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4:(对比、对偶)
对偶和对比
对偶分类
对偶
形式
内容
单句对偶 偶句对偶 多句对偶
正对偶
反对偶
串对偶
(一)从形式上分
1.单句对偶 用一句对一句叫单句对。 例: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诸葛亮传》 ----即使是做了些小的好事,也无不给予 奖赏;即便是做了很小的坏事,也无不给于贬 斥。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 岳坟对联) ----青山感到荣幸的是坟里埋着抗金名将 岳飞的忠骨,白铁感到耻辱是坟前跪着的是用 它铸造的秦桧等人的像。
3.多句对偶 用三句对三句,或用更多的 句子相对,叫多句对偶。 例如: 登高而招,臂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 ----登上高处向人们招手,手臂并 没有加长,可是老远的人也可以看见; 顺着风势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 听到的人却觉得很清楚。
(二)从内容分类
1.正对偶 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同类的或相近的, 是互为补充的。 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 ----只要朋友互相知心,即使分离在天 涯海角,也像近邻一样。(上下联的意思是 相近相关的。“海内”,四海之内,古代指 全中国。“比邻”,近邻。)
2.反对偶 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相反或相对的, 多指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例: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 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列国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贪暴 秦国的欲望是不能满足的。奉送给它的 越多,它侵略你就越厉害。(“诸侯之 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是反对, “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是反对。)
3.串对偶(流水对) 即“相串成对”,有如流水顺承而下, 因此又叫流水对。它的起句与对句是从事物 的发展过程说的,因此,意思是紧密连贯的。 例: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即刻从巴峡穿过巫峡,便可下达襄 阳,再向洛阳进发。(行经巴峡巫峡,再过 襄阳,直向洛阳,一气贯下,写出急欲出蜀 的喜悦心情。)
小学阶段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小学阶段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修辞手法是指作家或者演讲者为了增加作品或演讲的表现力,使其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手段。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接触到的修辞手法种类较多,下面将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1.比喻:通过对两个不同事物之间共同点的相互比较,表达出其中一事物的特性。
比喻能够使描述更具形象感和感染力,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例句:她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散发着迷人的芳香。
2.拟人:赋予非生物或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和能力。
拟人能够让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共鸣感。
例句:大树高举着手臂,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
3.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或者缩小处理,以达到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
夸张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
例句:他吃了一整天的饭,好像永远也吃不饱一样。
4.反问: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肯定或者否定的意思,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反问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例句:难道我们不应该保护我们的家园吗?5.排比:用同样的句式和语法结构进行列举,以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排比能够使文章更整齐、流畅,增强修辞效果。
例句:有的人喜欢画画,有的人喜欢写字,有的人喜欢唱歌。
6.比较: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突出一方的优点或者缺点。
比较能够使事物更加鲜明突出,增强修辞效果。
例句:玫瑰花如同一颗瑰宝,娇艳欲滴;蒲公英则像一只小精灵,轻盈自由。
7.对偶:用意义相对、结构相对、语言相对的词、短句或句子进行并列,形成鲜明对比。
对偶能够增强修辞效果,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例句:伤心的时候,你独自承受,开心的时候,你与他分享。
8.倒装:将句子的主语和谓语的语序颠倒,以增加语言的变化和独特性。
倒装能够使语言更加疑问、强调和夸张。
例句:在山顶上,欢快的唱歌的是一群鸟。
修辞手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增强艺术感染力:修辞手法能够让作品更加绚丽多彩,增加其艺术感染力,使读者更加投入其中。
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答题模式
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答题模式
以下是修辞手法及作用的答题模式:
1. 比喻: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 拟人: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无生命的物具有人的情感和行为,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3. 夸张: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可以强调事物的特征,突出事物的本质,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4. 排比:通过排比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感,使语言更加流畅有力,表达出强烈的感情和思想。
5. 对偶:通过对比的方式,将两个相反的概念进行比较,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特点,使语言更加鲜明有力。
6. 反复:通过反复的修辞手法,可以强调某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突出某个重点或细节,使语言更加流畅自然。
7. 设问:通过设问的修辞手法,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文章更加有趣味性。
8. 反问:通过反问的修辞手法,可以强调某个观点或事实,表达出强烈的思想和情感,使语言更加有力。
9. 借代:通过借代的修辞手法,可以用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使语言更加简洁明了,突出某个重点或细节。
10. 双关:通过双关的修辞手法,可以在语言中表达出双重意义或幽默感,增强语言的趣味性和幽默感。
以上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的答题模式。
在实际答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要求进行分析和应用。
(完整word版)排比、拟人、夸张、比喻、对比、对偶讲解及例句
一、小学生排比句:(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气势更为强烈;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1、下课了,同学们到操场运动,有的跳高,有的跳远,有的跑步。
2、我们要思想好、学习好、劳动好、身体好。
3、为了不让森林变成沙漠,为了让洪灾不再发生,为了人们不再失去家园,大家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4、到处都有您的光辉,到处都有您的声音,到处都有您的足迹,到处都有您的关心。
5、你是风儿我是沙,你是蔓儿我是瓜,你是月儿我是星,你是太阳我是花。
6、愚蠢是一种天生的无奈,是一种后天的懒惰,是一颗自己种下的恶果,是一条好果实中的蛀虫。
7、他的脸比天还大。
他的脸皮比地还厚。
他在城里跺跺脚,整个北京城都要颤三颤。
8、冬天的雪花飘过,留下了纯洁的宁静;春天的暖风吹过,留下了花开的甜蜜;夏天的细雨润过,留下了绿叶的清凉;秋天的红枫飘过,留下了丰硕的成果。
9、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青春无语,却散发出活力.10、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11、痛苦是黑暗中的摸索,前进的路途中满是坎坷;痛苦是无人理解的悲哀,无助的面对一切挫折;痛苦是心灵最深的折磨,无泪且无法直言;痛苦是天生没有的表情,是烦恼中的恶魔.12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少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青年是一首诗,浪漫潇洒,热情开朗。
13、我在这个家感到非常幸福;非常温馨;非常快乐.14、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聊天,有的散步,有的做作业,有的打扫教师。
15、友谊是焦渴时的甘泉,友谊是黑暗中的明灯,友谊是快乐时的分享,友谊是忧伤时的抚慰。
对偶、对比的区别
《实用汉语修辞》中说:“对比是把两个对立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对照的修辞手法。
”而“对偶是把字数相等或者相当、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放在一起,表达相近、相关、相对或相反意义的修辞手法。
”从上面定义来看,对比与对偶确实有相似的一面,因为都有一个“对”字,说明都是两两相对而存在。
但毕竟是不同的修辞格(修辞手法),差别自然也是明显的。
现对此做简要分析。
首先,结构特点不同对偶在结构形式上,讲求形式“对称性”,要求字数相等或者相当,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
而对比主要讲求内容上的“对立性”,要求意义的相反、相对,不一定要求句子结构形式对称。
如(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上下两句构成对偶,在结构形式上讲求对称的,字数相同,词性相同,意义相关。
如(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上下两句所构成的对偶,在句子的句结构相同,词性也是相同的。
如(3)男人是突然老的,女人是逐渐老的。
这上下句构成对比,把男人和女人加以对照,在句子中还出现了相同的词语,如果按照“严对”的要求来说,这是对偶所不能有的。
其次,表达的作用不同对偶的作用在于通过整齐的形式、对立而和谐的声音及其鲜明的节奏去感人、打动人,引发人的思考,提高表达的审美境界。
而对比的作用是通过展示事物间的差异,在对比中突出所要表达事物的本质特征。
如(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里就是通过对偶的形式,提高表达效果,引发人思考。
如(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里作者通过对比,表现出事物之间的差异,突出了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人,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崇敬之情。
但是,在对偶中的“反对”中,从形式上看是对偶,而从意义上看却是对比,这我们应该分清,把它列入辞格的兼用中去。
小学语文中的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中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小学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
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1、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和气势。
5、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有问答在句中。
设问,自问自答。
6、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7、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进行对照。
10、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今天陈老师就讲一讲其中四种最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和夸张1 、比喻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
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构成条件——注意事项构成比喻的关键:①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
①②两条必须同时成立,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注: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①他的性格像母亲。
——同类事物做比较②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
——表示猜测③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
——词的比喻义4、比喻的目的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
即通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19种英语修辞手法简单介绍
19种英语修辞手法简单介绍19种英语修辞手法简单介绍除了最常见的明喻、暗喻、拟人,英语中还有很多修辞手法。
有一些可能是你经常见到却没有意识到的。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19种英语修辞手法简单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英语中有19种修辞手法,它们分别是:Simile明喻、Metaphor 隐喻,暗喻、Metonymy 借喻,转喻、Synecdoche 提喻、Synaesthesia 通感,联觉,移觉、Personification 拟人、Hyperbole 夸张、Parallelism 排比,平行、Euphemism 委婉,婉辞法、Allegory 讽喻,比方、Irony 反语、Pun 双关、Parody 仿拟、Rhetorical question 修辞疑问、Antithesis 对照,对比,对偶、Paradox 隽语、Oxymoron 反意法,逆喻、Climax 渐进法,层进法、Anticlimax 渐降法。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这19种修辞手法的全部解释和例句,快来学习吧!1.Simile 明喻明喻是将具有共性的不同事物作对比。
这种共性存在于人们的心里,而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
标志词常用 like, as, seem, as if, as though, similar to, such as 等。
例如:1>.He was like a cock who thought the sun had risen to hear him crow。
2>.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3>.Einstein only had a blanket on, as if he had just walked out of a fairy tale。
2.Metaphor 隐喻,暗喻隐喻是简缩了的明喻,是将某一事物的名称用于另一事物,通过比较形成。
例如:1.Hope is a good breakfast, but it is a bad supper。
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
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
一、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二、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2)夸张的几种形式:a、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三、对比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如: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四、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如: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五、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
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六、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七、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八大修辞手法
八大修辞手法1.比喻:生动、形象。
2.拟人:人格化、生动化、形象化。
3.排比:加强语言气势。
4.反问:加强语气。
5.反复:强调。
6.对比:突出其中一个。
7.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
8.夸张:极力的表现。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即打比方,帮助人容易深入理解。
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简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具体见下表: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此外有:“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对比修辞手法的句子
对比修辞手法的句子
修辞手法是指在语言表达中运用的一种修辞艺术,通过对比修辞手法的运用,
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对比修辞手法包括对比、排比、对偶、反复等,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些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运用。
首先,对比是指通过对两个相对的事物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事物之间的差异。
比如,句子“他的言谈举止既温文尔雅,又举止高傲”,通过对比“温文尔雅”和“高傲”,突出了主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使句子更加生动。
其次,排比是指通过排列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或句子,以增加语言的节奏
感和表现力。
比如,“他勤奋、认真、负责,努力工作,终于取得了成功。
”通过排比的运用,使句子更加有力量感,更加生动。
再次,对偶是指通过对称的结构,将两个相对或对立的成分放在一起,从而增
加语言的韵律感和形象感。
比如,“天上的星星,地上的灯火”,通过对偶的运用,使句子更加平衡和优美。
最后,反复是指通过在句子中多次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以加强语言的表现力
和感染力。
比如,“他是一个好人,一个真正的好人”,通过反复的运用,使句子更加有力量感,更加生动。
通过对比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增加语
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从而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希望大家在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生动有力。
常见的10种修辞手法
常见的10种修辞手法1、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2、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3、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4、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5、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6、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7、比喻A、比喻就是平常说的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但具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说明或描绘事物的修辞。
比喻一般包括三部分:本体、喻体、喻词。
构成比喻必须符合下列两个条件:(1)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同类事物一般不能规程比喻。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即喻体必须在某一点上与本体相似,才能用来说明描绘本体。
B、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1)明喻:是明显的比喻,它的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喻词常用“好像、如、宛如、仿佛、好比”等,有时后面还用“一样、一般、似的”等词语呼应。
2)暗喻:从表面看来是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
暗喻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与明喻的区别在于它的喻词由“是、成了、变为、当做、变成”等词充当。
3)借喻:用喻体来代替本体,也就是说,本体不出现,喻体在上下文中有所交代,读者或听话人能理解两者的关系。
8、拟人比拟是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的描写方法。
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大类。
9、夸张对事物加以超越事实的描述,叫做夸张。
10、衬托衬托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让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的修辞手法。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
修辞手法4(对比.对偶)
修辞手法4:(对比.对偶)一、对比:把两个正反事物或一个事物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对照比较的修辞手法。
如: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作用:鲜明地显示出事物间的差别或者能突出说明某一方面,从而增强说服力。
二、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而一种修辞方法。
1、正对。
上下句意思相近、相似、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如:革命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作用:形式对称,音节和谐。
使表达的内容相互补充、相互映衬,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对偶与对比的区别:1、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称,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2、对偶主要是结构形式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
3、有的对比也是对偶(即反对),就意义内容说是对比,就结构形式说是对偶。
轻松演练: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胆怯而贪婪的人选择腐烂,勇敢而胸怀博大的人选择燃烧。
()2、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0、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11、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山。
()。
修辞手及病句修改
三修辞手及病句修改
1.修辞手法的种类
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对比、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①比喻:就是打比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②拟人:就是借助想彖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
③排比:通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④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⑤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似,成对组成的句子。
节奏匀称,易读易记,常用于诗句。
如“窗含西岭干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需要区别一下对偶与对比的不同:
对偶的两个句子意思相近;
对比的两个句子意思相反。
⑥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⑦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⑧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⑨借代:不直接说甲,而用乙来代替甲。
使其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红领参加植树活动”,用“红领巾”代指“少先队员”。
+2.病句修改
①病句类型:
×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
×表意不明前后矛盾不符事实
×关联词不当重复啰嗦
②病句修改原则:
不改变原意尽可能少改不画蛇添足。
修辞方法简介——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针精编版
修辞方法简介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初中其它修辞:引用、互文、借代、顶真、通感、联想……一、【比喻】补充1、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如: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如:在稿纸上踩出几朵小梅花(喻“猫爪子印”)注意: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朱自清《荷塘月色》2、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句。
见《点击中考》P373、作用:生动具体形象;表达效果回答技巧: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比作……,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写景咏物:表达了作者对……的……之情)例:下列句子的修辞及表达效果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紫藤萝的花朵比作帆,花萼比作舱,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表现出紫藤萝的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花盛开的喜悦之情(写景咏物:表达了作者对……的……之情)二、【拟人】补充1、作用: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2、表达效果格式回答: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事物人的思想情感或动作行为,生动体现了……表现作者……情感。
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油蛉、蟋蟀人的行为,生动体现了夏天的勃勃生机。
三、【夸张】补充1、作用:夸张可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2、夸张类别有:扩大夸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缩小夸张:我家门前只有巴掌大的地方。
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例: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修辞方法简介——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针
修辞方法简介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针修辞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一、【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明喻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如: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借喻甲代乙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二、【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拟人可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人: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三、【拟物】: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四、【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夸张可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夸张类别有: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如:---—-————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我家门前只有巴掌大的地方。
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如:——-—-—-——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五、【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排比可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要三个以上!排比: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修辞方法
修辞方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比、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一、常见的修辞方法简说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规定为8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比喻: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异类相比,但相互之间有相似点。
.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类。
拟人是把物当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拟物是把人当物来描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来描写。
.借代:用借体代本体。
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可用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专名代泛称等,如《药》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体。
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点,借代要求借体与本体有相同处。
.夸张:包括对事物作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缩小。
鲁迅《药》中写道:“……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后一句使用了“缩小”的夸张。
.对偶: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对仗”。
对偶有宽对、严对之别。
一般来说,上下两句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
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类型。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设问:无疑而问,在自问自答中引人注意,启人思考。
.反问:也是无疑而问,但答案就在问句中,即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砌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二、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列举其作用,但需结合具体文章作出明确的判断: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比拟的作用: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
借代的作用:1、形象生动 2、引起读者联想夸张的作用: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对偶的作用:1、便于吟诵,易于记忆;2、用于诗词、有音乐美;3、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写作文修辞手法
写作文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比喻,白描,比拟,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托,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对比,对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跳脱,转文。
共计63种。
【详细介绍】比喻1、定义[1]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结构比喻通常由三个部分共同组成,即为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分类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优劣和暗藏特征,可以分成四种。
⑴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
常用形式就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水很高,像是亭亭的舞女的裙。
⑵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
典型形式就是:“甲变为乙。
”比如:广场上就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积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
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整体表现比喻关系。
比如:老王你不要灌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
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⑶借喻。
不发生本体和比喻词,轻易描述喻体。
隐喻的典型形式就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⑷博喻。
属格几个喻体共同表明一个本体。
比如:一只非常大的白丁香把花掉正对面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例如雪,如玉,例如溅的浪花。
对比修辞手法
三 对比的修辞作用
总说:揭示对立意义,使事理和语言色彩鲜明。 两体对比:突出矛盾,鉴别美丑。 一体两面对比:突出本质,反映事物内部既对立 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全面看问题。
四 运用对比要注意的问题
所表达的事物的本质矛盾有深刻的认识。对比 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互相对 立的关系。
对比和对偶的区别: 对比:内容上“对立”,要求意义相反 或相对 。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 可镂。 对偶:形式上“对称”,要求结构对称, 字数相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
一体两面对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把同一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对比
例如:①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 朝鲜人民是那样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感 情。 (将志愿军战士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对举出来,赞
美战士的爱憎分明) ② 社会上有些人,当面使君子,背后是小人。 ③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卖盐的, 喝淡汤。种田的,吃谷糠。
谢谢!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两体对比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更坏
第四节
辞格(四)
对比
一 对比定义:
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 面放 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也叫“对照”。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二
基本类型:
1 两体对比 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使 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更坏;大的更大,小的更好。 例如: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②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手法4:(对比、对偶)
一、对比:把两个正反事物或一个事物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对照比较的修辞手法。
如: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作用:鲜明地显示出事物间的差别或者能突出说明某一方面,从而增强说服力。
二、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而一种修辞方法。
1、正对。
上下句意思相近、相似、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如:革命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作用:形式对称,音节和谐。
使表达的内容相互补充、相互映衬,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对偶与对比的区别:
1、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称,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2、对偶主要是结构形式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
3、有的对比也是对偶(即反对),就意义内容说是对比,就结构形式说是对偶。
轻松演练: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胆怯而贪婪的人选择腐烂,勇敢而胸怀博大的人选择燃烧。
()
2、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4、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
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10、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
11、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