予红细胞输注可以提高氧运输和改善组织供氧。

内科输血年度总结报告(3篇)

内科输血年度总结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输血治疗已成为内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科室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输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现将本年度输血工作总结如下:一、输血工作概况1. 输血总量:本年度我科室共输血XX人次,其中红细胞XX单位,血小板XX单位,血浆XX单位。

2. 输血种类:主要包括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冷沉淀、白蛋白等。

3. 输血适应症:包括贫血、手术、外伤、重症感染、器官移植等。

二、输血工作亮点1. 严格执行输血规章制度:本年度我科室始终坚持“输血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执行输血规章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2. 优化输血流程:为提高输血工作效率,我科室对输血流程进行了优化,缩短了患者等待输血的时间。

3. 加强输血知识培训:本年度,我科室组织输血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输血技术水平。

4. 积极开展输血新技术:本年度,我科室成功开展输血新技术,如自体输血、富血小板血浆输血等,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5. 加强输血不良反应监测:本年度,我科室密切关注输血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部分医护人员对输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输血操作不规范。

2. 改进措施:加强输血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输血技术水平;完善输血操作规范,确保输血安全。

3. 存在问题:部分患者对输血存在恐惧心理,不愿接受输血治疗。

4. 改进措施:加强输血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输血的认识,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四、总结过去的一年,我科室在输血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输血工作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以下是具体措施:1. 加强输血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输血技术水平。

2. 完善输血操作规范,确保输血安全。

3. 加强输血不良反应监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4. 深入开展输血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输血的认识。

内科输血指南

内科输血指南

四、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 ------------血小板 ------------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和临床症状结合决定是否输 注血小板,输注指征: 注血小板,输注指征: 1.PLT > 50×109/L,一般不需要输注 50× /L, 2. PLT 10×109/L~50×109/L,根据 10× /L~50× /L, 临床出血情况决定 3.PLT < 5×109/L,应该立即输注预 5× /L, 防出血
普通冰冻血浆: 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 普通冰冻血浆: 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
新鲜冰冻血浆(FFP) 新鲜冰冻血浆(FFP) FFP含所有的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 FFP含所有的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 含所有的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 70 kg病人给予1U FFP(250 ml~300 ml) kg病人给予 病人给予1U 可提高PT 1%。 可提高PT 5%~6%,APTT 1%。 ml/kg)可以达到和维持凝血 输FFP(5~20 ml/kg)可以达到和维持凝血 因子浓度在临界水平以上。 因子浓度在临界水平以上。
洗涤红细胞
用于避免引起同种异型白细胞抗体和避免输 人血浆中某些成分如补体、凝集素、 人血浆中某些成分如补体、凝集素、蛋白质 等, 包括对血浆蛋白过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 包括对血浆蛋白过敏、 贫血患者、 贫血患者、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和阵发 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患者。 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患者。
二、输血的成分
浓缩红细胞 ( RBCs ) 血小板 新鲜冰冻血浆(FFP) 新鲜冰冻血浆(FFP) 冷沉淀 纤维蛋白原(Fib) 纤维蛋白原(Fib)
各种血液成分保存的条件/ 各种血液成分保存的条件/时间
红细胞: 4~6℃ 4~6℃ 血小板: 22~24 ℃ FFP: FFP: -20 ℃以下 冷沉淀: -20 ℃以下 普通冰冻血浆: -20 ℃以下 粒细胞: 室温 35天 35天 5天 1年 1年 1年 24小时 24小时

实用内科学13版输血

实用内科学13版输血

输血录自《实用内科学》第13版输血(blood transfusion)指给患者输注供者的血液成分或全血,是一种替代治疗。

用以补充血容量维持有效血液循环,恢复O2、CO2、营养、代谢产物的运输能力,保持血液免疫、抗感染、止凝血和抗凝功能。

自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Landsteiner发现了AB0血型系统以来,输血已有了百年的发展历史。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属于广义的输血,不在本章讨论。

【血型】至2005年已发现29个红细胞血型系统,经国际输血协会确认的红细胞抗原达256个,除熟知的AB0及Rh型外,还有MN,Lewis,K,MNS,Fy等血型系统。

AB0血型由染色体9p上的基因决定,为显性遗传。

ABO血型根据红细胞膜表达的抗原来命名,红细胞表达A抗原的为A 型,血浆中含有抗B;表达B抗原的为B型,血浆中含有抗A;同时表达A和B抗原的为AB型,血浆中无抗A和抗B;不表达A抗原和B抗原的为0型,血浆中有抗A和抗B。

抗A和抗B是IgM抗体。

各人种中0型均多见,约40%~56%;A型白种人高达44%,黑种人和东方人约为28%;B型白种人少见为9%,而东方人高达27%;AB型均少见,占4%~5%。

ABO血型系统抗原性最强,除红细胞外血管内皮细胞和一些组织细胞上也有ABO血型抗原分布。

异型输血可致严重溶血,甚至死亡。

异型器官移植可致严重的排斥反应,以致移植失败。

故AB()血型配型在输血和器官移植中起重要的作用。

Rh血型系统包括C、c、D、E、e等40余种抗原,D和两对等位基因E/e、c/c排列在1号染色体上。

表达D抗原者为Rh阳性,不表达者为阴性。

汉族Rh阴性者仅O.3%,西方人为15%,Rh系统的免疫原性的强度仅次于AB()系统。

Rh阴性者接受Rh阳性输血或怀Rh阳性胎儿即产生同种抗体(allo-一antibody)而致敏,抗体为IgG型。

再次输Rh阳性血可致严重溶血或死亡,再次怀Rh阳性胎儿可致严重的新生儿溶血。

临床输血技术指南内科输血指南

临床输血技术指南内科输血指南

临床输血技术指南:内科输血指南概述内科输血是指为内科疾病患者提供输血治疗的一种方法。

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措施,在许多内科疾病如贫血、失血性休克等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输血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风险和并发症,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份科学可行的内科输血指南,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适应症内科输血的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1. 贫血:贫血是内科常见疾病之一,通过输血可以快速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改善症状。

2. 失血性休克:某些内科疾病如胃溃疡出血、消化道肿瘤等可能导致大量出血,输血可迅速补充失血量,维持血液循环功能。

3. 免疫功能缺陷病患者:某些内科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会导致免疫功能缺陷,输血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二、输血前的评估和准备工作在进行内科输血前,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方面:1. 患者的病情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输血前的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以便判断输血的适应症和输血量。

2. 输血前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型与配型、免疫学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等,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3. 输血前的备血工作:根据患者的输血需求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准备适当的输血血液制品。

三、输血的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1.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确认患者的身份、血型和配型的一致性,检查输血血液制品的标签、有效期等信息,准备输血设备和器械。

2. 输血的途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输血途径,如静脉输血、动脉输血等。

3. 输血速度和输血量控制:根据患者的输血需求和输血反应情况,控制输血的速度和输血量,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4. 输血反应的处理:如果患者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予以相应的处理措施,并报告相关医务人员。

5. 输血后的监测和观察:输血结束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输血效果,及时处理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四、输血后的护理措施1. 输血结束后,患者应保持适当的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

输血知识讲座(三)

输血知识讲座(三)
• 普通冰冻血浆: • 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
血浆
• 新鲜冰冻血浆(FFP)
• * FFP含所有的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 • * 70 kg病人给予1U FFP(250 ml~300 ml)可提高PT5%~6%,APTT
1%。 • *输FFP(5~20 ml/kg)可以达到和维持凝血因子浓度在临界水平以上 • *采集的全血于6~8h内分离血浆,迅速在-30℃条件下冰冻成块 • *几乎含所有的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 • *不能在室温下自然融化,应该于37 ℃水浴融化后尽快使用 • *普通冰冻血浆无凝血因子Ⅴ和Ⅷ(不稳定) • *没有灭活病毒 •
急性大失血病人大量输血时 凝血、止血功能障碍的原因
• 原因
1、低体温:深部体温<35℃时,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活性明显降低。 2、持续性低血压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消耗性凝血病。 3、肝功能障碍:凝血因子生成减少、肝脏清除功能下降(血液抗凝
剂枸橼酸在体内堆积造成低钙血症会加重出血)。 4、稀释性血小板减少。 5、稀释性凝血因子减少。
血小板
• 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 预防性输注指征 : • 应该综合病人的血小板计数、个体差异和临床表现决定:
1. 标准适当放宽: 20×109/L 感染、发热、脾肿大、DIC、 进行化疗、血小板迅速降低 2. 标准严格:10 ×109/L病情较为稳定、血小板降低发 生缓慢 3. 如果低于5 ×109/L紧急预防性输注
不全等。 4、 纤维结合蛋白(调理蛋白,与病人的应激能力 有
关):严重创伤、严重感染、肝功衰等。 5、VW因子:肾功衰出血、血管性血友病。
冷沉淀
• 关于冷沉淀 的说明: • 出血病人输注冷沉淀主要为纠正纤维蛋白原的缺乏,如
纤维蛋白原浓度高于150mg/dl不必输注冷沉淀。 • 每单位冷沉淀含150~250 mg纤维蛋白原,每单位FFP

内科输血案例

内科输血案例

内科输血案例
以下是一个内科输血案例:
患者罗女士,54岁,教师,家住武汉。

11年前,她频繁出现头晕头痛、口腔出血等症状,到医院就诊,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此后,她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不得不频繁地跑医院治疗。

期间,她还尝试了环孢素、安特尔、造血原料、刺激因子等各种治疗,但效果不佳,仍有重度贫血、血小板危象。

今年1月,罗女士病情加重,输血愈加频繁,还出现乏力、气促等症状。

2
月3日,因牙龈出血不止、呕血被紧急送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血常规结果提示,其血红蛋白是正常值的1/3,如果出血进一步加重,将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

医生判断其病情极度危重,便向家属报告病危,并建议进行中心静脉穿刺抢救。

随后,罗女士转入ICU,经过2天抢救,其血小板值仍未回升。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具体输血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内科输血反应应急预案演练

内科输血反应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输血反应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降低输血反应对患者造成的伤害,特制定本预案。

通过本次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提高医护人员对输血反应的识别、诊断和处理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演练时间2022年X月X日三、演练地点内科病房四、演练人员1. 演练组织者:护士长2. 演练指挥:主治医师3. 演练参演人员:内科医护人员、护士、实习生4. 观摩人员:其他科室医护人员五、演练场景患者,男性,65岁,因“头晕、乏力”入院。

入院后,经检查,诊断为贫血,需进行输血治疗。

六、演练流程1. 输血前准备(1)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输血史等。

(2)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无误。

(3)抽取患者血样,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4)准备输血用品,如输血器、输血管、生理盐水等。

2. 输血过程(1)将输血器连接至患者静脉通路,开始输血。

(2)观察患者输血过程中的反应,如出现输血反应症状,立即停止输血。

3. 输血反应处理(1)立即停止输血,保留输血器及剩余血液,以便后续检查。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出现休克、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进行抢救。

(3)给予抗过敏治疗,如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

(4)根据患者症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4. 输血反应调查(1)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了解输血反应发生的时间、症状、治疗经过等。

(2)收集输血器、输血管、剩余血液等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查。

(3)对输血反应原因进行分析,查找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七、演练评估1. 演练组织者对参演人员进行评价,包括对输血反应的识别、诊断、处理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2. 观摩人员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 演练结束后,组织者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八、演练总结1. 本次演练达到了预期目的,提高了医护人员对输血反应的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过程中,参演人员表现良好,能够迅速识别、诊断和处理输血反应。

临床输血过程中,内科输血的指征有哪些?

临床输血过程中,内科输血的指征有哪些?

临床输血过程中,内科输血的指征有哪些?
(1)全血:用于任何原因引起的血红蛋白和血容量的迅速下降并伴有缺氧症状。

血红蛋白<80克/升或出现失血性休克时输注。

(2)红细胞:用于红细胞破坏、丢失或生成障碍引起的贫血伴缺氧症状。

血红蛋白<80克/升,或红细胞比积<0.30时输注。

(3)血小板:血小板数减少或血小板功能低下,伴有出血表现。

血小板计数<30×109升,或血小板功能低下且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

(4)新鲜冰冻血浆: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Ⅺ或抗凝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

一般需输入10—15毫升/干克体重新鲜冰冻血浆。

(5)新鲜液体血浆:主要用于补充凝血因子(特别是Ⅷ因子)的缺陷及严重肝病患者。

(6)洗涤红细胞:用于避免引起同种异型白细胞抗体和避免输入血浆中某些成分(如补体、凝集素、蛋白质等),包括对血浆蛋白过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高血钾症或缺IgA抗原但已有IgA抗体的患者。

(7)浓缩白细胞:主要用于中性粒细胞减少并发感染,且抗生素治疗难以控制者。

中性粒细胞<0.5×109/升时输注。

输血应急预案演练记录内科

输血应急预案演练记录内科

一、演练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输血治疗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如输血反应、细菌污染等,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输血风险的认识,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我院内科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输血应急预案演练。

以下是演练记录。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输血风险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

2. 熟悉输血应急预案的流程,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 优化输血应急预案,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

三、演练时间及地点时间:2023年3月15日地点:内科输血室四、演练人员1. 指挥部:由内科主任担任总指挥,护士长担任副总指挥。

2. 应急小组:由内科主治医师、护士、输血科工作人员等组成。

3. 观摩组:由其他医护人员组成。

五、演练内容1. 输血前准备2. 输血过程3. 输血反应处理4. 细菌污染处理5. 应急预案总结六、演练过程1. 输血前准备(1)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确认输血适应症。

(2)核对患者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血型、配血结果等。

(3)检查输血设备,包括输血器、血袋、止血带等。

(4)对血液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血液质量合格。

2. 输血过程(1)护士将血液输注至患者体内。

(2)观察患者输血过程中的反应,如面色、心率、血压等。

(3)保持输血器通畅,避免空气进入。

3. 输血反应处理(1)患者出现输血反应时,立即停止输血,并将情况告知医生。

(2)医生根据患者症状,进行对症处理,如给予抗过敏药物、抗休克药物等。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抢救。

4. 细菌污染处理(1)输血过程中,如发现血液有细菌污染迹象,立即停止输血。

(2)将污染血液送至输血科进行检测。

(3)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如抗感染治疗等。

5. 应急预案总结(1)指挥部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

(2)应急小组成员对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3)观摩组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临床输血技术指南--内科输血指南

临床输血技术指南--内科输血指南

低电压、汁T渡改变)、心律不齐、胸部X光片心影
增大、超声心动图可见改变(心包积液、冠状动脉瘤)、 心肌缺血症状、末梢动脉瘤(腋窝等处)。
△110001中国医科大学
万方数据
5.1
HAP抗茵治疗无效常见原因
①诊断不
可靠:非感染性原因、病原学诊断不明或评估错误。② 病原体持续:耐药、呼吸道药物浓度不足(药物或解剖 因素)、感染肺外扩散、呼吸机有关污染源持续存在、宿 主免疫防御机制损害。③二重感染或肺外扩散。④药 物不良反应,选用受限制。⑤系统性炎症反应被激发,
肺损伤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5.2 处理①确立可靠病原学诊断,参考药敏或血
—h:;;;;;i;i;;=i;i;i;i=;:=x二=i=iiji而一,i二二《一一一,一I“』I-I-一--一-』llw—l一-
最强.但不良反应重,应用常受限.当感染极重或上述 药物无效时仍应选用,采用逐步增量法或联合类固醇 激素.减少其不良反应。替代:5一氟胞嘧啶(念珠菌,隐 球菌)。眯康唑(芽生菌属、组织胞浆菌属、隐球菌属、 部分念珠菌)。 4.2.9巨细臆瘸毒 首选:更昔洛韦单用或联合静脉用免疫球蛋白 (IVIG)、或巨细胞病毒高免疫球蛋白。替代:磷甲酸 钠= 4.2.10卡氏肺孢子虫 首选:复方新诺明。其中磺胺甲恶畦(SMZ) 100rag/(kg-d).甲氧苄啶(TMP)20rag/(kg・d)口服或 静滴,每6小时1次。替代:戊烷脒2~4mg/kg.每天1
用于避免引起同种异型白细胞抗体和避免输入血 浆中某些成分(如补体、凝集素、蛋白质等).包括对血 浆蛋白过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高钾血症及 肝肾琦能障碍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患者。 严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Ⅷ因子浓缩剂。
9全血
用于内科急性出血引起的血红蛋白和血容量的迅 速下降并伴有缺氧症状。血红蛋白<709/L或红细胞 比容<0.22,或出现失血性休克时考虑输注,但晶体液 或并用胶体液扩容仍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主要输血方 案。

血液内科输血培训计划

血液内科输血培训计划

血液内科输血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血液内科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对于治疗贫血、失血性休克、手术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血液内科输血技术的认识和应用水平,提升护理队伍的专业化技能和综合素质,特制定本培训计划,以推进输血技术的规范化、专业化和安全化。

二、培训对象医院内血液内科、护理部全体相关科室负责输血工作的医务人员、技术人员、护理人员。

三、培训内容1. 输血的基本知识了解血液成分、功能、保护作用,掌握输血的适应症、禁忌症、输注指征和不良反应处理等基本知识。

2. 输血标本采集学习血液标本采集的方法和要求,掌握穿刺和采血技术,提高采血的成功率和标本质量。

3. 输血前的检查及处理掌握输血前的临床检查、疾病评估、危险因素分析、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配血复核等技术操作。

4. 输血方式和速度学习不同输血方式(静脉输注、动脉输注、留置针输注)和不同输血速度的护理操作,提高对输血反应的监测和处理。

5. 输血后的观察与护理了解输血后的严密观察、及时处理和紧急救护,学会普通输血和特殊输血后的预防和护理技术。

6. 输血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掌握输血设备的选择、使用、维修和保养,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7. 输血质量管理学习输血过程的记录、归档、追踪和质量评价,提高输血质量和服务水平。

8. 输血相关法规和政策了解输血特殊管理政策,掌握输血法规、规章和制度,提高对输血相关管理和风险管控的认识。

四、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通过专题讲座、学习资料、教科书等方式,授予相关理论知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

2. 实践操作通过实地观摩、模拟操作、临床实习等方式,进行具体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

3. 案例讨论通过输血中的常见事故和故障的案例分析,深化理论学习、提高技能水平。

四、培训时间本次培训计划为期一个月,每周安排2-3次培训课程,每次2-3小时。

五、培训评价1. 知识考核以笔试、口试等方式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学员通过率不低于80%。

内科输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内科输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内科输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血液制品经适当处理后,通过特殊器械直接输入人体循环系统,以治疗疾病或纠正血液功能障碍。

下列关于输血的说法,错误的是:A. 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内科临床。

B. 输血前需要对受血者和供血者进行详细的血液检测和配型。

C. 输血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和输血速度控制原则。

D. 输血可以用于治疗任何疾病,不受特殊适应症限制。

答案:D2. 输血前的必要准备工作包括:A. 确定输血适应症,评估输血风险和益处。

B. 进行血液检测,包括血型、交叉配型等。

C. 预防输血反应,包括使用显微镜检查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

D. 进行输血同意书签署和取得患者本人或家属的知情同意。

答案:A、B、C、D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输血过程中,应该避免输入含有纤维蛋白原的新鲜冰冻血浆。

2. 在急性失血性休克时,应首选输红细胞悬浮液。

答案:1. 正确 2. 正确三、简答题1. 输血反应是指受血者在输血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可分为急性和迟发性反应。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迟发性输血反应及其症状。

答案:迟发性输血反应包括血液传染病、血型抗体介导的输血反应和输血相关肺损伤。

症状包括乙型肝炎、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梅毒等;免疫介导的输血反应可表现为发热、寒战、皮肤瘙痒、荨麻疹等;输血相关肺损伤可引起发热、气促、咳嗽、胸痛等。

2. 输血反应的处理包括停止输血、对症治疗和相关检查等措施。

请简要描述一下输血反应处理的基本原则。

答案:输血反应处理的基本原则包括:A. 停止输血:及时发现输血反应后应立即停止输血,防止进一步损害受血者。

B. 对症治疗:根据不同的输血反应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抗组织胺药物、镇痛剂等。

C. 相关检查:对输血反应进行进一步分析和研究,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类似反应。

四、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输血的禁忌症。

答案:输血的禁忌症包括未经血液适应症评估和准备的患者、对血液成分过敏或反复输血反应的患者、存在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及下丘脑功能障碍的患者等。

内外科输血指征

内外科输血指征

❖血液输注符合原则:血容量损失在20%以内,使用晶体及胶体液;失血量达血容量20%~50%时,要加输一定量的红细胞;超过50%时还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白蛋白;超过总血容量80%以上时再加输血小板和冷沉淀❖红细胞制品使用符合适应证: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注;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注;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血小板使用符合适应证: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

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注;血小板计数<50×109/L ,应考虑输注;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冷沉淀使用符合适应证:外伤病人有第Ⅷ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第ⅩⅢ因子、纤维蛋白原及纤维结合蛋白缺乏时可使用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使用符合适应证: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PT或APTT >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FFP:5~8ml/kg)❖全血使用符合适应证: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

❖急性贫血的输血原则:轻度失血(失血量<600ml)不输血;中度失血(失血量800~1000ml)时如出血已控制可不考虑输血;重度出血(失血量在1500ml以上)要输血❖慢性贫血的输血原则:Hb<60g/L,伴有明显症状者;某些暂时尚无特殊治疗方法的遗传性血液病患者,在其生长发育期,应给予输血,纠正贫血到一定程度,以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贫血严重,而又因其他疾病需要手术者或待产孕妇❖红细胞使用符合适应证:用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丢失或生成障碍引起的慢性贫血并伴缺氧症状;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0.2时可考虑输注;血红蛋白在60~90g/L的病人,如合并有甲状腺机能亢进、心功能不全等合并症时,可以考虑输注。

内科输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内科输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内科输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成人每次献血的推荐量是:A. 200mlB. 300mlC. 400mlD. 500ml答案:C2. 输血时,以下哪种血型相容性是正确的?A. O型血输给A型血B. A型血输给B型血C. B型血输给O型血D. AB型血只能输给AB型血答案:D3. 输血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核对患者身份B. 确认血型和交叉配血结果C. 快速输血以节省时间D.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答案:C4. 输血相关的急性并发症不包括:A. 发热反应B. 过敏反应C. 溶血反应D. 铁缺乏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输血的指征?A. 急性大出血B. 慢性贫血C. 凝血功能障碍D. 严重感染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输血前必须进行的检查包括:A. 血型鉴定B. 交叉配血试验C. 肝功能检查D. 肾功能检查答案:A, B7. 输血可能带来的风险包括:A. 传染病传播B. 免疫抑制C. 过敏反应D. 血容量过载答案:A, B, C, D8. 以下哪些情况下可能需要紧急输血?A. 外伤性出血B. 手术中大量出血C. 重度贫血D. 血小板减少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9. 任何情况下,输血都应作为治疗的首选手段。

(对/错)答案:错10. 血小板输注适用于血小板数量严重减少或功能异常的患者。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11. 简述输血的三大原则。

答案:输血的三大原则包括:(1)适应症原则:确保输血是治疗必需的,没有其他替代疗法。

(2)最小化原则:使用最小有效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

(3)安全原则:确保血液安全,避免传染病和其他风险。

12. 描述一下交叉配血试验的重要性。

答案:交叉配血试验是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步骤,它能够检测受血者和献血者之间的血型相容性,预防溶血反应等严重的输血并发症。

五、案例分析题13. 患者,男性,35岁,因车祸导致大量出血,需要紧急输血。

请描述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应如何进行输血操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输血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细胞成分、血小板成分、单采粒细胞、新鲜冰冻血浆/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冰冻血浆/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的使用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内科系统疾病临床输血治疗与评价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469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
WS/T203输血医学常用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18469与WS/T20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使用方法
4.1红细胞成分
适用于红细胞生成障碍、破坏过多或丢失引起的急慢性贫血的治疗性输注以及病理性红细胞成分置换等。

通常每输注1单位红细胞成分可升高血红蛋白5g/L~10g/L,和/或红细胞压积0.015~0.030。

a)一般规则:
1)血红蛋白>100g/L和/或红细胞压积>0.30,可不输注;
2)血红蛋白60g/L~100g/L和/或红细胞压积0.18~0.30,根据患者组织缺氧与耗氧情况、心
肺代偿功能等情况综合评估考虑是否需输注;
3)血红蛋白<60g/L和/或红细胞压积<0.18,可输注。

b)特殊情况及说明:
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40g/L,根据组织缺氧与耗氧情况、心肺代偿功能
等情况综合评估考虑是否需输注;
2)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130g/L,可输注;
3)伴有心肺疾患如心肌梗死、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感染和实施肿瘤放化疗等患者,
输注指征可适当放宽;
4)曾有输血过敏反应史、IgA缺乏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晚期肝肾疾病与高钾血症
等患者宜输注洗涤红细胞;曾有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需反复多次输血等患者宜输注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先天性或后天性(肿瘤放化疗后)免疫力低下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患者宜输注辐照红细胞;RhD抗原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等患者可输注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
胞;
5)红细胞成分输注后宜及时观察患者贫血改善情况,检测血红蛋白值等,实时调整输注剂量。

4.2血小板成分
适用于血小板计数减少和/或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的治疗性输注或具有潜在性出血倾向的预防性输注。

通常每输注1个治疗量单采血小板或10单位浓缩血小板可升高血小板计数20×109/L~30×109/L。

a)一般规则:
1)血小板计数>50×109/L,可不输注;倘若存在血小板功能异常伴有明显出血,可输注;
2)血小板计数10×109/L~50×109/L,伴有明显出血,应输注;
3)血小板计数<10×109/L,应立即输注。

b)特殊情况及说明:
1)存在其他止血异常(如: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障碍等)或存在高出血风险因素(如:发热、
败血症、贫血、肿瘤放化疗后等),血小板计数<30×109/L时,应输注;
2)急性大出血后大量输血和/或大量输注晶体液或人工胶体液导致稀释性血小板减少;伴有
明显出血和体外循环、膜肺等情况下引起的急性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50×109/L和/
或血小板功能异常时,应输注;
3)血栓弹力图(TEG)显示MA值降低伴有明显出血,应输注;
4)内科系统疾病患者实施各种有创操作前血小板计数应达到下列安全参考值,否则应输注,
包括:轻微有创操作时,血小板计数>20×109/L;留置导管、脑膜腔穿刺(腰穿)、胸
腔穿刺、肝活检、经支气管活检时,血小板计数>50×109/L;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小
板计数>20×109/L,大多可承受腰穿而无严重出血并发症;骨髓穿刺和活检操作前一般
无需输注血小板;
5)需反复输血的患者宜选择输注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由于免疫因素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
患者宜输注HLA/HPA配合型单采血小板;先天性或后天性(如:肿瘤放化疗后等)免疫功
能严重低下的患者宜输注辐照或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宜输注HLA
配合型辐照单采血小板;
6)由于免疫因素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并可能伴危及生命的出血时,在无HLA/HPA配合型单采
血小板情况下,可适当放宽一次性输注未经HLA/HPA配型的血小板成分剂量;
7)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等应慎用血小板成分;
8)血小板输注后宜及时观察患者出血改善情况,通过血小板计数增加校正指数(CCI)和/
或血小板回收率(PPR)和/或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等,实时调整输注剂量。

4.3单采粒细胞
适用于粒细胞缺乏或粒细胞功能明显异常的治疗性输注。

通常每次输注剂量为1~3单位。

a)一般规则:
1)骨髓粒系增生极度减低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治疗5d以上,中性粒细胞仍持续≤0.5×109/L,伴有严重的细菌或真菌感染时,
可输注;
2)中性粒细胞功能明显异常并伴有严重的细菌或真菌感染时,可输注。

b)特殊情况及说明:
1)为了减少输注无效发生,以及先天性或后天性(如:肿瘤放化疗后等)免疫功能严重低下、
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患者宜选择HLA配合型单采粒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