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周民族史诗

合集下载

周民族史诗

周民族史诗
松原电大:姜艳丽
周民族史诗的认定
1、认定:“五四”以来,愈来愈多的学者 、认定: 五四”以来, 一 致认为《诗经》至少存在五大史诗: 致认为《诗经》至少存在五大史诗:即: 大雅》中的《生民》《公刘》《 》《皇 》《公刘》《绵 《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 》《大明 大明》 矣》《大明》。 2、标准:按马克思的标准,即具备歌谣、 、标准:按马克思的标准,即具备歌谣、 传说、神话、创作时代(人类初期)、形象、 )、形象 传说、神话、创作时代(人类初期)、形象、 情节、叙述七个要素的即应该是史诗。 情节、叙述七个要素的即应该是史诗。
周民族史诗的多重价值
记载了周民族产生、 历史价值:记载了周民族产生、发展及灭 商建周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并记载了周人 商建周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 的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等方面情况, 的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等方面情况,让 我们能够通过这些记载了解我们的祖先。 我们能够通过这些记载了解我们的祖先。
生民第二、三章
怀胎已足月,分娩很顺利。不受一点伤,不遭灾和殃, 怀胎已足月,分娩很顺利。不受一点伤,不遭灾和殃,这是 显神灵,上帝始安宁 因为常祭祀,终于生男儿 上帝始安宁.因为常祭祀 终于生男儿. 显神灵 上帝始安宁 因为常祭祀 终于生男儿 置婴于窄巷,牛羊来庇护。置婴于密林,恰逢人砍柴 恰逢人砍柴.置婴于 置婴于窄巷,牛羊来庇护。置婴于密林 恰逢人砍柴 置婴于 寒冰,群鸟展翅护 鸟儿刚飞走, 后稷哇哇哭.哭声长又亮 群鸟展翅护.鸟儿刚飞走 哭声长又亮,不绝 寒冰 群鸟展翅护 鸟儿刚飞走 后稷哇哇哭 哭声长又亮 不绝 于路上. 于路上 诗的第二章、第三章写后稷的诞生与屡弃不死的灵异。其历 史价值在于通过姜嫄“履帝武敏歆”而受孕及生子之后的三 弃三收等神话传说故事,在使我们了解当时周人对生育现象 的认识水平以及相关的习俗。

诗经所在的周民族史诗概况和镁片的基本内容

诗经所在的周民族史诗概况和镁片的基本内容

诗经所在的周民族史诗概况和镁片的基本内容黑格尔曾说:“中国人没有民族史诗。

”但《诗经》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几首诗较全面地记述了周族起源、迁徙、发展、壮大、鼎盛的历史,基本具备了史诗的性质,可以说是史诗的雏形。

因此,《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就是用诗歌的形式简明扼要地叙述周民族的历史。

“史诗”最早出现在希腊,源自希腊文ePos,本义为平话或故事,后泛指人类童年时期歌颂本民族英雄的叙事诗。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首先提出“史诗”这个概念,并将当时产生的文学作品分为史诗、抒情诗和戏剧。

黑格尔以荷马史诗为标准做了界定,即史诗必须是在流传已久的故事叙述的基础上形成的定本,必须要有相当的长度,并具有口传性。

因此他在《美学》中说:“中国人却没有民族史诗,因为他们的观照方式基本上是散文式的,从有史以来最早的时期起形成一种以散文形式安排的井井有条的历史实际情况,他们的宗教观点也不适宜于艺术表现,这对史诗的发展也是一大障碍。

”显而易见,由于文化的差异,黑格尔的这种观点是缺乏根据的。

他的缺陷就在于以荷马史诗为标准,这在逻辑学上是不周延的。

因此,他的理由是靠不住的。

人类历史在没有文字之前都是口头相传,如《尚书》中的“无字之歌”,篇名叫“歌”,显然是记载历史的。

又如中国藏族的《格萨尔》、蒙古的《噶大格林》等。

生前并没有见过《诗经》德文译本的黑格尔却武断地认为“中国人却没有民族史诗”明显不可靠。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论述艺术和经济发展不平衡时,曾把神话、歌谣和历史传说作为史诗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这三点是标志史诗的本质要素。

愈来愈多的学者认为《诗经》中有史诗,而《诗经》中至少存在五大史诗:即《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生民》讲述周民族的第一个男性始祖后稷神异的诞生,以及后稷发明农业、率领族人定居邰地的历史。

《公刘》写周人祖先公刘带领周人自邰迁居豳地以及在此开垦荒地、建设家园的历史。

周民族史诗

周民族史诗
突出地表现后稷积极创造的美,劳动的美。
艺术特色
结构严密而瑰奇。 诗人运用想象、夸张等手法,把神话与现实
巧妙的结合。 语言整齐,富有气势,极为形象生动、词汇
特别,农业词汇相当丰富。
周民族史诗的多重价值
历史价值:

以周民族的发展历史为轴心,以几次大迁
徙和大战争为重点事件,记录了周民族的产生、
C、结构规模与艺术风格之别:周史诗结构规模 偏小,史实性多而文学性少;荷马史诗结构规模宏 大,文学性多而史实性少。
D、思想内容与民族精神之别:从周史诗中可以 看到以农业求自足,故而推尊勤劳精神,表现了人 与自然的相安,对命运的满足;从荷马史诗中可以 看到以战争去征服,因而崇尚英雄主义,表现了人 与自然的对立,向命运的抗争。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 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 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粟。即有邰家室。
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糜维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 糜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 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周人知道他们 的女老祖宗姜嫄无夫而生子,但到二雅时代,他们 已经是文明人了,再不敢正视这种野蛮事实,便把 这种极原始的风俗说成了灵异,说姜嫄履‘帝迹’ 而生子。但我们知道,在原始社会里根本就没有上 帝信仰的——上帝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人间有了 统一的帝王以后,反映到天上,天上才有这样统一 的上帝。因此,肯定地说,说姜嫄履帝迹而生子。 显然是后代的讹传或作诗的人的故意粉饰。不懂历 史发展。”
发展及灭商建周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并记载

周民族史诗——精选推荐

周民族史诗——精选推荐

第三章周民族史诗第一节周民族史诗的认定“史诗”这个概念,首先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首先提出来的。

“史诗”一词原自希腊文,本意为平话或故事,后泛指人类童年时期歌颂民族英雄的叙事诗。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史诗”应具备七个要素:歌谣、传说、神话、创作时代(人类初期)、形象、情节、叙述的方式。

周民族史诗与荷马史诗比较,本质上是相同的,但也有一定的差异。

第二节周民族史诗的多重价值历史价值:记载了周民族产生、发展及灭商建周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并记载了周人的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等方面情况,让我们能够通过这些记载了解我们的祖先。

文学价值:周民族史诗代表了公元前11世纪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1、具备了史诗的要素;2、叙事与抒情有机结合;3、讲究谋篇布局的章法结构;4、讲究修辞技巧。

《生民》参考资料:1、《生民》,尊祖也。

后稷生于姜嫄,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焉。

(《毛诗序》)2、及周公成王致太平制礼,以王功起于后稷,故推举之以配天,谓配夏正郊天焉。

祭天而以祖配祭者,天无形象,推人道以事之,当得人为之主。

《礼记》称万物本于天,人本于主,俱为其本,可以相配。

是故王者皆以祖配天,是同祖于天,故为尊也。

(《孔疏》)3、周公制礼,尊后稷以配天,故作此诗。

以推本其始生之祥,明其受命于天,固有异于常人也。

(朱熹《诗集传》)4、此诗,周公述始祖后稷诞生之异,以及其播种百谷之功,而肇修祀典也。

(姚际恒《诗经通论》)5、一章受孕之奇。

二章诞生之易。

三章保护之异。

四章嗜好天生。

五章克勤人事,教种膺封。

六章播种肇祀。

七章报赛祈年。

八章尊祖无怠。

通篇层次井然。

(方玉润《诗经原始》)6、周后稷,名弃。

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

姜原为帝喾元妃。

姜原出野,见巨人跡,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

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薦之。

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

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诗经》中周民族史诗主要有哪几首?

《诗经》中周民族史诗主要有哪几首?

《诗经》中周民族史诗主要有哪几首?在《诗经》的赞美诗中,有三篇是专门记载周人古史而又堪称史诗的诗歌,它们是《大雅.生民》、《公刘》、《绵》。

它们证明了周王朝的姬姓周人原本是渭水流域一个历史悠久的氏族,详细说明了周人先祖兴盛的过程。

在西周初年,周王朝的史官根据古史和民间传闻,加工编写了这三篇专记气先祖史迹的诗。

《生民》是描写周人初生的诗歌,是献给周氏族“第一个男人”后稷的赞歌。

它是一部被神话包裹的历史。

后稷的出生就与众不同,他的母亲姜氏踩了天帝的大脚趾印就怀孕了,由此后稷便出生了。

他成长的经历更是富于传奇色彩,谁也没有他的命大造化大,还是一个婴儿时,后稷就能逢凶化吉,经受了各种磨难与考验。

这是古代试子风俗的形象说明,因为生活的困难,生儿育女对于父母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证明自己的孩子是奉上天的旨意所生,人们想尽各种办法来考验他。

如果能够通过,就把他抚养成人,万一不能通过,就遗弃掉。

但是这些考验后稷都神奇般地通过了。

也没有谁比他的天资更聪颖,他天才超越,仅仅是个幼儿时,后稷就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青年后稷精通稼穑,除杂草,播良种,禾苗茁壮成长,谷穗沉沉甸甸,足以迁居有邰,成家立业,养育子孙后代了。

后稷教子孙播种五谷,还教他们祭鬼神,祈丰年,消除子孙的灾祸,保佑后代的福祉。

《公刘》描写公刘领导周氏族举族迁徙,开辟一个新天地的一段历史,赞颂这位领袖的英雄壮举。

《公刘》叙述历史比《生民》更清晰,言人事而不言鬼神。

公刘时代的周民族已经演进为一个农业军事部落。

这个部落的酋长由族人推举,族人皆兵,按军事组织从事生产,生产技术已有一定水平,既能分清土地的燥湿、丈量土地的方圆、摸清水流的分布,又能利用太阳测定方向,还能搞一点“取厉取锻”的手工制作,文明程度和社会形态均高于后稷时代。

《绵》记载的是古公亶父领导周氏族的另一次迁徙,并且在周原建立家天下的周王国。

诗共九节,前四节描写古公亶父率领族人找到了周原这块土肥水美的地方,指挥族人兴修农田水利,种植庄稼。

第一节 周民族史诗

第一节 周民族史诗
第五章 中国古典文学
第一节 周民族史诗《诗经》
授课要点:
▪ 1、了解《诗经》的命名、作者和编 订者、产生年代和地域
▪ 2、掌握《诗经》六义
一、《诗经》概述
(一)《诗经》的命名
在汉武帝以前《诗经》叫“诗”或“诗 三百” 西汉武帝开始叫《诗经》
一、《诗经》概述
(二)《诗经》的作者和编订者
▪ 1、作者: ▪ (1)劳动人民 ▪ (2)“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 2、编订者 ▪ (1)周王朝的太师 ▪ (2)汉代有“孔子删诗”的说法
一、《诗经》概述 (三)《诗经》六义
▪风 雅 颂 ▪赋 比 兴
种类
艺术表现形式
1、《诗经》的分类 风雅颂
▪ 按音乐种类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 依据:
▪ (1)墨子云:“儒者,颂诗三百,吟诗三百, 弦诗三百,舞诗三百。”
▪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 如我所之。
(四)爱情诗
▪ 1、快乐的热恋诗
▪ (1)《郑风•溱洧》
▪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 洵圩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 药。
(2)《邶风•静女》
▪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 首踟蹰。
▪ (2)汉代毛亨:“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言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诗经》乐歌总集,诗、乐、舞合三为一
(1)风
▪ 十五国风的简称 ▪ 国风——民歌,即民间的音乐曲调
▪ 周南、召南,齐风、鲁风、曹风、卫风、 王风、陈风、唐风、邶风、鄘风、秦风、 郑风、豳风、桧风、魏风
(2)雅

浅谈周民族史诗

浅谈周民族史诗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浅谈周民族史诗汪慧美 西北师范大学摘 要:五四时期,《诗经•大雅》中《生民》等五首诗歌被认定为周民族史诗,这对周民族史诗的研究有很大的价值。

本文主要从史诗、周民族史诗的界定和《诗经·大雅》五首史诗的内容两个方面简要分析周民族史诗。

关键词:周民族史诗;《诗经•大雅》;主题内容作者简介:汪慧美(1995.12-),女,甘肃省张掖人,兰州市安宁区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094-01黑格尔曾说中国没有史诗。

随着《格萨尔王传》等四大少数民族史诗的出现,黑格尔的学说渐渐被打破,五四时期,学者们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定为周民族史诗。

这五首诗歌反映了周民族的起源、发展直至建立国都的历史,所以《诗经》的研究学者把这五首诗称为周代的史诗。

作为民族史诗,它们都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表现了当时中国历史文明的演进和周民族的民族特色。

一、“史诗”与“周民族史诗”的界定“史诗”源于希腊文Peos,本义为平话或故事,后泛指所有人类童年时期歌颂民族英雄的叙事诗。

“史诗”这个概念首先出现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他把文学作品分为史诗、抒情诗和戏剧三类。

黑格尔的《美学》中详细地论述了“史诗”这种重要的诗歌体裁,他将史诗分为原始史诗和正式史诗两大类,但他并未给“史诗”下明确的定义,而是称《荷马史诗》为正式史诗,后人也以此为准,对史诗的创作时间及主题内容等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辞海》中将“史诗”定义为:史诗,指古代叙事长诗,反映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价值的历史事件,以古代神话传说为主要内容,歌颂民族英雄精神,结构规模宏大,充满着幻想和神话色彩。

一般来说,凡是从较早时期流传下来,带有神话色彩的,叙述民族历史或英雄事迹的口头诗歌或由口头诗歌记录而成的文本形态的诗歌,都是史诗。

周民族史诗

周民族史诗

(2)层次清楚,结构严谨。第一章写姜嫄 怀后稷是因为履践了天帝的足拇趾印,所 以说他是来自于天帝,末章写祭祀,言 “上帝居歆”,并言“后稷肇祀”,“以 上帝居歆”,并言“后稷肇祀” 迄于今” 迄于今”,前后照应。中间六章各章写后 稷技艺或农业生产的某一方面,整饬严 谨。
以赫厥灵。 已然显出大灵光, 上帝不宁, 上帝心中告安慰。 不康禋祀, 全心全意来祭享, 居然生子。 庆幸果然生儿郎。 (赫,显;不,丕。不宁,丕宁,大宁; 不康,丕康。) (这一章写后稷诞生时的灵异。)
诞寘之隘巷, 新生婴儿弃小巷, 牛羊腓字之。 牛羊爱护来喂养。 诞寘之平林, 再将婴儿扔林中, 会伐平林。 遇上樵夫被救起。 诞寘之寒冰, 又置婴儿寒冰上, 鸟覆翼之。 大鸟暖他覆翅膀。 (寘,置;腓,庇护;字,哺育;会, 恰好;)
第六讲
周民族史诗
一、史诗的定义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史诗是指古代民 中国大百科全书》 间文学的一种体裁,通常指以传说或重大 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古代长篇民间叙事诗。 史诗主要歌颂每个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过 程中战胜所经历的各种艰难险阻、克服自 然灾害、抵御外侮的斗争及其英雄业绩。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对史诗这样定义: “史诗以叙事为职责,就须用一件动作 (情节)的过程为对象,而这一动作在它 的情境和广泛的联系上,须使人认识到它 是一件与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密切相关的 意义深远的事迹。所以一种民族精神的全 部世界观和客观存在,经过实际发生的事 迹,就形成了正式史诗的内容和形式。” 迹,就形成了正式史诗的内容和形式。”
鸟乃去矣, 大鸟终于飞去了, 后稷呱矣。 后稷这才哇哇啼。 实覃实訏, 哭声又长又洪亮, 厥声载路。 声满道路有力量。 (呱,小儿哭声;覃,长;訏,大;载, 充满。) (这一章写后稷屡弃不死的灵异。)

周人史诗五篇

周人史诗五篇

《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

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

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

不坼不副,无菑无害。

以赫厥灵。

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

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

鸟乃去矣,后稷呱矣。

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

以就口食。

蓺之荏菽,荏菽旆旆。

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

茀厥丰草,种之黄茂。

实方实苞,实种实褎。

实发实秀,实坚实好。

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

恒之秬秠,是获是亩。

恒之穈芑,是任是负。

以归肇祀。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

释之叟叟,烝之浮浮。

载谋载惟。

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

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胡臭亶时。

后稷肇祀。

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题解]这是周人纪录关于他们的始祖后稷的传说,歌咏其功德和灵迹的诗。

第一章写姜嫄履迹感孕的神异。

第二章写后稷诞生的神异。

第三章写后稷被弃而不死的神异。

第四章写后稷在幼年所表现的对农艺的天赋才能。

第五、六章写后稷对农业的伟大贡献。

第七、八章写祭祀。

[注释]1、民:人,指周人。

2、时:是。

姜嫄(原yuán):传说中远古帝王高辛氏(帝喾)之妃,周始祖后稷之母。

姜是姓。

“嫄”亦作“原”,是谥号,取本原之义。

以上二句言姜嫄始生周人,就是指生后稷。

喾(库kù):亦作“俈”,古帝王名。

《史记o三代世表》“帝俈,黄帝曾孙。

起黄帝至俈四世。

号高辛。

”3、禋(因yīn)祀:一种野祭。

祭时用火烧牲,使烟气上升。

这里似指祀天帝。

一说指祀郊禖(煤méi)。

禖是求子之神,祭于郊外。

4、弗:“祓(扶fú)”的借字。

祓是除不祥,祓无子就是除去无子的不祥,也就是求有子。

5、履:践,踩。

帝:天帝。

武:指足迹。

敏:脚拇指,“武敏”就是足迹的脚拇指。

歆:欣喜。

姜嫄践巨人脚印而感生后稷的故事是周民族的传说。

第二讲 周民族史诗

第二讲  周民族史诗

•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 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 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 • • • • • • 相:助。以上二句是说后稷对于种植庄稼有助其成长的方法。 黄茂:指嘉谷 种:短;褎(you):长高 发:拔节 秀:垂穗 栗:栗栗,众多的样子 邰:地名,今陕西武功西南
• 4-6章写后稷的成长过程及发明农耕、种植谷物的情形。
•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 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 • • • • • • • 岐:聪慧;嶷:伶俐 就:求 蓺:艺,种植的意思 荏菽:大豆 役:颖的借字,禾尖。 穟穟:谷穗下垂的样子 幪幪(méng):茂盛覆地 唪唪(běng):多果实貌
• 3.形体异常说 • 袁珂:“诗说‘先生如达’,‘达’是什 么意思呢?‘达’就是羊胞胎的意思,小 羊初生,胞胎完具,胞胎落地后,始破胎 而出。言后稷生时象羊胞胎那样是一团肉 球的形状。这样《史记》所说的姜原‘以 为不祥,弃之隘巷’才有了根据。……后 稷遭弃,实在由于他‘先生如达’,形体 异常。”
• 2.图腾考验说
• 朱存明先生说:“后稷出生后被三次抛弃 ,这带有图腾考验仪式的内涵。”在经过 严峻考验后,被认为是神异式的人物,长 大后便在氏族中有了很高威望。
• 盛广智《<生民>诗义新探》中说:“弃婴是姜 姬时代的一种习俗,姜嫄弃子,不过是例 行公式性的体质检验,加以淘汰选优。原 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物质匾乏,不 可能养活过多的婴儿,因而只能把不能在 艰苦条件下存活的孩子弃掉,只让那些经 住产峻考验的孩子活下来。”
• 世界各民族最初的历史记述,往往都是诗歌 的形式如《荷马史诗》等。
• 对中国是否真正存在史诗, 有很多人存有异 议。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一

“风”诗传统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两汉乐府民歌 在《诗经》创作的基础上,更发展了 以叙事为主的创作特色,将叙事诗艺术提高到一个 新的趋于成熟的阶段,从而大大扩张了诗歌反映现 实、描写现实的能力和容量。如五言写作的长篇叙 事诗《孔雀东南飞》,被后人誉为“古今第一首长 诗”。汉乐府民歌的思想性、艺术性,使之成为我 国现实主义诗歌道路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可以登陆中央电大在线学习平台本课程网页浏览学习。
2、三级电大教学平台 中央电大在线 教学文件类:教学大纲,实施方案。 教学辅导类:专题讨论,专题研究,疑难解答等。 互动教学类:网上教学文本,BBS论坛答疑等。
马鞍山电大在线 重难点教学辅导 电子教案 练习测试题 往届试题 形成性考核作业解题提示 期末复习指导 课程讨论、答疑
自宋以后,历代都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现实主义诗人和优秀的现 实主义作品。
宋代以王禹偁作品为代表的“白居易体”诗歌 金元之际元好问的诗歌等。 元代关汉卿的杂剧 清代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虽然不是诗歌,但是也继承了现
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尤其《红楼梦》,它标志着我国古典 现实主义文学经过长期发展,终于登上了它的“泰山极顶”。
八、辅导教师联系方式
马鞍山电大
杨文华
电话:8324039
Email: ywh@
《诗经》与楚辞
绪论
本章重点:
“风”.”骚”传统的内容;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特征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风”“骚”传统 ——我国诗歌的两大优良传统
“风”、“骚”传统:中国文学史上
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 《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 骚》,代表《楚辞》。后世诗人沿着《诗 经》、《楚辞》所开辟的两条道路不断前进。 因此而发展、形成的我国诗歌的两种不同的 优良传统,习惯上,就称为“诗”、“骚” 传统,亦称为“风”、“骚”传统。

古代文学——周民族的史诗

古代文学——周民族的史诗

古代文学——周民族的史诗
在《诗经大雅》里,集中保存了五首古老的民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和《大明》。

《生民》生动地描述了周始祖后稷神奇非凡的诞生:后稷之母姜源踩了天帝的脚拇指印而怀孕,生下后稷,以为不祥便抛弃了他,但后稷得到了牛羊的哺乳、伐木工人的相救、大鸟的展翅掩护,竟神奇地活了下来,终于被留养。

接着写他对农艺的天赋才能,刚会爬行就能识别食物,稍大试种豆、谷、麻、麦、瓜等,庄稼经他手都长得非常丰美。

此诗颇富神话色彩,无异于一篇糅合神话传说的《后稷传》。

《公刘》描述了后稷之曾孙公刘自邰迁豳的史迹,歌颂了他率领周人营建都邑、拓垦疆土的创业精神。

《绵》描述了周文王祖父古公亶(dan)父由豳迁歧的史迹,歌颂了周民族艰苦创业、由小到大,兴旺发达、绵延不绝的光荣历史。

《皇矣》主要歌颂了周文王征伐古密国和古崇国的武功;《大明》着重赞扬了武王伐商的辉煌胜利。

从《生民》到《大明》5篇作品,粗线条勾画出周民族发祥、创业、建国和兴盛的光辉史迹,无愧为周民族的英雄史诗。

我国古代留传下来的真正史诗屈指可数,因而《诗经大雅》中保存下来的这一组史诗就显得特别珍贵。

诗化的历史--《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

诗化的历史--《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
易见 , 于 文 化 的差 异 , 的 这 种 观 点 是 缺 乏 根 据 由 他
的 。 诚然 , 国 的 民族 史 诗 , 希 腊 的 荷 马 史 诗 相 我 和 比 , 模 井 不 宏 大 , 建 亦非 典 型完 美 。这 是 由 于 中 规 构
西 历 史 发 展 、 产 方 式 、 化 背 景 等 不 同 所 致 , 非 生 文 并
如黑 格 尔 所 说 中 国人 的 照 方 式 和 “ 教 观 点 都 关 宗
“ 适 宜 于 艺 术 表现 ” 结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 的
周 人 认 为他 们最 早 的 祖 先 是女 祖 , 叫姜 螈 ; 早 最 的男 祖 叫后 稷 , 这 位 女 祖 无 夫 而 生 的 。 ( 民) 是 生 这 首提 透 着 神 话 传 说 的 史 诗 所 记 载 的 姜 螈 履 帝 迹 怀
孕 、 夫 生 子 的 奇 迹 , 古 着 母 系 氏 族 社 会 婚 姻 杂 无 隐 交 、 始 野 音 、 其 母 不 知 其 父 的 史 实 。 从 古 书 记 载 原 知
马克 思 在< 政 治 经 济学 批 判 ) 言 ' < 导 中论述 艺术 和经 济 发展 不平 衡 时 , 曾把 神 话 、 谣 和历 史传 说 作 歌 为 史 诗 的必 要 条件 . 就 是 说 这 三 点 是 标 志 史诗 的 也 本质 要 素 。汉 民族 史 诗 虽不 像 其 他 民族 史 诗 那 样 百 科 全 书式 的鸿 篇 巨制 见 长 , 以单 篇 的有 重 点 的 却 形式 叙 述 民族 历 史 发 展 的 重 要 线 索 。 ( 民' ( 生 、 公 刘》 ( 》 《 、 绵 、 皇矣 》 ( 明》 几 篇先 周 英 雄 史 诗 较 全 、大 等 面 地记 述 了 周 族 起 源 、 徙 、 展 、 大 、 盛 的 历 迁 发 壮 鼎 史 , 然 它们 与 其 他 国 家 的史诗 有 别 , 基 本 上 具 备 虽 却 了史 诗 的性质 , 以说 是 史诗 的雏 形 。它 们从 题 材 、 可 主 题 , 内容 、 到 形式 都 相类 似 如果 我 们按 照 这些 诗 篇所 反 欧 的 时 间先 后 顺序 , 它 们贯 穿 起 来 , 把 就仿 佛

大学公共课《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 《诗 经》

大学公共课《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 《诗  经》


(二)传诗
三家诗
四家诗

齐诗辕固


鲁诗申培
韩诗韩婴 毛诗毛亨、毛苌
点 校 毛 诗 插 图
宋 监 本 纂 图 互 注
四、《诗经》的体制
《诗经》根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 雅、颂三类 。
风、雅、颂表明创作时的音乐属性,
表明它是用哪一种音乐唱出来的。
“风、雅、颂”释义
1、 “风”是乐调的意思

【原文】 【译文】


猗与那与,
置我鞉鼓。 奏鼓简简, 衎我烈祖。 汤孙奏假,
啊,众多啊,
摆设起我的摇鼓、大鼓。 敲鼓咚咚响亮, 取悦我伟大的先祖。 汤的后代献乐降神,

绥我思成。
安定我对太平的祈求。

鞉鼓渊渊,
摇鼓、大鼓彭彭擂动,


嘒嘒管声。
既和且平, 依我磬声。 於赫汤孙, 穆穆厥声。
C、“删诗说”。
《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
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 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 周之盛至幽、厉之缺。”
三、《诗经》的使用与流传
(一)用诗

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成书后,广泛流行于诸侯各国,运用于祭祀、 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

首章述姜嫄禋祀之祥, 二章述后稷降生之易,
三章述其生而见弃之事,
四章述其幼而种植之志, 五章述其教稼穑而后封, 六章述其降嘉种而肇祀, 七章备言后稷祭祀之诚,
八章备言周人尊祖配天之义,以终前章之意。
二、农事诗
写劳动的艰辛(《豳风 · 七月》)用物候 形象地表现季节更替的抽象概念,表达方式 独特而生动。 劳动的愉悦( 《周南·芣苢》)

周民族史诗

周民族史诗
53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 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 )攸止。 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qì)攸止。 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p (pì) 无菑无害。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p ),无菑无害。 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 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 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 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n (nì) 以就口食。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n ),以就口食。 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m ng), (méng) 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m ng), 瓜瓞唪唪(b ng) 瓜瓞唪唪(béng)。 (b ng)。
三、重章复沓,回环往复的章法结构和以四 重章复沓, 言为主的杂言体句法 这既有助于吟诵,又强化感情, 这既有助于吟诵,又强化感情,渲染气 形成一种一唱三叹、此起彼伏、 氛,形成一种一唱三叹、此起彼伏、生动活 泼的咏唱形式。 泼的咏唱形式。 四、音乐美的语言艺术和节奏韵律 如“重言、双声、叠韵、押韵,《诗经》 重言、双声、叠韵、押韵, 诗经》 气词的驱遣妙用, 对语 气词的驱遣妙用,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 和生动性,达到了传神的境地。 和生动性,达到了传神的境地。
宣公四年》 若敖氏娶於鄖, 《左传·宣公四年》:初,若敖氏娶於鄖,生 左传 宣公四年 斗伯比。若敖卒,從其母畜於鄖, 斗伯比。若敖卒,從其母畜於鄖,淫於鄖子 之女,生子文焉。鄖夫人使棄諸夢中。 之女,生子文焉。鄖夫人使棄諸夢中。虎乳 鄖子田,見之,懼而歸。夫人以告, 之。鄖子田,見之,懼而歸。夫人以告,遂 使收之。楚人謂乳穀,謂虎於菟, 使收之。楚人謂乳穀,謂虎於菟,故命之曰 斗穀於菟。以其女妻伯比。實為令尹子文。 斗穀於菟。以其女妻伯比。實為令尹子文。

第二节周民族史诗的多重价值

第二节周民族史诗的多重价值

第二节周民族史诗的多重价值
重点提示与难点讲解:
一、历史价值:周史诗以周民族的发展历史为轴心以几次重大迁徙和重大战争为主要事件,记录了周民族的产生、发展以及灭商建周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并记载了当时周人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等方面的情况,是我们研究周民族历史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二、文学价值:周史诗代表了公元前11世纪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他们已从篇幅短小内容单纯的抒情诗发展到篇幅宏大、内容丰富的叙事诗。

三、艺术特色:
1、形象鲜明,情节完整,基本具备了史诗的七个方面的要素。

2、叙事与抒情、描写的有机结合:具有了情节性、塑造了光辉形象。

3、非常讲究谋篇布局的章法结构:按照历史事件的自然时空顺序依次叙述。

4、周史诗创作中特别讲究修辞技巧:或用比喻形象再现,或连用叠音词募声状态,增强节奏感。

还用了许多排比,对比,对仗等。

四、人文思想价值:周民族史诗所塑造的英雄是人性的英雄而不是神化的英雄,是健康的而不是依赖性的英雄,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简论《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

简论《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

作者: 鲁洪生
出版物刊名: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75-77页
主题词: 周人;文王;民族史诗;母系氏族社会;荷马史诗;大迁徙;周王朝;周原;祖先;流传过程
摘要: <正> 一、周民族史诗的认定周民族史诗是“五四”以后的《诗经》研究者受西方诗歌理论的影响而对《诗经》内容进行的新的分类。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首先提出“史诗”这个概念,并将当时产生的文学作品分为史诗、抒情诗和戊刷,黑格尔因承其说,并在《美学》中将史诗作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详加论述。

生前并没有见过《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由后稷起,周人进入农耕社会,母系社会开始瓦解
• 《生民》艺术的反映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颂扬祖先在发展 农业方面的创造性劳动,记述周人树艺五谷所取得的成就。 诗篇对当时播种的谷物的种类、除草肥田的措施、以及农作 物生长的过程等,都作了周详的记载,显示了作者对现实的 细心观察和对生产经验的全面掌握,生动再现了古代人民征 服自然的伟大力量和顽强进取的无畏精神。







公 刘 时 的 老 城 墙
周人早期都邑和西周重要遺址
第二节 周民族史诗的思想内容
• 一 《生民》与周族的源起
1、《生民》文本分析
• 1-3章记述周人始祖后稷的具有神异色彩的降生,和出生后曾被三弃三收的非凡 经历。
•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 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 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昂(áng):我。 豆、登:用以盛祭品的食器。 亶:确实 时:善、好
• • • •
• 周人重视祭祀,后稷既是周人始祖,又是 农神,作为上帝的子孙,他们敬天祭祖 • 祈福祛灾,而后稷也得到了上帝的庇护— —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 《生民》篇正是通过描述后稷神的出生传 说和从事农业生产,获取五谷丰收,在有 邰建邦立业,祭神求福,一直造福后世的 故事,歌颂了周人祖先后稷对周部族的杰 • 出贡献。
• • • • • • • • 揄:《说文》引作“舀”,取出 浮浮:《说文》引作“烰烰(fú)”,热气上升貌。 惟:考虑,筹划 萧:香蒿。 祭脂:即牛肠脂。祭祀用香蒿和牛肠脂合烧,取其香气。 羝(dī):公羊。 軷:祭道路之神。祭后以车轮碾过祭牲,表示行道无艰险 一说是剥的意思
• 昂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胡臭亶时。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 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 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 • • • • • • 相:助。以上二句是说后稷对于种植庄稼有助其成长的方法。 黄茂:指嘉谷 种:短;褎(you):长高 发:拔节 秀:垂穗 栗:栗栗,众多的样子 邰:地名,今陕西武功西南
周民族史诗:
• 1)《生民》: 叙述周始祖后稷的诞生、发明 农业、定居邰地(陕西武功西南)以及开创祭 礼的事迹,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 • 2)《公刘》: 叙述周部落首领公刘率领周 人自邰迁至豳地(陕西彬县、旬邑),初步定 居并发展农业,为周代统治阶级的开国历史。
• 3)《绵》: 叙述古公亶父率领周人自豳 迁至岐山之南的周原,营建政治机构,创 业兴国,以及文王的开国历史,进入奴隶 制时代。 • 4)《皇矣》:先歌颂周文王之祖太王、其 伯太伯、其父王季之德,然后叙述周文王 伐密伐崇、克敌制胜之武功。 • 5)《大明》: 叙述周文王、武王从开国 到灭商的历史。夏末商初,周人开始阶级 分化阶段。
第二讲 周民族史诗
第一节 史诗概念和周民族史诗的认定
• 史诗, “epic”,最早出自亚里士多德的 《诗学》。泛指人类童年时期记录古代神 话传说和英雄事迹的叙事诗。
• 《辞海》的解释:史诗,指古代叙事诗中 的长篇作品。反映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 件或以古代传说为内容,塑造著名英雄的 形象,结构宏大,充满着幻想和神话色彩。
• 另一种意见认为这五篇诗歌够不上史诗的 规模,不能肯定为史诗。 • 具体说法各家稍有不同:郑振铎《插图本 中国文学史》、余冠英《诗经选》等称之 为一般叙事诗;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称之为历史叙事诗;朱自清《古诗歌笺 释三种》引吴康《诗经学大纲》称之为记 叙类;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 为它们“与后世的叙事诗相当接近” 但缺 乏动人的情节和鲜明的形象。可以看出, 按吴、游之说,这几篇作品不但说不上是 史诗,而且也算不上严格意义的叙事诗。
远古圣处女‚图腾感生‛的方式 (类型)大致有下列数端:
“履迹”感生
• 周人以熊为图腾,并姓“姬”。据周作云 先生《周祖先以熊为图腾考》(1979)研究, 姬字的”臣”旁原像“熊迹”之形,姬字 从女从臣,即由姜(女)履大人之迹(熊迹)的 图腾信仰而来。
“吞物”感生
• 商族的先人是因为其始祖母简狄吞食了玄 鸟(燕子)的“子”(即卵)而生下了契,所以 商人就以玄鸟为图腾。
• 4-6章写后稷的成长过程及发明农耕、种植谷物的情形。
•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 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 • • • • • • • 岐:聪慧;嶷:伶俐 就:求 蓺:艺,种植的意思 荏菽:大豆 役:颖的借字,禾尖。 穟穟:谷穗下垂的样子 幪幪(méng):茂盛覆地 唪唪(běng):多果实貌
• 胡适原名嗣穈,据《胡适自传》介绍,胡 适有三位兄长:大哥嗣稼、二哥嗣秬,三 哥嗣秠,几兄弟的名字正好是出自《诗· 大 雅· 生民》“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天敬祖的虔诚与 热情
•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 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惟,取萧祭脂。 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遇异”感生
• 即圣处女与怪异之图腾事象发生接触或受 其“干忧”而导致受孕,此类图腾多为无 生物或自然气象(如雷电)。据《史记· 五帝 本纪》正义记载:“(黄帝)母……见大电绕 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 寿丘。”
• 《生民》是取材于神话故事的, 而 ‚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 征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例如‚ 稷‛ 的母亲是‚ 姜嫄‛ , 而 ‘稷’是五谷。‚姜嫄‛是姜地的平 原。这显然是田地生庄稼这一认识在 人们幻想中的反映, 突出的是农耕文化 对其所赖以生存的谷物种植的崇拜。
甲骨文:周
• 商代是以祭祀文化为主导的社会,事奉鬼 神是商王室的首要任务,而周代则是以礼 仪文化为主的社会,祭祀文化的作用也更 多地是为礼仪政治服务。周代祭祀的目的 不是只为向神祈福,求神保佑,而是重视 人们在祭祀活动中所反映出的社会关系。
二《公刘》《绵》与周民族大迁徙
• 《公刘》记公刘去邰迁豳, • 《绵》记古公亶父去豳迁岐。 • 这两次大迁徙前后相隔九世,但每一次迁 徙都带来了周族命运的根本改变,周族人 因此而一步步走向强大。
• 世界各民族最初的历史记述,往往都是诗歌 的形式如《荷马史诗》等。
• 对中国是否真正存在史诗, 有很多人存有异 议。
• 黑格尔在《美学》中曾说“ 中国人却没有 民族史诗, 因为他们的关照方式基本上是散 文式的, 从有史以来最早的时期起形成一种 以散文形式安排的井井有条的历史实际情 况, 他们的宗教观点也不适宜于艺术表现, 这对史诗的发展也是一大障碍。”
•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pi), 无菑(灾)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 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 • • • 先生:头胎 。达: 羍,初生的小羊 不坼不副:生得滑利,胞衣和产门都没有破裂。 赫:显。高亨解释为“诉” 宁、康:都训“安”,意思是:“上帝莫非不安享我的禋祀吗?”这 是写姜嫄的惴惧。践大人迹而生子是大怪异的事,姜嫄疑为不祥,所 以下文又说“居然生子”。 • 居然:徒然。生子而不敢养育所以为徒然。
•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 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 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 • • • • • 寘:置。 腓(féi):隐蔽,庇护 字:乳育。 实:作“是”解。 覃(tán):长。 訏(xū):大。
后稷三次被母弃置于外,故而得名“弃”。
后稷被弃原因

1.无父被弃说 • 《史记》卷十三《三代世表》引褚先生之 语曰:“后稷母为姜嫄,出见大人迹而履 践之,知于身,则生后稷。姜嫄以为无父 ,贱而弃之道中,牛羊避不践也。……”
公刘
• 公刘,公是爵, 刘是名,是周人开国历史上的 第二个伟大人物。据说原来住在邰地的周人受 到夏桀的侵略, 在公刘率领下渡过渭水北迁豳 地(今陕西彬县一带)。《公刘》记述了从出 发前有组织地安排准备, 到在幽地热火朝天地 定居, 呈现了周人迁豳后一片兴旺发达的气象 。
豳:猪灵崇拜
• 迁徙之始: •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 裹 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 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 2.图腾考验说
• 朱存明先生说:“后稷出生后被三次抛弃 ,这带有图腾考验仪式的内涵。”在经过 严峻考验后,被认为是神异式的人物,长 大后便在氏族中有了很高威望。
• 盛广智《<生民>诗义新探》中说:“弃婴是姜 姬时代的一种习俗,姜嫄弃子,不过是例 行公式性的体质检验,加以淘汰选优。原 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物质匾乏,不 可能养活过多的婴儿,因而只能把不能在 艰苦条件下存活的孩子弃掉,只让那些经 住产峻考验的孩子活下来。”
• • • • • • 笃:忠厚 埸( yì)、疆:田地的疆界。 埸:小地界;疆:大地界 橐:装东西的口袋,两头均有口。 思辑:谓和睦团结。思,发语辞。 用光:以为荣光。
• 诗中充满农业生产的劳动热情,洋溢着丰 收的喜悦。后稷作为传说中的“教民稼穑 ”的农官,作为周人发明农业的始祖神, 对农业生产的发展的重要贡献。
• 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秬 秠,是获是亩;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 归肇祀。
• • • • • • 秬(jù):黑黍。 秠(pī):一种黑黍。《尔雅· 释草》:“秠,一稃二米。” 穈(mén):赤苗嘉谷(初生时叶纯色)。 芑(qǐ):白苗嘉谷(初生时色微白)。 恒(gèng):遍;满。“恒之秬秠”言遍种秬秠。 任:抱。负:背
《诗经》最早的德文译本出现于1833年, 当时黑格尔已经逝世一年而未及见到。
• 《诗经》中到底有没有史诗呢?这集中在 对于《大雅》中的《生民》、《公刘》、 《绵》、《皇矣》和《大明》等五篇反映 周民族创业开国历史的诗歌的看法上。学 者们的认识并不统一,主要有以下两种意 见:
• 一种意见认为这五篇诗歌是史诗。持这种 意见的主要有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 》、高亨《诗经今注》、陈子展《诗经直 解》等。他们认为这些诗篇是周人自述其 开国的历史,歌颂了后稷、公刘、太王、 王季、文王、武王的辉煌功业,具有史诗 的性质和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