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长负责制的正确理解

合集下载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时间:2011年02月01日09时00分来源:《求是》作者:赵永贤字号:『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我要评论建国以来,我国高校领导体制几经变迁。

1989年,中央决定公办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这一领导体制。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20多年来,保证了我国高等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动了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等学校的持续稳定,提供了根本保证。

实践证明,这个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且行之有效的,必须长期坚持。

然而20多年来,这一领导体制在实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有些同志对其内涵的认识还不到位,在表述中和实践中人为分割“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这一有机整体,有的甚至怀疑实行这一领导体制的必要性。

又如,党委和校长的职责、职权界定还不够明晰,党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等议决事项和程序还不够规范,导致少数高校领导班子不够和谐,影响了整体功能的发挥。

在新的历史时期,科学认识并准确把握这一领导体制的实质和内涵,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提升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理论命题和实践课题。

一、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重点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三层含义:第一,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把握学校的办学方向;第二,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在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第三,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既要保证党委的集体领导,又要支持校长独立行使职权。

在实践中,对于这一体制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1.从决策与执行的关系把握党委和行政的定位在高校管理系统中党委处于最高层,负有对学校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作出决策的责任;校长处于执行层,负有接受党委的领导、执行党委的决议、把党委的目标决策化为具体行政措施的责任。

从权力分配角度看,这是高校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

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一些见解

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一些见解

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一些见解摘要: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是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部署,是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学校治理、提高中小学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深刻理解它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系统规划此制度的实践路径,促进改革的落地,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关键字:校长;负责制;见解引言:教育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而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人才的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管理体制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具有重要意义。

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可以确保学校与党的教育方针相一致,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因此,本文通过对对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旨在推动理论探索与创新,为实践提供有益参考和指导,推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

一、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重大意义(一)优化学校治理机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将党的领导与学校管理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有效的学校治理结构。

通过明确校长的职责和权力,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可以提高学校的决策效率和执行力,可以积极引领教师团队进行教育教学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且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可以严格执行党的纪律要求,加强学校管理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举措。

在这种制度下,校长作为党的重要干部,必须牢记党的宗旨和任务,必须时刻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确保学校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办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成长做出积极贡献。

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路径.(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深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将党的领导贯彻到学校管理的全过程。

要清楚认知党委领导是校长负责制的前提和基础,是学校办学方向和办学性质的保障,能够为学校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决策,保障学校的发展方向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致性,也要意识到校长负责制是党委领导实施的关键,校长作为学校的行政负责人,肩负着具体的管理职责。

校长负责制

校长负责制
要完整准确的理解校长负责制,有三个要点是要把握的。首先,要明白校长全面负责。全面负责是怎样负责呢?当然不是所有事务都由校长处理,校长独揽大权,也不是校长只对部分事务或者很小的事务全面负责。因此,校长的全面负责要有个度的问题,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了容易造成个人独断专行,太小了校长的作用就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如在1953到1958年期间,我国实行的校长责任制,这种体制虽然对当时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改变学校无人具体负主要责任的现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当时的监督机制和民主管理不够完善,在一些学校曾出现过校长个人独断专行的现象。又如在1958到1963年期间,我国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当时一度试行和采用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或党支部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等形式。这种制度虽然解决了校长的个人独断专权,但是由于党政职责不清,便出现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行政机构和行政负责人没有很好发挥作用。由上可以看出,校长和党组织二者的职能不能混淆、错乱,二者的权力应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使校长负责制这一制度得到很好的发挥应用。
最后,应要把握教工民主管理。作为校长负责制四个相互联系的重要构成方面之一,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现行的校长负责制还是不健全的。尤其是学校民主化程度不高,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不落实,与整个改革的形势和校长负责制这种领导体制的要求是不相称的。自此,健全和扩大学校民主的问题是当前学校领导体制改革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在我国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体制,素有“父母官”之说,对于广大民众来说,民主思想比较缺乏。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本来民主参与的意识就不足,而在现行校长负责制下由于民主机制的缺乏,其参与机会、程度更是大打折扣。树立教职工是学校主人的思想,积极创造条件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活动,是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完善校长负责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一体制中,教职工可以参政议政,对学校的一些重大问题,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就能保证校长正确合理地使用权力,避免独断专行的作风出现。

请你谈谈对校长负责制的认识。

请你谈谈对校长负责制的认识。

请你谈谈对校长负责制的认识。

1.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中小学校是培养时代新人的育人主阵地,肩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在师生心中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情感的重任。

需要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2.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深化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通过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建立起支持学校党组织讨论决定学校重大问题、重大事项,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

3.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全面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

要把党建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内容,是基层党组织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优化中小学校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加强党员干部和骨干教师队伍的“双培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内涵及重要意义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内涵及重要意义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内涵及重要意义摘要:本文对高等学校坚持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重要意义及其内涵进行了探索,阐明了正确理解和把握其内涵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内涵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党对高校实行有效领导的制度保证,也是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的根本制度。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对于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对于高校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完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现行高校领导体制及其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领导体制也几经变化,先后实行了“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校长负责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第一种突出党委领导的体制,易流于党委包揽行政事务,行政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有悖于管理的规律;第二种强调校长负责,这种体制虽然责任比较明确,但可能产生校长独断等问题;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力求将党委集体领导与校长个人负责结合起来,发挥二者的长处,更加适合我国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

1.1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我国是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建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要求,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推进高等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这种体制,在保证高校正常运作的同时,保持了高校稳定和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这已经为高校发展历史所证明并为人们所认识。

1.2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具有重要的管理意义。

在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以在高校建立起一个决策科学、运行高效、保障监督有力的工作格局。

校长负责制执政制度

校长负责制执政制度

校长负责制执政制度校长负责制是一种执政制度,根据这一制度,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行政负责人,拥有决策权和管理权,并对学校的各项事务负责。

校长负责制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旨在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成果。

下面,将从校长负责制的起源和发展、校长职权和责任、校长负责制的优势和挑战等方面对该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校长负责制的起源和发展校长负责制起源于西方国家的教育系统。

传统的教育制度往往是由教师或者教职员工共同管理学校事务。

然而,随着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改革,学校的规模和复杂性也逐渐增加,传统的集体领导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效管理的需要。

因此,西方国家开始尝试引入校长负责制,将学校的最高行政权力集中在一个专门的管理者手中,借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和教育质量。

在中国,校长负责制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推行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提出“校长负责制”作为学校管理的主导原则。

在实践中,校长负责制逐渐被应用到各级各类学校,成为一种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

二、校长职权和责任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行政负责人,拥有广泛的职权和责任。

首先,校长对学校的决策权负有重要责任。

他需要负责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教育政策,并组织实施相关决策。

其次,校长对学校的管理权负有重要责任。

他需要负责制定学校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组织实施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并对学校的运行状况和教育质量负责。

此外,校长还需要担任学校外部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联络和对接工作,同时还需要管理学校的各种资源,如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

校长的工作内容和责任非常繁重,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校长需要具备扎实的教育学知识和教育教学经验,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工作。

其次,校长需要具备良好的领导和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协调师生关系、处理各种复杂情况,并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此外,校长还需要与社会各界保持紧密联系,了解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社会。

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心得体会

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心得体会

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心得体会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心得体会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建立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责任制(试行)的意见》。

我在学习中感受到了很多。

让我们谈谈我的感受。

党和国家的希望是在教育和教育的基础上。

长期以来,建立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责任制,是中小学贯彻党的教育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

首先,要统一思想,确保党组织履行我的方向,管理大局,做决策,抓团队,带领团队,确保领导职责的落实,充分发挥党员的旗帜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在深入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充分发挥中小学党组织领导作用的体制机制。

教育领导干部不仅要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避免方向性和原则性错误。

第二,党建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不断发挥党组织的辐射功能,发现和培养党的新力量,加强党员建设,通过发展新党员,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推动更多的人提高政治意识,建设优秀的政治、优秀的作风、严格的纪律胜利的教育团队,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学校教学教育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是紧紧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把建党融入德育、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团队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确保师生始终致力于党,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弘扬主题。

弘扬革命传统,继承红色基因,深入融入学校教育,培养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努力培养道德、智力、身体、美、劳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最后,加强分类指导,逐步实施,从儿童的角度,开展更多的主题经验交流会议、大事件的集体决策、小事件的交流。

继续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学校做好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工作准备,成熟调整,促进改革的实施。

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心得体会 3 2 1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校长负责制制度

校长负责制制度

校长负责制制度
是指在学校中, 校长负责学校的行政管理和决策工作, 对学校的一切事务负有最终的领导责任和决策权。

它是一种基于职权和职责的组织管理制度。

校长负责制制度的核心是校长在学校中拥有最高的权力和决策权。

校长作为学校的重要领导者, 负责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教学计划、预算安排等重要决策, 监督和管理学校的教学和行政工作, 并对学校的成绩和发展负有责任。

校长负责制制度的优势在于能够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和决策的权威性。

校长作为学校的首席行政官, 对学校的各项事务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控, 能够高效地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提高学校管理的灵活性和效率。

此外, 校长负责制制度还能够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改革。

校长作为学校的核心领导者, 能够更好地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制定合理的目标和策略, 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声誉。

然而, 校长负责制制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 校长的权力必须受到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的限制, 以避免权力滥用和不当行为。

其次, 校长负责制对校长的素质和能力有较高的
要求, 需要校长具备在教育、管理和领导方面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最后, 校长负责制也需要与其他参与学校管理的各方(如教师、学生、家长等)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机制, 形成协同作战的合力。

总体来说, 校长负责制制度对于学校的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能够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和决策的权威性, 推动学校的发展和改革。

然而, 实施校长负责制也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确保其有效运行和实施。

教育学(小学):校长负责制

教育学(小学):校长负责制

Thanks!
2、教职工民主管理 教职工代表大会 校务委员会
对学校的办学方向 、教育改革及教育教学的重大问题,对学校各 级领导干部的奖惩、晋升、处分、免职有建议权
对学校领导干部的工作有监督评议权等
对学校的发展规划、计划、规章制度、财务预算等有审议权等 由校长主持,由有威信的教职工组成 对校长主持下对学校提出的重大决策进行审议、并制订实施方案, 供校长参考,并定期向教代会报告
教育学(小学)
校长负责制
案例
王校长负责吗?
校长负责制的含义
所谓校长负责制,也称一长制。
校长
是学校的行政首长 对外代表学校
对内全面领导和管理学校
校长负责制
1、校长全面负责 职 由上级政府或者教育行政部门任命
责 对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育质量和社会效益,负有完全责任

决策权
指挥权
人事权
财务权
校长负责制
校长负责制
3、党支部监督
必须发挥监督保证作用
学校党支部
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加强党的建设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上来
要大力支持校长的工作,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在学校能够得到贯彻执行
校长
在制订计划和决策时,应主动地和党支部研究,听取党支部 的意见和建设,

如何理解“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

如何理解“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

如何理解“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俗话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必然是既要有管方向、定决策的,也要有抓执行、抓具体的,这样才能决策有效率、干事有方向、部署能落实。

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就是这样一个好制度、好机制。

评判一项制度的好与坏、优与劣,关键一点看其是否符合实际、适应实践。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性质的大学,其学校管理体制尽管不尽相同,但不论何种管理体制,其共同点就是不仅要符合学校的组织特点,更要能适应办学实践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效。

实践证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高校领导体制,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党对高校领导的根本制度。

这一制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巩固不能动摇。

一说到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一些人想当然地认为“党委领导”就是书记统揽一切;“校长负责”就是学校行政事务都应校长说了算。

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把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割裂开了。

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党委领导,是党委在高校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统一领导学校的工作,是党的集体领导、集体决策,不是某一个人包揽一切;校长负责,是校长和其他行政领导班子成员自觉接受党委的集体领导,负责处理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活动,完善学校的管理等工作。

当前,社会上有一种比较典型的说法,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是“领导的不负责、负责的不领导”,这种说法虽不无偏激之处,但也反映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职责不清的问题。

职责清晰,方能各司其职。

新出台的《加强和改善高校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从管方向、管全局、管干部、管人才以及党要管党等方面,明确了党委的10项工作职责,从抓教学、抓科研、抓管理等方面,确定了校长的10项工作任务,让领导的担当责任、负责的参与领导,理顺了党委领导、分工负责、互相配合的工作机制,解决职责上错位、工作上串位的现象。

学校管理制度校长负责制

学校管理制度校长负责制

一、制度背景学校管理制度校长负责制是指在学校管理中,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行政领导,全面负责学校的各项工作,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发展规划、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方面具有决策权、指挥权和监督权。

本制度旨在明确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学校管理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制度目的1. 明确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强化校长责任意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2. 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3. 规范学校行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4. 增强学校凝聚力,形成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三、制度内容1. 校长职责(1)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明确学校发展方向和目标。

(2)组织制定和实施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

(3)负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4)负责学校行政管理,确保学校各项工作高效有序。

(5)负责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6)负责学校党建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2. 校长权限(1)对学校重大决策事项具有最终决定权。

(2)对学校中层干部的任免、奖惩具有决定权。

(3)对学校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具有指挥权。

(4)对学校财务、资产、人事等管理工作具有监督权。

3. 校长履职要求(1)校长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道德品质。

(2)校长应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力。

(3)校长应注重团队建设,发挥集体智慧,形成良好的领导风格。

(4)校长应关心师生,关注学校发展,积极为师生谋福祉。

四、制度实施与监督1. 学校设立校长办公室,负责校长工作协调、决策落实和监督检查。

2. 学校设立校务委员会,对校长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协助校长决策。

3. 学校设立监察室,对校长履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制度落实。

4. 学校定期对校长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校长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内涵及重要意义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内涵及重要意义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内涵及重要意义摘要:本文对高等学校坚持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重要意义及其内涵进行了探索,阐明了正确理解和把握其内涵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内涵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党对高校实行有效领导的制度保证,也是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的根本制度。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对于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对于高校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完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现行高校领导体制及其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领导体制也几经变化,先后实行了“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校长负责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第一种突出党委领导的体制,易流于党委包揽行政事务,行政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有悖于管理的规律;第二种强调校长负责,这种体制虽然责任比较明确,但可能产生校长独断等问题;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力求将党委集体领导与校长个人负责结合起来,发挥二者的长处,更加适合我国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

1.1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我国是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建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要求,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推进高等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这种体制,在保证高校正常运作的同时,保持了高校稳定和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这已经为高校发展历史所证明并为人们所认识。

1.2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具有重要的管理意义。

在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以在高校建立起一个决策科学、运行高效、保障监督有力的工作格局。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质是确立党委在高校的核心领导地位,同时充分发挥校长在学校的重要作用。

它体现了党委领导同校长负责的辩证统一。

在这一领导体制下,党委既是政治核心又是领导核心。

它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领导的有效形式。

含义:“党委领导”有三个方面的含义:1、从党委在学校的地位来看,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立了党委在学校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的地位。

党委是学校的最高领导集体。

除党委外,在学校中不能有别的核心,不能有凌驾于党委之上或与党委平起平坐的组织和个人。

党委和校长的关系当然是,也只能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校长在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党委充分尊重和发挥校长在学校的重要作用。

这是把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关键所在。

2、从党委的主要职责来看,党委把工作重点放在研究和决定学校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上。

党委要对学校工作中诸如改革和发展的规划和方案、年度工作计划、系处级以上干部任免、晋职晋级工作方案、经费预决算、基建大项目安排以及校生产和科研发展计划等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并围绕党和学校的中心工作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中规定的高校党委的主要任务就体现了党委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和领导。

3、从党委的领导方式来看,党委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所谓政治领导,主要是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对学校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所谓思想领导,就是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师生员工的头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办好社会主义的大学。

所谓组织领导,就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和组织师生员工实现党和学校的各项任务。

“校长负责”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从校长在学校的地位来看,校长在党委领导下全面主持学校的行政工作,是学校的最高行政首长。

何谓校长负责制

何谓校长负责制

1、何谓校长负责制?实行校长负责制后,校长应处理好哪些关系?答:(1)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处于学校的中心地位,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和负责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

(2)按照章程自主内容,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

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处分。

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法律法规的其他权利。

(3)实行校长负责制,要处理的几个关系:校长同上级领导的关系;校长同教工代表大会的关系;校长同学校领导班子的关系。

2、何谓教育管理的中央集权制与地方分权制?它们各有哪些优缺点?答:(1)、中央集权制教育行政体制的缺点:第一,效率不高。

权力集中,必然导致机械呆板的组织系统,它很难对来自下层的变化作出及时反应。

第二,制度僵硬。

集权制一般采用统一的政策和措施管理教育事业,如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落后地区,都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甚至教科书。

即使有变化,也是自上而进行,且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第三,地方政府无积极性。

第四,集权制下的学校难于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五,管理费用高。

但是,有些表面上看来是集权制的缺点,实际上恰恰是集权制的优点,如通过中央调控把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这恰恰提高了效益,同时也消除了由于各地资源条件的差异而造成的教育上的不公平;统一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虽然不能满足地方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但从长远看,在现代社会,那些掌握了人类社会最基本、最广博的普通知识和技能、拥有国家甚至国际承认的资格证书的人,最能适应劳动力市场和信息交流的需要。

另外,地方参与有助提高地方的积极性,但地方狭隘的眼光也容易导致过激或保守的政策,影响对上级正确政策的执行。

陈孝彬也认为,集权制的优点是有利于教育政策的统一,有利于统一规划和领导全国的教育事业;有利于统一办学标准,保持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有利于调节各地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平衡。

对校长负责制的理解

对校长负责制的理解

对校长负责制的理解近年来,学校管理中对校长负责制这一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只要求校长在学校管理上一定要扮演好领头羊的角色,同时对校长运用管理手段,规范学校内部运行也有一定的要求,那么什么是对校长负责制呢?一、对校长负责制的定义对校长负责制是指校长在促进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方面扮演领头羊的角色,同时也要求校长按照法律法规、教育部门有关规定和学校章程的要求,制定并执行校务规划,策划发展略,协调学校内部各方资源、力量,保证学校内部和师生安全等方面的规范经营。

二、对校长负责制的重要性1、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教育教学是核心任务,校长负责制能有效加强上级对学校的管理,使教育教学中的规范、标准逐渐得到落实,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了重要条件,同时提高了学生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2、优化学校管理结构学校是一个组织,需要有一个严密的管理结构来维持学校各方面的正常运行,对校长负责制的落实能够促进学校管理结构调整和完善,使各部门之间的职责、权力和任务更加合理化、标准化、权责分明,为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和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3、推进学校品质文化建设从学校职能分析,学校不仅是教育人才,同时也应该是塑造人的品质、形成人的文化的场所,对校长负责制要求校长在学校内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为学校品质文化建设注入正能量,树立学校内部的良好氛围和形象,也为全方位、多维化的培养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4、保证学校内部安全和稳定安全稳定是学校的基础,只有保证校园内安全稳定,才能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也才能为师生安心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对校长负责制要求校长必须积极负责,按照安全规定有序主导学校的安全工作,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建立稳定有序的管理体系,为增强学校在安全和稳定方面的管控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三、对校长负责制的实现1、构建健全的学校管理体系学校管理体系直接影响到一个学校的运行质量和效果,通过对学校严格的规范和管理,有利于开展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管理,进而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形态,构建健全的管理体系是对校长负责制落实的前置条件。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再认识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再认识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再认识作者:王婧雯来源:《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0年第06期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高等学校一项基本的具有法律影响力的管理制度。

在高等学校长期的发展中,这项制度不仅有力地保证了我国实行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且对于调动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校长在校务行政管理方面的影响性以及能动创造性,促进和繁荣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内涵所谓“党委领导”,是指党委集体领导,即党委总揽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统一领导学校的工作,集体讨论决定学校的一切重大事项。

党委是高校全局工作的领导核心,既是高校的政治领导核心,也是高校管理体制的领导核心。

所谓“校长负责”,是指校长对外是学校的法人,对内作为学校最高行政领导,在党委领导下全面主持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依法行使职权。

校长负责是落实党委领导的关键,校长不仅要自觉维护党委的领导地位和权威,还要充分维护高校法人权益。

在党委和行政领导的关系上,党委起主导作用:一方面,党委要充分行使领导权,领导学校的全面工作;另一方面,党委又要充分调动校长和其他行政领导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监督并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

只有这样,才能理顺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的关系,把党委领导和行政负责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运行机制。

校长既要尊重、维护党委的领导,又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党委的集体决策,贯彻党委的决议,并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实际工作中,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学校党、政一把手,各自工作职责不同,工作的出发点也不尽相同。

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决策系统和行政系统适度分离,不仅有利于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而且有利于建立监督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二、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对校长负责制的理解

对校长负责制的理解

对校长负责制的理解曹杨新村幼儿园曹洁2010.11 我国的校长负责制从解放初期至今,已断断续续实行了半个多世纪。

但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原因,该制度一直不够完善,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对此,我们又做出了许多的完善:20多年来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推动了校长负责制的不断完善。

从校长的职责、权力角度作出的概括“什么是校长负责制?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

”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告诫人们:“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学校出现的一系列权力滥用的问题都与权力失去制约有关。

这些问题不仅与学校内部监督机制有关,而且与外部监督机制也有很大关系。

那么,该如何解释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呢?1982年,我用“上级机关领导,校长全面负责,支部保证监督,教工民主管理”来解释,并非没有根据。

现在实行的校长负责制,不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多年演变过来的。

新中国建国以后,我国中小学内部的领导体制,经过多次变革,实行过多种领导体制。

争议最大的是两种,一种是“当地党委和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支部对学校行政工作负有保证和监督的责任”。

这是1963年3月原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明文规定的。

“当地党委和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可简称为“上级机关领导”,学校党支部的作用可简称为“支部保证监督”。

这就是“政策依据”。

只有在这种领导体制下,才谈得上“校长全面负责”。

不具备“上级机关领导”和“支部保证监督”这两条,而是“在党支部领导下”,校长就不可能“全面负责”。

另一个引起争议的领导体制是“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的一切重大问题,必须经过党支部讨论决定”。

这是1957年整风反右后和“文革”结束后中小学实行的领导体制,是1978年9月原教育部重新颁发的《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明文规定的,也是“政策依据”。

何谓校长负责制

何谓校长负责制

1、何谓校长负责制?实行校长负责制后,校长应处理好哪些关系?答:(1)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处于学校的中心地位,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和负责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

(2)按照章程自主内容,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

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处分。

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法律法规的其他权利。

(3)实行校长负责制,要处理的几个关系:校长同上级领导的关系;校长同教工代表大会的关系;校长同学校领导班子的关系。

4、何谓教育管理的中央集权制与地方分权制?它们各有哪些优缺点?答:(1)、中央集权制教育行政体制的缺点:第一,效率不高。

权力集中,必然导致机械呆板的组织系统,它很难对来自下层的变化作出及时反应。

第二,制度僵硬。

集权制一般采用统一的政策和措施管理教育事业,如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落后地区,都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甚至教科书。

即使有变化,也是自上而进行,且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第三,地方政府无积极性。

第四,集权制下的学校难于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五,管理费用高。

但是,有些表面上看来是集权制的缺点,实际上恰恰是集权制的优点,如通过中央调控把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这恰恰提高了效益,同时也消除了由于各地资源条件的差异而造成的教育上的不公平;统一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虽然不能满足地方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但从长远看,在现代社会,那些掌握了人类社会最基本、最广博的普通知识和技能、拥有国家甚至国际承认的资格证书的人,最能适应劳动力市场和信息交流的需要。

另外,地方参与有助提高地方的积极性,但地方狭隘的眼光也容易导致过激或保守的政策,影响对上级正确政策的执行。

陈孝彬也认为,集权制的优点是有利于教育政策的统一,有利于统一规划和领导全国的教育事业;有利于统一办学标准,保持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有利于调节各地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平衡。

校长负责制执政制度

校长负责制执政制度

校长负责制执政制度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学校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

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先进性和特殊性质的“校长负责制执政制度”。

在该制度下,校长是学校的行政首脑,承担着诸多责任和义务。

本文将从校长负责制执政制度的内涵、特点及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校长负责制执政制度的内涵校长负责制执政制度是基于现代学校制约与控制以及现代治理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治理体系。

其核心是“校长负责制”,其主要内容包括:校长是学校的首脑,具有最终的决策权;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行政负责人,对学校的管理、行政工作、教育教学工作、财务等方面负有全面的责任和管理权力;同时,校长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师生的身心健康、学业成长和个人发展,促进学校良性循环和全面提升。

二、校长负责制执政制度的特点1.权威性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人,具有最终的权威性和决策权。

这种权威性可以促进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综合性校长负责制执政制度涵盖了学校的方方面面,不仅要关心学校的行政事务和财务管理,同时注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师生健康成长等方面。

3.服务性校长负责制执政制度注重的是服务学生和教职工。

校长应该将学生和教师的利益摆在首位,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使学校成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4.创新性校长负责制执政制度倡导创新,鼓励学校在办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促进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提高,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三、校长负责制执政制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1.提升师生教育的学习和生活质量校长负责制执政制度可以加强学校办学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提高学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创造更好的师生文化氛围和成长环境。

2.使学校管理更规范校长负责制执政制度推动学校管理更规范,对各种学校管理活动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督,确保学校管理符合法律和行业标准,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校长负责制的正确理解
——专题讲座
建立和完善责任制,是邓小平同志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他指出“关键是建立责任制”。

“要从上到下建立岗位责任制。

这样工作才能有秩序、有效率,才能职责分明。


许多学校管理的通病是责任不清,不讲效率,要求不高,议而不决,决而下行,行而无效,管理不善,指挥不灵,然而查究起来,又无人承担责任。

因此责任制在学校的落实,是学校管理的关键。

本文就校长负责制落实略抒己见。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肯定了“学校要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负责制的含义是,校长处于学校的中心地位,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学校党组作为政治核心起保证监督的作用,教职工通过教代会民主参与管理。

实施完整的校长负责制,必须正确理解和处理好校长负责制中的几个问题。

1、校长的中心地位与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校长是中心,党支部是核心,不能正确理解“中心”与“核心”的关系,是校长负责制不落实的常见问题。

一些学校就出现了“两心”现象,校长与支部书记争权夺利,互不服气,各搞一套,互不认帐,造成班子不团结,工作难开展的局面。

一些学校是“两心少一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软一硬,即校长。

书记谁硬听谁的,谁硬谁起主导作用,反正只要不发生问题,过得去就行,一旦有事又互相推诿扯皮。

还有一些学校“两心合一”。

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享有充分的权力,无拘无束,表面上避免了党政矛盾,实际上难以合理发挥行政体系和政治体系各自的作用。

有的学校就出现了校长兼书记大权独揽,滥用权利,营私舞弊,搞乱学校的情况。

校长为中心是校长的个人责任和科学管理所必须的统一领导及权责统一。

校长是学校的最高行政首长,对内主持全面行政工作,对外代表学校,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同时兼负与上述权力相应的责任。

这使得校长职,权、责统一,校长的责任制得以保证,强化了行政指挥系统,有利提高学校工作效率,但是,校长不能撇开党支部,要以党支部作为政治核心和参谋部,在重大决策和行政过程中要依靠党支部的参谋和支持,并自觉接受党支部的监督。

党支部为核心,又是社会主义学校要确保党的领导作用和政治工作的需要。

党支部要发挥政治核心的作用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书记不能包办校长的工作,也不能一味以评判员、监督员的身份出现,而应在以下几方面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支持校长工作:(1)在学校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中,保证每个共产党员坚持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并进而团结群众支持校长的工作。

(2)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动群众做
好本职工作,支持校长工作。

(3)领导团结教代会、工会、共青团、学生会、民主党派等群众组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支持校长工作。

(4)通过干部的考核、推荐,把好干部队伍关,支持校长工作。

党支部和行政有建议权,对校长和行政的决策有审议权,对校长和行政作出的正确决策有保证权,对校长和行政系统作出违反国家方针政策的决定和行动应及时纠正并有向上级报告的权力。

保证中有监督,监督是为了更好地保证。

校长为中心,党支部为核心都是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学校科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正确理解校长的中心地位和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处理好党政关系,就能发挥校长负责制的优越性。

深圳市实验学校,办学11年就成为中国名校,正是得益于他们对“中心”与“核心”的正确理解和处理校长金式如和书记阮少球志同道合,他们互相支持、互相信任、互相谅解,被誉为“最佳拍档”。

实验学校领导班子的和谐团结及学校科学有效的管理,正是“中心”与“核心”,“两心相颖的良好体现。

2、“法人“与”“主人”的关系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全权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

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

“主人”与“法人”是什么关系;现在许多学校,教师乃至中层干部都把校长称作“老板:”这是说明落实校长负责制校长的权力增大了?还是说明现在教师的主人翁地位下降了?校长负责制的核心问题是保证校长的权力,然而校长有权力并不等于完整的校长负责制,有些学校,校长又兼书记,大权在握,而教代会只是流于形式,学校内部的矛盾、问题一大堆。

校长不愿听不同意见;迫于对校长权力的忌惮。

教职工也不敢对学校的工作提出异议。

教代会只是讨论一些由校长或行政班子拟出的草案,仅仅通过而已,对实施工作有什么影响,无人过问,至于学校的教学与管理怎样改观,校长不急,教师无奈。

学校长期处于规章不全,不照章办校,校长专断,学校照转的局面,只要不出问题,万事大吉。

导致校长的权力没有受到有效的监督、约束。

结果是滥用的权力;学校的工作没有群众充分的参与,必然是被动,没有活力的。

完整的校长责任制,要求校长全权负责的同时,还要充分尊重全体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的作用。

只有全体教职工参与认同的决策,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拥护,才能调动教职工执行决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深圳市实验学校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

实验学校金式如校长在学校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确实能做到说了算,但决不是随便说了算。

金校长在行使权力时,严格遵守工作程序,根据条例、制度的规定办事。

实验学校建立了健全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教代会负责对校长拟定的条件、计划及重大事项进行质疑。

审议,还对校长和行政干部进行民主评议,使教代会职工通过教代会民主参与管理的过程制度化。

程序化。

实验学校全体教职工敬业、乐业的精神风貌。

是每个到过实验学校的人都能深刻感受得到的。

这正是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处理好“法人”与“主人”关系的成果。

3、校长和副校长的关系
在学校,校长和副校长通常实行的是分工负责制,当副校长分管了某一部门的工作后,部门的意识就特别强,在很多事情上,副校长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站在部门的立场上跟校长争,为部门利益说话。

时间久了,副校长分管的领域往往就成一个体系,容易在学校内部形成小团体。

如果副校长的全局意识差一点,则容易形成一个独立王国,校长的办学意图、办学思想不能贯彻。

甚至出现校长要办的事先得副校长点头才行的情况,使校长负责制难以贯彻。

这也是许多学校领导班子不和的关键。

深圳实验学校在实行校长负责制时,对校长和副校长的职能和关系模式作了改革,实行校长、副校长之间的分工协理制,其实质内容是副校长不再分管某个部门,各个部不再通过副校长这个中间环节而是直接对校长负责,副校长的职能有三个:一是根据校长长期的或临时的授权,协助校长领导某一方面的工作;二是根据校长长期或临时的授权,去处理某一件具体的事情:三是根据校长的授权,去完成某一项具体的任务。

这样副校长只能根据校长的授权工作,要从全校的角度来协助校长领导学校的工作,从而增强了他们的协助意识和全局意识,而不再站在某个部门的立场上。

副校长参与决策而不最后决策,他们总是站在全局的利益上给校长出主意作参谋,从而保证了校长的办学意图能直接交给中层干部和级组长执行,减少了管理的中间环节,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

实验学校的副校长分工协理制,丰富了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值得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