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舆论读书笔记
读《公众舆论》有感
读《公众舆论》有感——每个人都在制造自己的舆论经常听到有这样的说法:某人或某个组织XX语一出,立刻舆论哗然,迫于舆论压力,XX不得不公开道歉云云。
似乎,“舆论”这个词巳经众所周知,甚至有点不言而喻的味道。
刚学完公共关系学的舆论部分,我不禁问自已:舆论是什么?舆论是怎么产生的?舆论是一种意见的广泛流传还是大多数人的意见表达?媒介是制造舆论还是传播舆论?带着深深的疑问,我怀着求知的心看了李普曼的《公众舆论》。
看完序言,看完目录,我发现李普曼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是探讨“舆论”,而是探讨民主的实现形式,整本书对于舆论和民主关系的探讨都是基于李普曼所认为的,民主主义者对于民主哲学的假设前提——统治乃出于本能,因而可以由自我中心的舆论来驾驭。
“舆论”既是他书的主角,也是媒介,被置于整个民主政治的运作逻辑之中进行审视,借由对“舆论”的经验分析,他提出拟态环境和成见的假说,以表明用舆论实现民主是不可行的。
粗略的看完《公众舆论》,虽说对舆论还只是模糊的印象,却更加清楚这世界的复杂、庞大,自已面对这样的世界时能力的局限性,自已的渺小与不足。
尤其是李普曼这本书的核心——公众依靠传媒不足以认识整个世界,用舆论实现民主是不可行的。
使我深刻的认识到这样的一个事实:新闻媒介和受众都是有局限性的,我们每个人都在制造自己的舆论。
在李普曼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三层世界:一、真实客观的现实世界;二、媒介为我们建构的世界(即拟态环境);三、我们脑海中想象的世界(即成见)。
而舆论,基于现实世界,产生于“成见”和“拟态环境”的交汇之处。
从大的世界环境来说,按照李普曼的说法,“我们不得不从政治上去应付的这个世界,既产生于想象,也产生于见解,又产生于思想。
”无论是想象还是思想,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世界本身就是庞大、复杂、多变的,而由于个人差异的存在,每个人所认识的世界更是大不相同。
这个产生于主观的世界,也就是我们头脑中所认识的虚拟世界,换成李普曼的说法,就是“拟态环境”。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该书主要分析了公众的成见和兴趣,公意的形成以及报纸传媒等问题。
李普曼分析了外部世界与人们头脑中景象,他指出,人们都受到了公共事务的,但是,人们却都沉浸在私人事务之中。
人们的时间和注意力有限,不愿费力注意那些还没有被视为理所当然的意见。
人们更喜欢把时间和注意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上面。
此外,每个人都有自己固有的成见,因为我们对具有广泛影响的公共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个方面或某一片段。
因此,我们的这些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和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
李普曼甚至指出,成见具有过于自负的性质,公认的典型、流行的样板和标准的见解,都会在人们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产生阻碍作用。
如果不是格外留神,我们就很容易借助于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概念去想象我们认为似曾相识的任何事物。
人们在追求公正的见解时,都会倾向于已有的成见。
一方面,这是因为成见不仅能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节省时间,当我们想要冷静全面地观察世界的时候,能使我们摆脱一切令人困惑的干扰。
而且,它还能够保护我们的社会地位和我们的自尊心。
成见是一种对既有秩序的维护,是投射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自身的仪式、我们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情感立场。
但是,成见系统一旦完全固定下来,我们的各种注意力就会收到支持这一系统的事实的吸引,对于和它相抵触的事实则会视而不见。
只有当我们习惯于把我们的观点看作是我们通过自己的成见得到的局部经验时,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反对者的宽容。
如果没有这种习惯,我们就会把自己的观点绝对化。
这样的成见是可怕的,因为这会使抱有不同成见的两部分人相互对立,但却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双方的矛盾会逐渐加深,分裂会逐步扩大,而固有成见却也在不断增强。
李普曼指出,同一个故事在所有的听众哪里都会变得各不相同。
由于没有两个人的经历会一模一样,每个人都会从稍有差异的角度接受那个故事。
会用自己的方式把故事再现一番,并注入自己的感情。
这就是公众舆论的问题所在,自我利益决定着舆论,除此以外个人的特性及其生存的环境也影响着他对舆论的判断。
公众舆论读后感
公众舆论读后感公众舆论是指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对于公共事务、社会问题和个人行为等方面的观点、评价和意见。
它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公众舆论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行为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公众舆论的了解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在阅读了相关资料和研究报告之后,我对公众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以下是我对公众舆论的一些读后感和总结。
首先,公众舆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公众舆论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媒体的报道、社交网络的传播、个人经验和价值观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公众舆论的多样性和动态性。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的报道和社交网络的传播对公众舆论的影响尤为重要。
媒体的报道往往能够引导公众对某个事件或问题的看法,而社交网络的传播则能够加速信息的扩散和舆论的形成。
其次,公众舆论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
公众舆论能够对政府决策产生重要影响,能够推动社会变革和改革。
公众舆论的力量在一些重大事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如一些社会运动和示威活动的发生。
公众舆论还能够对企业的形象和产品销售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公众舆论,积极回应公众的关切和诉求。
再次,公众舆论需要科学引导和监管。
公众舆论的自由表达是民主社会的基本权利,但过度的虚假信息和谣言也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政府和媒体需要加强对公众舆论的引导和监管,提供真实、客观、全面的信息,同时加强对虚假信息和谣言的打击和惩治。
最后,个人在面对公众舆论时应保持理性和客观。
在社交网络时代,个人更容易受到公众舆论的影响,容易陷入情绪化和盲从的状态。
因此,个人在面对公众舆论时应保持理性和客观,多角度思考问题,不盲目跟风。
同时,个人也应积极参与公众舆论的讨论和表达,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公众舆论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社会的思潮和价值观。
了解和分析公众舆论对于我们理解社会、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面对公众舆论时,我们应保持理性和客观,同时加强对公众舆论的引导和监管,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个人的自由发展。
《公众舆论》读书心得
《公众舆论》读书心得-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公众舆论》读书心得《公众舆论》这本著作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它至今在传播学领域保持的着权威地位。
这本著作以独特视角解读了舆论在传播学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公众舆论》这本著作中,李普曼的主要观点是:“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
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公众舆论》里一个主题就是人们无法自觉形成公众舆论,无法处理公共事务,人们多数关注自己,关心自己,除非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
对于《公众舆论》这个观点和看法,我其实完全赞同的。
就拿我们一直在关注的民生新闻来说。
所有的民生新闻都强调互动,但这种互动并不是有意义的有效的互动,百姓抢着上电视,爆料、投诉、发表意见,有多少是真正有价值的?恐怕更多的是为了好玩、图新鲜,而媒体也为了拉近与观众关系,吸引眼球,乐得打互动牌。
在《公众舆论》关于报纸概念的那一张,写的非常的切合实际,它整体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观点:“新闻的作用只是突出事实,只是萌芽之后的事,人们不应该将太多的道德责任寄托在新闻上,因为新闻工作者也是要生存的,新闻工作是一种职业,新闻不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更不应该成为代议制度,它像一束手电筒的光,对准哪里哪里才亮,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
”他强调了新闻最核心的定义是尊重事实,凸显事实,即使在当今新闻工作作为一种职业的大背景下,我们要更加在意新闻的客观事实性,对于这点,我是赞同的。
公共舆论课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公共舆论,即公众对某一事件、问题或现象的意见、态度和看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舆论传播速度加快,影响力日益增强。
在我国,公共舆论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笔记将摘抄公共舆论课的主要内容,以期提高对公共舆论的认识和理解。
二、公共舆论的定义与特征1. 定义公共舆论是指在特定社会环境下,公众对某一事件、问题或现象的意见、态度和看法,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广泛传播,对公众行为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舆论现象。
2. 特征(1)群体性:公共舆论涉及的是一定范围内的公众,具有群体性。
(2)公开性:公共舆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公开传播,易于被公众知晓。
(3)广泛性:公共舆论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
(4)动态性:公共舆论随着事件、问题或现象的发展而变化。
(5)影响力:公共舆论对社会发展、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公共舆论的构成要素1. 主体:公众是公共舆论的构成主体,包括个体和群体。
2. 事件或问题:事件或问题是公共舆论的客体,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3. 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是公共舆论的传播渠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
4. 传播内容:传播内容是公共舆论的核心,包括事实、观点、态度等。
5.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是公共舆论的目标,包括改变公众观念、引导公众行为等。
四、公共舆论的形成与传播1. 形成过程(1)信息搜集:公众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搜集相关信息。
(2)意见形成:公众根据搜集到的信息,形成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3)意见传播:公众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2. 传播过程(1)议程设置:大众传播媒介对事件或问题进行报道,设置议程,引导公众关注。
(2)观点交锋:不同意见在公共舆论中交锋,形成多元观点。
(3)舆论引导:大众传播媒介对舆论进行引导,影响公众观念和行为。
五、公共舆论的影响1. 社会影响(1)政治影响:公共舆论对政治决策、政治稳定产生重要影响。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网络时代的公众舆论——《公众舆论》读书笔记一、内容介绍公众舆论,仅从其字面上理解,意指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意见和态度。
舆论的主体是公众,它是由社会上占大多数的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的个人组成的;舆论的客体是涉及公共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舆论的本体是公众对于公共事务的评价性意见。
在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中,作者紧紧围绕公众舆论这一个概念,将其置放与社会政治的大环境中,通过追溯其起源以及探索它的影响等研究,向我们清晰地展现了公众舆论这种政治现象的必要性和所谓的大众传播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和塑造力。
此外,李普曼在本书中对成见和环境有着比常人更加深入的分析,并且认为二者对于舆论的形成及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这本书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如何形成舆论的问题,李普曼把舆论看成是人们头脑中的想象,从而肯定“刻板成见”在形成舆论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其次,在这本书中,李普曼还指出,由于世界太大,人们不可能直接地去认识每一个发生的事件,再加上国家检查制度的存在以及官方设置的保密制度等原因,人们往往生活在媒体提供的和自己所设想的一种“假环境”中,也就是一种拟态环境。
最后,在舆论与民主政治的关系上,作者把普通公民看成是“局外人”,认为他们既不了解情况,又没有理智。
并且他认为只有属于社会贤能的少数人是“局内人”,这些社会贤能受过特殊训练,能够通过专门的情报机构得到准确的情报,作出明确的判断并且发号施令。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公共利益和舆论根本无法一致,并且公共利益只能由一个特殊的阶级来管理。
”在李普曼看来,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阻碍人们接近事实真相的因素。
“它们就是人为的审查制度,社会交往受到的限制,每天能够用以关注公共事务的时间比较匮乏,由于不得不压缩成简短的消息而对事件造成的歪曲报道,用琐细的语汇表现复杂世界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最后,面对那些似乎威胁人们既定生活方式的事实真相时所产生的忧虑。
”1这些都阻碍着公众舆论的形成,本书一直在向读者强调的观点即是,公众舆论是不可能的。
公众舆论读后感
公众舆论读后感公众舆论是指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对某一事件、问题或议题的舆论观点和看法的总和。
它是社会中各个群体的声音和情绪的集合体,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政府的决策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公众舆论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媒体的报道、社交网络的传播、个人经验和价值观等等。
在我看来,公众舆论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变的现象。
它既能反映社会的主流意见和价值观,也能包含一些非主流的声音和观点。
公众舆论的形成过程中,媒体的作用不可忽视。
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能够引导公众的注意力和关注点,进而影响他们的观点和态度。
同时,社交网络的兴起也使得公众舆论的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个人在社交网络上的发言和互动,能够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朋友圈和粉丝群体,进而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
公众舆论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在于它对于政府决策的指导作用。
政府需要关注公众舆论,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期望,以便更好地制定政策和措施。
公众舆论的监测和分析,能够帮助政府及时了解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和民意倾向,进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同时,政府也需要主动引导公众舆论,通过媒体和社交网络等渠道,传递正确的信息和政策,以减少谣言和误导。
在公众舆论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个人的参与和表达是至关重要的。
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也需要注意言辞的文明和尊重。
在社交网络上,我们应该遵守网络道德,不传播谣言和恶意攻击他人。
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理性思考和独立思维,不盲从和跟风。
只有通过理性的讨论和辩论,才能形成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公众舆论。
总结起来,公众舆论是社会中各种声音和观点的集合体,它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政府的决策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兴起使得公众舆论的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政府需要关注公众舆论,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期望,以便更好地制定政策和措施。
个人的参与和表达也是公众舆论形成和传播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思考和独立思维,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和正确信息。
《公众舆论》读后感
我读《公众舆论》李普曼(1889- 1974),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60年的卓越新闻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新闻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
李普曼这个名字对于我们学新闻的学生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因为他对新闻界的贡献实在是太重要了,以至于其后很多的学者所提出的理论无不渗透着他的观念。
李普曼最有影响的著作是《公众舆论》,这部著作诞生于1922年,虽时隔近一个世纪,但不论什么时候重读,依然为之震撼、为之动容,深感启迪。
他用多年从事新闻评论的敏锐的政治触觉,用从事作家的对文字的灵动驾驭,以及对新闻事件的烂熟于心和历史把握,成就了这部传播学领域里的经典著作。
一.主要内容这本书主要分为八个部分,二十八个章节,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有关公众舆论的相关知识,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书作者以众多实例展示了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巨大差别,将外部的世界、媒体营造的虚假的世界和人们脑中关于世界的图像做了区分。
我们对于现实认识越来越间接,我们自以为真实的东西,并非真实反映,而我们自身的诸多限制条件决定了我们很难直接地接触外部世界,加之我们头脑中先入为主的成见,问题变得更加不可把握。
这些内容,即是作者在接下来重点分析的问题—到底是那些因素导致了我们认识真实世界的困难。
二.李普曼—公众舆论是不可能的纵观本书内容,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莫过于李普曼对公众舆论的质疑,认为“真实的外部世界”仅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而已。
公共舆论读书笔记
公共舆论读书笔记公共舆论读书笔记篇一:《公共舆论》读书笔记】《公共舆论》读书笔记《公共舆论》出版于1922 年,此时的作者李普曼年仅33 岁,但在这之前已经出版了《政治绪论》和《趋势与主宰》两部著作,并且经历了一战炮火的洗礼。
作者在一战中曾任美国陆军部部长助理,这使得李普曼对战争中公众由于信息匮乏和个人成见导致公众舆论的模糊与脆弱,政府宣传机器遮蔽真相,误导公众以及报纸无法展现事物的真正面目等现象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本书中表现为大量来自战争中的事例和蔓延全书的悲观色彩。
总的来说,本书论述了由于信息不全,个人成见等原因,个人无法认清真相,而领导者操纵、控制、利用舆论,报纸(媒体)由于自身局限性成为引导舆论的工具,最后作者提出他的解决方案。
详细来看,全书可分为三节:第一节为书中第一至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复杂的外部世界和极其有限的认知范围等外部因素和个人头脑中的固有成见,价值观念以及兴趣,利益等内部因素导致了公众无法认清真相并做出理性决定。
第二节为书中五六部分,论述了领导人如何通过模糊的词语,统一的象征制造统一意志乃至公共舆论,并且这样产生的舆论是与民主原则相背离的,通过操纵舆论同样可以制造民主的假象。
第三节为书中第七八部分,作者在分析了报纸无力承担“舆论与法庭”的重任的原因并提出了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
下面将具体分析这三节中的观点并进行梳理和反思。
一.个人舆论的局限书中第一部分“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想象”首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个人头脑中的舆论并不等于真实,原因可分为外部的和内部的。
从外部来看,人们接受到的宣传已经收到国家审查与保密制度的过滤,这就使事实真相和对这一事实的舆论之间存在距离。
信息和舆论的数量与质量也受到技术、经济和政治条件的复杂影响,这都影响着观念的传播。
通过社交圈紧密联系的社会人会形成这个圈子的公共意识,这种身份的暗示和等级体系的存在使公众舆论与其冲突的可能升高。
而且人们对书面上外部世界和公共消息的注意力相当之低。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是指对于某一本书的内容和观点,经过理解、分析和评价后所做的读书记录。
在公众舆论读书笔记中,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书名及作者:明确书籍的名称和作者,方便后续引用和讨论。
2.主题和内容概述:概括性地介绍书籍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涉
及的领域、事件或问题。
3.重点观点和论证:记录书籍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证过程,包括
作者提出的主张、支持该主张的理据和证据,并仔细分析其合理性和说服力。
4.要点摘录和引述:摘录书中的重要段落、语句或思想,用引
号标注,并注明所在页码,以备日后引用和追溯。
5.个人理解和感想: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和思考,对书中观点
和论证进行个人理解和评价,提出自己的反思和疑问,并与作者或其他读者进行对话。
6.评价和推荐:就书籍的质量、思想深度、写作风格、对社会
影响等方面,对书籍进行评价,并为潜在读者提供是否推荐阅读的建议。
总而言之,公众舆论读书笔记应当客观、准确地记录书籍内容,并结合个人理解和思考,给予评价和推荐。
这种读书笔记不仅
可以帮助读者记忆所读内容,还可以促进对书籍的深入思考和理解,同时也可以为其他读者提供参考和启发。
公众舆论读后感
公众舆论读后感公众舆论是指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关于某一事件、问题或议题的观点、意见和评论。
公众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社会稳定和政府治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阅读公众舆论有助于了解社会舆论的动态变化,把握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点和关注程度,为政府决策和舆论引导提供参考依据。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公众舆论的传播方式和影响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公众舆论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形成自己的舆论势力。
这为公众舆论的形成和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阅读公众舆论时,我首先会关注舆论的来源和发布者。
不同的媒体机构和个人可能有不同的立场和利益诉求,他们的报道和评论会受到自身立场的影响。
因此,我会从多个渠道获取信息,对比不同媒体的报道和观点,以尽可能客观全面地了解事件的背景和各方观点。
其次,我会关注公众舆论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公众舆论往往是大众群体的集体声音,它反映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关切和诉求。
通过阅读公众舆论,我可以了解到不同群体的关注点和诉求,从而更好地了解社会的需求和问题。
同时,我也会关注舆论的表达方式,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
这些形式的选择和运用会影响到舆论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此外,我还会关注公众舆论的态度和情绪。
公众舆论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情绪表达,例如愤怒、悲伤、喜悦等。
这些情绪反映了公众对事件的态度和情感反应,对于政府和决策者来说,了解公众的情绪和态度对于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我会对公众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通过对公众舆论的分析,我可以了解到不同观点的依据和逻辑,评估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同时,我也会对公众舆论的影响力和后续发展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理解公众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
总之,阅读公众舆论是了解社会舆论动态、把握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公众舆论的关注和分析,可以为政府决策和舆论引导提供参考依据,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对公众舆论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以求真实、全面地了解社会的需求和问题。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第一章外部世界与我们脑海中的景象追溯既往就会感觉到,我们在认识我们仍然生活在其中的那个环境时是多么迂回曲折。
《约伯记》:神将大地悬于虚空。
只要记住几乎每一个政党都会深信不疑自己为对手所描绘的图像——它认为那就是真相,但那并不是真相,而是它想象的画像——它认为那就是真相,但那并不是真相,而是它想象中的真相,我们就会完全理解战争与政治的暴烈。
无论他们自身是否相信他们的公共形象,也无论他们是否仅仅允许宫廷内侍对这种公共形象进行幕后安排,他们至少有着两个不同的自我,一个是公共的与王室的自我,一个是私下的与凡人的自我。
大人物的传记往往很容易就能变成这两种历史的自我。
在几乎所有时候,甚至是战争僵持阶段,足够扩大的范围内的感情才能被激发起来,以确认冲突、选择、犹豫和妥协。
舆论的象征通常带有着这种利益平衡的标志。
我们对虚构和象征的首要关注,是忽略他们对现存社会秩序的价值,只把它们看作人类交流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社会,只要他的利益并非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我们就必须依靠观念去应对那些超出视线之外并且难以把握的事件。
(想象)一个人对于并未亲身经历的时间所能产生的唯一感情,就是被他内心对这件事情激发出来的想象。
拟态环境:人在虚拟环境(人们的行动没有参与)中的表现是一种反应。
没有参与活动的简称为思想感情,它在虚拟环境中没有出现明显裂痕之前,会经历漫长的过程。
一旦虚拟事实的刺激产生了针对事情或他们的行为,矛盾会迅速发展。
人对环境的调适是通过“虚拟”这一媒介进行的。
对虚拟的用法加以取舍,等于直接展示感觉的消长。
刷新虚构优势就等于用完全天真的眼光看世界,二天真本身并不是智慧,尽管它是对智慧的补充和矫正。
直接面对现实环境实在太庞大,我们不能驾驭它所以只能对它进行重构。
李普曼公共舆论读书笔记
《公共舆论》:李普曼的洞见与现代社会的思考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媒体、新闻网站、论坛和聊天室都在为我们提供各种观点、消息和舆论。
而在这样一个复杂的传播环境中,一个近一个世纪前的作品——《公共舆论》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沃尔特·李普曼,这位美国新闻评论家,以其独特的洞察力和前瞻性,为我们揭示了舆论形成的奥秘。
《公共舆论》并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舆论的学术著作,更是一部深入探讨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和心理学的综合作品。
李普曼对舆论的阐述,不仅仅局限于其形成和影响,更深入到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之中。
他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舆论并非完全自发形成,而是人们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认识的反映。
换句话说,舆论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解读和评价。
在李普曼的眼中,媒体在舆论形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即媒体所塑造的环境,它影响着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认知。
这使得我们往往基于媒体所呈现的信息来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直接与真实世界互动。
因此,媒体在塑造公众舆论方面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此外,《公共舆论》还触及了社交圈子对人们意识的影响。
李普曼指出,社交圈子不仅影响我们的信息来源,还影响我们的观点和行为模式。
由于社交圈子的固化,我们往往只能看到与我们相似的观点和立场,这限制了我们的视野和思考。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某些社交圈子里,某些观点会更加流行和被接受,而其他观点则被排斥或忽视。
但李普曼并没有完全否定社交圈子的重要性。
他强调,我们需要意识到社交圈子对我们的影响,并努力打破这种局限性。
通过接触不同的社交圈子、获取不同的信息来源,我们可以培养更加全面和客观的思考能力。
在阅读《公共舆论》的过程中,我深感其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理解舆论的形成机制,以便更好地应对和引导。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社交圈子对我们认知和思考的影响,从而打破偏见、开拓视野。
总之,《公共舆论》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
公众舆论全书读书报告
公众舆论全书读书报告《公众舆论》这本书成书出版于1922年,这一年正值一战中宣传作用巨大时,宣传成为了战争国操控民众的重要手段,拉斯韦尔在《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也痛斥充满谎言的战时宣传,那时的李普曼认为,囿于现实环境的复杂,人们根本不能清晰地认清现实世界,这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上存在的差异与联系,因此李普曼说:“我们生活之环境是多么的迂回曲折,我们可以看到,它给我们带来的消息时快时慢,但只要我们信以为真,我们似乎就会认为那就是环境本身。
因此民众不可能形成正确的舆论,不可能民主,所以李普曼赞同了拉斯韦尔提出的让社会精英(科学技术专家)掌握宣传控制权,以此来保证脆弱的大众免受有害宣传。
《公众舆论》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公众舆论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全书从八个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释了人和现实环境之间锲入着由媒介构成的“虚拟环境”,在偶然的事实、创造性的想象和情不自禁地信以为真这三种因素的作用下,人们会对超出视线范围内东西或制造虚构的东西,并对他们作出反应,正如李普曼所言:“一个人对于并未亲身经历的事件所能产生的唯一情感,就是被他内心对那个事件的想象所激发起来的情感。
”第二部分对外部世界的研究和第三部分成见都讲述了虚拟环境产生的成因。
成因分为外因与内因。
外因:①审查与保密制度②社会阶层对交往的限制影响③时间和注意力的限制④文字信息传播的局限性内因:刻板成见第四部分兴趣和第五部分公意的形成主要讲述了在虚拟环境存在的情况下,公意是如何形成的。
在这两部分中李普曼否定了天性与阶级影响,他提出:公意的形成是由于宣传者利用图像等象征符号淡化了个体差异,减小了传达误差,沟通联动了群体情感,由此形成公意。
第六部分民主的形象和第七部分报纸主要在阐述虚拟环境对民主和新闻的影响。
首先,在民主上,李普曼是悲观的,他认为当今无论资本主义还是基尔特社会主义都无法带来真正的民主,资本主义通过公职人员阶层流动的机制,利用虚拟环境掩盖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真相,而基尔特社会主义中追求共同利益的团体尚无法确定自己的功能,因此导致实践差别巨大。
公众舆论读后感
公众舆论读后感英文回答:Public opinion is a powerful force that can shape everything from political decisions to social norms. It is the collective opinion of a group of people on a particular issue. Public opinion can be measured through polls, surveys, and other methods.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how public opinion is formed and how it can be influenced.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hat shape public opinion is the media. The media can influence public opinion by the way it frames issues, by the stories it chooses to cover, and by the way it presents information. For example, a study by the Pew Research Center found that people who get their news from Fox News are more likely to believe that climate change is a hoax than people who get their news from other sources.Another important factor that shapes public opinion ispersonal experience.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o believe something if they have experienced it firsthand. For example, people who have been personally affected by climate change are more likely to believe that it is a serious problem.Public opinion can also be influenced by social networks.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o adopt the opinions of their friends and family members. For example, a study by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found that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o vote for a candidate if their friends are also voting for that candidate.Public opinion is a complex and constantly changing phenomenon.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how public opinion is formed and how it can be influenced. This knowledge can help us to make better decisions and to be more informed citizens.中文回答:公众舆论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可以影响从政治决策到社会规范的一切。
公众舆论读后感
公众舆论读后感英文回答:Public opinion is a powerful force that can shape the course of events. It can influence government decisions, corporate policies, and even our own personal choices. As such,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how public opinion is formed and how it can be shaped.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can influence public opinion, including the media, social media,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The media can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shaping public opinion by controlling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and by framing the issues. Social media can also be a powerful force, allowing individuals to share their opinions with a wide audience.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can also shape our opinions, as we tend to believe things that we have seen or experienced firsthand.It is important to be aware of the factors that caninfluence public opinion so that we can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bout the information that we consume and the opinions that we form. We should also be mindful of theways in which our own personal experiences can shape our opinions.By understanding public opinion,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world around us and make more informed decisions about the issues that are important to us.中文回答:公众舆论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可以塑造事件的进程。
公众舆论读后感
公众舆论读后感英文回答:Public opinion is a powerful force that can shape our world. It can influence elections, lead to social movements, and even change government policies. As such,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how public opinion is formed andhow it can be used to effect change.There are a number of factors that can influence public opinion, including the media, social media,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The media can play a powerful role in shaping public opinion by providing information and framing issuesin a certain way. Social media can also be a powerful force, as it allows people to connect with each other and share their views. Personal experiences can also have asignificant impact on public opinion, as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o support policies that they believe will benefit them or their loved ones.Public opinion can be used to effect change in a number of ways. One way is to use public opinion to pressure elected officials to take action on certain issues. Another way is to use public opinion to raise awareness ofimportant issues and to build support for proposed solutions.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public opinion is not always accurate or well-informed. Sometimes, public opinion can be shaped by misinformation or by the interests of powerful groups. As such, it is important to be critical of public opinion and to consider all sides of an issue before forming an opinion.中文回答:作为一名公民,我们有责任了解公众舆论并善用这一力量来影响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舆论读书笔记【篇一:《公共舆论》读书笔记】《公共舆论》读书笔记《公共舆论》出版于1922年,此时的作者李普曼年仅33岁,但在这之前已经出版了《政治绪论》和《趋势与主宰》两部著作,并且经历了一战炮火的洗礼。
作者在一战中曾任美国陆军部部长助理,这使得李普曼对战争中公众由于信息匮乏和个人成见导致公众舆论的模糊与脆弱,政府宣传机器遮蔽真相,误导公众以及报纸无法展现事物的真正面目等现象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本书中表现为大量来自战争中的事例和蔓延全书的悲观色彩。
总的来说,本书论述了由于信息不全,个人成见等原因,个人无法认清真相,而领导者操纵、控制、利用舆论,报纸(媒体)由于自身局限性成为引导舆论的工具,最后作者提出他的解决方案。
详细来看,全书可分为三节:第一节为书中第一至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复杂的外部世界和极其有限的认知范围等外部因素和个人头脑中的固有成见,价值观念以及兴趣,利益等内部因素导致了公众无法认清真相并做出理性决定。
第二节为书中五六部分,论述了领导人如何通过模糊的词语,统一的象征制造统一意志乃至公共舆论,并且这样产生的舆论是与民主原则相背离的,通过操纵舆论同样可以制造民主的假象。
第三节为书中第七八部分,作者在分析了报纸无力承担“舆论与法庭”的重任的原因并提出了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
下面将具体分析这三节中的观点并进行梳理和反思。
一.个人舆论的局限书中第一部分“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想象”首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个人头脑中的舆论并不等于真实,原因可分为外部的和内部的。
从外部来看,人们接受到的宣传已经收到国家审查与保密制度的过滤,这就使事实真相和对这一事实的舆论之间存在距离。
信息和舆论的数量与质量也受到技术、经济和政治条件的复杂影响,这都影响着观念的传播。
通过社交圈紧密联系的社会人会形成这个圈子的公共意识,这种身份的暗示和等级体系的存在使公众舆论与其冲突的可能升高。
而且人们对书面上外部世界和公共消息的注意力相当之低。
最后,出于追求时效性和方便传播的目的,语言被简化缩略,在反复流通中会有太多的增添和丢失,以致面目全非。
作者认为,人们无法对超出自我经验范围的外部世界产生完整准确的认识,这时人们只能诉诸想象与虚拟。
书中对舆论的定义是:“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别人、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
”当我们将多样性的事物归结为无生气,集合性的却不完整的名称时,其间充斥的就已经是自我意识关于外部世界想象中的图像了,即被接受的信息楔入人和环境之间的虚拟环境。
这种虚拟环境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倒影式”的反映,而是事实的碎片,媒介的观点,个人的想象的大杂烩。
从个人内部来说,认识取决于我们的观察习惯与地位。
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对与世界的认识往往产生于情感、习惯和偏见,对特定事物持有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印象和成见。
人们看到的是自己期待或想要看到的部分和侧面。
我们按照已有的定义,现成的形式去理解,兴趣在我们所意识到得信息尚未经过我们思考之前就把某种性质强加给这些信息,这种先入为主的成见会在想象力中膨胀,倾向于熟悉的事物,从而导致对不符合起原则的观念的排斥,一旦这种兴趣和成见系统固定下来,我们对外部事物做出的判断将是片面而错误的。
二.被操纵的公共舆论在论述了个体思想的非理性之后,作者在这一部分转而分析:“普通意志,公共舆论,公意是如何在众多分裂的个人和他们稍纵即逝的偶然意向中形成的。
” 公众舆论似乎代表一种共识,那么这个共识在李普曼看来是领袖提出意见,一般民众对这一意见说是或否的过程,看似简单的过程,其实深刻揭示了现代民主社会的主要模式,就是少数人决策,代表大多数人意见。
因此,公共舆论是极易被操纵的。
领导者用模糊不清的词语,中间色调,愚民政策来抹平争执,汇集舆论,将事实简化为想法,描述观念用来代替事实,作为共同感情的纽带。
所谓民主,公意,其核心在于象征。
象征来源于一个囊括所有概念的意象,它拥有普遍的适用性,能被每个人个体化的理解。
象征是一种工具,它有力量从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观念中抽取情感,使个人意志向公共象征的情感转移。
于是象征成为少数寡头疏导控制甚至操纵舆论的工具。
以此为前提,作者动摇了民主理论的基础。
民主理论理想中的是简单独立自给自足的乡村式社会,依赖的是每个个体拥有独立完整的对社会的智慧与经验,人人生而具有认识真理的能力,政治学的责任是创造投票和代议制政府。
民主主义者将公共舆论限制在每个人直接确定的知识范畴内,实际上是把自主的个人行为设计为简单社会的前提。
民主的谬误在于只关注民主的手段而非目的,关注民主表达的起源而非其过程和结果,况且在外在压力和个人成见的影响下,个体意见极易被少数寡头操纵。
人们渴望自治并不是为了自治,而是为了得到自治带来的结果。
源自正道的政治权利,良好的选举和代表机制不可能完全约束行使权力的过程。
美国式的有限宪政民主或是基尔特社会主义建立在工厂代表原则和自愿奉献基础上的民主都是有悖于民主的真正内涵的,他们的最终结果——即使是以民主自居——也依然会成为在民主面纱下的实际上的专制。
三.舆论困境的对策既然个人会因为复杂的外部环境,成见和兴趣做出非理性的判断,而少数寡头又会利用象征操纵舆论,我们应该怎样走出舆论面临的似乎无法逃脱的困境呢?人们也许会将以报纸为代表的传媒当作拯救社会的摩西。
但作者认为,报纸无法担此重任。
报纸寻找自己的受众,寻找属于自己的重视读者。
作为接触看不见环境的主要途径,报纸为我们勾画着外部世界,而在“公众——商品广告——报纸”的间接联系中,我们开始审视报纸的责任,作为“第四权力”。
新闻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的宣告应当承担真相与民主的重量,而不是某一个利益集团的代言。
良好的连接起报纸和公众舆论,是一种渴望中的理想模式,那种被广告人过滤过的,被记者编辑掺杂了个人情感倾向的新闻,都影响着舆论的质量和能量。
因此,新闻与真相不是一回事,新闻的作用在于突出一个事件,而真相的作用则是解释隐蔽的事实。
新闻不是对原材料的第一手报道,新闻描述的是引起读者兴趣的公开化阶段,是与读者切身利益相关的部分,在经过记者以自己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格式化后,新闻中同样会充满偏见与谬误。
另外,还要考虑经济上来自广告商,财团,读者的巨大压力。
因此,新闻界十分脆弱,无法承担对人类生活进行解释的责任,更无法造就公共舆论。
新闻应该成为制度的卫士,成为将黑暗曝光给大众的光。
那么什么才能解决有限个人困境从而形成公正有效的公共舆论?作者将这一重任交给了精通某一领域的专家。
专家应与决策者保持距离,即将执行者与调查者分离,专家的任务是提供信息。
政治和产业部门的专家作为在完全条件下工作的局外人为社会提供大量公正客观的数据材料,从而使舆论真正反映事实。
在分析完作者的观点之后,我想对书中探讨的一个核心问题:个人有限理性与公共舆论的产生提出一些看法。
理性这个术语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人们在遇见真理尤其是道德真理的时候认识这种真理的能力,而不是一种依据明确的前提进行演绎推理的能力。
传统的自然法理论认为,文明制度不是人为可以设计的产物。
而培根,霍布斯以及以笛卡尔为代表的新理性主义宣称,所有有用的人类制度都是而且也应当是有意识理性能够可以创造的产物。
那么究竟个人理性能否成为公共舆论的基础并作为国家制度的原则之来源呢?这就必须考虑个人理性如何转化为公共舆论。
我们承认,由于个人行动与自我知识,他人知识以及整个文明积累的知识的关系(即知识不是以一种整合形式存在而仅仅是个人掌握的不完全的分散知识),人的理性在社会活动中处于一种“理性不及”的状态。
但从另一个方面出发我们会发现,极其复杂但又条理井然的社会生活形式既不是设计,也不是发明的结果,而是产生于诸多未明确意识到其行为结果的人的各自行动,通过“试错过程”,“赢者生存”,“积累性发展”的方式逐渐形成的“自发秩序”。
从公共舆论的角度看,作者在上世纪20年代提出的个人理性的局限性在当今社会中仍有其现实意义。
但作者接下来便对“无知”的个体丧失了信心,转而诉诸所谓的“社会精英”。
一方面是由于理性知识的局限,更重要的是作者身处90年前的战争时期,强大的政府具有绝对的领导权,而舆论媒体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喉舌。
但是在媒体实力明显增强,网络等新媒介为公共舆论提供了表达交流的平台的当今社会,个人理性必将逐渐缩减“理性不及”的负面影响,通过“自发秩序”这只“看不见的手”,形成有利于社会利益的公共舆论。
而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将是极其关键的中介,是看不见的“自发秩序”的有形外化。
媒介将复杂的带有个人成见的有限理性转化为富有个人特征的以契约为基础的自发性公共舆论。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公共舆论将不再是那么的充满成见与操纵,而将成为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力量。
参考书目:[1]《公共舆论》李普曼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2]《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年[4]《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古斯塔夫勒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5]《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哈耶克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社1989年参考文献:[1]《“拟态环境”与“刻板成见” 》李艳东南传媒2010年第五期[2]《谁使公众深陷在“舆论之中》邱凌新闻爱好者2008年12月[3]《舆论: 悬在虚空的大地?》黄旦新闻记者2005年11期[4]《李普曼政论新闻中的冷战思想探究》林牧茵新闻大学2010年第二期[5]《媒介与公众:交流的无奈》王金凤青年记者2010年2月中[6]《“虚拟环境”与“刻扳成见” 》李娟新闻知识2008年8月[7]《法、立法与法律中的理性问题》熊琦法律教育网2005年1月[8]《知与无知的知识观》邓正来剑虹评论网2006年5月[9]《从哈耶克自发社会秩序理论看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韦森《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工作论文》第一期【篇二:《公众舆论》读后感】我读《公众舆论》李普曼(1889- 1974),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60年的卓越新闻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新闻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
李普曼这个名字对于我们学新闻的学生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因为他对新闻界的贡献实在是太重要了,以至于其后很多的学者所提出的理论无不渗透着他的观念。
李普曼最有影响的著作是《公众舆论》,这部著作诞生于1922年,虽时隔近一个世纪,但不论什么时候重读,依然为之震撼、为之动容,深感启迪。
他用多年从事新闻评论的敏锐的政治触觉,用从事作家的对文字的灵动驾驭,以及对新闻事件的烂熟于心和历史把握,成就了这部传播学领域里的经典著作。
一.主要内容这本书主要分为八个部分,二十八个章节,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有关公众舆论的相关知识,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