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1 认识内能(含答案)

合集下载

12.1 认识内能 —2020秋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作业课件(共17张PPT)

12.1 认识内能 —2020秋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作业课件(共17张PPT)

夯实基础
7. 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B) A. 冬天人们常用双手互相摩擦取暖 B. 用茶壶烧水,水烧开时,茶壶盖被顶起 C. 钻木取火 D. 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夯实基础
8. 如图K12-1-2所示,把一个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 面上,管中装一些乙醚,然后用塞子塞紧.把一根皮 绳缠在管子上,并迅速来回拉动皮绳,到一定程度 时,会看到塞子跳起.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能量转化: ①人拉动皮绳,皮绳与管壁克服摩擦做功时,将
夯实基础
2. 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 B )
A. 热量增加
B. 内能增加
C. 动能增加
D. 机械能增加
3.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
B.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多
C. 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唯一的方式
D. 温度相等的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内能相同
能力提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慢慢压缩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 变化?
(2)加热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 化?
(3)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金属块内能中哪些部分 发生变化? 答案:(1)分子势能 (2)分升
(2)然后,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放出喷雾器内 的气体,如图K12-1-6丙所示. 实验现象:____数__字__式__温__度__计__示__数__变__小_______. 说明:___物__体__对__外__界__做__功__,__物__体__内__能__减__小_________.
能力提升
夯实基础
4. 下列现象中用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A. 放大镜聚光使纸片着火 B. 反复弯折后铁丝的温度升高 C. 压缩空气内能增大 D. 冬天户外搓手取暖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1认识内能》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1认识内能》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1认识内能》同步测试题及答案1.一杯水的温度由10∘C上升到30∘C,那么这杯水的()A.密度增大B.内能增加C.质量增加D.分子无规则运动减慢2.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B.0∘C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C.内能和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量D.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3.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A.甲的内能比乙大B.甲物体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比乙物体的剧烈C.甲物体的机械能比乙物体的大D.甲物体的分子动能的总和比乙物体的大4.一杯0∘C的水,下列的做法中,可以判断整杯水的内能比原来增大的是()①水结成了冰②倒出一部分水③倒入一部分0∘C的水④水的温度升高到10∘CA.只有①②B.只有①C.只有③④D.只有②④5.如图所示,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活塞迅速冲出试管口,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A.内能减少,温度不变,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B.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热空气C.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烟雾D.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6.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A.质量B.密度C.温度D.内能7.下列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对试管加热,管内水温升高B.冬天搓手,手会变暖C.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D.用砂轮磨刀,有火花迸出8.在温度为0∘C时,静止在桌面上的铁块()A.只具有内能B.只具有机械能C.既具有机械能,又具有内能D.既没有机械能,又没有内能9.物体从粗糙的斜面滑下来,则()A.机械能不变,内能不变B.机械能增加,内能不变C.机械能减少,内能减少D.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10.对于静止的石块来说,其具有的能量不可能等于零的是()A.动能B.内能C.势能D.机械能11.仔细观察图中甲、乙、丙三杯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杯中水的内能最大B.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C.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D.乙、丙两杯中水的内能一样大12.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打气筒给轮胎充气,轮胎发热B.发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C.把蔬菜放入电冰箱内,蔬菜温度降低D.使用电暖器取暖13.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C的物体没有内能B.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C.温度相等的1kg和100g的水内能相同D.在相同的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小14.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起来,这是因为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填“增加”“不变”或“减少”),温度(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硝化棉就燃烧。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12.1 认识内能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12.1  认识内能

12.1 认识内能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B. 0℃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C. 内能和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量D. 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答案:D解析: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无论物体静止还是处于0℃以下,组成物体的分子都具有动能和势能,因而都具有内能,所以A、B错误;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运动情况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宏观运动状态有关,它们不是同一种形式的能量,所以C错误;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内能越大,因而内能与物体温度有关,D正确。

故选D。

2、下例事例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的是()A.地球外的陨石,坠入地球的大气层,成为流星B.炎热的夏天,西瓜在冷水浸泡后吃起来更加凉爽可口C.划着火柴,火柴燃烧D.锯木头时,锯条变得烫手答案:B解析:流星是由于陨石与大气摩擦,温度升高,达到燃点燃烧形成的,是做功改变了它的内能,A不符合题意;西瓜在冷水浸泡后温度降低,是由于西瓜与冷水之间发生了热传递改变了它的内能,B符合题意;划火柴、锯木头,都是由于外界对他们做功内能增大,C、D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在下列事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热水袋暖手,手温度升高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答案:D解析: A、B、C都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只有D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选D。

4、从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来看,下列取暖的方法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热水淋浴后全身感到暖和B.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C.双手摩擦,手心发热D.在房间内用暖气取暖,全身感到暖和答案:C解析: A、B、D都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只有C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选C。

5、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C.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D.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答案:B解析:玉米粒内能增加的原因主要是通过铁锅对其加热,故A不正确,B正确;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内能减少,所以C、D不正确。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2.1认识内能 同步练习(教师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2.1认识内能 同步练习(教师版)

2022-2023学年度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2.1认识内能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22八下·合江期末)关于机械能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能大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大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D.内能与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答案】B【知识点】机械能及其转化;内能的概念【解析】【解答】A.机械能和内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机械能大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大,A不符合题意;B.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B符合题意;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一定具有内能,C不符合题意;D.机械能和内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2.(2022八下·房山期末)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B.锯木头时的锯条温度升高C.加入冰块的饮料温度降低D.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答案】B【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解析】【解答】A.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A不符合题意;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克服摩擦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增大,B符合题意;C.将冰块放入热饮中,饮料的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C不符合题意;D.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3.(2022·黔东南)今年端午节期间,热爱家务劳动的小红与妈妈一起在家包粽子、煮粽子,做出来的粽子非常可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煮粽子时,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粽子的内能B.煮粽子时,锅的上方“白气”腾腾,“白气”属于汽化现象C.煮粽子时,香气满屋,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煮熟的粽子出锅后,由于温度较低所以粽子没有内能【答案】C【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内能的概念;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热运动【解析】【解答】A.煮粽子时,粽子吸收水的热量即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A不符合题意;B.“白气”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B不符合题意;C.煮粽子时,粽叶飘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符合题意;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D不符合题意。

初中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2.1认识内能同步测试题(答案解析)

初中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2.1认识内能同步测试题(答案解析)

【精品】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2.1认识内能同步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改变的是A.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B.行驶中的汽车轮胎会发热C.古代,人类利用钻木取火D.水沸腾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2.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砂轮打磨刀具,刀具热得发烫B.用锤子打铁,铁块的温度升高C.用暖水袋暖手,手会感到暖和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3.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晒太阳B.钻木取火C.搓手取暖D.压缩空气4.下列生活情景中,属于通过热传递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B.冬天,人们常常搓手使手变暖C.冬天,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D.铁丝被反复弯折,弯折处会变热5.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D.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6.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减小时,不一定是物体放出了热量B.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C.质量相同时,温度升高较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一定多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向内能少的物体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没有外界做功时,同一物体,温度降得越多,放出的热量就越多C.热传递中温度总是从热的物体传递给冷的物体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温度低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9.下列有关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内能只与温度有关B.物体的机械能越大,内能也越大C.0℃的冰块不具有内能D.任何物体都有内能10.在热传递过程中,被传递的是A.质量B.温度C.比热容D.能量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塞紧瓶塞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可观察到在瓶塞跳起来的同时瓶内出现白雾,说明气体膨胀过程中温度_____(升高/降低/不变)内能_____(增大/减小/不变).该结论不能解释下列现象中的_____(填序号)①137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相应降低②热机的做功冲程③用切割机切割钢条时火星飞溅12.双休日小明骑自行车去郊游,骑行中为了减小车速,要捏紧车闸,这是通过的方法增大摩擦,此时刹车皮会发热,这是通过的方式增加内能。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12.1 认识内能 (1)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12.1 认识内能 (1)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12.1 认识内能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学习重点:会判断改变内能的方式。

学习难点:理解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自主学习:1.物体内与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物体的温度越高,表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物体的内能。

2.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式有和两种。

目标导学:知识点一:什么是内能1.引入:什么是动能?,得出分子动能的概念分子动能:思考讨论:分子动能的影响因素。

2.什么是势能?,引出分子势能概念分子势能:思考讨论:分子势能的影响因素。

3.什么是机械能:,引出物体内能的概念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物体的机械能 (填“可以”或“不可以”)为零,物体的内能 (填“可以”或“不可以”)为零。

思考讨论:物体内能的影响因素有4.内能的单位是知识点二:物体内能的改变引入:要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或减少,联系内能的影响因素,想想可以采用什么办法。

1.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热传递:(2)热量:热量的单位是:(3)发生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热量,内能,低温物体温度,热量,内能。

2.引入:冬天,人搓手会感觉到暖和,是什么原因?课本的图12—4(a),(b)现象是为什么?图12—5实验说明了什么?以上事实说明。

综合归纳: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和两种。

巩固练习:1.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_____与_______的总和.2.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_______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单位是_______;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物体吸收热量,_______能增加.3.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_______能、_______能,同时还具有_______能,子弹落地后,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_______能.4.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___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5.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给自行车打气,筒壁会发热,这是压缩筒内的空气_______,使空气的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的缘故.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B.两物体升高相同温度,增加的内能一定相等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分子间扩散也越快7.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 B.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C.0℃物体内能为零 D.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8.物体的内能是指 ( )A.物体中个别分子所具有的能B.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C.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D.物体做机械运动和热运动的能的总和9.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 ( )A.甲的内能比乙大B.甲物体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比乙剧烈C.甲物体的机械能比乙物体的大D.甲物体的分子动能的总和比乙大10.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炽热的铁水有内能B.抛在空中的篮球具有内能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D.水结成冰后,就不再有内能达标检测:1.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铁块放在炉火中烧红了B.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C.木工用锯锯木条时,锯条发烫D.冬天,人们在太阳光下取暖2.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当热传递停止时 ( )A.两个物体内能相等B.两个物体温度相等C.两个物体热量相等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把0℃的冰放进0℃的水中,若它们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则()A.冰会增多,水减少B.冰会减少,水增多C.冰多则水就会凝固;水多则冰就会熔化D.冰和水的多少跟原来的相同4.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降低C.物体温度不变,它一定没有吸热,不放热D.物体放出了热量,温度可能不变5.关于分子动理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存在空隙B.物体内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6.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温度在0°C以下时没有内能C.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D.质量大且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同状态质量小,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大7.下面几个例子中,属于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用铁锤打铁块,锤头和铁块都发热B.冬天站在太阳光下感到暖烘烘的C.放爆竹时,爆竹腾空而起D.把50°C的热水倒入0°C的冷水里,冷水变热8.一根火柴的温度升高了,则()A.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B.一定对它做了功C.它含有的热量一定增加 D.它的内能一定增加9.下列事例中属于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大的是()A.夏天,人在阳光下感到很热 B.用锯子锯木板时,锯条发热C.用高温的水蒸气蒸饭 D.冬天用热水暖气使房间温度升高10.关于内能,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才有内能B.只有固体和液体才有内能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D.内能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关11.发生热传递时,低温物体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高温物体的内能________________。

初中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同步测试:12.1《认识内能》(答案解析)

初中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同步测试:12.1《认识内能》(答案解析)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同步测试:12.1《认识内能》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的物体没有内能B.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C.物体间的内能可以转移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2.以下的日常生活事例,通过做功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A.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发烫B.放进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度升高C.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D.用水壶烧水,水蒸气将壶盖顶起3.在下列过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钻木取火B.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C.用热水袋取暖D.两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4.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完成各项任务后,在返回的过程中,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将通过一段黑障区,这一段时间飞船将“烧成”一个大火球,如图所示,而飞船内的宇航员和设备则安然无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燃烧”是由于高速运动的飞船与大气层摩擦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飞船“燃烧”是由于高速运动的飞船与大气层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飞船“燃烧”是航天员为了消除太空细菌采取的高温消毒措施D.飞船外壳上的烧蚀层先熔化后汽化,从而放出了大量的热保护了飞船5.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B.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C.内能小的物体温度低D.物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6.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的过程中,它的内能的变化情况是()A.内能变大B.内能减小C.内能不变D.不能确定7.关于内能和机械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个物体有机械能,可能没有内能B.一个物体可能只有内能,没有机械能C.机械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D.内能的大小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8.用磨刀石磨刀时,边磨边洒一些水,这是因为( )A.使磨出的刀更干净B.磨刀时克服摩擦做功,温度升高,用水来降温C.这是人们的习惯动作D.磨刀石是石头,防止损坏刀具B二、填空题9.用做功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粤教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习题课件::12.1《认识内能》(2)(11页含答案)

粤教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习题课件::12.1《认识内能》(2)(11页含答案)

(C) (B )
课堂演练
知识点2 综合应用 典例精练
【例2】法国工程师发明了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迷你猫” 环保车.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储存气体,这其实是通过 做__功____的方式使气体内能增加.汽车开动时,释放的气体推 动发动机,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__机__械__能.
【例3】关于能量及能量之间的转化,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C ) A.火山具有内能,冰山不具有内能 B.火箭在加速上升时,机械能保持不变 C.拦河大坝使水位升高,增加了水的重力势能 D.坠落的陨石在空中划过一道亮光时,内能 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因为摩擦产生的热是传给整个筒壁, 压缩气体产生的热主要是在气筒下端传给 筒壁.从题中描述的现象得知,气筒上部只 是略有发热,而气筒下端却很热,甚至烫 手,所以压缩气体产生的热量使气筒发热 应该是主要原因.
课堂演练
模拟演练
3.如图12-1-7所示,把一个底端密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上, 管里放一些酒精,管口用塞子塞紧,用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 地来回拉动,过了一会看到塞子被弹起.
(1)拉动绳子克服摩擦做功,是将机械能转 化为__内___能. (2)请说出该实验中的某一现象并简述其原 因 . 现 象 : __出__现__“__白__雾__”__ ; 原 因 : _酒__精__蒸__气__顶__起__塞__子__,对__塞__子__做__功__,_内__能__减__小__, _温__度__降__低__,酒__精__蒸__气__发__生__了__液__化__._______.
8.如图12-1-10所示,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 过程中,会发现打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而打气 筒的下部筒壁,特别是底部附近筒壁的温度较高,甚至烫 手.对于筒壁发热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总结含解析新版粤教沪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总结含解析新版粤教沪版

第12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总结1、内能: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符号J3、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热传递。

物体放出热量,它的温度( )A.一定降低 B.一定升高C.一定不变 D.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答案】D【解析】物体放热时内能减小,温度不一定降低;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虽然继续放热,但温度是不变的,故选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物下例事例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的是( )A.地球外的陨石,坠入地球的大气层,成为流星B.炎热的夏天,西瓜在冷水浸泡后吃起来更加凉爽可口C.划着火柴,火柴燃烧D.锯木头时,锯条变得烫手【答案】B【解析】A.流星是由于陨石与大气摩擦,温度升高,达到燃点燃烧形成的,是做功改变了它的内能,A不符合题意;B.西瓜在冷水浸泡后温度降低,是由于西瓜与冷水之间发生了热传递改变了它的内能,B符合题意;CD.划火柴、锯木头,都是由于外界对他们做功内能增大,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1、同一个物体,它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物体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体积、状态、质量等因素有关。

2、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是物体能量的微观表现;物体的机械能则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及相对位置有关,是物体能量的宏观表现。

物体的内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为零(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总有动能),而物体的机械能可以相对为零。

所以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4、(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①实验:如下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可以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

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了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

②结论: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2)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①实验:如下图所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

2019-2020学年度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12.1 认识内能]粤沪版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五

2019-2020学年度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12.1 认识内能]粤沪版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五

2019-2020学年度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12.1 认识内能]粤沪版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五第1题【单选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也就停止了B、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或原子之间只有引力C、快速压缩气体,可使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D、冬天人们用热水袋取暖,内能从热水袋传递给人体【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关于内能和比热容的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沙滩升温比海水快是因为沙子的吸热本领比海水大B、温度低于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C、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芯处温度会降低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内能的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现象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跟其他几个不同的是( )A、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降低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D、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如图,下面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抽离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颜色变均匀B、用力才能把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拉离水面C、用力把两铅块紧压,它们会结合起来D、用力向下压活塞,蘸了乙醚的棉花会燃烧【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如图所示,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铁锅热得烫手B、棉被晒得热乎乎C、男孩搓手取暖D、暖风机使房间变暖【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如图所示,在大口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塞紧塞子后,用气筒往瓶内打气,当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口有白雾出现,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B、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变小C、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D、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一些重型汽车停在有水的坑里,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______的方式增加了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______,轮胎停在水中就可以快速散热,以保障行车安全.【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运动会上常用气球来装饰会场,如图所示,在烈日曝晒下,通过______的方式,使气球内能______,气球内气体膨胀做功,可能导致气球胀破.A、热传递B、加【答案】:【解析】:第9题【综合题】简单机械、机械功及机械能的知识与人体很多的活动联系紧密。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第12章1认识内能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第12章1认识内能

能力提升练
改变筒内气体内能的方式都是做功;甲图筒内气体内能增 大,乙图筒内气体内能减小,以上三个方面有一个方面相 同,两个方面不同,D正确。筒内充满气体,并在发射管外 安装好纸火箭外壳。如图所示,按下发射气阀,随着“ 砰”的一声响,火箭飞出,同时看到下端管口出现了明 显的“白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白气”是水蒸气 B.“白气”是由于外界水蒸气吸热产生的 C.发射筒内气体与外界气体产生热传递,内能增加 D.发射筒内气体对筒身与纸火箭做功,内能减小
素养核心练
15.如图所示,若液化气钢罐放在烈日下暴晒,将通过 __热__传__递__的方式使它的内能__增__加____(填“减少”或“增 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液化气钢罐严禁暴晒 。再留意视察可以发现,罐装式石油液化气,是采取 ___紧__缩__体__积___的方式使石油气液化装入 钢罐的;在向钢罐里充气时,钢罐的温 度___升__高_____(填“不变”“升高”或“降低”)。
能力提升练
10.【教材改编题】如图所示,甲图中活塞迅速下压后棉 花燃烧;乙图中点火后盒盖飞出。在“活塞紧缩空气” 和“使盒盖飞出”的两个过程中,对照能量转化情况、 改变筒内气体内能的方式和筒内气体内能的变化三个 方面,它们( ) A.三个方面都相同 B.三个方面都不相同 C.有两个方面相同,一个方面不同 D.有一个方面相同,两个方面不同
,这是因为气体___对__外__做__功___导致内能减小。 (2)如图乙,松开气球的口子,气球向后喷出气体的同时,
气球会沿着绳子快速 向前飞去,这说明 ___力__的__作__用__是__相__互__的____。
能力提升练
14.【安徽来安月考】为了探究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的关 系,某小组同学利用气压式喷雾器、数字式温度计、 小叶轮等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一课一练(基础知识)(含答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一课一练(基础知识)(含答案)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12. 1认识内能一、物体的内能1.分子动能:运动的分子具有_____________ O2.分子势能:物体的分子间具有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C3.物体的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_____________ 与分子__________ 的总和。

4.内能的单位:___________ ,符号“__________ “,与功的单位一样。

5.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之,物体的温度越低,内能就越_______________ O6.一切物体在__________ 温度下都具有内能。

7.知识对比:内能与机械能的辨析。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8・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_______ .(2)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______ o9.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的三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10・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的。

12.2热量与热值一.热量1.热量:把物体在 ________________ 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和内能的单位相同,都是_____________ O2.热疑是个过程疑,它存在于热传递的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谈热量是没有意义的。

3.物体本身并没有热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更不能比较物体热量的大小。

4.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并不一立升髙,例如:晶体的熔化,晶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但温度保持不变。

同理,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并不一左降低。

5.知识对比:温度、热量和内能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二、燃料的热值6.把某种燃料 _________ 时所放出的热量与燃料_____________ 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12.1 认识内能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12.1   认识内能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基础巩固练
【点拨】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臀部与滑梯摩擦,机械 能转化为内能,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A 错误;给水加热,水吸收热量、水温升高,是通过热传递 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故B正确;压缩点火,压缩筒内空气 做功,使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方 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C错误;用搓手的方法取暖,克服 摩擦做功,使手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方式 改变物体内能,故D错误。【答案】B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ፍቲ ባይዱ帮忙。 5.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基础巩固练
4.【中考·桂林改编】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 物体内能的是( C ) A.冬天晒太阳感觉暖和 B.放入热汤中的金属勺子变烫 C.刀在磨刀石上摩擦后温度升高 D.用暖水袋取暖
基础巩固练
5.【中考·百色】如图所示的各种情景,属于热传递改变 物体内能的是( )
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__热__传__递__。这两种途 径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做功改变内能时,发生 了能量的___转__化___;而热传递改变内能时,发生的是能 量的___转__移___。(后两空均填“转化”或“转移”)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 12.1认识内能(解析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 12.1认识内能(解析版)

12.1 认识内能一、单选题1.(2022·云南·中考真题)据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2022年10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届时远方的宾客将有机会品尝云南特色小吃“过桥米线”。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热汤表面的油层加快了汤汁的蒸发B.加入米线后,热汤从米线吸收热量C.放入热汤中的肉片很快熟了,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内能D.汤的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答案】D【解析】A.热汤表面的油层减慢了汤汁的蒸发,故A错误;B.加入米线后,热汤温度高,米线从热汤吸收热量,故B错误;C.放入热汤中的肉片很快熟了,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内能,故C错误;D.汤的香气扑鼻,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2.(2022·广西广西·中考真题)古时候人们常钻木取火,下列情境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相同的是()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答案】B【解析】常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B符合题意;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下列现象和推断不符合实际的是()A.现象:抽去玻璃板,两瓶中的气体都会变成红棕色。

推断: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现象: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2.1 认识内能素养提升练含解析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2.1 认识内能素养提升练含解析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2.1认识内能素养提升练(含解析)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大概念素养目标对应新课标内容认识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了解热量的概念。

了解内能和热量。

【P23】知道热值是燃料的重要特性,了解常见燃料的热值,能利用热值表进行有关燃料放热的简单计算。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P23】实验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会根据比热容进行热量的计算;运用比热容解释现象。

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

能运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P23】掌握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了解热机效率。

知道热机工作时燃料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可以怎样提高热机效率以及提高热机效率的意义所在。

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重要意义。

能从热机对社会发展所产生影响的角度,体会科技进步对人类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P23】【P26】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12.1认识内能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内能1.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大的物体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的内能大B.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C.质量相同的0 ℃的冰和水所具有的内能相同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大2.(2022江西崇仁二中月考)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要吸收热量,这说明质量相等的0 ℃的冰与0 ℃的水相比,冰的内能比水的内能(选填“大”或“小”);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分子平均动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知识点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3.(2023山西运城运康中学段考)下列各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图甲: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B.图乙:锯木头时,锯条发热C.图丙:对试管加热,试管内水温升高D.图丁:冬天搓手,手变暖能力提升全练4.(2023广东佛山顺德月考,1,℃℃℃)关于一定质量的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它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它的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越多D.温度为0 ℃时,它可能没有内能5.(2022广西贺州中考,9,℃℃℃)下列选项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钻木取火B.用热水袋取暖C.反复弯折铁丝D.搓手取暖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2陕西中考A卷,5,℃℃℃)陕西秦岭以南具有“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环境。

2020-2021学年沪粤版九年级物理:12.1认识内能(附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沪粤版九年级物理:12.1认识内能(附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沪粤版九年级物理:12.1认识内能
一.选择题(共23小题)
1.目前,各地十分关注空气质量,主要是PM2.5值走高,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μm 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于0℃,PM2.5不具有内能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C.颗粒之间存在分子的相互作用力
D.PM2.5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目前,各地十分关注空气质量,主要是PM2.5值走高,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 μm 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于0℃时,PM2.5不具有内能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C.PM2.5在空中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作用
D.PM2.5的颗粒物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来的
3.下列事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内燃机做功冲程中,燃气对外做功
B.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
C.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D.冬天对手哈气,手的温度升高
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D.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水没有内能
B.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第1 页共3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 认识内能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事件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搓手取暖B.玩滑梯,臀部发热C.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D.压缩空气引火
2.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D.物体内能大小与温度无关
3.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金属勺放在热汤中B.食品放入冰箱
C.取暖器旁的物体温度升高D.反复弯折铁丝4.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钻木取火改变内能的方式同对手“哈气”改变内能的方式相同
B.乙图:悬挂重物不能把两铅块分开,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C.丙图:水沸腾后橡皮塞被弹出过程中能量转化与热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D.丁图:冰山的温度低于0℃,所以冰山没有内能
5.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看到棉花燃烧起来,活塞被向上顶起。

关于这个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活塞对棉花做功,使棉花温度升高
B.缓慢压下活塞也能看到同样的实验现象
C.压下活塞的过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活塞被向上顶起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6.如图所示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做功后,瓶子内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内能减少7.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8.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高,说明它含有的热量多
B.煤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是水蒸气做功的缘故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
B.甲物体传递了内能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
C.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
D.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
二、多选题
10.关于图中的四个实验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用力压下活塞棉花燃烧,说明气体比液体的分子间隙大
B.抽去玻璃板,瓶中的两种气体逐渐混合,说明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水沸腾后将盖在试管口上的橡皮塞冲出,说明液体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
D.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1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少、温度一定降低
B.热量都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C.把热汤倒入碗中,碗变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它的内能
D.冰在熔化过程中,其内能增加而温度保持不变
三、填空题
12.用锯条锯木头,锯条的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__,这是通过_________方式使锯条内能改变的,使锯条改变内能的另一方式是____________。

13.古人“钻木取火”,摩擦生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_____能。

14.如图所示,气缸中密封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对气缸中的气体缓慢加热,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是通过_________的方式改变气体内能的;气缸中单个气体分子的动能_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增大;气缸中气体分子的_________(选填“体积”或“间距”)变大,活塞向左运动。

15.如图所示实验中,我们看到塞子从试管口跳出,这是由于水蒸气对塞子_______,水蒸气的_______能转化成塞子的_______能。

16.“钻木取火”是通过______来改变木头内能的;冬天,用嘴对手呵气,是通过______来改变手内能的;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存在______,才会发生热传递。

17.根据如图所示的三个热学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甲图,紧压两铅柱使它们合在一起,下面可以悬挂钩码,这说明________;
(2)乙图,试管内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后,水蒸气将橡胶塞推出,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______;
(3)丙图,抽掉玻璃板后,两瓶中气体会混合在一起,颜色逐渐变均匀,这属于_____现象。

18.生活中“热”的含义非常丰富,它可以表示物理学中的“温度”、“内能”、“热量”:“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______,“用手反复弯折铁丝,铁丝会发热”中的“热”是指_____,“物体吸热升温”中的“热”是指_____。

19.如图所示为液态烛蜡和水在凝固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则图____是表示水的凝固图象。

甲图中该物质在t1至t2的时间段的过程中内能___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参考答案1.C
2.B
3.D
4.C
5.D
6.D
7.D
8.D
9.D
10.BD
11.CD
12.增加做功热传递
13.内
14.热传递不一定间距
15.做功内机械
16.做功热传递温度差
17.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机械能扩散18.温度内能热量
19.甲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