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青州市居民死亡监测资料分析

合集下载

2012年青州市居民死亡监测资料分析

2012年青州市居民死亡监测资料分析
2 . 2 分年龄 段 主要死 因顺位
不足 1岁 死亡 4 3人 , 占总 死亡 人数 的 0 . 7 1 %, 死
1 资料 来源 与分析 方法
1 . 1 资 料来 源
亡率 为 5 2 1 . 9 7 / 1 0万 , 该 组 居 民死 亡前 2位 为起 源 于 围生期 的某 些情 况 、 先 天 畸形/ 变形/ 染 色体异 常 ; 1 ~ 4 岁组 死 亡 1 0人 , 占总 死 亡 人 数 的 0 . 1 6 %, 死 亡 率 为 2 4 . 7 3 / 1 0万 , 该 组 居 民死 亡 前 3位 为 恶性 肿 瘤 、 呼 吸
青州 市死 因监 测数 据 收集 严 格 按 照《 全 国疾 病 监 测 系统死 因监 测 工 作 规 范 ( 试行 ) 》的要 求 进 行 , 并 在
2 0 1 3年第 一季 度开 展 了 2 0 1 2年 死亡 漏 报 调查 及 专 项
中国 医 院 统计
2 0 1 3年 l O月 第 2 O卷 第 5期
2 0 1 2年 青州 市居 民死 亡监 测 资料 分析
路 珍 钟 鸣 李爱 菊
【 摘 要】 目的 了解 2 0 1 2年青州市居 民死亡率及死亡原 因, 为政府制订 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 供科 学依
据。 方法 对2 0 1 2年青州市居 民死亡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 0 1 2年调查居民9 1 5 9 1 3 人, 死亡 6 0 7 5人 , 标化死亡率 为5 7 3 . 2 4 / 1 0万 , 其 中男性标 化死亡率为 7 3 6 . 8 5 / 1 0万 , 女性标 化死亡 率为 4 3 9 . 2 1 / 1 0万 , 0岁组死亡率为 5 2 1 . 9 7 / 1 0万, 1~ 4岁组死亡率为 2 4 . 7 3 / 1 0万, 5~1 4岁组死亡率为 1 7 . 3 2 / 1 0万, 1 5— 4 9岁组死亡 率为 1 2 4 . 9 4 / 1 0万, 5 0一岁组死亡率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

***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各位考生对各种形式的统计资料进行准确理解和分析综合的能力,具体包括文字资料的分析、统计表的分析、统计图的分析。

** 知识备忘 **1、百分数、百分点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

相对数的表现形式有两种:有名数和无名数。

无名数:是一种抽象化的数值,主要有系数、倍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等。

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结构相对数、比率、比重)等的变动幅度。

翻番:指数量加倍。

注意:“占”、“超”、“为”、“增”的区别。

2、比重(比率)结构相对指标就是利用分组法,将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各个组成部分,然后以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而得出比重或比率,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状况的综合指标。

如升学率、及格率、优秀率,合格品率、废品率等都是结构相对数。

其计算公式为:结构相对数=总体全部数值总体部分数值×100%其中,分子数值是分母数值的一部分,且各组比重总和等于100%或1。

如:合格品率=%100⨯产品总数合格品数3、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增长量:是说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所增长的绝对数量,反映报告期比基期增长的水平。

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增长量可以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累计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差,说明现象在某一段较长时期内总的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a a a a a a n n 11201,,,----累计增长量:a a a a a a n 00201,,,---二者关系是:某期的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期的逐期增长量之和,即:()()()a a a a a a a a n n n 011201-=-++-+--4、发展速度=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也常被称为“指数”)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发展速度可分为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

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和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表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也叫做“总速度”。

2012年西藏5个监测点居民死因分析

2012年西藏5个监测点居民死因分析

作者: 胡永红 国胜 嘎玛仓决
作者机构: 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藏拉萨850000
出版物刊名: 西藏科技
页码: 25-27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8期
主题词: 西藏 死因监测 死亡率 死因顺位
摘要:目的了解2012年西藏5个监测点(城关区、墨竹工卡县、江孜县、乃东县、米林县)居民死因,为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提供依据。

方法分析2012年5个监测点死因监测1700例死亡报告。

结果居前5位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消化系统疾病、疾病和死亡的外因。

0~4岁为围产期疾病,1~4岁与15~29岁为意外伤害,30~85岁以上为循环系统脑血管疾病。

结论 2012年西藏5个监测点人群首位死因为循环系中脑血管疾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青岛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11年青岛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报告》的通知

青岛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11年青岛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报告》的通知

青岛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11年青岛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报告》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卫生局•【公布日期】2012.06.27•【字号】•【施行日期】2012.06.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青岛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11年青岛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报告》的通知各区、市卫生局,各有关医疗卫生机构:为全面、科学、及时地掌握青岛市居民死亡状况,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全市人民身体健康,市卫生局组织专家对2011年我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的死亡登记情况进行了分析。

现将《2011年青岛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报告》印发给你们,供工作中参考。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七日2011年青岛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报告2011年,我市通过死亡监测报告系统报告死亡人数49529人,男性为28325人,女性为21204人。

经审核,其中有效数据为49515人,合格率为99.97%。

有效数据中男性为28318人,女性为21197人。

青岛市2011年人口总数为7663612人,其中男性为3826931人,女性为3836681人。

一、死亡水平统计(一)总死亡率(粗死亡率)。

2011年青岛市居民粗死亡率为692.13 /10万,其中男性粗死亡率为776.91 /10万,女性粗死亡率为607.56/10万(根据各区市上报的公安人口数据,见表1)。

(二)新生儿死亡率。

新生儿死亡率是反映社会卫生状况和婴儿保健工作的重要指标, 2011年青岛市活产婴儿63113人,新生儿死亡133人,死亡率为2.11‰。

(此数据来源于妇幼系统)(三)期望寿命。

依据监测数据计算,2011年青岛市期望寿命为80.80岁,其中男性为77.84岁,女性为83.98岁。

从表2可见,2000年至2011年青岛市居民期望寿命呈逐年上升趋势,从75.84岁增加到80.80岁,12年增长4.96岁;男性增长了4.39岁;女性增长了5.04岁。

2011年死因监测报告年度分析

2011年死因监测报告年度分析

2011年死因监测报告年度分析2011年死因监测报告年度分析概述:本文是对2011年死因监测数据的年度分析报告,旨在对该年度的死因情况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总结。

1.引言在本章节中,介绍该报告的目的和背景,说明死因监测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公共健康的影响。

2.数据来源和方法在本章节中,详细描述收集和整理2011年死因监测数据的来源和方法,包括数据收集的机构、数据种类以及分析方法等。

3.总体情况分析本章节着重分析2011年全国死亡人口总数、死亡率、死因构成等情况,给出具体的数据统计和图表展示,对死因情况进行概览。

4.主要死因分析在本章节中,详细分析并总结2011年主要死因的情况,包括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等,对每个主要死因的发病原因、死亡率以及高发人群等进行细致的探讨和解释。

5.地区差异分析本章节针对2011年各地区死亡情况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地区的死因构成、死亡率等指标,找出地区间的差异和原因。

6.年龄结构分析在本章节中,分析2011年各个年龄段的死亡情况,重点关注不同年龄段的死因构成和死亡率等指标,分析不同年龄段的死亡特点和原因。

7.性别差异分析本章节通过比较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死因构成、死亡率等指标,探讨性别差异对死亡情况的影响,给出具体的统计数据和分析结论。

8.高风险群体分析在本章节中,通过分析2011年死因监测数据,找出高风险群体,包括职业、年龄、人口密度等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为进一步的干预和预防提供依据。

9.结论和建议在本章节中,基于对2011年死因监测数据的详细分析,总结出该年度的死因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相关部门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详细的数据统计表格、图表以及相关研究报告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包括死因监测条例、公共卫生管理法等,这些法律名词会在文档中出现,附带简要注释以保证读者对相关法律概念的理解。

2008至2011年河北省死因监测主要死因分析

2008至2011年河北省死因监测主要死因分析
码 作 为 分 类 标 准 。 1 . 3 统计学分析 将监 测数 据转换 成 D e a t h R e g系 统 数 据 , 用
2 . 2 不 同性别居 民死 因分 析
按 I C D . 1 0分类 , 河北省 2 0 0 8至
2 0 1 1年男 性、 女性居 民前 8位死 因顺位不全一致 。男性前 3位 死因依 次是 : 心脑血管疾病 ( 2 5 7 . 9 2 / 1 0万 ) 、 恶 性 肿 瘤
响 当地居 民健康 的主要 疾病 , 可 以反 映一个 地 区的卫 生状 况、 居 民健康水平 和疾病 危 害程 度 , 为制定 预 防措 施 提供 科 学依 据 … 。为科学分析 河北 省居 民病 死率水 平 、 病 死原 因、 死 因构 成及顺位 , 本文将 河北 省 2 0 0 8至 2 0 1 1 年 死 因监 测点 居 民病 、
河北 医药 2 0 1 3年 7月 第 3 5卷 第 1 4期
H e b e i Me d i c a l J o l



21 95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7 3 8 6 . 2 0 1 3 . 1 4 . 0 6 6
1 0万 ) 、 恶性 肿 瘤 ( 8 7 . 1 3 / 1 0万 ) 、 伤害( 3 2 . 3 3 / 1 0万 ) , 前 3位 死因构成为 8 5 . 3 5 % 。前 8位 死 因 的 死 亡 率 男 性 均 明 显 高 于 女 性( P <0 . o 1 ) 。见 表 1 。
死因统计软件 D e a t h R e g 2 0 0 5进行 统计 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 x
伤死亡原 因分析如下 。 1 对 象 与 方 法 1 . 1 研究对象 选择 2 0 0 8年 1月 1 日至 2 0 1 1年 1 2月 3 1日

居民伤害死亡资料分析

居民伤害死亡资料分析

居民伤害死亡资料分析为了解居民伤害死亡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荣成市2003年至2005年居民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荣成市2003年至2005年居民死因资料来源于常规死亡报告,死因按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9分类汇总。

每例死亡均按个案式录入计算机,用Excel 2000进行统计分析。

以2002年荣成市统计局公布的总人口732 147人(男性368 156人,女性363 991人)为标准人口。

2结果2.1死亡率2003年至2005年荣成市居民全死因累积死亡16 333人,年均死亡率为202.72/10万,其中因伤害死亡891人,占总死亡人数的5.46%,年均死亡专率为44.03/10万,标化死亡专率为40.77/10万。

其中,男性伤害死亡711人,年均死亡专率为69.72/10万,标化死亡专率为64.38/10万;女性伤害死亡180人,年均死亡专率为17.93/10万,标化死亡专率为16.47/10万。

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t=17.3)。

各年伤害死亡情况见2.2死因分类在伤害死亡的891人中,交通事故死亡428人,其中男性365人,女性63人,占伤害死亡数的48 .04%;自杀死亡171人,其中男性93人,女性78人,占伤害死亡数的19.19%;生产事故死亡81人,其中男性80人,女性1人,占伤害死亡数的9.09%;溺水死亡76人,其中男性63人,女性13人,占伤害死亡数的8.53%;其他意外死亡45人,其中男性38人,女性7人,占伤害死亡数的5 .05%;他杀死亡45人,其中男性34人,女性11人,占伤害死亡数的5 .05%;意外中毒22人,其中男性19人,女性3人,占伤害死亡数的2.47%;触电死亡7人,其中男性7人、火灾死亡7人,其中男性4人,女性3人,各占伤害死亡数的0.79%;酒精中毒死亡6人,其中男性6人,占伤害死亡数的0.67%;冻死3人,其中男性2人,女性1人,占伤害死亡数的0.34%。

2011年中部某县区居民死因情况分析

2011年中部某县区居民死因情况分析

2011年中部某县区居民死因情况分析居民死亡资料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生命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准确可靠的人群死亡信息可以反映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卫生问题,对制定我市的人口和卫生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目的通过持续、系统地收集死亡病例,了解辖区人群的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健康的因素,并分析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居民与慢病相关的死亡水平、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

确定本区的主要卫生问题,通过采取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干预措施和卫生发展战略,提供群众需求的卫生服务,为制定和评价卫生规划提供依据。

三、方法1.医疗机构死亡人口县级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患者死亡后,由诊治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医疗机构防保科人员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7天内完成ICD-10死因编码,并进行网络直报。

2.社区死亡人口社区死亡的人口,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的医生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

区疾控中心每月收集一次《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并有交接记录,由专业死因网报人员进行网络直报。

四、数据分析.1.分析内容: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年进行分析,统计辖区内人口死亡信息,包括死亡人口数,男女性死亡人口数及比例,死亡人口的年龄分布,计算本地区居民死因顺位和各年龄组居民死因顺位等。

2.统计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和EXCLE表格进行死亡人口数据的统计分析。

五、监测结果1.基本情况辖区内2011年常住人口总数为403000人,从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辖区死亡人口数为1957人,其中男性1146人,女性811人,男女性别比1.41:1。

2.我区2011年死亡人口死因顺位2011年1月到12月,我区前5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169.00/10万)、肿瘤(153.60/10万)、呼吸系统疾病(78.41/10万)、损伤中毒(25.81/10万)及营养代谢疾病(21.09/10万)。

按照不同性别的死因顺位分析结果得出,男性死因顺位前5位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事件、营养代谢疾病;女性死因顺位前5位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营养代谢疾病、损伤及中毒事件。

2011年青州市居民死亡监测资料分析

2011年青州市居民死亡监测资料分析

2011年青州市居民死亡监测资料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居民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为政府制订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2011年青州市居民死亡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2011年调查居民913361人,死亡5721人,死亡率为626.37/10万,其中男性为703.32/10万,女性为588.89/10万,0岁为502.24/10万,1-4岁为23.75/10万,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逐渐上升。

前4位死因,总人群及男性死因前4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伤害,女性死因顺位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女性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和伤害。

结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寻求政府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切实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伤害的预防和控制。

【关键词】死亡原因监测分析青州市自2011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死因监测工作。

为了解全市居民的死亡原因及死亡率,为政府制订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对2011年青州市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1.1 资料来源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常住地为青州市的死亡人口资料。

1.2 资料统计死因分类采用国际通用的ICD-10编码,资料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全死因死亡率 2011年调查居民913361人,死亡5721人,死亡率为626.37/10万,其中男性为703.3/10万,女性为588.89/10万,0岁为438.17/10万,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逐渐上升。

见表1。

2.2 主要死因顺位总人群及男性死因前4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伤害,女性死因顺位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总人群前4位死因在全部死因中所占比例为82.99% (4748/5721),其中男性为83.84%(2720/3244),女性为81.87%(2028/2477)。

2011年死因分析(1)

2011年死因分析(1)

东丽区2011年居民死因监测报告一、监测内容和方法1、监测内容:具有东丽户籍居民发生的死亡及死亡原因2、死亡信息收集:在医疗机构发生的死亡,由医疗机构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进行网络直报。

居民在家中死亡,由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死者家属提供的死者病史、居民身份证、居住地居委会(村委会)证明,填写《居民死亡推断书》并进行网络直报。

区疾病控制中心对上报信息进行审核与汇总统计。

3、人口资料来源:公安东丽分局户政科户籍统计资料4、死因分类标准:按照国际分类ICD-10进行死因分类和编码。

二、监测结果1、医学人口统计1.1 2011全区平均人口数为354131人,其中男性为180323人,女性为174387人,同比增长2.81%,男性增长4.44%,女性增长1.53%。

1.2 全年出生总数3640人,粗出生率10.28‰,其中男性1899人,女性1741人,人口出生性别比109.08。

1.3全年死亡总数为2007人,其中男性为1068人,女性为939人;粗死亡率5.67‰,其中男性为5.92‰,女性为5.38‰;婴儿死亡11人,其中新生儿8人,婴儿死亡率为3.02‰。

1.4 2011年自然增长率为4.61‰,同比下降了上升了1.99个千分点。

1.5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6805人,老龄人口比例为10.39%,较上年上升0.17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明显高于7%的老龄化标志。

1.6 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1.47岁,比去年上升了2.08岁,其中男性为81.22岁,比去年上升了3.17岁,女性为81.89岁,比去年上升了1.82岁。

2、居民死亡情况2.1 全年报告户籍居民死亡2007例,粗死亡率5.67‰,较2011年的6.34‰下降10.56% ,低于天津市2010年粗死亡率2.2分性别死亡率2.3分年龄死亡率3、居民主要死因顺位与构成年全区居民前五位死因排位依次为心脏病622例(死亡专率为175.64/10万)、恶性肿瘤575例(死亡专率为162.37/10万)、脑血管445例 (死亡专率为125.66/10万)、呼吸系统疾病131例(死亡专率为36.99/10万)、损伤和中毒84例(死亡专率为23.72/10万),分别占死亡总数的30.99%、28.65%、22.67%、6.53%和4.19%,五位死因之和占全部死因的92.53%。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2011PPT模板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2011PPT模板
4.3不同地区和城乡人群的三大类 疾病死亡水平及构成
07
五死亡原因及顺位
五死亡原因及顺位
5.1总人群及不同性别人群主要疾病死亡率、构成比与 顺位 5.2城乡不同性别人群主要疾病死亡率、构成比与顺位 5.3不同地区分性别人群主要疾病死亡率、构成比与顺 位 5.4城乡不同地区分性别人群主要疾病死亡率、构成比 与顺位 5.5不同年龄段人群主要疾病死亡率、构成比与顺位
08
六主要大类疾病死亡率与死因顺位
六主要大类 疾病死亡率 与死因顺位
6.1主要感染性疾病死亡率与死因顺位 6.2主要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与死因顺位 6.3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与死因顺位 6.4主要伤害死亡率与死因顺位
09
七地区别、性别、年龄别、死因别死 亡数和死亡率
七地区别、性别、年龄 别、死因别死亡数和死 亡率
7.1地区别、性别、年龄别、死 因别死亡数
7.2地区别、性别、年龄别、死 因别死亡率
10
附录1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孕产妇死亡、 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样式
附录1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 及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 童死亡登记副卡样式
附录1-1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样式
附录1-2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
附录1-3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 卡
202x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 据集2011
演讲人
2 0 2 x - 11 - 11
01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 2011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 2011
02
前言
前言
03
一概述
一概述
1.1全国疾病监测系统调整概况 1.2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 据报告流程 1.3统计分析方法 1.4数据质量评价

从居民死亡漏报分析谈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存在问题及对策

从居民死亡漏报分析谈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存在问题及对策

从居民死亡漏报分析谈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存在问题及对策李卫红;杨国强【期刊名称】《疾病监测》【年(卷),期】2006(021)011【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居民死亡调查和死亡病例网络直报的死亡率、死亡漏报率,发现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年驻马店市驿城区居民死亡调查、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网络直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居民死亡总漏报率为87.59%.网络直报死亡率为56.91/10万明显低于居民死亡调查死亡率458.63/10万(P<0.001);农村居民死亡漏报率为95.36%明显高于城市居民死亡漏报率36.39%(P<0.001);因病死亡漏报率与其他原因死亡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居民死亡漏报严重,网络直报死亡率严重低于居民调查死亡率.农村居民死亡漏报率高于城市.建议:健全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制度;扩大死因监测范围;完善死因监测网络直报技术规范;加强监督和指导,建立、健全奖罚制度.【总页数】2页(P607-608)【作者】李卫红;杨国强【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驻马店,463000;河南省驻马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驻马店,4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相关文献】1.2008年~2010年昆明市死因监测网络直报情况分析 [J], 龚鹤琴;张茂镕2.2010年石家庄市居民死亡原因监测网络直报评价 [J], 蔡建宁;冯素青;张晓琳3.捕获-再捕获方法在估计居民全死因死亡漏报率中的应用 [J], 李晓铷; 张小鹏4.开展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动态及时掌握人群死因分布 [J], 廖江张梦群魏咏兰5.天津市居民死亡原因监测网络直报评价 [J], 张辉;宋桂德;杨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海省死因监测方案6[1].26

青海省死因监测方案6[1].26

青海省居民病伤死因监测方案(试行)居民死亡报告和死亡原因统计工作是通过持续、系统地收集人群死亡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和规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死亡资料分析产生的“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等健康指标和死亡统计信息是反映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要科学指标,同时也是医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科学研究的基础信息。

一、监测目的了解我省居民死因分布特征以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我省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监测地区及内容在西宁市四区,海东地区互助县、平安县,海北州门源县,海南州共和县,海西州都兰县及果洛州玛沁县,开展病伤死因监测工作。

三、监测方法(一)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1、监测地区患者死亡后,由诊治医生填写《青海省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以下简称《死亡证》)。

2、医疗机构应在开具《死亡证》后7天内完成死亡编码,并由专人负责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于每月10日前将填写完整的《死亡证》的第二联送交所在辖区的县(区)疾控机构。

3、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于7天内完成死亡编码,每月10日前将填写完整的《死亡证》的第二联送交所在辖区的县(区)疾控机构,县(区)疾控机构应在接到后的当天网络直报。

4、县(区)疾控机构负责每天对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死亡卡片进行审核、更正和确认。

5、发现不明原因肺炎死亡病例。

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进行报告。

(二)县以下医疗机构1、对于发生在乡镇卫生院(包括街道医院及其它医疗机构,下同)的死亡个案,由诊治医生填写《死亡证》;对于发生在家庭和医院外其它场所的死亡个案,由村(社区)医生出具《死亡证》,并定期将第二联报所在辖区的乡镇卫生院。

乡镇卫生院指定专人于每月10日前将第二联送交当地县(区)疾控机构,县(区)疾控机构应在接到后的当天网络直报。

2、有条件进行网络直报的乡镇卫生院每月20日前负责将本辖区上个月全部死亡个案通过网络进行报告。

2016年度某死因监测年度分析结果汇报

2016年度某死因监测年度分析结果汇报

2016年xx县死因监测年度分析报告一、背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乡居民生活、行为改变, 也从根本上使人群疾病模式发生改变,随之我国人口的死亡谱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主要死因。

全国已经通过开展全人群的死因监测,来了解全人群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和死亡模式的情况。

因此为了评价出我县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卫生状况,结合我县的地理环境、经济文化、人口学特征,从而为制定相应的卫生策略提供依据,死因监测工作已是我县的重要公共卫生工作。

(一)xx县基本情况xx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处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乌江流经南北,国道319线、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东西贯通,距主城3小时车程,有较为方便的水陆交通条件,也是重庆的出海通道之一。

北接湖北,南连贵州,与市内武隆、黔江等区县为邻。

全县幅员面积3903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为171人/平方公里。

全县最高海拔1859m、最低海拔194m。

境内居住着苗、土家、蒙古、回等1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9.5%。

全县辖11镇28乡,300个村(社区),1979个村居民小组;全县总人口69万,常住人口51.3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907人,死亡报告4078人。

(二)xx县死因监测历史和现状xx县从2008年开始在我县10个乡镇开展人群死因监测(2008年才纳入网络直报),2010年4月开始在我县动态、全面地收集人群死亡信息。

目前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卫生院以及其他所有医疗机构均开展了死因监测工作。

二、目的死因监测是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监测,由于死亡比疾病具有更明确、更直接的含义,死因监测数据是公共卫生信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信息之一,死亡原因资料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状况,是评估人群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是估计人群卫生需要,是制定卫生政策、评价卫生工作质量和效果的科学依据。

死因资料也是研究人口自然变动规律的重要依据,同时也间接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及生物物理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居民死亡原因统计调查及质量分析

居民死亡原因统计调查及质量分析

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其变化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制定卫生政策、评价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效果的科学依据。

卫生部和科技部早自2006年开始就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

巨鹿县为贯彻十八大精神,能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分别于2013年、2014年对县域内居民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统计调查基本摸清了县域内居民死亡率水平及主要死亡原因,确定了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但在统计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不少问题,涉及调查方法、资料收集上报误差、漏报等内容。

1统计基本数据居民死亡原因调查由巨鹿县卫生局主办,县医院承办,调查对象为巨鹿县辖区内的所有在调查时间范围内死亡的居民,基础数据由乡村医生通过调查表的形式进行搜集,乡卫生院填报并上交至县卫生局进行整理分析,调查时间为2013、2014自然年。

根据两年的死亡原因调查数据得出,居民平均寿命2013年、2014年分别为71.21岁、71.40岁,均低于2010年全国及河北省居民平均寿命(全国平均寿命74.83岁,河北省平均寿命74.97岁),说明居民健康水平仍较低;从居民死亡原因看,2013年男性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意外死亡,女性为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恶性肿瘤、意外死亡,2014年男性为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恶性肿瘤、意外死亡,女性为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意外死亡;从病种平均寿命来看,2013年脑血管病平均寿命74.09岁、心血管病75.05岁、意外死亡平均寿命47.10岁(人数男性占82%),2014年脑血管病平均寿命72.8岁、心血管病73.2岁、意外死亡平均寿命46.5岁(人数男性占69.6%)。

从以上调查结果看,县域内居民健康水平仍较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健康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慢性病及癌症仍未得到应有的控制,仍然是威胁城乡居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况且经过我国多年卫生工作实践表明绝大多数的慢性病及癌症是可防可控的,为此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各项有关健康教育的工作。

2012-2014年潍坊市伤害死亡状况及疾病负担分析

2012-2014年潍坊市伤害死亡状况及疾病负担分析

o n c a u s e s o f i n j u r y d e a t h s a m o n g r e i g s t e r e d r e s i d e n t s i n We i f a n g b e t w e e n 2 0 1 2 a n d 2 0 1 4 w a s na a l y z e d i n t e r ms o f mo r t a l i t y t o a s s e s s t h e g e n e r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d e a hs t , i n t e r ms o f p o t e n t i l a y e a r s o f l i f e l o s t ( P Y L L ) t o d e t e mi r n e h t e r e d u c i t o n i n l i f e , a n d i n t e r ms o f d i s a b i l i t y - a d j u s t e d l i f e y e a r s ( D A L Y s ) t o i n d i r e c t l y m e a s u r e he t d i s e a s e b u r d e n a n d e s t i m a t e t h e e c o n o m i c b u r d e n . R e s u l t s I n
An a l y s i s o f i n j u r y d e a t h s a n d d i s e a s e b u r d e n i n We i f a n g Ci t y
b e t we e n 2 01 2 a nd 2 01 4

2011年某市死亡调查分析报告

2011年某市死亡调查分析报告
防 治工作 的 重点在 于进 一 步健 全社 区卫 生服 务 ,加 强慢性 非传 染性 疾 病及 伤 害的 防治 力度 。
【 关键 词 】死亡 调 查 ;慢性 病 ; 分析 报告
中 图分 类 号 :R8 . 1 137
文献标 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 7- 14 (02 4 0 8 - 2 6 1 8 9 2 1)2 - 05 0
度统 计学意义 (=0. , <. ),  ̄ 26 9 P 0 1 男性高于女 4 0 性, 见表1 。
2 . 2死亡 病例年龄分布
发病 及 分布 规律 ,为 制定 防治 规划 及预 防干 预措 施评 价提 供科 学依 据 ,我们对 2 1年安丘市死亡情 况进 行了调查分析 。 01 1 资料 来 源
21 0 2年 8月第 1 0卷 第 2 4期
20 : 9 0l78 .

临 床研 究 ・ 8 5
疗对 b[ . LJ 中国矫 形 外科杂 志,0 1 () 2 —3. ] 2 0 ,4: 83 0 8 3 [】 H ls o BL L Moi . w bc dnc o dr a 7 om t m E , D, rzU1 aka eks u e i r j t o n h pn
安丘市 自 09 月 1 起 ,开展死亡 报告 ,全市 统一使用标 准格 2 0年7 日
见表 2 。显 而易见 ,随着 年龄 的增 长 ,居 民死亡 构成 比升高 。各
年龄段 男女死亡差异具有高度统计 学意义 ( =9 . , < . )。 Z 16 1 P OO 2 7 1 表2 安 丘市 2 1年居 民病 伤死亡 病 例年龄 分布 01
复 效果 观察 [ . 南人 文科 技学 院学 报 , 0 , 94: —3 J湖 ] 2 91 () 23 . 0 0 3 [】 石 风英 . 复 护理 学 [ . : 民卫生 出版社 , 0 : 2 5 康 M] 北京 人 2 41 . 0 4 [] 王伟 , 如 , 朋, 18 6 齐进 刘 等.1N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的手 术和 非手 术 治

2004~2005年蓬莱市居民伤害死亡状况分析

2004~2005年蓬莱市居民伤害死亡状况分析

2004~2005年蓬莱市居民伤害死亡状况分析袁文兴;高明辉;宁福江;陈箫莹【期刊名称】《预防医学论坛》【年(卷),期】2008(14)12【摘要】[目的]了解居民伤害的死亡水平,分析伤害的死因构成与分布特征,为开展伤害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蓬莱市2004~2005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中的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伤害死亡2004年492例,2005年444例,死亡率(/10万)为110.18、99.69,标化死亡率为88.63、80.27。

2年伤害平均死亡率为104.94,男性为145.73,女性为64.01;0~14岁为28.21,15~34岁为71.92,35~54岁为116.34,55~74岁为128.79,75岁以上为377.45。

居民伤害主要死因为道路交通伤害(332例)、自杀(277例)、不明原因的伤害(129例)和跌落(75例);首位伤害死因男性是道路交通伤害(占39.32%),女性是自杀(占41.40%)。

伤害引起的死亡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损失22.70岁。

[结论]蓬莱市居民伤害死亡率较高,道路交通伤害和自杀是伤害死亡的重要原因。

【总页数】3页(P1177-1178)【关键词】伤害;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作者】袁文兴;高明辉;宁福江;陈箫莹【作者单位】山东省蓬莱市卫生防疫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5.3【相关文献】1.2004-2013年西安市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J], 张晓宇;赵国栋;侯斌;杜晓婷2.湖南省某县2004年居民伤害死亡状况及疾病负担 [J], 黄霜;黄民主;凡琴;李成华;张群力;明辉3.2004-2018年浙江省宁波市居民伤害死亡流行趋势分析 [J], 朱银潮; 王永; 李辉4.2004~2005年蓬莱市死因监测点居民死亡情况分析 [J], 宁福江;高明辉;陈箫莹;贺巧红5.蓬莱市2004—2005年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分析 [J], 高明辉;宁福江;陈箫莹;贺巧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省城乡居民脑卒中死亡预测分析

山东省城乡居民脑卒中死亡预测分析

山东省城乡居民脑卒中死亡预测分析
张建国;郭晓雷;于国防;龚学水
【期刊名称】《疾病监测》
【年(卷),期】1998(13)12
【摘要】本文对山东省居民1970~1997年脑卒中死亡率进行了动态分析,并根据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建立灰色系统理论模型,对山东省城乡1998~2007年脑卒中死亡趋势作出预测。

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脑卒中粗死亡率近27年间增长了9432%,标化死亡率增长了7728%。

脑梗塞占脑卒中死亡的比例逐年上升,而脑出血则反之。

如不加以预防和控制,在未来的10年间,脑卒中标化死亡率城、乡将分别上升至6150/10万,7363/10万,比1997年分别增加170%,1452%。

【总页数】4页(P450-453)
【关键词】死亡率;预测;脑中风;山东
【作者】张建国;郭晓雷;于国防;龚学水
【作者单位】山东省卫生防疫站;济南市历下区卫生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02
【相关文献】
1.山东省城乡居民1970—1995年死亡模式分析 [J], 张建国;金秀媛
2.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方案
的通知 [J], ;
3.河南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及预测分析 [J], 张俊清;郭亮;师灿南;王军
4.2008年城乡居民前10位疾病死亡专率及死亡原因构成 [J],
5.山东省城乡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水平的变化及其趋势预测 [J], 张建国;金秀媛;宋东;曹杰;龚元东;郭晓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青州市居民死亡监测资料分析
发表时间:2013-02-28T08:55:37.4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7期供稿作者:钟鸣张瑞林于涛郑文贵[导读]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寻求政府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切实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伤害的预防和控制。

钟鸣1,2 张瑞林3 于涛3 郑文贵(通讯作者)1
(1山东大学公共卫生院山东济南 250012)
(2青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青州 262500;3青州市人民医院山东青州 262500)
【中图分类号】R12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7-0009-02
【摘要】目的了解居民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为政府制订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2011年青州市居民死亡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2011年调查居民913361人,死亡5721人,死亡率为626.37/10万,其中男性为703.32/10万,女性为588.89/10万,0岁为502.24/10万,1-4岁为23.75/10万,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逐渐上升。

前4位死因,总人群及男性死因前4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伤害,女性死因顺位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女性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和伤害。

结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寻求政府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切实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伤害的预防和控制。

【关键词】死亡原因监测分析
青州市自2011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死因监测工作。

为了解全市居民的死亡原因及死亡率,为政府制订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对2011年青州市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1.1 资料来源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常住地为青州市的死亡人口资料。

1.2 资料统计死因分类采用国际通用的ICD-10编码,资料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全死因死亡率 2011年调查居民913361人,死亡5721人,死亡率为626.37/10万,其中男性为70
3.3/10万,女性为588.89/10万,0岁为438.17/10万,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逐渐上升。

见表1。

2.2 主要死因顺位总人群及男性死因前4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伤害,女性死因顺位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总人群前4位死因在全部死因中所占比例为82.99% (4748/5721),其中男性为8
3.84%(2720/3244),女性为81.87%(2028/2477)。

见表2。

3 讨论
资料显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伤害是青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居民死因顺位与全国情况基本一致。

35岁以下伤害为首要的死亡原因,35岁以上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慢病疾病及伤害为主要的死亡原因。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寻求政府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切实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造成青壮年的死亡首要原因的伤害预防和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