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_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教探索与研究 2010.01

4简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赖华清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

摘 要: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注:基金项目: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十一五”教育部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FHB07290088)的子课题《搞好工学交替,提高高职教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水平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Analysis on Vocational Talents’ Training Mode for Work Integrated Learning

&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LAI Hua-qing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164, China)

Abstract: V 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learning mode combining the productive labor with social practice; putting it as an important entry point for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training mode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riving for professional adjustment and construction and guiding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 reform.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work integrated learning; talents’ training mode

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引领和促进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项目,明确指出示范院校要“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职业岗位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具体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教育的有机结合,并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人才。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应尽可能在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与训练。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教育资源,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能力、经验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与企业、社会的广泛交流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项目开发中提高能力,在真实的生产性实训环境中得到最有效的锻炼。

2、学校与企业对人才共同培养。高职院校一般拥有科技、人才、信息资源和规范的教育服务体系,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主要场所,以课堂教学为主,一般缺乏生产性实践场所特别是与产品制造技术同步发展的大型设施、设备。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希望学校参与其生产技术应用性课

收稿日期:2009-11-21

作者简介:赖华清(1964-),男,副教授,从事研究方向:模具设计与制造

职教探索与研究 2010.01

5

题的研究的同时,为其提供能零距离上岗的学生作为企业员工的补充。企业拥有的生产线和施工现场成为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在这里可以得到真实环境的训练,企业的技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现场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和实训。另外,教师通过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和参与企业的应用性课题研究,既服务了企业,也提高了“双师”素质。 3、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高职院校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能迅速而准确地明确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能力标准,采用整合的能力观。通过对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适应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动态结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开发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课程模块,编写相应的实用教材。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以完成一项企业完整的工作任务过程来安排“一体化”教学,不仅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非职业能力的培养。这种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合作,以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内容重组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必将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相应的校企合作组织和运行机制,形成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行“专业+订单企业”“专业+院(系)办产业十合作企业”等“院(系)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内容理实交替、教学场地校企交替、教学时间季节交替紧密协作型“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聘请相关行业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全过程参与专业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围绕实际工作岗位职业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项目及职业资格证书要求,设置课程及实训实习项目,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构建集素质培养、技术基础知识、专业能力训练、工作实践、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形成国家级、省级和院级三级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体系。同时,以学生为中心,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探索并实施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做”合一的多种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2、构建实践教学平台,以校企合作为重点。高职院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依据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要求,按照专业基础实训、专项

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四个层次,采取自建、共建、捐建等多种形式,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建成一批融教学、培训、生产、职业技能鉴定和应用技术研发等功能于一体,具备“系统性、生产性、开放性”特征的校内实训基地。按照“以专业带产业、以产业促专业”的思路,创新“系企一体”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设“产学一体”的、满足学生综合实训和生产实习需要的系办产业。紧紧依托合作办学企业,完善校企共建共管的长效运行机制和校企一体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确保全部学生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经验。

3、重视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要重视和加强工学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系企一体”的模式优势,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完善“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制定企业兼职教师聘用、培养与考核评价管理办法,探索建立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实践技能课兼职教师的长效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大量聘请合作办学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实践技能课和顶岗实习的兼职教师。通过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到合作办学企业顶岗实践、参与应用技术研究、国内外学术交流与进修等形式,着力提高专任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

4、建立工学结合的管理制度。高职院校要建立工学结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完善职责分开、权责明确、自我发展、依法管理的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明确两级工作职责,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体系。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竞争、开放、流动的现代人事工作机制,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优劳优酬的校内分配政策。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建立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完善顶岗实习管理、指导和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学生顶岗实习信息管理平台,构建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搭建全方位、全过程的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学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要做到专业培养方案与企业需求对接、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对接、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对接、学生就业与产业发展对接,“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