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钱学森问题” 探寻科学的真谛
试论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之我见【内容摘要】本文针对“钱学森之问”,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求解“钱学森之问”,应该从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两方面去分析。
内在原因包括学生素质较低,学生抵御社会诱惑的能力较差等;外在原因包括现行教育体制缺乏创新的土壤,部分教师水平低下等。
不管主客观原因如何,学生自我的勤奋努力才是成才的最关键因素。
【关键词】素质低诱惑大缺乏信仰缺乏兴趣偏科教育体制教师水平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求解“钱学森之问”,我认为可以从大学生自身和教育体制两个方面来寻找答案。
一、内在原因民国时期和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大陆,无论是在意识形态方面,还是在基础教育、价值观念、科学技术等领域差异显著。
所以社会形态和社会意识的演进,必然造就了不同于民国时期大学生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青年。
而新时代青年身上的某些不利于学生生长发展的特点与恶习,加上整个社会大背景下轻人文精神、重物质利益观念的蔓延,是当代中国缺乏大师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大学生素质偏低。
这里所指的大学生素质低下,并不是针对个体的学生而言,而是特指大学扩招以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
民国时期,办学的高等院校很少,同时受到家境、地域、历史文化传统等等众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进入大学的门槛非常高,所以能够进入大学的学生那可真是凤毛麟角。
根据《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的教育部分可以知道,1936年全国公私立大学、独立学院、专科学校加起来也不过110所左右,另一个数据是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到1937年的四十年间,总共也只有不到11万名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
民国时期这种学校少、入学几率小的现象当然是有利有弊的。
教育改革如何面对“钱学森之问”,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教育改革如何面对“钱学森之问”,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所谓钱学森之问:科学巨擘、两弹元勋钱学森院士生前几次对温家宝总理提及的不解与疑惑: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老逝世后,的这一声质疑引起了政府和普通教育者广泛的深思,人们冠之以“钱学森之问”,纷纷探讨破解之道。
2009 年11 月11 日,安徽高校的11 位教授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关“钱学森之问”和中国教育改革的讨论成为全国讨论的焦点。
何谓杰出人才?钱老生前曾明确指出:“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想到中国的长远发展,最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该问题中的“杰出人才”应该是指世界级的、在全世界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应该是能和“三钱”相提并论的人才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1、基础教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人才培养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包括高中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能力为重。
坚持全面发展。
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降低课程标准减轻课程难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在学好课程的基础上有闲暇全面发展,有闲暇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2、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配置鼓励创新的学校文化。
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
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
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
3、大学教育的去行政化目前大学的管理体制,各级管理人员从科级到部级,都有行政级别,正如朱清时院士所言:“如果中国的大学中都用级别代表权力,用官印掌权,就没有人追求学术卓越了。
”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钱学森之问”究竟在问什么
“钱学森之问”究竟在问什么近年来,在纪念敬爱的钱学森先生诞辰百年前后,我应全国多所大学之约,作了主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为线索,谈钱老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报告或讲座。
在互动环节中,在会上和会下,不少师生,包括学校的一些领导干部,对于引起广泛关注的人们所说的“钱学森之问”提出的问题较多。
本着对社会负责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自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学习、调查研究与思考。
现把我对该问题的理解归纳如下,与读者朋友交流。
“钱学森之问”的出处据我的学习和了解,人们所说的“钱学森之问”,并不是钱学森先生本人所言,而是别人归纳出的。
它始见于钱学森先生逝世后的第12天,即2009年11月11日安徽的《新安晚报》。
该报刊登了沈正斌等11人给教育部及全国教育界同仁发出的,题为“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的公开信。
信中把钱老谈的,关于什么样的大学办学模式才有利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问题,归纳概括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并把这句话说成是“钱学森之问”。
关于“钱学森之问”的讨论在《新安晚报》刊登了这封信的第二天,即2009年11月12日,《人民网》记者采访钱学森先生的秘书凃元季先生时,把所谓的“钱学森之问”表述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很难培养出杰出人才?”并刊登在次日即2009年11月13日的《人民日报》上。
事隔两天,在不同的报刊上,“钱学森之问”已经从“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变成“很难培养出杰出人才”了。
认真或细心一些的读者如果注意到这两种提法的区别就会不禁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钱学森先生究竟是怎样说的?他的相关思想准确的表述是什么?”一周后,即从2009年11月20日起,至12月2日止,《人民日报》以求解“钱学森之问”为题,连续六期刊载了讨论文章。
钱学森先生的原话是什么?我只查到以下两段:1. 经国务院办公厅审核,由新华社公开发布,刊登在2005年7月31日《人民日报》第一版的报道是:2005年7月29日,温总理探望住在解放军总医院康复楼病房中的钱老时,温总理谈了未来15年科技工作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后,钱学森说:“您说的我都同意。
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写在“钱学森之问”提出十周年
系看并 不难理 解 ,杰 出人才是 果 ,而能否 按照 什 么是 “ 钱学森之问”
2 0 0 5 年7 月2 9 来自 ,温 家 宝 总 理 来 到 解 放 军 培养科 学技术发 明创 新人才模 式去办学 是 因。 本 来 ,问 题 并 不 是 十 分 复 杂 ,我 们 只 需 要 认 真
科 学 家 。 他 对 中 国 科 学 技 术 与 国 防 建 设 的 贡
献 ,无 人 望 其 项 背 ,是 名 副 其 实 的 中 国 “ 航 天
谈 完 对 科 技 规 划 的 意 见 后 ,钱 学 森 先 生 说 :
之 父 ”和 “ 火箭 之 王 ” 。 他 博 学 多 识 , 除 了 在
很大 的问题 。 ”
什 么是 “ 钱 学 森 之 问 ” ? 从 谈 话 中 可 以 看 到 ,为 什 么 老 是 冒 不 出 杰 出 的 人 才 或 者 为 什 么 培 养 不 出 杰 出 的 人 才 ,这 应 当 是 先 生 提 问 的
航天科 学领 域的贡献 以外 ,在系统科 学 、控 制
倡导创 造教 育 ,其代 表性 的教 育思想 集 中反映
在 《 集 大 成 得 智 慧 — — 钱 学 森 谈 教 育 》和 《 钱
学森创 新教育 的伟大 实践 》两本书 中。到 了晚
年 , 先 生 最 牵 挂 的 还 是 教 育 ,9 4 岁 时 ,在 与
温 家 宝 总 理 的 一 次 谈 话 中 ,他 提 出 了 一 个 被 称 为 “ 钱 学 森 之 问 ” 的 振 聋 发 聩 的 建 言 。 遗 憾 的
理 解 和 大 胆 实 践 就 行 了 ,可 是 却 没 有 这 么做 。
2 7
l O C U S焦 点关 注
反思当代中国大学教育——读“钱学森之问”反思我们的科学精神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J o Y n i Istt o E u ao f aba ntue f d ct n n i i
Vl 2 0 5 L
No3 .
Jn .0 1 u e2 1
反 思 当代 中国大 学教 育
读 钱 学森之 问弦反思我们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大学教育;科学糟神 :创新;钱学森之 问
中图分类号 :G60 4 文献标识 码:A 文章编号:17 -4 6( 1)0.05 0 63 542 1 3 2 .3 0 0 科研 ,还有 很多路要走 。科研 的环 境很重要,现 实存在 的很多问题都正在侵蚀着我 们的科研 信心 和科研 的计划 .在 众多 问题之 中,最主 要的问题
呢?
历了上千次的失败而不放弃 ;被认为是 。 科学疯 子 的诺贝尔先生一生发 明的东西众多 。为了消 灭人类 的战争 ,极力研究炸药 ,因为研制炸药是
一
个非常危险 的科研活动 ,所 以困难不但来 自与
改革开放之后 。 我国的经济得到 了飞速发展 , 我们 国家 的经济 实力有 了显著地提 高,然 而,我 国的科研 能力 .科 研实力却 不如 期望的那样让我 们感到乐观 。 目前 ,我们 国家的大环境中存在几 个 现 象 反应 出我 们 的 科研 能力 之 不足 ,首先 ,
只有好的科学精神,才能促进好的科研产品的产
生 。那什么才 是科 学精神呢 ? ‘ 博弈圣经 )对科 学精神这样 陈述 :用盲从在道 德与博弈 混合 的概 。 念里 ,执着于 终极 正理的唯一理性看成是科 学精 神 . 同时 ‘ 科学 真理与科学规范 '中也谈到科
学精神 :实事求是 ,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 .
探解钱学森之问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钱学森之问的背景与意义 • 钱学森之问的内容与实质 • 探解钱学森之问的方法与途径 • 探解钱学森之问的挑战与未来 • 结论与建议
01
钱学森之问的背景与意义
钱学森之问的背景
钱学森的疑问
2005年,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一次科学沙龙上,向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为什么 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个问题的背景在于,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在规模和资源上已经有了显 著的进步,但仍然缺乏在国际上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05
结论与建议
结论回顾
01
02
03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钱学森之问强调了科学教 育的重要性,认为科学教 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
科学精神的缺失
钱学森之问反映了当前科 学精神在教育中的缺失, 需要加强科学精神的培育 。
教育体制的局限性
钱学森之问揭示了当前教 育体制的局限性,需要改 革教育体制,创新人才培 养模式。
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02
钱学森之问的内容与实质
钱学森之问的具体内容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 这是钱学森对中国教育的疑问,也是他对中国科技创新人才 培养的关注。
钱学森之问并非仅限于教育领域,它实际上涉及科技、人才 、创新等多个领域,是对中国如何培养出世界级的科技创新 人才的深层次思考和追问。
科研实践是探解钱学森之问的一个重要 途径。科和解决
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在探解钱学森之问的过程中,科研实践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钱学森先生的 学术思想和贡献,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认识科学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钱学森之问 的启示
一门具体的科学技术一旦提升到哲学高度,就有利于进行“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这不仅有利于学科之间的交流,而且有利于学科的继承与创新。
钱学森的科学技术体系,是一个“大科学技术”的体系。
关于科学技术的分类,不同的学术观点,可能有多种方案。
但是,钱学森的“大科学技术”体系及其分类,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教育原理: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可能创新。
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及分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
但是,变化中的不变性,就表现出规律性。
进化原理是:继承与创新原理。
继承与创新原理可以简要表述为:生命的进化依靠“遗传与变异”,社会的进步依靠“继承与改革”。
社会文明进化的基本过程,都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也就没有真正的继承。
继承中有创新,创新中有继承。
要领会前人的创新,自己才可能有创新。
钱老在论文中写道:“不久前见到查有梁同志写的一篇论21世纪教育的文章,讲到教育观念必须转变,教育体制灵活多元,教育模式综合互补,都很好。
”钱老的鼓励对我的促进很大,20年来,我在上述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和专著,这一研究工作还在持续进行。
重读钱老的论文,根据钱老的科学思想,我试图提升到原理上来认识。
钱老离开了我们,但是,钱老的思想永存,精神永存,风范永存!“钱学森之问”的启示傅国亮(《人民教育》杂志总编钱学森先生20年前在《教育研究》上发表的文章《要为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设计我们的教育事业》,表现了炽烈的爱国情怀和对中国教育的深切关注,今天读来仍深受启发。
联系到“钱学森之问”,作为探讨,我的理解是,“钱学森之问”至少有三层意思,或者说,“钱学森之问”不是一问,至少是三问。
一问是“关于杰出人才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问源于钱学森自青年时代以来追求并为之奋斗一生的“强国”理想,他深知中国要强大、中华民族要振兴,必须有一大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杰出人才作为领军人物,否则,中国的大国崛起只会流于空想。
对钱学森之问的理解和解释
对钱学森之问的理解和解释“钱学森之问”是指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2005年的一次座谈会上,对中国的教育体系和科研环境提出的尖锐问题。
他问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这个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
要理解和解释“钱学森之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教育体系的问题钱学森认为,中国的教育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
首先,中国的教育过于注重分数和考试,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种教育模式导致了学生的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中国的教育体系缺乏个性化的教育,学生缺乏自由度和自主性,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1.科研环境的问题除了教育体系的问题,钱学森还指出了中国科研环境的问题。
他认为,中国的科研环境过于追求短期成果和量化指标,而忽略了长远发展和质量提升。
这种科研环境导致了科研人员的思维局限和急功近利,缺乏对重大科技创新的追求和探索。
此外,中国的科研环境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的问题,如科研资金分配不公、科研人员评价机制不合理等,这些也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1.社会文化的问题“钱学森之问”也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的一些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服从、遵守规矩,而创新和独立思考则被视为离经叛道。
这种社会文化氛围限制了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得培养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更加困难。
此外,中国的社会文化中也存在一些浮躁和功利的心态,这也影响了人们对科技创新的追求和投入。
为了解答“钱学森之问”,我们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反思和改革。
以下是一些建议:1.改革教育体系首先,我们需要改革教育体系,注重对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包括改变过分注重分数和考试的教育模式,加强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
其次,我们需要推行个性化的教育,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度和自主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这需要教育机构减少对教育的限制和干预,增加学生的自由度和自主性。
论‘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
论‘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教育转型不仅依靠社会性人才的推动,而且依赖于创新思维所引发的教育契机。
民族前途是现有一切物质因子及精神因子的助力推动。
民族振兴走强国之路须凭借驱动教育转型的内在引擎。
无疑,创新便是内在引擎它能够助力推动民族前途与国家振兴。
创新是人类创造自我的行为表现、是行为学意义上的巨大进步,对社会本身的发现与创造构成新的社会关系,是人类对所处的生态学意义上的自然物质世界以及对所处的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类关系本身所做出的发现与思考。
它颠覆传统思维定式,创造一个新的世界,永远走在世界历史的最前沿。
标签:创新教育,教育转型1、引言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4]。
创新思维是自我意识的萌芽,是肯定自我的表现,是人格意义上的精神掘起,它的掘起如同罗马帝国的建立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中地位一样影响巨大而深远。
这种思维是精神上的超我。
尼采《超人哲学》中曾说:不做没有个性、没有创见、没有出息的庸人,而要张扬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潜能意志,去开发创新人生,享受努力奋斗的成就,即便是失败,只要永远在奋斗,也是最有价值的自我实现[2]。
“为什么中国教育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与之一脉相亲的是著名的“李约瑟之谜”“为什么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信息技术革命都在西方国家而不在中国”。
发人深省的疑问与困惑既体现了两位科学家对中国科技与前途的关注,也体现了中国科技发展与文化发展背后所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中国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固守传统,固化思维,缺乏批判精神,缺乏创新精神,没有一个中国人发起一个类似于欧洲文艺复兴一样的精神革命,对中国人的思维来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
2、中国教育缺乏创新思维的原因有哪些2.1 封建社会步入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东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为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东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封建时期进入时间过早并且过早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但是与中央集权制度相对应的经济基础还远远落后于封建统治,这就严重阻碍了中国两千年的发展。
破解“钱学森问题” 探寻科学的真谛
破解“钱学森问题” 探寻科学的真谛李俊,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理论物理学博导,由于一篇由同学记录的《李俊老师语录》和数次授课风趣能侃的帖子上了小百合校园网十大而成为南大网络名人,他本人在南大礼堂两次自编自演相声获得好评后自称为“科学相声大师”,并以此名在国内著名的“科学网”和“新浪网”开博并将自己的相声和讲课视频在网上公开。
开学后,李老师发的“什么是纯理科生?”的帖子被南大网友“围观”上十大。
以下是我们对李老师的访谈实录。
自从20多年前博士毕业,在南大任教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在海外的华人就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大陆为什么没有培养出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而日本却培养出了不会说英语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这个问题现在可以归结为“钱学森问题”:2005年,当钱老躺在病床上看到《参考消息》上一篇关于加州理工的文章,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钱老多次跟温家宝总理提出了这个问题。
通过对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大家原创历程的追踪,对日本科学跨入世界领先行列路程的考察,对我自己与同龄海外留学已达世界领先水平的学者之间差距的反思,我找到了“钱学森问题”的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科学思维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科学产生于西方,是欧洲文艺复兴(此中文翻译有重大失误,原文为Renaissance,英语解释为re-birth of culture,即文化重生)的主要成果之一,其标志人物是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尔,而集大成者就是牛顿。
至今我国仍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和中医代表了我国悠久的科学传统。
这是对科学的误解,也是我们没有培养出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首要原因。
我们必须明确科学是有严格的定义的,科学思维,或者说科学体系,可以提出假说,但是要可以验证。
不能验证的体系都不是科学体系。
而中国传统文化很难出现科学的思维,这就是著名的“以牛顿为代表的第一次科学革命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李约瑟问题”。
由钱学森之问所引发的思考
由钱学森之问所引发的思考相信大家都有听过钱学森之问,所谓"钱学森之问",就是钱老生前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早在2005年7月29日,钱学森就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作为一代科学大师,钱老对国家民族、对科学研究、对青年人才、对科学道德的挚爱,感动了全民族。
他的崇高人格和科学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后人前行的路。
连日来,人们在缅怀和追思中,不时会被钱老提出的一个问题所震撼——'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
它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
"它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一、杰出人才的培养是需要“杰出”的软环境的。
需要“杰出”的学术氛围和世界的眼光。
学校的硬件再好不等于创造了良好的、平等的学术氛围。
在那个环境里,以平等交流、自由研讨为荣,以捍卫你说话的权力为荣,因学术的高水平受到尊敬。
在那里,大家有一种对真理的敬畏感和追求真理的使命感与幸福感。
能够形成高水平的研究磁场,需要有世界的眼光,要知道别人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了什么程度,我们又该从哪里入手、从什么地方寻找突破口。
但现实是,以弄个一官半职视为成功,真正做研究的往往吃不开,并且受到种种限制。
职称的评定、一些奖项的评选甚至院士的评选,给人们的感觉是为官的总是优先。
不难发现,学校,科研机构,外行领导内行的状况比比皆是,瞎指挥、拍脑袋现象屡屡发生。
在一些管理者的内心深处,知识分子还是“老九”,不敢、不能重用,怕惹是生非,怕他们“瞎说”,怕他们说真话,怕他们说出一针见血的真相。
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材料
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材料一:当前,我们的教育存在问题不少,急功近利就是一个既十分普遍又十分严重的问题。
浮泛的心态,躁动的情绪,驱使许多地方的干部、校长、教师、家长涌入功利大潮,不能自拔。
教育是典型的长期事业,是百年大计。
急功近利、争名夺利、拔苗助长、商业炒作对于育人来讲是祸害无穷的。
综观当今教育现状,分数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学习承受了太重的压力;童年背负了沉重的包袱。
在不少地方,学习活动常常远离了学习者的现实生活;整齐划一的学习任务,偏离了学习者的兴趣、爱好、自主性以及承受能力的差异;学习活动的要求常常违背学习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这种现象能说是符合教育合理性、科学性的要求吗?能说是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吗?解决急功近利问题,关键在于:一要改革人才培养和管理的体制;二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育人模式;三要形成有利于人才大量涌现的社会文化环境;四要建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劳动人事制度。
没有这几条,好事情也会办不好。
就拿这两年轰动整个教育界、轰动整个社会的“钱学森之问”来说吧,由受广大人民群众尊崇爱戴的科技大师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来”的问题,引起了上至党和政府领导决策层,下至社会各界、黎民百姓的警觉和思考。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对此表示关切和忧虑。
这对于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多么难得的历史机遇啊!回答这样一个世纪提问,需要有高度智慧,需要作冷静思考,需要下狠心革除种种弊端,需要创建人才可以脱颖而出的法律、规章、评价制度乃至文化环境。
但有些高校的应对之策,却是开展一场新的生源争夺战,纷纷拨出专款到中学去重金预定高分尖子。
这种结果,我相信不会是钱老所愿意看到的,也不会是人民群众所愿意看到的。
数十年的历史经验说明:高度集中统一、以分数论成败、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不利于出人才;由高中到初中甚至到小学遍地开花的学科“奥赛”不利于出人才;年复一年的神童炒作、少年天才吹捧,不利于出人才;以应对考试为本,猜题押题,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利于出人才。
试解“钱学森之问”
试解“钱学森之问”一、基本介绍“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据说温总理2006年拿这个问题请教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
这种回答其实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解开“钱学森之问呢?”二.试解“钱学森之谜”(一)、原因分析。
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也就是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型。
为何我国没有诺贝尔那样的发明家型企业家?为何没有企业家设立科学研究基金会与科学奖?钱学森问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答案是很简单的。
学校里,关心科技发展的人已成少数;提得出又打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人已成少数;关心的往往是创业问题并非科学研究;社会现状,人人祈求安贫乐道,不搞也不敢搞科技创新等等。
这些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绝不可能造就出像哥白尼,牛顿,诺贝尔,爱因斯坦,马克思这种伟人的!中国教育界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应试教育、学术腐败、盲目扩大招生等等。
归根结底就在于教育的改革始终进程缓慢,学校行政化趋势加剧,教师功利化趋势加剧。
这样的学校和教师怎么培养的出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大师。
(二)、解决方案。
1、改革培养方式。
欧洲从儒家科举制学会了文官制度和考试制度,我们也可建立欧洲的思考型、实践型考试和研究生独立研究能力培养制度的教育模式。
钱学森之问的一点想法——学《自然辩证法》的体会
钱学森之问的一点想法——学《自然辩证法》的体会_新郎致辞简短一点的阅读了《自然辩证法》序论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我大体明白了自然辩证法所讨论和提醒的内容: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熟悉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讨论的辨证法;作为一种熟悉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进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进展的辨证法。
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自然辩证法可以为科学技术的进展供应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迪,以帮忙和促进科学技术的熟悉和实践,同时自然辩证法不行能也不应当以自己的哲学讨论来代替自然科学的实证讨论。
这其实也就给出了你觉得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可以解决科学方法训练、力量和视野的问题吗?这个问题的答案。
要在每一个专业领域内有所发觉,必需要先学习该专业的根本学问,了解该专业的一般规例。
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可以在肯定程度上训练我们使用合理的科学方法,提高我们的力量,开阔我们的视野。
但是要深入的讨论这一专业的学问,并开阔这一专业的领域,在这一领域内有所创新,我们必需对这一专业又更广更深的理解。
而这种理解,是离不开正确的科学方法,和宽阔的科学视野的。
我觉得这种更一般性的科学方法训练、力量培育以及视野的开阔是由讨论自然科学的自然辩证法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学问所能供应的。
也就是说,除了专业课的学期,我觉得可以为我们供应科学方法训练、提高力量和开阔视野的学问许多,哲学,历史,文学都有我们可以吸取的养分。
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从这些特地学问中提取出对我们熟悉自然,进展科学讨论有益的观点。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首先回忆了几个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进展,批判了以往形而上学的自然观,然后阐述了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辨证唯物的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2):知道了要验证一个命题有证明和证伪两种方法。
首先明白一个命题假如不行能被证伪这个命题可能就是一个伪命题,这样我们就能够识别一些貌似真理的实际上毫无意义的论断。
面对钱学森之问我们该做什么?
二、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钱学森走了,又一颗巨星陨落了。
我们深切缅怀钱老,缅怀他的科学精神和崇高人格,还有他的那句振聋发聩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钱老的问题,大多数中国人的内心可能会受到些许的震撼,我们如此大的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竟然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我们更多的可能是心痛,是心酸,我们不禁会问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社会?是国家?还是我们自己本身?钱老之问让我们闭目深思,让我们痛定思痛,它的意义在于敲醒了国人自以为是的春秋美梦,它像一顶警钟,时时刻刻提醒我们需要自己为国家出一份力的时候到了,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不仅仅是国家是社会的问题,也是我们自身的问题。
钱学森的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答案是很简单的。
学校里,关心科技发展的人已成少数----没氛围;提得出又打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人已成少数----没数量;关心的往往是创业问题并非科学研究----没火候;现在社会,人人祈求安贫乐道,不搞也不敢搞科技创新----没手段..............总之,一般的,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绝不可能造就出像达芬奇,牛顿,冯卡门,特斯拉,诺贝尔,爱因斯坦这种伟人的!大学对学生的发展的影响显而易见,学生在大学培养了他的价值观,所以大学的教育对学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如今很多大学不注重学术价值,而重视经济、政治价值,这使大学偏离了本原,走入了误区;有些大学仅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不重学术;有些大学为了经济利益搞综合性大学没有特色,也就意味着平庸;社会日益严重的拜金风气使得学生和家长们都朝着钱看齐而忽略了专业本身的重要性;现在大学生大多数是在应试教育和孔子思想下成长起来的学生,诸多能力的缺失,再加上网络文化的兴起使得大学生们变成一个个只会接受不会独立思考的扯线木偶。
钱学森之问的一点想法 ——学《自然辩证法》的体会
钱学森之问的一点想法——学《自然辩证法》的体会《钱学森之问的一点想法——学《自然辩证法》的体会》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有用。
钱学森之问的一点想法——学《自然辩证法》的体会说实话,本人属于那种有一点知识没有一点文化的类型,对《自然辩证法》了解不多,对它的理解差不多是这样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并有物质运动所呈现的,它们之间存在联系,我们需要观察实践和依靠逻辑关系演绎才能进一步认识这种联系。
实际上,这些道理说出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很难,理论与实践差别很大,我们大概要做的就是把它应用于我们的科研活动。
说到科技与文化,它们之间必定是存在联系的,文化对科技的影响,不得不说是巨大的,看看现在东西方科技差距就知道了,当然并不是说两者的文化造成了东西方科技差别;科技对文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无论是牛顿的力学三定律还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都改变很大。
困扰大家的“李约瑟难题”,最后归结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我是很反对的,中国古代不是没有杰出的人物,说到中国古代不重逻辑,这一点也值得商榷,《墨子》中给圆下过定义,“圆,一中同长也”,东汉末、魏晋南北朝不是也出现过无神论的思想吗?这个问题争论起来很难归结到某一个原因,范文写作先放一放,我们先看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钱学森之问”,这个问题与“李约瑟难题”联系很大,却又有所区别,无论是问题的对象还是问题所处的时代都不一样了,我对此思考了一下,感觉我们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一是目前社会整体的浮躁性、民众的功利性。
我相信这一点是与国家发展的快速性是有关的,因为快速的发展,就要求推动发展的动力和对发展成果的消耗与其相匹配,推动发展的动力因素很多,劳动力是,科学技术也是,所以科学技术必须快速发展,而我们认识规律总是需要时间的,这之间就有一个矛盾,在中国有一个现象,一线的科研工作者总是很累。
这也催生出了民众的功利性,我们发展迅速,民众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这需要钱,因此大家都忙着挣钱,向“钱”看齐,“钱”途远大等等,大家也很累,累着挣钱。
钱学森之问总结
思路:分析原因,解决办法1.社会观念的影响。
在人们看来,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在于看他考上了什么样的大学,毕业后有什么级别的工作,有没有当官等。
太过功利性的目的使得学习与教育本身披上了金色的外衣。
为了符合家长及社会的期望,学生们开始努力学习自己本来不喜欢的课程,为了毕业后能有一个好工作;学生们开始忍痛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只因为别人说做这些没出息。
具体措施:改变社会观念方面。
改变社会观念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因为这是在改变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
这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是,在解决这个问题中,却显得十分重要。
要使社会上的人变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而不是追逐金钱,膜拜权利。
要有一定的制度,对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一定的有利制度,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
2.大学前的教育体制的问题。
当前中国的教育存在的急功近利,浮躁的问题。
当前太多的教育干部,教师,家长过于急功近利,把分数看成教育的目的,高分数就是人才的标志,却一点都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自主性的提高,以至于在大学前的教育中,学生的创新及自主能力被扼杀。
以分数定成败,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更是使高中的教育以灌输课本知识为主,在中国的家长与老师看来,除了看课本,做题,其他的一切都是在玩。
并不是老师过于急功近利,把分数看成教育的目的,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而是环境强迫他们这么做,试想,如果一个老师不应试教育,学生考不出分数,学校家长不要你教,你连工作都保不住,你还会去想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吗?所以我们去呼吁老师改变教育方法,完全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根本的问题不在这,而在于改革高考制度。
但改革高考制度面临一个矛盾的问题。
要改革高考,就需要主观型人才评价标准,但由于中国社会是一个关系型社会,依靠主观型人才评价标准将极大地挑战社会公平。
因此鉴于中国国情(关系型社会),不可能大范围地实行“自主招生”这种主观型的人才评价标准,只能在维持现行高考制度下进行有限但有效的改革(有限指维持高考仍是一个客观型人才评价标准)。
教育如何解决“钱学森难题”
教育如何解决“钱学森难题”钱学森难题是指在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
面对这一难题,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钱学森难题。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核心要素。
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化课程设置:学校要根据国家需求和科技创新趋势,合理设置课程,教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创新教育方式:除了传统的课堂教育,学校还应尝试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如项目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模拟式教学等。
这些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实践实习:学校要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实习项目。
这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鼓励师生互动:学校应鼓励师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和交流,鼓励学生向教师请教、与同学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人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
教育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德育教育:学校要注重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信、勤奋、团结等。
这些品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更能在面对挑战时坚定信念、积极应对。
2. 注重人文关怀: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
同时,学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需求,使他们在关爱中获得成长。
3.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校要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等。
钱学森学习教案:探索科学的奥秘,成就人生的价值
钱学森学习教案:探索科学的奥秘,成就人生的价值。
当钱学森还是一名学生时,他用极大的热情和勤奋投入考察和学习,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大牛而有所松懈。
他对于科学事业的热爱从小就在他心中燃烧着,直到他去世也始终没有减退。
他始终认为,研究科学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追求和价值的将来。
这种追求和价值的将来是我们所有人必须认真面对,因为科学研究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创新,更是一种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人们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
因此,钱学森的学习教案也是一份极为重要的资料,鼓舞了后人在研究科学中风雨无阻地前进。
钱学森的学习教案涵盖了他对科学的研究、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以及个人价值的解释。
这些内容是钱学森的心血和经验积累,他早已总结出了一些研究科学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育理念方面,钱学森强调了学生必须有一颗热爱科学、追求知识、积极思考、勇于发展的心态,同时也必须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通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和科学的实验验证,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奥秘。
为了鼓励学生要扎实而有效地学习,钱学森还特别强调了“知识渐进”,即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耐心、持之以恒、不断积累经验的习惯。
在研究科学的过程中,学生还必须具备具体而细致的“细胞组胚研究法”,钱学森认为,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研究细胞组胚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因为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生命的奥秘。
在人生价值的解释上,钱学森也有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人类的存在是为了实现个人和社会的价值,而个人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做的事情和目标的追求。
他坚信人类本性上都是好的,都有帮助他人、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愿望,这就是我们探索科学、追求真理、创造新生活的原动力。
在钱学森的学习教案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深入探索科学、坚守追求真理和奋斗伟大事业的科学家形象,也看到了一个追求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哲学家形象。
他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楷模,教会我们怎样在学习和工作中追求卓越和成功,怎样在人生活中拥有自己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解“钱学森问题” 探寻科学的真谛发表时间:2011-03-16T11:14:55.293Z 来源:《时代学习报》2010年第9期作者:陈筱青霍亚丽[导读] 李俊,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理论物理学博导李俊,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理论物理学博导,由于一篇由同学记录的《李俊老师语录》和数次授课风趣能侃的帖子上了小百合校园网十大而成为南大网络名人,他本人在南大礼堂两次自编自演相声获得好评后自称为“科学相声大师”,并以此名在国内著名的“科学网”和“新浪网”开博并将自己的相声和讲课视频在网上公开。
开学后,李老师发的“什么是纯理科生?”的帖子被南大网友“围观”上十大。
以下是我们对李老师的访谈实录。
自从20多年前博士毕业,在南大任教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在海外的华人就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大陆为什么没有培养出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而日本却培养出了不会说英语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这个问题现在可以归结为“钱学森问题”:2005年,当钱老躺在病床上看到《参考消息》上一篇关于加州理工的文章,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钱老多次跟温家宝总理提出了这个问题。
通过对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大家原创历程的追踪,对日本科学跨入世界领先行列路程的考察,对我自己与同龄海外留学已达世界领先水平的学者之间差距的反思,我找到了“钱学森问题”的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科学思维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科学产生于西方,是欧洲文艺复兴(此中文翻译有重大失误,原文为Renaissance,英语解释为re-birth of culture,即文化重生)的主要成果之一,其标志人物是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尔,而集大成者就是牛顿。
至今我国仍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和中医代表了我国悠久的科学传统。
这是对科学的误解,也是我们没有培养出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首要原因。
我们必须明确科学是有严格的定义的,科学思维,或者说科学体系,可以提出假说,但是要可以验证。
不能验证的体系都不是科学体系。
而中国传统文化很难出现科学的思维,这就是著名的“以牛顿为代表的第一次科学革命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李约瑟问题”。
自然科学里,容许做假设,但如果后面出现一个逻辑冲突,整个理论体系全部崩溃。
100多年来,爱因斯坦因为他提出的“光速不变且不能超过”假设,天天面临考验。
而世界的主流媒体就天天在等“光速可变”或者“超光速”这种爆炸性科学新闻。
科学就是这样,你有什么结论,并且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论证的。
把事情摆得很明,可以验证或者被推翻,就是科学精神。
而我国传统文化则完全不一样,我国是“中庸”,不能把话说绝,科学等于把话说绝。
正是因为科学的这种特点,才会引发质疑。
爱因斯坦阅读过德文版《道德经》,他对老子非常服气。
《道德经》是哲学思考,话讲得深不可测而且没有漏洞,跟老子辩论你会感到绝望。
但是如果据此认为中国曾经很先进——老子已经很科学了,是错误的。
因为《道德经》对任何事物和人文都可以作出自己的辩解,是古代学术思想,不是科学理论。
也有人说,中国有四大发明,还有中医,这是中国古代的科学。
但是,创造发明新的事物不是科学而是技术。
发明思想,发现规律才是科学,比如爱因斯坦发明了相对论。
我们古代的发明往往没有进行证明、探究。
我们的老祖宗发明了指南针那么多年,但没研究出它为什么指南。
沿着这个方向研究下去就是磁学。
古代的指南针实际上叫司南,放在碗里,传到欧洲,他们就发明了罗盘,变成了技术,而且不断探索磁学的原理。
现在关于“中医是不是科学”,争论得很热烈。
如果承认中医是科学,那我们就亏啦。
中医有3000年的历史,科学只有400多年,那不是祖爷爷跟着重外孙子姓?中医主要通过中药,一般不动刀;而西医把病人也当成物体,以动刀为主。
这就是他们科学思想的逻辑:客观的,没有感情的。
就是亲人在手术台上,他也不能有感情。
而中医的“望闻问切”、整体治疗和“内病外治”等医疗理念则体现了我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宝贵思想,主观的东西就进去了。
中医只要有效就有理由存在,至于能否用科学理论解释那是另一回事了。
这里就能看到中国传统思维和西方科学思维的区别了,但用不着把二者对立起来。
理科生应当尽早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变举个例子,一位学材料科学的南大学生,大四后去美国读研究生,他在网上看到我的言论,就打电话给我,说他现在做材料科研还比不过本科学生物的美国人,很郁闷。
我的回答很简单,我们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去海外学科学的同学们必须尽早完成向科学思维方式的转变,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科学思维,在海外的华人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秘密就在这里。
只要是学理科的,不管生物还是材料,都必须学会科学思维。
“科学不存在先进与落后,只存在正确与错误。
” 为什么要早呢?生理学家有一个结论是,“人的大脑功能在22-27岁之间是高峰期,在28岁以后就开始下滑了”。
这正是全世界研究生培养的最黄金的时期。
2004年诺贝尔物理奖的两位获得者是师生,22岁的研究生与32岁的导师合作,在30多年前完成了获奖工作。
量子时代的新牛顿、英国又一位伟大物理学家狄拉克的主要原创工作也是在22-27岁之间完成的。
正是这样,原创工作的崭新的思想,研究工作的高难度、强工作量,不是年轻人干不了。
为什么美国科学发展那么好,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文章这么多?他们每个团队都有这么年轻的学生。
我的一个观点是,文科和理科不仅应该分,而且要早分。
因为理科的思维方式和文科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理科是对物的,研究自然,或者客观对象的,所以说“科学无国界”;文科是对人的,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研究社会的,而各国差异巨大,所以文科不可能全世界统一。
分清文理的界限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如果你问我国的一个理科生“理科是什么”,他可能会提数理化、工程技术,甚至医学,不会直接扯到科学。
实际上理科生的理就是指自然科学,世界一流大学的理科生都会直接告诉你,他做science。
不仅如此,学科绝不止“文、理”两科,还有工、农、商、医、法等。
理科生在中小学就要打好科学的基础,进大学到了22岁就必须开始创新研究了。
而我们现在的研究生却在磨刀,甚至有的博士生一磨磨到三十几岁,那他跟科学原创的关系就不大了。
怀疑,是科学精神最核心的一条伽利略、笛卡尔和爱因斯坦等科学大牛都说过,科学精神核心的一条就是怀疑。
钱老也很强调质疑精神。
五六十年代,国防科研基地里刷上大标语:学术民主。
每个字有一个人那么大,我以前见过照片。
学术民主,就是质疑。
钱老强调,在科学面前,谁都有发言权。
在重大试验前的讨论会上,谁有问题都必须提出来。
不论是谁的意见都一样重视,因为他知道科学方面来不得一点其他东西。
比如说清洁工捡到火箭上的螺丝钉,不吭气,火箭点火了,那肯定完蛋了。
我们要学钱老,就要学这个。
不管谁指出钱老著作中的错误,他都会听的。
没有犯错反而说明你没有创新,因为你都跟着别人走,没有犯错的机会。
在学生时代,没有培养怀疑精神,那肯定不行。
一个人云亦云的人,不要说获得诺贝尔奖了,就是当一个普通理科生的可能性都不大。
别人讲的,你都相信了,都不怀疑了,都记下来当真理了,哪里还有创新呢?如果爱因斯坦不怀疑牛顿,就没有相对论了;如果普朗克相信经典物理都对,那他就不会提量子假说了。
所以说,创新就是质疑。
新的就是要否定旧的。
为什么我们拿不到诺贝尔科学奖?诺贝尔物理奖第一是鼓励原创。
它不鼓励做得最好的人,只鼓励第一个做的人;后面做得再好,第一个肯定是得奖的。
我们谈诺贝尔科学奖,实际上就是讲原创,而我们缺的正是这个,钱老指的就是这样的杰出人才。
科学的逻辑与非逻辑爱因斯坦说,科学是日常生活思考的精细化。
这是他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的。
其实,他真正的意思是,他最伟大的思想都是突发的,不是逻辑思维。
但是介绍、讲授及学习科学理论的过程,必须是逻辑思维的。
只有这样,你才能明白科学的边界在哪里。
然后自己积累,加上前面说的质疑精神。
当你质疑的时候,当你有自己的独创时,你就没有办法逻辑思维了,只能是非逻辑思维了,因为不突破原有思维框架就不能有重大创新。
这就是多位科学大牛强调他们的原创思维往往是非逻辑的原因。
但是在表达、说服别人的时候是要逻辑思维的,否则别人也看不懂,不能理解。
理论物理的新发现很多是突如其来的灵感,但是你在写成文的时候要逻辑严密,要说服别人,至少要说服SCI杂志的评审们。
大众媒体对科学的解读有误,志愿开创大众科学系我希望能够在我们学校首创一个大众科学系,现在的媒体对科学和科学家的解释几乎都是不准确的,都在讲他们的奇闻异事,似乎只有这样,民众才会感兴趣。
在相对论出现的时候,西方人(包括日本人)是付钱请爱因斯坦来讲相对论的,而不是付钱来用科学娱乐的。
大众科学系的首要任务就是开设《大学科学》通识课程,使大学生多少知道一点儿科学思维是什么。
要培养专门的科学宣传人才,科学是比较难的,所以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建立科学与民众之间的桥梁,让民众了解科学对人类文明的价值。
比如“天文学没有经济价值,都是观赏价值”这一错误观点。
事实是,没有天文学,我们还不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
谎言重复一千次变成真理,是可笑的。
比如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是完全错误的。
地球在绕着太阳转,怎么确定支点,要把地球捅碎吗?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他把地球当做固定的铅球了!现在的小孩还学习这个就不应该了,应当从小就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爱因斯坦五岁就开始自己琢磨罗盘的原理。
结束语:李俊老师对科学的思考对于我们启发很大,目前中国物理学界正需要这样的谆谆诤言。
(本文原载于《行知南大》创刊号博主访谈:“钱学森问题”的答案)(《行知南大》为南京大学研究生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