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应用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比例的认识》教学PPT课件(3篇)
练一练
7.⑴写出下图中图A,图B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与边长的比以及周长
与周长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
⑵写出两个正方形面积与面积的比,这个比与边长之间的比能
组成比例吗?
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方法突破
把等积式改写成比例式,可以改写成多个比例式,在改写是必须要
满足:相乘的两个数要做内项就都做内项,要做外项就都做外项。
3.应用比例内项的积与外项的积的关系,判断下面哪几组的两个
比可以组成比例,并写出组成的比例。
练一练
4.根据下面的两组乘法算式,分别写出两个不同的比例。
练一练
5.下面各表中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能否组成比例?把能组成的比
例写出来。
练一练
6.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如下表。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写出三个不同的比例。
也可以用对角相乘的方法做
10×900=9000
500×20=10000
所以打字总数与时间不成比例。
返回
比例 比例的认识(2)
同步练习
用上面的方法判断并写出比例。
因为4∶0.5=8
48∶6=8
所以:4∶0.5=48∶6
也可以用对角相乘的方法做
2×3.5=7
1.6×5=8
所以总价与铅笔数量不成比例。
返回
宽的比都是3:2。
2.4:1.6 =3:2。
国旗长5m,宽
返回
比例 比例的认识(1)
课堂练习
⑴分别写出图中两个长
方形长与长的比和宽与
宽的比,判断这两个比
能否组成比例。
⑵分别写出图中每个长
方形与宽的比,判断这
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返回
比例 比例的认识(1)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应用》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应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应用》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例,让学生感受到比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比例的兴趣。
本章内容包括比例的意义、比例的计算、比例的应用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对比例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比例的计算和应用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了解比例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概念,比例的计算方法,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解决复杂问题时比例的转换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数学卡片等辅助教学,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生活情境为例,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比例的基本概念,比例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展示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巩固所学内容。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比例的基本概念、比例的计算方法、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
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
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批改、指导,针对错误进行讲解。
-对优秀学生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目标:
-巩固学生对比例知识的应用,提高解题能力。
-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动力。
5.融入情感教育,培养良好学习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自信、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图片,如地图、身高比较、物品分配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比例关系。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个与比例相关的数学游戏或活动,并分享给其他同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学生可以尝试将比例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进行跨学科的创作,如制作比例模型、设计比例图形等。
5.反思性作业:
-布置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比例知识掌握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情况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比例的意义,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存在,激发学习兴趣。
-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结合教材,讲解比例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六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 《比例的应用》 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比例的应用》是六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一章节,主要涉及到比例的概念以及比例的应用。
本章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比例的初步认识、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应用能力。
2. 教材特点这一章节的教材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实用,比例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买东西的价格比较、身高与体重的关系等等。
因此,学生对这些内容比较感兴趣,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本章节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计算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比例的概念及其应用。
•熟练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2. 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生活动手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究和发现的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身边有哪些涉及到比例的实际问题,比如火车票价、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等等,逐步引出本章节的内容。
2. 设计情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情境进行讲解,比如让学生自己去商店挑选商品,并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和质量,然后分析价格与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3. 学习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教授一些简单的计算方法,如分离变量和比例尺等方法。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他们解决和比例相关的实际问题。
5. 练习让学生进行足够的练习,巩固和强化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和成绩,评价本次教学的效果。
教学结束后,可以向学生征求意见,了解他们对本章节教学的反馈,并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本章节的教学重点是比例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一些情境设计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的应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2023秋)
(3)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列出比例关系并进行求解。
举例:
-在求比例尺的难点上,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已知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出比例尺?此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计算步骤和示例,帮助学生掌握求解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购物问题,指导学生如何找到物品的价格比,列出比例关系,并进行求解。
2.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通过比例尺的应用,培养学生对图形大小、距离的空间想象和判断能力。
3.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比例知识分析数据,做出合理推断。
4.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将比例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解决现实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激发创新思维。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比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比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比例的应用》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比例的概念和应用有着很好的接受度。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他们能够较快地理解比例的意义,并将其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尤其是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学生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比例的应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比较两个不同物体或数量的大小关系的情况?”(如比较两种水果的价格)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比例的奥秘。
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二单元比例的应用部分(解析版)(北师大)
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二单元比例的应用部分(解析版)编者的话:《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是基于教材知识点和常年考点考题总结与编辑而成的,该系列主要包含典型例题和专项练习两大部分。
典型例题部分是按照单元顺序进行编辑,主要分为计算和应用两大部分,其优点在于考题典型,考点丰富,变式多样。
专项练习部分是从常考题和期末真题中选取对应练习,其优点在于选题经典,题型多样,题量适中。
本专题是第二单元比例的应用部分。
本部分内容主要考察比例的应用,包括比例的一般应用题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等内容,内容和题型较少,更多有关比例应用题的内容请参考编者《第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部分基础篇》与《第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部分提高篇》,一共划分为四个考点,建议作为本章重点进行讲解,欢迎使用。
【考点一】根据对应边的比,列方程解决问题。
【方法点拨】该类题型主要考察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要以对应边的比为等量建立方程求解。
【典型例题】将下图左边的三角形按比例缩小后得到右边的三角形,求未知数x。
解析:解:3.2∶1.6=4.8∶x3.2x=1.6×4.8x=7.68÷3.2x=2.4【对应练习1】下图中小平行四边形按比放大后得到大平行四边形,求大平行四边形的高。
(单位:分米)解析:解:设大平行四边形的高为x分米。
3.2∶1.2=12.8∶x3.2x=1.2×12.83.2x=15.36x=15.36÷3.2x=4.8答:大平行四边形的高是4.8分米。
【对应练习2】把左边的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后得到右边的图形,右边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单位:厘米)解析:解:设右边长方形的宽是x厘米。
20∶12=50∶x20x=12×5020x=600x=30答:边长方形的宽是30厘米。
【对应练习3】将下图的三角形一定的比缩小后得到右边的三角形,求未知数x的值。
(单位∶厘米)解析4.5∶x=6∶3.6解:6x=4.5×3.66x=16.2x=16.2÷6x=2.7答:未知数x的值是2.7厘米。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比例的应用 教案(教学设计)
比例的应用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会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使学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解出比例中的未知项。
教学难点: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导学过程温故互查:1、请写出一个比例,并说说它的各部分名称。
2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自学感悟:阅读课本第19页,并尝试解答其中的问题。
合作探究:1、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多少本小人书?你是怎样解答的?在组内交流你的想法吧!2、说说书中用比例解答的方法,4:10=14:x,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导学过程汇报点评:1、4:10=14:x,怎样解这个比例?请同学板演解比例的过程,并弄清根据是什么?2、你还能列出其他的比例来解这个问题吗?巩固练习:1、解比例:24:0.3=x:0.4x:4=3.5:72、写出比例,并求出未知数(1)40和x的比等于5和8的比(2)等号左边的比是 3.6:4.8,等号右边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1.5和x。
板书设计:导学过程温故互查:1、请写出一个比例,并说说它的各部分名称。
2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自学感悟:阅读课本第19页,并尝试解答其中的问题。
合作探究:1、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多少本小人书?你是怎样解答的?在组内交流你的想法吧!2、说说书中用比例解答的方法,4:10=14:x,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导学过程汇报点评:1、4:10=14:x,怎样解这个比例?请同学板演解比例的过程,并弄清根据是什么?2、你还能列出其他的比例来解这个问题吗?巩固练习:1、解比例:24:0.3=x:0.4x:4=3.5:72、写出比例,并求出未知数(1)40和x的比等于5和8的比(2)等号左边的比是 3.6:4.8,等号右边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1.5和x。
比例的应用4:10=14:x解:4x=10×14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x=35小升初模拟卷毕业会考模拟卷(二)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例的应用 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教学目标•了解比例的概念和应用;•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实现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比例的概念,特别是它的应用;•如何正确计算两个量的比例关系。
教学准备•教材;•教案;•尺子、铅笔、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导入首先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回顾比例的概念,例如“什么是比例?”,“比例的符号是什么?”等等。
讲解老师通过理论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比例的概念和应用,特别是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商场促销活动打折的例子等。
同时,老师巧妙地引发学生思考“打八折和五折哪个更优惠”这个实际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比较,引导他们深刻理解比例的使用方法。
练习老师在黑板上列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比例,在动手的过程中加深对比例概念的理解,同时也练习他们的计算能力。
例1:小春家里门口有一棵梨树,它的树干高4米,而树冠的半径是3米,那么小春家门口梨树的「树冠高度:树干高度」的比例关系是多少?(解答)•树冠直径=D=2R=3×2=6米•树的总高=树冠高+树干高=4 + 3 = 7米•所以「树冠高度:树干高度=3:4」,比例是 3 : 4。
例2:车站到小区的距离是6千米,早上过境的列车在第3千米时速度为50千米/小时,而在第5千米时速度为80千米/小时,求列车行驶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答)•早上过境的列车从第3千米行驶到第5千米这段路程中,共行驶了2千米。
•在这个区间中,列车在前1千米的路程内的速度是50km/h,而在后1千米的路程内的速度是80km/h,故行驶时间的权重可以分别看成1和1。
•所以行驶规定路程的时间是:2 km ÷[(50km/h ÷ 1) + (80km/h ÷ 1)] = (2 km/ (50km/h + 80km/h))×60min/h = 24min•由于车站到小区的全程是6千米,而列车在中间“两个区间内”(第3千米和第5千米之间)的路程中只行驶了2千米,因此剩余路程的5000m就是用全速行驶75分钟(5000m ÷ 80km/h=0.625小时=37.5min)来赶过去的。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应用》课堂笔记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应用》课堂笔记一、比例的意义比例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用来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比例由四个数组成,其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例的意义在于,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1. 比例的合比性质:两个比例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内项分别相等。
2. 比例的等比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3. 比例的逆比性质:如果比例成立,那么它的倒数比例也成立。
三、比例的应用1. 解比例解比例是指在比例中,已知三个数,求第四个数的过程。
解比例的方法有多种,如:(1)交叉相乘法:在比例中,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2)等比例法: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比等于两个外项的比。
(3)转化法:将比例转化为方程,然后求解。
2. 比例尺比例尺是表示地图或图纸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工具。
比例尺有线性比例尺和面积比例尺两种。
线性比例尺:表示图上的长度与实际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如1:10000,表示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中的10000厘米。
面积比例尺:表示图上的面积与实际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
如1:10000,表示图上的1平方厘米代表实际中的10000平方厘米。
3. 比例的应用实例(1)物体长度或宽度的测量与计算。
(2)地图或图纸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3)商品的折扣与原价之间的关系。
(4)化学实验中溶液的浓度计算。
四、比例的运算1. 比例的乘法:在比例中,两个比例相乘,其结果仍为比例。
2. 比例的除法:在比例中,两个比例相除,其结果仍为比例。
3. 比例的加法与减法:在比例中,两个比例相加或相减,其结果为一个新的比例。
五、本节课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应用。
比例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用来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比例由四个数组成,其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例的意义在于,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六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2.2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
《2.2比例的应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比例的应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正反比例的概念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应用,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应用,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解答应用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上课之初,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如购物时发现商品打折,让学生思考打折后的价格与原价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个情境,引出比例的概念,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探究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如“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甲地到乙地的客车每小时行驶60公里,问客车行驶几个小时可以到达乙地?”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会发现客车行驶的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关系。
根据这个关系,学生可以列出比例方程,求解客车行驶的时间。
3. 合作交流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启发,进一步巩固比例的应用。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例的应用方法,让学生明确: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然后根据比例关系列出比例方程,最后求解方程得到答案。
5. 巩固练习教师给出几个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比例的应用。
同时,教师要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6. 课堂小结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比例的应用方法和步骤。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2.2《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 (4)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2.2《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4)一. 教材分析《比例的应用》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单元第二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应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积累。
但比例的应用还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将已有的知识与比例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使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索比例的解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比例的应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灵活运用比例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案例让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比例的解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时发现商品打折,原价与现价之间的比例关系,引出比例的概念。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3.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系列案例,如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索比例的解法,分享解题过程和心得。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例的应用方法,强调比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6.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自己对比例应用的掌握程度。
7.拓展延伸: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课后思考,进一步深化对比例应用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定义:比例是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比例综合应用题(专项训练)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比例综合应用题(专项训练)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跟踪训练1.小华看一本240页的故事书,4天看了64页,照这样计算,看完这本书还需多少天?(用比例解)2.车间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45件,24天可以完成。
实际提前4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加工多少件?(用比例知识解)3.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00的雷达扫描图上发现一架飞机正以每小时8厘米的速度飞行,预计30分钟后进入我国领空。
目前这架飞机距离我国领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4.一套房子的客厅东西方向长4米,在图纸上的长度是4厘米。
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5.给一间房子铺地砖,用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地砖要1000块,若选用边长为5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需要多少块?6.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距离是5厘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相遇。
(1)根据算式提问题:算式:15100000 6000000÷÷(2)如果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2:3,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7.警方在案发现场发现一个脚印(如图所示)。
根据医学研究,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与脚长的比大约是7∶1。
这个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是多少厘米?(用比例知识解答)8.刘丽和李芸同时测量大树和一棵小树的影长,分别是9米和2米。
她们又测得小树实际高0.8米,大树有多高?9.一名工人师傅工作的时间与加工零件的个数如下表。
(1)哪个量没有变?(2)加工零件的数量与工作时间有什么关系?(3)在下图中描出各点,并连接,你发现了什么?10.一个工程队每天铺设管道30米,照这样的效率,2天、3……能铺设管道多少米?(1)把下表填写完整。
(2)根据表中数据,把铺设管道的时间与管道长之间相对应的点在图中描出来,并连线。
(3)铺设管道的时间与管道长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4)根据图像判断,7天能铺设()米管道。
11.下面是以海棠花园为中心的平面图。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_比例尺的应用
比例尺1:1000的意思是图上 1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
)米的距 离,也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 的 ,还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 离的( )倍.
比例尺:1:200
比例尺:1:100
1 比例尺: 400
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 比例尺:1:100000 实际距离( )米或( )千米。 比例尺:1:1000000 比例尺:1:4500000
4
4
解:设卧室的实际长是X厘米
3 3
3 = X
12
1 100
解:设卧室的实际宽是X厘米
4 = X
1 100
1×X = 4×100 X = 400÷1 X = 400
400厘米=4米
1×X = 3×100 X = 300÷1 X = 300
300厘米=3米
面积:4×3=12(平方米)
注意: 计算实际距离最后一定要换算单位。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1 长的实际距离:4÷ = 4×100=400(厘米) 100 1 宽的实际距离:3÷ = 3×100=300(厘米) 100
400厘米=4米 300厘米=3米
面积:4×3=12(平方米) 注意:计算实际距离最后一定要换算单位。
图中的长是:9厘米
解:设卧室的实际长是X厘米
比例尺的应用
XX小学
刘钟老师
复习:
1千米=( 1000 )米 1米=( 100 )厘米
1千米=( 100000 )厘米
4千米=( 4000 )米
5千米=( 500000 )厘米 200千米=( 20000000 )厘米
1000厘米=( 10
)米
3000000厘米=( 30 )千米 60000000厘米=( 600 )千米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今天的《比例的应用》课堂教学让我深感教学是一项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的工作。在课堂上,我看到了学生们对比例知识的热情和积极参与,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感到在知识讲解环节,虽然我尽力清晰、准确地讲解了比例的概念和性质,但部分学生仍然显得有些困惑。这让我意识到,仅仅依靠讲解是不够的,我需要更多的互动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比例知识。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比例的应用》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比例的应用》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比例的应用》教学目标和《比例的应用》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比例的应用》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比例的应用》的积极性。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比例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比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比例的应用》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一章内容。本章节主要围绕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以及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讲解。具体内容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的组成、比例的性质(如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比例的计算方法以及比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2 《比例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2.2 《比例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定义和性质2. 比例的计算方法3. 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计算方法及应用2. 教学难点: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比例尺、模型等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直尺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比例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通过例题展示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比例的应用》2. 内容:比例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应用实例等3. 设计意图:通过板书设计,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清晰的认识,便于复习和巩固。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比例、解决实际问题2. 提高题: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复杂问题3. 拓展题:研究比例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现象,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堂课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应用。
2.2比例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2.2比例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98页,主要包括比例的概念、比例的计算以及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将比例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例的计算方法,难点是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比例的思考,例如“如果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1.5小时,它将行驶多远?”2. 讲解:然后我会在黑板上展示比例的计算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计算过程。
3. 练习:接着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以巩固他们对接比例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4. 应用:我会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以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例的计算方法:内项之积 = 外项之积比例的应用:问题1: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1.5小时,它将行驶多远?解答:距离 = 速度× 时间 = 60公里/小时× 1.5小时 = 90公里问题2:一家商店将一件商品的价格降低了10%,降价后的价格是多少?解答:降价后的价格 = 原价× (1 10%) = 原价× 0.9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辆自行车以15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它将行驶多远?2. 一辆汽车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0.75小时,它将行驶多远?答案:1. 距离 = 速度× 时间 = 15公里/小时× 2小时 = 30公里2. 距离 = 速度× 时间 = 80公里/小时× 0.75小时 = 60公里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看看他们是否掌握了比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是否能够将比例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应用》主要介绍了比例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让学生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比例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数学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比例知识,对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如何运用比例知识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将比例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比例的应用,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比例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含有例题和练习题的PPT,方便学生直观地理解比例的应用。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比例应用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
3.教学素材: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的辅助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购物时商品的打折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比例应用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量,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解答练习题。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 《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 《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比例的应用》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章,主要介绍了比例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章内容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学会如何设置比例解决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有大量的练习题,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算术运算,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比例的概念和应用,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比例观念的培养,以及将比例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比例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比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比例知识。
4.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比例的相关知识。
3.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4.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出比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讲解两个物体之间的速度比,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比例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比例的基本概念,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尺等。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具体的问题,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