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一面》教学设计
《一面》教案优秀5篇
《一面》教案优秀5篇《一面》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面包店的老板态度的变化。
2、了解作者运用外在的动作和表情,表达内心感受的写作手法。
2学情分析爱国情感”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个虚幻、空洞的词。
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中的爱国之情,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便成了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研读重点词句,感悟爱国情,体验爱国情。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学习用外在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过程《一面五星红旗》一、激趣导入(师放课件)师:同学们请看黑板他们手里拿的是什么呢?(出示幻灯片1)生:红旗师:能说准确一些吗?生:五星红旗。
师:嗯,对了,是五星红旗!那么关于五星红旗,你知道些什么呢?(资料袋)(幻灯片2)生:我知道五星红旗是1949年10月1 日下午3时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
生:我知道它代表了我们中国,是中国的国旗。
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生:我知道它由五颗星组成,4颗小星,1颗大星。
师:那你知道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吗?中间的大星代表了我们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我们全国人民。
四颗小星围绕着这颗大星就是象征着全国人民对党的衷心拥护!师:好,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我们一起看一下课后的资料袋。
看看它告诉我们些关于国旗的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的第111面。
直接看倒数第五行。
二、教学新知中国人民政治协调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该尊重和爱护国旗。
(可让学生朗读)师:自从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有关这面红旗的许多感人的事就层出不穷。
请大家打开课本第108面《一面五星红旗》(出示幻灯片3)现在请你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仔细思考,你读懂了什么?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出示幻灯片4)请你根据上面的提示补充完整!师:谁能来填一填,请举手?(请抽生回答出示幻灯片5)生:作答师:向学生复述一遍,强调注意一下文中的我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向面包店的老板求助的(“身无分文”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店老板却还要求要“公平交易”,我拒绝了,最后还是得到了店老板的帮助。
19课《一面》教学设计
19一面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本课的新词。
2、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鲁迅先生关心进步青年的品质。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鲁迅先生关心进步青年的品质。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
一、导入通过前面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对他的那些崇高品质油然而生敬意。
公共汽车售票员因为鲁迅与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
在他眼中,鲁迅先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公共汽车售票员眼中的鲁迅。
二、导学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活动任务: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
把活动一用课件呈现出来,请一个小组读一读。
2、自主学习。
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3、小组讨论。
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并记录好小组讨论的结果。
4、展示分享。
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追问、质疑等)。
5、梳理提升。
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对展示分享的情况进行梳理提升,形成共同意见。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公共汽车售票员与鲁迅的一面之交。
他从中感受到了鲁迅关心自己的思想进步,也想起了鲁迅那种“憎恶如仇,把一生交给了我们的民族的崇高品质,并深受鼓舞)6、学习本课新词认读并理解本课新词。
活动二:学习外貌描写,感受人物形象活动任务:讨论“从的外貌描写中鲁迅给你一个什么形象?”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
把活动二用课件呈现出来,请一个小组读一读。
2、自主学习。
细读课文3、15、26自然段,思考问题。
3、小组讨论。
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并记录好小组讨论的结果。
4、展示分享。
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追问、质疑等)。
5、梳理提升。
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对展示分享的情况进行梳理提升,形成共同意见。
(鲁迅的形象:瘦、寸头、“一”字胡须身着长衫、精神抖擞、五十上下的中国人)活动三:感受人物品质活动任务:讨论“鲁迅是个什么样品质的人?”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
人教六年级上《一面》教学设计之一
人教六年级上《一面》教学设计之一一、教学背景《一面》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学生参加面试的经历。
该课文适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招聘流程和就业面试,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和求职意识。
本次教学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分析解释能力。
二、教学目标1.语言目标1.学生能听懂、读懂并流畅朗读课文内容。
2.学生能在语篇和上下文的帮助下理解生词、短语和长难句。
3.学生能掌握并正确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
4.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口语表达,能谈论职业观念和求职意识。
5.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运用阅读策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思维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分析、解释和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教材分析1.课文主题:一个小学生参加的面试2.课文结构:开头(二段)、主体(四段)、结尾(一段)3.重点词汇:面试、难道、音乐、模特、加强、吸引、坚持、耐心、领域、地道、患难与共4.重点句子:(1)“我实在不知道我的弱点是什么,可问起来就有思路了。
” (2)“真希望明天早上一睁眼就是面试时间,到时候一切就是那么又真实又接近,连张口呼吸的气息都能听见。
” (3)“我知道自己有点儿理想主义,盼望从事一个能让我自由自在发挥才华的职业。
”2.教学流程步骤一、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请学生听一首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歌曲,并简单介绍面试的重要性及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步骤二、预读(10分钟)1.请学生阅读课文标题,并根据标题和图片推测课文内容。
2.请学生快速阅读整篇文章,并尝试找出文章中出现过的职业和行业。
3.学生利用速读策略,了解文章大意,排除个别生词的影响。
步骤三、精读(30分钟)1.请学生再次阅读整篇课文,理解文章结构及各段落的主题和内容。
2.请学生分组,每组分别对一个段落进行深度探究,分析段落特点、主题、语言特点等。
《一面》说课稿
《一面》说课稿引言概述:在教学过程中,说课是教师向学生介绍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方式。
而在说课稿中,一面是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路的关键部份。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一面》说课稿的要点,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评价的方式。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1明确教学内容:在《一面》这节课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1.2确定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1.3分析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合理设定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积极参预学习。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2.1确定教学重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知识点和核心技能上。
2.2选择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大纲,选择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3设计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教学素材等,以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3.1灵便运用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利用多媒体技术,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
3.3启示式教学法的运用:采用启示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量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的方式4.1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4.2终结性评价:通过小测验、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匡助学生巩固知识,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
4.3多元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和实际操作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19《一面》教案.doc
《一面》教案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牛毛细雨、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软绵绵、苗头、面孔、大病新愈、轻视、陡然、艰苦、结结巴巴”等词语。
2.读懂课文,理解“一面”的含义。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
学习重难点:1.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2.揣摩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习准备:有关作者阿累《毁灭》和《铁流》的资料,给学生发放导学案。
学习时间:一课时学习过程:课前学案自学:〈一〉初读课文,边度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几句话概括。
〈二〉读课文,认会“窖、赫、捻、莽、拳、颓、捏、熏”会写会用“学习目标1”的词语。
〈三〉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四〉朗读课文,把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或段落读读。
(小组成员互相评价)〈五〉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一下自主学习: 自学提示1:默读课文第1—29自然段,鲁迅先生是什么样子?浏览课文,画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仔细朗读。
自学提示2:1.与鲁迅的一面之交,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2.这六处外貌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3.为什么他如此瘦?4.归纳: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学提示3:课题是“一面“,你是怎样理解“一面”的?课中.小组合作:学生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交流1.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了“我”怎样的关怀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从哪里能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3.这一面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
.班级展示:展示学习成果。
1、2、3同上(小组合作).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如还有问题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收获及感悟.达标测评自行完成下面的题目,完成后小组内进行答案交流。
〈一〉把令你感动的语句读一读。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性,小组成员互相评价)〈二〉课文几次写到鲁迅先生的外貌?重点刻画了鲁迅的哪些外貌特点?课后课后反思:本文最大的成功之处是通过赠书过程中对鲁迅的肖像、语言和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第十九课《一面》语文教学设计
第十九课《一面》语文教学设计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第十九课《一面》教学设计
河北省蠡县桑园镇杨北学校李丛强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面孔、轻视、陡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情感与思想】体会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和作者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拓展与延伸】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搜集鲁迅先生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如《给颜黎民的一封信》等。
【重、难点突破】这“一面”给人留下怎样的印象?说说理由。
这“一面”又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是篇课文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与我们有一面之缘的人真可谓是千千万万,可是能够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的却是微乎其微,甚至是没有。
然而,一位普通工人与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却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以至在四年后,鲁迅先生逝世之际,他还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那这“一面”给人留下怎样的印象?这“一面”又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板书:一面
二、初读课文,思考:这“一面”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教学提示:先讲这个问题是为了下面把全部精力用来学习课文重点部分
上。
估计学生基本都能够找出相关的句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面的教案(优秀8篇)
一面的教案(优秀8篇)《一面》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2、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由题目导入,检查课前预习1、直接导入,明确本课教学目的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面》这篇课文。
(板书:一面)重点学习作者观察人物的方法。
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要求同学们自读课文,你们都读了吗?读了几遍?师:看一遍是了解内容,看两遍说明你对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三遍、四遍证明你动脑筋思考了,这很了不起,这就叫自学,自觉地学习。
2、回顾记叙文六要素,检查课前阅读情况师:谁能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一下?生自由回答3、从题目出发,引出这“一面”的特殊意义,剖析重点师:现在有个问题要和大家商量一下,我想把一面这个题目改为《我和鲁迅先生》或《鲁迅先生给我的关怀》这样好不好?(不好,在读《一面》这个题目时,我就想是谁见面?是怎样才见的?见面的情况怎样?这些问题都不懂。
这样,就使读者争着去看文章。
)师:对,有吸引力的题目是好题目。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这么看来题目还是用《一面》好,因为这《一面》有着特殊的意义、价值。
请问课文哪些地方谈到了这个问题?(课文结尾处写到: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
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
我总是昂着头。
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师:作者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什么?(他战胜种种艰难困苦的勇气和力量来自鲁迅先生)师:就是来自那次偶然的见面时鲁迅先生给他的关怀,对吗?生:对。
师:这实在就是《一面》的特殊意义和价值。
作者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不但来自于与先生短暂见面获得的关怀,同时也来自对先生深刻的了解认识。
二、分析课文,学习观察人物的方法1、聚焦外貌,仔细研读师:现在我们思考一下作者是怎样了解鲁迅的。
《一面》(精选14篇)
《一面》(精选14篇)《一面》篇1一面一、学习目标⒈理清课文结构,学习本文按时间挨次来记叙的写法。
⒉学习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⒊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⒋找出本文感情颜色剧烈的词句,说说的思想感情,激发同学向鲁迅学习的愿望。
二、学习重点目标2、4三、学法指导⒈通过速读复述了解文章根据时间挨次和事情进展的挨次来记叙的顺叙写法。
⒉通过细读人物描写,特殊是外貌描写的部分,领悟是怎样围绕外貌描写,使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体现的思想感情的。
⒊深读结尾处的谈论,体会其对深化主题的作用。
四、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要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指出记叙要素及挨次;比较几处外貌描写的异同并说说它们的作用;说出这“一面”所体现的主题。
预习导学生活中人们常有这样的感受:有的人,尽管朝夕相处,一旦离开,难以给你留下一个清楚的印象;有的人,即使处见一面,却像刀刻斧斫似的,在你的脑海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鲁迅先生就属于后一种人。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病逝,举国上下,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沉痛的悼念。
有一个叫阿累的人,他曾与鲁迅见过一面,先生的外貌和言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在鲁迅逝世当月,他把哀思诉诸笔端,写成文章——《一面》。
走入文本,你将读到的是鲁迅先生关怀一个素昧平生的进步青年的故事。
㈠回忆学过的鲁迅的文章,在下面整理归纳鲁迅的资料;上网或查阅书籍,在下面简介。
鲁迅:阿累:㈡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冲关”练习。
⒈给加点字注音:赫然()嵌着()颓唐()憎恶()()恣情()抖擞()摩挲()窘相()虐待()⒉比较下列各组字形和读音,然后组词:踱()窖()挲()恣()镀()窑()娑()咨()⒊给加点字选择一个恰当的解释:⑴不能自已()a、止,罢了b、已经,表过去c、后来,不多时d、太,过⑵有一种怪舒适的感觉()a、奇异,不平常b、怪物c、很,特别d、怨,责怪⑶受着这样的优遇()a、相逢,会面b、机会c、对待,款待d、优待⑷平素()a、本色,白色b、原来的c、带有根本性质的d、一直㈢找出文中三次集中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的句子,摘抄在下面。
《一面》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一面》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1篇)《一面》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面》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面》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读通读顺课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轻视、徒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的意思。
2、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4、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引入鲁迅逝世的前四年,也就是1932年,他怀着“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的坚定信念,写下了一系列战斗的文章,痛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走狗对苏联无产阶级的污蔑诽谤,并亲自翻译、介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品。
他曾说:“从俄国文学那里,看见了被压迫者善良的灵魂、辛酸和挣扎。
”在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下,鲁迅先生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却说:“危险令人紧张,紧张令人觉得自己的生命力。
”他认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因此特别关心进步青年的成长。
今天,我们学习阿累的《一面》里所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里。
2、提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2)勾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
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在售票员阿累眼中,与鲁迅的一面之交,给鲁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4)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鲁迅的“瘦”的句子。
《一面》教学设计
《一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一面》教学目标:1.了解《一面》的故事内容和背景。
2.熟悉《一面》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3.理解《一面》的主题和情节发展。
4.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一面》的故事内容和主要人物。
难点:理解《一面》的主题和情节发展。
教学准备:1.课件2.教材《一面》3.小组讨论题目4.阅读理解题目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或简短介绍,引入《一面》的主题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阅读(15分钟)2.给学生5分钟的阅读时间,然后进行集体讨论,了解学生对故事的初步理解。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面》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2.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共同学习。
四、分析(15分钟)1.分析《一面》的情节发展,引导学生讨论故事的主题。
2.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故事中的含义和冲突。
五、阅读理解(15分钟)1.给学生阅读理解题目,测试他们对《一面》的理解程度。
2.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题目,进一步思考故事中的细节和主题。
六、总结(10分钟)1.总结《一面》的故事内容和主题,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评价。
2.鼓励学生多读书,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讨论题目,巩固学生对《一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一面》的故事内容及主要人物,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阅读理解题目,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含义和主题,提高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素养。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一面》教学设计(人教版)
《一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读记“殷勤、窘相、颓唐、虐待”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
4、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
2、揣摩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阅读有关《毁灭》、《铁流》及鲁迅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新课。
通过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对鲁迅有了一定的了解。
鲁迅一生中做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坚定的斗争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文笔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年轻的汽车公司售票员阿累,因为鲁迅与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
在他的眼中,鲁迅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阿累眼中的鲁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勾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和句子,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同桌交流以后,老师再指名提问。
(只要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老师指导学生把语言说完整、正确。
)三、深入探究,体会重点语句。
1、在阿累眼中,鲁迅是什么样子?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仔细朗读。
(文中有六次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
)2、与鲁迅的一面之交,留给作者的印象是什么呢?这六处的外貌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3、为什么他如此瘦?4、通过细读这些外貌描写,你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吗?以上问题小组进行深入讨论以后,再全班交流。
让学生体会到鲁迅先生的性格刚毅坚强,他用笔当枪,与反动派、黑暗社会进行着不屈的斗争。
5、熟读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写下自己的感受。
四、仔细品读,体会鲁迅先生对青年的关怀。
1、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从哪里能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3、这一面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
(小组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回答问题。
(人教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19一面》教学设计
4.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将这些修辞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课文中的某一人物、环境或情节进行分析讨论。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5.家长参与作业过程,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应及时检查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关注学生在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2.结合课文《19一面》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其性格特点,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悟,以书面形式完成,不少于200字。
3.深入阅读课文,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具表现力的段落,进行朗读练习,要求:情感充沛,发音准确,语调自然。下节课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4.收集与《19一面》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拓宽知识面,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3.通过对课文人物形象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包容、理解的品质。
4.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真善美的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5.加强课后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鼓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讲述《19一面》背后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提问学生:“你们听说过这位历史人物吗?对他的故事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一面》说课稿
《一面》说课稿一面说课稿引言概述:在教学中,说课是教师必备的一项重要技能。
它不仅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的机会,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以《一面》为主题,从五个部分分别阐述一面说课稿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知识。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突出重点知识,确保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2 教学难点: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和难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过程安排3.1 导入部分: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3.2 主体部分:分析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3.3 总结部分: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4.1 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讨论、实验等。
4.2 教学资源:准备相关教学工具和教材,如教学PPT、实验器材、教学视频等。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5.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作业和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教学效果。
5.2 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总结:通过一面说课稿的准备和讲解,教师能够清晰地表达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提供有效的教学手段和资源,进行教学评价和反思。
这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情感素养。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19一面》教学设计
3.引导学生认识到努力拼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奠定基础。
4.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学情分析
2.分层次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和活动。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重点在于词汇的掌握和基本理解;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引导他们深入挖掘文本,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表达。
3.合作探究,促进交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19一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19一面》的主要情节和人物特点,掌握重点词汇和常用句型,如“忍受”、“坚持不懈”、“追求理想”等,并能正确运用到口语和书面表达中。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节奏和情感,运用适当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对文本深层含义的挖掘和作者意图的解读。
4.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包括如何构建文章结构,运用修辞手法,以及表达个人情感和观点。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实物,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直观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展示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心理和动机。
6.课后拓展,深化学习: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和拓展活动,如写一篇关于“坚持与放弃”的作文,或进行社会调查,了解身边人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做法,从而将课堂学习延伸到生活实际。
2024年北师大版秋季六年级上册语文《一面》教学设计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七、教学辅助手段
1.多媒体课件:展示鲁迅先生的照片、作品封面、课文重点段落等。
2.研讨交流: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碰撞。
3.情境创设:模拟课文中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
八、教学时间
1.课文导入:10分钟
2.生字词学习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字词含义。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3.课文讲解
(1)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分析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
(2)学生分享自己从课文中感受到的鲁迅先生的品质。
4.课文赏析
(1)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课文,如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赏析心得。
十八、教学拓展
1.文化传承:结合鲁迅先生的生平和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以及鲁迅先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2.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将语文学习与历史、社会学等学科结合起来,从多角度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和作品。
3.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鲁迅博物馆或文学馆,实地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创作环境,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
2024年北师大版秋季六年级上册语文《一面》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一面》,并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有过与陌生人‘一面之缘’的经历?这‘一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和感受呢?”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一面’的故事,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这‘一面’的。”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赏析心得。
-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赏析进行点评和总结。
5.课堂小结
《一面》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
《一面》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创业计划、企划方案、心得体会、法律文书、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ployee manuals, entrepreneurial plan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leg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面》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一面》这篇课文的教学要让学生们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一面》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范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基本信息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汉字“面”的词义、写法和读音,初步认读单词“一面、面粉、面条、面包”。
能力目标:能熟练书写汉字“面”,能在句子中正确使用单词“一面、面粉、面条、面包”。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汉字及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汉字“面”的词义、写法和读音,单词“一面、面粉、面条、面包”的认读。
难点:灵活使用单词“一面、面粉、面条、面包”形成句子。
3.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幻灯片展示法、做游戏法、抽认法、趣味组合法等。
4. 教学时间一个周。
二、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1) 导入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面”,问学生它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读音和写法?(2) 示范教学教师示范如何写汉字“面”,并告诉学生“面”是什么意思,如“糯米面、红烧肉面”等等。
(3) 互动学习让学生在纸上模仿老师的写法,看谁写的最漂亮。
(4) 游戏互动老师出示不同的面食图片,让学生猜猜图片所代表的面食是什么,进一步了解单词“面条、面包、面粉”的意思。
2. 第二课时(1) 导入复习汉字“面”的写法和读音,通过对题材相关的图片进行提问,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认读词汇教师出示四个包含“面”的单词图片,让学生认读字词。
(3) 互动学习让学生在纸上模仿老师的写法,认真书写单词“一面、面粉、面条、面包”。
(4) 语言运用教师出示黑板上的句子“我喜欢吃一面美味的糯米糍”,并让学生用单词“面”创建新的句子。
3. 第三课时(1) 导入复习汉字“面”的写法、读音和常见词组及句子的用法。
(2) 综合运用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给出一个字词或短语,让所有小组用它们合成一句话。
(3) 游戏互动老师让学生通过制作“面食大全”海报,展示出自己所知道的所有面食名词,并通过游戏互动加深对汉字“面”的认知。
三、教学资源准备黑板、彩笔、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单词卡、纸笔、海报制作材料等。
四、教学反思这次教学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如词汇抽认、写字训练、课堂互动、游戏训练等,在幼儿的视野与参与度上更为宽阔且接近实际情况,培养起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爱好,从而达到了教育引导孩子们灵活运用语言,热爱语文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一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水平:准确生动地实行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特征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了解外貌描写和作者感受融为一体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真体会鲁迅先生真诚地关心和协助进步青年的情怀,从中受到鼓舞,提升对鲁迅先生的理解,加深对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2.教学难点:理解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的方法,提升分析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的水平。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举国上下,人们用各种方法表达沉痛的悼念。
作者与鲁迅仅见过“一面”,但对鲁迅先生外貌、言行观察细致,记忆犹新,于是能因小见大,表现出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而阿累作为青年一代,期望踏着鲁迅先生的足迹继续前进的思想也渗透其中了。
文章回忆的是四年前的往事,写成于鲁迅先生逝世的当月,作者思念和敬仰鲁迅先生,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投影了解背景:鲁迅逝世的前四年,也就是1932年,他怀着“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的坚定信念,写下了一系列战斗的文章,痛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走狗对苏联无产阶级的污蔑诽谤,并亲自翻译、介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品。
他曾说:“从俄国文学那里,看见了被压迫者善良的灵魂、辛酸和挣扎。
”在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下,鲁迅先生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却说:“危险令人紧张,紧张令人觉得自己的生命力。
”他认为希望是在于将来,所以特别关心进步青年的成长。
我们要学习阿累的《一面》里所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里)。
(听读: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的朗读《一面》)二、交流反馈1.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试着扼要地复述课文。
这篇文章记了一件事:“我”在内山书店遇到鲁迅先生,先生赠书给“我”。
时间——1932年秋,一天中午。
地点——虹口公园,内山书店。
人物:一个普通公交车售票员。
起因:接班还要等半个钟头,到内山书店躲雨,歇歇。
经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
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鼓舞和影响。
(教师指导: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这种记叙顺序叫顺叙。
在复述文章主要内容时,能够按照记叙的六要素来实行。
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了解标题“一面”的作用,揣摩文章的思路。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往往从题目上透露出来。
文章以“一面”为题,不但概括了文章的内容,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一面”是“一面之交”的意思,作者通过“一面”表现鲁迅的精神和品质,同时表明“一面”对“我”的影响。
3.梳理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绝绝大部分。
第一部分(1—38)记叙“我”在内山书店见到鲁迅“一面”的情况。
第一层(1—2):写“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
第二层(3—17):写内山老板热情地接待了“我”。
第三层(18—38):写“我”有幸见了鲁迅一面。
第二部分(39—43):抒写“一面”对“我”产生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三、探究思考(教师指导:作者的笔触引着我们进入内山书店:像摄影机一样实录往事;焦点聚在鲁迅身上,形象光彩照人。
)1.口头介绍下列“镜头”:书店的全景、书架一角的近景、一本书的特写。
提示:全景:门外,细雨烟似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
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往上钻。
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在谈笑。
近景: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
特写: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
2.在内山书店,作者与鲁迅先生相遇,对鲁迅的外貌作了突出的描写。
看看作者对鲁迅外貌的描写是如何由远及近、从粗到细,逐步“摄制”成的。
(1)用笔在文中画出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特征的“中景”、“近景”、“特写”的语句。
提示:中景:“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教师讲解:因为在暗处看,距离又远,仅仅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体态(瘦)、年龄、衣着;句中的“模糊”、“火光”、“烟雾”则是对远而暗的揭示。
)近景:引导学生朗读第19节。
(教师讲解:鲁迅从店后面走出来,距作者较近,观察较细,描写也就进了一层:先写面容,次写头发,再写胡须,把人物最鲜明的外部特征,由整体到局部逐一体现在面前,逼真地再现了鲁迅外形消瘦精神抖擞的形象,从而由形入神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
)特写:引导学生读出写手的语句:第23节“竹枝似的手”,第38节“他的手多么瘦啊!”引导学生读出写外貌的语句:第32节“黄里带黑的脸,瘦得叫人担心。
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面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2)作者写内山书店和鲁迅外貌时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提示:特点是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局部。
起到了丰满人物形象,提示人物内在精神的艺术效果。
(3)作者写鲁迅先生外貌时抓住了什么特征?(用一个字表达)请你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原句)。
描写这个特征有什么作用?提示:“瘦。
”“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瘦”是鲁迅先生顽强战斗忘我工作的结果。
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
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
这样反复描写,不但使鲁迅的形象深印在读者心里,而且构成了一条内在线索,把全文联成有机的整体。
(4)“我”与鲁迅见面时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提示:开始“我”仅仅模糊地辨出一个人的轮廓;当老人从里面走出来时,“我”感到这老人瘦而有精神;看到老人慈祥的眼光,“我”感到父亲般的爱;当他为“我”荐书并赠书时,“我”感到惊异、感激;当“我”认出老人是鲁迅以后,爱戴、敬仰、狂喜之情喷涌而出,连用了五个称呼,从共同的目标、平易的态度、慈爱的关怀、引导和协助以及卓越的斗争,高度赞扬“我(们)”与鲁迅先生之间平凡而高尚的关系(同志、朋友、父亲、师傅和战士)。
3.小结第一部分。
这个部分完整记叙了“我”与鲁迅先生相见一面的情景。
鲁迅先生荐书、赠书给一个素不相识的普通青年工人,正体现了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而鲁迅先生那“瘦得叫人担心”的身体,正反映了他已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为革命鞠躬尽瘁。
鲁迅先生的品格是崇高的,精神是伟大的,这令人难忘的一面,将会给“我”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
四、作业1.抄写相关生字词。
2.背诵“这件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到文末。
3.搜集相关鲁迅的文章和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
第二课时一、研习课文(第二部分)1.集体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给第二部分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小结。
第一层(“这事到现在……我就更加坚强起来。
”):写“一面”给“我”的鼓舞——“我”更加坚强起来。
第二层(“现在……继续前进。
”):写对鲁迅先生的悼念——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第三层(最后一节):写作本文的缘由——“我”不能自已。
3.阅读讨论。
(1)“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着头”?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相关部分,然后发言讨论,最后教师明确: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我”更加坚强起来。
(2)“历尽”、“受尽”、“咬紧”、“昂着”这个系列动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一系列动词,表现了“我”在种种艰苦和虐待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充分显示了“一面”给“我”的巨大力量。
(3)文中说:“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意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讨论、小结:对先生的逝世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够的,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这才是对先生最好的悼念。
“不是时候”是指当时社会太黑暗,要赶快投入顽强的战斗,继续先生未竟的事业。
(4)最后一节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不能自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讨论、归纳:既点明写作缘由,收束全文,又通过议论抒情,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崇敬。
“不能自已”强烈地表达了上述感情。
这个部分是写与鲁迅相见一面对“我”产生的长远影响。
二、深入研讨(教师指导“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经常使用在一些短小精悍的散文中。
其中的“小”,既指篇幅的短小,更指选题的小。
生活中的常情常事,常人常物,都能够成为抒写的对象。
其中的“大”,是指“小题”背后蕴藏的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对社会的透彻思考,对将来的丰富设想。
“以小见大”的写法,能将有限与无限沟通,将具体而微与抽象深刻相连接,从极小中见出极大。
)1.本文使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里的“小”和“大”各指什么?其中的“大”主要是借助何种表达方式来体现的?明确:“小”是指这个面之缘,“大”是指文中所表现的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和战斗精神。
这是一种于细微之处见伟大人格的写法,其中的“大”主要是通过选择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实行外貌描写,同时多方面使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来表现的。
2.回忆性文章的用语,常蕴含着作者的深情。
请结合括号里的提示,揣摩加黑词语的含义和感情色彩。
(1)“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
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理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结结巴巴”本意指口吃,用在这里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一种神态和感情?“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要“向四周望”?为什么“没有蹦出”鲁迅的名字?这又表现出作者的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结结巴巴”能够看出“我”的心情异常地兴奋激动。
“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是因为置身于狼犬密布的黑暗环境里的警觉,表现出“我”对鲁迅先生的爱护。
(2)“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为什么不直接写“掏出那块银元”,而要加上“带着体温的”这样起修饰作用的定语?为什么要强调说明“他的手多瘦啊”,“鼻子里陡然一阵酸”,作者这时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恭敬地鞠了一躬”,作者这时又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明确:“带着体温”说明它的珍贵,“瘦”表明鲁迅把毕生的精力投入战斗。
“鼻子陡然一阵酸”是对父亲般的导师工作之辛劳的心痛,是为同志般关怀所感动,感情交织在一起,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恭敬地鞠了一躬”表明了对鲁迅的敬仰和感激之情.(3)“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赫然”原是形容大怒或者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出现,这里为什么要以“赫然”来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