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装饰纹样_窃曲纹的构成及形式美研究_祝瑜
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研究
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研究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青铜器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代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构图精细,寓意深刻。
首先,商代青铜器的装饰纹样大多是人物和动物纹样。
其中人物纹样主要是以王侯、祭司、士兵和平民等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形象为主要描绘对象。
这些人物的身上装饰着各种首饰,如饰钮、肩章、耳环、腕环、项链等,这些装饰物的种类和形式都彰显出同时期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崇尚奢华的文化氛围。
动物纹样则包括了各种动物的形象,如龙、虎、象、鸟、兽等,它们以各种姿态表现出神秘、神圣的形象,传达着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念。
其次,商代青铜器的装饰纹样还包括了各种天然图案和几何图案。
天然图案主要是模仿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象和景观,如太阳、月亮、山水、云彩、水流等,呈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境。
几何图案则以各种线条、圆形、方形、菱形等形状为基础,通过繁复的重复和组合表现出抽象的美感。
最后,商代青铜器的装饰纹样还包括了文字和符号纹样。
商代的文字呈现了一种独特的甲骨文风格,它们以各种线条、点画组合构成,而这些文字的出现使得青铜器变得更加文化化和历史化。
符号纹样则诠释了祭祀和仪式所用的符号和标记。
这些符号和标记一方面代表了商代文化中对神灵和鬼神信仰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商代人对商朝的政治和经济实力的表现。
总之,商代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不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重要文化代表。
中国古代青铜器鉴赏(关于纹饰)
中国古代青铜器鉴赏(关于纹饰)————青铜器中常见的纹饰与其特点极其文化内涵纹饰是青铜器皿上的装饰纹样,雕或浮雕铸成,题材广泛,各类纹饰的发展演变情况也提供了重要依据。
按纹饰的种类可分为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人物纹和建筑纹五大类。
几何纹:是指以点、线、圈组合成的图案纹样,它包括凹凸弦线、线纹、网纹、方格纹、圈带纹、雷纹、乳钉纹、瓦纹、贝纹等。
弦纹,系指轮旋而成的铸纹,它包括凹纹弦纹和凸弦纹两种,一般在器表饰凹弦纹或凸弦纹一至三道,有的单独使用,有的与其他纹饰为伍。
多见施饰于鼎、盉、鬲、甗与腹外表,流行于商周,沿用至两汉。
乳钉纹,系指凸出器表呈乳钉状的纹饰。
有的排列单行,有的布成方正,有的置于方格内,多见施饰于鼎、簋、盂等腹外表。
始见于商代,盛行于周代。
直线纹,系指以连续的直线条或长短有序平行排列而成的几何形纹饰。
除了条文粗细有别外,没有多大变化。
此外,也有将线条凸起或凹陷者,旧称沟纹。
斜线纹,系指以短线均匀地平行排列呈八字形构图或向左右展开构图的几何纹饰。
常见施饰于鬲、壶上。
通行于西周中期和春秋晚期。
云雷纹,系指以连续的回旋线条勾勒而成的集合图纹。
有的作圆形,有的作方形。
常见施饰于器皿的颈,足表,也有作地纹的。
流行于商周,沿用至春秋战国。
勾连雷纹,系指以近似“T”形勾连成的图案,其地填以雷纹。
始见于商,盛行于晚商周初,沿用至春秋战国。
乳钉雷纹,系指以倒置的三角形连续排列,形成锯齿带状的纹样。
此纹从商代一直延续至战国。
目纹,系指以圆形或方框内中部加一点或一横为晴,构成的目形纹,或为两边斜角的几何纹,中间点缀突出的晴。
流行于商中晚期至周初。
涡纹(又名火纹),系指在一圆圈内沿施饰等距分布呈旋转状的短弧线,圆圈内中央又点缀一小圆圈。
始出现于商代早期,且为单个连续排列,到中晚期至春秋战国,一般与龙纹、目纹、鸟纹、虎纹、蝉纹等相间排列。
多见施饰于罍、鼎、斝、瓿的肩部和腹部。
此类纹盛行于商周。
绳纹(又名陶纹),系指由两条以上波纹交错扭结构而成的绳索状纹。
浅析传统青铜器装饰纹样在当代中国视觉传达中的应用
浅析传统青铜器装饰纹样在当代中国视觉传达中的应用作者:韩雅怡卜蒙蒙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8年第02期摘要:本文以西周窃曲纹为例,研究青铜器纹样在当代中国视觉传达中的应用,提出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选择青铜器纹样作为设计元素与设计语言相结合的同时,在创作过程当中不茫然不盲目不盲从,在对设计元素进行高度提炼之后,把握住视觉平衡,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
关键词:窃曲纹;设计;青铜器装饰纹样;视觉传达1 前言当我们感知这个世界,感受光,感受色彩,感受纹理,感知,感想。
当人的眼睛经过视觉刺激后,传递到人类大脑接收、分析、辨识的过程,其过程包括视觉刺激获取,对视觉讯息进行组织以及作出最终反应。
这些直观传达到眼睛并被大脑感知的过程便是视知觉。
我们直观的用视觉接受事物,将其传达到心理领域,感知、分析、理解,从而完成视觉传达的过程。
我国先秦时期,在当时并没有具备关于视觉传达如此完备的理论体系,他们懵懂的认识这个世界,懵懂的理解这个世界,不停地为这个世界书写新的篇章。
这个时期创造出的众多装饰纹样,开启了我国装饰时代,本文将主要以西周后期发展的窃曲纹为例,感受我国先秦时代对那个当下的视觉认知。
2 窃曲渊源《吕氏春秋》:"周鼎有窃曲,状甚长,上下皆曲,以见极之败也。
"多数学者认为窃曲纹是由鸟纹、龙纹衍化而来,部分学者分析窃曲纹纹饰表明,其中甲类为兽面纹(即饕餮纹)、乙类为象鼻龙纹演变而成。
种类多样,变化丰富。
对窃曲纹进行深入观察,不难发现窃曲纹在当时西周盛行的缘由。
纵观窃曲纹发展渊源,回归在商朝早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可见由来于当时成熟的饕餮纹样,无论从构图、工艺以及主要所用器皿来看,此时的饕餮纹具有惊魂动魄的视觉冲击力。
在那个当下,饕餮纹代表的奴隶主的赫赫威严,它的狰狞,神秘代表统治者具有至高无上无法撼动的地位。
此时的图案装饰也代表了当时人类对视觉的认知,视觉带给心理的影响,充斥着每一个角落。
《文物》杂志2009年第4期---青铜器窃曲纹的来源及分型_张德良
窃曲纹是流行于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的主要青铜器纹饰之一。
容庚[1]、陈梦家[2]、马承源[3]、朱凤瀚、陈公柔和张长寿、彭裕商等学者都对此有过研究。
其中后四位学者做过详细的考古类型学研究,使我们对窃曲纹的认识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朱凤瀚先生根据窃曲纹的整体外形进行分类,共分为S形窃曲纹,C形窃曲纹,S、C形结合窃曲纹、L形窃曲纹和分解式窃曲纹[4]。
陈公柔、张长寿先生鉴于窃曲纹是从动物纹省变而来,遂据有无目纹将窃曲纹分为二型十式[5]。
彭裕商先生根据窃曲纹的来源,则划分为饕餮窃曲纹和龙纹窃曲纹二型十八式[6]。
研究结果表明,窃曲纹主要呈现为S形和C形,是动物纹的简省和变形。
至于其来源,则仁智互见,朱凤瀚先生认为窃曲纹取形于龙纹,构造、布局则更取诸饕餮纹、长尾鸟纹[7]。
陈公柔、张长寿先生认为当来源于象鼻龙纹和长尾鸟纹[8]。
彭裕商先生则认为分解饕餮纹和象鼻龙纹是窃曲纹的来源[9]。
这些意见在象鼻龙纹是窃曲纹的重要来源这一点上达成共识,至于长尾鸟纹或分解饕餮纹是否是窃曲纹的来源,则发生了分歧。
因此,对窃曲纹有加以再研究的必要。
作为断定窃曲纹的依据,学者均指出过具有动物属性的目纹和上下卷曲的几何形态。
如陈公柔、张长寿先生根据目纹的有无和目纹的位置进行类型学研究;而彭裕商先生亦据一类窃曲纹的目纹在中间,断定其来源于分解饕餮纹。
陈芳妹先生指出窃曲纹这种铜器纹饰,既具有上下皆曲的几何形态,又有眼睛及羽纹以表示动物属性[10]。
笔者认为羽纹是构成窃曲纹的要素之一。
仔细观察,发现窃曲纹主要由比较确定的几种羽纹和目纹按照一定构成方式组合而成,它既不是从分解饕餮纹发展而来,也不是从分尾鸟纹而来,也不是从龙纹发展而来。
试论证如下。
比较典型的一种窃曲纹,如1975年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窖藏所出训颈部的纹饰,可以分为两部分(有兽目的部分称为A,没有兽目的部分称为B)。
这种典型的窃曲纹是由A和B组成的,其中A部分由两条C形环绕目纹组成;B部分由C形羽饰和刀形羽饰组成(图一∶1)。
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马纹、兔纹、雷纹、冏纹、窃曲纹
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马纹、兔纹、雷纹、冏纹、窃曲纹1.马纹夏商周三代,中国本土的马并不如大象或秦汉与后朝由外国引进的马那般优雅与美丽,反而是矮小、粗颈、大耳的动物。
尽管如此,由于其速度、力量与活力以及其在战争中的重要性,马依旧被中国人高度重视,在活力上经常与龙比较。
马纹在早期的青铜器上并不十分常见,但是中国过去80年间出土的商代与西周青铜器却有若干青铜马纹器物。
1955年出土了一件西周中期青铜马尊(陕西眉县),尊上还铸有极长的铭文,目前保存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马饰,商代,殷墟时期2.兔纹由于其温和的本性、灵活的动作以及生殖能力,在古代中国人眼中,野兔或兔子成为温和、高贵与多产的象征。
虽然不常见,野兔或兔子有时以辅助装饰图案的角色出现在商代与西周的青铜器上。
一件特别吸引人的实例是1971年在河南洛阳发掘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觯,器身中央饰有带状的生动兔子侧面。
立体兔形的青铜器非常罕见,已知的有一件为1992年在山西曲沃晋侯墓出土的、写实性极强的兔尊。
3.雷纹雷纹是从商代到西周的青铜器上最常见的辅助纹饰。
雷纹指的是铸成圆形或方形类似指纹的螺旋纹,通常作为填补主要纹饰周围的空间之用。
4.冏纹冏纹,又称为火光纹,或是涡纹,是从早商的二里岗时期一直到西周时期都十分普遍的纹饰。
根据中国青铜器专家马承源的看法,囧纹或火光纹是火神的象征。
火神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诸神之一,在夏商周三代作为火源而广泛受到祭祀崇拜,火是上天赐给人类最伟大的礼物之一。
囧纹这个词在《周礼·考工记》(成书于春秋末、战国初的公元前5世纪)当中有记载,定义囧纹为圆形的旋涡状火焰。
青铜斝之囧纹,商代,二里岗晚期与殷墟早期,玫茵堂收藏5.窃曲纹青铜簋之重环纹,西周晚期(约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玫茵堂收藏窃曲,其形状略为类似倒下的倾斜”S”字母,其内部中心的圆形部位宛若一只眼睛或是带着光芒的太阳。
用来描述这种图案的最早记载见于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青铜器纹饰的形式美法则
青铜器纹饰的形式美法则中国青铜器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其间青铜器的风格从庄严的艺术风格转向了朴实、简洁、明快风格,同时青铜器的社会功能也从祭祀用的礼器逐渐转变成实用器具。
青铜器的纹饰则由庄重的饕餮纹、夔纹到富有韵律的窃曲纹、环带纹,再发展为清新的蟠螭纹、宴乐、攻战纹等,其间动物纹饰狰狞的超自然魔力逐渐减弱,直至丧失。
一、我认为青铜器纹饰艺术构成法则大致分成以下几类:1、对称与共形对称,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象,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一个整体的方法。
对称是青铜器纹饰主要的构图方式。
对称具有庄重、高贵、安定、朴素、简单、条理等情感特征,使得器物具有威严感和静态感这也是大多数青铜器带给我们的感受。
青铜器纹饰以兽面纹图为主(如下图),而兽面纹充分体现了对称的形式美,以中间鼻环柱角型兽面纹(西周早期兽面纹鼎)牛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古父己卣)外卷角型兽面纹(商晚期戊服卣)内卷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兽面纹斝)梁为基准线,两边为对称的目纹,目上往往有眉,其侧有耳,下部两侧为兽口和兽腮,上部为额,额两侧有凸出的兽角。
在兽面纹的两有一段向上弯曲的体躯,体躯下部往往有兽足。
所有的兽面纹,基本上脱离不了这个格局〕这种对称的形式无疑加强了青铜器的雄沉神秘之感。
不仅兽面纹是用这种方法,就是描绘鸟类也是如此,商代的鸟纹多以对称的直立或倒立的形式,素朴简洁,灵秀典雅,一般作主花纹的陪衬。
值得注意的是,兽面纹的对称布置有时并非安排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安放在方形转角处,兽面纹的鼻形构成鼎的边角起伏状,加强了鼎的厚重感,而四方形的正面或侧面只能看到半个兽面,却转化成一只变形的虎形了,只有观赏者在角上看到两边时,才能看到完整的兽面纹。
在青铜器纹饰中,伴随对称出现的还有共用形的现象。
共用形是两个或多个形态存在共用部分。
常表现为形态作并列叠置,造成其中一部分形为两个或多个并列形所共有。
因为同一区域既属于甲,也属于乙,而显得自相矛盾,并失去了明确性,使事物处于一种模糊不清的状态。
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研究
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研究1. 引言1.1 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研究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研究是中国考古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商代青铜器作为古代中国文明的重要代表,其装饰纹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对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商代社会的文化、宗教以及生活方式,进一步揭示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和精神面貌。
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商代社会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还可以为后世的艺术设计、文化传承提供启示和借鉴。
通过对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的分类、特点、象征意义、传承与演变以及技术特点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充分挖掘商代青铜器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意义,为推动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和传承做出重要贡献。
2. 正文2.1 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的分类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的分类主要可以按照不同的形式、图案和风格进行划分。
根据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器物表面纹饰和器物上部纹饰两大类。
器物表面纹饰是指装饰纹样分布在器物整个表面的一种装饰方式,而器物上部纹饰则是指装饰纹样主要集中在器物的上部,如口沿、耳部等位置。
根据图案的不同,可以分为几何纹样、动植物纹样和人物纹样等。
几何纹样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装饰纹样,主要包括直线、弧线、圆形、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组合变化。
动植物纹样则是以各种动物和植物形象为主题进行装饰,如龙纹、鸟纹、鱼纹、蝙蝠纹等。
人物纹样则是以人物形象为主题进行装饰,如人物头像、舞蹈姿势、战争场景等。
而根据风格的不同,可以分为简约风格、夸张风格、写实风格等。
简约风格注重线条简洁明快,夸张风格强调形象变形夸张,写实风格则力求形象逼真细腻。
通过对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的分类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商代青铜器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
2.2 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的特点一、图案繁复多样:商代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呈现出繁复多样的特点,包括人物、动物、几何图案等各种元素,展现了当时人们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
二、线条流畅优美: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的线条流畅优美,通过巧妙的线条设计表现出动态的美感,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的技艺。
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研究
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研究引言商代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它们不仅在工艺技术上具有高超水平,而且在装饰纹样上也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珍品,在中国古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对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进行研究,探讨其特点和意义。
一、商代青铜器常见装饰纹样商代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主要包括几何纹样、动植物纹样和人物纹样。
几何纹样是最为常见的,它包括直线、曲线、阴文、阳文等图案,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
动植物纹样则是以商代当时的自然环境为题材,展现出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
人物纹样则主要表现出了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场景,以及对神灵的崇拜和祭祀等内容。
这些装饰纹样丰富多彩,反映了商代社会的文化和艺术特点。
二、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的特点1. 线条流畅华丽商代青铜器的装饰纹样线条流畅、勾勒清晰,具有华丽的艺术风格。
这些线条既简洁又富有变化,展现出了艺术家的高超技艺和丰富想象力。
这些线条也体现了商代艺术家对青铜器表面的精心雕琢和细致处理,使得整个器物显得更加华丽瑰丽。
2. 象征意义浓厚商代青铜器的装饰纹样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在当时的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几何纹样中的直线和曲线代表了天地之间的一切,具有神秘的象征意义;动植物纹样则展现了商代人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神灵的信仰和礼敬;人物纹样则反映了商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场景,同时也表现出对神灵的崇拜和祭祀等内容。
这些纹样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成为当时社会生活和文化信仰的重要表现形式。
3. 融合多种文化元素商代青铜器的装饰纹样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多元文化特点。
商代时期的中国处于文化交融、交流频繁的阶段,从中亚地区传入的一些文化元素也在商代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中有所体现。
这些文化元素加入了商代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中,使得它显得更加多姿多彩、富有魅力,展现了商代时期特有的文化氛围。
三、商代青铜器装饰纹样的意义1. 彰显时代特征商代青铜器的装饰纹样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青铜器的装饰纹样.
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一、青铜器的种类依其用途大体可以分为炊煮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
炊煮器鼎用于煮肉,有方圆两种,圆鼎为双耳三足,方鼎为双耳四足,大小不一,成组的鼎叫列鼎。
青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商周时期,作为等级和政权的标志和象征,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鬲形状似圆鼎,三足中空便于大面积受热。
甗用作蒸食物的炊具,分上下两部分。
上部为甑,可放食物。
下部为鬲,盛水。
甑和鬲之间有通气的箅。
盛食器簋用来盛饭食的器物,一般为圆形,多带耳,有圆形足或方座,有的带盖,相当于后世的大碗。
簋和鼎一样,也作为贵族等级的器物。
豆盛肉酱用的高足盘,有的有盖,盖上有捉手,可以仰置。
酒器爵用作饮酒的器物,相当于现在的酒杯。
形体较小,前部有流,后边有尾,旁边有把手。
觚饮酒用的器物,上部圆口张开似喇叭状,相当于现在的高足酒杯。
斝用作温酒的器物,似爵,但无流无尾,体型比爵大。
兕觥盛酒或饮酒的器物,一旁有把手,上部有带有两角兽头形的盖子。
尊盛酒的器物,有方尊、圆尊两种器型。
鸟兽形状的酒器也统称为尊,并根据不同动物形象分别称为鸟尊、象尊、虎尊、羊尊等。
卣盛酒器物,有盖和提梁。
彝盛酒器物,方形,带有如屋顶般的四面坡形方盖。
壶盛酒器物,也可用于盛水。
有方壶和圆壶两种类型。
春秋以后壶上多带华丽的鸟兽纹装饰。
水器盘盛水的器物,有圆形方形两种。
小盘盛水,用于洗手洗脸,大盘作为浴盆使用。
鉴盛水或冰的器物,形体像盆。
古代在使用铜镜以前,常在鉴内盛水照脸。
乐器钟古代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乐器之一,大小依次悬挂在特制的钟架上,敲击出美妙的乐曲。
铙形状似钟而体型较大,口向上直立。
兵器戈一种有尖有刃的兵器,安以长木柄,可供勾杀之用。
钺古代兵器或刑具,安装长柄,可供砍杀之用。
矛可用刺杀的兵器,头尖,身有锋刃,安装长木柄,作战用的重要武器之一。
剑短兵器,双刃,可以手执或佩带。
商周青铜器主要器型图例二、青铜器的装饰纹样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多分布于器物的腹、颈、圈足或盖等部位,大致可以分为动物纹、几何纹及人事活动等几类。
古代青铜器上的绝密纹饰解读!图文并茂!
古代青铜器上的绝密纹饰解读!图文并茂!人与人的相遇,相识,相知都是缘份,缘分让我们聚在一起。
但通过茶而结成的缘份,多少带了点“道”的韵味。
无论相识与否,无论交往如何,凡聚在一起便坐而品茶。
茶友会人与人的相遇,相识,相知都是缘份,缘分让我们聚在一起。
但通过茶而结成的缘份,多少带了点“道”的韵味。
无论相识与否,无论交往如何,凡聚在一起便坐而品茶。
公众号点击上方名片添加关注我们在茶友会等你中国青铜器从4700年前开始出现,到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跨越了约3000年的历史长河,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我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曾作为我国古代帝王贵族身份、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是威震一方的重器,是等级分明的至尊礼器;其形制庄重典雅、纹饰精美威严,其铭文承载的历史文献,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至高无上的学术研究价值。
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下青铜器上面庄重典雅的纹饰吧。
1,饕(tāo)餮(tiè)纹饕餮,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相传为上古四大凶兽之一2,夔(kuí)龙纹夔(kuí)龙:《山海经·大荒东经》描写夔是:'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3,凤鸟纹4,蟠螭(chi)纹蟠螭:是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是一种没有角的早期龙。
5,蟠虺(huǐ)纹蟠虺:是一种早期的龙,以爬虫类,传说中亦为一种毒蛇。
6,云雷纹7,乳钉纹8,涡纹9,重环纹10,窃曲纹11,蝉纹12,蚕纹13,象纹14,鱼纹15,龟纹16,勾连雷纹人与人的相遇,相识,相知都是缘份,缘分让我们聚在一起。
但通过茶而结成的缘份,多少带了点“道”的韵味。
无论相识与否,无论交往如何,凡聚在一起便坐而品茶。
浅析中国古代青铜器纹样的形式美法则
浅析中国古代青铜器纹样的形式美法则作者:李雯来源:《美术界》2014年第02期探讨形式美法则,几乎是艺术学科共通的课题。
接触任何一件事物,内容和美的形式必然同时迎来。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所处的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思想习俗、价值观念不同而有不同的追求。
然而,从形式来评价某一事物或某一设计时,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在大多数,中间存在着一种共识。
这种共识是从人类社会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它依据就是客观存在的美的法则。
所谓形式美法则,它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艺术劳动中,把美的现象进行综合概括,并加以研究总结出来的美的法则。
①探讨形式美法则,几乎是艺术学科共同的课题。
形式美法则体现了人类审美经验的历史发展,在平面设计中形式美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诸多设计要素中形式美感是第一位的,作品形式美感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设计主题的传达,甚至影响着观者的视觉效果。
一、中国古代青铜器纹样中的装饰美我们谈青铜器纹样的装饰美,自然就引出“装饰”这个概念。
蔡元培先生曾说:“装饰,最普通之美术也”。
装饰即我们所说的“美之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装饰的本质就是“美”。
美的形态可以分为“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两种。
装饰美是人文之美“一体多元”中的一元。
青铜器纹样正是按照装饰美的表现规律,并将装饰美的形式法则和手法融于其制作工艺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形式,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与规律。
纵观青铜器的发展史,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参考价值,体现在其独特的装饰美的表现方面,总结一下,有以下几点:(一)变化与统一变化与统一的概念多是从平面设计的角度上来讲的,通过纹样各部分相同或类似的形、色、质等构成因素,将纹样各变化的局部,组成整体的有机联系叫统一,表现为粗细、长短及材料、质感、表现技法等的统一,统一是一种协调关系,富于静感,如早期商周时代用于祭器的青铜器纹样窃曲纹,其造型规则严谨,整齐细致,给人以庄重严肃、有条不紊的感觉;而涡纹和勾连雷纹等,更生动和富于变化,局部出现了不规则的反复,但总体上遵循了主次分明、局部与整体有机结合的原则,既不失稳重,又不会单调乏味。
春秋窃曲纹青铜鼎
春秋窃曲纹青铜鼎作者:陈尚前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0年第10期【摘要】青铜,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纯铜与锡、铅等其他金属的合金,铜锈呈青绿色。
青铜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青铜器作为穿越历史文明的精美器皿,以独特造型、别致纹饰、手工打造特色,给后世带来视觉盛宴,留存了历史古蕴。
芜湖县文管所收藏的春秋窃曲纹青铜鼎,以纹饰精美、造型浑厚、器形庄严被鉴定为国家二级珍贵文物。
【关键词】芜湖县;青铜器;春秋时期;小型器;窃曲纹青铜鼎【中图分类号】K876.4 【文献标识码】A引言青铜器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发明,在使用上和意识形态上反映了人类社会和人们思想的进步。
在古代器皿中,青铜器具有一定优越性:首先,材料取用方便。
我国古代铜矿遗址分布广泛,晋南、河西、辽西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有大量铜矿分布,古人可以开采到大量红铜,添加锡后可形成熔点低、硬度高的青铜,进而可以生产大量青铜用具。
其次,便于使用。
青铜的化学性能稳定,耐腐蚀,制成器皿可长期保存。
第三,青铜器损坏后可以回炉重铸,相比石器用具有更久的使用寿命。
青铜器上述优点,成为古人最好的选择。
中国青铜器历史可以分为五个时期:一期为夏代及商初、中时期;二期为商代晚期至西周初;三期为西周中晚期至春秋初;四期为春秋中晚期至战国初;五期为战国中晚至秦统一。
这五个时期,融合了劳动人民的心血和创新,给后世留下了宝贵而又独特的青铜遗产。
在众多青铜器中,青铜鼎经历了从烹煮炊器变为礼器的演变过程,显得尤为突出。
《说文解字》言:“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和五味”反映了鼎的餐具和炊具本质,而“宝器”则与礼器挂钩。
无论是其实用功能、象征意义,还是于后世文化符号功能上都产生过重要意义。
在古代,“九鼎”象征王权,传说大禹收九牧之金铸造“九鼎”,象征九州,作為统治中原的夏王朝立国的标志。
以后每一次王朝更替,“九鼎”便跟随易手。
但这毕竟是传说,实际上,鼎最早在夏代是作为烹煮器和储存器被使用的,造型直接由陶器演变过来,这也反映了古代不断提升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形态。
春秋窃曲纹铜簋观后感
春秋窃曲纹铜簋观后感前几天去看了那个春秋窃曲纹铜簋,那可真让我开了眼界。
刚看到这个铜簋的时候,我就想,这玩意儿在春秋的时候得是多高级的存在啊。
它就静静地待在那儿,可那股子古老又神秘的气息,就像有个小钩子一样,一下子就把我的目光给勾住了。
你看它身上的窃曲纹,曲里拐弯的,但是又特别有规律,就像古代的工匠在上面画了一幅神秘的密码图一样。
我就在那儿瞎琢磨,这纹路会不会是当时他们部落或者国家的一种特殊符号呢?也许是一种好运的象征,又或者是贵族们用来显示自己身份的独特标记。
我甚至还脑洞大开地想,会不会这纹路里藏着通往古代宝藏的地图呢,哈哈,当然这是我瞎想啦。
这铜簋的造型也很有讲究。
它稳稳当当的,感觉特别扎实,就像一个沉默的守护者,见证了无数春秋时期的故事。
它的大小也刚刚好,不大不小,让人感觉既精致又不失大气。
我忍不住想象,在很久很久以前,它摆在那些豪华的宴会上,里面装满了各种好吃的,周围的人们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拿着精致的餐具从这个铜簋里取食物,那场面一定特别壮观。
而且啊,这个铜簋摸起来冰冰凉凉的,虽然隔着玻璃,但我仿佛能感受到它从古代传递过来的那种质感。
它就像是一个时光的旅行者,从春秋时期一路走到现在,身上带着那个时代的尘土和记忆。
再想想看,这么个东西,经历了多少战争、变迁,还能保存到现在,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它就像一个历史的小窗口,透过它,我能看到春秋时期人们的工艺水平是多么高超。
在那个没有现代工具的年代,工匠们能做出这么精美的铜簋,真的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铜簋就像是古代文明的一个小小代言人,无声地告诉我们,春秋时期可精彩着呢!看了这个春秋窃曲纹铜簋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古代文化又多了一份热爱和好奇。
它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在我心里种下了想要更多地去了解春秋时期历史和文化的愿望。
我想这就是文物的魅力吧,让我们这些现代人也能和古代有这么奇妙的连接。
了解春秋时期窃曲纹匜(供参考)
了解春秋时期窃曲纹匜(供参考)春秋时期窃曲纹匜金文是研究中国商周历史和汉字发展史的重要文字体系,因其主要记录载体为青铜器,所以在研究金文过程中,研究青铜器也极其重要,从而催生了古代金石学。
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
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
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
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
近几年来,铜器收藏行业的发展有所突破,铜器收藏市场略有升温,而且,还不断涌现出不少高价的拍卖品。
虽然和一些名贵的书画和瓷器之类的实物相比较还是略输一筹,但后期的发展潜力还是值得观望。
铜器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被我们重视。
其蕴藏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都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代表,还具有着巨大的升值空间以及不可估量的收藏远景。
喜欢收藏青铜器,不一定得是百万富翁,青铜器的价格大家都知道,只要提起这个,大家都在说收藏的人一定大富即贵,这可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收藏也是一种投资,你得学会投资,你一样可以变成百万富翁,如何投资,就成为了首要问题,简单有效的方法无外乎看近几年青铜器市场上的价格趋势走向,通过对比,明智的收藏一些保值量很不错的青铜器藏品。
范痕(也称铸痕)器物铸造时,范与范之间的接合处再严密,也会有隙,铜液会从细窄的缝隙间溢出,冷却后即留下扉茬,此为范痕。
尤其是在器物的耳、足、腹下部或底的隐蔽处的铸痕,即使经过打磨也去不掉。
春秋时期窃曲纹匜的花纹和款识这是鉴别春秋时期窃曲纹匜的一个重点,夏代春秋时期窃曲纹匜花纹简单;商代春秋时期窃曲纹匜花纹则华丽繁缛,且多遍体生花;西周春秋时期窃曲纹匜大致与商同,但后期趋向素朴;春秋战国的春秋时期窃曲纹匜花纹则清新活泼,富于生活气息,秦汉春秋时期窃曲纹匜重实用,花纹少且不及前代春秋时期窃曲纹匜精细。
另外,还可以从不同时代春秋时期窃曲纹匜的纹饰图案内容的改变来推断、判别。
至于款识,则主要可从其字体加以辨别。
青铜器装饰纹样_窃曲纹的构成及形式美研究_祝瑜
(二)对后代装饰纹样的影响 六 朝 时 期 出 现 的 忍 冬 纹, 是 在 中国古代的装饰纹样中最早的植物 纹 样, 发 展 到 唐 朝 时 期 的 卷 草, 虽 然这些纹样的表现内容和西周时期 的窃曲纹是不一样的,但是从它们 的形式感上讲,它们的表现手法又 是一脉相承的。根据个人对这些装 饰纹样临摹和研究,认为六朝忍冬 纹和唐卷草纹样的连续纹样表现形 式是在窃曲纹的构成形式在表现手 法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特别是在 它们的构成形式上,所以我认为六 朝忍冬纹的构成形式是从青铜窃曲 纹的基础之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并 且到后来的唐卷草从形式感上也吸
82
图 2 带状窃曲纹样 带 状 窃 曲: 带 状 的 窃 曲 纹 是 青 铜器装饰纹样中窃曲纹发展到后来 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省略了前期的 纹 饰 中 的“ 目 形 ” 纹 饰, 仅 以 粗 圹 的 线 条 表 示, 在 这 个 时 期, 随 着 社 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得到提高,人们 的崇拜对象也进一步的发生了变化, 在西周晚期已经没有什么动物是人 的对手了,人们对许多自然界存在 的 动 物 都 不 再 恐 惧, 不 再 崇 拜, 既 使是征服不了的猛兽至少对它的习 性有了深刻的了解,已经不再属于 崇拜的对象了,这样的动物的神秘 性 就 小 了, 更 不 要 说 称 之 为 神 了, 所以在西周末期的青铜器纹饰多是 以抽象的形式出现了,因为只有抽 象的才是超现实的,才是人们所崇 拜的,所以以动物纹饰抽象而来的 窃曲纹就成为这一时期青铜器的主 要装饰纹样。目形窃曲纹也被更加 抽象几何化了,仅以粗细的线条来 表现。 2 . 窃曲纹从构成形式上看可以 分为: 为倒“S”或倒“C”型结构, 其中这两种基本结构经过构成组合 又可以分为好多中构成形式,这些 在以下会有详细的分解。 (二)窃曲纹的构成形式 1 . 型结构(图 3) 2 . 型结构(图 4) (三)窃曲纹的形式美 1. 统一和规律 构 图 的 统 一 和 规 律, 这 种 形 式 美和当时奴隶社会的时代条件是密 不可分的,因为这种节奏感与人们 在实践活动中的劳动感有必然的内 在联系,奴隶们在劳动的过程中为 了 动 作 一 致, 而 要 求 统 一 规 律, 使 其产生一种节奏,从而增强集体的
青铜器“窃曲纹”名实考
青铜器“窃曲纹”名实考
王清雷
【期刊名称】《文化艺术研究》
【年(卷),期】2022(15)6
【摘要】“窃曲纹”作为一种青铜器纹饰的名称,首见于《商周彝器通考》一书,其命名源自《吕氏春秋·适威》。
但是,笔者在阅读《吕氏春秋》的研究文献时发现,“窃曲”并非一个词语,“窃”是前一句的句尾,“曲”是后一句的句头,“窃曲”一词根本不存在。
文博考古界使用了数十年的“窃曲纹”竟然是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一种青铜器纹饰,是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对古代文献不同的点校所导致的讹误,属于名实不符。
但是,对于现代考古学而言,窃曲纹这一命名并非文献学的问题,而是语言学的问题。
根据语言学“约定俗成”的命名原则,窃曲纹是一种集体性的“约定俗成”。
故此,从语言学的视角而言,窃曲纹不仅“名实相符”,还属于“善名”之列。
【总页数】7页(P43-48)
【作者】王清雷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9.4
【相关文献】
1.窃曲纹考
2.青铜器装饰纹样——窃曲纹的构成及形式美研究
3.青铜器装饰纹样——窃曲纹的构成及形式美研究
4.浅谈窃曲纹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5.浅析青铜器上的装饰艺术——窃曲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铜器上卷曲的细长条纹是什么?可能与龙有关系
青铜器上卷曲的细长条纹是什么?可能与龙有关系引言我们国家有这么一件文物曾被多次转手卖出100万的高价。
上过电视节目,不过上的不是文物节目,而是法制节目今日说法。
它在2011年曾经被盗墓贼盗窃,后来又被警方追回, 2019年考古工作者才对这件文物所属的随州枣树林M168墓葬区进行保护性挖掘。
这件文物就是曾侯宝鼎。
《今日说法》栏目报道警方追回曾侯宝鼎曾侯宝是春秋早期曾国的君主,他的葬器曾侯宝鼎高约30厘米,重约11千克,双耳与颈部均装饰有窃曲纹;腹部是垂鳞纹;腹内有22个字。
曾侯宝鼎颈部窃曲纹窃曲:青铜器上的细长条纹鼎的双耳与颈部均装饰有窃曲纹,窃曲纹也称穷曲纹,那么窃曲纹是什么样的纹饰?《吕氏春秋·适威篇》有云'周鼎有窃曲,状甚长,上下皆曲,以见极之败也。
'用今天的话解释一遍就是窃曲纹最主要的特征是:纹饰图案是卷曲的细长条纹,且往往连接成带状。
根据目前我们发现的青铜器来看,窃曲纹可以分为有目和无目两类,这两类之下又可以根据形状的细微差别再次分为几个类,1.横S形, 2.C形(或G形),3.S形和C形(G形)组合。
说得直白一点窃曲纹就是由多个狭长的'∽'或者'C'不断相连的纹饰。
窃曲纹的几何形状示意图窃曲纹的几何形状示意图窃曲纹的来源演变窃曲纹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样的起源与演变?曲纹在较多地出现在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上,春秋战国时期仍然沿用,是重要的纹饰之一。
能不能简单地从S形或C形的形状上认为窃曲纹是几何纹饰呢?常见的几何纹饰有圆圈纹、涡纹、云雷纹、三角纹、棱格纹、四瓣目纹等,几何类纹饰是由点、线、圈、角的组成的图案,给我们最明显的特点是简洁、质朴,让人一目了然。
依次是云雷纹样式涡纹样式四瓣目纹样式就发现的窃曲纹来看,其形状远比几何纹复杂,尚不能简单将其归为几何纹饰类型中,既然窃曲纹不是几何纹,那么是否可以将其归入动物类纹饰之中?窃曲或者说穷曲是一种动物吗?《左传》文公十八年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识,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比以三凶,谓之饕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3
力量。 2. 韵律和均衡 窃曲纹的单独纹样的表现多用
非 对 称 的 形 式, 使 人 产 生 流 动、 轻 快、 活 泼、 质 朴 的 韵 律 感。 窃 曲 纹 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呈二方连续的图 案组织形式,并且不是一种单一的 二方连续,而是一种呈中心对称的。 二方连续图案是在单独纹样的基础 上发展形成的,是单独纹样多次重 复的一种形式图案,这种图案主要 体现的是韵律和秩序之美。二方连 续图案它常是一个母题,组织成带 状 的 连 续 反 复, 产 生 一 种 秩 序 感。 这 种 格 式, 与 当 时 的 文 学 作 品《 诗 经》有相似之处。《诗经》多运用“一 唱三叹”的反复形式,以增强所表 达内容的印象,也产生一种韵律感, 而青铜器上的窃曲纹则多用反复的 连续,来表达其有条不紊的秩序和 规律。
取了这种构成形 式。分析如图 6 所 示。
正是由于窃曲 纹的这种具有高度 的开放性、兼容性 和衍生性,所以广 泛的被人们所喜 爱。并成为具有中 华民族风格的图案 构成形式。
图 6 窃曲纹对后代装饰纹样的影响
四、结语 从以上西周时期窃曲纹的研究 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灵活的 线形纹饰弥补了青铜器体块特质的 不足,赋予凝重的青铜器以生命的 气息,线条的表现更加的抽象化和 程 式 化。 灿 烂 的 青 铜 器 艺 术, 是 没 有人身自由但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 奴隶们创造的丰碑。 在奴隶制度极端恶劣的条件下, 由奴隶和平民所创造的无与伦比的 青 铜 器 品 类 繁 多, 精 湛 独 特, 不 仅 是各类器物造型的审美的独创设计, 令人惊叹,而且各种器物表面的丰 实装饰设计更实奇绝独特而光彩夺 目。迄今遍及神州的不断出土难以 数计的丰硕珍遗中,可见其繁花似 锦的美化装饰纹样 , 是“藏礼于器” 而有双重特质与综合功能。各种青 铜的礼器、重器的装饰纹样都是源 于现实而高于现实的杰作,是写实 与装饰的合一。装饰与实用统一的 审美创造,构成了华夏民族传统工 艺美术精英文化,在世界装饰艺术 宝库也迸射异彩。可从中窥视出中 华传统装饰艺术中的纹样美学理念, 能更好地解读传统装饰纹样语言符 号背后所承载的深厚的人文内涵。
李 泽 厚 在《 美 的 历 程》 从 美 学 的角度上对我国古代装饰纹样的抽 象 演 变 是 这 样 说 的:“ 抽 象 的 形 式 中 有 内 容, 感 官 感 受 中 有 观 念, 这 正是美和审美在对象和主体两个方 面的共同特点,这个共同的特点便 是 沉 淀: 内 容 沉 淀 为 形 式, 想 象、 观念沉淀为感受。这个由动物形象 而符号化演变为西周时期抽象的窃 曲纹的沉淀过程,对艺术史的审美 意识又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窃 曲纹是由动物纹饰逐渐抽象化、符 号 化 的 结 果, 它 们 由 再 现( 模 拟) 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 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 程, 也 是 美 作 为“ 由 意 味 的 形 式” 的原始形成过程。
(二)对后代装饰纹样的影响 六 朝 时 期 出 现 的 忍 冬 纹, 是 在 中国古代的装饰纹样中最早的植物 纹 样, 发 展 到 唐 朝 时 期 的 卷 草, 虽 然这些纹样的表现内容和西周时期 的窃曲纹是不一样的,但是从它们 的形式感上讲,它们的表现手法又 是一脉相承的。根据个人对这些装 饰纹样临摹和研究,认为六朝忍冬 纹和唐卷草纹样的连续纹样表现形 式是在窃曲纹的构成形式在表现手 法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特别是在 它们的构成形式上,所以我认为六 朝忍冬纹的构成形式是从青铜窃曲 纹的基础之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并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祝 瑜
青铜器装饰纹样
——窃曲纹的构成及形式美研究
[ 摘要 ] 西周时期窃曲纹灵活的线形纹饰弥补了青铜器体块特质的不足,赋予 凝重的青铜器以生命的气息,线条的表现更加的抽象化和程式化。各种青铜的 礼器、重器的装饰纹样都是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的杰作,其装饰与实用统一的 审美创造,构成了华夏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精英文化,在世界装饰艺术宝库也迸 射异彩。 [ 关键词 ] 青铜器 装饰纹样 窃曲纹 构成形式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3.03.039
3. 空间的关系
图4 二方连续的图案构成形式左右
相 顾, 上 下 相 随, 生 生 不 息, 连 绵 不断,它们的延伸性和连续性是非 常强的,窃曲纹以其部分和整体间 的对比、和谐及动感构成了独特的 美。西周时期窃曲纹样打破了商代 以来在空间关系中以直线为主的特 点, 也 打 破 了 对 称 的 格 式, 但 是 又 没有完全摆脱直线的雏形,因此形 成 了 直 中 有 圆, 圆 中 有 方 的 特 点。 (如下图所示)纹样两端分别有一 段向上或者是向下弯曲的回钩线条, 在拐角处用短弧线连接过渡,这样 纹样的装饰手法在空间布局和审美 上都有一种特别的韵味,使得图形 饱满而又美观。
或者是向下弯曲的回钩线条构成扁 长的图形。是一种适应装饰部位要 求而变形的动物纹样,是动物的简 化和抽象化。 也有不少的窃曲纹省 略了中间的目形纹,仅以粗夼的线 条组成。
(二)窃曲纹的由来 窃 曲 纹 始 见 于 西 周, 盛 行 于 西 周中、后期,春秋战国时仍见沿用。 对于青铜器上窃曲纹的由来,有的 人认为它是模拟榉柳的花纹,郭沫 若解释为模拟鬼柳、榉柳木材的花 纹,认为不少铜器的前身系木制品, 因而保留了木材花纹的纹饰。也有 人认为是一种简化和抽象化的动物 纹样。但是从历代装饰纹样的发展 来看,仍然是一种适应装饰部位的 要求而由动物纹样变形的的几何纹 样。 在 商 代, 青 铜 器 是 以 饕 餮 纹 和 夔纹为主要的装饰纹样,运用夸张 和象征的手法将动物的面部特征集 中在一起,这种装饰纹样带有浓厚 的宗教神秘气氛。到了西周末期和 春秋战国中期,它的装饰艺术风格 就比较简疏了,在装饰题材上逐渐 摆脱了宗教神秘的气氛,使传统的 动物纹饰进一步的抽象化,逐渐的 演变为几何纹饰,而窃曲纹就是一 种由龙纹或者是某一种动物纹饰抽 象演化而形成的一种最具有代表性 几何纹饰。
二、窃曲纹的分类及其构成 (一)窃曲纹的分类 1.从装饰纹样的发展历程来看, 窃曲纹可以分为两种:目形窃曲和 带状窃曲。
图 1 目形窃曲纹样 目 形 窃 曲: 是 以 类 似 于 眼 睛 的 目形为中心,两端均有一段向上或 者向下的回钩,这种目形的窃曲纹 是青铜器装饰纹样中窃曲纹的早期 表现形式。从纹饰中心的目形我们 似乎可以推断出窃曲纹的形成并不 是一种凭空而来的纹饰,如果说商 周前期的饕餮纹和夔纹的那种狞厉、 狰狞是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人们对 大自然或者是未知事物的一种神化 的崇拜,我们可以想象以云雷纹为 底的青铜器上存在的我们现认为的 各种动物纹饰多是天上的神灵,或 者是能够上天入地的神物,因为他 们可以在云雷之上生活。然而随着 时 代 的 进 步, 社 会 的 发 展, 在 西 周 时期人们崇拜的对象,逐渐的从天 上回到了人间,以前的那些装饰纹 样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了,所以 人们就自然淘汰掉了。
一、窃曲纹的定义和由来 (一)窃曲纹的定义 《吕氏春秋-适威》有云:“周 鼎 有 窃 曲, 状 甚 长, 上 下 皆 曲, 以 见 极 之 败 也。” 窃 曲 又 称 穷 曲 纹。 窃曲纹在周代青铜器装饰纹样中是 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其主体 是 为 倒“S” 或 倒“C” 型 结 构, 以 目形为中心,两端分别有一段向上
参考文献 [1] 天自秉著 , 中国工艺美术史 , 东方出版 中心出版社 1985.01 [2] 李泽厚著 , 美的历程 , 天津社会科学院 出版社 2001.03 [3] 马承源主编 , 中国青铜器 , 上海古籍出 版社 1988.07 [4] 周泗阳 , 万山编绘 , 中国青铜器图案集 1993.12 [5] 崔 延 子、 丁 沙 玲 著 , 流 光 溢 彩 的 民 族 瑰宝—中国工艺美术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05 [6] 陈鸿俊编 , 中国工艺美术史 , 中南大学 出版社 2004.08
三、 窃 曲 纹 的 应 用 及 对 后 代 装 饰纹样的影响
(一)窃曲纹的应用 在 研 究 纹 样 在 装 饰 上 的 意 义,
除了直观的纹样形象本身外,应当 结合器物的实用目的,在西周时期 的青铜器主要是作为礼器来用的, 礼的特点是整齐和秩序。整齐的带 状纹饰正是符合这样一种要求,窃 曲纹作为一种带状的装饰纹样,在 铜器的装饰部位上已经发生了变化。
人类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 时代,比起原始时代的彩陶艺术, 向前发展了一大步。青铜器在造型 的 优 美 多 样, 装 饰 手 法 的 丰 富 多 彩,图案纹样的精工细密,描绘物 象的概括准确等方面,都具有民族 的、时代的风格,充分显示了我国 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创造智慧与艺 术才能。青铜器的装饰图案是原始 陶器装饰图案的继续和发展,在青 铜器的装饰纹样中,除了各种不同 的动物纹饰外,还有许多不同的几 何装饰纹样(在崔延子、丁沙玲著 的《流光溢彩的民族瑰宝—中国工 艺美术》一书上,把窃曲纹划分在 几何纹饰当中。),这些几何纹样 分别以主体纹饰和辅助纹饰发挥着 应有的作用,这些不同的几何纹饰 和各种神奇的动物纹饰共同构成了 商周青铜器的装饰造型的风格特 征。在这些几何纹饰中窃曲纹在西 周末期充当了青铜器的主要装饰纹 样。
Hale Waihona Puke 82图 2 带状窃曲纹样 带 状 窃 曲: 带 状 的 窃 曲 纹 是 青 铜器装饰纹样中窃曲纹发展到后来 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省略了前期的 纹 饰 中 的“ 目 形 ” 纹 饰, 仅 以 粗 圹 的 线 条 表 示, 在 这 个 时 期, 随 着 社 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得到提高,人们 的崇拜对象也进一步的发生了变化, 在西周晚期已经没有什么动物是人 的对手了,人们对许多自然界存在 的 动 物 都 不 再 恐 惧, 不 再 崇 拜, 既 使是征服不了的猛兽至少对它的习 性有了深刻的了解,已经不再属于 崇拜的对象了,这样的动物的神秘 性 就 小 了, 更 不 要 说 称 之 为 神 了, 所以在西周末期的青铜器纹饰多是 以抽象的形式出现了,因为只有抽 象的才是超现实的,才是人们所崇 拜的,所以以动物纹饰抽象而来的 窃曲纹就成为这一时期青铜器的主 要装饰纹样。目形窃曲纹也被更加 抽象几何化了,仅以粗细的线条来 表现。 2 . 窃曲纹从构成形式上看可以 分为: 为倒“S”或倒“C”型结构, 其中这两种基本结构经过构成组合 又可以分为好多中构成形式,这些 在以下会有详细的分解。 (二)窃曲纹的构成形式 1 . 型结构(图 3) 2 . 型结构(图 4) (三)窃曲纹的形式美 1. 统一和规律 构 图 的 统 一 和 规 律, 这 种 形 式 美和当时奴隶社会的时代条件是密 不可分的,因为这种节奏感与人们 在实践活动中的劳动感有必然的内 在联系,奴隶们在劳动的过程中为 了 动 作 一 致, 而 要 求 统 一 规 律, 使 其产生一种节奏,从而增强集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