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官话

合集下载

六十年来西南官话的调查与研究

六十年来西南官话的调查与研究

六十年来西南官话的调查与研究一、本文概述《六十年来西南官话的调查与研究》是一篇全面、系统地探讨西南官话在过去六十年间演变与现状的学术性文章。

西南官话,作为汉语的一种重要方言,广泛分布于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由于其地域分布广泛,使用人口众多,西南官话在汉语方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首先对西南官话的历史和地理分布进行了概述,梳理了西南官话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理区域内的变化情况。

接着,文章重点回顾了六十年来对西南官话进行的各项调查和研究工作,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这些研究对西南官话研究的贡献和影响。

本文还对西南官话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指出了西南官话在现代化、城市化等社会变迁中面临的新挑战和问题,如语言接触、语言保持、语言传承等。

文章还提出了针对西南官话研究的未来展望和建议,旨在推动西南官话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语言文化贡献力量。

《六十年来西南官话的调查与研究》是一篇兼具历史深度和现实意义的学术文章,旨在通过回顾和总结过去六十年的研究成果,为未来的西南官话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西南官话的历史演变西南官话,作为中国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其历史演变过程充满了丰富而复杂的特点。

自明清时期开始,大量北方移民进入西南地区,带来了中原的语音、词汇和文化,与原有的南方语言发生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西南官话。

明朝初年,为稳定西南地区的社会秩序和开发边疆,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这些移民主要来自湖广、江西、安徽等地,他们带来的北方语言特点逐渐与当地的南方语言融合。

这种语言接触导致了词汇、语音和语法的变化,为西南官话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到了清代,西南地区的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语言的融合。

特别是湖广填四川的运动,使得大量湖北、湖南的移民进入四川,他们的语言与四川原有的语言相互影响,形成了今天四川地区独特的西南官话。

四川方言部分西南官话地区与普通话声调对照表

四川方言部分西南官话地区与普通话声调对照表

四川方言部分西南官话地区与普通话声调对照表方言点清平/阴平浊平/阳平清上/阴上清去/阴去清入/阴入次浊/中入全浊/阳入调类调域中值北京55 35 214 51 归四声归去声归阳平 4 3.63 成都44 41 53 13 归阳平 4 3.13 富顺55 31 52 13 归去声 4 3.13 万源55 21 42 214 归阳平 4 3筠连55 31 42 14 归去声 4 3.13 隆昌55 21 52 13 归去声 4 3芦山55 21 53 12 归阴平 4 3泸定55 31 53 24 归阴平 4 3.5 名山55 21 42 13 归阴平 4 2.28 内江55 31 42 213 归去声 4 3汉源55 21 42 12 归阴平 4 2.75 仁寿55 31 42 315 归去声 4 3.25 荣县55 31 42 214 归去声 4 3.13 自贡55 31 53 24 归去声 4 3.5 威远55 31 42 214 归去声 4 3.13 雅安55 21 42 14 归阴平 4 3石棉55 21 53 24 归阴平 4 3.38 冕宁55 41 35 22 归去声 4 3.38 西昌44523411315 2.8雷波44 31 42 212 55 5 3.1 马边44 21 53 213 33 5 2.9 峨边44 31 53 212 34 5 3乐山55 21 52 13 44 5 3.2 峨眉44 21 42 13 55 5 3.1 古蔺55 21 42 214 34 5 3.1 古宋55 31 53 13 33 5 3.2 合江55 31 52 13 33 5 3.1洪雅44 31 42 213 55 5 3.2 夹江44 31 42 213 55 5 3.2 犍为55 31 53 13 33 5 3.2 泸县55 21 42 13 33 5 3.1 泸州55 21 42 13 33 5 3.1 眉山55 31 53 13 24 5 3.2 沐川55 21 53 13 33 5 3.1 纳溪55 21 42 13 33 5 2.9 南溪55 31 53 13 45 5 3.5 彭山55 21 42 12 24 5 2.8 彭县55 21 52 13 33 5 3 郫县55 21 52 13 33 5 3 屏山55 21 52 13 33 5 3 蒲江55 31 53 13 33 5 3.2 青神55 21 53 213 23 5 3 邛崃55 21 53 324 33 5 3.3 射洪55 31 53 14 33 5 3.3 什邡55 21 52 13 33 5 3 双流55 31 52 13 33 5 3.1 温江55 21 52 13 33 5 3 新都55 31 51 13 33 5 3 叙永55 31 42 13 33 5 3 宜宾55 31 42 13 33 5 3 荥经55 31 52 14 33 5 3.2。

湖北西南官话音韵研究

湖北西南官话音韵研究

湖北西南官话音韵研究湖北西南官话音韵研究湖北西南官话是一种地方官话方言,主要分布在湖北省的西南地区,包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市等地。

本文将从音韵的角度对湖北西南官话进行研究。

一、声母音系湖北西南官话的声母音系与标准官话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是擦音的发音特点,标准官话中的清音和浊音分别发音为/ch/和/zh/,而湖北西南官话中清音读作/s/,浊音读作/z/。

此外,湖北西南官话还保留了一些标准官话中已消失的辅音音位,如/l̩/、/n̩/。

这些特点使得湖北西南官话在声母音系上具有独特的特征。

二、韵母音系湖北西南官话的韵母音系与标准官话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是声调的变化对韵尾的影响。

标准官话中,不同声调对韵尾的影响较小,而在湖北西南官话中,不同声调对韵尾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例如,在第一声的情况下,标准官话中的韵尾/i/读作/ɨ/,而在湖北西南官话中读作/i/。

这种声调变化对韵尾的影响是湖北西南官话独有的音韵特征。

三、声调音系湖北西南官话的声调音系与标准官话基本一致,都包括四个声调。

第一声是平声,第二声是上声,第三声是去声,第四声是入声。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湖北西南官话的声调有一定的变化。

在一些词汇中,声调的变化会受到韵尾的影响,导致声调的读音发生改变。

此外,湖北西南官话还存在一些声调变调的现象,例如在某些地方,入声变成了去声,或者上声变成了去声。

这些声调变化使得湖北西南官话具有一定的音韵特征。

四、音变规律湖北西南官话中还存在一些音变规律。

例如,在一些词汇中,声母的读音会发生变化。

标准官话中的声母/b/在湖北西南官话中会读作/p/,/g/会读作/k/。

此外,湖北西南官话中还存在一个特殊的现象,即鼻音韵尾/t/的读音会发生变化。

在一些情况下,鼻音韵尾/t/会读作/n/,或者完全省略。

综上所述,湖北西南官话在音韵方面具有独特的特征。

在声母音系方面,擦音的读音和特殊的辅音音位是其特点之一。

韵母音系方面,声调变化对韵尾的影响使得湖北西南官话具有独特的音韵变化。

四川话详解

四川话详解

四川话,又称四川方言、巴蜀方言,属汉语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的主要使用地区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部、广西西北部的语言。

注1,大致包括西南官话成渝片(成渝话)及赤灌片(赤灌话)。

四川话目前约有1亿2千万的使用者,成都话是川剧和各类曲艺的标准音,但并不是四川省的标准方言。

事实上四川话从来就没有所谓的标准音,像广州话之于粤语,这是由于四川话本身就是由各地移民方言演变融合而成的。

历史宋代以前的四川方言和元代至今的四川话截然不同,依据宋代文献显示,当时的学者把四川方言与西北方言合称为“西语”,属同一方音语系。

蒙古人和女真人两次北方民族的入侵,给四川地区带来了灾难性的人口剧减。

到清朝初年,四川人口甚至不足五十万。

从1671年开始大规模移民,到1776年为止,105年内四川合计接纳移民623万人,史称湖广填四川。

现代四川话,就是在这次大规模的移&&动中形成的。

四川话特点音韵与普通话中声母的区别:大部分地区所使用的四川话没有平舌和翘舌之分,基本上把普通话中翘舌音念为平舌音,比如:"智商"普通话为[zhìshāng],四川话为[zǐsāng] 注 2 (音同“字桑”);"超市"普通话为[chāoshì],四川话为[cāosǐ](音同“操四”);"支持"普通话为[zhīchí],四川话为[zīci](音同“资瓷”)。

在四川话(但不包括成都话) 中以鼻音“n”开头的音节中,如果韵母不是“i”开头(如“i”或者“in”),则“n”都混淆为“l”。

如“南方”,四川话中音同“兰方”。

成都话的“n”在“i”前腭化为舌面鼻音。

音节中或末尾的鼻音大都能区分,而成都附近、眉山、乐山等地的前鼻音(咸山摄)弱化成鼻化元音,如成都中派“an”的发音为国际音标中的[ae~]。

音节“ing”与“in”跟大部分南方方言一样,完全混淆,统一发音为“in”。

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

声母:
[ p ]:帮、奔、波 [m]:明、马、迷 [ t ]:端、定、等 [ʦ]:知、左、蒸 [s ]:书、所、收 [ʨ]:精、因、家 [k ]:哥、干、间 [n ]:浓、乃、来 [ŋ]:安、我、艾 [x ]:匣、还、和 韵母:
[a]:麻、沙、马 [an ]:寒、咸、满 [aŋ]:唐、商、方 [oŋ]:东、公、风 [ei ]:没、飞、配 [əu]:侯、楼、头 [ia ]:佳、夏、甲 [ian ]:先、见、连 [in ]:欣、青、林 [ie ]:协、缉、撇
[pʰ]:滂、怕、皮 [ f ]:非、风、发 [tʰ]:透、它、通 [ʦʰ]:彻、春、冲 [z ]:日、人、肉 [ʨʰ]:清、亲、墙 [kʰ]:科、开、空 [ȵ]:泥、疑、年 [ɕ]:邪、影、轩 [ʔ]:云、阳、瓦
[ai ]:海、开、赛 [au ]:豪、少、桃 [o ]:模、合、术 [e ]:给、陌、麦 [ən ]:真、耕、伦 [ɚ]:儿、而、二 [i ]:齐、些、米 [iai ]:皆
[iau ]:巧、宵、娇 [iaŋ]:江、香、姜
[iəu]:九、秋、丢[u]:屋、竹、六[uai]:歪、乖、快[uei]:吹、累、嘴[y]:句、女、取[ye]:物、绝、缺[yo]:觉、略、屈[ ɿ]:支、诗、思
音调:
阴平(44):三、东阳平(21):谈、瞒上声(53):草、养去声(213):菜、淡[ua]:蛙、瓜、抓[uan]:桓、删、管[uən]:准、纯、春[uaŋ]:汪、双、匡[yan]:捐、圈、轩[yn]:晕、琼、熏[yoŋ]:熊、兄。

4.关于西南官话

4.关于西南官话

播放几段西南不同地区的音频资料关于西南官话一、西南官话简介西南官话,是北方方言在西南地区的次方言,是官话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于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的绝大多数汉语地区。

西南官话是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区域面积最广的汉语分支之一。

据统计使用西南官话的人口超过2.7亿,占中国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占官话人口的三分之一。

其中,川黔片区和西蜀片区的使用人口都超过1.5亿。

二、西南官话的形成西南官话是从明代开始,因汉族迁移西南而逐渐形成的官话方言。

移民在西南官话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清两代是汉族大规模移民西南的重要时期,西南官话即在这段时期中,因语言或方言间的不断影响、融合而逐步形成、定型。

(1)明代的移民明代大移民,彻底改变了西南原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结构。

明代到西南的移民主要是卫所军士及其家眷组成的军事移民。

明代西南官话已经成型。

(2)清代的移民清代西南的移民,整体上主要体现为区域内部的扩散式移民。

西南官话随着内部扩散式移民而不断得以扩张和整合,形成了内聚力较强的区域性语言集团三、西南官话的特点(一)西南官话的语音特点 1.声母(1)多数不分平、翘舌音(2)鼻音n和边音l不分(3)fu和hu不分(4)存在声母ng2.韵母(1)不分ing和in(2)不分eng和en(3)当eng与声母b、p、m、f相拼时常常被读为ong3. 声调西南官话具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个声调,部分地区由于入声消失而只有四个声调。

在西南不同地区四个声调的调值都不相同。

(二)西南官话的词汇系统西南官话的词汇系统与普通话的词汇系统差异不算大。

(三)西南官话的语法系统西南官话语法系统也与普通话有着较大的一致性。

中国方言中,为何西南官话能够发展的如此壮大?

中国方言中,为何西南官话能够发展的如此壮大?

中国方言中,为何西南官话能够发展的如此壮大?说西南官话之前,先来说几句官话(即北方话、官话方言)。

“官话”最早是对官方标准话的称呼,主体为北方汉语,是中国传统七大方言之一(其他六种为吴语、粤语、闽语、湘语、客语、赣语)。

官话是汉语方言中分布最广的一种,除了在北方分布以外,也同时分布在中国南方绝大多数地区,如南方的江西大部、安徽中北部、四川大部、重庆、云南、贵州、湖北大部、广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和江西沿江地区。

在官话下面,又可分为北方官话(东北官话、北京官话、胶辽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南方官话(江淮官话和西南官话)八大片。

附图,官话方言(北方话)使用者分布图西南官话的分布西南官话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于西南部的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的绝大多数汉语地区以及临近的湖北省大部、湖南省西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陕西省南部、甘肃省南部。

此外,邻近云南的缅甸东北部自治特区(果敢、佤邦、勐拉)等地也使用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是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区域面积最广的汉语分支之一。

据统计使用西南官话的人口超过2亿,约占中国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整个官话区人口的三分之一,相当于湘语、赣语、粤语、闽语人口的总和,西南官话中最大的分支四川话的使用人口都超过1.2亿。

此外,《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将西南官话分为成渝、灌赤、黔北、昆贵、滇西、鄂北、武天、岑江、黔南、湘南、桂柳、常鹤等十二片。

附图,西南官话在中国的分布西南官话的形成有学者认为西南官话与另一种南方官话:即江淮官话同源,而西南官话在词汇、音韵等方面与北方官话相比都具有显著差异。

所以在民国时期,上江官话一直被认为是与粤语、吴语等并列的汉语大语言区,而非官话的分支,直到1955年才首次被划入官话。

西南官话的形成与元朝之后进入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原移民有很大的关联,成渝片四川话与湖北话音系产生分化的年代都至少可以上溯至明朝,因而西南官话的形成年代应当更早。

西南方言简介..

西南方言简介..

隐语 重庆言子的形式更是灵活多样,短小精悍,
形象生动。展言子习惯上叫歇后语、半截 话,实际就是隐语。 展言子在重庆民间有悠久的历史。老百姓 们工作劳动之余,常以幽默诙谐的展言子 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感受。有些内容形式 都很精彩的言子经过一代代口头流传,成 了家喻户晓的“名句”,长盛不衰。同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的变化,许多言子 也被不断修改着,新的言子也不断被创造 出来。
3、形容词系列:
高耸耸的,肥咚咚的(又 高有胖),烦造造的(非常脏),短处处 的(很短),逛的(光溜溜的),啪唧唧 的(很软),飞叉叉的(很野的样子), 惊抓抓的(大惊小怪),矿西西的(很糊 涂),亮瓦瓦(很亮),雾独独(冷不防 的),神戳戳(发神经),念栋栋(粘稠 的),火瞟瞟的(灼伤般的疼)
【解释】胡说 【造句】 甲:今天发奖金老哟。 乙:铲铲,昨天才发老的。
【言子】麻麻鱼
【解释】遭人骗的意思 【造句】你娃吃我麻麻鱼嗦,一碗小面收 我5块钱。
【言子】豁我哦或者豁别个
【解释】豁可
以解释为骗 【造句】朋友说:今天在他们家楼下看见了 张学友. 我说:豁我哦
你娃想爪子?
不干,你能把我啷个? 你看那个女娃儿长的好乖哟. 你娃恩是哈戳戳的你娃想爪子?
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常只说出前半句,而
将后半句隐去不表,听话人常会心领神会, 十分默契,使语言交流不但幽默风趣,而 且含蓄生动,显现出特殊的美感和魅力。 例如:“瞎子戴眼境——多余的圈圈”, 这是一个完整的言子儿。但生活中常这么 说:“你也不怕麻烦。其实你做这些无用 功完全是瞎子戴眼镜。”
【言子】铲铲
主要介绍之重庆方言
重庆话(渝话)主体是湖广话为基础.自古受
周边地区方言影响,部分中古见系字不颚化 (即仍旧保留唐宋声母kh),入声字弱化为 喉塞音,这是比普通话存古的象征。例如重 庆部分郊区说“去”为khek/qih(qi),同桂柳 方言(西南官话桂柳片);江津区说“六” 为[luh]为喉塞音,音同陆音上扬,同湘方言 ;而主城区大部份地方说“六”为[luh]音陆 音沉降,而不同于四川成都地区音刘[liu]。

最成功的汉语方言——“西南官话”

最成功的汉语方言——“西南官话”

最成功的汉语方言——“西南官话”西南官话在华分布地大物博的古代中国各地都生活了很多人,随着历史的变迁,各地人口流动,加上地形地势的影响,让汉族分散在了中国各地。

而这些不同地方的人在时间的流逝中,各自交流,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语言。

这就形成了今天汉语的各大方言。

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包括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

而在某些比较复杂的方言区,又再次划分了方言片(又叫次方言)。

而西南官方就是北方方言下面的次方言,北方方言又是汉语,而在汉语上面又还有语族,语族上面还有语系。

这里我举个例子,比如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

方言分布西南官话是明代“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那批移民和明清各处移民融合形成的方言。

元末中国大乱,战争颇多,四川、湖广等地是主战场,导致民不聊生,人口锐减。

明代为了填补这些地方的空缺就开始大量移民。

在与西南少数民族不断融合,加上来自江南、湖广、江西等地的移民的不断融合中,明代西南官话就已经形成。

明朝正统年间的《韵略易通》就反映了通行于西南的读书音已与官话有明显的差异。

这个时候西南官话已经开始形成。

湖广填四川西南官话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等省市,此外广西、湖南、陕西、江西等省市区及东南亚北部部分地区也有分布。

西南官话也叫上江官话。

其特点主要就是入声整体归派到某一声调或者四声调值。

西南官话分片西南官话分布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湖北、湖南、陕西、江西等9个省市,下分6个片22个小片,544个县市区主要分为川黔片、西蜀片、川西片、云南片、湖广片、桂柳片,使用范围非常广。

西南官话古入声并没有发生分化,整体保留或者说整体混入了其他方言的调(主要是混入了阳平)。

整体上来说还是比较完整的。

比如四川话和重庆话中,入声整体上混入了阳平;仁富小片入声整体上派入了去声;雅棉小片入声整体上派入了阴平;岷江小片中整体上保留了入声,部分地区甚至还保留了塞音韵尾。

广西北海客家话家乡

广西北海客家话家乡

广西北海客家话家乡
1、西南官话(桂柳话、广西官话),在广西主要分布于桂北和、桂
中及桂西部分地区,即今桂林市、柳州市、来宾市、河池市、百色市(隆林、田林、西林、乐业、凌云等县)。

西南官话在广西主要代表是桂林话
和柳州话。

西南官话于明代传入广西,广西人又把西南官话俗称为“桂柳话”。

2、粤语,俗称白话。

主要分布在广西梧州市、贺州市、玉林市、贵
港市、南宁市、钦州市、北海市及防城港市,还有百色市部分县。

3、壮语,主要分布在南宁市、百色市、崇左市、河池市、柳州市,
以及桂林、玉林、梧州、钦州市少数乡镇。

4、客家话,主要分布广西在玉林市、梧州市、贺州市,以及南宁市、柳州市、钦州市部分乡镇。

中国方言(全部介绍)

中国方言(全部介绍)

中国方言(全部介绍)
一:西南官话。

从图中可以看出,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官话,在全国占比第一。

西南官话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以及西藏部分,陕西部分,湖北部分,湖南等部分省份。

二:中原官话。

中原官话以河南,安徽部分,陕西部分,江苏等部分省份。

三:东北官话。

东北官话包括咱们的大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以及内蒙古部分省份。

四:晋语。

晋语,以山西,河北部分,陕西部分以及内蒙古等部分。

五:吴语:
吴语,包括上海,浙江以及江苏部分。

六:江淮官话。

江淮官话包括江苏,安徽等省部分。

七:赣语。

赣语包括江西以及江西周边的省份部分地区。

八:粤语。

粤语包括广东,香港,澳门以及广西部分地区。

九:壮语。

壮语包括广西及广西周边地区。

十:闽语。

闽语包括福建及台湾部分地区。

十一:胶辽官话。

胶辽官话包括山东,辽宁等部分地区。

十二:兰银官话。

兰银官话,顾名思义,就是甘肃兰州,宁夏银川及周边地区的方言。

十三:翼鲁官话。

翼鲁官话,顾名思义,就是河北和山东部分地区的方言。

十四:维语,蒙古语,藏语,彝族语,白族语,傣族语,苗族语,侗族等少数民族语,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西南官话词汇

西南官话词汇

西南官话词汇
哎呀呀,今天咱就来唠唠这西南官话词汇!西南官话那可是相当有特色嘞!比如说“巴适”这个词,哇,用处可多喽!“你今天这身打扮好巴适哦!”你瞧,多贴切!
还有“摆龙门阵”,这不就是大家围坐在一起闲聊嘛,就像“来来来,我们坐到一块儿摆龙门阵嘛”,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雄起”这个词就更带劲了!咱可以说“加油,雄起!”多有气势!又比如朋友遇到挫折了,咱就鼓励他“莫怕,雄起撒!”
再说说“扯把子”,就类似说假话、乱吹牛嘞。

就像有人说些不靠谱的话,咱就可以回他“你莫在那扯把子咯!”
“归一”也很有意思呀,事情做完了、结束了,就可以说“终于搞归一咯”。

哎呀,西南官话的词汇简直太好玩了、太有意思了!它们就像是生活中的调味剂,让我们的交流变得丰富多彩。

这些词汇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被替
代的哟!那感觉就像是老火锅里缺不了辣椒一样!它们是西南地区独特文化的体现呀,承载着大家的喜怒哀乐。

咱能不喜欢这些充满魅力的词汇吗?反正我是超级喜欢嘞!它们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亲近、自然,仿佛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

难道不是吗?所以呀,得好好珍惜和传承这些独特的词汇呀!这样咱们的语言才会更加有活力嘞!。

钩沉果敢|为什么把果敢汉话称作“西南官话”?

钩沉果敢|为什么把果敢汉话称作“西南官话”?

钩沉果敢|为什么把果敢汉话称作“西南官话”?掸邦果敢方言的特点为:古全浊声母清化读为清声母;辅音韵尾较少;古平声分阴阳两类,古入声消失;只有4个声调;除阳平声调中部份文字的音调,与中国普通话略有差异外,语法词汇,与普通话一致;因此,被人们称为西南官话之一。

果敢族老年妇女果敢民族先民,多来自中国北方方言地区,至今果敢的一些方言词语,还可以在宋元明清文学话本、杂剧、小说中,找到出处。

比如果敢方言词汇中“发摆子”即疟疾,《水浒后传》有:“我正在发摆子,动弹不得”;“抱蛋”即禽类孵卵,《聊斋俚曲集》有:“那小燕子方才抱出”;“不消”即不必,《五代史平话》有:“不消贤弟下手”;“匹力扑六”即东西接二连三掉在或丢在地上,《醒世恒言》有:“匹力扑六的好像切菜一般”;“浓包”即无能,《姑妇仙》有:“真是个浓包货”;“搂搜”即寒酸而又不检点,《后西游》有“性情搂搜”;“偏生”即偏偏,《杀狗劝夫》有:“怎奈我眼里偏生见不得他”等等,因此,果敢方言,堪称又是古汉语北方话的一种历史遗存。

西南官话分布果敢汉话,总体说来,“音素纯净,调类简明,词汇雅达,语法平正。

虽与中原相去万里,而语言固无杆格也”。

果敢民族与当地少数民族杂居,果敢汉话词汇,特别是地名、物名、职官名,有的往往是少数民族词汇直译。

比如“果敢”、“昔娥”、“慕泰”、“拱撒”、“拱掌”、“崇岗”、“滚弄”、“芒究”、“帕卡”、“糯娥”、“芒东”、“热硝”、“仰况”、“马酸包”、“骂木”、“骂课”、“骂榴”、“经勐”、“坐把”等,均为傣语音译沿用的方言词语。

比如“一坎”(一格)、龙基(男裙)、茅扎(小土司)、戛戈也(自卫队)、猛(糕点)、谬尼(镇区)等,均为缅语音译沿用的方言词语。

果敢族妹子此外,果敢方言中,还有一些特别的土语,比如“他”,读作“拉”;“钥匙” 叫“锁心”;“床”叫“掌”;“写个字据” 叫“做个字”或“给个字”;“一张10元币”叫“一张一亢纸”;“不是吧!”说“不是不!”;衣裳的小充袋叫“谷肚”;洗澡叫“洗水”;松树叫“明子树”;水牛习称“耕牛”;自称“我们”为“阿目”;“你们”为“弩”;历史用语“做鸦片生意”习称“翻烟花”;长途驿运叫“驮脚”;祭祀做斋叫“做好事”;“下冰雹”叫“下雪”;形容东西太少,称之为“指甲屎”;生病称为“难在”;感冒称“寒凉”;电池叫“电油”;腊烛叫“洋腊”;煤油叫“洋油”;塑料布叫“秧纸”;雨伞叫“撑子”;千斤顶叫“小矮人”;开火地叫“开炸地”;石器中的石斧,叫“雷楔”;传统度量衡单位有“排”(5市尺)、“笗驮”(10笗为1驮)、“拽”(1拽约等于1.5公斤)等。

4.关于西南官话

4.关于西南官话

播放几段西南不同地区的音频资料关于西南官话一、西南官话简介西南官话,是北方方言在西南地区的次方言,是官话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于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的绝大多数汉语地区。

西南官话是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区域面积最广的汉语分支之一。

据统计使用西南官话的人口超过2.7亿,占中国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占官话人口的三分之一。

其中,川黔片区和西蜀片区的使用人口都超过1.5亿。

二、西南官话的形成西南官话是从明代开始,因汉族迁移西南而逐渐形成的官话方言。

移民在西南官话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清两代是汉族大规模移民西南的重要时期,西南官话即在这段时期中,因语言或方言间的不断影响、融合而逐步形成、定型。

(1)明代的移民明代大移民,彻底改变了西南原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结构。

明代到西南的移民主要是卫所军士及其家眷组成的军事移民。

明代西南官话已经成型。

(2)清代的移民清代西南的移民,整体上主要体现为区域内部的扩散式移民。

西南官话随着内部扩散式移民而不断得以扩张和整合,形成了内聚力较强的区域性语言集团三、西南官话的特点(一)西南官话的语音特点 1.声母(1)多数不分平、翘舌音(2)鼻音n和边音l不分(3)fu和hu不分(4)存在声母ng2.韵母(1)不分ing和in(2)不分eng和en(3)当eng与声母b、p、m、f相拼时常常被读为ong3. 声调西南官话具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个声调,部分地区由于入声消失而只有四个声调。

在西南不同地区四个声调的调值都不相同。

(二)西南官话的词汇系统西南官话的词汇系统与普通话的词汇系统差异不算大。

(三)西南官话的语法系统西南官话语法系统也与普通话有着较大的一致性。

西南方言简介

西南方言简介

基本特点
❖ 大部分字发音和普通话一样,只是调稍微变变。由于国家大 力推广普通话,现在西南方言有被普通话同化的倾向。但是 因为西南方言和普通话比较像,所以西南方言并不像某些地 方的方言一样被普通话排挤。
❖ 西南方言每个地方又有每个地方的方言有点差别,但是差别 不大,除了本地人基本上分不出来,其中四川、陕西南部、 重庆、贵州的方言更为接近,而云南方言和广西北部的桂柳 话更接近,和四川、重庆、贵州话有较大的区别。
❖ 隐语
❖ 重庆言子的形式更是灵活多样,短小精悍, 形象生动。展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习惯上叫歇后语、半截 话,实际就是隐语。
❖ 展言子在重庆民间有悠久的历史。老百姓 们工作劳动之余,常以幽默诙谐的展言子 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感受。有些内容形式 都很精彩的言子经过一代代口头流传,成 了家喻户晓的“名句”,长盛不衰。同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的变化,许多言子 也被不断修改着,新的言子也不断被创造 出来。
❖ 而西南方言每个地方又有每个地方不同的特殊词汇,但是基 本上都听得懂。
主要介绍之重庆方言
❖ 重庆话(渝话)主体是湖广话为基础.自古受 周边地区方言影响,部分中古见系字不颚化 (即仍旧保留唐宋声母kh),入声字弱化为 喉塞音,这是比普通话存古的象征。例如重 庆部分郊区说“去”为khek/qih(qi),同桂柳 方言(西南官话桂柳片);江津区说“六” 为[luh]为喉塞音,音同陆音上扬,同湘方言 ;而主城区大部份地方说“六”为[luh]音陆 音沉降,而不同于四川成都地区音刘[liu]。
❖ 3、形容词系列: 高耸耸的,肥咚咚的(又 高有胖),烦造造的(非常脏),短处处 的(很短),逛的(光溜溜的),啪唧唧 的(很软),飞叉叉的(很野的样子), 惊抓抓的(大惊小怪),矿西西的(很糊 涂),亮瓦瓦(很亮),雾独独(冷不防 的),神戳戳(发神经),念栋栋(粘稠 的),火瞟瞟的(灼伤般的疼)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官话百科名片汉语官话方言分布简图西南官话,也称为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或湖广话,是官话的一个分支,北部、陕西省南部、部,另在江西省有目录特征人口分布试例西南官话的发展状况详情编辑本段特征入声五个声调(有些地区因入声消失只有四调)四声的调值分别为55 、211、53、213,入声21 其西南官话是汉语方言中人口最多、占地面积最广的方言,据统计使用西南官话的人口约2亿,占全国人口的1/5,整个官话人口的1/3,并且相当于湘语、粤语、闽语人口的总和。

编辑本段人口分布西南官话中最大的一片(成渝片)的使用人口约1亿。

西南官话的语音系统比较,西南官话以成渝片(西南官话中使用地域人口最广)为代表举列:1.其中后鼻音ing 并入in 无eng 音,普通话eng结尾的字分别分到en 和ong中.后鼻音: ong ung ang iong iang uang uong .2. 声母而保留ng- n- l- 区别(部分地区n- 并入l-) 3. 声官话分布母无翘舌(西南官话除了仁富片都无翘舌音) 只有z c s 保留[z] [c] [s] 的浊声(有人说是浊察声) 比如: 侧[z]ek 有些标记成tsek. 西南官话的r 音读的也是[z]但是r在结尾的时候读的是l 舌顶口腔顶部不卷舌. 4.西南官话是有入声的. 其中成渝片入声是21 但部分字读32和22.有k t h 三种结尾.其中h 是包含所有k t p 的弱化形式.而k 有部分是t尾转化成的.其他片的入声大多是33调的一个高平声.还有44和55的高平声. 5.西南官话有自己的一些语法结构.但是大多在明朝的白话本书籍中都能找到出处.比如:"饭吃了着" 这个结构是明朝白话中常见的但现在不见于现代白话中了其中"着"字读do 而福州话中还有见的到同样的结构他们用"着无"读do mo. 6.西南官话部分字的读音非常古老.有上古的遗音.比如"蹲" 西南官话用"居" 读gu 或ku 这个就是居字的古汉发音. 7. -m -n 尾并为完全在西南官话中合并.部分字依然感觉的到-m 结尾。

比如:痕hen 感gam编辑本段试例下面我给个: 成渝片的音调调值阴平55/45、阳平211/212、上声412/53、去声213汤、糖、躺、烫入声国guek21 月yut21 叶yih21 (大多数是21) 哈hah22 食sek22 给gek22 (22调的少)物uh23 液yih23 (这个数量是中等)其中ek 的结尾以重庆郊县话为最好.比如克kek 实际上读的就是英语的k 21调值充分体现了入声短促.而部分人说ek 实际上是倒 e 的发音, 其实这个是荒谬的.给个例句: 重庆北碚的车子cong kin bek bei lih ce zi (以重庆郊县口标明) 其中明显的区别出北bek 碚bei 这里是ek 和ei 的区别而车ce 和北bek 的区别又证明了e 和ek 的区别. 这里西南官话其实是无普通话中的 e 音的. 车ce 中的e 读的就是iei 的音部分地区干脆读车ci 代替.成渝片的uh oh ah 三个入声尾比如肉zuh21 作zoh21 踏tah21/32 其中uh 读音在u 和o 之间听感像o . oh 也是个单独的音在短促. ah 也是单独的音并且发音短. ih 比如业ngih 都能比较容易的区别出来入声.声母b波p婆b部m木f飞f伏d得t托d敌n脑l辣z侧c雌z字s斯x袖z之c拆z绽s山r然g谷k苦g共(ng我)h喉h厚j鸡q奇j具q希s夏0样韵母i衣iei自iei指u五ü鱼a怕ia牙ua瓜o歌uo果iei车üi靴au包iau妖ou走iou修ei梅uei泪iei垂ai爱iai街uai怪am暗iam咸im尖iem侵an干ian间uan关ien先un全en痕uen滚ien春uan短ang忙iang江uang王en登in停ung薨ien琼ong东ong隆iong容ek质uh律ah达iah鸭uah刮oh薄ioh约ek白ek别ut雪oh/ah合uh骨uh木iuh竹编辑本段西南官话的发展状况在大多数汉语方言在感叹由于推广共同语而引起的方言生态危机的同时,西南官话不但没有受到共同语的威胁而萎缩,反而不但发壮大:1、东进:由湖北江汉地区及重庆、湘西地区向东逐步吞噬湘语的地盘。

2、南侵:广西汉族地区,西南官话越来越通用,云南贵州两个西南官话的老地盘,全面包围操壮侗、苗瑶语的少语民族语言,这些少数民族大多数处于双语状态,有的基本上在青壮年一代完成了语言转用,他们所使用的汉语,为当地西南官话。

3、西扩:川西及滇西操藏缅语的少数民族,很多已经转用汉语,或使用民汉双语,他们使用的汉语也是西南官话;由于西藏军分区隶属于成都军区,大多数官兵来源于云贵川渝,同时由于地缘因素,西藏人民同西南人接触最多,他们在非课堂中学习的汉语也是西南官话。

4、内没:川渝地区有不少非官话方言岛,在西南官话的强势下,逐步被淹没。

5、同化:由于西南官话是汉语方言中音系最简单的方言之一。

因此不管是从北方的官话区南方非官话区到西南地区工作学习的人,以及长期或短期停留的人,都或多或少地学会了西南官话。

6、同时,西南官话由于内部一致性较高(主要是声调调形的同一性较高),彼此都能接受对方的口音,所以通用性较广,事实上形成了接近成渝方言的区域共同语,同时这种区域共同语在很大多程度上避免了较多的方言词,同汉民族共同语书面语较为统一,文-语及语-文转换与普通话的功能相差无几,所以在广播电视传媒,中小学教学甚至高等学校教学中都大范围使用。

7、由于西南官话语法系统与普通话有较大的一致性,她跟随普通话一道发展,现代汉语书面语一切现代化成果都能为之所用,所以不存在象吴语、闽语、客语那样的书面文字化及语文现代化的问题。

西南官话词汇中只有与普通话不同的说法,而较少规范汉字中没有的独特方言字,我国现行的字典、词典都能直接为西南官话服务。

8、最重要一点,西南官话内部不存在象东南方言那样的地域歧视现象,彼此都能接受对方口音,兼容性很大,无须在选择中心方言点上纠缠不休,不惟标准,只须内部调和,即形成流通性较大的区域共同语。

由此发展下去,占汉语人口之半壁江山极有可能。

编辑本段详情西南官话是汉语方言中人口最多、占地面积最广的方言,据统计使用西南官话的人口约2亿,占全国人口的1/5,整个官话人口的1/3,并且相当于湘语、粤语、闽语人口的总和。

西南官话中最大的一片(成渝片)的使用人口约1亿。

西南官话的语音系统即使在官话中也是最简单的,除了浊音清化、从gkh/zcs中分化出jqx、-m韵尾派入-n或-ng、无尖团对立等官话的共同特点外,西南官话多数不分平舌音翘舌音(zh、ch、sh、r分别读作z、c、s、/z/;有的地区仅将中古汉语发音为zi-,ci-,si-的入声字读作翘舌;也有极少数地区如北京话般严格区分平翘舌音),多数不分fu和hu(甚至hu与f全混),不分n和l(但是多有-n(l)对立),同时不分ing和in、eng和en(b,p,m,f后的eng读ong)[来源请求]。

多数入声字派入阳平调,分类简单,不似北京官话入派三声般复杂而混乱,但是有的片保留入声(但多为入声字有特殊调值,并无塞音韵尾)或者派入其他调类。

西南官话和湘语、客家话、粤语、赣语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保留了大部分ng声母,川东方言很多粤方言独有的读字法,如“解”、“六”等数百字)尤其以重庆方言为甚,是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南方官话。

西南官话包括11片:①成渝片:成都、德阳、绵阳、南充、达州、攀枝花、重庆市、湖北省西部以宜昌-荆门为中心的19县市、湖南省西北部3县、陕西省南部的留坝-佛坪-宁陕-镇坪-岚皋-紫阳-石泉-镇巴-宁强、甘肃省文县碧口镇;②灌赤片:岷江小片(泸州市-宜宾市-乐山市-西昌市、贵州省铜梓-仁怀-沿河-印江9县、云南省大关-绥江-水富),仁富小片(内江市-自贡市-仁寿县-富顺县),雅棉小片(雅安市-石棉县),丽川小片(云南省西北部下关-剑川-宾川-洱源-云龙-丽江市);③黔北片:贵州省北部以遵义-六盘水-毕节为中心的27县市、云南省威信-彝良-镇雄、重庆市秀山县、湖南省芷江-怀化-凤凰-新晃-吉首;④滇西片:云南西部的大理市-大姚县-保山市-潞西市-缅甸掸邦;⑤昆贵片:云南省东中部的昆明-昭通-曲靖-玉溪-楚雄-个旧-开远、四川省宁南县、贵州省贵阳市-安顺市;⑥岑江片:贵州省东南部镇远-岑巩-黎平-锦屏-台江12县、湖南省靖州-通道;⑦黔南片:贵州省南部凯里-都匀-贵定县;⑧鄂北片:湖北省北部的襄樊-十堰-丹江口-老河口-随州;⑨武门片:武汉、湖南省临湘县;⑩湘南片:湖南省南部永州、郴州;⑾常鹤片:包括湖北荆州、公安、鹤峰、五峰等地和湖南的常德、张家界、南县、华容等十三县市,在湖南人们戏称为德语(常德语);⑿桂柳片:广西省以柳州-桂林-百色-河池为中心的56个县市;⒀西南官话语言岛:军话:海南省昌江县-东方市-儋州市-三亚市的部分地区。

西南官话与南方方言的分界线是北南文化线。

西南官话与中原官话的分界线是:湖北河南省界-湖北陕西省界-牛头店-重庆市东安东北-重庆陕西省界-正阳西南-花里-岚皋北-洞河-紫阳东-汉王-汉阴西-木王-镇安北-石瓮-柞水东-营盘-广货街-佛坪西北-金水东-石泉水库-高川-五里坝-杨家河-大通江与陕西省界交叉处-四川陕西省界-四川甘肃省界。

陕西省留坝县是受中原官话包围的西南官话孤岛。

《中国语言地图集》把陕南的西南官话全部归入西南官话成渝片。

但陕南东、西两片西南官话存在明显的差异。

东部安康地区的西南官话与西南官话鄂北片相似且有共同的历史来源,西部汉中地区的西南官话与西南官话成渝片相似且有共同的历史来源。

依照方言特点和历史来源,陕南东、西两片西南官话宜分别归属具有明显的方言融合特征,汉阴人的移民主体为湖南人,其次是湖北人、河南人、广东人等,因此在发音和词汇方面,有大量的湘语词汇和部分粤语词汇,相对于邻县石泉县,汉阴县受四川影响较石泉县小,反之受湖北湖南影响较大,因此汉阴话属于西南官话哪个片的问题很有争议。

关于汉阴话,有三四种说法,分两派,一派认为汉阴话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一派认为汉阴话属于西南官话,但这一关于汉阴话属于哪一片有争议,主流认为汉阴话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但是由于汉阴话和石泉话有明显区别(在方言词汇和调值上,词汇上和湖南湖北交界的荆州常德方言类似),石泉话是典型的成渝片,而汉阴话受湖北湖南影响较大,所以有人认为汉阴话属于西南官话武天片或者常鹤片,目前尚未有定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