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最常见并发症: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
备好抢救药物和仪器。
温度过低或复温过快,甚至导致室颤;
--严密观察心电图改变及血压,心率,心律变化,
杨薇,李莉娜,亚低温治疗心肺脑复苏的研究进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6(18),2223-2224
01
02
03
04
05
循环系统观察与护理:
护理
低温可使胃肠蠕动减慢,胃储留及腹胀;胃肠道应
护理
1.体温监测: a.肛温反应直肠温度,较脑温低0.33℃,临床广泛采 用;(另鼻咽部,食管,膀胱等)。 b.妥善安放体温探头,避免脱落移位(肛温探头插入 直肠6-10cm )。 c.降温速度1-1.5℃/h为宜,4h内肛温降至32--35℃, 达到目标温度后,维持,禁忌忽高忽低。 d.30 min巡视记录,稳定后可改1h,根据降温效果调 节预置温度。 杨薇,李莉娜,亚低温治疗心肺脑复苏的研究进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6(18),2223-2224
罗明慧,颅脑降温仪在心肺脑复苏中的应用时机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1,17(8):3-4
研究,文献指出:
亚低温实施时机
尚无标准,受个体化因素影响。
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ILCOR): 恢复自主循环的心脏骤停患者,进行12-24小时持续 亚低温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建议72小时。
1
2
亚低温持续时间
护理
3.呼吸系统观察与护理: a.低温引起呼吸频率,潮气量下降,同时镇静,冬眠 合剂的使用,呼吸受到抑制 ---密切观察呼吸频率,深度,节律变化。 b.低温使呼吸减慢,分泌物粘稠 ---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加强气道 湿化,吸痰注意无菌操作。 c.肺部感染时,选用敏感抗生素。 黄红霞等,一例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后压低温治疗的实施与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2),214-215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亚低温治疗(low temperature therapy)是一种通过控制体温来达到治疗效果的方法。
它被广泛应用于产后恢复、运动损伤、炎症和疼痛管理等领域。
亚低温治疗主要通过冷敷、冷浴和冷包等方式,降低患者体温,从而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疼痛和炎症反应的效果。
在进行亚低温治疗护理时,护士需遵循以下原则:1.评估: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疼痛评估等,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需求,以确定是否适合亚低温治疗。
同时,还需评估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和意识水平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安全。
2.设定治疗目标: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和需求,制定可量化的治疗目标。
比如,减轻疼痛程度、减少炎症反应、缩短恢复时间等。
3.选择合适的冷敷方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目标,选择适当的冷敷方式。
可用冷湿敷、冷热敷或冷水浴等方式,但需根据患者的体温调节能力和治疗反应来决定冷敷时间和温度。
4.确保安全: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护士需保证患者的安全。
首先,护士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同时,需确保冷敷设备的安全性能良好,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5.监测治疗效果:护士需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包括疼痛缓解程度、炎症反应的改善和患者的舒适程度等。
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6.贴心护理: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护士需为患者提供温暖的环境,保持患者的舒适感。
还需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解答其疑虑,消除恐惧,使患者感受到良好的护理体验。
在进行亚低温治疗护理时,护士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注意冷敷时间和温度:冷敷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5-20分钟,不要超过30分钟。
冷敷温度一般控制在15-20摄氏度,不要超过冷敷设备的建议范围。
2.保持皮肤整洁:在进行冷敷后,护士应帮助患者清洁冷敷区域,保持皮肤的干燥和整洁,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3.注意观察副作用:亚低温治疗可能会引起皮肤红肿、刺痛和瘙痒等不适感,护士需时刻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副作用,及时采取措施减轻不适。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ICU护理知识:亚低温治疗的护理[1]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在配合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
亚低温治疗常用于心肺复苏后病人、颅脑损伤及重型颅脑手术后病人、低温麻醉病人、高热惊厥或超高热病人、感染中毒性休克早期病人及颅内感染等病人。
11.2亚低温治疗的实施用氯丙嗪50-100 mg、异丙嗪50 -100mg-及杜冷丁50 mg加生理盐水稀释到50 ml,用微量注射泵先以5 ml/h的速度从静脉泵入,待病人逐渐进入冬眠状态,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明显减弱,瞳孔缩小,光反射迟钝,呼吸平稳,频率相对较慢,深反射减弱或消失后,用降温毯的控温帽、控温毯或单独利用控温机的控温帽、控温毯对病人进行物理降温,把病人的肛温控制在34~35℃,腋温温度控制在32~35℃,同时冬眠合剂的泵入速度改为0.5~2 ml/h持续静脉维持。
2、护理体会2.1环境要求亚低温治疗的病人最好置于一个安静、空气新鲜的单间里,室温应控制在2 0~25 ℃之间,以免因为室温过高而影响病人体温的下降和稳定。
同时应定时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净化室内空气,以减少感染发生率。
2.2亚低温治疗的原则临床证明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的脑复苏、中毒性脑病、颅脑损伤及颅脑手术后脑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对有亚低温治疗指征的病人,应尽早、尽快实施亚低温治疗,使病人进入冬眠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机体各重要器官(尤其是脑)结构、功能上的损害程度。
冬眠深度不应过深,以病人进入睡眠状态为宜,冬眠过深容易出现呼吸、循环意外。
亚低温治疗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3~5天,最长为5~7天,病人渡过危险期后即可停止,因为时间越长,并发症越多。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04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性原则
确保治疗过程中的安全,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舒适性原则
关注患者的舒适度,减轻 治疗带来的不适感。
有效性原则
确保亚低温治疗的有效性 ,促进患者康复。
护理措施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 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控制低温程度
全身亚低温治疗通常用于治疗新生儿低体温、心肺复苏 等情况。
全身亚低温治疗的方法包括使用冰毯、冰水浴等。
亚低温治疗设备与技术
亚低温治疗设备主要包括温度监 测仪、冷却装置、温度控制仪等
。
亚低温治疗技术包括温度监测、 温度控制、复温等步骤,需要专
业医护人员的操作和监测。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亚低温治 疗的设备和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 完善,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亚低温治疗通常将患者的体温控制在 32℃~35℃之间,这个温度范围既能 降低脑组织代谢率,又不至于引起严 重的并发症。
亚低温治疗原理
降低脑组织代谢率
亚低温治疗通过降低体温,减缓脑组 织的代谢速度,减少脑细胞对氧和能 量的需求,从而减轻脑组织的损伤。
减少钙离子内流
亚低温治疗可以抑制钙离子内流,减 轻钙离子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有助 于保护脑细胞。
亚低温治疗持续时间
适当的亚低温治疗时间对于疗效的发挥至关 重要。
护理干预
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亚低温 治疗的疗效。
06
亚低温治疗的未来展望
亚低温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
01
亚低温治疗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 ,未来将进一步探索其作用机制 ,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02
新型亚低温治疗设备的研发和应 用,将为临床提供更加便捷和精 准的治疗手段。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文档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一、亚低温治疗原理亚低温治疗是一种利用特定方法降低患者体温至亚低温状态的治疗方式。
通过降低体温,可以抑制脑细胞的代谢和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轻脑组织的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在脑卒中、脑外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亚低温治疗被广泛应用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等。
二、适用人群与禁忌人群适用人群:1. 脑卒中、脑外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2. 体温升高或中枢性高热的患者;3. 需要降低机体代谢和氧耗的患者。
禁忌人群:1. 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不稳定的患者;2. 存在严重电解质紊乱或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3. 存在颅内高压或病情危重的患者。
三、治疗方法与步骤1. 治疗方法:亚低温治疗可以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等方法实现。
物理降温包括冰敷、冰毯、冰帽等,药物降温包括口服或静脉注射退热药等。
2. 治疗步骤:(1)评估患者情况,确定亚低温治疗适应症和禁忌症;(2)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3)选择适当的降温方法,如冰敷、冰毯等;(4)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降温速度和温度,避免过快或过慢降温;(5)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患者舒适,注意保湿和保暖;(6)定期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四、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1. 护理要点:(1)监测体温变化,保持体温在亚低温状态;(2)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和翻身拍背;(3)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和瞳孔变化,评估病情状况;(4)注意保湿和保暖,预防皮肤冻伤和肺炎等并发症;(5)定期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2. 注意事项:(1)避免过快或过慢降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引发其他并发症;(2)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患者舒适,避免过度刺激和躁动;(3)对于存在心肺功能不全或电解质紊乱的患者,需特别注意监测和治疗;(4)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尊重其人格尊严。
五、常见问题与解答1. 亚低温治疗是否会对身体造成副作用?答:亚低温治疗对身体的影响较小,但仍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皮肤冻伤、呼吸道干燥等。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课件
建立合作:与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亚低温治疗 及护理的发展。
加强研究:加强对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研究,提高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THANK YOU
汇报人:PPT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注意事项
保持体温稳定:避免体温过低或过高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 防止并发症:注意预防感染、血栓等并发症 保持环境舒适: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噪音和光线刺激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及家属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方法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常用方法
亚低温治疗:通 过降低体温,减 少脑细胞损伤, 保护大脑功能
物理降温:使用 冰袋、冰帽等物 理降温设备,降 低体温
药物降温:使用 药物如氯丙嗪、 异丙嗪等,降低 体温
护理方法:保持呼 吸道通畅,防止感 染,监测体温和生 命体征,提供营养 支持等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具体操作步骤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PPT课件大 纲
汇报人:PPT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概述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方法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效果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实践案例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发展前景
添加章节标题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概述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定义
亚低温治疗:通过降低 体温,使身体进入一种 类似冬眠的状态,以减 轻脑损伤、心脏骤停等 严重疾病的影响。
护理措施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效果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对患者的益处
降低脑损伤: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脑损伤,减少脑细胞死亡 改善神经功能:亚低温治疗可以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少并发症:亚低温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提高治疗效果:亚低温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在进行亚低温治疗时,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护理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治疗效果。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的内容。
首先,亚低温治疗需注意安全。
在进行亚低温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以确保患者适合接受亚低温治疗。
同时,还需要保证治疗环境的安全,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避免意外发生。
其次,进行亚低温治疗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术前准备工作。
在开始治疗前,应将患者相关的病史、症状及体征记录清楚,并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定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同时,还需要告知患者治疗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治疗的目的和效果,增强患者的配合度。
在进行亚低温治疗时,还需要掌握合适的治疗方法和技巧。
冰敷是最常用的亚低温治疗方式之一,可以通过将冰袋敷在患处,缓解疼痛、减轻肿胀和炎症反应。
在使用冰敷时,需要保证冰袋的温度,避免过冷引起冻伤。
同时,还需要使用适当的隔离物,避免冰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引起低温灼伤。
除了冰敷外,还可以采用冷水浸泡的方法进行亚低温治疗。
将患处浸泡在15℃-20℃的冷水中,可以通过降低局部温度缓解疼痛、减轻肌肉痉挛等症状。
在进行冷水浸泡时,需要注意浸泡时间的掌握,一般不超过15分钟。
同时,还应定时调查患者的体温,避免出现过度降低体温的情况。
此外,亚低温毛巾敷也是一种常用的亚低温治疗方法。
将经过冷冻处理的毛巾敷在患处,可以通过温度的传导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
在使用亚低温毛巾时,需要注意毛巾的温度,避免过冷伤害皮肤。
在进行亚低温治疗时,还需要注意对患者的监测和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例如体温、皮肤颜色、心率和呼吸等。
同时,还需要定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效果,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最后,在亚低温治疗结束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护理工作。
首先,应对患者的受伤部位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其次,还需要对患者进行饮食和营养的调理,增强患者的体质,加快伤口的愈合。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及展望
人工气道护理 冬眠合剂中的非那根具有明显的抗阻胺作用,可使呼吸道分泌物变粘稠。若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吸气“三凹征”,呼吸机频繁高压报警,听诊气道内有干鸣音,提示呼吸道梗阻。因此应重视病人人工气道的管理,定时、及时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应重视人工气道的湿化及温化,纠正、维持病人水平衡,以维持呼吸道粘液-纤毛的正常排痰功能,防止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肺部感染发生,痰栓形成及缺氧。
物理降温的实施 在亚低温治疗中,使用冬眠合剂的时候必须配合物理降温。一般使用降温机或冰袋,应在病人进入冬眠状态,各种反应减弱或消失后开始物理降温,否则在降温过程中病人易出现寒颤反应而引起机体代谢增加。降温速度以1~1.5℃/h为宜,3~4小时即可达到治疗温度。在进行物理降温时,应避免病人冻伤。
体位护理: 冬眠合剂中的氯丙嗪和杜冷丁具有扩张血管降血压作用,因此亚低温治疗中的病人最好平卧位,不能使病人突然坐起、激烈翻动或搬动,否则易出现循环不稳、体位性低血压。
九、展望
大部分学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亚低温治疗效果肯定,方法简单、.安全、.无无严重并发症.但应清楚认识到它只是保护脑功能,防止神经元坏死的众多方法中的一种,只有加强基础护理并和其它方法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等疾患的疗效。亚低温治疗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亚低温治疗复温时心肺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五、亚低温治疗的方法和时间
亚低温治疗的实施 用氯丙嗪100 mg、异丙嗪50 mg及杜冷丁50 mg加生理盐水稀释到50 ml,用微量注射泵先以5 ml/h的速度从静脉泵入,待病人逐渐进入冬眠状态,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明显减弱,瞳孔缩小,光反射迟钝,呼吸平稳,频率相对较慢,深反射减弱或消失后,冰帽、降温毯对病人进行物理降温,把病人的肛温控制在34~35℃,鼻腔温度控制在33~34℃,同时冬眠合剂的泵入速度改为0.5~2 ml/h持续静脉维持。
亚低温治疗护理
禁忌症
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患者不适宜进行亚低温治疗 ,因为它可能引起颅内压进一步升高 ,加重出血。
严重心肺疾病
严重的心肺疾病患者可能无法耐受亚 低温治疗过程中的生理应激。
未经控制的感染
亚低温治疗可能降低机体免疫功能, 使感染易于扩散,因此未经控制的感 染是亚低温治疗的禁忌症。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患者不适宜进行亚低温治疗 ,因为它可能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
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度过治疗期
。
CHAPTER 04
亚低温治疗护理的注意事项 及挑战
注意事项
温度监控
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控患者的体温,确保体温维持在 亚低温状态(32-35℃),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患者造 成不利影响。
镇静与肌松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需要使用镇静药物和肌松剂,以 减轻寒战和不适感,但需注意药物剂量和副作用。
治疗原理
亚低温治疗通过降低体温,减少细胞代谢和氧耗,减轻缺血 、缺氧等病理过程引起的细胞损害,从而达到保护机体的目 的。
治疗效果
亚低温治疗在多种疾病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如脑损伤 、心脏手术、器官移植等。它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细胞 凋亡、促进血管再生等,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
CHAPTER 02
亚低温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 症
适应症
颅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亚低温治疗能够减轻新生儿脑损伤,改善预 后。
脑卒中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亚低温治疗可以缩 小梗死范围,减轻脑损伤。
心脏骤停复苏后
亚低温治疗可以减轻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提高复苏成功率。
亚低温病人治疗的护理
02
病人护理工作重要性
确保治疗安全顺利进行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告医生处理 。
保持呼吸道通畅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进行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 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 发生。
定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患者呼 吸顺畅,防止窒息等危险情况发生。
密切监测。
呼吸
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 深度,注意有无呼吸困
难或呼吸暂停现象。
血压
低温会影响血压,可能 导致低血压或高血压,
需定时测量。
体温
维持体温在设定范围内 ,避免过高或过低。
保持呼吸道通畅
头部抬高
适当抬高头部,有利于呼吸道分 泌物排出。
及时吸痰
对于有痰的患者,应及时吸痰, 避免痰堵引起窒息。
雾化吸入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制 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护 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时间 等。
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并发症风 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 预案。
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护理计划 ,解释相关护理措施的目的和 注意事项,并取得其理解和配 合。
04
护理过程中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心率、心律
亚低温治疗可能导致心 动过缓和心律失常,需
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本次护理工作,护理团队积累了丰富的亚低温治疗护理经验,提 高了护理质量和水平。
分析存在问题和不足
护理操作规范性有待提高
部分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情况,需要加强培训和 指导。
病人舒适度不足
由于亚低温治疗需要降低病人体温,可能导致病人出现不适感,需 要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关注和照顾。
循序渐进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汇报人: 2023-12-12
目录
• 亚低温治疗概述 • 亚低温治疗的方法 • 亚低温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 亚低温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 亚低温治疗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亚低温治疗概述
定义
亚低温治疗
一种利用低温技术降低患者体温 ,达到治疗疾病或减轻症状的治 疗方法。
进一步完善亚低温治疗的方案和操作流程 ,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联合其他治疗手段
拓展应用领域
探索亚低温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 治疗、手术治疗等)的联合应用,提高综 合治疗效果。
将亚低温治疗应用于更多疾病领域,如肿 瘤、免疫系统疾病等,为更多患者带来福 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度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并发症预防
亚低温治疗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 ,如寒战、心律失常、呼吸抑制 等,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
并及时处理。
护理要点
在亚低温治疗期间,需要做好患 者的心理护理、皮肤护理、饮食 护理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治疗
的顺利进行。
03
亚低温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适应症是指亚低温治疗可以用于哪些疾病或状况的治疗。亚低温治疗通常用于治 疗颅脑损伤、脑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癫痫持续状态、高 热惊厥等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疾病。
全身亚低温治疗
定义
全身亚低温治疗是指将患者整个 身体置于低温环境中,以实现全
身降温。
适应症
常用于治疗心肺复苏、重症中暑、 高热惊厥等全身性疾病。
实施方式
通过将患者送入低温室或使用特殊 设备如冰毯、冰衣等,将患者体温 降低到目标温度,并维持一段时间 。
亚低温治疗的设备与技术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ICU护理知识:亚低温治疗的护理[1]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在配合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
亚低温治疗常用于心肺复苏后病人、颅脑损伤及重型颅脑手术后病人、低温麻醉病人、高热惊厥或超高热病人、感染中毒性休克早期病人及颅内感染等病人。
11.2亚低温治疗的实施用氯丙嗪50-100 mg、异丙嗪50 -100mg-及杜冷丁50 mg加生理盐水稀释到50 ml,用微量注射泵先以5 ml/h的速度从静脉泵入,待病人逐渐进入冬眠状态,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明显减弱,瞳孔缩小,光反射迟钝,呼吸平稳,频率相对较慢,深反射减弱或消失后,用降温毯的控温帽、控温毯或单独利用控温机的控温帽、控温毯对病人进行物理降温,把病人的肛温控制在34~35℃,腋温温度控制在32~35℃,同时冬眠合剂的泵入速度改为0.5~2 ml/h持续静脉维持。
2、护理体会2.1环境要求亚低温治疗的病人最好置于一个安静、空气新鲜的单间里,室温应控制在20~25℃之间,以免因为室温过高而影响病人体温的下降和稳定。
同时应定时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净化室内空气,以减少感染发生率。
2.2亚低温治疗的原则临床证明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的脑复苏、中毒性脑病、颅脑损伤及颅脑手术后脑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对有亚低温治疗指征的病人,应尽早、尽快实施亚低温治疗,使病人进入冬眠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机体各重要器官(尤其是脑)结构、功能上的损害程度。
冬眠深度不应过深,以病人进入睡眠状态为宜,冬眠过深容易出现呼吸、循环意外。
亚低温治疗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3~5天,最长为5~7天,病人渡过危险期后即可停止,因为时间越长,并发症越多。
临床操作指导:亚低温治疗重症脑出血的护理
护理措施:1.生命体征观察由专人护理,床边24h监护仪监测心率、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每小时记录1次,同时记录神志、曈孔变化,严格交接班。
出现呼吸功能障碍,给予呼吸兴奋剂,若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下,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2.体温护理24h持续监测鼻腔内、肛内温度,每小时记录1次。
保证患者鼻腔内温度在33℃~34℃,肛内温度在33℃~35℃。
若患者体温超过36℃,说明亚低温治疗效果差;若低于33℃,易出现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若低于28℃易出现室颤。
因此降温速度以(1℃~1.5℃)/h为宜,3~4h达到亚低温标准。
复温时让病人自然复温,以0.1℃/h速度升高为宜,复温过快可引起反跳性高热。
若不能自然复温,可加盖被子或温水袋等方法协助复温。
3.皮肤护理亚低温下皮肤和肌肉血管呈收缩状态,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冻伤、褥疮。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每1~2h为患者翻身、拍背、活动肢体,必要时使用气垫床,按摩受压部位,改善血液循环,防止皮肤受压,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4.呼吸道护理亚低温治疗期间,免疫功能低下、气管切开以及呼吸机的应用都大大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为此应重视呼吸道护理,翻身侧卧每两小时1次,拍背使深部痰液松动易于咳出,必要时及时吸痰;同时也应重视人工气道的湿化和温化,亚低温治疗重症脑出血的护理。
5.消化道应激性出血亚低温可引起凝血功能紊乱,易发生应激性消化道出血。
亚低温治疗重症脑出血的护理。
6.体位护理为了防止误吸、关节僵直及废用性肌萎缩,采取正确的卧位也十分重要。
及早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建立翻身卡,仰卧位时下肢保持功能位,防止肩、肘、腕、膝关节综合征及废用性肌萎缩。
2h变换1次患者头位,保持降温帽内干燥,防止皮肤冻伤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5.压疮和冻伤的预防:
低温使皮肤肌肉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差; 降温毯上垫中单,避免皮肤直接接触; 1-2h 翻身拍背一次,观察肢体温度,颜色和末梢循 环,避免冻伤。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6.感染:
如肺部感染,预防VAP等。
感谢聆听!
时尚微立体图表合集
降温方式
2.体内降温: c.体腔降温:(不常用)
鼻咽部喷射法(颅底骨折的颅脑创伤禁忌) 腹腔冷灌注法(诱发心律失常)
3.体外血液降温:(不常用)
血液经股静脉引出体外,冷却后回输 (要求高,侵袭性强,价格贵)
4.药物降温:
降温方式
常用冬眠 І 号,(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派 替啶100mg),作用在于消除低温引起的寒颤,血管痉 挛,改善循环血流灌注。
其中轻度和中度低温(28--35℃) 统称亚低温。
适应症--以脑保护为主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心肺复 苏后
B
重型颅脑 损伤及 术后
C
大面积 脑梗死 脑出血
D
新生儿 缺血缺氧
性脑病
亚低温实施时机
研究,文献指出:
越早越好
* 自主循环恢复后 * CPR的同时(2min内,持续24h,自主呼吸和意识恢复
优于上一点)
亚低温持续时间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或复制 文本黏贴自此内容要言简 意赅
在此添加标 题单击添加详细文字说明,
或复制文本黏贴自此右 键只保留文字
在此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详细文字说明, 或复制文本黏贴自此右 键只保留文字
在此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详细文字说明, 或复制文本黏贴自此右 键只保留文字
在此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详细文字说明, 或复制文本黏贴自此右键 只保留文字
时尚 多彩
精美 配色
纯矢 量图
图表 合集
(附以下图表,可一键删除)
时尚微立体图表合集
01
02
03
04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或复制 文本黏贴自此内容要言简 意赅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或复制 文本黏贴自此内容要言简 意赅
在此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或复制 文本黏贴自此内容要言简 意赅
在此添加标题
最常见并发症: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 温度过低或复温过快,甚至导致室颤;
---严密观察心电图改变及血压,心率,心律变化, 备好抢救药物和仪器。
护理
5.消化系统观察与护理:
低温可使胃肠蠕动减慢,胃储留及腹胀;胃肠道应 激性改变,易消化道出血。
---早期留置胃管,观察胃液性状, 尽早肠内营养,但注意温度,速度等。
护理
3.呼吸系统观察与护理:
a.低温引起呼吸频率,潮气量下降,同时镇静,冬眠 合剂的使用,呼吸受到抑制 ---密切观察呼吸频率,深度,节律变化。
b.低温使呼吸减慢,分泌物粘稠 ---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加强气道 湿化,吸痰注意无菌操作。
c.肺部感染时,选用敏感抗生素。
护理
4.循环系统观察与护理: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定义
亚低温治疗:
是使用冬眠药物和物理降温的方法,使患 者体温降低,使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 层与自主神经系统受到全面良好的保护性阻滞, 以减轻机体对外伤或其他病变所引起的不良反 应,保护机体免受过多的消耗,以达到治疗目 的。
国际上将低温分为
•轻度:33--35℃ •中度:28--32℃ •深度:17--27℃;超深度:≦16℃;
•尚无标准,受个体化因素影响。
•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ILCOR): 恢复自主循环的心脏骤停患者,进行12-24小时持续 亚低温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建议72小时。
降温方式
1.全身体表降温:
以前擦浴,冰袋等;
现在常用降温毯
(设定温度,4-12h达到亚低温的 目标温度,但接触面积占体表30%, 时间较长,易寒颤,快速诱导亚低 温的疾病不能立即显效。)
复温
•缓慢进行,先停物理降温,再停药物降温; •目前临床多采用:自然复温 a.平均每4h,升温1℃,整个过程持续12小时以上; b.平均每5h,升温0.5℃,35-36℃ 时,停留12-24h;
均复温至中心体温不超过37℃。 (复温过快,颅内压反跳性增高---脑疝)
若体温不能自然恢复,可调节室温,增加盖被等。
护理
6.泌尿系统观察与护理:
低温可增加感染的发生率。 ---做好会阴护理;
严密观察尿色,性状,尿常规送检; 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时间,保持通畅,防止泌尿 系统感染。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心律失常
2.电解质紊乱:
低温期间,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可发生低钾血症, 复温后迅速回升易致高钾血症。
---准确记录24h出入量,观察尿液性状,监测电解 质及观察临床症状。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3.监测凝血功能
低温时,可使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的酶活性降低 和血小板凝血功能减弱,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监测凝血指标,血常规,皮肤黏膜有无出血表现。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4.血糖监测:
低温时,胰岛素分泌减少,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 低,易出现高血糖;同时组织无氧代谢增加,使乳酸 堆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降温方式
2.体内降温:
a.静脉注射低温液体: 外周大静脉,4℃ 0.9%NS 或林格液,30-40 ml/kg,
目标剂量,250-300mmHg 加压输注,快速诱导降温。
b.血管内热交换降温技术: 新型技术,采用介入方法,将闭合的水循环导管经
股静脉插入到下腔静脉,使导管内的低温液体与周围 血液发生热交换,达到降温目的。 (有效维持和控温,价格,技术高而受限)
•有研究证明:控制复温优于自然复温。
1.体温监测:
护理
a.肛温反应直肠温度,较脑温低0.33℃,临床广泛采 用;(另鼻咽部,食管,膀胱等)。
b.妥善安放体温探头,避免脱落移位(肛温探头插入 直肠6-10cm )。
c.降温速度1-1.5℃/h为宜,4h内肛温降至32--35℃, 达到目标温度后,维持,禁忌忽高忽低。
d.30 min巡视记录,稳定后可改1h,根据降温效果调 节预置温度。
护理
2.神经系统观察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 度及神志,瞳孔的变化;进行GCS或RASS评分。
观察有无抽搐情况发生;抽搐时,减少一切刺激, 护理动作要轻;镇静药物,冬眠合剂药物使用控制。
黄红霞等,一例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后压低温治疗的实施与护理,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2),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