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普曼《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媒体报道中的身份成见——李普曼《公众舆论》读后感
媒体报道中的身份成见——李普曼《公众舆论》读后感翻开最近的报纸杂志, 不难发现新闻的主角总是所谓的“富二代”、“农民工”、“90后”之类带有明显身份标签的人物。
谈到“富二代”, 人们总是想到飙车、炫富、纨绔子弟;谈到农民工, 大家的印象是文化素质低等;谈到“90后”, 无外乎非主流、个性张扬等。
这就是他们通过媒体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形象, 已经形成固定思维, 很难改变。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提出一个重要的传播学概念——刻板成见(stereotype) 。
所谓“刻板成见”就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 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感情。
新闻报道中的“富二代”、“农民工”、“90后”就是公众对这几类群体的刻板成见。
身份成见的产生李普曼认为, 真实环境太大太复杂, 而个人自身能力有限, 我们凭借自身经验无法完全了解外部环境。
在现代社会, 我们每个人都只生活在地球的一隅, 对庞杂的外部环境无法亲身经历, 只能通过媒介的报道去感受。
真实事件经过媒体的报道, 已经经历了一个重新选择加工的过程。
媒体展示给受众的, 并不是真实环境, 而是一个建立在真实环境基础上的拟态环境。
1. 媒体的成见媒介在报道中如此强调公众身份,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读者。
成见便意味着新闻有看点, 有看点则可以吸引受众。
从“70码”到“我爸是李刚”到“激情杀人”, “富二代”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名词。
有关“富二代”的报道, 总是摆脱不了飙车、炫富、飞扬跋扈的负面消息, 所以在公众舆论中, 这一阶层的形象或多或少被扭曲了。
而“农民工”是农民和工人双重身份的叠加, 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 成为构建农民工想象的媒介。
(1) 而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总是掺杂负面消极的态度。
媒体对“富二代”、“农民工”等特殊人群进行的报道, 经常有大肆渲染进行“妖魔化”的现象。
首先, 对所谓“富二代”、“农民工”等特殊人群, 报道的数量多、篇幅大。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该书主要分析了公众的成见和兴趣,公意的形成以及报纸传媒等问题。
李普曼分析了外部世界与人们头脑中景象,他指出,人们都受到了公共事务的,但是,人们却都沉浸在私人事务之中。
人们的时间和注意力有限,不愿费力注意那些还没有被视为理所当然的意见。
人们更喜欢把时间和注意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上面。
此外,每个人都有自己固有的成见,因为我们对具有广泛影响的公共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个方面或某一片段。
因此,我们的这些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和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
李普曼甚至指出,成见具有过于自负的性质,公认的典型、流行的样板和标准的见解,都会在人们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产生阻碍作用。
如果不是格外留神,我们就很容易借助于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概念去想象我们认为似曾相识的任何事物。
人们在追求公正的见解时,都会倾向于已有的成见。
一方面,这是因为成见不仅能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节省时间,当我们想要冷静全面地观察世界的时候,能使我们摆脱一切令人困惑的干扰。
而且,它还能够保护我们的社会地位和我们的自尊心。
成见是一种对既有秩序的维护,是投射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自身的仪式、我们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情感立场。
但是,成见系统一旦完全固定下来,我们的各种注意力就会收到支持这一系统的事实的吸引,对于和它相抵触的事实则会视而不见。
只有当我们习惯于把我们的观点看作是我们通过自己的成见得到的局部经验时,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反对者的宽容。
如果没有这种习惯,我们就会把自己的观点绝对化。
这样的成见是可怕的,因为这会使抱有不同成见的两部分人相互对立,但却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双方的矛盾会逐渐加深,分裂会逐步扩大,而固有成见却也在不断增强。
李普曼指出,同一个故事在所有的听众哪里都会变得各不相同。
由于没有两个人的经历会一模一样,每个人都会从稍有差异的角度接受那个故事。
会用自己的方式把故事再现一番,并注入自己的感情。
这就是公众舆论的问题所在,自我利益决定着舆论,除此以外个人的特性及其生存的环境也影响着他对舆论的判断。
《公众舆论》读书心得
《公众舆论》读书心得-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公众舆论》读书心得《公众舆论》这本著作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它至今在传播学领域保持的着权威地位。
这本著作以独特视角解读了舆论在传播学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公众舆论》这本著作中,李普曼的主要观点是:“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
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公众舆论》里一个主题就是人们无法自觉形成公众舆论,无法处理公共事务,人们多数关注自己,关心自己,除非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
对于《公众舆论》这个观点和看法,我其实完全赞同的。
就拿我们一直在关注的民生新闻来说。
所有的民生新闻都强调互动,但这种互动并不是有意义的有效的互动,百姓抢着上电视,爆料、投诉、发表意见,有多少是真正有价值的?恐怕更多的是为了好玩、图新鲜,而媒体也为了拉近与观众关系,吸引眼球,乐得打互动牌。
在《公众舆论》关于报纸概念的那一张,写的非常的切合实际,它整体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观点:“新闻的作用只是突出事实,只是萌芽之后的事,人们不应该将太多的道德责任寄托在新闻上,因为新闻工作者也是要生存的,新闻工作是一种职业,新闻不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更不应该成为代议制度,它像一束手电筒的光,对准哪里哪里才亮,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
”他强调了新闻最核心的定义是尊重事实,凸显事实,即使在当今新闻工作作为一种职业的大背景下,我们要更加在意新闻的客观事实性,对于这点,我是赞同的。
公共舆论读书笔记
公共舆论读书笔记【篇一:《公共舆论》读书笔记】《公共舆论》读书笔记《公共舆论》出版于1922年,此时的作者李普曼年仅33岁,但在这之前已经出版了《政治绪论》和《趋势与主宰》两部著作,并且经历了一战炮火的洗礼。
作者在一战中曾任美国陆军部部长助理,这使得李普曼对战争中公众由于信息匮乏和个人成见导致公众舆论的模糊与脆弱,政府宣传机器遮蔽真相,误导公众以及报纸无法展现事物的真正面目等现象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本书中表现为大量来自战争中的事例和蔓延全书的悲观色彩。
总的来说,本书论述了由于信息不全,个人成见等原因,个人无法认清真相,而领导者操纵、控制、利用舆论,报纸(媒体)由于自身局限性成为引导舆论的工具,最后作者提出他的解决方案。
详细来看,全书可分为三节:第一节为书中第一至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复杂的外部世界和极其有限的认知范围等外部因素和个人头脑中的固有成见,价值观念以及兴趣,利益等内部因素导致了公众无法认清真相并做出理性决定。
第二节为书中五六部分,论述了领导人如何通过模糊的词语,统一的象征制造统一意志乃至公共舆论,并且这样产生的舆论是与民主原则相背离的,通过操纵舆论同样可以制造民主的假象。
第三节为书中第七八部分,作者在分析了报纸无力承担“舆论与法庭”的重任的原因并提出了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
下面将具体分析这三节中的观点并进行梳理和反思。
一.个人舆论的局限书中第一部分“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想象”首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个人头脑中的舆论并不等于真实,原因可分为外部的和内部的。
从外部来看,人们接受到的宣传已经收到国家审查与保密制度的过滤,这就使事实真相和对这一事实的舆论之间存在距离。
信息和舆论的数量与质量也受到技术、经济和政治条件的复杂影响,这都影响着观念的传播。
通过社交圈紧密联系的社会人会形成这个圈子的公共意识,这种身份的暗示和等级体系的存在使公众舆论与其冲突的可能升高。
而且人们对书面上外部世界和公共消息的注意力相当之低。
《舆论》读书笔记
《舆论》读书笔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舆论的力量愈发强大,其影响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沃尔特·李普曼的《舆论》一书,犹如一盏明灯,为我们揭示了舆论现象背后的复杂机制和潜在规律。
书中开篇,李普曼就指出了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是有限的。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小小的“拟态环境”中,这个环境是由媒体、他人的讲述以及我们自身的经验所构建而成。
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往往是经过筛选和加工的,并非完全真实和全面的。
这就导致了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判断可能存在偏差。
在探讨舆论的形成过程时,李普曼认为,公众的意见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刻板印象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我们常常凭借以往的经验和先入为主的观念来对事物进行判断,而这些刻板印象可能会蒙蔽我们的双眼,使我们无法客观地看待问题。
其次,利益集团的操纵也不容忽视。
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会通过各种手段来影响舆论的走向,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再者,信息的传播方式和速度也会对舆论产生影响。
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迅速,但也容易出现失真和误导的情况。
李普曼还强调了舆论领袖的作用。
这些人在某个领域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他们的观点和态度往往能够引导公众的舆论。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如果舆论领袖本身存在偏见或者错误,那么他们所引导的舆论可能会偏离真相。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舆论与民主的关系。
理想状态下,民主应该是基于公众的理性判断和参与,但由于公众认知的局限性以及舆论的易被操纵性,民主的实现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公众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判断能力,容易被情绪和表象所左右,这使得民主的决策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不能盲目地相信和跟从舆论。
在面对各种信息时,我们要有批判性思维,学会辨别真伪,不被刻板印象和情绪所左右。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媒体和信息传播者有着重要的责任,他们应该尽可能地提供准确、全面、客观的信息,以帮助公众形成正确的舆论。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网络时代的公众舆论——《公众舆论》读书笔记一、内容介绍公众舆论,仅从其字面上理解,意指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意见和态度。
舆论的主体是公众,它是由社会上占大多数的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的个人组成的;舆论的客体是涉及公共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舆论的本体是公众对于公共事务的评价性意见。
在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中,作者紧紧围绕公众舆论这一个概念,将其置放与社会政治的大环境中,通过追溯其起源以及探索它的影响等研究,向我们清晰地展现了公众舆论这种政治现象的必要性和所谓的大众传播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和塑造力。
此外,李普曼在本书中对成见和环境有着比常人更加深入的分析,并且认为二者对于舆论的形成及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这本书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如何形成舆论的问题,李普曼把舆论看成是人们头脑中的想象,从而肯定“刻板成见”在形成舆论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其次,在这本书中,李普曼还指出,由于世界太大,人们不可能直接地去认识每一个发生的事件,再加上国家检查制度的存在以及官方设置的保密制度等原因,人们往往生活在媒体提供的和自己所设想的一种“假环境”中,也就是一种拟态环境。
最后,在舆论与民主政治的关系上,作者把普通公民看成是“局外人”,认为他们既不了解情况,又没有理智。
并且他认为只有属于社会贤能的少数人是“局内人”,这些社会贤能受过特殊训练,能够通过专门的情报机构得到准确的情报,作出明确的判断并且发号施令。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公共利益和舆论根本无法一致,并且公共利益只能由一个特殊的阶级来管理。
”在李普曼看来,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阻碍人们接近事实真相的因素。
“它们就是人为的审查制度,社会交往受到的限制,每天能够用以关注公共事务的时间比较匮乏,由于不得不压缩成简短的消息而对事件造成的歪曲报道,用琐细的语汇表现复杂世界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最后,面对那些似乎威胁人们既定生活方式的事实真相时所产生的忧虑。
”1这些都阻碍着公众舆论的形成,本书一直在向读者强调的观点即是,公众舆论是不可能的。
《舆论》读书笔记
《舆论》读书笔记《舆论》是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的经典著作。
这本书出版于 1922 年,尽管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近百年,但其中的观点和见解对于我们理解当今社会的舆论现象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李普曼在书中指出,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刻板印象”来构建的。
所谓刻板印象,就是我们头脑中对某些事物或人群的固定、简化的看法。
这些看法并非完全基于真实、全面的信息,而是基于我们过往的经验、传统的观念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
比如,当我们提到“律师”这个职业时,可能会立刻想到严谨、能言善辩的形象;提到“艺术家”,则可能想到自由、浪漫的特质。
然而,这些刻板印象很可能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和理解。
在信息传播方面,李普曼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塑造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局限。
媒体往往无法呈现事件的全貌,而是通过选择性的报道和解读来引导公众的注意力。
这就可能导致公众对某些问题的认知存在偏差。
而且,媒体为了吸引受众,常常会采用夸张、煽情的手法,使得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受到影响。
书中还提到了“拟态环境”的概念。
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并非真实的世界,而是经过媒体、社会等因素加工和构建出来的“拟态环境”。
我们在这个“拟态环境”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据此采取行动。
但由于“拟态环境”与真实环境之间存在差距,我们的行动可能会出现失误。
比如,我们通过电视、网络了解到某个地区的情况,但这些信息可能只是局部的、经过筛选的,不能完全代表该地区的真实面貌。
李普曼进一步探讨了公众在舆论形成过程中的角色。
他认为,大多数公众由于时间、精力和知识的限制,无法对复杂的公共事务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因此,公众的意见往往是模糊的、易变的,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操纵。
这就需要有专业的、理性的舆论领袖来引导公众的思考和判断。
此外,政治因素在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政府为了实现自身的目标,可能会对舆论进行控制和引导。
公众舆论
3.1.1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当中提出了一套整体的模型,按照统治人数的多寡,分别是: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这三种政体又有三种变体,分别是僭主政体、寡头政体、暴民政体。第一类政体类似主人与奴仆,第二类政体类似家长于子女,第三类整体类似于老师与学生。
技术精英治理国家,在李普曼看来,应该就是属于贵族政体的类型;而在杜威看来,就应该属于共和政体的类型。亦即:精英对于公众应该是家长还是老师?他们进行统治和决策还是提供知识和意见?
1.1《公众舆论》的写作背景
从李普曼的《公众舆论》中时时出现的有关时政和时局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政府宣传机器为了战争胜利在国内国际大造舆论的种种做法给李普曼思考的“虚拟环境”问题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虚假的、偏见的战争报道,以及战前战后参战和分赃中出现的一系列有悖于传统道德约束的很多问题,被媒体和当局巧妙的遮蔽了。在整个媒体参与营造虚拟环境的过程中,普通公众在资源和信息匮乏的情况下表现出的认识事实真相的“无力”和精英阶层对于整个局势的控制,在这个历史阶段突出的表现了出来。
2.2 公众舆论的非理性、公众的非理性
公众舆论是非理性的,李普曼从公众本身的认识局限和意见领袖的强势两个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公众认识的局限源于虚拟环境,而意见领袖对公众舆论的控制和操纵则源于其能够在不同的意见中制造同意。公众在虚拟环境中受到刺激,却在现实环境中作出反应;意见领袖通过对于不同意见的整合,让公众认为最终作出的决定确实是延续了自己原有的想法和意见,自己的利益最终得到了实现和保留。
第三部分 成见
由于固有的成见、偏见、固有的价值观念的存在,公众对一件事物的认识很难达到准确。
第四部分 兴趣
由于兴趣、自我利益等因素的不同,公众作出的判断往往是主观的、非理性的。
《公众舆论》读后感
《公众舆论》读后感第一篇:《公众舆论》读后感我读《公众舆论》李普曼(1889-1974),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60年的卓越新闻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新闻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
李普曼这个名字对于我们学新闻的学生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因为他对新闻界的贡献实在是太重要了,以至于其后很多的学者所提出的理论无不渗透着他的观念。
李普曼最有影响的著作是《公众舆论》,这部著作诞生于1922年,虽时隔近一个世纪,但不论什么时候重读,依然为之震撼、为之动容,深感启迪。
他用多年从事新闻评论的敏锐的政治触觉,用从事作家的对文字的灵动驾驭,以及对新闻事件的烂熟于心和历史把握,成就了这部传播学领域里的经典著作。
一.主要内容这本书主要分为八个部分,二十八个章节,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有关公众舆论的相关知识,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书作者以众多实例展示了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巨大差别,将外部的世界、媒体营造的虚假的世界和人们脑中关于世界的图像做了区分。
我们对于现实认识越来越间接,我们自以为真实的东西,并非真实反映,而我们自身的诸多限制条件决定了我们很难直接地接触外部世界,加之我们头脑中先入为主的成见,问题变得更加不可把握。
这些内容,即是作者在接下来重点分析的问题—到底是那些因素导致了我们认识真实世界的困难。
二.李普曼—公众舆论是不可能的纵观本书内容,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莫过于李普曼对公众舆论的质疑,认为“真实的外部世界”仅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而已。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刘超逸0830*******实话说,李普曼之《公众舆论》,我是带着众多的不解与疑问艰涩的阅读完的。
总感觉要着实吃透这本书需要多种学科的知识体系来支撑。
或许是所学专业之局限,我自身的理解部分借助于之前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当然也得益于一些其他学科。
我对全书之理解与学习,是建立在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之联系与差异的基础上的。
根据我的理解,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之关系,类似于史实与历史之关系。
这里所言历史,并非等同于史实,它是人类探索研究而来的历史。
人类所了解之历史,只能够无限接近于史实,两者之间永远存在史学研究者之主观意识。
同理,我们所见所闻之世界,其实多少带有我们自身的主观性,它只能无限接近于客观世界,两者却永远不可相重叠。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甚至,截然相反。
如书中所言,中世纪之基督教徒,依据所研读之《圣经》,认为世界是一个单调的平行四边形。
他们认为那就是事实是真相,殊不知,其实那是想象中的“真相”。
说到这里,又涉及到主观世界建立之依据的问题。
李普曼所言“我们生活之环境是多么地迂回曲折,我们可以看到,它给我们带来的消息时快时慢,但只要我们信以为真,我们似乎就会认为那就是环境本身。
”1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李普曼在书中,以霞飞将军的案例来诠释这种观点。
大人物都是通过虚构的个性或者是公共形象而广为人知的。
当然,公众形象与真实之形象存在着差别,他们有着两个不同之自我—公共的自我与私下凡人的自我。
那么相应的,英雄之公共形象为人所崇拜,其私下自我却不尽然,这就是“仆人眼中无英雄”之原因。
书中作者之观点称,人们依靠观念或者成见去应付超出视线之外且难以把握的事件。
也就是说,“一个人对于并未亲身经历的事件所能产生的唯一感情,就是被他内心对那个事件的想象所激发起来的情感。
”2这又让我回忆起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观察者偏见。
当不同的人观察同样的事件时,他们并不总是“看到”同样的事物。
《公众舆论》读后感
我读《公众舆论》李普曼(1889- 1974),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60年的卓越新闻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新闻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
李普曼这个名字对于我们学新闻的学生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因为他对新闻界的贡献实在是太重要了,以至于其后很多的学者所提出的理论无不渗透着他的观念。
李普曼最有影响的著作是《公众舆论》,这部著作诞生于1922年,虽时隔近一个世纪,但不论什么时候重读,依然为之震撼、为之动容,深感启迪。
他用多年从事新闻评论的敏锐的政治触觉,用从事作家的对文字的灵动驾驭,以及对新闻事件的烂熟于心和历史把握,成就了这部传播学领域里的经典著作。
一.主要内容这本书主要分为八个部分,二十八个章节,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有关公众舆论的相关知识,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书作者以众多实例展示了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巨大差别,将外部的世界、媒体营造的虚假的世界和人们脑中关于世界的图像做了区分。
我们对于现实认识越来越间接,我们自以为真实的东西,并非真实反映,而我们自身的诸多限制条件决定了我们很难直接地接触外部世界,加之我们头脑中先入为主的成见,问题变得更加不可把握。
这些内容,即是作者在接下来重点分析的问题—到底是那些因素导致了我们认识真实世界的困难。
二.李普曼—公众舆论是不可能的纵观本书内容,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莫过于李普曼对公众舆论的质疑,认为“真实的外部世界”仅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而已。
公共舆论读书笔记
公共舆论读书笔记公共舆论读书笔记篇一:《公共舆论》读书笔记】《公共舆论》读书笔记《公共舆论》出版于1922 年,此时的作者李普曼年仅33 岁,但在这之前已经出版了《政治绪论》和《趋势与主宰》两部著作,并且经历了一战炮火的洗礼。
作者在一战中曾任美国陆军部部长助理,这使得李普曼对战争中公众由于信息匮乏和个人成见导致公众舆论的模糊与脆弱,政府宣传机器遮蔽真相,误导公众以及报纸无法展现事物的真正面目等现象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本书中表现为大量来自战争中的事例和蔓延全书的悲观色彩。
总的来说,本书论述了由于信息不全,个人成见等原因,个人无法认清真相,而领导者操纵、控制、利用舆论,报纸(媒体)由于自身局限性成为引导舆论的工具,最后作者提出他的解决方案。
详细来看,全书可分为三节:第一节为书中第一至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复杂的外部世界和极其有限的认知范围等外部因素和个人头脑中的固有成见,价值观念以及兴趣,利益等内部因素导致了公众无法认清真相并做出理性决定。
第二节为书中五六部分,论述了领导人如何通过模糊的词语,统一的象征制造统一意志乃至公共舆论,并且这样产生的舆论是与民主原则相背离的,通过操纵舆论同样可以制造民主的假象。
第三节为书中第七八部分,作者在分析了报纸无力承担“舆论与法庭”的重任的原因并提出了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
下面将具体分析这三节中的观点并进行梳理和反思。
一.个人舆论的局限书中第一部分“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想象”首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个人头脑中的舆论并不等于真实,原因可分为外部的和内部的。
从外部来看,人们接受到的宣传已经收到国家审查与保密制度的过滤,这就使事实真相和对这一事实的舆论之间存在距离。
信息和舆论的数量与质量也受到技术、经济和政治条件的复杂影响,这都影响着观念的传播。
通过社交圈紧密联系的社会人会形成这个圈子的公共意识,这种身份的暗示和等级体系的存在使公众舆论与其冲突的可能升高。
而且人们对书面上外部世界和公共消息的注意力相当之低。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公众舆论》读后感读经典著作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大家学者的思想有时表述得十分简单轻松,留下了极大的空间任你联系实际,融入自己的想法;但大多数时候,你仿佛一个开拓者,要在密不透风的思想的高山里凿一条隧道,你奋力挥动锄头,拼命往里面挤,在隧道里艰难前行,当你以为自己快要被无尽的词语、例子、暗喻、思辨淹没时,突然一束光射进了你的眼睛,你出来了。
译者前言中说到,舆论在展示着力量和宣泄激情的同时,也会包含着某些成见、偏见、定见、歧见或者门户之见,即使一个汹涌的舆论大潮也难以例外。
不过毫无疑问的是,在近代以来的社会中,公众舆论主要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可以说只出现过两个源头,即开放的舆论生成与流通系统和封闭的舆论制造和灌输系统,尽管它们都会产生一个复杂程度不相上下的舆论过程,政府内部的信息公开与人民的信息闭塞,看似造成了一种矛盾的局面,但这种矛盾的激烈程度由政府控制。
这种状况表现在选举制度中。
人民所接受的对某党派的或支持或反对的意见,抛开个人成见看的话,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构筑了整个宏观的信息环境,政府既控制了信息来源,也控制了信息发布的媒介。
一个人的成见使他对事件总是存在一种情感倾向,当他需要对事件做出判断,而又无法接触到大量真实的信息的时候,他总是很乐意将他个性化的情感倾向模式套用在对事件的理解上,形成了他所理解的有别于真实环境的虚拟环境,并取代真实环境成了他做决策的依据。
现实环境总是太复杂,太具体以至于太抽象,使得我们永远不可能真切地认识清现实。
一方面,一个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的事实,不管他如何费尽心思,总有一些事实是他所不知道的,总有一些信息是他永远无法获知的。
另一方面,他所获知的信息未必是真实而可信的,不真实的信息会误导我们对现实环境的认知,然而没有什么信息是绝对真实的。
李普曼认为,在人和现实环境之间,存在一种虚拟环境。
也可以这样理解,即在人和事实环境之间,虚拟环境使双方相互隔绝,并对双方的活动进行干扰和重塑。
李普曼公共舆论读书笔记
《公共舆论》:李普曼的洞见与现代社会的思考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媒体、新闻网站、论坛和聊天室都在为我们提供各种观点、消息和舆论。
而在这样一个复杂的传播环境中,一个近一个世纪前的作品——《公共舆论》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沃尔特·李普曼,这位美国新闻评论家,以其独特的洞察力和前瞻性,为我们揭示了舆论形成的奥秘。
《公共舆论》并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舆论的学术著作,更是一部深入探讨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和心理学的综合作品。
李普曼对舆论的阐述,不仅仅局限于其形成和影响,更深入到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之中。
他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舆论并非完全自发形成,而是人们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认识的反映。
换句话说,舆论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解读和评价。
在李普曼的眼中,媒体在舆论形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即媒体所塑造的环境,它影响着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认知。
这使得我们往往基于媒体所呈现的信息来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直接与真实世界互动。
因此,媒体在塑造公众舆论方面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此外,《公共舆论》还触及了社交圈子对人们意识的影响。
李普曼指出,社交圈子不仅影响我们的信息来源,还影响我们的观点和行为模式。
由于社交圈子的固化,我们往往只能看到与我们相似的观点和立场,这限制了我们的视野和思考。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某些社交圈子里,某些观点会更加流行和被接受,而其他观点则被排斥或忽视。
但李普曼并没有完全否定社交圈子的重要性。
他强调,我们需要意识到社交圈子对我们的影响,并努力打破这种局限性。
通过接触不同的社交圈子、获取不同的信息来源,我们可以培养更加全面和客观的思考能力。
在阅读《公共舆论》的过程中,我深感其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理解舆论的形成机制,以便更好地应对和引导。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社交圈子对我们认知和思考的影响,从而打破偏见、开拓视野。
总之,《公共舆论》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
公众舆论全书读书报告
公众舆论全书读书报告《公众舆论》这本书成书出版于1922年,这一年正值一战中宣传作用巨大时,宣传成为了战争国操控民众的重要手段,拉斯韦尔在《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也痛斥充满谎言的战时宣传,那时的李普曼认为,囿于现实环境的复杂,人们根本不能清晰地认清现实世界,这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上存在的差异与联系,因此李普曼说:“我们生活之环境是多么的迂回曲折,我们可以看到,它给我们带来的消息时快时慢,但只要我们信以为真,我们似乎就会认为那就是环境本身。
因此民众不可能形成正确的舆论,不可能民主,所以李普曼赞同了拉斯韦尔提出的让社会精英(科学技术专家)掌握宣传控制权,以此来保证脆弱的大众免受有害宣传。
《公众舆论》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公众舆论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全书从八个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释了人和现实环境之间锲入着由媒介构成的“虚拟环境”,在偶然的事实、创造性的想象和情不自禁地信以为真这三种因素的作用下,人们会对超出视线范围内东西或制造虚构的东西,并对他们作出反应,正如李普曼所言:“一个人对于并未亲身经历的事件所能产生的唯一情感,就是被他内心对那个事件的想象所激发起来的情感。
”第二部分对外部世界的研究和第三部分成见都讲述了虚拟环境产生的成因。
成因分为外因与内因。
外因:①审查与保密制度②社会阶层对交往的限制影响③时间和注意力的限制④文字信息传播的局限性内因:刻板成见第四部分兴趣和第五部分公意的形成主要讲述了在虚拟环境存在的情况下,公意是如何形成的。
在这两部分中李普曼否定了天性与阶级影响,他提出:公意的形成是由于宣传者利用图像等象征符号淡化了个体差异,减小了传达误差,沟通联动了群体情感,由此形成公意。
第六部分民主的形象和第七部分报纸主要在阐述虚拟环境对民主和新闻的影响。
首先,在民主上,李普曼是悲观的,他认为当今无论资本主义还是基尔特社会主义都无法带来真正的民主,资本主义通过公职人员阶层流动的机制,利用虚拟环境掩盖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真相,而基尔特社会主义中追求共同利益的团体尚无法确定自己的功能,因此导致实践差别巨大。
舆论如何是可能的 读李普曼《公众舆论》笔记
总之,舆论作为社会公众的意见和态度,它的产生是复杂多样的。然而,通 过深入思考李普曼关于舆论可能性的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探讨舆论产生 的社会过程。在面对舆论时,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提供真实可靠的信 息,并鼓励多元化的声音和观点,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内容二
在传播学的海洋中,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 著作。这部于1922年的作品,尽管时光已经过去了近一个世纪,但其对公众舆论 的深入剖析和独特见解,依然对现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李普曼的《公众舆论》给我们提供了理解公众舆论的重要视角, 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对媒体作用的深入理解。他提醒我们,不要被媒体塑造的 “拟态环境”所束缚,而要努力去寻找和理解真实的外部世界。只有这样,我们 才能形成真正公正、客观的公众舆论。
参考内容三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个由海量信息构建 的社会中,公众舆论与拟态环境的关系愈发密切。本次演示将以李普曼的《公众 舆论》为蓝本,对拟态环境与公众舆论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当我们谈到舆论时,我们指的是公众对于某个事件、话题或政策的看法和意 见。舆论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左右着社会的发展方向。那么,舆论究 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它又是如何影响社会的呢?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 需要对舆论的定义和特点进行梳理。
舆论作为社会公众的意见和态度,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舆论是多元化的, 不同的群体和个人对于同一事件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其次,舆论具有动 态性,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最后,舆论具有互动性, 人们在交流和讨论中会对彼此的观点产生影响和改变。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李普曼的《公众舆论》一书。在这本书中,李普曼详 细剖析了公众舆论的形成、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他指出,随着大众传媒的快 速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媒体来获取信息和形成观点。然而,由于媒体对真实世 界的简化、扭曲或误导,我们往往无法接触到事物的真相。因此,我们需要对拟 态环境与公众舆论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洪流”既可以是洪水也可以是力量
“洪流”既可以是洪水也可以是力量—李普曼《公众舆论》读书笔记初读李普曼的书,是一个很曲折的过程。
起初5页是极限,终于忍耐着跨过极限读完了,回头想想觉得这本书就像一位一把年纪的老教授,他从头到尾都是在对你娓娓道来,你开始会觉得有些絮叨、摸不着头绪甚至想拍拍屁股走人不听了,可是如果忍耐着听完这位老教授的话,再重新回想他的每一句话,才觉得顿悟,真理、缜密、明晰都是大家风范,才知道他为什么经久不衰、堪称经典。
在这以前,我并不懂得什么是舆论,只是在某些新闻报道中常常看到“xxx错误引导舆论”,或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过“舆论监督”的功能,便粗略的把它理解成是一种众人能够达成一致的一种观点。
其实,我并不是说我现在就彻底领悟了舆论的真谛,但我能够隐隐约约感觉到我所称为舆论的东西和李普曼口中的舆论竟是千差万别,一个天一个地。
我总是认为舆论是一种共性的东西,因为是共性所以才有了无数学者进行研究的价值,而读过这本书后,我才晓得,舆论其实是无数个性衍生出来的,表面上看起来是一股洪流,其实细看各个支流还是保持着本色,只不过是一齐在向同一个目的地流淌。
而更奇妙的是,它是“洪”流,它虚空无形但却具有举足轻重、左右社会的力量。
我们面对任何事情都在渴求真相,我们想知道事情之所以发生的真实原因。
而那些被我们捧在手心、津津乐道的“真实”其实与真正的真相相去甚远。
“通过源头上的检查与保密,通过另一端的物质与社会障碍,通过飘忽的注意力,通过贫乏的语言,通过涣散的精神,通过无意识的情感丛,通过损耗、暴力和千篇一律。
这是一些妨碍我们进入环境的限制因素,此外还有事实本身的朦胧与复杂”[1]。
同时要知道世界何其之大,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要遇到很多状况,而我们不可能等到遇到这一件件事情之后才习得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在遇到之前我们除了做好能做的准备,也对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这是一种对环境的“重构”[2],而这种“重构”运用的是简单的手法。
“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
1.触不到的真实:简述对本书内容的总体理解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被视作传播学领域奠基之作,这本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拟态环境”。
书的名字叫《public opinion》,但是贯穿始终的思想是,真实世界是如此复杂,人类永远也无法全面而彻底地了解真实世界。
我们了解的,是一个由个人和媒介共同编织出来的“拟态环境”,由于个人理解世界时的成见、兴趣、文化、自我利益等等因素以及语言本身的局限性、信源对消息的保密与审查等原因,人们只能获得一个对现实世界的感知,这个感知毫无疑问地与真实存在差距。
2.舆论是如何形成的:对本书论点、论据、视角等的总结提炼
2.1 李普曼的舆论观
李普曼的舆论观是对卢梭舆论观的反思和批判。
据考证,卢梭曾在《社会契约论》中第一次使用“公众舆论”的字眼,他卢梭强调公众舆论来自理性的表达,目的是为了维护公民共同的利益。
公众通过持续地参与公共事务,公共意志得到彰显,最终实现主导政府决策的目标1[1]。
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理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舆论传播的学理意义,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论武器。
卢梭的心目中的公众舆论源自理性与公正,有着神圣不可冒犯的话语权,理性的公众最终可以主导政府决策。
但是作为一个深谙新闻界运作之道的一流的政治专栏作家、记者、多届总统顾问,李普曼对这种理想主义的舆论观进行了深刻而有洞见的反思。
在李普曼看来,“公众无法形成理性的舆论,更不能主导政府决策”,因为舆论的主体——公众,根本就不是“有理性的个人”,他们看世界之前已经抱有了各种成见,“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
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真正的现实是如此复杂,系统的教育必须将庞大的关于世界的知识压缩成一套套可供传授的课程,于是人们的头脑中充满了各种成见。
而公众由于受到局部交往、注意力局限、维护自我利益的需要、社会中永远存在
1参阅冯希莹<简析卢梭与李普曼公众舆论思想>。
天津社会科学。
2011年第3期
的保密和审查等原因,无法形成对真实世界的理性看法。
在书的结尾,李普曼表现出在政治中诉诸理性的困难之处,他引用柏拉图的话说“除非哲学家成了过往,或是这个世界的国王和统治者具备了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权力和聪明才智合二为一,……否则我们的城邦、甚至全人类都将永远无法免于祸患……”“他抱着倨傲的姿态,匆匆收拾起理性的工具隐入了学院中,把世界留给了马基雅维利。
”“因此,在理性与政治的第一次大邂逅中,理性的策略是愤而退场”[2]2
2.2 公众舆论形成过程中的主观限制因素
成见:李普曼书中的另一个关键概念就是“刻板印象”。
但是所谓成见,似乎比“刻板印象”的意义更广一点。
看世界时,每人无法抛开成见,成见的原因太多了。
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不断灌输成见的过程,他所在社会的文化、他从家庭那里习得的一切观念和思维方式、他独一无二的个人经历,他思考现实时所处的情境及他选择哪一种自我来对现实做出反应——不同的自我出自不同的利益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其实我觉得,将公众接近事实的所有主观因素都归于“成见”也不为过。
2.3公众形成过程中的客观限制因素
审查与保密:任何社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审查与保密,因为总有人需要宣传,而宣传必不可少的途径就是尽可能阻止宣传对象接近真相,越少人能够直接接触事实,宣传者就越容易为宣传对象(也就是公众)呈现出符合自己战略的关于事实的景观。
所以才会出现在凡尔登战役打得最糟糕的的时刻,霞飞将军却在和助手们开会争论明早见报的名词、动词、形容词。
李普曼的战地记者经历和敏锐的洞察力给了他关于战争、政治、世界的深刻见解。
语言本身的限制:公众能够直接观察的真实世界范围十分有限,那些没法直接观察的世界则很大程度是通过语言报告给我们的,但是对于同一事件,现场不同人都会以个人经验为蓝本创造出不同的关于事实的描述,退一万步说,即使所有目击者能够达成关于事实的一致且客观的意见,可是“人所掌握的词语要比他
2参阅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译)2006年4月第一版292——293页
们想表达的意思少得多,正如让·保罗所说,语言就是一部暗淡的隐喻组成的辞典”,“我们用那些看懂了的词换气的各种想法,构成了我们观点的绝大部分依据。
”3,因此,舆论的绝大部分其实产生于想象,那又谈何理性呢?
局部交往:交往圈子对一个人产生对现实的哪方面感知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这涉及到阶层。
李普曼谈到收入情况对一个人了解世界的影响十分重大,“如果有钱,他就能够克服几乎所有的交流障碍,他可以旅行、购买书报、把世界上几乎任何已知的事实纳入他的视线”。
另外,社交圈子在我们与世界的联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每个圈子都有各自的一成不变的观点和对事件的评价准则,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圈子内的人怎样看待世界。
而圈子的流动性并不太好,比如“上层”圈子和“下层”圈子之间的交往,就总是抱有相互间的猜疑,互相感觉疏离和不自在。
有限的注意力和复杂的现实:无论是统计数字显示,还是我们的感性认识,都能理解,一个人是没有精力去关注所有的事实的,即使媒介如探照灯只是照到了现实的非常小的一部分,但公众还是只能受社交圈子、生活内容、个人利益所限来尝试了解一部分信息。
3.传播学领域奠基之作:对本书研究成果、学术地位的评价及读后感
《public opinion》被很多人认为是传播学领域奠基之作,实在当之无愧。
李普曼根据自己丰富的新闻从业经历和出众的政治素养,对舆论形成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加以精辟阐述,论及很多方面的问题,包括舆论从哪里来、怎样形成、能造成何种结果等,还谈到了新闻的议程设置功能,虽然他没有这么称呼。
李普曼的很多论述跟后来的传播学者们的传播理论著作比起来,似乎学理性不够,也感性了那么一点,但是它谈到的内容之丰富使得它成为后来很多理论著作灵感的源泉。
4.思想的闪光点:笔者的细节收获,提问与对话:
很多人都会谈论,对于网络时代舆论的形成,李普曼的论述还是否适用。
由于互联网使得传播由过去的一对多的模式变成了网状模式,公众了解真实世界的途径除了报纸等传统媒体,还有各种分享与交流方式。
公众之间的交往局限被打破了很多,因此互联网使得公众加接近真相,这毫无疑问是个进步。
但是在“理
3参阅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译)2006年4月第一版51页
性的个人”这个概念上,进步的程度就有限了。
互联网时代,我们的触角可以轻易伸到更多的角落,对自己生活范围之外的世界要了解和联系都很容易,但是交往局限依然存在,虚拟的圈子和现实生活中的圈子有很大的重合性,不同阶层的人交往起来依然困难。
日新月异的技术又产生着“数码沟”的问题。
而且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让人更加看不清真实。
我不由得想起德国作家雅各布·海因的小小的大作《延森先生遁世记》,写了延森先生是邮局的非正式职工,十几年来他每天认真地投递邮件,并对此深感满足。
但有一天,他被解雇了。
最初的不平和不适过去后,他开始充分利用闲暇思考这个世界:摄像机与足球比赛,毁灭信息的复印件,基因和分子,空气和植物,还有人们叫嚷了很久的经济危机。
最后,他抛弃了电视机、报纸等一切现代媒介,甚至信箱和门牌号,过上了隐遁的生活。
这本书写了舆论宣传与生活现实之间永恒的矛盾,并讨论了人类所受异化以及如何抵抗异化4。
技术越进步,人类受到的异化也就越深,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也许反而会更加扑朔迷离,人们的成见也会更加千姿百态。
李普曼关于舆论、关于政治、民主、理性、新闻界的思考无一不发人深省,认识到现实难以触及,理性难以发力,但他对待理性还是乐观的,他说“只有在长期稳定的情况下,人们才有希望遵循理性的方法。
这不是因为人类无能,或是呼唤理性不过是空想,而是因为政治领域的理性的进化才刚刚开始”“我们可以在某种直觉中树立对理性的信念。
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为理性开辟一席之地。
靠着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画面,我们可以努力展望事件的全景,无论是否可以避开眼前的现实,我们都可以根据更长期的打算去控制决策。
”“我们完全没有理由绝望,因为,正如詹姆斯所说,我们命运所系的全部条件仍然一如既往地充满了希望。
我们已经见识了残酷,而且正因为它不可思议,所以它不是最终结局。
”5
4参阅百度百科:/view/1156652.htm
5参阅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译)2006年4月第一版294——2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