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第四章(1)
《老子》1-41则
![《老子》1-41则](https://img.taocdn.com/s3/m/3b339d5d58fb770bf78a55f3.png)
第十八章
1 大道废,有仁义。 2 智慧出,有大伪。 3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 臣。
第十八章翻译
1 大道废弃了,才出现仁义。 2 智慧出来了,才有大伪诈。 3 六亲不和,才大讲孝慈。国家昏乱,才呼 唤忠臣。
第十九章
1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 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2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 素抱朴。 3 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
第九章翻译
1 抓在手里冒尖儿流,自满自溢,不如罢了 吧。 2 千锤百炼的锋芒,也长不了的。 3 金玉满堂,你能守多久呢? 4 富贵而骄,是自取灾祸啊! 5 大功成了,名份有了,自己便隐去,这正 是上天之道。
第十章
1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2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3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4 愛國治民,能無為乎? 5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6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7 生之蓄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 而不宰,是謂玄德。 譯文
第三章
1 不尚贤,使民不争。 2 不贵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3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4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 強其骨。 5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6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三章翻译
1 不崇尚贤能之辈,方能使世人停止争斗。 2 不看重珍奇财宝,方能使世人不去偷窃。 3 不诱发邪情私欲,方能使世人平静安稳。 4 所以,圣人掌管万民,是使他们心里谦卑, 腹里饱足,血气淡化,筋骨强壮。 5 人们常常处于不求知、无所欲的状态,那 么,即使有卖弄智慧的人,也不能胡作非为 了。 6 遵从无为之道,则没有不太平之理。
第十二章
1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 令人口爽,驰骋打猎令人心发狂,难得 之货令人行妨。 2 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 彼取此。 译文
论语第四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第四章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dec4ff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1d.png)
论语第四章原文及翻译论语第四章原文及翻译《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论语第四章的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的阅读。
1、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译文:孔子说:“居住在民风淳厚的地方,是最理想的。
一个人选择住处而错过了民风淳厚的地方,怎么算得上明智呢?”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孔子说:“不行仁的人,没有办法持久处在困境中,也没有办法长期处在顺境中。
行仁者是自然而然,走在人生正途上,明智者则是了解人生正途的重要,而作此选择。
”(或:孔子说:“一个不行仁的人,不能够长久处于贫困的地位,因为他不知道仁的重要;同理,一个不行仁的人,也不能长久地处于富贵的地位。
一个有仁德的人能以仁心待人接物,使他人获得安宁;一个有智慧的人,知道行仁对自己有利,对他人也有利。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行仁者能够做到喜爱好人,厌恶坏人。
”(或:孔子说:“唯有仁厚有智慧的人,能够知道哪些是值得喜欢的人,哪些是值得憎恶的人。
”)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孔子说:“只要立志行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又:孔子说:“一个立志于行仁的人,没有所憎恶的人,也没有所憎恶的事。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孔子说:“富有与尊贵,是每一个人都想要的;如果不依正当途径,加于君子身上,他是不会接受的。
贫穷与卑微,是每一个人都讨厌的;如果不依正当的途径,加于君子身上,他是不会逃避的。
君子如果离开了人生正途,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君子不会有片刻的时间,脱离人生的正途,在匆忙、急迫的时候坚持如此;在危险、困顿的时候也坚持如此。
”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第四章 汉译英的理解与表达
![第四章 汉译英的理解与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41198c145f0e7cd184253609.png)
第四章汉译英的理解与表达第一节汉译英中的理解问题理解的反面是误解、曲解,而误解和曲解多是因为阅读原文时停留在字面上,或是因为对原语的文化背景缺乏了解。
下面从三个方面讨论汉译英中的理解问题。
一、借助语言学理论,提高对文字各种意义的识别能力语言是一种符号,1920年代,奥格登和理查兹提出的符号三角理论,如图所示:图中符号(Symbol)指语言成分,如词语等;所指(Referent)指外部经验世界中的事物;思想或所指关系(Thought or Reference)指人们大脑中的概念。
符号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性的。
要确定符号的意义,除了考虑其所指意义之外,还要考虑符号使用者的意图(语用意义)以及与其它符号(语境)的关系。
认识符号的意义,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词语的真正的含义,切忌不求甚解,望文生义。
如:王小玉便启朱唇、发晧齿,唱了几句书儿。
译文1:Now open her rosy lip and her ivory white teeth shine, her song begins!译文2:Little Jade Wang then opened her vermilion lips, displaying her sparking white teeth, and sang several phrases.译文3:Little Jade then parted her lips and sang a few lines.原文用“启朱唇、发皓齿”描述小玉唱歌时口型优美,这是中国评书常见的表达手法。
译文1和2都把“发皓齿”直译出来,效果却不如译文3的略译好,译文2读起来让人有先咧嘴、后吱牙、再唱歌的印象。
二、通过上下文,掌握隐含意义原文的意思不一定通过具体的词汇表达,有可能体现在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或全句的语气上。
这时,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这种弥漫在全文中的意义,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如: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红楼梦》)显然这里的“脱了衣裳”指脱下外套、礼服之类,不能照字面译成“take off one's clothes”,所以译文是:With a smile at Pao-yu, the Lady Dowager scolded: “Fancy changing your clothes before greeting our visitor. Hurry up now and pay your respects to yourcousin.” (Tr. Yang Xianyi & Gladys Yang)三、把握修辞特点理解时要留意原文的感情色彩、形象色彩及语体色彩,这些联想意义多用来达到修辞目的。
第四章第一节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上)
![第四章第一节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上)](https://img.taocdn.com/s3/m/2313552eeefdc8d376ee3254.png)
He is the last man to come.
He is the last person to do it.
He is the last person for such a job.
He should be the last (man) to blame. He is the last person to consult. This is the last place where I expected to meet you.
• He took off his coat and sat down. • She took the pupils off to the art exhibition.
• The professor took off for Shanghai this morning.
• Both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ok Christmas off.
• The plane took off from the airport and headed south towards Hong Kong. • She took off a few pounds in a month.
• Food costs took off.
• Their first major design took off in high schools and colleges.
第四章 英汉译常用的方法和技巧(上)
• • • • • • • • •
一、词义的选择、引申和褒贬 二、词类转译法(一) 三、词类转译法(二) 四、增词法(一) 五、增词法(二) 六、重复法(一) 七、重复法(二) 八、省略法 九、正反、反正表达法
• 第一节 词义的选择、引申和褒贬 • 一、词义的选择:
第四段翻译(1)
![第四段翻译(1)](https://img.taocdn.com/s3/m/1d64aecf2cc58bd63186bd1d.png)
1.Gases such as carbon monoxide, emitted by factories and automobiles, have seriously polluted the atmosphere.工厂和汽车排出的一氧化碳一类气体严重污染了大气。
2. The industrial engineer’s letter indicates that he doubt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lan.那位工业管理工程师的来信表明,他对该项计划是否可行有怀疑。
3. Many par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set aside a fund tor their children’s.在美国,许多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前就为他们的教育留出一笔专款。
4.The medical team, composed of three doctors and two nurses, set off for the mountain area a few days ago.几天前,由三位医生和两名护士组成的医疗队出发到山区去了。
5.The village is named after the high mountain that stands in front of it.这个村庄是以矗立在它面前的那座高山命名的。
6.The war that broke out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in 1861 is known in history as the American civil war.南方和北方之间于1861年爆发的那场战争在历史上称为“美国内战”。
We were caught up in a discussion about the situation in the Middle East when the professor walked into the classroom.教授走进教室时,我们正兴致勃勃地讨论中东的印象。
汉英翻译第四章
![汉英翻译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4e4dd279168884868762d650.png)
II.冗余信息: II.冗余信息 冗余信息:
务必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提倡勤俭,崇尚节约, 务必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提倡勤俭,崇尚节约,防止 和纠正脱离经济发展水平的高消费. 和纠正脱离经济发展水平的高消费. It is imperative to carry on the fine tradition of hard work, encourage and uphold industry and thrift to prevent and check high consumption that outgrows economic development. 原文” 原文” 提倡勤俭,崇尚节约”实际上是一回事,属行文语气的需要. 提倡勤俭,崇尚节约”实际上是一回事,属行文语气的需要. 不必 在译文中重复译出. 在译文中重复译出. ..encourage frugality, and prevent and check 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 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 We must set up an administrative system with high efficiency in work, coordination in oper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in behavior. 字面倒是很对应,然而意义重复甚至有些莫名其妙. 字面倒是很对应,然而意义重复甚至有些莫名其妙.原文四字结 构纯粹出于汉语行文对称的需要,大可不必字字对应. 构纯粹出于汉语行文对称的需要,大可不必字字对应. 改译We 改译We must establish an efficient, well-coordinated and wellstandardized administrative system. 3)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3)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 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 The new era calls for new theory to guide the practice.
Unit 1(大学英语读写译文4课文翻译)
![Unit 1(大学英语读写译文4课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3055e05f78a6529657d5309.png)
Unit 1Text AMan in the Realm of Nature人在自然界Para. 1Human beings live in the realm of nature. They are constantly surrounded by it and interact with it.=人类生活在大自然的王国里。
他们时刻被大自然所包围并与之相互影响。
Man is constantly aware of the influence of nature in the form of the air he breathes, the water he drinks, and the food he eats.=人类呼吸的空气、喝下的水和摄入的食物,无一不令人类时刻感知到大自然的影响。
We are connected with nature by “blood” ties and we cannot live ourside nature.=我们与大自然血肉相连,离开大自然,我们将无法生存。
Para. 2Man is not only a dweller in nature, he also transforms it.=人类不仅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同时也在改变着大自然。
Humanity converts nature’s wealth into the means of the cultural, historical life of society.=人类把自然资源转变为各种文化,社会历史的财富。
Man has subdued and disciplined electricity and compelled it to serve the interests of society.=人类降服并控制了电,迫使它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服务。
Not only has man transferred various species of plants and animals to different climatic conditions, he has also changed the shape and climate of his environment and transformed plants and animals. =人类不仅把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转移到不同的气候环境,也改变了他生活环境的地貌和气候并使动植物因之而发生转变。
英汉翻译第4章(英汉对比)
![英汉翻译第4章(英汉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43b5de0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5.png)
英汉翻译第4章(英汉对比)英语翻译教程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英汉翻译)Linda英语翻译教程第四章词语的翻译英汉两种语言分属语系和语系,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首先反映在词汇上。
与翻译关系比较密切的因素主要包括词义、词形,和词的音律和节奏等。
英语翻译教程As you know, our native language Chinese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English. There is really a big gap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languages. In order to learn the translation course better, we have to study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Just because all the theories, methods, techniques concerning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are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master the languages’ peculiarities.英语翻译教程第一节英汉词义英汉词汇之间本身有着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首先表现在词义上。
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 . 利奇在他的Semantics ( 语义学) 中把最广义的意义划分为7 种不同的类型:外延意义(概念意义)( denotative meaning )、内涵意义( connotative meaning )、风格意义( stylistic meaning )、情感意义( affective meaning )、联想意义( reflective meaning ) 搭配意义( collocative meaning )、主题意义( thematic meaning )。
翻译第四章
![翻译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6093053b5727a5e9856a61e6.png)
第四章英汉翻译的关键是如何正确选择词义在英汉翻译过程中,针对原文的词义正确地选择汉语词义,是保证译文质量的根本一环。
首先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
1)This general was charged with treason.. 这个将军被指控犯了叛国罪。
2) The Committee decided to put Professor Henry in charge of the research work.委员会决定让亨利教授负责这项研究工作。
类似短语有take charge of, take charge译为“负责”3)As soon as the moment for the general offensive arrived, the soldiers charged the enemy position bravely. 总攻时间一到,战士们勇猛地向敌人的阵地冲去。
4)She complained that she had been charged too much. 她抱怨说,向她收的费太高了。
5) The powder in place, he rammed in a long iron rod to tamp down the charge..火药装好后,他伸进去一根长铁钎以便把炸药捣实。
6) This store will charge things you buy, and let you pay for them later.这家商店将你所买的东西记入账内,让你以后付款。
7) Having charged the battery, he set the engine in motion. 电池充电后,他启动了马达。
1)Here is a pretty go!2)He is itching to have a go at it.3)The old man is still full of go.4)These brightly colored stockings are all the go this summer.其次,在英语中还存在着一个词的单数和复数意义全然不同、前后搭配不同而意义不同等情况。
英汉翻译教程 第四章 翻译的技巧
![英汉翻译教程 第四章 翻译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860acc189eb172ded63b754.png)
1. How to explain that I was not a proud owner seeking admiration for his vehicle, but a tourist who had broken down?【译文】真不知道怎么说好呢?我又不是一个得意的车主,专门让人家欣赏我的车子来着,而是个路途中有了难处的游客。
2. It is actually very, very old and was not always as beautiful as it is now. It is not certain how the Earth began. Probably it began as a huge globe of gas and dust. The globe became smaller and denser. … Today the outer layer or crust is cool and hard, …【译文】实际上,地球已经非常、非常古老了,它起初并不总像现在这样美丽。
关于地球的起源,尚无定论。
地球开始形成时,很可能是一个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球体。
地球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密,……今天,地球的外层或地壳已经冷却硬化,……3. Special equipment assures that the computers will not be disturbed by power interruptions that last less than two hours.【译文】在停电两小时以内的情况下,有专门设备能保证计算机正常工作。
4. It was not anger, nor surprise, nor disapproval, nor horror, nor any of the emotions that she had been prepared for.【译文】那表情不是生气,不是惊讶,不是不满,不是嫌恶,也不是她原先准备应付的任何一种感情。
第四章 句子的翻译(1)
![第四章 句子的翻译(1)](https://img.taocdn.com/s3/m/6db1674afe4733687e21aab1.png)
第四章句子的翻译4.1 主语的确定对于初学者来说,句子是较为理想的翻译单位。
“立足于句,放眼语篇” 柯林斯词典对英语句子的定义是这样的:A sentence is a group of words which, when they are written down, begin with a capital letter and end with a full stop, question mark or exclamation mark. Most sentences contain a subject and a verb. 具体说来,英语的句子可以这样来定义:一个句子就是一组词,在书面语中,每一个句子首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句末用句号、问号或者感叹号;大多数句子有主语和谓语。
Partridge认为“英语句子十句有九句是按主谓宾配列的。
” (Partridge, Eric. The World of Words. London: Hamish Hamiton, 1954, p.9.)汉语注重话题-评论。
只要和评述的东西在语义上有联系,即使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和语法搭配关系,任何内容、成分、词类都可处在主语的位臵。
如:这锅饭能吃十个人。
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
被人缠上是件讨厌的事儿。
从她那儿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说的是古代的一个老头,名叫愚公。
根据英语句子定义,大多数英语句子都有主谓宾。
汉语转变成英语,就需要搭建英语的主语和谓语等句式结构。
而英语本身语法非常严谨、逻辑非常严密,所以,汉英翻译中,主语的确定和谓语的选择就是成功构建英语句式的关键,也是保证英语译文和汉语原文功能对等的关键。
确定英语主语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 最重要信息;2. 符合英美人的思维视角;3. 符合英语的逻辑搭配习惯;4. 符合行文连贯的原则;5. 汉语无主句,英语须添加主语。
4.1.1 确定汉语原文的主语为英语译文的主语把汉语原文中的主语(名词、代词、动词等)直接翻译成英语译文的主语,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对应方法,也是汉英翻译“确定主语”首先应考虑的方法,但运用场合有限。
汉英翻译第四章词类转换
![汉英翻译第四章词类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4501c8dc26fff705cc170a35.png)
汉英翻译第四章词类转换把一个比较复杂的英语句子用极为简单的方法——词类转换,翻译出来,合乎逻辑,通顺自然,优美文雅。
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翻译《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培植树木需要十年,培育人才需要一百年”“树木”的意义是能用作木材的大树,培植树木的意思将小树培植成能作木材的大树,“培植树木需要十年”中的数字“十年”合符树木成长规律,合情合理。
《现代汉语词典》说的“培育人才需要一百年”,其中的数字“一百年”是不合符逻辑的数字,将人从幼小培育至人才为止不可能“需要一百年”,将人培养成人才的时间不可能超过人的平均寿命73年。
将人培养成人才的时间超过人的平均寿命73年而达到100年不合符逻辑,是夸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英语译文是:“Timber is produced in ten years of tree’s cultivation but talented people are made in a hundred years of people’s education.”汉语中的“十年”合符逻辑,被翻译成了ten years;其中的“百年”不合符逻辑,也被直译,译文是 a hundred years,因为这儿的“百年”是一个修辞手法——夸张。
英语中也有将数字用于夸张之中,如a hundred shot, a hundred bull’s’-eyes.它的对应的汉语是“百发百中”;汉语译文中的两个“百”和英语中的两个hundred(百)完全对应。
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的所有出版物中,包括权威汉英词典,“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英语译文均为:It takes ten years to grow trees,but a hundred to rear people.笔者发现译文无论在忠实性还是在逻辑性两方面都很值得商榷。
It takes ten years to grow trees不符合英语逻辑。
第四章 增词译法 1
![第四章 增词译法 1](https://img.taocdn.com/s3/m/53289705227916888586d70b.png)
Amplification by adding words denoting plurality
汉语中的名词没有复数概念,也没有词形上的变化,很
多情况下不必表达出来;而英语中的名词有词形的变化,
但没有量词,所以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可根据情况增 加重叠词、数词或其他一些词来表达复数的概念,以达 到修辞效果。 All roads lead to Rome. 条条大路通罗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fault-finding 吹毛求疵的作法 loftiness 崇高气质 Necessity 必要性 assimilation 同化作用
indifference 冷漠态度 readability 可读性 Relativity 相对论 Arrogance 傲慢态度 Lightheartedness 轻松愉快的心境
第二章:翻译的标准与方法——说课
Type of amplification
Rhetorical Amplification
Syntactical Amplification Contextual Amplification Cultural Amplification
2.1 Rhetorical Amplification (修辞增词)
英语少用动词,总将动词省略或名词化。英语句法名词化现象普遍, 偏重使用名词词组,而汉语多用动词,英译汉的过程通常就是在译 文中强化原文的动态色彩过程,英语众多的名词词组在翻译时不宜
采用直接转换汉语名词词组,而要转换成汉语的动宾词组或主谓词
组。
In the evening, after the banquets, the concerts and the table tennis exhibitions, he would work on the drafting of the final communique. 晚上在参加宴会,出席音乐会,观看乒乓球表演之后,他还得起 草最后的公告. But if we can find common ground to work together, the chance for world peace is immeasurably increased. 但是, 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进行合作的共同点, 那么实现世界和 平的机会就将无可估量地大大增加.
第四章 词义的翻译1
![第四章 词义的翻译1](https://img.taocdn.com/s3/m/d26dba2558fb770bf78a5521.png)
• In every Chinese city, we got into the streets, shops, parks, theatres and restaurants. • He once again imparted to us his great knowledge, experience and wisdom.
9) Why are you so rash? 10) How can you be so reckless? 11) My goodness! Be careful! 12) Would you please be more careful?
作业
• 1) 今之栀其貌,蜡其言,以求贾技于朝者,当其分则善。 善 (柳宗元:《鞭贾》) • 释义:现在那些粉饰容貌、言语,来请求向朝廷献技的人 ,如果职位恰好与其才能相当,就很好了。 • Now there are those who dye their skin and wax their words in order to peddle their virtues at court. If they are valued according to their worth, there is no harm done. • 2) 曾子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梁遇春:《善言 善 》) • 释义: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 • Confucius’ disciple Zengzi said, ‘When man approaches death ,his words are good and true.’ • A man's words are good when death is near. • When a man is near death he speaks from his heart
翻译基础第四章:翻译技巧(上)
![翻译基础第四章:翻译技巧(上)](https://img.taocdn.com/s3/m/1134d0960b1c59eef9c7b40b.png)
2. 增加形容词或副词
1). With what enthusiasm the Chinese people are building socialism! 中国人民正以多么高的热情建设社会主义啊!
2). The crowds melted away. 人群渐渐散开了。
3). As he sat down and began talking, words poured out. 他一坐下来就讲开了,滔滔不绝地讲个没完。
3. Both human and cow milk are naturally spiced with a small amount of morphine. 人乳与牛乳均含有少量吗啡。 (human后省略了milk)
4. So-called convenience and frozen foods are now as popular in Europe as they are in America. 如今,所谓的方便食品和速冻食品风靡欧洲,就像在美国一 样大众化。
2. What a leader he was! 他真是一个出类拔萃的领袖啊。
3. Personal tragedy haunted his entire life, in the deaths of loved ones. 亲人的相继离世使他的一生充满了个人悲剧。
4. Disappearances occurred with apparently increasing frequency.
5. The heart is s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ghtly bigger than a fist, and lies between the lungs. 心脏略大于一个拳头,位于两肺之间。
句子翻译(1)
![句子翻译(1)](https://img.taocdn.com/s3/m/af7a7910650e52ea5518984c.png)
3.长句的译法
(1) 顺译 (2) 逆译 (3) 拆分
词汇翻译作业讲解
词义引申
1. I was not one to let my heart rule my head. 我不是一个随心所欲的人。 我不是一个让心控制头脑的人。 我是理智的人。 我不是那种让感情支配理智的人。
第四章 句子翻译 (1)
站长素材免费下载
Contents
1
2 3 分译 合译 长句的译n is better?
Her wish to have a pair of blue eyes and become pretty can never come true but in fairy tales. 1) 她想拥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变漂亮的梦想永远不 能变成现实,只能在童话世界里才能实现。 2) 她梦想能拥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变得漂亮起来, 这样的愿望只有在童话世界里才能实现。
3)动词 We recognize and share China’s resolve to resist the attempts of any nation which seeks to establish global or regional hegemony. 我们认识到中国决心抵抗任何国家寻求建立全球 霸权和地区霸权的企图,我们也有这样的决心。
2. 合译法 (Combination)
(1)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英语简单句合译为一个 汉语单句 (2) 将英语的并列句合译为汉语单句 (3) 将英语的主从复合句译为汉语单句 (4)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英语简单句合译为汉语 的一个联合复句
(1)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英语简单句合 译为一个汉语单句
(2) 将英语的并列句合译为汉语单句
研究生英语写译教程-提高级PPT 翻译 第四章
![研究生英语写译教程-提高级PPT 翻译 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c3947ae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2.png)
3.形式变通
长句的翻译方法
由于英汉句式的不同,将英语句子直接译为汉语的句子在 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因此,要根据句意做适当变通。
例: It’s one of Asia’s most traditional cities, rich with a Chinese culture that is gracious and lively, and boasts an amazing archive of Chinese art and artifacts.
译文一:这是亚洲最具传统色彩的城市之一:富含优雅而 欢快的中国文化,并且拥有一座令人吃惊的中国艺术和手 工艺制品陈列馆。
回目录
长句的翻译方法
译文二:这是亚洲最具传统色彩的城市之一。浓郁的中国 文化给人以亲切欢快之感。这个城市还拥有一座中国艺术 和手工艺制品陈列馆,里面的陈列令人叹为观止。
解析:翻译时保留了起始句It’s one of Asia’s most traditional cities,句子的后半部分做了重新调整。尽管 原文的基本结构已荡然无存,但原句的实质内容却得以充 分体现。
回目录
长句的翻译方法
解析:译文一颠倒了原文的顺序,把主句“从那天起她再 也没有踏进那房子一步”调整到了句子末尾,看似符合汉 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以总结性话题结句,而事实上,背离 了原作者的写作意图。因为这段文章的上文解释了为什么 母亲打电话会使她感到尴尬。所以,结论性语句与解释对 象相隔较远,削弱了语气的连贯性。译文二按照原语序采 用先结论后细节的方法,符合作者承接上文的意图。
回目录
长句的翻译方法
4.意向取舍
英语长句的句子成分较多,翻译时存在着如何在译文中重 新安排的问题。在有上下文的情况下,对长句的翻译决不 应该只孤立地考虑语法结构,还要注意作者在组织安排句 子结构及顺序时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y)。要尽可 能地照顾译文读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结合译文特点, 体现译文优势。
英译汉7-句子翻译(1)长句处理
![英译汉7-句子翻译(1)长句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f54a36c708a1284ac850439b.png)
第四单元句子翻译第一节长句处理一、分译法分译即把一个句子中的某个句子成分,分出了另译为一个分句或句子。
所分出来的部分必须是一个意义完整的逻辑上的主谓结构。
例:A cold that rapidly grew worse caused his unlamented return to Paris.译文:他得了感冒,而且越来越重,只好回巴黎去了。
但对他的离去,没有人感到惋惜。
1、单词例1. The dust, the uproar and the growing dark threw everything into chaos.译文:烟尘滚滚,人声嘈杂,夜色愈深,一切都陷入混乱之中。
例2. A movie of me leaving that foxhole would look like a shell leaving a rifle.译文:我离开那个单人掩体的速度之快,要是拍成电影的话,会像出膛的子弹一样。
例3. Alchemist made resultless efforts to transform one metal into another.译文:炼金术士企图把一种金属转变成另一种金属,这完全是徒劳的。
例4. With the fear of largely imaginary plots against his leadership, his self-confidence seemed totally to desert him.译文:由于担心有人阴谋推翻他的领导,他似乎完全丧失了自信心。
但所谓的阴谋在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假想出来的。
2、词组例1. He pointed out the growing tension.译文:他指出,紧张局势日益加剧。
例2. Careful cyclists are in less danger than is commonly believed.译文:只要小心谨慎,骑摩托车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1)翻译理论常识简介4.1我国翻译史一瞥:A history of about 2000 years:[the Zhou Dynasty(周朝)-→ the Eastern Han Dynasty(东汉)-→ the Later-Qin Dynasty (符秦)-→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隋唐)-→ Ming and Qing Dynasties(明清)-→ the May Fourth Movement(五四)-→after the year of 1949(解放后)。
我国传统译学产生于六朝至宋代的佛经翻译,发展于明、清之际的科技、宗教翻译,成就于五四运动,并一直延续至今,历经2000余年,翻译成果丰厚,名家辈出,有古代佛经(Buddhist Scripture)翻译的安清(东汉)、支娄迦谶(东汉)、鸠摩罗什(符秦)、释道安(东晋)、玄奘(唐)等翻译大师,还有近代文学、社科翻译的徐光启(明)、林纾(清)、严复(清)等,一直到现代的鲁迅、瞿秋白以及当代傅雷、钱钟书等等,其翻译史大致可划分为五个时期,即从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后到五四运动或清末民国初期的西学翻译、五四至新中国建立的新文学翻译,以及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以来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大发展这样五个时期。
但译论主流上基本上按“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这一线索展开,特别是上世纪“五四”以后到七、八十年代,基本都是围绕“直译”与“意译”这一问题展开的讨论,形成了以鲁迅、矛盾为代表的直译派和周煦良、王佐良、许渊冲等人为代表的意译派,以及1)安清(东汉):西域安息国人(今伊朗) ,翻译30部49卷佛经,为我国古代最早的佛经翻译家之一所译经文质朴不俗,被誉为我国翻译直译派鼻祖,无译论。
2)鸠摩罗什(符秦) ,我国著名佛经翻译家,他组织门徒译经,共译出35部294卷。
他的译文准确流畅优美生动,在僧俗间广泛流传,如《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等等,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中国佛教史上,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合称四大译师。
3)释道安(东晋) :从事佛经翻译活动,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理论,五失本即译文失真,具体是指中文和梵文,句式顺序颠倒,译文须调整;梵文质朴,为传播考虑,译文须文雅;梵文啰嗦,不断以散文、韵文重复相同意思,译文须删除。
三不易指翻译艰难,具体是:既要求真,又要合俗;佛学深奥,不易领会;去古久远,无从考证。
他主张直译,力求存真。
4)玄奘(唐):唐代高僧,我国佛经翻译巨匠,西行印度求学研究佛经,往返17年,行程5万里,历尽艰辛,成为我国古代历史传奇人物。
他载誉回国,携带梵文经典650余部,数量之多、品类之富,空前未有。
一生主持翻译经论75部,1335卷,还将我国《老子》、《大乘起信论》等经典译成梵文,传入印度,被誉为“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第一人”。
同时,他还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思想和“五不翻”的论述。
所谓“不翻”,就是用“音译”,即神秘语、多义词、中国没有的物名、久已通行的音译、宣传佛教需要的场合这五种情况“不翻”。
例如,“般若”一词显得庄重,译为“智慧”就显得浅显了,强调翻译既需要忠实准确,也需要通俗易懂。
5)徐光启(明):虽身居高官,却不忘忧国忧民。
治学上重视经世致用之学,反对于国于民毫无使用价值的理性之学,对农业、水利、测量、历算等科学领域悉心钻研,并参与译述西学书籍,如《几何原本》、《测量法义》、《泰西水法》等,为首开中国科技翻译重要译家之一。
6) 林纾(清):林纾是一位不懂外文的翻译家,林纾与魏易、王庆骥等人通过口译,翻译一百六十多部小说,其中六十多部是世界文学名著,有英、法、美、德、俄、希腊等十多国家的作家,如小仲马、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托尔斯泰、狄更斯、司各得、易卜生、伊索、笛福、雨果、哈葛德(Haggard)等。
《巴黎茶花女遗事》:一日,友人王子仁突然提出要与他合译一部书,林纾不懂外语,以为王子仁在和他开玩笑,便一笑了之。
王子仁却认真地说:你不必过虑,我把西文原文用中国话说出来,你只要录下来润色即可。
林纾便答应了。
王子仁向林纾讲述了小仲马的《茶花女》的故事。
这部令人肝肠寸断的故事正合刚遭丧偶之灾的林纾之意,于是两人开始合译此书。
王子仁手拿法文原版《茶花女》,从容口述大意,林纾以文言笔之于纸,速度惊人,且脱手成稿。
“耳受而手追之,声已笔止,日区四小时,得文六千言。
”(郭沫若盛赞为“运笔如风落霓转”),译着译着,林纾和王子仁不知不觉地融入书中,“译到缠绵凄恻处,情不自禁,两人恒相对哭。
”一部文字优美的译作就这样诞生了。
1899年正月,《巴黎茶花女遗事》初刊本在福州发行,士人争相阅读,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巴黎茶花女遗事》先后出版的有十多个版本,共再版二十多次。
当时的报纸、杂志及私人日记、文集常常有人吟诗赋词,赞誉此书。
名作家邱炜萲赞扬说:“以华文之典料,写欧人之性情,曲曲以赴,煞费匠心,好语穿珠,哀感顽艳。
”英敛之一口气读完此书后在日记中写道:“灯下阅《茶花女》事,有摧魂撼魄之情,万念灰靡,不意西籍有如此之细腻。
”包笑天回忆在《巴黎茶花女遗事》出版后的情形时说:“哄动一时,于是乃有人称之为…外国红楼梦‟”。
严复赞叹道:“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钱钟书认为,林纾虽然经常漏译、误译,但后来他重温了大部分的林译,发现许多都值得重读。
林纾对原作除了繁删外,还有增补的作用,功力甚至胜过原作的弱笔或败笔,得出“宁可读林纾的译本,不乐意读哈葛德的原文”的结论,理由是“哈葛德的原文很笨重,对话更呆蠢板滞,尤其是冒险小说里的对话,把古代英语和近代语言杂拌一起。
……林纾的译笔说不上工致,但大体上比哈葛德的轻快明爽”(钱钟书,《七缀集》, 1964)。
“林纾的翻译所起的‘媒’的作用,已经是文学史上公认的事实……我自己就是读了他的翻译而增加学习外国语文的兴趣的。
商务印书馆发行的那两小箱《林译小说丛书》是我十一、二岁时的大发现,带领我进了一个新天地,一个在《水浒》、《西游记》、《聊斋志异》以外另辟的世界。
”文学家周作人先生也曾说过:“他(指林纾)在中国文学上的功绩是不可泯灭的。
他介绍外国文学,虽然用了班、马的古文,其努力与成绩绝不在任何人之下。
……老实说,我们几乎都因了林译才知道外国有小说,引起一点对于外国文学的兴味,我个人还曾经很模仿过他的译文。
他所译的百馀种小说中当然玉石混淆,有许多是无价值的作品,但世界名著也著实不少……”7)严复(清):我国最著名的翻译家之一,中国翻译史上明确提出“翻译标准”第一人。
先后翻译十多种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和民学著作,其中最为人称道的纪实他的“八大社会科学名著”,例如《天演论》、《原富》、《群学肆言》、《法意》等,是中国系统介绍西方哲学第一人。
尤其是他提出的“信达雅”三字诀的翻译标准,树立了他在中国译界的崇高地位,至今鲜有人及。
他在《天演论译例言》中说:“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就是说,“信”固然是首要的,但理解了不能表达或表达不好,信而不达,等于不译,在这种情况下,“达”就成了最主要的了(“则达尚焉”),明确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这是严复为20世纪我国翻译理论作出的重大贡献,至今仍被奉为译学经典。
4. 2我国传统译论主要观点在我国传统译论中,其中极具影响的要数近代严复的“信、达、雅”(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elegance)、现代鲁迅的“宁信而不顺”(Rather be faithful than smooth)、当代傅雷的“神似”说(the notion of “Spirit Alikeness”)、钱钟书的“化境”说(the notion of Sublimation),以及当今许渊冲先生的“竞赛论”(the notion of Rivalry)和“优势论”(the notion of Advantage)等等。
1) 严复的“信、达、雅”:信:“忠实”,即“意义不倍(背)文本”,忠实于原文意义。
达:“达意”,即不拘泥与原文形式,尽译语之能事以求原意明显,使译文通顺达意。
雅:“古雅”,原本指当时能登大雅之堂的文言文,一种古雅文体,即“用汉以前字法、句法”(严复)。
严复的的翻译实践:“与其伤雅,毋宁失真”,重在一个“雅”字,并不十分注重“信”:“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
“修词立诚”(信)、“词达而已”(达)、“言之无文,行之不远”(雅),“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严复的翻译是有目的的,就是要引起他所认为真正有影响的人,即知识分子的注意……他所翻译的书都是形成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思想体系的经典著作。
他知道这种思想,对当时沉缅于中古世纪迷梦中的知识分子来说,等于一味苦药。
所以,他用知识分子所欣赏的古雅文体给苦药裹上一层糖衣,使它容易下咽。
所谓‘雅’也者实际上是严氏的推销术。
……果然,不出数年,他的译作赢得了广大的读者,他的思想攻势取得了成功”(王佐良:关于文学翻译答客问,《翻译通讯》1983/10)。
他翻译的《天演论》,其文本实际是一种“信息型”功能的社科哲学读本,严复为了实现他特定的翻译目的,人为地在文本中设置了一些戏剧性场景,以增强吸引力迎合当时士大夫们的口味。
例如,他将原文中很平白的一句译为:It may be safely assumed that, two thousand years ago, before Caesar set foot in Southern Britain, the whole country-side visible from the windows of the room in which I write,…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
槛外诸境,历历如在几下。
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帝恺彻未到此时,此间有何景物。
……林语堂认为,这“三字诀”就是指“对原文负责、对读者负责、对艺术负责”,例如译文译作品,如诗文小说之类,译文求其必信必达之外,“不可不注意于文字之美”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严复的求“雅”实则是讲究“修辞”,讲究译文表达要有“文采”,但现在通常把它阐释为“保存原作的风格”。
有人认为,严复的“三字诀”换言之就是“内容忠实、语言通顺、风格得体”。
2) 鲁迅的译观:鲁迅共翻译西方十四个国家一百多位作家的作品,包括俄、日、英、法、德、奥、荷兰、西班牙等多个国家不同作家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剧本、童话和文艺理论著作,总字数达三百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