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13-10-16T14:17:09.560Z 来源:《赤子》2013年6月下总第284期供稿作者:沈庆玲
[导读] 新课程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新规定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沈庆玲
(新疆省库车县第十小学,新疆库车 842000)
摘要:孟令全老师曾说:“小学生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阅读。”那么一个儿童在他初学语文的起始阶段,怎样帮助他们学习阅读呢?我认为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采取以下操作进行。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1-6035(2013)06-0000-01
人民教育出版社孟令全老师曾说:“小学生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阅读。”那么一个儿童在他初学语文的起始阶段,怎样帮助他们学习阅读呢?我认为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采取以下操作进行。
一、教会孩子预习课文
新课程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新规定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作为教师应该学会解放自己,但更应该充分指导孩子的自由空间。低段孩子自主预习的难度相当大,我们主要是依靠家长的参与,因为一、二年级的家长对孩子希望和热情是最理想的状态,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资源,一开始就召开家长会,明确预习指导的要求:1.能从课文中找出生字,并用符号标出;2.借助拼音和字典认识生字;
3.标出自然段序号,尽可能的多读几遍课文;
4.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教师的检查则采用抽查,看家长是否签字。但现在很多家长都外出打工,只有爷爷奶奶监管。面对此类学生,抱怨和放弃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可以利用学生自己,住得比较近的孩子可以一起预习,相互监督,教师则重点帮扶不主动的学生。同时教师要适时教会学生查字典,这样帮助学生解决很多问题,就这样长期坚持,到一定的时间,我们所面临的预习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帮助孩子不断加深阅读中的感受和体验
书是读懂,而不是讲懂的。同一本书,不同的人其感受与体验是不同的。阅读的感受和体验又离不开读文的。在不同层面的阅读中,不断地帮助学生提升对阅读认识的水平,就要注意:
(一)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新教材所选的课文为我们展现了很多优美的意境,课文中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及人文精神,这些都必须经过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想象才能理解和感受。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该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读书,使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呢?
在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应重视学生的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是认读全篇课文,扫除文字障碍,获得初步感受的过程。因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未能深入,所以该阶段的认识是粗浅的,但是很有必要的。在操作上经常用的语言是:大家已经能把课文读正确了,你知道本课讲谁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做一件什么事情吗?
在深入读文的过程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为他们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尝试多种读书形式,例如:朗读、默读、分角色读、表演读、比赛读等等,使每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从容、充分、创造性地读书。
学生读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要重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引导时,可通过品味有特点的重点词句等途径,让学生广泛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互相讨论、补充,交流阅读的方法和读后的感受。比如《画风》第5 自然段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怎么处理两个风字的读法,前一个风字音要重、长一些,后一个短而快一些,突出宋涛被小艺点拨之后的惊喜,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这些小朋友的聪明与机灵。另外6自然段的“也”和8自然段的“还”的读法也很有探究的价值。通过这些重点词语的研读,领悟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阅读后交流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语文知识方面的收获,可以是人文知识方面的认识,也可以是自己在情感方面受到的启示等等,从而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读中感、读中悟、读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把画、唱、演等活动形式引进课堂,使学生体验阅读教学的乐趣。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直观事物感兴趣,喜欢游戏。画画、唱歌、表演都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形式。
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有情节生动的故事,韵律感较强的诗歌,语言优美的散文……通过画、唱、演等形式来展现课文内容,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像《小壁虎借尾巴》《小蝌蚪找妈妈》等课文角色较多,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之后进行分角色表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教学的情趣与乐趣。
(三)带领学生走出课本,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
“树立开放意识”这是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之一。生活处处皆语文,带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合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这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比如今天姜老师把叶圣陶爷爷写的《我们知道》配乐朗诵给孩子听,既丰富了孩子的知识,又陶冶了孩子的情操。同时又激发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真正树立和落实大语文观。再如教学《柳树醒了》一课,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田野中观察春天里动、植物的变化,在教师引导下,按照课文的语言格式,汇报自己的观察所得。
这些活动可以说是阅读教学的延伸。课内与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双基
作为低段语文教学,没有纯阅读的教学,应该根据课的具体特点落实相应的双基训练。
1.在阅读中识字。如在课文中找出生字,朗读生字所在的句子,特别要注意一些多音字等。如本课的旗杆读qíɡān,杆是多音字。
2.在阅读中理解词语。有些词语单凭讲解、注释,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在阅读中演一演、比一比、读一读,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3.进行句式训练.象本课中的“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一句,在读指导时把它换成被字句,与前面短句一起读,初步认识两种句式不同表达效果。另外可以抓住“他们在洁白的纸上是画了太阳、房子、大树,陈丹还在树上画了几只小鸟。”句子对学生进行 “…在…还在…”的句式训练,把书上规范的语言转换成学生语言,让学生学会说话。
4.片段的仿写等。如二年级下册5单元18课《雷雨》在阅读雨前的景象后,可让学生仿铺排的写法,写出雨中的具体景象。
五、在阅读教学中构建起鼓励与评价机制
低年段学生不同于中高年段学生。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是很差的。他们还不善于自觉地、独立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常常需依靠外力的督促和管理。如故在课堂上构建起鼓励与评价机制,则对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与自信心、责任感、自觉性、坚韧性都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由于每一课的特点不同采取的方式不一定相同,就同一篇课文,因学生状态不同,采取的方式也会有调整,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最终要落实的就是针对学生个体状态,虽然让他学会阅读,会花费我们很多精力,但学会阅读的孩子,语文成绩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