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管理精髓

合集下载

丰田管理的精髓是什么

丰田管理的精髓是什么

丰田管理的精髓是什么丰田管理的精髓是什么?丰田管理,就是:精实。

不过,这么简单的两个字,丰田汽车苦苦钻研了30年,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

当年的奠基者大野耐一,如今都已作古。

01、剔透人性——肯定第一线员工的思维力,让员工不只带着双手来上班研究30年,从“精实”,发展出强调实时的丰田生产方式(TPS,Toyota ProductionSystem)与全面质量改善系统(TQM,TotalQuality2、追求极致——用精算删除浪费和多余库存,要求员工“工作”而非“动作”日本丰田花了三十年,就是在进行“精实”的意识革命。

他们第一个步骤是:建立起强调实时的丰田生产方式——TPS。

后来发现,一项项的管理工具,建置容易。

但是,成效到一定程度后,就遇瓶颈。

公司要不断成长的关键在于,员工的脑袋是否改变。

后来,他们钻研出全面质量改善系统——TQM,这是第二阶段工程。

第二阶段的难度极高,领导者需要非常大的决心与毅力,因为它必须让整个公司永无止境的追求改善,不能停。

《哈佛商业评论》因此如此评论:“丰田最可怕的,是一种原则的力量,一种追求极致的思维,而不是生产工具与方法而已。

”日本经济新闻也说:“丰田有着向极致企业挑战的改革基因。

”举一个数字,就能知道追求极致的力量。

在台湾,电子业的不良率在千分之五到千分之十。

在丰田,这数字的境界是:百万分之七。

把追求极致的思维,放在两种不同产业的流程,看到另一种力量。

研究丰田管理多年的麦肯锡董事柯睿明,比较丰田汽车制造流程和信用卡发卡流程。

在组件方面,汽车有30000个零件,而信用卡公司处理的消费者申请数据只有50项;在往来对象的复杂度上,车厂必须与450家企业往来零件,而信用卡公司的上下游往来只有两端(消费者、银行);虽然面对更复杂的组件与往来对象,但丰田制造一部车需要不到100个员工,但是信用卡却需要150个人。

在时间上,丰田10小时能做好一辆车,但信用卡发卡却需要4到6天。

140 17秋《企业文化》

140  17秋《企业文化》

17秋《企业文化》作业一_0040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0一、单项选择题(共5 道试题,共10 分。

)1.组织技术学派的代表人A. 马斯洛B. 泰罗C. 梅奥D. 西蒙2. 一种积极的企业文化具有良好的(),能够使员工士气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并长期处于最佳状态。

A. 维系功能B. 协调功能C. 导向功能D. 激励功能3. 以下哪项不属于企业文化发育状态角度的分类A. 成长型企业文化B. 生长型企业文化C. 成熟型企业文化D. 衰退型企业文化4. 被称为是企业管理理论的“第四座里程碑”的是:A. 科学管理B. 行为科学C. 现代管理D. 企业文化5.传统的企业文化是根据企业文化模式的()划分的。

A. 按时间的继承性B. 按空间分布特性C. 按现实性与预见性D. 按行业特性二、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西方企业文化突出()特征。

A. 个人价值与能力B. 重制度、重合同C. 重情感、重关系D. 管理中的理性色彩比较强正确答案:ABD 满分:3 得分:32. 广义的企业文化包括:A. 硬文化B. 隐文化C. 软文化D. 显文化正确答案:ABCD 满分:3 得分:33.()被公认为企业文化理论的基础之作。

A. 《z理论》B. 《日本企业管理艺术》C. 《企业文化》D. 《成功之路》正确答案:ABCD 满分:3 得分:34.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微观文化现象,具有()特征。

A. 客观属性B. 亚文化属性C. 本质属性D. “两分”属性正确答案:ABCD 满分:3 得分:35. 最早将“文化”概念用于企业管理、研究企业价值观念及社会文化传统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的学者,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A. 巴纳德B. 德鲁克C. 戴维斯D. 塞尔茨尼克正确答案:AD 满分:3 得分:36.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其内容包括:A. 企业价值观念B. 企业精神C. 企业伦理道德D. 企业形象7. 以下哪些是企业文化的功能?A. 凝聚功能B. 导向功能C. 激励功能D. 惩罚功能正确答案:ABC 满分:3 得分:38. 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包括:A. 个异性B. 共识性C. 非强制性D. 相对稳定性正确答案:ABCD 满分:3 得分:39. 企业文化在形态上表现为:A. 一种实践B. 一种观念C. 一种认识D. 一种群体意识正确答案:BCD 满分:3 得分:310. 从市场角度分类,企业文化包括:A. 强人文化B. 娱乐文化C. 拼搏文化D. 过程文化三、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美国质量管理模式和日本质量管理模式对比

美国质量管理模式和日本质量管理模式对比

美国质量管理模式和日本质量管理模式质量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各国企业都十分重视对产品的质量管理。

它们的管理思想和措施与各自的文化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质量管理模式,其中最典型的是美国质量管理模式和日本质量管理模式。

美国是质量管理的发源地,无论是“统计质量管理法”还是“全面质量管理法”都源于美国。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美国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质量管理思想、质量管理组织制度和质量管理方法,被称为美国质量管理模式。

美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主要依靠操作者的技术;其后主要依靠事后检验;现在则是以预防为主。

首先,美国企业普遍重视产品质量。

美国企业界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有自己的选择权,这就是向生产者投“货币选票”,为了吸引这些选票,企业必须尽量了解消费者需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其次,美国企业强调质量的综合特性。

他们认为质量特性主要包括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产品应该融这五大特性于一身,产品质量应该是这些特性的总和。

再次,美国企业推崇“以预防为主”的观念。

他们虽然也注意成品的检验,但更注重工序过程中的预防,把质量问题控制在产品形成之前。

第四,美国企业非常强调高层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

企业最高层领导人员都要接受质量管理培训,他们的工资、红利及其他奖励都要视质量管理成绩而定,有的企业质量管理成果在红利和奖励中的比例甚至达到40%。

第五,美国企业特别注重质量指标的完成。

他们将质量指标分解得很细,落实到每道工序和每个人,产品要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进行检验,追求100%的合格率。

美国企业的质量管理组织制度是与其质量管理思想相适应的。

首先,质量管理围绕高层领导和质量管理专家来实施,质量经理和质量管理专家在质量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

其次,将解决质量保证问题的权力分散,各部门在质量经理和专家的指导下分工负责,只有问题比较普遍时才向上级部门报告。

再次,常设管理机构和临时管理机构并存。

除质量促进委员会、可靠性委员会等常设质量管理机构外,美国企业还经常为特定目的设立临时质量管理机构,如福特汽车为生产专用部件而成立的临时工作小组等。

笔记~管理学之中、日、美三国企业管理特点

笔记~管理学之中、日、美三国企业管理特点

中、日、美企业管理特点一、美国企业的管理特点1、美国企业的管理特点:“危机式”管理、“一分钟”管理(1)危机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警、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总结危机发生、发展的规律,对危机处理科学化、系统化的一种新型管理体系。

危机管理是企业为应对各种危机情境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及员工培训等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

通常可将危机管理分为两大部分:危机爆发前的预计,预防管理和危机爆发后的应急善后管理。

(2)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美国许多企业同时开始采用“一分钟”管理法则,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具体内容为: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赞美及一分钟惩罚。

所谓一分钟目标,就是企业中的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主要目标和职责明确地记在一张纸上,便于每个人明确认识自己为何而干,如何去干,并且据此定期检查自己的工作;一分钟赞美,就是用人力资源激励的方法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一分钟惩罚,是指某件事应该做好,但却没有做好,对有关的人员首先进行及时批评,指出其错误,然后提醒他,你是如何器重他,不满的是他此时此地的工作。

(3)另外,美国的企业管理以个人的能动主义为基础,鼓励职工个人奋斗,实行个人负责、个人决策。

2、美国的企业管理的形成原因:美国经济发展初期,随着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世界有相当一部分大企业进入维持和衰退阶段,为改变状况,美国企业推行“危机式”生产管理,掀起了一股“末日管理”的浪潮。

而美国企业界认为,如果一位经营者不能很好地与员工沟通,不能向他的员工表明危机确实存在,那么,他很快就会失去信誉,因而也会失去效率和效益。

于是管理者在职工中广泛宣传某些企业由于忽视产品质量、成本上升而导致失去用户的危机,进而让全体员工知道,如果技术公司不把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及用户时刻放在突出位置,公司的末日就会来临。

每一次危机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

管理者能够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

日本企业的成功奥秘

日本企业的成功奥秘

日本企业的成功奥秘成功是获得预期的结果,成功是属于执着,刻苦,有信心的人。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日本企业的成功奥秘,欢迎大家阅读。

日本企业特别是日本制造企业能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功,绝非偶然,秘诀只有四个字:育人育心。

摒弃以知识灌输和技能培训为中心的培养方式,本着“先心后技”的原则,重点培养员工的“诚心、热心与定心”,以此来统领技能传授,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共进。

日本企业的成功奥秘一:“诚心”的高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往往是企业的主心骨,他们参与制定企业发展的基本方略。

在这一过程中,拥有“诚心”最为重要。

很多日企高管都认为,只有真诚地对待员工、顾客、工作,才能做到不自欺,不欺人,也不会被人欺。

日本企业对高管的“诚心”要求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员工以诚相待。

日本企业界认为,人与人一起工作时会产生一个“活力场”,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员工的活力,并且使它们都投入到同一个方向。

日本企业为新入社的员工举行盛大的欢迎晚宴,为连续工作20年的资深员工举办庆典,社长亲自发放功勋奖励……员工真切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认为这样的企业值得他们定下心来努力工作,从而焕发出巨大的创造力。

第二,对顾客以诚相待,要永远怀有一颗感恩之心。

松下幸之助说过:“无论公司发展到多大,都不能失去感谢社会的心。

”基于这一认识,松下电器坚持向顾客、协作部门让利,长期奉行低价经营战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第三,以“诚心”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不断提升。

在日本可以时常听到这句话:用二流的材料制造不出一流的产品,用二流的态度也制造不出一流的产品!日本企业在判断是否进行工作改善时,往往坚持一个根本原则——改善的结果是否对客户有利。

如果改善的结果只对企业有利,而对客户来说没有明显的好处,那就不能改。

这就是“一流的态度”。

一家著名的日本电子制造企业得到市场反馈,一个编码器可能属于不良产品。

该产品按规定先被放入自动性能识别装置做不良品测试,经过三次测试都没有发现问题。

6S的精髓管理

6S的精髓管理

6S的精髓管理6S的定义:6S:指的是由6S的日文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素养)和英文SAFETY(安全)这六个单词,由于这六个单词前面的发音都是“S”,所以简称为“6S”。

6S的真意1、整理(Seiri):把用和不用的物品分开来,并把不用的物品舍去。

目的:提高工作效率。

2、整顿(Seiton):把物品摆放位置时显标识出来。

目的:消除“寻找”现象。

3、清扫(Seisu):将环境、设备清扫,擦拭干净。

目的:提升作业品质。

4、清洁(Seiketsu):经常保持环境在美观的状态。

目的:创造明朗现场。

5、素养(Shitsuke):养成好习惯、好风度、遵守规定。

目的:命令、纪律贯彻执行。

6、安全(Safety):发现安全隐患并予以及时消除或争取有效预防措施。

目的:前面“5S”的实施的前提。

6S管理的精髓是作为执行力的企业文化,从企业看文化,凡是执行彻底的,企业就能形成良好氛围,比如说海尔,它已经形成严格的6S管理模式。

人人用心做事,建立明确的责任链。

最终使管理达到:人-规范化;事-流程化;物-规格化。

6S精益管理能给我们带来,减少故障,促进品质减少浪费,节约成本,建立安全,确保健康,提高士气,促进效率,树立形象,获取信赖,孕育文化,培养素质。

工作生活哲学对6S的重视,体现了对这样一种工作生活哲学或者基本观念,即:诸如次序、清洁、摆放、分类、卫生这样一些看似琐碎、表面的东西,体现了人的素养,同时它们又无所不在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质量,包括工作的效率、产品的质量乃至心情与健康。

要改善我们的效率,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就要从这些基本、基础的地方做起,从6S做起,这种观念在日本的企业文化中的体现是非常深刻和强烈的。

小结6S是一个行动纲领,具有起承转合的内在次序,并且强调人的因素、人的意识,同时又体现了在诸如ISO9000等管理体系要求中强调的“规范化”或“文件化”的因素。

儒家思想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在日本企业文化中,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儒家思想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儒家思想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1“以人为本”———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人”都被经营者作为企业的中心,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逐渐形成了.日本著名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就把员工看作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认为“企业即人,成也在人,败也在人”.他自己的经营哲学就是:“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他还曾经说过:“松下先塑造人,后生产电器.”而有“国际经营者”之称的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说得更加直接明了:“使企业得到成功的,既不是理论,更不是什么计划,而是人!”索尼公司的口号则是“要让管理工作去适应人,而不是让人去适应管理工作”.这些日本企业的管理思想都体现出了“以人为本”.另外,日本企业实行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只要员工没有过错,就可以在公司里从入职一直工作到退休,而且薪酬和地位也会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得到提高.同时,日本企业非常重视对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和对在职员工的再教育,企业会根据公司的盈利情况,让员工在公司内部或者外部、甚至去国外进行研修,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而使其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以人为本,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善于发挥和调动他人的积极性巧妙结合,这也是日本企业取得成功的一个奥秘.“以人为本”还有一个体现,那就是日本式的经营方法,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家族式经营方法.日本人把企业当成一个“大家庭”,每个员工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都应该与自己的“家庭”荣辱与共.公司的社交性活动计划通常都排得满满的,表面上说自由参加,实际上是全员参加.公司还会拿出相当一部分资金给全体员工提供福利:从家属补贴、交通费、职务补贴一直到公司住宅、宿舍、住房贷款、借贷的延期偿还、存款、健康保险等,无所不包.毫无疑问,在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下,大多数日本企业的员工都会因此认为,公司的经济稳定就等于自身的稳定,公司的经济发展就等于自身的发展,所以才会愿意为公司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为公司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2“以和为贵”———日本企业文化的精髓儒家文化把“以和为贵”作为最高的社会价值原则,日本文化将他发挥的淋漓尽致,不仅把“以和为贵”的儒家思想吸收进来,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将他作为基本准则,并且把它引入到企业文化中去.例如,松下公司的“和亲”、丰田汽车公司的“温情友”、三菱电机公司的“养和精神”等,这些都反映了“以和为贵”的思想“.和能生财”这一观点尤其在现代日本的企业管理中大行其道.在企业内部“,以和为贵”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式,“人和”被广泛运用于员工与员工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即企业内部的团结.日本企业称为“株式会社”,他的意思就是说企业如同一个大家庭,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有责任、有义务维持家庭内部的和谐、团结,从而来避免产生家庭内部矛盾.“以和为贵”在日本企业内部被相当重视,从而使企业员工内部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强烈的集团主义意识.松下幸之助认为,一加一等于二这是很显而易见的法则,但是在人与人的'关系调节上,如果编组恰当,一加一的答案可能远远大于二.可如果搭配不合适,一加一很有可能等于零,甚至有可能都会出现负数.所以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关系,是日本企业非常重视和调整的一部分,即使发现并解决员工之间的矛盾,从而建立起和谐、融洽、团结的良好关系.最重要的是,“以和为贵”还能改善劳资关系,弱化雇佣与被雇佣意识,使整个企业呈现一片“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谐景象,为企业以致整个日本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提.3“礼治、德治”———日本企业管理的圣经礼治和德治思想是孔子治国思想的两个主要方面,孔子认为,在治理国家上,行政和刑罚只能使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坏事,却不会使人有知耻之心,自觉不去做坏事,而用“礼治”来统一人们的行为,用“德治”来教化人们,却能起到行政和刑罚起不到的作用.日本的企业经营者把“礼治”和“德治”思想引入到企业管理中来,管理员工时更多的以用“礼”和“德”来教化、管理员工,尽量不采用严格的管束和处罚的手段,使他们自觉自愿地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尽职尽责的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奉献自己的全部精力.因此,在招聘员工时,非常注重对员工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入职以后还要对其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教育,在日后的晋升和提拔时,作为主要的选拔标准,就是道德素养.另外,在儒家思想的道德教化中,特别强调统治者的身教,即统治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日本的企业经营者非常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各方面都要做员工的表率.而且在与员工交流时非常注意措辞,尽量避免给人留下高高在上的印象.例如著名的东芝公司董事长土光敏夫就是一位德才兼备的领导,他最崇尚的是“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主张言教不如身教.他经常深入员工之中,与员工谈心、聊天,认真倾听员工的声音,有时甚至会与员工一起举杯畅饮,把酒言欢,充满了人情味.这种情感上的交流深深打动员工,使员工都乐意为公司效劳,极大调动了员工们的积极性.从以上论述中不难看出,中国的儒家思想对日本企业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儒家的重要经典《论语》,更是日本企业经营者的行动指南和商务圣经,在我国亦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日本许多有名的企业家,如涩泽荣一、伊藤淳二、北尾吉孝等,都把《论语》作为自己为人处世和企业经营管理的指南.尤其是被称为“日本企业之父”的涩泽荣一,也被称为“儒家资本主义的代表”,他将《论语》作为第一经营哲学,并在自己的著作《论语与算盘》中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就是“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当然,日本企业对儒家思想并不是无条件地全盘接受,而是有选择地、批判性地继承,并将有利于本企业发展的部分发扬光大.在日本经济界与学术界共同构筑的“日本式经营”学说中,许多因素都具有儒家思想的特征,并特别强调儒家思想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在分析研究日本企业文化时,一定要先认真研读我国的儒家经典,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日本的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文化的渊源1.儒家文化的引进:日本引进儒教始于律令时代,大量经书随着遣隋史,遣唐使的往来流入日本,加之留学生,留学僧的学成归国及中国大陆名人,名僧的东渡,儒家思想经过诠释和吸收逐渐日本本土化了。

日本的企业文化有哪些特征

日本的企业文化有哪些特征

日本的企业文化有哪些特征日本的企业文化有哪些特征一个企业最深层的竞争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在日本的企业文化中,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希望对你有帮助。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特征一:终身雇佣制。

这种体制给日本企业带来了稳定的氛围,使员工对企业足够忠诚。

企业员工之间相互信任,亲密度高,沟通成本降低,办事效率自然提升。

特征二:非化的职业发展道路。

日本企业员工可以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工作或轮岗,使每个人都深刻理解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各部门协同发展特征三:缓慢的评价与提升。

日本大企业的员工在进入企业10年后才有晋升的机会,这种评价与提升机制促进企业员工和睦相处,形成友好与和谐的文化氛围。

特征四:集体决策与负责而非个人决策与负责。

日本企业通过研讨会的形式,鼓励各层级员工参与管理,参与决策与讨论并形成一致意见。

这样,无意中就提高了各项工作的执行力。

特征五:整体关系而非局部关系。

日本企业讲求整体利益至上,局部和谐基础上的整体协调一致。

总的来讲,日本企业是一种Z型组织,类似于氏族或亲密的社会团体,通过多种形式的纽带结合在一起。

这种Z型文化具有一套独特的价值观,其中包括长期雇佣、信任及亲密的个人关系。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企业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变都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许多学者在研究日本企业文化的同时,发现其产生的根基——日本社会文化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

首先,民族的单一性和社会结构的同质性。

日本民族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它在日本列岛上自始至终都是惟一的民族。

在漫长的日本民族历史上几乎没有民族大迁移及本民族之间的大残杀,社会结构较稳定和统一。

80%以上的人世世代代在同质社会中,继承了日本社会传统的“强调集团”主义和业绩主义相结合的献身价值观,对纪律的高度重视又成了组织目标实现的保证。

其次,“文化滞后型”与兼容并蓄性。

日本的农业诞生于公元1世纪,其社会经济文化比中国落后了几个世纪。

这时,日本显现出一种“文化滞后”状态。

日本企业的“Hospitality”理念及启示

日本企业的“Hospitality”理念及启示

日本企业的“Hospitality”理念及启示作者:刘巍博士来源:《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24期内容摘要:日本企业将“Hospitality”理念作为构筑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准则和规范,在企业教育培训和人事考核制度中将这种理念的培养和考量作为重要一环,从而形成人与人齐心协力,具有连带感、体现一体化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实现了顾客、员工、企业、社会的利益平衡和共赢局面。

这对于缺少人文关怀、忽视人际关系、缺失社会责任的中国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Hospitality ; 日本 ; 人力资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现代企业过度追求生产的高效率和专业化,忽视人性论的技巧,使得人与人的关系日趋淡薄甚至冷漠,造成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和人类道德的滑坡。

在后工业化时代的今天,有必要重新审视和思考企业与顾客、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企业与社会的关系。

产生于西方的“Hospitality”是构筑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理念准则和道德规范,近年在日本备受推崇。

日本将其精髓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中,理顺了企业与顾客的关系,营造了良好的劳资管理环境,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Hospitality”的含义“Hospitality”是指基于热情、善意而对他人的关怀和照顾,其语源可以追溯到拉丁语的“Hostis”和“Hospes”,后出现在圣经里,指为旅行者提供衣、食、宿的款待。

在西方,特别是在被认为“Hospitality”这一理念的起源之国的美国,“Hospitality”作为一种服务理念在第三产业中得到广泛的推崇和运用,服务人员本着顾客至上的宗旨,为顾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给予贴心、细致的照顾。

尽管“Hospitality”一词产生于西方,但对“Hospitality”关注和研究较多的则是日本,日本进一步挖掘和拓展了其内涵和外延,深化了其在当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例如,服部(2006)将“Hospitality”的概念引入到经营管理理念中,形成“Hospitality Management”,即基于相互体谅和关怀而实现的劳资双方的共赢。

国家开放大学(宁夏)《企业文化》形考任务三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宁夏)《企业文化》形考任务三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宁夏)《企业文化》形考任务三试题及答案《企业文化》形考任务三题目1日本企业的激励制度主要是着眼于()。

选择一项:1. 个人2. 团体3. 企业领导者4. 一般员工正确答案是:团体题目2()是日本企业文化的精髓。

选择一项:1. 团队精神2. 创新精神3. 年功序列工资制4. 终身雇佣制正确答案是:团队精神题目3美国企业文化最重要的特征是()。

选择一项:1. 推崇实用主义2. 推崇集体主义3. 推崇物质主义4. 推崇个人能力主义正确答案是:推崇个人能力主义题目4理性主义的企业文化根植于美国理性主义的民族传统,发端于()。

选择一项:1. 巴钠德的管理科学2. 泰罗的科学管理3. 亚丹.斯密的富国论4. 梅奥的行为科学正确答案是:泰罗的科学管理题目5企业文化的主体是()。

选择一项:1. 企业领导者2. 企业顾客3. 企业创始人4. 企业员工正确答案是:企业员工题目6我国企业文化植根于社会主义制度之中,其价值的内核是()。

选择一项:1. 英雄主义2. 奉献精神3. 集体主义4. 主人翁精神正确答案是:主人翁精神题目7在企业发展的关键而难忘的时刻“建设”出来的楷模是()。

选择一项:1. 现实楷模2. 历史楷模3. 共生楷模模4. 情势楷模正确答案是:情势楷模题目8与企业共同产生的楷模是()。

选择一项:1. 共生楷模2. 现实楷模3. 情势楷模4. 历史楷模正确答案是:共生楷模题目9()是企业价值观的化身和缩影。

选择一项:1. 企业创始人2. 企业楷模3. 企业领导4. 企业投资者正确答案是:企业楷模题目10()是指创新事业和冒险事业的组织者。

选择一项:1. 企业家2. 企业创始人3. 企业楷模4. 企业领导者正确答案是:企业家题目11()是企业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培养者,是企业精神的人格化代表。

选择一项:1. 企业领导者2. 企业创始人3. 企业家4. 企业楷模正确答案是:企业家题目12企业家是指()。

日本企业管理的精髓——“改善”

日本企业管理的精髓——“改善”
总 经 理 到 一 线 作 业 人 员 ) 应 全 身 心 投 入 ,在 工 作 现 据 空 间 积 压 资 金 , 又 要 冒 商 品 过 时 的 风 险 , 员 工 也
场 发掘 每 一个 不 起 眼 儿 的改 进 机会 ,通 过
“ 改
变 得 毫 无 动 力 ,得 过 且 过 。 可 以 说 ,正 是 “ 善 ” 这 一 理 念 ,辅 之 以 各 种 改
再 重 新 启 动 机 器 ; 过 一 会 儿 , 机 器 又 停 住 了 , 作 业 板 做 一 个 临 时 的 导 槽 或 盖 子 来 解 决 这 问 题 , 一 旦 确
认 此 法 有 效 ,就 可 以制 作 安 装 一 个 永 久 性 的 金 属 盖 , 这 样 就 可 以消 除不 必 要 的停 机 。从 “ 扫 帚 清 扫 ” 拿
进 — — 维 持 — — 进 一 步 改 进 ” 的 循 环 , 把 事 情 做 得
者 今 井 正 明 举 了 一 个 例 子 :一 家 工 厂 的 一 台 切割 机 ,
越 来 越 好 : 将 “ 善 ” 介 绍 到 西 方 去 的 日本 著 名 学 具 体 的 实 施 手 段 、方 法 、制 度 ,造 就 了 日本 制 造 业 改 的 国际 竞 争 力 ,造 就 了 精 良的 质 量 ,低 廉 的成 本 。 正 是 “ 善 ” 使 得 日本 人 能 把 别 人 的 技 术 拿 来 ,却 改 造 出 比别 人 更 好 的 产 品 。 当 然 , 并 非 只 有 制 造 业 才 能 应 用 “ 善 ” 其 他 行 业 一 样 是 适 用 的 , 只 是 程 度 改 ,
的余 地就很 大 :
是 他 们 把 一 件 件 小 事 做 好 ,是 “ 善 ” 的 重 要 力 量 : 改 管 理 人 员 中 ,越 是 级 别 高 的 ,越 是 负 有 “ 善 ” 的 改 责 任 。 他 们 经 常 深 入 一 线 ,组 织 、 督 促 “ 善 ” 工 改 作 。 而 级 别 越 低 , 责 任 就 越 倾 向 于 维 持 现 有 的 作 业 标 准 。 而 随 着 “ 善 ” 的 进 行 , 这 些 标 准 也 在 不 断 改 的 提 高 。 美 国 人 到 日 本 参 观 、学 习 , 发 现 了质 量 圈 、 全 面 质 量 管 理 、适 时 生 产 等 诸 多 管 理 方 法 , 但 是 拿 回 美 国 去 应 用 ,起 初 效 果 往 往 不 明 显 , 因 为 他 们 忽

日本企业文化重要内容

日本企业文化重要内容

日本企业文化重要内容日本企业文化是指在日本国内经营的企业普遍遵循的一套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组织模式。

这种文化在日本社会深深根植,对企业的管理和组织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许多方面,日本企业文化被认为是日本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日本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1. 经营理念: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经营理念。

企业的经营理念是对企业的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的总结和表达。

日本企业文化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对顾客、员工以及社会的承诺。

许多著名的日本企业都以其独特的经营理念而闻名,比如丰田的“质量第一”和本田的“追求卓越”。

2. 组织结构:日本企业文化中的组织结构,在许多方面与西方企业相比,存在着独特之处。

日本企业通常采用从上到下的层级结构,强调集体主义和直线指挥。

领导者通常具有很高的权威和影响力,员工们被期望遵守领导者的指示和决策。

此外,日本企业也注重培养内部团队合作和员工间的共同努力,以实现企业目标。

3. 敬业精神:日本企业文化非常重视敬业精神。

员工们被要求对工作负责,并展示出忠诚、奉献和努力的态度。

长时间的工作和额外的努力被认为是很常见的,日本企业往往对员工的工作表现给予高度的认可和奖励。

这种敬业精神的精髓在于对细节的追求和对工作质量的高要求。

4. 厚黑学:厚黑学是日本企业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厚黑”,但在日本企业文化中更多地被解释为“智慧、技巧和策略”。

厚黑学强调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实现目标,包括权谋、战略和勾心斗角。

在日本企业领域,这种策略被广泛应用,以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5. 持续改进:日本企业文化强调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企业被鼓励不断寻求创新和进步,以提高业务流程、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许多日本企业采用了“Kaizen”这个概念,即不断改进和提升的原则。

通过对员工的培训和激励,企业可以实现更高的效率和竞争力。

6. 客户至上:日本企业文化中,客户至上的理念在各个层面都得到强调。

6S管理

6S管理

6S管理“6S管理”由日本企业的5S扩展而来,是现代工厂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其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

2具体内容编辑本段整理(SEIRI)——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

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整顿(SEITON)——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

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清扫(SEISO)——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

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清洁(SEIKETSU)——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制度化,经常保持环境处在美观的状态。

目的:创造明朗现场,维持上面3S成果。

素养(SHITSUKE)——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习惯性)。

目的:培养有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营造团队精神。

安全(SECURITY)——重视成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

目的: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用以下的简短语句来描述6S,也能方便记忆:整理:要与不要,一留一弃;整顿:科学布局,取用快捷;清扫:清除垃圾,美化环境;清洁:清洁环境,贯彻到底;素养:形成制度,养成习惯;安全:安全操作,以人为本.因前5个内容的日文罗马标注发音和后一项内容(安全)的英文单词都以“S”开头,所以简称6S现场管理。

3实施原则编辑本段(1)效率化:定置的位置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先决条件;(2)持久性:人性化,全员遵守与保持;(3)美观性:作产品——作文化——征服客户群。

管理理念适应现场场景,展示让人舒服、感动。

4管理对象编辑本段1、人:对员工行动品质的管理2、事:对员工工作方法,作业流程的管理3、物:对所有物品的规范管理5内部关系编辑本段“6S”之间彼此关联,整理、整顿、清扫是具体内容;清洁是指将上面的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结果;素养是指培养每位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开展6S容易,但长时间的维持必须靠素养的提升;安全是基础,要尊重生命,杜绝违章。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是坚持以人为中心,通过建立共同理念和行为准则,创造鲜明的经营管理特色、良好的企业作风来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

一、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传播企业文化理论是8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在受到日本经济增长的经验的启发,总结比较日、美企业管理差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全球呈现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最原始的经济力、新生的文化力以及原有的政治力共同构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力量。

(2)管理出现新变化——管理主旨人本化——管理组织分散化——管理方法软性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目标社会化(3)日本经济成功的启示——威兼·大内认为,讲求“信任”、“微妙性”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性”是日本企业管理的精髓。

——R·帕斯卡尔等人则通过对“7S模式”的比较分析,认为日本企业比美国企业更重视人员、技能、作风和最高目标等软性因素(文化因素),这是日本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7S模式”Strategy(战略)、Structure(结构)、Systems(制度)、Staff(人员)、Style(作风)、Skills(技能)、Superordinate goals(最高目标)。

2.企业文化理论在我国的成功实践3.企业文化理论代表了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发展趋势二、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特征1.从企业文化现象到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是指什么(1)企业文化是一种微观文化现象具有如下特征:——客观存在,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

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作用下产生并发展的。

——企业文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它有自身的运动规律。

(2)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3)企业文化是一种最新的管理理论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坚持以人为中心,尊重人,信任人,把人放在企业管理的主体地位上,强调文化认同和群体意识的作用,反对单纯的强制管理,注重在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和先进管理思想的基础上,主张通过建立明确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实现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谋求企业与社会,以及企业内部物质、精神、制度的最佳组合和动太平衡。

5S管理知识

5S管理知识

5S管理在企业现场管理中的应用5S管理来源于日本的5S理论,是日本工业大发展时期的产物。

日本企业界认为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整齐清洁的工作环境是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产品不良率的基础工程,这也是日本产品品质得以迅速提高行销全球的成功因素之一。

我们学习5S管理,将5S管理的精髓和做法,实施与企业现场管理中,并强化于员工的品质意识中,从而使企业彻底消除脏乱,员工养成认真、规范的好习惯,定能使企业打下坚实的管理基础,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

一、5S内容5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整理:是对工作场所的物品进行分类处理,区分哪些是有用物品,那些是与工作无关的物品,把与工作无关的物品清出工作场所,只留下需要的东西,也就是对工作场所放置的物品进行消肿处理,目的是把“空间”腾出来,为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创造条件(例如:车间各种包装袋的整理收集、机电车间用油桶、漆罐、工作台上的手套、杂物等)。

整顿:是对工作场所进行合理规划,将设备材料按“整齐、美观、实用”的原则摆放,保持通道畅通,各类物品根据其对工作的重要性和使用频次按一定规则定置摆放整齐,加以正确、醒目的标识,使之一目了然,方便使用,将寻找时间减少为零(例如:工具、用具要整齐摆放,物资部材料的放置要一目了然)。

清扫:是将现场整理干净,设备保持清洁完好,使设备异常在保养中就能发现和得到解决,不会在使用中停机(例如:每天交接班时清扫工作区域,早晨工作前对区域及设备清扫、擦拭)。

清洁:是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成为一种制度和习惯,贯彻执行并维持成果(例如:每周5S检查制度)。

整理、整顿、清扫是动作,清洁是结果。

素养:是对员工行为和素质的要求,教育员工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

这是5S活动的核心,也是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

在5S活动中,我们指导员工做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希望员工把东西摆好、设备擦拭干净,更重要的在于透过细琐、简单的动作,潜移默化的改变气质,养成良好的习惯。

企业文化选择题参考答案——2022年整理

企业文化选择题参考答案——2022年整理

《企业文化》导言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文化理论是(C)美国学者在受到日本经济增长经验的启示,总结、比较日、美企业管理差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P1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2、以泰罗、法约尔和韦伯等为代表的学派是(B)。

P4A、管理理论学派B、组织技术学派C、行为科学学派D、管理科学学派3、以梅奥、马斯洛和赫兹伯格等为代表的学派是(C)。

P4A、管理理论学派B、组织技术学派C、行为科学学派D、管理科学学派4、以巴纳德、西蒙等为代表的学派是(D)。

P4A、管理理论学派B、组织技术学派C、行为科学学派D、管理科学学派二、多项选择题1、下面哪四本书被公认为企业文化理论的奠基之作。

(ABCD)P1A、《Z理论》B、《日本企业管理艺术》C、《企业文化》D、《成功之路》E、《追求卓越的管理》2、企业文化的学科性质包括(BCD)。

P2A、科学B、年轻C、边缘D、实践E、系统3、企业管理变化的三大趋势是(ACE)。

P3A、理念的“人性化”B、方式的“科学化”C、方式的“软性化”D、目标的“明确化”E、目标的“社会化”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最早将文化整个概念用于企业管理、研究企业价值观念以及社会文化传统等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的人是(B)。

P18A、美国的泰罗B、美国的巴纳德C、法国的法约尔D、美国的威廉.大内2、《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的作者是(D)。

P19A、美国的泰罗B、美国的巴纳德C、法国的法约尔D、美国的威廉.大内3、企业文化理论诞生的标志性著作是(C)。

P20A、《Z理论》B、《日本企业精神支柱》C、《企业文化》D、《追求卓越的管理》二、多项选择题1、下面属于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包括(BCE)。

P17A、个人决策制B、终身雇佣制C、缓慢晋升制D、工作固定制E、工作轮换制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种企业文化的特征称为(A )。

日本企业管理的精髓

日本企业管理的精髓

日本企业管理的精髓日本企业管理的精髓一、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日本企业的管理非常严谨规范,有非常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流程体系,日本企业的执行力度非常强,他们有非常强的执行意识,尊重规则、遵守规则,从会长到基层员工都会严格执行公司制度,按照流程做事。

并且日本企业的工作计划性非常强,每一项工作的前期准备、计划方案、贯彻执行、数据统计、分析总结都有条不紊的按照计划有序进行。

我在日资企业任职PMC经理时企业有近60条生产线,但我们的生产计划都能精确到后续6周的每一天,回复给客户并对交期负责,这在绝大多数企业看来都是不可想象的。

另外在细节管理方面,我们与日本企业的差距非常明显,企业的之中的废品垃圾严格按照分类摆放,甚至连文件夹的摆放顺序都用胶纸贴上明确标识,日本人的专着执着精神被我们很多人用“愚蠢”这个词来形容,比如再热的天,日本人都会西装革履的会见客户,一张桌子让他擦十遍绝对不会少,正是这一丝不苟的专着执着成就了今天高品质、精工艺的日本产品。

二、高度敬业的职业态度。

日本人的敬业精神举世闻名,工作绝对排在第一位,甚至有时还需要有献身精神,他们认为工作才是人生的本质和真正含义,他们崇尚忠诚与奉献。

所以他们把公司当成家,勤勤恳恳、不知疲倦地工作一生,被人称作“工蜂”。

在日资企业经常看到日本人加班到很晚,但第二天照样精神抖擞的上班工作。

与我们绝大多数国人不同,我们只把工作当成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把工作当成是神圣的使命,真正当成自己的事业在做,企业员工与老板一条心。

这是中国企业与日本企业的真正差距所在。

三、系统完善的福利保障。

日本人讲究忠诚与奉献,视公司为家等等,其实是因为企业有系统、完善的福利保障,能保证他们的职业生涯无忧,所以他们才会愿意把一生都奉献给企业。

日本企业的福利措施不但完善而且富有人性,比如员工入职时有迎新会,员工离职时有欢送会,让人来的时候有家的温暖、亲切感,离开的时候对公司留有怀念之情,我离开以前服务的日资企业多年,至今都很怀念那段美好时光;员工生日、结婚、生育、重大事故等,公司管理人员、高层都会送上礼金予以慰问、安抚;为员工发放年终奖金、购买各类保险、住房基金、住房补贴、伙食补贴、交通费、健身卡、优惠券等;为员工身心健康建设运动场、图书馆、医疗室、图书室,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等等,正是这套系统、完善的福利保障体系带来的一点一滴的关爱,使日本企业员工真正的以企业为家,产生极强的归属感与主人翁意识。

日本企业的有效管理(精髓)

日本企业的有效管理(精髓)

在制造类公司,制造现场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公司整体的利益,一个制造公司的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生产现场的管理水平。

制造现场生产的产品能不能保证达到设计质量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部门技术能力以及生产和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水平。

生产和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重点要抓好工艺准备、基本制造过程、辅助服务过程的质量控制等工作。

一、生产和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含义和内容(一)、生产和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含义1.质、量、期三位一体(顾客期望的QGD)2.按质量职能办事(公司的管理体系)3.点、线、面相结合(管理手册、管理程序、作业指导书)4.预防和把关相结合,以预防为主(持续的改善)(二)、生产和制造过程的质量职能和活动1.严格贯彻执行制造质量控制计划,对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5M1E)进行有效控制。

2.保证工序质量处于控制状态(实施SPC统计控制管理)3.有效地控制生产节拍,及时处理质量问题,确保均衡生产二生产和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一)工艺准备的质量控制1.制定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计划2.工序能力的分析和验证3.工艺文件的质量控制(二)基本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1.工序质量控制点2.防误措施和质量可追查性(三)辅助服务过程的质量控制1.物料供应的质量管理2.工具供应的质量管理3.设备维修的质量管理作为现场的责任者,要掌握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严格遵守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坚持预防、改善的思维方式,指挥生产的实施。

生产管理部门为了能够在规定的交期内达到所要求的品质/成本/数量等客户要求,要综合地管理生产资源,经济地实施管理活动。

以此为中心就产生了中心计划即「生产计划」。

因为生产计划是关系到生产运营的大事,所以一定要制定出精度很高的计划。

作为基础数据需要「在库,设备能力,个别机种的标准作业时间,工数,不良率,(又叫成品率)、纳期拖延率等」各种各样的数据。

并且,为了要制定生产计划需要「操作计划,在库计划等」的前提计划。

制定生产计划,必须有的几个前提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企业管理精髓
日本制造——品质优良的代名词,工艺精致、价格适中、外观精美、品质上乘、环保节能等是日本产品的特色,2010年世界五百强中日本企业就有68名,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在国内我们熟悉的知名品牌公司就有松下、东芝、丰田、索尼、本田、日立、日产、佳能等等。

另外日本企业寿命也名利前茅,存活超过百年的企业数不胜数。

那么日本企业为何能保持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及竞争能力呢?
一、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日本企业的管理非常严谨规范,有非常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流程体系,日本企业的执行力度非常强,他们有非常强的执行意识,尊重规则、遵守规则,从会长到基层员工都会严格执行公司制度,按照流程做事。

并且日本企业的工作计划性非常强,每一项工作的前期准备、计划方案、贯彻执行、数据统计、分析总结都有条不紊的按照计划有序进行。

我一个朋友在日资企业任职PMC经理时企业有近60条生产线,但他们的生产计划都能精确到后续6周的每一天,回复给客户并对交期负责,这在绝大多数企业看来都是不可想象的。

另外在细节管理方面,我们与日本企业的差距非常明显,企业的之中的废品垃圾严格按照分类摆放,甚至连文件夹的摆放顺序都用胶纸贴上明确标识,日本人的专着执着精神被我们很多人用“愚蠢”这个词来形容,比如再热的天,日本人都会西装革履的会见客户,一张桌子让他擦十遍绝对不会少,正是这一丝不苟的专着执着成就了今天高品质、精工艺的日本产品。

日本人的敬业精神举世闻名,工作绝对排在第一位,甚至有时还需要有献身精神,他们认为工作才是人生的本质和真正含义,他们崇尚忠诚与奉献。

所以他们把公司当成家,勤勤恳恳、不知疲倦地工作一生,被人称作“工蜂”。

在日资企业经常看到日本人加班到很晚,但第二天照样精神抖擞的上班工作。

与我们绝大多数国人不同,我们只把工作当成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把工作当成是神圣的使命,真正当成自己的事业在做,企业员工与老板一条心。

这是中国企业与日本企业的真正差距所在。

二、高度敬业的职业态度。

三、系统完善的福利保障。

日本人讲究忠诚与奉献,视公司为家等等,其实是因为企业有系统、完善的福利保障,能保证他们的职业生涯无忧,所以他们才会愿意把一生都奉献给企业。

日本企业的福利措施不但完善而且富有人性,比如员工入职时有迎新会,员工离职时有欢送会,让人来的时候有家的温暖、亲切感,离开的时候对公司留有怀念之情,我离开以前服务的日资企业多年,至今都很怀念那段美好时光;员工生日、结婚、生育、重大事故等,公司管理人员、高层都会送上礼金予以慰问、安抚;为员工发放年终奖金、购买各类保险、住房基金、住房补贴、伙食补贴、交通费、健身卡、优惠券等;为员工身心健康建设运动场、图书馆、医疗室、图书室,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等等,正是这套系统、完善的福利保障体系带来的一点一滴的关爱,使日本企业员工真正的以企业为家,产生极强的归属感与主人翁意识。

四、抠门儿到底的成本控制。

日本企业成本控制做的好的背景是日本的资源极度匮乏,不允许他们去浪费,使日本人从小就有勤俭节约的意识,日本企业将浪费视为企业管理的天敌,以浪费为耻,所以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杜绝浪费,如丰田的精益管理就是解决浪费问题非常有效的方法,日本企业认为只为不产生价值的行为都是浪费。

日本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几乎做到极致,他们讲究实用,不追求面子及排场,比如很多日本企业管理人员、高层等出差全部租车,与我们国内企业豪车成堆有极大差别,这在我们国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他们不是买不起车,而是计算下来,租车比公司买车要承担保险、维修、保养、司机工资等开销更划算,更能节约成本,还有的日本企业甚至还会租用复印机、打印机等等。

总之,只要能够节约成本,他们都会去做,所以日本企业的成本控制可以用抠门儿来形容。

五、永不厌倦的持续改善。

日本企业能够长盛不衰,保持极强的活力及生命力,与他们的持续改善精神是分不开的。

他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完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成本、改善环境等并乐此不疲。

他们往往会采用成立改善小组的方式对企业的问题进行专项的持续改善,如TCM(全面成本管理)、TPM(全面生产管理)、TQM(全员质量管理)、5S 等等。

六、规范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

日本是高度重视教育的国家,重视企业内部教育培训不仅是日本企业的经营特色,还作为国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1958年日本就制定了《职业训练法》。

日本企业员工从入职开
始公司就会根据岗位要求为其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企业精神、道德教育、管理知识、专业知识、工作技能等。

在日本企业工作六个月后才敢称为正式员工,培训合格到工作现场时企业还会安排一名师傅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员制度继续培训一年,以使其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在日后的工作中还会根据企业需要对员工的其它技能进行培训拓展,“多能工”就是日本企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成果,日本企业还会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轮岗来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开发管理人员的潜能,同时在轮职的过程中通过考察来挖掘人才。

日本企业绝大多数中高层管理人员都是从基层做起,一步一步提升,这就说明了日本企业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性及有效性。

七、兼容并包的学习精神。

日本是个爱好学习的国家,总是想尽办法吸纳国外的精华再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自己的东西,如唐朝时就向我们学习,学习我们的儒释道等大智慧,有了日本文字、茶道、和服等;明治维新时向西方学习,有了自己的工业技术,后来发动侵略战争给中国及亚洲国家带来了巨大危害;二战后向美国及西方等学习,博采众长,结合到本国企业实际运作之中,形成了现在世界闻各的日本管理模式等等。

当今有太多企业管理的方法、工具及管理模式,所以使的很多企业老板都陷入困惑,到底该学习哪种管理模式。

认为适合企业自身特色并能与企业实际有效结合的就是最好的管理模式,所以我们应该理性的学习吸纳外面的管理理论,吸纳精华融入企业实际运作之中,形成自己的企业管理模式。

比如号称日本企业管理三大支柱的终身雇佣制、年功序
列制等,就不适合我们当今竞争日益激烈、强调优劣汰、鼓励创新的企业实际。

综上,我们虽然痛恨日本这个曾经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伤痛的国家,但日本企业的很多先进管理方法工具还是需要我们借鉴学习的,希望我们能够以理性、发展的眼光正确对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