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活动交流课教案脚步声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脚步声》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脚步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脚步声》这一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走进音乐世界》,主要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脚步声,如:快步、慢步、轻步等,并通过模仿、创造等形式,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脚步声变化,培养他们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脚步声特点,能辨别不同脚步声。
2. 培养幼儿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4. 激发幼儿对音乐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模仿和创造中,掌握不同脚步声节奏。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乐CD、音响设备、卡片、脚步声道具。
2. 学具:小鼓、沙锤、手铃等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带着孩子们做“猜猜我是谁”游戏,通过模仿不同动物和人物脚步声,让孩子们猜一猜,从而引起他们对脚步声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我向孩子们介绍不同脚步声特点,如快步、慢步、轻步等,并通过示范和卡片展示,让他们更加直观地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孩子们分组,每组挑选一个脚步声进行模仿和表演,其他组员进行猜一猜,培养他们团队协作能力。
4. 音乐活动(10分钟)播放音乐,让孩子们跟着节奏走、跑、跳,体验不同脚步声变化。
同时,鼓励他们用打击乐器模仿脚步声,培养节奏感。
5. 创造性活动(10分钟)让孩子们自由发挥,用脚步声和打击乐器创作一段音乐,激发他们创造力。
对孩子们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邀请他们分享自己在活动中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脚步声》2. 内容:快步、慢步、轻步等不同脚步声卡片和示意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爸爸妈妈一起,创作一段以脚步声为主题音乐。
答案示例:快步走(小鼓)、慢步走(沙锤)、轻步走(手铃)。
2. 作业要求:用文字、图画或录音形式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对脚步声兴趣很高,但在节奏感和团队协作方面还有待提高。
幼儿园小班教案《脚步声》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脚步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材,具体内容为第三章《有趣的声音》中的第二节《脚步声》。
通过学习,让幼儿感知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节奏感。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辨别出不同的脚步声,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模仿不同脚步声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模仿不同脚步声,并能自由创编节奏。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提高他们的音乐节奏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录音机、磁带、各种脚步声的音频素材。
学具:小鼓、铃铛、沙锤等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做“听声音猜动物”的游戏,引导幼儿关注声音的特点。
(2)教师播放不同物体的脚步声,让幼儿分辨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 新课呈现(10分钟)(1)教师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内容。
(2)教师播放脚步声的音频素材,让幼儿模仿并学会辨别。
(3)教师示范用打击乐器模仿脚步声,引导幼儿学会创编节奏。
3. 实践环节(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脚步声,用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2)各组展示成果,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讲解如何用打击乐器模仿脚步声,并给出示例。
(2)幼儿跟随教师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音乐创作。
六、板书设计1. 《脚步声》2. 内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点:音高、音长、音色节奏感:强弱、快慢打击乐器:小鼓、铃铛、沙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打击乐器模仿你最喜欢的动物脚步声。
2. 答案示例:小狗:咚咚咚(小鼓)小猫:叮叮叮(铃铛)小鸭:沙沙沙(沙锤)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和实践环节,让幼儿掌握了不同脚步声的特点,提高了他们的音乐节奏感。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脚步声》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脚步声》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通过歌曲了解脚步声的节奏和节奏的变化;2.增强孩子们的听觉注意力和节奏感;3.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4.激发孩子们的音乐兴趣;教学准备1.CD机、CD碟;2.教室;3.教案;4.笔记本、黑板、彩色粉笔、卡纸、色彩笔;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歌曲1.师生说明教学目标:“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曲,叫做《脚步声》。
”2.播放歌曲《脚步声》,教师可以边播放边做出手拍动作。
步骤二:唱歌学节奏1.教师带领孩子们反复唱这首歌曲,学习歌曲的节奏和歌词的韵律。
2.教师将三组不同速度的麻绳放在地上,并让孩子们分成三组,一组代表快、一组代表中、一组代表慢。
然后教师掌声作为指令,让同一组的孩子开始踩麻绳。
步骤三:游戏练习1.教师让孩子们去找一对自己的搭档,并要求他们按照自己的步伐轻轻跺三下脚,同时配合歌曲的旋律。
2.最后,教师再次播放《脚步声》,让小朋友们随意发挥,跳起自己喜欢的舞蹈。
步骤四:分组演讲1.将孩子们分为三组,每组分别选择三位代表,站在台前用麦克风或喇叭说一下“我们这组跳舞的感受”。
2.引导每个孩子能够表达三个「用心」、「功夫」、「感受」,并开放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反思此次课程主要是以《脚步声》为主题,运用了音乐和身体律动、游戏、童谣、形象化等多种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引导孩子们用心感受教学活动,增强了课程经验的内在性价值,同时也增加了成果的确定性和知识掌握深度。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继续发掘孩子们的天赋,让更多的孩子体验到音乐和节奏的神奇魅力,培养出更多的音乐人才。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脚步声》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脚步声》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听辨和模仿脚步声;2.能够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脚步声,如快跑、慢走、小跳等;3.能够将所学的脚步声和相应的动作结合起来,形成简单的舞蹈动作;4.增强幼儿的音乐感和节奏感,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二、教学准备1.音乐设备;2.白板、笔,衣帽间地毯、脚垫等教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播放不同的脚步声音乐,并邀请幼儿们一起听、模仿。
幼儿尽可能多地模仿不同脚步声,例如小步慢跑、小步快跑、大步走路等,引导幼儿开始进入本次语言活动的主题——《脚步声》。
2. 正式教学(20分钟)1.教师示范单脚跳步,并模仿跳步的脚步声,引导幼儿进行模仿;2.老师播放不同的脚步声,如快跑、慢走、小跳等,让幼儿听辨并模仿。
同时,老师通过比较不同的脚步声,帮助幼儿听出不同的节奏和节拍;3.带领幼儿进行舒展运动,在具体的动作中配合音乐模仿跳步的脚步声,如跳、跑、转,可以让幼儿先简单地进行单脚跳、双脚跳等基本动作,之后逐渐加入新的动作和脚步声的搭配,形成简单的连续动作;4.最后,老师引导幼儿自己想象并组合自己喜欢的脚步声和相关的动作,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跳舞动作。
3. 活动总结(5分钟)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回顾和分享幼儿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
四、教学反思本次语言活动的主题是《脚步声》,主要是希望让幼儿通过音乐与动作的结合,提高其音乐感和节奏感,同时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通过教师的教学示范及幼儿们的模仿,本次活动让幼儿们感受到了音乐和动作的协调性,让幼儿在运动中感受到了快乐。
同时,通过幼儿自己创造与表现所属的跳舞动作,锻炼了幼儿的创造力与表现力。
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针对不同阶段的幼儿设置不同的难度,适度引导,让幼儿的学习效果最大化。
另外,在音乐选择方面,老师应该选取适合幼儿听的音乐,不要过于刺激,避免幼儿产生过度的紧张感和恐惧感。
最后,老师也应该在实施语言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完善不足,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024年幼儿园小班精彩教案《脚步声》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精彩教案《脚步声》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激发幼儿对声音的好奇心。
2.帮助幼儿认识不同脚步声的特点,提高幼儿的听觉辨识能力。
3.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分享的意识,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分辨不同脚步声的特点,学会用语言描述。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提高幼儿的听觉辨识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不同脚步声的录音、图片、卡片等。
2.环境准备:安静的教学环境,保证幼儿能专注地聆听。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播放一段脚步声,让幼儿聆听并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个声音是从哪里来的?”(二)主题活动1.老师展示不同脚步声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老师播放不同脚步声的录音,让幼儿聆听并分辨出它们的特点。
3.老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不同脚步声的特点,如“高跟鞋的脚步声清脆”,“运动鞋的脚步声厚重”等。
4.老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听到的脚步声特点,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5.老师邀请幼儿上台模仿不同脚步声,让其他幼儿猜猜是谁的脚步声,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
(三)实践活动1.老师组织幼儿进行“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让幼儿蒙上眼睛,通过脚步声猜出同伴。
2.老师引导幼儿用不同脚步声进行表演,如“走钢丝”、“跑步”等,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1.老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引导幼儿认识到不同脚步声的特点。
3.老师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丰富,涵盖了不同脚步声的特点,让幼儿有充分的认知和学习空间。
2.教学过程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互动,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3.教学活动中,老师关注到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
4.在实践活动环节,幼儿的参与度较高,表现出较强的表现欲。
1.部分幼儿在描述脚步声特点时,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需要老师更多的引导和鼓励。
幼儿园小班教案《脚步声》含反思范例
4.时间分配方面:时间分配基本合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反馈和表现,灵活调整各环节的时间。
5.课后拓展延伸方面:布置的家庭作业和拓展活动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与家长的沟通,确保家庭作业的完成质量。
(1)组织幼儿在空旷的场地站好,让幼儿闭上眼睛,感受周围的声音。
(2)邀请一名幼儿上台,用脚踩出不同的节奏,其他幼儿猜测是什么声音。
(3)讨论脚步声的特点,引导幼儿关注音乐的节奏。
2.例题讲解(10分钟)
(1)播放脚步声样本,让幼儿模仿并尝试用脚步声表现不同的节奏。
(2)教师示范,讲解如何用脚步声进行音乐节奏创作。
3.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个别指导的关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方面,给予个别指导:
1.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状态,了解他们在学习脚步声节奏时的困难和需求。
2.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跟上教学节奏。
3.鼓励幼儿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游戏环节的难度设置
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游戏环节的难度设置应考虑以下因素:
1.设计简单易懂的游戏规则,使所有幼儿都能快速上手。
2.适当增加游戏环节的挑战性,激发幼儿的进取心。
3.设置多个难度级别,让幼儿自主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游戏。
四、课后拓展延伸的应用
为确保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应关注以下方面:
四、情景导入
1.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脚步声》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脚步声》教案名称:脚步声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增加词汇量,学习并运用有关脚步声的生词。
2. 提高学生的听力和观察力,培养学生对环境细节的敏感性。
3. 通过团体合作,培养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椅子和桌子。
2. 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流程:Step 1: 热身活动 (5分钟)在活动开始之前,进行一个简短的热身活动,可以是唱歌、玩拍手等,以准备学生进入课堂。
Step 2: 引入新词汇 (10分钟)请学生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然后你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制造脚步声。
学生要聆听并猜测你所做的动作,比如走路、跑步、跳跃等。
然后请他们打开眼睛,你介绍并教授有关脚步声的生词,如walk(走路)、run(跑步)、jump(跳跃)等。
同时,通过动作和图画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
Step 3: 观察活动 (15分钟)给学生一些时间观察教室里的环境,并注重听教室里其他人的声音。
然后请学生一起讨论他们注意到的声音,并描述出来。
引导学生使用自己刚学到的新词汇,并鼓励他们用更具体的形容词来描述声音,如loud(大声)、quiet(安静)等。
Step 4: 听力活动 (15分钟)播放一段包括各种脚步声的音乐,要求学生闭上眼睛,通过听声音猜测是什么样的脚步声。
例如,你可以播放走路、跑步、跳跃等不同脚步声的音乐。
然后请学生分享他们的猜测,并讨论有关脚步声的不同。
Step 5: 小组合作游戏 (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一位学生在教室里制造各种脚步声,而其他小组成员闭上眼睛,通过声音来猜测是什么样的脚步声。
然后学生轮流扮演制造声音的人,以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最后,请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猜测和体验。
Step 6: 结束活动 (5分钟)请学生分享他们学到了什么,以及这个活动对他们的帮助。
然后总结重点词汇和句型,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描述环境声音。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分成小组,利用所学词汇和句型,编写对话并表演出来,描述不同脚步声的情境。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脚步声》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脚步声》含反思一、活动背景《脚步声》是一种富有节奏感、生动有趣味的语言活动,可以帮忙三至四岁的幼儿提高听力和说话本领,加强幼儿对语言的爱好和理解本领,同时也可以让幼儿更好地体验音乐和节奏。
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仿照、重复动作,理解并体验语言中的节奏和韵律。
2. 培育幼儿的听力和表达本领,加强幼儿对语言的感受和认得。
3. 提高幼儿的协调性和眼手协调本领。
三、活动准备1. 整理出具有节奏感的歌曲或诗歌,并将歌曲或诗歌的歌词写在黑板上,以便幼儿进行更好的理解和学习。
2. 准备一些生动有趣味的脚步动作,例如:跳、跑、踩等。
3. 打印出歌词,备用。
四、活动流程1. 温馨提示:通过音乐和脚步动作,为幼儿营造出轻松快乐的氛围。
提示幼儿要听从老师的指挥,遵从活动规定。
2. 演练示范:老师现场跟随着音乐或者节奏做出动作,同时唱出歌曲或诗句的歌词。
并引导幼儿听从口令,进行演练示范。
3. 合成聚齐:老师让幼儿依照既定的模式,一起跟着音乐和老师的步伐和动作,做出搭配的脚步声音,并跟随老师一起高声唱出歌词。
通过重复仿照和演练,提高幼儿的听力和表达本领。
4. 人物交替:老师通过不同的角色或动作,让幼儿自动搭配唱出歌词或诗句,帮忙幼儿加强语言记忆本领。
五、活动反思1. 活动效果:《脚步声》这种富有节奏感的语言活动,短时间内引发了幼儿的爱好和古怪心。
幼儿在跟随老师做出动作和唱出歌词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音乐和脚步动作的乐趣和学习韵律语言的紧要性。
2. 注意点:(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幼儿的动作和表现,适时予以引导和激励,让幼儿自动把握学习要点,更好地享受活动乐趣。
(2)应当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由于幼儿的语言、思维、动作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因材施教。
(3)应当重视活动的多种形式,例如在课外活动过程中,透过玩乐,通过游戏、说唱等形式,让幼儿更好地接受语言声音的熏陶。
总之,《脚步声》这种富有节奏感的语言活动,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资源,可以帮忙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更好地体验生活,减轻幼儿学习负担,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爱好和认得,为幼儿将来的语言、思维和制造力奠定坚实基础。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脚步声》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脚步声》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将可以:1.认识不同儿歌,并培养对儿歌的兴趣;2.通过与老师互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3.学会翻唱儿歌,并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感。
教学内容《脚步声》童谣教学前准备1.提前准备好儿歌音频,并在课堂上播放;2.认真复习儿歌的歌词和旋律;3.准备教学材料:颜色鲜艳的脚印纸质模板、橡皮章、蜡笔、指纹印泥等。
教学流程第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本教案进行的目的。
老师展示脚印模板和材料,点击播放童谣《脚步声》。
接着,老师会问学生是否认识这首歌曲,听过吗?之后,老师向学生们简要介绍这首儿歌的名称和歌曲的内容。
大声向学生们说:“让我们一起跟着旋律唱起来,同时大家都来模仿脚步声的节奏,行动起来吧!”第二步:老师示范唱儿歌。
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举起音乐笛子,教学的过程中要示范唱儿歌,使学生们能够听清歌词,同时跟着旋律唱起来。
老师可以在唱儿歌时,加入各种动作和姿势的演示,如侧耳倾听,敲拍节奏等。
第三步:学生跟唱,并模仿脚步声。
老师通过示范的方式,让学生跟着唱儿歌,同时向学生灵活地展示模仿脚步声的节奏和步伐。
学生们可以一边跟唱,一边跟着老师的演示,模仿儿歌中的脚步声。
第四步:学生用泥把自己的脚指纹印在模板上。
老师为学生们提供泥、指纹印、纸张以及颜色鲜艳的脚印模板。
老师示范如何使用指纹印来制作印章,让学生用泥把自己的脚指纹印在纸张上的脚印模板上。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学到简单的艺术手工制作技巧,同时也能更好地学习到儿歌的内容。
第五步:学生进一步探索儿歌和节奏。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用指纹印和颜色鲜艳的蜡笔,在脚印模板上进行自由的创作。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儿歌的节奏,同时也可以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认识到不同的儿歌,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感,而且还能够学到手工制作技巧,同时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作为教师,我们要继续鼓励学生们持续学习和实践,帮助他们在语言和艺术方面获得更多的成长。
小班音乐活动交流课教案脚步声
小班音乐活动交流课教案《脚步声》一.教学目标1. 学习看图谱念读儿歌。
2. 学习演奏手鼓。
3. 听辨音乐的开始和停止,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4. 感受音乐速度的快与慢,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二.教学准备各种图形剪纸,白色大纸张,手鼓若干三.教学过程(一)引题:1.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客人,你们看是谁?你们喜欢我吗?2.请孩子们思考“猫”的脚步声以及走路的样子3.请孩子们思考“老鼠”的脚步声以及走路的样子。
(启发:老鼠身体小,跑得快)(二)节奏游戏:《猫来了》1. 老师念儿歌,请幼儿复述儿歌内容。
2. 老师拿出手鼓,教念儿歌。
在第3、4小节时奏稳定节拍(方法:左手拿鼓,右手握拳轻击);第5﹑6小节手指频击并画圈;第7小节指尖轻画鼓面示逃跑。
3. 师分别奏两种鼓点,请幼儿思考:哪一鼓点代表猫的脚步声?哪一鼓点代表老鼠的脚步声?4. 幼儿跟念儿歌,并用自己的手在地板上跟老师演奏。
5. 启发思考:小猫从远处走过来,距离越来越近,它的三声叫声会有什么变化?(越来越响)6. 请幼儿模仿小猫的三次叫声(弱-强),并创编一个动作。
7. 启发幼儿为“快点躲起来”创编动作。
8. 全部幼儿分别轮流扮演角色,“猫”念第一句儿歌,“老鼠”念第二句儿歌。
9. 请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表演整个作品。
(三)图谱学习1.出示各种图形,请幼儿观察颜色﹑形状……2.启发幼儿思考并在素材中选择适合的图形表示儿歌的各个部分,形成图谱。
3.幼儿看图谱念儿歌并表演。
(四)律动活动:《猫和老鼠》1.请孩子们创编尽可能多的﹑不同的,猫走路的动作和老鼠的动作。
2. 听音乐,请孩子感知音乐的快慢。
并思考哪一段像老鼠?哪一段像猫?为什么?(CD27 CD28)3. 幼儿聆听《猫主题》,思考:小猫走了几步以后怎么样了?4. 幼儿模仿老师动作(每一乐句最后两小节)。
5.幼儿聆听《老鼠主题》,思考:老鼠什么时候在逃,什么时候不动……6. 幼儿跟着《老鼠主题》音乐模仿老师的动作。
小班语言《脚步声》教育活动教案
小班语言《脚步声》教育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背景与目的一、活动背景1. 小班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和模仿。
2. 幼儿通过听、说、做、玩等途径,发展语言和认知能力。
3. 《脚步声》这个活动通过让幼儿听不同脚步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目的1. 让幼儿通过听不同脚步声,培养他们的听力和观察力。
2.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用语言描述不同脚步声。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二章:活动目标三、认知目标1. 让幼儿能够听出不同脚步声的特点。
2. 帮助幼儿了解不同脚步声与人物身份的关系。
四、技能目标1. 培养幼儿的听力技巧,让他们能够准确地听出不同脚步声。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语言描述不同脚步声。
五、情感目标1. 培养幼儿对语言和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到团队合作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第三章:活动准备六、教具准备1. 音乐CD:《脚步声》歌曲2. 脚步声道具(如不同材质的鞋子、沙子等)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七、环境布置1. 教室布置成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适合幼儿进行活动。
2. 设置一个表演区,让幼儿可以自由地走动和表演。
第四章:活动过程八、热身活动(5分钟)1.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模仿动物走路、跑步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
2.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看到的不同动物的脚步声。
九、主体活动(10分钟)1. 教师播放《脚步声》歌曲,让幼儿仔细聆听并感受不同脚步声的特点。
2. 教师出示脚步声道具,让幼儿亲自尝试并模仿不同脚步声。
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合作创作一幅关于不同脚步声的画。
第五章:活动延伸十、活动延伸(5分钟)1.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他们的画作,并分享他们创作的内容。
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不同人物的脚步声,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 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模仿不同脚步声,并分享他们的经历。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详案《脚步声》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详案《脚步声》活动名称:《脚步声》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听觉敏感性。
2. 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3. 加强幼儿的体能训练。
活动准备:1. 音乐播放器。
2. 不同节奏的音乐片段。
3. 椅子或垫子。
活动过程:1. 导入(5分钟):与幼儿一起坐在活动场地,提问:“你们有没有听到过什么特别的声音?”鼓励幼儿回答。
然后,询问他们是否听过“脚步声”。
让幼儿模仿脚步声的声音,可以有不同的步伐和速度。
2. 活动(30分钟):a. 感知脚步声:播放不同的脚步声音乐片段,例如慢慢的走路、快速跑步、小碎步等,让幼儿仔细聆听并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模仿。
b. 脚步游戏:让幼儿站成一排,每人站在一个椅子或垫子上,按照音乐的节奏做不同的动作。
例如,当音乐变慢时,幼儿慢慢踮起脚尖或跳动;当音乐变快时,幼儿跳下椅子或垫子进行快速跑步;当音乐停止时,幼儿立即停下动作。
这样的动作变化可以多次进行,逐渐增加幼儿动作的难度,如单脚跳或轻盈地踮起脚尖。
3. 结束(5分钟):让幼儿坐下,回顾并讨论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他们喜欢哪种动作和音乐节奏,他们对脚步声有什么感觉。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体验。
活动延伸:1. 在家庭环境中,可以鼓励幼儿和家人一起玩类似的游戏,锻炼家庭成员的身体活动和听觉感知能力。
2. 给幼儿提供不同节奏的音乐,让他们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达音乐的感觉。
3. 制作简易的乐器,如手拍、脚踏板等,让幼儿参与音乐创作和伴奏的活动。
教育原理:这个活动通过音乐和身体动作的结合,培养幼儿的听觉敏感性和感知能力。
同时,幼儿通过模仿不同的脚步声来增强体能训练。
此外,这个活动也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通过亲身参与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音乐的魅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脚步声》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脚步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声音的世界》,详细内容为“脚步声”。
通过让幼儿倾听、模仿、创造各种脚步声,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辨识并模仿不同动物和人物的脚步声。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在模仿脚步声时,能够准确地表现出节奏感。
重点:让幼儿学会倾听、辨识不同脚步声,并能够进行模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动物和人物图片、卡片、节奏乐器。
学具:小鼓、沙锤、木鱼等简单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播放不同动物和人物走路的声音,让幼儿闭上眼睛猜测是什么动物或人物。
(2)邀请幼儿模仿各种脚步声,如兔子跳、大象走、小猫跑等。
2.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展示动物和人物图片,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
(2)教师示范如何用乐器演奏对应的脚步声,如兔子跳用小鼓敲击。
3. 随堂练习(5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或人物,用乐器演奏对应的脚步声。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演奏方法。
4. 节奏游戏(5分钟)(1)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按照节奏走动。
(2)当音乐停止时,幼儿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模仿所扮演角色的脚步声。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
(2)每组进行展示,其他幼儿猜一猜他们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六、板书设计1. 《脚步声》2. 内容:动物和人物图片、对应的脚步声节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扮演不同的动物和人物,用乐器演奏对应的脚步声。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活动中,部分幼儿在模仿脚步声时节奏感不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尝试自己创作脚步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开展“家庭脚步声”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增进亲子关系。
幼儿园小班教案《脚步声》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脚步声》含反思教案:《脚步声》一、教学内容幼儿园小班教案《脚步声》,以教材《幼儿启蒙认知》第四章“声音的世界”中的第二节“脚步声”为教学章节。
本节课旨在让幼儿认识和理解脚步声的概念,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物体发出的脚步声,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和辨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知脚步声,学会辨别不同物体发出的脚步声。
2. 培养幼儿的听觉敏感度和观察力。
3. 激发幼儿对声音世界的探索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知脚步声,学会辨别不同物体发出的脚步声。
难点:培养幼儿的听觉敏感度和观察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兔子、小熊、小猪等动物玩偶,小车、小球等物品。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白纸、一支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扮演小兔子,发出脚步声,引导幼儿说出“是小兔子的脚步声”。
2. 例题讲解:教师分别用小车、小球等物品发出脚步声,让幼儿辨别并说出对应的物品名称。
3. 随堂练习:教师任意选择一个物品,让幼儿猜猜是哪个物品发出的脚步声。
4. 小组活动: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物品,轮流发出脚步声,让其他组幼儿猜测。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兔子——脚步声小车——脚步声小球——脚步声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发出不同的脚步声,让家长猜猜是哪个物品。
2. 家长可以帮助幼儿记录下这些脚步声,并在第二天带到幼儿园与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小组活动等环节,让幼儿认知和理解了脚步声的概念,培养了幼儿的听觉敏感度和观察力。
在课后作业环节,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既增加了亲子互动,又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生活场景,让幼儿在实践中认知和学习,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听觉敏感度。
同时,也可以组织一些户外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感受不同声音,激发他们对声音世界的探索兴趣。
小班《脚步声》教案
小班《脚步声》教案教案:小班《脚步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语文教材《脚步声》,该章节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了解脚步声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的听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听懂并描述不同脚步声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能够用词语和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培养学生倾听他人观点,提高课堂互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听懂并描述不同脚步声的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用词语和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课堂互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脚步声音效、图片等。
学具:作业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不同脚步声音效,让学生闭眼聆听,猜测是哪种动物的脚步声。
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学生对脚步声的兴趣。
2. 教学讲解(10分钟)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图片,讲解不同动物的脚步声特点,引导学生用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
3. 课堂互动(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听到的脚步声,并用词语和句子描述。
培养学生倾听他人观点,提高课堂互动能力。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判断是哪种动物的脚步声。
例题如下:小兔子在草地上跳来跳去,它的脚步声是怎样的?解答:小兔子的脚步声是“沙沙沙”。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判断是哪种动物的脚步声。
练习如下: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它的脚步声是怎样的?解答:小鸟的脚步声是“叽叽喳喳”。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脚步声的特点板书设计:动物 | 脚步声特点小兔子 | 沙沙沙小鸟 | 叽叽喳喳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走路的脚步声,并用词语和句子描述。
答案:爸爸的脚步声是“沉重”,妈妈的脚步声是“轻盈”。
2. 请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个关于脚步声的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聆听、讨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不同动物的脚步声特点,并能够用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
幼儿园小班教案《脚步声》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脚步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声音的世界》,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脚步声,学会用不同的脚步声表达情感,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脚步声的特点,能够辨别不同人的脚步声。
2. 学会通过脚步声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素养。
3. 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增进彼此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会用不同的脚步声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脚步声,学会合作完成简单的节奏表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录音机、脚步声录音带、各种节奏乐器。
2. 学具:小鼓、摇铃、沙锤等节奏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教室内走动,让幼儿注意听不同的脚步声,并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些声音都是谁的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脚步声录音,让幼儿分辨出不同的脚步声,如:快步、慢步、跳跃等。
引导幼儿讨论这些脚步声所表达的情感,如快乐、生气、紧张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邀请幼儿用小鼓、摇铃等乐器模拟不同的脚步声,让幼儿亲身感受节奏的变化。
4. 合作表演(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脚步声,用乐器伴奏,共同完成一个简单的节奏表演。
教师邀请各小组进行展示,评价每个小组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不同脚步声的示意图,如:快步、慢步、跳跃等。
2. 在示意图下方列出对应的情感词汇,如:快乐、生气、紧张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用脚步声创作一个有趣的节奏故事。
答案示例:小兔子快步走在森林里,突然听到了一阵可怕的脚步声,原来是狼来了!小兔子赶快跳进旁边的草丛,躲过了狼的追捕。
2. 作业要求: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脚步声表达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了脚步声的特点,学会了用脚步声表达情感。
幼儿园小班教案《脚步声》含反思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教案《脚步声》含反思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小班教案《脚步声》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模仿各种走路的声音,培养幼儿认真欣赏故事的能力,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脚步声》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认真欣赏故事的能力。
2. 引导幼儿模仿各种走路的声音。
3.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 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 故事录音、图片。
2. 动物头饰若干。
3. 高跟鞋一双、拐杖一把。
活动过程:一. 欣赏故事《脚步声》。
1. 山顶上住着兔姥姥,她的耳朵可灵了,怎么灵法嘛就来听故事吧。
2. 幼儿欣赏故事,教师边听故事边出示图片。
3. 提问:1) 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去看望生病的兔姥姥了?2) 它们的脚步声一样吗?都是怎样的?二. 模仿动物的脚步。
1. 再一次欣赏故事《脚步声》,仔细听听大羊、中羊、小羊的脚步声到底是怎样的?2. 幼儿模仿大、中小羊的脚步声。
3. 想一想为什么大、中、小羊的脚步声都不一样呢?三. 走路的声音。
幼儿模仿妈妈穿高跟鞋时、爷爷拄拐杖时、小猫走路时发出的声音。
反思:本次活动我设计了几个环节来完成活动目标。
一是先向幼儿提问:哪些小动物走路会发出通知声音?它们的脚步声都是什么样子的?并让幼儿模仿。
二是让幼儿欣赏故事《脚步声》。
三续编故事。
在第二个环节欣赏故事《脚步声》时,让幼儿边听故事边思考:大羊、小羊中羊为什么要去看姥姥?它们的脚步声是什么样的?羊姥姥为什么一猜就猜中了?最后请幼儿模仿大中小羊的脚步声。
在续编故事的环节里,首先让幼儿想一想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也来看羊姥姥?他们的脚步声又是什么样的?最后请几时位幼儿分别穿上不,同的鞋子制造不同的脚步声,有跑鞋、皮鞋、凉鞋等走路,请其他幼儿背对他们,猜一猜他们分别穿什么鞋子制造出了脚步声,为什么?遗憾的是在进行最后一个环节的时候。
小班脚步声教案
小班脚步声教案教案标题:小班脚步声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脚步声的概念。
2. 培养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
3. 通过活动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彩色卡片或纸张2. 彩色笔或粉笔3. 音乐播放设备4. 音乐资源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回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声音,例如妈妈的唱歌声、小鸟的叫声等。
2. 引导幼儿思考并分享他们听到过的脚步声,例如自己走路的声音、朋友们一起跑步的声音等。
主要活动:1. 制作脚步声卡片:a. 给每个幼儿发放彩色卡片或纸张。
b. 引导幼儿用彩色笔或粉笔在卡片上绘制自己的脚步。
c. 鼓励幼儿用不同颜色的笔绘制不同的脚步,以便后续活动使用。
2. 听音辨脚步声:a. 播放不同类型的脚步声音乐,例如慢慢走路的声音、快速奔跑的声音等。
b. 让幼儿用自己制作的脚步声卡片辨认出与音乐相匹配的脚步声。
c. 鼓励幼儿用手指指向正确的卡片,并说出对应的脚步声。
3. 模仿脚步声:a. 播放不同类型的脚步声音乐。
b. 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和速度模仿对应的脚步声。
c.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4. 合作创作:a.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脚步声进行创作。
b. 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如何用身体和声音模拟出选定的脚步声。
c. 让每个小组在音乐的伴奏下表演他们的创作,并鼓励其他幼儿猜测他们表演的脚步声是什么。
结束活动:1. 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2. 鼓励幼儿用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他们对脚步声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延伸:1. 继续探索不同类型的声音,例如风声、雨声等,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声音的多样性。
2. 制作一个声音盒子,收集和分类不同的声音资源,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中自主探索和辨认声音。
评估方法: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绘画或写作作品,评估他们对脚步声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幼儿可以通过听觉感知脚步声的特点和多样性,并通过模仿和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脚步声 小班教案
脚步声小班教案教案标题:脚步声小班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脚步声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到并辨认脚步声。
2. 学生能够模仿脚步声的节奏和速度。
3.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创造出不同的脚步声。
教学准备:1. 录制不同的脚步声音频。
2. 准备一些与脚步声相关的图片或道具。
3. 准备一些乐器或节拍器材。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制造一些脚步声,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询问他们是否知道这是什么声音。
探究活动:1. 播放录制好的脚步声音频,让学生仔细倾听,并观察他们的反应。
2. 引导学生描述他们听到的声音特点,例如声音的节奏、速度、音量等。
实践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段录制好的脚步声音频。
2. 让学生模仿脚步声的节奏和速度,用手或脚在地上敲击出相应的节奏。
3.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脚步声。
展示活动:1. 邀请每个小组上台展示他们创造的脚步声。
2. 其他学生可以通过听觉感知来猜测展示的脚步声是什么场景或者活动。
3.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总结活动:1.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关于脚步声的知识和技能。
2. 引导学生思考脚步声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观察和记录周围不同场景下的脚步声,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2.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脚步声音乐作品,并进行分享。
评估活动: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合作情况。
2. 通过学生的展示和回答问题来评估他们对脚步声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和分析不同场景下的脚步声,培养他们的听觉感知能力。
2. 教师可以通过其他音乐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创造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听觉感知脚步声,培养了他们的听觉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通过合作创造出不同的脚步声,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然而,在实施教案时,教师需要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在实践活动中发生意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音乐活动交流课教案《脚步声》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看图谱念读儿歌。
2. 学习演奏手鼓。
3. 听辨音乐的开始和停止,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4. 感受音乐速度的快与慢,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二.教学准备
各种图形剪纸,白色大纸张,手鼓若干
三.教学过程
(一)引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客人,你们看是谁?你们喜欢我吗?
2.请孩子们思考“猫”的脚步声以及走路的样子
3.请孩子们思考“老鼠”的脚步声以及走路的
样子。
(启发:老鼠身体小,跑得快)
(二)节奏游戏:《猫来了》
1. 老师念儿歌,请幼儿复述儿歌内容。
2. 老师拿出手鼓,教念儿歌。
在第3、4小节时奏稳定节拍(方法:左手拿鼓,右手握拳轻击);第5﹑6小节手指频击并画圈;第7小节指尖轻画鼓面示逃跑。
3. 师分别奏两种鼓点,请幼儿思考:哪一鼓点代表猫的脚步声?哪一鼓点代表老鼠的脚步声?
4. 幼儿跟念儿歌,并用自己的手在地板上跟老师演奏。
5. 启发思考:小猫从远处走过来,距离越来越近,它的三声叫声会有什么变化?(越来越响)
6. 请幼儿模仿小猫的三次叫声(弱-强),并创编一个动作。
7. 启发幼儿为“快点躲起来”创编动作。
8. 全部幼儿分别轮流扮演角色,“猫”念第一句儿歌,“老鼠”念第二句儿歌。
9. 请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表演整个作品。
(三)图谱学习
1.出示各种图形,请幼儿观察颜色﹑形状……
2.启发幼儿思考并在素材中选择适合的图形表示儿歌的各个部分,形成图谱。
3.幼儿看图谱念儿歌并表演。
(四)律动活动:《猫和老鼠》
1.请孩子们创编尽可能多的﹑不同的,猫走路的动作和老鼠的动作。
2. 听音乐,请孩子感知音乐的快慢。
并思考哪一段像老鼠?哪一段像猫?为什么?(CD27 CD28)
3. 幼儿聆听《猫主题》,思考:小猫走了几步以后怎么样了?
4. 幼儿模仿老师动作(每一乐句最后两小节)。
5.幼儿聆听《老鼠主题》,思考:老鼠什么时候在逃,什么时候不动……
6. 幼儿跟着《老鼠主题》音乐模仿老师的动作。
7. 幼儿聆听CD29《猫和老鼠》。
8. 让孩子们分成两组,A组扮演小猫,B组扮演老鼠。
“小猫”主题时,A组活动,B组静止;“小老鼠”主题时A组保持一个姿态不动,B组活动。
(五)活动结束
幼儿向客人老师道别,回班上。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看图谱念读儿歌。
2. 学习演奏手鼓。
3. 听辨音乐的开始和停止,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4. 感受音乐速度的快与慢,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二.教学准备
各种图形剪纸,白色大纸张,手鼓若干
三.教学过程
(一)引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客人,你们看是谁?你们喜欢我吗?
2.请孩子们思考“猫”的脚步声以及走路的样子
3.请孩子们思考“老鼠”的脚步声以及走路的样子。
(启发:老鼠身体小,跑得快)
(二)节奏游戏:《猫来了》
1. 老师念儿歌,请幼儿复述儿歌内容。
2. 老师拿出手鼓,教念儿歌。
在第3、4小节时奏稳定节拍(方法:左手拿鼓,右手握拳轻击);第5﹑6小节手指频击并画圈;第7小节指尖轻画鼓面示逃跑。
3. 师分别奏两种鼓点,请幼儿思考:哪一鼓点代表猫的脚步声?哪一鼓点代表老鼠的脚步声?
4. 幼儿跟念儿歌,并用自己的手在地板上跟老师演奏。
5. 启发思考:小猫从远处走过来,距离越来越近,它的三声叫声会有什么变化?(越来越响)
6. 请幼儿模仿小猫的三次叫声(弱-强),并
创编一个动作。
7. 启发幼儿为“快点躲起来”创编动作。
8. 全部幼儿分别轮流扮演角色,“猫”念第一句儿歌,“老鼠”念第二句儿歌。
9. 请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表演整个作品。
(三)图谱学习
1.出示各种图形,请幼儿观察颜色﹑形状……
2.启发幼儿思考并在素材中选择适合的图形表示儿歌的各个部分,形成图谱。
3.幼儿看图谱念儿歌并表演。
(四)律动活动:《猫和老鼠》
1.请孩子们创编尽可能多的﹑不同的,猫走路的动作和老鼠的动作。
2. 听音乐,请孩子感知音乐的快慢。
并思考哪一段像老鼠?哪一段像猫?为什么?(CD27 CD28)
3. 幼儿聆听《猫主题》,思考:小猫走了几步以后怎么样了?
4. 幼儿模仿老师动作(每一乐句最后两小节)。
5.幼儿聆听《老鼠主题》,思考:老鼠什么时候在逃,什么时候不动……
6. 幼儿跟着《老鼠主题》音乐模仿老师的动作。
7. 幼儿聆听CD29《猫和老鼠》。
8. 让孩子们分成两组,A组扮演小猫,B组扮演老鼠。
“小猫”主题时,A组活动,B组静止;“小老鼠”主题时A组保持一个姿态不动,B组活动。
(五)活动结束
幼儿向客人老师道别,回班上。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看图谱念读儿歌。
2. 学习演奏手鼓。
3. 听辨音乐的开始和停止,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4. 感受音乐速度的快与慢,并用身体动作表现
出来。
二.教学准备
各种图形剪纸,白色大纸张,手鼓若干
三.教学过程
(一)引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客人,你们看是谁?你们喜欢我吗?
2.请孩子们思考“猫”的脚步声以及走路的样子
3.请孩子们思考“老鼠”的脚步声以及走路的样子。
(启发:老鼠身体小,跑得快)
(二)节奏游戏:《猫来了》
1. 老师念儿歌,请幼儿复述儿歌内容。
2. 老师拿出手鼓,教念儿歌。
在第3、4小节时奏稳定节拍(方法:左手拿鼓,右手握拳轻击);第5﹑6小节手指频击并画圈;第7小节指尖轻画鼓面示逃跑。
3. 师分别奏两种鼓点,请幼儿思考:哪一鼓点
代表猫的脚步声?哪一鼓点代表老鼠的脚步声?
4. 幼儿跟念儿歌,并用自己的手在地板上跟老师演奏。
5. 启发思考:小猫从远处走过来,距离越来越近,它的三声叫声会有什么变化?(越来越响)
6. 请幼儿模仿小猫的三次叫声(弱-强),并创编一个动作。
7. 启发幼儿为“快点躲起来”创编动作。
8. 全部幼儿分别轮流扮演角色,“猫”念第一句儿歌,“老鼠”念第二句儿歌。
9. 请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表演整个作品。
(三)图谱学习
1.出示各种图形,请幼儿观察颜色﹑形状……
2.启发幼儿思考并在素材中选择适合的图形表示儿歌的各个部分,形成图谱。
3.幼儿看图谱念儿歌并表演。
(四)律动活动:《猫和老鼠》
1.请孩子们创编尽可能多的﹑不同的,猫走路的动作和老鼠的动作。
2. 听音乐,请孩子感知音乐的快慢。
并思考哪一段像老鼠?哪一段像猫?为什么?(CD27 CD28)
3. 幼儿聆听《猫主题》,思考:小猫走了几步以后怎么样了?
4. 幼儿模仿老师动作(每一乐句最后两小节)。
5.幼儿聆听《老鼠主题》,思考:老鼠什么时候在逃,什么时候不动……
6. 幼儿跟着《老鼠主题》音乐模仿老师的动作。
7. 幼儿聆听CD29《猫和老鼠》。
8. 让孩子们分成两组,A组扮演小猫,B组扮演老鼠。
“小猫”主题时,A组活动,B组静止;“小老鼠”主题时A组保持一个姿态不动,B组活动。
(五)活动结束
幼儿向客人老师道别,回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