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世说新语知识点

世说新语知识点

《世说新语》两则1.通假字尊君在不(“不”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2.一词多义元方时年七岁(当时)学而时习之(时常)3.古今异义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统称;今义:儿子和女儿)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日期)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古义:玩耍;今义:戏剧,杂技)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导)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或顾客)4.词类活用友人惭(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惭愧)5.文言句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判断句)白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宾语前置)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省略句,省略主语)6.字音字形谢太傅(fù)谢道韫(yùn)陈寔(shí)尊君在不(fǒu)7.重难词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公欣然曰(愉快的样子)差可拟(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未若柳絮因风起(凭借)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太丘舍去(离开)去后乃至(乃,才;至,到)相委而去(丢下,舍弃)下车引之(拉)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8.文章主旨《咏雪》写了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安家里的一个生活故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生活的画面。

《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陈元方小小年纪即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品质,同时也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

9.咏雪诗积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论语》十二章1.通假字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2.一词多义人不知而不愠(动词,了解)温故而知新(动词,得到)学而时习之(代词,学到的东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它。

根据《世说新语》两则,归纳出的考点有哪些?

根据《世说新语》两则,归纳出的考点有哪些?

根据《世说新语》两则,归纳出的考点有
哪些?
根据《世说新语》两则,可以归纳出以下考点:
1. 哲学思想:《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之一,其中融
合了许多哲学思想。

通过分析其中的两则故事,可以探讨其中蕴含
的哲学思想,例如道德观念、人生价值等方面。

2. 社会伦理:《世说新语》是对古代社会风俗、礼仪惯的记录,通过阅读其中的两则故事,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的伦理观念、道德准
则等。

例如,故事中的人物行为举止能够揭示古代社会对于忠诚、
义气、友情等价值观的看重。

3. 文学欣赏:《世说新语》是一部文学性较强的书籍,其中的
两则故事体现了作者的叙事技巧和文学风格。

通过对这些故事的分析,可以欣赏和研究古代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和艺术表达。

4. 历史文化:《世说新语》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其中的两则故事反映了当时历史背景下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现象。

通过对这些故事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些方面。

以上是根据《世说新语》两则归纳出的考点。

请根据具体需求进一步展开探讨和研究。

(完整版)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归纳

《世说新语》两则考点复习一、生字读音.陈寔(shí) 在不(fǒu)谢道韫(yùn)无奕女(yì) 王凝之(níng)二、句读停顿:①与儿女/讲论文义②白雪纷纷/何所似③撒盐空中/差可拟④未若/柳絮因风起⑤陈太丘与友/期行⑥君与家君/期日中⑦元方/入门不顾三、特殊用法的文言词语(一)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二)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动词。

今义:日期,名词。

3.太丘舍去.: 古义:离去、离开今义:前往。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用。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 今义:照顾或顾客。

(三)一词多义1、而俄而.雪骤: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俄而”,表时间短促,可译为“不久”等。

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然后"等。

2、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人名)下车引之(代词,他,代元方)(四)表谦称与敬称的词1、解释下列词语君:对对方的尊称,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2、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①敝人②卑职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令郎⑦老朽敬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谦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其它重要词语,《陈太丘与友期》①相委.而去.委:丢下去:离开②下车引之..引:拉之:代词,他③乃至乃: 才④则是无信则:就《咏雪》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雪骤:俄而:不久..内集:家庭聚会②俄而③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欣然:高兴地似:像④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差:差不多拟:相比⑤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 未若:不如因:凭借⑥即.公大兄无奕女即 :就五、句子翻译【特殊句式及难译易错句】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请列举《世说新语》两则中的重要知识点。

请列举《世说新语》两则中的重要知识点。

请列举《世说新语》两则中的重要知识点。

请列举《世说新语》两则中的重要知识点
1. 晋代世情:《世说新语》是晋代文学家刘义庆编纂的一部记
载晋代人物及其风评的散文集。

通过其中的两则故事,我们可以了
解晋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和价值观。

2. 社交俗:《世说新语》中的故事描绘了晋代社交生活中的种
种俗和礼仪。

例如,其中一则故事《刘琨谢安》中的琴宴场景,展
示了宴会上的礼仪和交际技巧。

3. 忠臣义士:《世说新语》记录了许多忠臣义士的故事,这些
人物以忠诚、正直和坚持原则为特点。

其中一则故事《孔子登堂》
描述了梁王重用忠臣的情节。

4. 文化传承:《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反映了晋代社会的文化传
承和学术氛围。

例如,其中一则故事《让梨》描绘了文人雅士之间
的谦让和学术交流。

5. 哲学智慧:《世说新语》中的一些故事蕴含着哲理和智慧。

例如,《掩锢瀆漫》讲述了一个智者如何通过比喻教育他人,寓言故事中的智慧引发人们的思考。

6. 历史人物:《世说新语》通过描写晋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使我们更加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

例如,《庄子与庞涓》中的庞涓是晋代著名的反叛军队领导人。

以上是《世说新语》中两则重要知识点的例子。

这本书涵盖了丰富的晋代社会、文化和人物,对于研究晋代历史和文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知识点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知识点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知识点《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编撰的一部记载晋朝至南朝历史文化风貌的杂书。

本书以言行谈论、隐讳讲究等事实资料为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伦理风貌、政治局势、文人雅士的品性和学问水平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选取两个知识点进行复习。

知识点一:晋氏兄弟之争晋元帝司马睿即位后,因忧心弟弟晋明帝的野心,曾试图废黜晋明帝,改立自己的养子司马寿为继承人。

但最终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功,晋明帝得以成为晋朝后继者。

但晋明帝对于晋元帝的这种意图心存疑虑,对文士高士进行了严密的管控,以消除异议。

晋明帝对待晋元帝的后妃和亲信也颇为残酷。

晋元帝有位妃子叫尚书令张华的女儿,晋明帝先是罢黜她的官职,后又软禁了她。

在晋元帝生病时,晋明帝派人毒死了她。

此外,晋元帝的侍中贾充也成了晋明帝的杀手之一、贾充在接替晋明帝处理朝政之前,以贤良深知世事的名声为突破口,与晋元帝取得了颇高的声望。

贾充成为尚书令后,开始实施清算,不断打击政敌,甚至采取“剑诛”之法,直接将政敌杀掉。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晋明帝也破坏了贾充与晋元帝的友谊,将二人分开处理。

晋朝的这段兄弟之争,展现了当时皇帝的权力逐渐增强以及对异己和政敌的镇压程度。

这些故事也体现了当时社会政治风气的黑暗和晋明帝残暴的本性。

知识点二:文人雅士的品性和学问水平世语新语中提到了很多文人雅士,通过他们的言行,可以窥探到当时文化人的品性和学问水平。

1.“欧阳修无雪儿”:欧阳修为人豪爽,将计就计,在与蔡公谈笑时,自嘲“欧阳修无雪儿”。

他把自己姓“修”(现便与“雪”类音)与江州城中的一个妓女“雪儿”联想在一起,以此自嘲,表现了他不拘小节的个性。

2.“曹植千里奔袢”:曹植是一个才情出众的文人,被誉为“曹丕之才子”。

为了表达自己的积极,他用自己写的《孟光临绝命诗》来表白。

这首诗将自己比作孟光,以表白曾受父亲曹操猜疑的痛苦。

3.“谢滕式”的故事:谢滕是晋朝的大文学家,他在大家的帮助下创作《梅花草谱》。

《世说新语》二则复习要点

《世说新语》二则复习要点

《世说新语》二则复习要点《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的一部文学著作,由刘义庆编撰,收录了420余则故事和引言,以及一些诗文和杂谈。

这部书在文学和历史研究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了解南朝时代社会背景和人物形象的重要资料。

下面将对《世说新语》中的两则故事进行复习要点的总结。

第一则故事:马融论葬故事概述: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马融和朋友们关于人的死后应如何下葬的讨论。

马融提出,一个人应该以诚实和正直的态度待人处世,而不必追求在死后的荣华富贵。

他认为,人死后只剩下骨骸,应该以简朴的方式下葬,不需要奢华的棺木和陵墓。

朋友们对马融的观点表示赞同,并纷纷表示自己的赞同意见。

复习要点:1.马融的观点:强调人应该以诚实和正直的态度待人处世,不追求死后的荣华富贵。

2.马融的建议:死后以简朴的方式下葬,不需要奢华的棺木和陵墓。

3.朋友们的回应:纷纷表示赞同马融的观点,并表达自己的意见。

4.这个故事反映了南朝时期社会风气的一种特点,即崇尚朴素和简朴的生活方式。

5.与现代的价值观对比:这个故事中的观点在现代看来,也有一定的道理。

现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简约和朴实的生活方式。

第二则故事:杨修讥讽鲍叔故事概述:这个故事讲述了杨修讥讽鲍叔的情节。

有一天,杨修和鲍叔一起乘船出行。

杨修在船上假装在咳嗽,鲍叔表示关切,询问杨修的身体状况。

杨修回答说他正在吐血,只有死后才能解脱痛苦。

鲍叔听后十分惊慌,杨修笑称自己不过是冒个弄病而已。

复习要点:1.故事的主要情节:杨修假装咳嗽并声称正在吐血,鲍叔表达关切。

2.杨修的目的:用讽刺的语言揭露人们虚伪关切的现象。

3.故事的寓意: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有时会出于一种形式而流于虚伪,不会真正关心对方的处境。

4.这个故事反映了南朝时期社会风气的一种特点,即人们重视言辞和表面的礼仪,但缺乏真正的诚实和关心。

5.与现代的价值观对比:现今社会中,虚假的关心同样比比皆是。

这个故事让人们意识到,真正的关爱和诚实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归纳整理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归纳整理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归纳整理知识点一:平斗《世说新语》中有一则故事叫做《平斗》。

故事讲述了曹操与刘备在刘备担任豫州牧期间的一次争斗,他们各自派出军队在野外对决。

曹操派出的是聚义军,刘备派出的是东吴军。

两军初战,东吴军明显占据上风,曹操的聚义军节节败退,曹操自己也陷入了危机之中。

这时,曹操的谋士贾诩提议曹操以平斗的方式解决此战。

曹操听从了贾诩的建议,下令停止军队的冲突,并与刘备达成协议,双方各自保持军队的规模与阵型不变,暂时放弃对彼此的攻击。

这个故事中的平斗,是指双方暂时停止冲突,通过达成协议来解决问题。

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双方的损失,为双方提供了一种和平解决争端的机会。

平斗关键的是双方都要有信守协议、遵守规则的心态和能力。

双方必须停止争斗,通过谈判来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知识点二:知己《世说新语》中有一则故事叫做《知己》。

故事讲述了孔融与王肃之间的交情。

孔融是当时名士,与王肃是好友。

一次,孔融因为王肃正在受到曹操的压迫而感到非常愤怒,决定去劝说曹操。

他与曹操见面后,直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希望曹操能释放王肃。

然而,曹操对孔融的劝说不予理会,自顾自地说:“你这是站在王肃的立场,而我是站在我的立场上。

”孔融听后非常伤心,他意识到与曹操的观点不合,不再有共同的价值观。

于是,孔融离开曹操,并向王肃表示了自己的决定。

这个故事中的知己,是指彼此理解、信任,并有共同价值观的朋友。

知己之间不光是因为兴趣爱好相同,也不光是因为互相扶持,更重要的是互相认同和理解。

知己能够在各种情况下互相支持、帮助,也能够坦诚地指出对方的错误或不足。

知己之间的关系是稳定且持久的,可以相互依靠,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世说新语”中的两个知识点是平斗和知己。

平斗是双方暂时停止冲突,通过达成协议来解决问题的方式。

而知己则是指彼此理解、信任,并有共同价值观的朋友。

这两个知识点都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平斗可以避免冲突,保持和平;知己关系可以给人带来相互的支持和共同进步。

《世说新语》二则重点笔记

《世说新语》二则重点笔记

《世说新语》二则重点笔记1. 文学常识2. 字词积累- 内集:家庭聚会。

- 儿女:子侄辈,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 文义:文章的义理。

- 俄而:不久,一会儿。

- 骤:急。

- 何所似:像什么。

-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 未若:不如,不及。

- 因风:乘风。

因,趁、乘。

3. 内容理解- 故事背景- 谢家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家庭氛围融洽和谐。

- 人物形象- 谢太傅(谢安):他是家庭中的长辈,在聚会中出题考子侄辈,可见他注重对晚辈文学素养的培养,有儒雅的风度。

- 兄子胡儿(谢朗):他把雪比作“撒盐空中”,这个比喻注重雪的颜色和下落的姿态,有直爽、天真的特点。

- 兄女(谢道韫):她把雪比作“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不仅写出了雪的洁白,还写出了雪随风飘舞的轻盈姿态,更具美感,表现出她的聪慧、有才情。

- 主题思想- 通过描写谢家子弟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反映出魏晋时期士大夫家庭浓厚的文化氛围。

1. 字词积累-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 日中:正午时分。

-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 乃:才。

-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 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 不:同“否”。

-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 惭:感到惭愧。

- 引:拉,牵拉。

- 顾:回头看。

2. 内容理解- 故事背景-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正午一同出行,但朋友迟到,陈太丘便独自先走了,之后朋友到来引发了一系列事情。

- 人物形象- 陈太丘:他是一个守时守信的人,按照约定的时间出行,朋友未到就不再等候。

- 友人:他先是无礼,不按时赴约,还对着元方骂其父,后来在元方的反驳下感到惭愧,表现出他知错能改的特点。

- 元方(陈纪):他年仅七岁,面对友人的无礼,能够据理力争,指出友人的错误,维护父亲的尊严,表现出他聪明伶俐、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性格特点。

- 主题思想- 这则故事告诫人们为人处世要讲诚信,有礼貌,同时也表现了陈元方的聪明机智,从侧面反映出魏晋时期儿童的聪慧和家庭的教育成果。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知识点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知识点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知识点《世说新语》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由刘义庆编纂而成。

该书主要收录了东晋末年至南朝梁朝时期的历史人物言行故事,涉及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选取两则《世说新语》中的故事,进行详细解读和复习知识点。

1.故事名称:笑论故事内容:有一次,王翦和曹参一起参加聚会。

王翦愤怒的对曹参说:“曹参,你真是可笑!你治理国家,总是充满了谄媚和小聪明。

你很害怕决断之事,总是拖延。

这实际上是假装有智慧。

”曹参微笑了一下,然后说:“翦,你不过是一个军人,充其量只会杀敌战功赫赫,你是没有道义的。

”知识点复习:a.曹参的应对:曹参笑了一下,并以王翦只会杀敌、没有道义来回击。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曹参是一个擅长反驳的人,他懂得以言语来反击对手的攻击,显示出自己的智慧和机智。

b.王翦的批评:王翦认为曹参过于谄媚和滑头,他在政治上缺乏果断和决断。

这反映了王翦对曹参的不满。

同时,从王翦的角度来看,军人和政治家的职责不同,曹参作为政治家,行事应该更注重道义。

c.政治斗争:这个故事也反映了古代政治斗争中的一些特点。

曹参和王翦代表了政治权力中的两个不同派系,他们之间存在着争斗和攻击。

这也是古代政治斗争的常态,不同派系之间的斗争会通过言辞来表达和进行。

2.故事名称:赌咒故事内容:斗咒,是古代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是通过发誓来表明自己言论的真实性和决心的,比如发誓要做什么事情或者说的话是真实的。

赌咒这个故事中,有两个人斗咒,他们分别是:“愚公移山,大事成”的愚公和“鬼谷子不会乘坐四轮车”的鬼谷子。

知识点复习:a.斗咒的含义和作用:斗咒是古代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发誓来表明自己言论的真实性和决心。

它可以强调个人的态度和决心,也可以用来表达个人的信仰和追求。

b.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是一个著名的民间传说。

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拥有坚韧的毅力和不断的努力,就能够战胜困难,达到目标。

愚公移山的精神也成为了人们追求梦想的象征。

《世说新语二则》必备知识点

《世说新语二则》必备知识点

2 背景资料
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起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 后来遭执政者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 所以到了晋代,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变为专谈玄理。只谈玄理 而不谈政事,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 社会上却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的资格;而 《世说新语》这部书,差不多就可以看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敬辞
例:“家”字一族的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 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 亲;家母、家慈:称母亲。谦辞(成语)“蓬荜生辉” 用以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 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蓬荜”即“蓬门荜户” 的简称,用蓬草、荆竹做门的草屋比喻穷苦人家。
真题链接
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指魏晋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 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志人小说是在 品评人物的社会风气下形成的,志人小说按其内容可以分为笑 话、野史、逸闻逸事三大类。
志人小说
它有以下特点: 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 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 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 面的性格特征; 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
真题链接
谦辞和敬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下列归类
正确的是( C )
A.敬辞:令堂、垂爱、高就、舍妹 B.谦辞:贤弟、家君、小女、鄙人 C.敬辞:令郎、奉陪、劳驾、赐教 D.谦辞:家慈、惠顾、愚兄、寒舍
点拨:A.“舍妹”是谦辞;B“贤弟”是敬辞;D.“惠顾”是敬辞。 故选C。
02.文体知识
敬辞
例:“令”字一族的敬辞用于称对方的亲属或有 关系的人。如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尊称对 方的母亲。敬辞(成语)“高抬贵手”多用于请求对 方饶恕或通融。

从《世说新语》两则中整理出的知识点有哪些?

从《世说新语》两则中整理出的知识点有哪些?

从《世说新语》两则中整理出的知识点有
哪些?
《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文化名著之一,记录了东晋时期各类人物的言行,包含了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在其中有两则故事,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的知识点:
1. 摸索成长:故事中的人物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经历反复失败和成功,从中获得经验和教训,最终成长为有智慧的人。

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积极探索、不怕失败,并从中汲取教训,不断进步。

2. 诚信守约:在故事中,人物们讲究诚信守约、言而有信,往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这提示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重视信用,兑现承诺,保持诚实和信任的品质。

3. 谦虚谨慎:故事中的人物往往十分谦虚,虽然自己有才华和能力,但总是保持低调和谨慎。

这告诉我们要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不骄不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自己和他人。

4. 聆听倾诉:故事中,人物们懂得倾听和倾诉他人的心声,能够理解别人的苦衷和困境。

这提示我们要学会倾听他人,给予支持和关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 识人用人:人物们在故事中对他人的才能和品德有着敏锐的判断力,善于识人、用人,并能正确评估他人的价值。

这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和职场中要善于判断他人,并能正确选择和使用人才。

6. 知足常乐:故事中的人物往往懂得知足常乐,不贪富贵,对生活有着正确的态度。

这提示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贪求过多,保持心境的安定和舒适。

通过《世说新语》中这两则故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许多宝贵的知识和智慧,指导我们在人生和工作中变得更加明智、有品质。

根据《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归纳考点的概括是什么?

根据《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归纳考点的概括是什么?

根据《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归纳考点
的概括是什么?
根据《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归纳考点的概括如下:
第一则知识点:
- 主题:人物品质和行为
- 内容:该知识点涵盖了《世说新语》中关于人物品质和行为的描述。

这些描述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人们对于品德、性格和行为的重视。

故事中的人物通过他们的品质和行为展现了各种不同的特点和思维方式。

- 考点:在考试中,我们可以期待关于人物品质和行为的多个方面的问题,例如某个人物的道德观念、行为的合理性、与他人的互动等。

第二则知识点:
- 主题:政治智慧和决策
- 内容:该知识点涵盖了《世说新语》中关于政治智慧和决策的描写。

这些描写展示了古代政治家和领导者在面对复杂情况时所
展现的智慧和决断力。

故事中的人物通过他们的决策和行动展示了
治理国家和处理政治事务的能力。

- 考点:在考试中,我们可以期望关于政治智慧和决策的问题,例如某个人物的领导风格、决策的合理性、管理困境的解决等。

这两个知识点是《世说新语》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这些知识
点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并在考试
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归纳考点概括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归纳考点概括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归纳考点概括《世说新语》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由刘义庆撰写而成。

全书按照人物,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分类,记载了南北朝至唐代之间的各类奇闻轶事和有趣的故事。

下面是针对《世说新语》中的两个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概括。

知识点一:政治风云及权谋手段展现《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许多关于政治风云和权谋手段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可以看出昔日政治家和权谋高手们的智慧和能力。

其中,有一些故事提供了一些有关于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的经验和教训。

1.吕洞宾与曹操的棋局:这个故事讲述了吕洞宾与曹操下棋的情景,在这个故事中,吕洞宾通过下棋的方式来暗示曹操的政治雄图,引导他破解谜底,并表明对曹操个人及政治家的评价。

这个故事提供了一个实例,说明政治家在处理权谋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观察力、判断力和善于运筹帷幄的能力。

知识点二:教育和文化传承《世说新语》中还记载了许多关于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可以体现出古代中国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和文化传统的延续。

1.司马孚的教诲:这个故事讲述了司马孚在教育儿子时的方法和理念,其中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了独立思考和学术表达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提供了一个例子,说明古代中国家庭对于子女教育的关注,并通过故事中司马孚良好的教育方法,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诸葛亮的文化传承:这个故事讲述了诸葛亮如何将自己的学问传授给他的弟子和后人,他以身作则,倡导以德修身、以文养志。

这个故事提供了一个例子,说明古代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借助这个故事可以感受到诸葛亮强调道德修养和文化传统的价值观。

通过分析这两个知识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考点:1.政治风云和权谋手段:通过对《世说新语》中有关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的故事分析,考生可以理解古代政治家和权谋高手们的智慧和能力,掌握运筹帷幄的能力,理解权谋手段的使用及制约。

2.教育和文化传承:通过对《世说新语》中有关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故事分析,考生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和文化传统的延续,理解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传承文化的价值观。

《世说新语》二则复习要点

《世说新语》二则复习要点

《世说新语》二则复习要点《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朝时期的一部重要史书,由刘义庆所著,记录了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和人物轶事。

这本史书对我们了解南朝宋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有着重要的价值。

下面是对《世说新语》中的两个重要要点进行复习的内容。

一、关于政治思想的记述1.君臣关系《世说新语》中对君臣关系的记述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关于当时政治思想的启示。

比如记载了王导在王僧辩面前说:“曹操倭贼,在下暂与交战;至于反逼宗社,请天子发令,左右寡人,后代自有人耳。

”这句话体现了王导对君主的忠诚和对王朝社稷的重视,同时也表明了君主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有时候需要迎合一部分人的意见。

这种君臣关系的思想体系在南朝宋朝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德治思想《世说新语》对德治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特别是记录了很多王导的言行,如王导说:“听其言,观其行,以知其行是非,不必深问。

然全生,就具庸身,操守可知生何人。

声名所在,国谓之贤。

”这句话强调了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能够体现出他的品德和才能。

德治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非常重要,成为了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

二、对人物性格的描写1.忠诚《世说新语》中详细记载了很多忠诚的人物和事件,如记载了周恂对洪武帝说:“然犹一分一毫,不敢顺私。

臣不敢越君出言。

”这句话表达了周恂对君主的忠诚和对治国理政的认同。

忠诚是南朝宋朝时期人们十分推崇的品德,被认为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2.智慧《世说新语》中也记录了很多智慧的人物和事迹,如曹操在与庞统的对话中,庞统以为自己让曹操占了便宜,但曹操却说:“今吾未必以令能令尔,尔以令还能令吾也。

”这句话表达了曹操在智慧和智谋方面的高超,他能够洞察别人的想法,同时也能够巧妙地回应对方的战略。

以上是对《世说新语》中的两个重要要点进行复习的内容。

这本史书记录了很多古代文化的精髓,对我们了解南朝宋朝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通过复习这些内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政治思想和人物性格,对于我们的历史学习和人生认识都有很好的帮助。

世说新语二则考点重点知识

世说新语二则考点重点知识

世说新语二则考点重点知识
《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以言志论志为主题,记录了晋朝末年至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文化和风俗,包含了丰富的典故、寓言和故事。

以下是《世说新语》中的两则典故以及相关的重点知识点:
典故一:桓玄赏赐金银
故事内容:桓玄是晋朝末年的一位权贵,他以权谋升官,并且非常奢侈和好大喜功。

有一次,他举办盛大的宴会,宴请百官,赏赐金银不断。

然而,他的手下的一个贤士,刘裕,却不接受这些赏赐。

后来,刘裕成为了晋朝末年的杰出军事将领,并推翻了桓玄的统治。

重点知识点:
这个故事反映了桓玄奢侈挥霍、权谋横行的形象,以及刘裕的清廉和贤能。

桓玄的统治被认为是晋朝末年乱象的一个象征,他的行为成为历史上的负面典型。

典故二:王敦兵败去世
故事内容:王敦是晋朝末年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将领。

他曾一度起兵反叛,占领了建康(今南京),但最终战败,被部下所杀。

在临终之际,他留下了一封遗书,表达了自己对生平的忏悔和愿望。

重点知识点:
王敦的起义和失败是晋朝末年政治动荡的一部分,也反映了时代
的不安定。

他的遗书表达了自己对政治事业的痛苦和忏悔,体现了王敦的复杂性格和内心挣扎。

这两则典故展示了《世说新语》中对晋朝末年历史事件和人物性格的记载。

该书作为古代文学和历史研究的重要文献,包含了许多反映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和道德观念的故事,对理解古代中国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记载从汉末到东晋时期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咏雪》出自《言语》篇,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 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泛指小辈, 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 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 离开。

今义: 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 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 丢下, 舍弃。

今义: 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 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 回头看。

今义: 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 约定。

今义: 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 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 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 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 感到惭愧。

)4. 文言实词:《咏雪》内集: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儿女: 泛指子侄小, 包括侄儿侄女。

俄而: 不久, 一会儿聚: 急欣然: 高兴地样子差: 大体拟: 相比未若: 不如, 不及因:乘, 趁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期: 约定期行: 相约同行舍去: 丢下(化)离开。

去: 离开乃: 才惭: 感到惭愧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通“否”句末语气词, 表询问。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委:舍弃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父亲日中:正午时分引:拉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一个寒冷的雪天, 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跟子侄辈的人讲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 雪下得急了, 太傅高兴地说: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 “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1、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 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动词。 今义:日期,名词。
3.太丘舍去: 古义:离去、离开 今义:前往。
4.下车引之: 古义: 拉。 今义:引用。
5.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回头。 今义:照顾或顾客。
(三)一词多义
1、而 俄而雪骤: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俄而”,表时间短促,可译为“不久”等。
答:司马光砸缸 曹冲称象 王冕四岁画画 曹植七岁做诗 甘罗十二岁做宰相 岳柱八岁指瑕
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然后”等。
2、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人名)
下车引之(代词,他,代元方)
(四)表谦称与敬称的词
1、解释下列词语
君:对对方的尊称,您 尊君 :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
2、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②卑职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令郎⑦老朽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省略句)跟别人约定一起出行,丢下别人就走了。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朋友很惭愧,下车拉元方(他),元方进入大门不回头看。
4与儿女讲论文义跟子侄辈一起降解诗文。
5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倒装句)哥哥的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6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飞起。
③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欣然 :高兴地 似:像
④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 差不多 拟 :相比
⑤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 不如 因:凭借
⑥即公大兄无奕女 即 :就
五、句子翻译【特殊句式及难译易错句】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省略句)太丘不在等候就走了,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六、内容理解: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点拨:融洽欢快轻松。
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点拨:“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撒盐”一喻只有物象而无意蕴。3、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
4、《陈太丘与友人期》一文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人要诚实守信,重视礼仪,也即文章的主旨。
七、人物形象:
词:鹅毛、鸭绒、扬花、梨花、花絮、飞花,
句:①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
④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
⑤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2)你还知道哪些古代聪明小孩的故事。
5主题归纳(多角度思考)
通过文章对这两个人的描写,以及对这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的记叙,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元方:明事理、懂礼仪; 友人: 不守信用、不懂礼貌 知错能改
启示: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6拓展延伸:
(1)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词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
《世说新语》两则考点复习
一、生字读音。
陈寔(shí) 在不(fǒu) 谢道韫(yùn) 无奕女(yì) 王凝之(níng)
二、句读停顿: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②白雪纷纷/何所似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⑤陈太丘与友/期行 ⑥君与家君/期日中
⑦元方/入门不顾
三、特殊用法的文言词语
(一) 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通否
1、文中对谢道韫的评价如何?点拨:聪明有才学。
2、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
点拨: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点拨: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4、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点拨: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敬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谦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其它重要词语,
《陈太丘与友期》
①相委而去委 :丢下 去:离开 ②下车引之引: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代词,他
③ 乃至 乃: 才 ④ 则是无信 则 :就
《咏雪》
①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家庭聚会 ②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