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保健的8大重点

合集下载

初生婴儿的护理要点

初生婴儿的护理要点

初生婴儿的护理要点初生婴儿是家庭中的新生命,需要特别的护理和关爱。

以下是初生婴儿护理的要点,帮助父母正确照顾他们的宝宝。

一、饮食营养1. 母乳喂养:母乳是初生婴儿最好的食物,具有丰富的营养和抵抗力。

妈妈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喂养8-12次,根据婴儿需求来喂养,并保证正确的哺乳姿势。

2. 配方奶喂养:如果母乳喂养不可行,可以选择配方奶喂养。

使用适合新生儿的奶粉,并按照说明准确配置奶粉,保持奶瓶的卫生。

二、保持干净卫生1. 洗澡:初始几周内,每周只需给婴儿洗一两次澡。

用温水擦拭宝宝的身体,避免使用肥皂和洗发水。

确保洗澡水温适宜,不要让婴儿受凉。

2. 必要的清洁:每次换尿布时,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纸巾清洁宝宝的臀部。

对女婴来说,要注意从前向后擦拭,以防细菌感染。

3. 空气和环境清洁:保持宝宝所处的环境干净整洁,避免室内有过多的灰尘和异味。

要保持室温适宜,避免宝宝过热或过冷。

三、睡眠1. 定时睡觉:新生儿需要大约16-1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按照宝宝的需要,合理规划白天和晚上的睡眠时间,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2. 安全睡眠环境:将婴儿放在宽敞的婴儿床上,避免共睡或将宝宝放在软床上睡觉。

确保床上没有多余的枕头和毛绒玩具,以免威胁到婴儿的安全。

四、保持适宜的室温1. 衣着:根据环境温度选择宝宝合适的衣着。

通常,宝宝需要多一层衣物比成人多穿。

2. 室温:确保宝宝所处的房间温度适宜,一般在24-26摄氏度之间。

五、日常保健1. 长指甲:婴儿的指甲生长迅速,要保持指甲的干净整洁,同时保持适当长度,以免划伤自己。

2. 皮肤护理:婴儿的皮肤非常娇嫩,不要过度按摩或使用刺激性的化学品。

使用温水和温和的无香皂来清洁宝宝的皮肤,并保持其柔软和滋润。

3. 颈部支撑:抱婴儿时要确保其脖子和头部得到支撑,以避免颈部受伤。

六、关注宝宝的健康状况1. 监测体温:及时测量和监测宝宝的体温,正常体温范围在36.5-37.5摄氏度。

儿科护理学重点整理

儿科护理学重点整理

儿科护理学重点整理.doc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生理、心理、生长发育等特点及其健康问题的学科。

以下是儿科护理学的重点整理:
1.常见疾病的护理:儿科常见疾病包括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发热、腹泻、疫苗接种等。

在对这些疾病进行护理时,需要注意患儿的饮食、休息、药物管理以及心理护理等方面的问题。

2.新生儿护理:新生儿护理包括新生儿的常规护理、喂养、体温调节、日常护理以及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等方面。

护士需要了解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掌握相关的技能,提高新生儿护理水平。

3.儿童营养护理:儿童的饮食是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因素。

护士需要指导家长正确选择食物、控制食量、合理搭配,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4.口腔护理:儿童口腔保健是防止龋齿、牙周疾病的关键。

护士需要教育儿童正确刷牙、口腔清洁等方面的知识,促进儿童口腔健康。

5.儿童心理护理:儿童心理健康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

护士需要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走向,提供安全的护理环境,积极开展康复教育和心理干预。

6.特殊儿童护理:特殊儿童包括早产儿、新生儿窒息、皮肤病患儿、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儿童等。

护士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
况,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护士需要全面了解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掌握儿童护理的基本技能,并提高儿童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新生儿早期必要保健(EENC)指引解析

新生儿早期必要保健(EENC)指引解析

新生儿早期必要保健(EENC)指引解析新生儿早期必要保健(Early Essential Newborn Care, EENC)是一套针对新生儿的基本保健指引。

这些指引旨在确保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头几个小时内得到适当的护理和保健,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的健康风险。

EENC的主要目标是提供早期启动的必要护理,以促进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存。

以下是EENC指引的一些关键要点:1. 保暖:新生儿出生后容易失去体温,因此保暖是非常重要的。

使用暖气灯、温水袋或皮肤接触的方式来保持新生儿的体温稳定。

2. 早期的皮肤接触:将新生儿放在母亲的胸部,促进早期的皮肤接触和亲子联系。

这有助于建立母婴之间的情感联系,并有助于启动母乳喂养。

3. 早期喂养:鼓励母乳喂养,并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开始喂养。

早期喂养有助于提供新生儿所需的营养和抗体,同时促进母婴之间的联系。

4. 新生儿感染预防:在进行任何护理操作之前,洗手是至关重要的。

确保使用洁净的水和肥皂进行洗手。

此外,使用无菌的器具和清洁的环境来预防感染的发生。

5. 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通过检测新生儿的血液或其他样本来早期识别潜在的健康问题。

这可以帮助及早治疗可能存在的疾病,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

6. 早期护理记录:进行详细的早期护理记录,包括新生儿的体温、喂养时间、排尿和排便情况等。

这将有助于监测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并提供必要的医疗干预。

总之,新生儿早期必要保健(EENC)指引提供了针对新生儿的基本保健措施。

通过实施这些指引,我们可以确保新生儿在最初的几个小时内得到适当的护理和保健,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和生存。

儿科护理学(第四章)

儿科护理学(第四章)
(五)预防疾病和意外
第一节 不同年龄期小儿的保健重点
三、婴儿期保健
4个月以内, 鼓励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婴儿应选配方奶粉。4个月后开始给婴儿添加辅助食品, 由一种到多种, 由少量开始逐渐增加。添加辅助食品时应注意观察婴儿的食欲及消化功能, 防止发生消化不良和腹泻。
(一)合理喂养
(1)卫生: 每日早晚应给婴儿部分擦洗。(2)衣着: 婴儿衣服应简单、宽松,以便于穿脱和四肢活动,且应少接缝,以避免摩擦皮肤。衣服不宜用纽扣,宜用带子代替,以免婴儿误食或误吸。(3)睡眠: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婴儿健康的先决条件之一。婴儿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6个月前每天睡15~20小时,1岁时每天睡15~16小时。睡觉时,通常侧卧是最安全和舒适的。侧卧时要注意两侧经常更换,以免面部或头部变形。
第一节 不同年龄期小儿的保健重点
六、学龄期保健
做好智力开发与思想品德教育, 学习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开展心理、生理卫生教育, 避免青春期生理、心理问题的发生。
第一节 不同年龄期小儿的保健重点
六、学龄期保健
学龄儿童不适应上学是此期的常见问题, 表现为焦虑、恐惧或拒绝上学。家长一定要查明原因, 采取相应措施。同时, 需要学校和家长的相互配合, 帮助儿童适应学校生活。
(二)日常护理
第一节 不同年龄期小儿的保健重点
三、婴儿期保健
婴儿容易感染传染性疾病, 为保证婴儿健康成长, 必须切实按照计划免疫程序, 为婴儿完成预防接种的基础免疫, 预防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同时, 要对婴儿进行生长发育监测, 及时纠正, 以预防佝偻病、营养不良、肥胖症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等疾病的发生。意外事故是婴儿最常见的死因之一, 包括异物吸入、窒息、中毒、烧伤和烫伤、溺水、跌伤等, 应注意防护。

新生儿护理大全-准妈妈必备

新生儿护理大全-准妈妈必备

新生儿护理•足月新生儿如何护理?(一)清理口腔:胎儿娩出时应迅速清除口咽部的粘液和羊水,以免误吸,弓I起吸入性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因新生儿口腔粘膜薄嫩,易受损伤。

如果出现“鹅口疮” 一一口腔粘膜出现点片状的白膜,可轻轻涂擦制霉菌素药水。

保温: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将其全身轻轻擦干,用洁净温暖的棉毯包裹。

室温不能低于2 3C。

新生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C。

生后第一天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体温稳定在3 6.5C左右时,可改为每6〜12小时测一次。

若体温低于3 6C或高于3 8C时,应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滴眼:初生后即用0 .5%新霉素或0 .25%氯霉素滴眼,以防新生儿眼炎。

眼睛分泌物多时,可用生理盐水或2%硼酸棉球拭净后再滴眼药。

体位:除妈妈抱起喂奶外,新生儿整日卧床休息。

应保证有足够睡眠时间,每日在20小时以上。

最好采取侧卧位,尤其喂奶后应向右侧卧,平时采取左侧卧。

经常变换体位,可防止睡偏头。

仰卧不安全,此种体位,如漾奶时,可引起窒息。

可不必枕枕头,如枕时枕头的高度应大致同肩宽,更不能用硬枕头来矫正头形。

•足月新生儿如何护理?(二)皮肤清洁:新生儿腋下、腹股沟及其它皮肤皱折处胎脂较多,可用消毒植物油纱布轻轻揩去,以免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皮肤引起糜烂。

生后第二天起,每晨喂奶前应进行淋浴冲洗。

臀部卫生:新生儿臀部皮薄肉嫩,若经常泡在尿或粪之中,则易糜烂,引起臀红--“尿布皮炎”。

每次大便后均应用温水洗净臀部并擦干,在肛周及外阴涂以植物油或紫草油,或薄薄涂一层凡士林以保护皮肤。

若出现尿布皮炎,应暴露局部,保持干燥,涂紫草油或1 0%鞣酸软膏治疗。

尿布应用柔软吸水的棉布,经常烫洗。

不要用洗衣粉洗,因洗衣粉不易冲净,残留在尿布上刺激婴儿皮肤,易引起臀红。

大小便后应及时更换尿布,对尿布皮炎的防治也很重要。

脐带护理:脐带断端是皮肤的暴露伤口,一旦感染,轻者可致脐炎,重者可引起败血症,故应加强护理。

初生后2小时内应注意脐部有无出血,后每日检查更换消毒的包扎纱布一次,用7 5%酒精擦净消毒。

儿科护理学重点(2017)

儿科护理学重点(2017)

★★第一章绪论儿童年龄的分期及保健重点: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止。

保健重点:孕期保健和胎儿保健。

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后28天。

保健重点:强调护理,如保暖、喂养、消毒隔离、清洁卫生等。

3、婴儿期: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

保健重点:①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②有计划地接受预防接种,完成基础免疫;③重视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培养。

4、幼儿期:自满1周岁到满3周岁之前。

保健重点:①注意智力开发;②注意饮食习惯的培养;③注意防病治病,防止意外。

5、学龄前期:自满3周岁到6-7岁入小学前。

保健重点:①继续生长监测;②重视早期教育;③加强体格锻炼,注意防病治病。

6、学龄期:自6-7岁入小学始到进入青春期前。

保健重点:①加强教育,促使全面发展;②注意安排规律的生活、学习和锻炼,避免思想过度紧张;③注意预防近视眼和龋齿。

7、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为10-20岁。

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

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

保健重点:①保证足够营养、休息;②因神经内分泌对内脏调节不稳定,可出现良性甲状腺肿、贫血、女孩有月经不规则、痛经等,注意防治。

③并根据心理精神特点注意教育和引导,保证身心健康。

儿童免疫特点:新生儿血清IgM浓度低,易患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婴幼儿期SIgA缺乏,易患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

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1、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2、实施身心整体护理;3、减少创伤和疼痛;4、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5、多学科协同护理。

★★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生长发育规律: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2、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最晚;淋巴系统先快后慢。

3、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有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或一般规律。

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因素(决定生长发育的潜力)和环境因素(营养、疾病和孕母情况)。

新生儿期保健

新生儿期保健

新生儿期保健〔一〕新生儿保健的重要性:新生儿初离母体,从子宫内生活转到外界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新生儿生理机能发育尚未完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抗感染的能力弱,如果护理不当,容易患病,且病情变化快,容易由轻变重,死亡率高。

新生儿早期〔生后第一周〕是由宫内过渡到外界生活的适应期,也是生命的最脆弱期。

因此,做好新生儿期保健非常重要。

〔二〕新生儿保健具体内容:1.新生儿疾病筛查:出生72小时后进展新生儿疾病筛查。

2.新生儿听力筛查:出生后72小时左右进展新生儿听力筛查。

3.新生儿眼病筛查:有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对新生儿进展常规眼病筛查。

4.抚触:生后即可进展抚触,以增强新生儿的睡眠、食欲、抗病,并促进母婴交流。

5.保暖:新生儿体温调节机能差,体温易随环境温度的上下而变化,因此,要随着气温的上下,随时调节环境温度和衣被包裹。

新生儿居室的温度宜保持在18~24°C,湿度保持在50%~60%。

尤其冬季出生的新生儿更需注意保暖,必要时可用热水袋或取暖器加以保暖。

6.喂养:坚持纯母乳喂养。

正常的新生儿生后半小时内开场吸吮母乳和皮肤接触,注意有效吸吮并按需喂奶。

确因特殊原因而不能坚持母乳喂养者,可用乳制品代替,但不能用米糊等淀粉类食物喂养。

7.衣服及尿布的备制:〔1〕衣服要选用轻软的棉布制作,大小适中,容易穿脱,不阻碍肢体活动。

〔2〕尿布要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棉布制作。

8.脐部护理:脐带未脱前要防止沾湿或污染脐部,每次洗澡后可用75%酒精消毒脐部,再盖以消毒纱布。

9.保持皮肤清洁:新生儿皮肤防御机能差,皮下毛细血管丰富,假设有破损极易发生败血症,因此要保持皮肤清洁,特别是颈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易潮湿糜烂,故应勤洗澡。

夏天每日1~2次,冬天每周1~2次。

为了预防尿布疹的发生,每次大便后都要用温水清洗臀部。

10.预防感染:新生儿机体抵抗力低下,为防止感染,应尽量防止亲友探望拥抱,尤其要杜绝与患上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感染的患者接触。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原则及重点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原则及重点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原则及重点儿童的健康是家庭和社会的重要关注对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体质和身体状况也在发生改变,因此,每个年龄阶段都需要特别的关注和保健措施。

本文将介绍各个年龄阶段儿童保健的原则和重点。

1. 新生儿期(出生至1个月)在新生儿期,婴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最重要的是确保他们的饮食和满足基本需要的同时保持卫生。

以下是新生儿保健的原则和重点:1.1 母乳喂养: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食物。

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有助于建立婴儿的免疫系统。

1.2 睡眠和休息:新生儿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来促进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1.3 皮肤护理:保持新生儿皮肤的清洁和保湿。

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化妆品。

1.4 预防传染病:新生儿的免疫系统较为脆弱,需避免接触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

确保家庭环境的干净卫生,勤洗手。

2. 婴幼儿期(1个月至2岁)在婴幼儿期,儿童的体能和运动能力开始得到提高。

为了保证他们的健康和安全,以下是婴幼儿保健的原则和重点:2.1 营养均衡:婴幼儿期是儿童生长最迅速的时期,因此,需要确保他们的饮食营养充足。

要提供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等。

2.2 疫苗接种:及时完成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

家长应该咨询医生,遵守疫苗接种计划。

2.3 安全环境:为了避免意外事故,家庭环境必须保持安全。

例如,锁好化学品柜和插座盖子,确保婴幼儿远离尖锐物品和危险区域。

2.4 运动和互动:在婴幼儿期,促进儿童的运动和互动对他们的身体和大脑发育至关重要。

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儿童自由活动和游戏。

3. 学龄前期(3至6岁)学龄前期是儿童身体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了保证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下是学龄前期保健的原则和重点:3.1 健康饮食:学龄前儿童需要均衡的饮食以满足他们日常活动的需求。

促进新陈代谢和脑部发育的食物和营养素是必要的。

3.2 注重卫生:儿童在学前期会接触到更多的人和环境,因此卫生尤为重要。

婴儿护理保健的方法有哪些

婴儿护理保健的方法有哪些

婴儿护理保健的方法有哪些1.饮食护理:婴儿在出生后,由于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需要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

母乳具有天然的抗体,对宝宝的免疫系统的发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宝宝6个月大后,可以逐渐添加辅食,如米粉、果汁、蔬菜泥等。

但需要注意,饮食要卫生,不可给婴儿添加过多的盐和糖,防止肥胖和营养不良的发生。

2.运动护理:在婴儿出生后的数周内,他们的运动能力相对较弱,主要是在躺卧和俯卧的姿势下。

适当的体操活动可以促进婴儿的运动和肌肉发展。

例如,在宝宝躺卧时可以提起他们的双脚进行踢腿练习,或者在他们俯卧时鼓励他们试图抬起头部。

3.睡眠护理:良好的睡眠对婴儿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新生儿每天需要大约16-18小时的睡眠,可以分为多次小睡。

婴儿睡眠环境应该安静、干燥、温暖、安全,并且在睡觉前要给他们一个固定的睡前仪式来帮助他们入睡。

4.洗浴护理:婴儿的皮肤非常娇嫩,所以洗浴时要使用特别设计的婴儿洗浴产品,并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化学物质的洗涤剂。

洗浴水温应适宜,一般为37摄氏度左右。

洗澡的时间不要太长,通常5-10分钟就足够了。

洗浴后应轻轻擦干宝宝的皮肤,注意避免摩擦过度。

5.体温护理: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寒冷和热力的影响,所以需要适当保持室温和衣着的温暖。

室温应该在25-27摄氏度之间,衣着不宜过多或过少。

特别是在冬季,要注意给婴儿戴上帽子、手套和袜子,以防止他们失去过多的热量。

6.卫生护理:婴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感染疾病。

家长应注意保持婴儿的卫生环境,包括勤洗手、勤消毒用具、定期清洁宝宝的玩具和用具等。

还要及时更换婴儿的尿布,并保持尿布区域的清洁和干燥。

7.心理护理:婴儿的心理发展需要家人的关怀与呵护。

要给予宝宝充分的爱和关注,定期与宝宝进行亲密的接触,如抚摸、拥抱等。

帮助宝宝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逐渐适应分离。

总的来说,婴儿护理保健方法包括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睡眠护理、洗浴护理、体温护理、卫生护理和心理护理。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原则及重点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原则及重点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原则及重点一,新生儿保健出生后新生儿需要经历一系列重要的调整和复杂变化,才能适应外界环境,保证生存和健康成长,而且新生儿健康与其出生前和出生时的情况又密切相关,此期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

第一年婴儿死亡中有2/3死于出生后28天内,尤以第一周为高,占新生儿死亡数的70%。

新生儿死亡原因中以先天畸形、早产、窒息、出血、感染等为最常见。

故新生儿保健重点应放在第一周,并应加强出产院后的新生儿保健,建立新生儿家庭访视制度。

访视了解小儿出生后健康、喂养、疾病等情况,并进行全面体格检查,有针对性地给予护理、喂养、卫生、生活安排、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具体指导和示范。

对早产儿和体弱儿更应密切随访。

二,婴幼儿保健婴幼儿时期发病率和死亡率仍高,常易患营养消化紊乱、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及小儿传染病。

保健重点:1,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指导断奶,重视安排断奶后饮食;2,定期作健康检查和体格测量,进行生长发育系统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加以处理;3,合理安排小儿生活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睡眠、饮食、排便、沐浴、游戏、体格锻炼、户外活动、教养等;4,完成基础计划免疫。

三,学龄前期儿童保健此时小儿活动范围渐扩大,智力发展快,饮食已接近成人,仍易得小儿传染病。

保健重点:1,继续生长发育监测,每年1~2次健康检查和体格测量;随时进行缺点矫治;2,重视早期教育,注意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讲卫生、讲礼貌、爱集体、爱劳动的道德品质。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促进智力发展;3,加强体格锻炼,利用空气、日光和水,通过游戏和体育活动增强体质;4,加强传染病防治,注意安全,预防意外(烫伤、外伤、异物、中毒等)。

四,学龄期儿童及青春期保健此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阶段。

保健重点:1,保证营养,加强体格锻炼;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提供合适的起居、学习环境,注意采光、通风,适合年龄的课桌、椅,以养成正确的坐、立、行、阅读姿势,预防近视、龋齿、肠寄生虫病等;3,加强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性情、脾气;4,对中学生进行正面的青春期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教育,避免和纠正不科学的认识,重视青春期卫生。

新生儿初始保健(EENC)指南重点分析

新生儿初始保健(EENC)指南重点分析

新生儿初始保健(EENC)指南重点分析1. 指南背景新生儿初始保健(Early Essential Newborn Care, EENC)指南是针对新生儿最初的护理和健康需求而制定的指导文件。

其目的是确保婴儿在出生后的头几小时内获得必要的医疗和护理,以促进其健康和生存。

2. 指南内容2.1 皮肤对皮肤接触皮肤对皮肤接触是一项重要的初始保健措施,指的是将新生儿裸露地放在母亲的胸部,使皮肤之间直接接触。

这种接触有助于建立亲子关系、促进母乳喂养和维持婴儿体温。

指南强调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即刻进行皮肤对皮肤接触。

2.2 早期喂养早期喂养是确保新生儿获得充足营养和水分的关键措施。

指南建议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早期喂养有助于建立乳汁分泌和促进母婴亲子关系。

2.3 保持温暖新生儿对外界环境的温度敏感,容易失去体温。

指南建议在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将新生儿包裹在干燥、清洁和温暖的布料中。

保持婴儿温暖有助于预防低体温症和促进适应外界环境。

2.4 提供清洁保持新生儿的清洁是初始保健的重要方面。

指南强调在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内给新生儿提供清洁,包括清洗脐带伤口和清洁婴儿身体。

清洁有助于预防感染和促进健康。

2.5 早期监测和评估及早监测和评估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是初始保健的关键环节。

指南推荐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内进行常规的健康评估,包括呼吸、心率、体温和皮肤颜色的观察。

早期监测有助于及早发现并处理任何健康问题。

3. 指南的重要性新生儿初始保健(EENC)指南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新生儿与母亲建立亲子关系;- 促进母乳喂养的建立和持续;- 预防低体温症和其他新生儿健康问题;- 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该指南的实施可以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和健康状况,对于保障婴儿的生命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4. 总结新生儿初始保健(EENC)指南的重点内容包括皮肤对皮肤接触、早期喂养、保持温暖、提供清洁和早期监测和评估。

新生儿早期保健(EENC)指南核心要素理解

新生儿早期保健(EENC)指南核心要素理解

新生儿早期保健(EENC)指南核心要素理

新生儿早期保健(EENC)指南核心要素理解
新生儿早期保健(Early Essential Newborn Care,简称EENC)是一种基本的新生儿护理方法,旨在提供最佳的保健和生存机会。

以下是EENC指南的核心要素:
1. 新生儿护理的基本原则
- 提供温暖:确保新生儿保持体温稳定,避免低温和过热。

- 保持清洁:确保婴儿的皮肤和脐带保持清洁,预防感染。

- 促进早期喂养:尽早启动母乳喂养,确保新生儿获得充足的营养。

2. 在分娩时的护理
- 确保出生时有训练有素的助产士或医生在场,提供适当的护理。

- 在出生后的第一分钟内进行新生儿评估,包括呼吸、心跳和肤色。

- 确保新生儿与母亲皮肤接触,以促进早期哺乳和建立亲子关系。

3. 新生儿早期护理的关键步骤
- 暴露新生儿的胸部,以便观察呼吸情况。

- 温暖新生儿,可以使用暖气灯或皮肤接触来提供温暖。

- 在新生儿出生后的一小时内进行早期母乳喂养。

- 对于早产儿,特别需要额外的保暖和监测。

4. 新生儿护理的其他指导原则
- 保持新生儿的身体位置舒适。

- 鼓励早期哺乳,至少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小时内。

-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新生儿的照顾和护理。

- 提供婴儿安全和营养的建议。

以上是新生儿早期保健(EENC)指南的核心要素,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和步骤,可以提供最佳的保健和生存机会,确保新生儿获得必要的护理和关爱。

小儿各年龄期保健重点

小儿各年龄期保健重点
1、询问病史
✓进食情况 ✓辅食添加的时间、种类、数量。 ✓有无营养紊乱症状。
2、营养调查:
全面的营养调查应包括三方面:膳食调查、 体检及发育评价、实验室检查。依据三项内 容综合的结果,才可做出可靠的评价。
(1)膳食调查:是从每日摄入的食物中,计
算摄入的各种营养素的数量,参照相应年龄 小儿营养推荐摄入量标准(RNI),分析其膳 食平衡情况。有三种方法:
1)称重法:是较准确而又复杂的方法,
具体步骤:三称两算 ✓:称调查对象一日各餐食物的 “生 重”; ✓称调查对象一日各餐食物的“熟 ✓重称”调;查对象一日各餐食物的“剩 重”; ✓算调查对象一日各餐食物的实际摄入量;
✓算调查对象一日各餐食物的各种营养素是
否合理;
2)记账法: 适用于托幼机构,简便易行,但不够准确, 是利用伙食科准确的账目进行,步骤:
1985年,我国提出了儿童免疫程序,用四苗预 防六病。1992年始,又增加了乙肝疫苗,即用五 苗防治七病。我国卫生部规定:小儿必须在一岁 内完成五苗的基础免疫。(P27表3-1)
4、应重视预防接种完成率
通过预防接种,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产 生了免疫能力,当具有这种免疫能力的人 数在人群中达到80%以上时,可以形成人 群免疫屏障,才能有效地控制该种传染病 的流行,要求不漏掉一个接种对象,否则 达不到预防接种的目的。
2、人工免疫的方式
✓基础免疫:指人体初次接受某种疫苗的全程、 足量的初种过程。各种疫苗的基础免疫次数和
剂量是不同的,一般地说,活疫苗产生的免疫 能力维持时间较持久,一次即可,如卡介苗; 死疫苗维持时间较短,必需每个月一次,共3 次才算完成基础免疫,如百白破疫苗。
3、儿童免疫程序 目前世界上尚无统一的儿童免疫程序,各个 地区和国家根据各自区域的传染病流行特点制定 了自己的免疫程序。

新生儿健康教育培训内容

新生儿健康教育培训内容

新生儿健康教育培训内容
《新生儿健康教育培训内容》
新生儿的健康是每个家庭关注的重点。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新生儿,提供新生儿健康教育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新生儿健康教育培训内容的一些重点。

1. 新生儿营养
新生儿的营养摄入对其生长与发育至关重要。

在新生儿健康教育培训中,家长需要了解适合新生儿的喂养方式和频率。

同时,也需要了解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的优劣势,以及新生儿的饮食需求和适宜的饮食搭配。

2.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的皮肤和肠胃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感染。

在新生儿健康教育培训中,家长需要学习正确的护理技巧,包括如何进行婴儿沐浴、换尿布、预防尿布疹和湿疹等。

3. 新生儿保健
新生儿易受到感染和疾病侵袭,因此在新生儿健康教育培训中,家长需要了解新生儿的常见疾病、预防接种和常见疾病的识别与处理方法。

学会如何正确测量体温、监测呼吸和心跳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4. 睡眠与安全
良好的睡眠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因此在新生儿健康教育培训中,家长需要了解新生儿的睡眠需求和安全常识,学
会如何正确摆放婴儿在睡床上、避免窒息的风险等。

除了上述内容,新生儿健康教育培训还应包括紧急情况的处理、新生儿早期发育的监测和奖励制度等。

通过这些培训内容,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新生儿的健康需求,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照顾和保健,确保新生儿健康成长。

新生儿期的保健重点

新生儿期的保健重点

新生儿期保健重点新生儿期是婴儿期的特殊阶段,重点是预防出生时缺氧、窒息、低体温、寒冷损害综合征和感染,为Ⅰ级预防和部分Ⅱ级预防(新生儿筛查)1、出生时护理:保持室温25-28℃,口腔、呼吸道通畅,严格消毒。

高危儿送重症监护室。

2、新生儿居家保健(1)保暧:有条件冬季室内温度在20-22℃,湿度55%-60%为宜,无条件热水袋保暖;夏季应避免室内温度过高,新生儿原因不明哭吵不安,应除外室温过高、衣服过多,空气不流通所带来的。

(2)喂养:尽早吸吮母乳,指导正确哺育方法以维持良好乳汁分泌;确实母乳不足或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指导母乳配方奶粉喂养,根据季节和新生儿状况增加户外活动,获得天然维生素D;纯母乳喂养新生儿2周后补充维生素D400iu/日,乳母适当补充维生素K1,避免发生维生素K1缺乏性出血性疾病。

(3)皮肤护理:每日洗澡一次,保持脐带残端清洁干燥,根据室温选择合适衣服和尿布;新生儿痤疮、马牙;乳房肿大,假月经、红斑、粟粒疹不需要处理。

(4)促进感知觉,运动发育:帮助新生儿发展信任感,多与新生儿说话,抚摸、摇、抱新生儿,促进视、听觉发育;生后1周进行按摩皮肤。

(5)预防感染:居室空气新鲜,成人护理新生儿前洗手,家人患呼吸道疾病接触新生儿时戴口罩,新生儿用具每日煮沸消毒。

(6)慎用药物。

、母乳喂养的好处一、母乳喂养对宝宝的好处1、母亲的乳汁里含有非常合适数量的脂肪、蛋白质、水和糖,他们的比例正好适宜宝宝的生长和发育,比配方奶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2、母乳里含有很多免疫成分(称为抗体)来帮助新生儿避免病菌和病毒的感染。

3、直接从乳房分娩出来的乳汁是绝对无菌的。

4、母乳喂养的宝宝生长发育都很正常,也不易发生体重过重的情况,这可能也有助于他们在一生中更不容易发生超重的现象。

5、对于早产儿,母乳喂养比配方奶喂养的状况更好。

6、当宝宝饥饿时,母乳能立刻满足这种需求,给予宝宝心灵上的舒适和满足。

二、母乳喂养对妈妈的好处1、母乳喂养有助于母亲和孩子的情感联系,对于新生儿,身体的接触是很有必要的,会让他们感觉更安全、温暖和舒适。

新生儿科学知识重点总结

新生儿科学知识重点总结

新生儿科学重点总结目录新生儿发育的不同阶段 (1)新生儿置中心静脉导管 (2)新生儿母乳喂养 (3)新生儿免疫接种 (5)新生儿饮食阶段 (6)新生儿体格生长各阶段 (8)新生儿染色体异常 (9)新生儿认知发展 (10)新生儿发育缺陷 (12)新生儿发育的不同阶段【考点1】根据新生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将小儿年龄划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考点2】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称为胎儿期,约40周。

【考点3】新生儿期是指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至生后28天止。

【考点4】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足7天,称围生期,又称围产期。

【考点5】小儿经历巨大变化和生命遭到最大危险的时期,死亡率最高的是围生期。

【考点6】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

此期小儿以乳汁为主要食品,又称乳儿期。

【考点7】自满1周岁到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考点8】小儿在幼儿期的保健重点是防病。

【考点9】小儿体格发育速度进一步减慢,而智能发育更趋完善,好奇、多问、好模仿,语言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自理能力增强,属于学龄前期【考点10】学龄期是长知识、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

新生儿置中心静脉导管【考点1】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目的是减少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和不适。

【考点2】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适应证包括早产儿、长期静脉输液的患儿、胃肠外营养(PN)、刺激外周静脉的药物、缺乏外周静脉通路等。

【考点3】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禁忌证包括肘部静脉血管条件差、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血小板明显减少,有凝血障碍者。

【考点4】选择穿刺静脉时,PCC插管的首选是贵要静脉。

【考点5】穿刺点位置选择应在肘下两横指处进针。

【考点6】患儿取平卧位,手臂外展与躯体成90°,选择合适的静脉,在预期穿刺部位上扎止血带,选择最佳穿刺血管,然后,松开止血带。

【考点7】测量定位点时,上腔静脉测量法是指从穿刺点沿静脉【考点8】穿刺时要按照无菌原则消毒穿刺点,消毒范围为5cmx10cm。

新生儿护理保健的8大重点

新生儿护理保健的8大重点

新生儿护理保健的8大重点
新生儿期是从胎儿出生到能适应周围环境的一段时期,一般为一月左右(28天)。

由于新生儿的适应能力不完善,易发生疾病,必须重视保健工作。

一、体温
新生儿体温调节机能弱,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应每日测体温一次,低于30℃者,应予保温;高于38℃,应每小时测体温一次,并寻找发热原因,进行处理。

夏季宜进行散热,多喂水,以防发生脱水热。

二、喂养
新生儿从皮肤、呼吸道有大小便中失去大量水分,应注意补充。

可于两次哺乳之间喂5%糖水。

一般可出生后6~8小时喂糖水,12小时开始哺乳,每次哺喂时间20~30分钟,间隔3~4小时,一昼夜可喂6~7次,对早产或体弱的新生儿,应每2小时哺喂一次。

每次哺乳后,应将婴儿抱起,轻轻拍背,使吞入胃的空气排出,以防吐奶。

三、新生儿黄疸
出生后3~4天约50%的新生儿皮肤与巩膜出现黄染,多在7~10天后自然消失。

新生儿血液中多的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大量胆红质,因新生儿肝功能不健全不能使间接胆红质变为直接胆红质从胆道排出,结果过多的胆红质集存在血液内,发生黄疸。

若黄疸持续不退并加重,多为病理现象,应检查有无败血症、母婴血型不合等所致的溶血性黄疸、先天性胆道畸形或肝炎等疾病。

四、脐带。

婴幼儿生活保育的要点

婴幼儿生活保育的要点

婴幼儿生活保育的要点新生儿期儿童的保健要点包括保暖、喂养、新生儿疾病筛查以及新生儿访视的,出生后1周内的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故新生儿保健是儿童保健的重点,而出生后1周内新生儿的保健是重中之重。

1、保暖:由于出生后外界环境温度要明显低于母亲子宫内温度,因此需要积极保暖,尤其在冬春季节,温度保持在20-22℃左右,湿度以5%为宜;保持新生儿体温正常恒定。

不同季节应该注意及时调节温度,增减衣被;2、喂养:新生儿出生后,应该尽早吸吮母乳早期吸吮可以促使母乳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

足月新生儿出生后几天即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IU/d,同时还需要注意因维生素K缺乏而发生出血性疾病。

母乳喂养的婴儿应该尽量避免容易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健康的药物;3、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出生后应进行包括苯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在内的遗传代谢疾病的筛查,近年来也在全国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以期在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及时干预避免语言能力受到损害。

目前也逐渐推荐进行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筛查。

部分地区也开展了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筛查。

随着串联质谱技术发展,现在也有区域将遗传性代谢疾病筛查的病种扩展到几十种;4、新生儿访视:新生儿期一般需要进行2次访视,如果是高危儿或者检查发现有异常的需要增加访视次数。

目的主要是早期及时发现各种疾病,同时为父母提供新生儿喂哺和护理指导。

此外,护理新生儿娩出后应迅速清理口腔内黏液,保证呼吸道通畅;严格消毒、结扎脐带;记录出生时阿普加评分、体温、呼吸、心率、体重与身长。

应接种卡介苗和乙型肝炎疫苗。

新生儿应着棉制的宽松衣物,每天洗澡保持皮肤清洁,注意脐部护理,预防感染,要注意臀部护理,清洁后及时给予疏水的护臀膏,避免臀部皮肤糜烂感染。

新生儿睡眠建议仰卧位睡姿防止窒息。

父母应多与婴儿交流,抚摸有利于早期的情感交流。

世界卫生组织对早产儿尤其推荐“袋鼠式护理”,也就是出生后早产儿与母亲之间皮肤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照护方式,这种简单的方式对促进婴幼儿发育有重要意义,也适用于足月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生后3~4天约50%的新生儿皮肤与巩膜出现黄染,多在7~10天后自然消失。

新生儿血液中多的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大量胆红质,因新生儿肝功能不健全不能使间接胆红质变为直接胆红质从胆道排出,结果过多的胆红质集存在血液内,发生黄疸。

若黄疸持续不退并加重,多为病理现象。

新生儿期是从胎儿出生到能适应周围环境的一段时期,一般为一月左右(28天)。

由于新生儿的适应能力不完善,易发生疾病,必须重视保健工作。

一、体温新生儿体温调节机能弱,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应每日测体温一次,低于30℃者,应予保温;高于38℃,应每小时测体温一次,并寻找发热原因,进行处理。

夏季宜进行散热,多喂水,以防发生脱水热。

二、喂养新生儿从皮肤、呼吸道有大小便中失去大量水分,应注意补充。

可于两次哺乳之间喂5%糖水。

一般可出生后6~8小时喂糖水,12小时开始哺乳,每次哺喂时间20~30分钟,间隔3~4小时,一昼夜可喂6~7次,对早产或体弱的新生儿,应每2小时哺喂一次。

每次哺乳后,应将婴儿抱起,轻轻拍背,使吞入胃的空气排出,以防吐奶。

三、新生儿黄疸出生后3~4天约50%的新生儿皮肤与巩膜出现黄染,多在7~10天后自然消失。

新生儿血液中多的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大量胆红质,因新生儿肝功能不健全不能使间接胆红质变为直接胆红质从胆道排出,结果过多的胆红质集存在血液内,发生黄疸。

若黄疸持续不退并加重,多为病理现象,应检查有无败血症、母婴血型不合等所致的溶血性黄疸、先天性胆道畸形或肝炎等疾病。

四、脐带应每日检查,保持干燥。

如脐部有分泌物,可用75%酒精消毒后撤上磺胺粉,再用消毒纱布包盖。

干瘪的脐带多在3~7天内脱落。

如分泌物有臭味或脐轮周围发红有感染现象者,应积极作抗感染处理,防止发生败血症。

五、大小便出生后第一天排出黑绿色胎便,哺乳后渐变黄色,糊状,每天3~4次,小便每天十数次。

每次哺乳前应换尿布。

注意大小便次数、性质,发生异常应即时处理。

每次大便后应洗净臀部,除以10%鞣酸软膏,以保护臀部皮肤。

六、皮肤新生儿皮肤薄嫩,易擦伤感染,必须保持清洁干燥。

尿布应经常更换。

出生后应立即用植物油或液体石蜡擦去胎脂,以防其分解或脂肪酸后刺激皮肤,引起皮肤糜烂,特别是颈、四肢、腋下及腹股沟等屈曲处。

以后每日应洗澡或擦澡一次,于皮肤皱摺处撒滑石粉少许。

七、眼及口腔每日应检查眼及口腔。

如发现眼有分泌物,可用0.25%氯霉素或其它眼药水点眼。

如发现口腔有白膜,多为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炎,称“鹅口疮”,可用2%龙胆紫涂抹。

八、免疫新生儿可从母体获得lgG,从而在出生后6个月内对麻疹、风疹、白喉等有免疫力,其自身主动免疫力则尚未充分发育。

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力差,免疫反应不及时。

由于体内缺乏lgA,故易患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又因所产生的lgM有限及缺乏补体和备解素等,致其粒细胞对细菌,特别是对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的杀伤力弱,故易引起败血症。

在新生儿护理中,应注意避免不必要的接触,以预防感染。

出生24小时后,须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