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负压引流术的护理流程(ppt)
VSD负压引流术医疗护理PPT课件
减少感染发生率
负压引流能够及时引流出创面的渗出 液和细菌,降低感染风险。
VSD技术能够减少创面的细菌数量, 降低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控制感染和 预防全身性并发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VSD技术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使患者更早地恢复 正常生活和工作。
创面愈合后,患者的外观和功能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堵塞,确保引流液顺利排出。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引流管的固定与清洁
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滑脱和移位,同时保持引流管的清洁,防止 感染。
患者体位的护理
保持舒适体位
0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舒适度,协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以利于
引流和减轻疼痛。
告知患者及家属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 手术的必要性、风险及 注意事项,并签署知情
同意书。
手术过程
消毒与麻醉
对手术部位进行严格消毒,并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因素
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
手术操作
按照手术计划,进行VSD负压 引流术操作。
止血与缝合
手术完成后,进行止血处理, 并对伤口进行缝合。
放置引流管
根据需要放置引流管,以便术 后引流出伤口内的渗出物。
05
VSD负压引流术的展望与未 来发展方向
新材料的应用
新型生物材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生物材料 如生物可降解材料、高分子材料 等将被应用于VSD负压引流术, 以提高引流效果和降低并发症发
生率。
抗菌材料
抗菌材料的应用能够降低感染风 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的应用将为VSD负压引 流术提供更精细、高效的护理方 案,如纳米药物载体、纳米抗菌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后护理常规PPT
物理治疗
如冷敷、热敷、电疗等, 可减轻局部炎症和肌肉紧 张,缓解疼痛。
按摩与针灸
通过按摩和针灸刺激穴位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 解疼痛。
舒适度调整策略
01
02
03
04
体位调整
根据患者病情和舒适度需求, 协助患者调整合适的体位。
环境优化
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温湿度 适宜,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生活护理
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如洗漱、进食、排便等,保持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 后护理常规PPT
汇报人:XXX XX-XX-XX
目录
• 术后护理概述 • 患者评估与观察 • 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管理 • 伤口护理与观察 • 疼痛管理与舒适度调整 • 营养支持与饮食指导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01
术后护理概述
负压封闭引流术简介
负压封闭引流术( VSD)是一种处理创 面和软组织缺损的新 技术。
感谢您的观看
患者身体清洁和舒适。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安 慰和支持,提高患者的心理舒
适度。
06
营养支持与饮食指导
营养需求评估及补充方案制定
营养状况评估
通过体重、体质指数、血清白蛋 白等指标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营养需求计算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 身高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的热
量、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
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01
02
03
引流管堵塞
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 ,或更换引流管。
创面感染
加强创面换药,使用敏感 抗生素治疗。
负压失效
检查负压源及引流管连接 处是否漏气,及时更换损 坏部件。
定期维护与保养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护理课件
麻醉
VSD敷料覆盖
连接负压源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如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将VSD敷料覆盖于损伤部位,封闭创面,贴膜前确保创面清洁干燥。
将吸引管通过三通接头与VSD敷料和负压源连接,确保密面密闭和有效引流。
负压维持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引流液的颜色和量等指标,做好详细记录。
临床应用案例三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32岁,因急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入院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行阑尾切除术后给予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同时行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处理手术切口。
护理方法
术后保持负压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及时清理创面周围的坏死组织,更换敷料。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全身状况。
对于疼痛问题,可以使用止痛药或镇静剂进行缓解;对于焦虑问题,可以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抚。
其他常见问题及处理
vsd技术护理的临床应用案例
05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45岁,因车祸导致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撕脱伤。
护理方法
术后保持负压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及时清理创面周围的坏死组织,更换敷料,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优点
高效引流:VSD技术可以彻底清除创面或伤口内的渗液、脓液等有害物质,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缺损、溃疡,如糖尿病足溃疡、压疮、溃疡性结肠炎等。
各种急慢性感染疾病,如急性蜂窝织炎、丹毒等。
各种原因引起的软组织缺损,如创伤、爆炸伤、冻伤等。
各种手术后的创面,如骨折内固定术后、截肢术后等。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概述vsd技术操作流程vsd技术的护理重点vsd技术护理的常见问题及处理vsd技术护理的临床应用案例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护理课件
contents •VSD技术概述•VSD技术操作流程•VSD技术的优缺点•VSD技术的护理要点•VSD技术的并发症及处理•VSD技术的临床应用案例分享目录01VSD技术的定义VSD技术主要应用于各种急慢性创面、伤口、溃疡和软组织缺损等,如糖尿病足、压疮、烧伤、创伤性皮肤缺损等。
对于一些难以愈合的创面,如褥疮、下肢血管性溃疡等,VSD技术也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VSD技术的应用范围VSD技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VSD技术适用于各种急慢性创面、伤口、溃疡和软组织缺损等,尤其对于一些难以愈合的创面,如褥疮、下肢血管性溃疡等。
禁忌症对于一些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存在出血倾向或近期接受过抗凝治疗的患者,应谨慎使用VSD技术。
此外,对于一些感染严重、组织坏死较多、血管及淋巴管受损较重的情况,也不宜使用VSD技术。
01操作前准备030201操作步骤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负压的大小,以避免过度吸引或引流不畅。
将引流管连接到负压吸引器上,确保引流管的畅通。
在放置引流管后,需要使用生物透性薄膜封闭伤口,以防止外界细菌的侵入。
在进行VSD技术操作前,需要清洁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根据伤口的大小和形状,放置相应的引流管,以确保充分的引流。
操作后护理在VSD技术操作后,需要密切观察引流情况,包括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等。
观察引流情况更换敷料调整负压大小预防感染根据医嘱定期更换敷料,以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负压的大小,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在进行VSD技术操作后,需要预防感染的发生,包括使用抗生素、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等措施。
01优点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缺点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在连接负压源时,必须确保连接正确、紧密,以免出现漏气或脱落的情况。
正确连接负压源及时处理异常情况01皮肤准备清洁患处皮肤,修剪指甲,避免损伤皮肤。
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紧张、焦虑的情绪。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PPT课件
VSD引流术后护理常规
(1)保护创面保证有效引流 护理人员需勤巡视、勤观察局部皮肤、 VSD敷料及引流情况。封闭创面使用的是生物半透性薄膜,应保持创面及局 部皮肤干燥,周围皮肤可用碘伏擦洗1-2次/d。若引流不畅需及时报告医生处 理。 负压效果观察 透明膜下PVA,假如瘪陷表示有效。假如恢复原状,表明 膜下积液、负压失效。 密封治理 定期检查各接口。接口松动常发生在:近关节大创面、“地形” 复杂创面、近会阴、手足。 引流量时间观察 引流时间5-7天拔除或更换引流量少于20ml可拔除。 引流1周左右揭除薄膜 如肉芽新鲜行II期缝合或植皮。
优点
1、 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减少病人痛苦,并减轻工作量。 病人免除换药之苦,医生免除换药之劳。 2、 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 VSD是在一个密闭的系统 内进行,负压引流使引流区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及时 清除,使引流区内达零聚积。而且VSD能防止创面污染, 充分引流和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和良好生长。加快 感染创面愈合,减少抗生素的应用
装置组成----生物透性薄膜
为美国3M公司生产。具有良好的透气和透湿性,能 防水和防止细菌侵入,对皮肤无刺激性。可观察创面 情况
装置组成----负压引流源
一般选用中心负压吸引或电动负压吸引器持 续吸引。
适应症
创伤:大面积皮肤缺损、撕脱伤、脱套伤 骨科: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 肌腱外漏或骨外 漏慢性骨髓炎及创面不愈合 骨筋膜室综合症。 普外科:腹腔内感染 窦道 瘘管 乳腺癌根治术后和 会阴部创面的引流 烧伤:烧伤创面 其他:糖尿病性溃疡 褥疮植皮术及对植皮区保护
使用VSD时应注重以下事项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护理ppt课件
[封闭引流材料]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护理要点包括定期更换引流管和封闭材料,保持创面清洁干燥。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护理要点还包括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护理要点还强调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护理要点还包括对患者的饮食护理,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
[负压吸引原理]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降低感染风险VSD负压封闭引流术能有效减少创面分泌物的积聚,降低细菌繁殖的可能性。据统计,与传统换药方法相比,VSD的使用可以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约30%(参考文献1)。VSD负压封闭引流术促进创面愈合VSD负压封闭引流术通过持续负压吸引,有利于创面的清洁和血液循环,从而加速创面愈合。研究显示,使用VSD的患者,其创面愈合时间平均缩短约2-3天(参考文献2)。
--------->
感谢观看!
202X.XX.XX
汇报人:XXX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护理要点包括保持创面清洁和干燥,防止感染。根据一项研究,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后感染率高达10%,而保持创面清洁和干燥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风险。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护理要点还包括定期更换引流管,避免堵塞。一项对200例患者的研究发现,定期更换引流管可以减少引流管堵塞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03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术前准备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for VSD negative pressure sealing drainage surgery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评估、术中操作和术后观察。VSD负压封闭引流术是一种治疗慢性创面和感染的方法,其护理要点包括术前评估、术中操作和术后观察。术前评估主要包括患者的病史、病情严重程度、手术部位等,以便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术中操作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感染的发生。术后观察则是为了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术前准备应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术前准备应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根据研究,约有30%的患者在接受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大部分与术前评估不足有关。因此,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严重程度、手术部位等信息,以便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降低手术风险。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术前准备应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术前准备应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研究发现,患者在术前普遍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康复进程。因此,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手术成功率。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护理ppt课件
03
术后护理:观察引流情况、更换引流装置、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等
04
出院指导: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定期复查、保持伤口清洁等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 护理要点
引流管护理
01
02
03
04
保持引流管通畅, 防止堵塞
定期检查引流管, 观察引流液的颜
色、性质和量
保持引流管固定, 防止意外脱落
观察引流管周围 皮肤情况,防止 感染和过敏反应
03
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 清洁,防止感染
06
定期评估护理效果, 调整护理方案
谢谢
者对护理效果的 评价、对护理服
务的满意度等
伤口愈合情况: 伤口大小、深度、
2 愈合速度等
3
感染控制:感染 率、感染部位、 感染程度等
护理建议
定期检查引流管位置, 确保引流通畅
02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 性质和量,及时记录
04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 复锻炼,促进伤口愈合
05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 提供心理支持
保持引流管通畅, 观察引流液颜色、
避免堵塞
性质和量,及时
发现异常情况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 护理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
01
引流管通 畅程度
02
引流液颜色、 性质和量
03
伤口愈合 情况
04
患者疼痛 程度
05
患者满意 度
06
并发症发 生率
效果分析
引流效果:引流 量、引流时间、
引流部位等 1
患者满意度:患 4
处理方法
01
出血:压迫止血, 必要时进行手术
止血
02
感染:使用抗生 素,保持伤口清 洁,必要时进行
骨科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VSD)PPT课件
定期检查引流管
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如 有堵塞应及时处理。
正确放置引流管
确保引流管放置合适,避免对 周围组织的损伤。
疼痛管理
对于疼痛不适的患者,可采取 适当的止痛措施,如药物治疗 或理疗。
VSD技术的当前研究进展
临床应用
VSD技术在骨科临床中广泛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复杂创面、 骨折、感染等。
总结词
VSD技术的优势在于促进创面愈合、控 制感染、减轻患者痛苦等方面。然而, VSD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VS
详细描述
VSD技术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有效地促进创 面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此外,VSD技术还可以控制感染,降低抗 生素的使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然而 ,VSD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于 一些大面积的创面,可能需要多次更换敷 料,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此外 ,对于一些深部感染病灶的处理效果不够 理想,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 疗。
02
VSD技术操作流程
操作前的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其 病情、身体状况和手术史等,以 便确定是否适合使用VSD技术。
准备材料和设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准备所需的 VSD材料和设备,如负压吸引器、 引流管、敷料等。
消毒和清洁
对手术区域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清洁, 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无菌环境。
和控制感染。
VSD技术对患者的康复影响
01
02
03
改善关节功能
VSD技术能够促进创面的 愈合,减少疤痕的形成, 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提高生活质量
VSD技术的应用能够减轻 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 生活质量。
缩短康复时间
骨科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护理PPT课件
VSD技术需要定期更换敷料和调整负压吸引装置,护理难度 较大;同时对于一些大面积的伤口或感染严重的伤口,VSD 技术的效果可能会受到限制。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骨科VSD负压封闭引流 术的护理流程
术前护理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 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以 便更好地制定护理计划。
观察引流情况
在手术过程中,观察引流 液的颜色、量及性状,及 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术后护理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采取适当 的疼痛缓解措施,如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等。
观察引流情况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和负压状态。
功能锻炼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其进行 适当的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分享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骨科VSD负压封闭引流 术概述
VSD技术的定义与原理
VSD技术的定义
VSD是负压封闭引流术的英文简称,是一种通过负压吸引装置,将伤口或手术创 面产生的渗出液、分泌物等及时吸引排出,同时对伤口进行封闭,防止外界细菌 侵入,促进伤口愈合的治疗方法。
引流管的观察与记录
总结词
密切观察引流物的性状、颜色、量等 ,并及时记录。
详细描述
定期观察引流物的性状、颜色、量等 ,如发现引流物有异常变化,应及时 报告医生。同时,应准确记录引流物 的变化情况,为医生提供详细的诊疗 依据。
引流管的更换与拔除
总结词
VSD引流及护理ppt课件
目
录
3
4 优点简介 5 6
适应症与禁忌症 术后护理
定义
VSD(Vaccum Sealing Drainage, VSD)是一种封闭 式负压引流,以微 生物半透明膜为全 密封材料覆盖,封 闭整个创面,将引 流管与负压连接, 使整个创面形成全 封闭负压引流状态。
二组成
材料 引流 管 生物 膜 负压
多聚乙烯酒精 水化泡沫
避免交叉感染, 保证引流创面 的清洁
减少患者换药次数和 患者的痛苦,缩短患 者住院天数及减少医 疗费用。
优点
改善引流创面的血液 循环,加速创面愈合。 急性创伤的愈合率加 快60%以上,慢性创 面的愈合速度加快2-3 倍。
简便有效。
VSD适应症
01
烧伤
02
腹腔内感染,窦道等
03
糖尿病足
04
褥疮
05
异常情况的护理-脱落
原因
VSD引流管多而集中,转运途 中搬运、固定或牵拉引流管等 导致管道衔接处松动,甚至脱 落。
处理
妥善固定管道,及时检查引流管各 衔接口,保持连接紧密要注意三通 接头处、皮肤皱褶处。指导患者正 确翻身,早期功能锻炼时妥善固定 引流管,易受压部位手术创面应按 引流要求放置肢体体位及固定等。
异常情况的护理-压力过大
表现
若引流管出现严重塌陷, 内壁紧贴,提示负压过大。
处理
应适当调节负压,以保持引流通畅。
5)异常情况的护理-压力过小
表现
如果发现负压降 低吸引效果减弱 时。
处理
应该及时使用电动 吸引器对引流瓶进 行负压增高,及时 填补降低负压,维 持负压的稳定来确 保引流管的时刻通 畅。
骨筋膜室综合症
0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质,并正确记录,如有 大量新鲜血液被吸出,应考虑创面是否有活动 性出血,及时报告医生,做好相应正确的处理
特殊情况处理
• 1、 VSD敷料干结变硬,可能是密闭不严所造 成,也可能是创面液性引流物被吸引干净。
• 保持各部位封闭状态,防止漏气,定期更换吸 引瓶,更换吸引瓶时要防止引流管内的液体回 流到VSD内。
负压封闭引流管的护理
1. 经常更换引流瓶:在更换时,为防止引流管内 的液体回流到维斯第护创材料内,先钳夹住引 流管,关闭负压源,然后更换吸引瓶。
2. 使用过的负压瓶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 浸泡30min后瓶塞塞紧备用。次日用生理盐水 冲洗后再使用。
• 4、避免死腔形成及缩小创面VSD在引出渗液的 同时使引流腔壁内陷பைடு நூலகம்随着医用泡沫材料的渐次 退出,腔壁紧密贴合,有效地预防了残余脓肿及 死腔的形成。对于浅表创面,可以起到靠拢组织 ,缩小创面,减小植皮面积的功效。
术前护理
• 心理护理:由于创伤和手术可对患者心理造成很 大的影响,应积极的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的情 绪,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介绍手术的成功案例, 让患者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接受能力。
3. 提醒患者及陪护人员不要牵拉、压迫、折叠引 流管,不可随意调节负压。
术后护理
• 卧 位: • 术后患肢保持功能位,避免压迫引流管,可用
气枕抬高易压迫的部位,如背部、骶尾部等处 ,应经常更换患者体位,用垫圈、被子等将其 垫高、悬空,防止VSD的引流管被压迫或折叠 ,因而阻断负压源。
创面的观察和护理
• 2、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VSD是在一个密闭的系 统内进行,负压引流使引流区的渗出物和坏死组 织被及时清除,使引流区内达零聚积。而且VSD 能防止创面污染,充分引流和刺激创面肉芽组织 快速和良好生长。加快感染创面愈合,减少抗生 素的应用
VSD优点
• 3、高效、全方位、零积聚,保证引流效果促进创 面血运采用持续负压吸引的方法,变被动引流为 持续主动吸引,不留任何腔隙,其压力的高低基 本符合生理条件的要求,故不影响血运。更重要 的是,持续负压吸引促进了创面组织的体液向引 流管方向不断流动,为创面的血运提供了有效的 、持续的、辅助的动力。
• 皮肤准备:术前认真清除术区皮肤上的毛发,污 垢,以利于术后半透明膜的黏贴,防止受毛发影 响黏贴不严漏气,还可防止细菌滋生,引起切口 感染。
• 消化道准备:术前8小时禁食,4~6小时禁饮。
• 完成术前准备工作: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 合作。完成术前导尿、术前用药等工作。
一般护理常规
•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2
• 封 闭 变开放性创面为闭合性创面
•
创造干净、微湿的创面生长条件
• 引 流 实现创面毒素和分解产物的“零积聚”
•
避免代谢产物及毒素对人体的第二次打击
VSD的操作
•
清创:彻底 注意血运
清洁创周皮肤
设计、覆盖VSD材料
连接负压源
常规密封
VSD注意事项
✓不要按压VSD材料 ✓不要在渗液的地方
系膜 ✓系膜后不要牵扯引
流管
VSD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 大面积皮肤缺损
➢ 撕脱伤、脱套伤
➢ 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 织缺损
➢ 肌腱外露或骨外露
➢ 慢性骨髓炎合并创面 迁延不愈
➢ 骨筋膜室综合症
l禁忌症 Ø癌性溃疡伤口
Ø活动性失血伤口
VSD优点
• 1、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减少病人痛苦,并减轻工 作量。病人免除换药之苦,医生免除换药之劳。
• 2、 如前48小时变硬可以从引流管状缓慢注入 生理盐水,浸泡VSD敷料使其重新变软。
特殊情况处理
• 3、如48小时后变硬,引流管中已无引流仍持续活动 ,此时不做处理,一般不会影响到VSD创口最终效果 。
• 4、最常见的漏气部位:
•
引流管或固定钉的系膜处、三通接头处、
皮肤褶皱处、边缘有液体渗出处。
VSD的组成
半透性粘贴薄膜---成 分为聚氨酯和丙烯酸
特性:单方向透气功能 创面腐臭气体可外透 膜外空气、细菌不能内透 保留时间可达15天
VSD的组成
三通接头
负压源
•
VSD
专用吸引机
➢ 中心吸引
特性
• 负 压 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
全方位负压有助于收敛创面
•
负压环境下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
软枕将患肢垫高30°。 •3 • 4、心理护理 • 5、鼓励患者深呼吸,多饮水,定时翻身、拍背,
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清洁,经常按摩受压部位。 防止呼吸道、泌尿系感染及褥疮等并发症 。
负压封闭引流管的护理
• 持续高负压是负压引流技术的重要特点,负压 的高低和有无中断直接影响到引流的效果,一 般应维持负压60~80kPa(450~600mmHg )
特殊情况处理
• 5、有时可见流管中有一段的引流物考完管腔 ,并因此截断了VSD敷料的负压源,甚至使敷 料鼓起,不见管型。这时可逆行缓慢注入生理 盐水浸泡10—15分钟,待堵塞的引流物变软 后,重新接通负压源
特殊情况处理
• 当发现大量新鲜血液被吸出时,应马上通知医生 ,仔细检查创面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并做出相 应的处理。
VSD的原理
全方位引流,减少毒性产物重吸收。 半透膜的密封,将开放创面变成闭合创面。 可控制的全方位负压作用,刺激组织新生。
VSD的作用
• 负压封闭引流术能彻底去除腔隙、创面的分泌物 或坏死组织,促进愈合,粘贴上半透膜,可阻止 外界细菌的入侵,使之处于封闭状态而进行的引 流。持续负压引流可改变细菌生长环境,减少毒 素吸收,彻底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改 善局部微循环和促进组织水肿消退,刺激肉芽组 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同时,由于该术不但可 以减少患者的换药次数,降低医疗费用,而且可 有效控制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 ,简单易行,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封闭负压引流术的护理流程(ppt)
(优选)封闭负压引流术的护理 流程
VSD的历史
• 1.1992年,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首创 VSD技术,并在骨科中广泛应用。
• 2.1993年Fleischman博士首次报道VSD技术治 疗各种急性软组织缺损和感染创面。
• 3.1994年裘华德教授将VSD技术引进中国,首次 应用于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