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的研究进展
川崎病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川崎病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目前川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发现KD的发病具有一定的遗传背景。
现就与川崎病相关的FCGR2A基因多态性、CD40及配体CD40L基因多态性、FAM-BLK基因多态性、ITPKC基因多态性、CASP3基因多态性和HLA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标签:川崎病;基因;病因Geneticpolymorphisms in Kawasaki diseaseZHENG Rui-li,HE Kun,DONG Xiang-yu(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Lanzhou University,Gansu Lanzhou 730030,China)川崎病,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急性全身型血管炎,影响小型和中型动脉,尤其是冠状动脉损伤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包括巨大的动脉瘤、冠状动脉狭窄及阻塞、急性血栓形成,甚至心肌梗死。
病原学尚不明确,但根据KD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该疾病发病率上具有明显的种族和家族的差异性,因此,KD发病机制可能是由基因决定的过度免疫反应。
1 FCGR2A基因多态性FCGR2A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q23,由7个外显子组成,编码FCγRIIA蛋白(CD32A)。
FCGR2A基因多态性位于跨膜结构域131位点(rs1801274),存在共显性等位基因A/G,分别编码组氨酸(H)和精氨酸(R)。
相关研究表明FCGR2A基因的AA基因型的细胞对C反应蛋白(CRP)较强的亲和力,CRP 受体与FCγII结合后,使细胞内的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域被激活,导致一系列(趋化因子、Th1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细胞因子活化及活性氧的产生,最终通过携带FCGR2A基因的细胞间接影响冠状动脉病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这些发现均证明了FCGR2A基因在KD的自身免疫性炎症及动脉粥样化形成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川崎病研究新进展
川崎病研究新进展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全身性的血管性炎性疾病,自1967年川崎富作医生报告以来,世界各地均有报道。
经过近30年来的研究,其流行病学、预防、诊断、治疗方面均有许多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1. 病因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日本从1970年开始进行两年一次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已进行了14次,报道患者总数为140873人,分别于1979年、1982年、1986年有过3次大流行[1,15]。
1991~1992年第12次全国性的流行病学调查共检出病人11221例,发病季节以冬夏为主,发病高峰年龄为6个月~11个月,病死率0.08%。
中国于1983~1992年对全国100所综合医院儿科和儿童医院调查,发现病例3991例,发病季节以春夏为主,发病高峰年龄4岁内占80%,病死率0.25%。
香港于1989年~1994年共检出90例,发病率为25.4/10万,以秋季多见。
台湾报道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发病率为20/10万,儿童冠状动脉受累者达23%,病死率0.2%~0.4%。
韩国报道发病高峰年龄为2岁内小儿,发病季节为5月~8月,冠状动脉受损者占25%,其中冠状动脉瘤占5%,马列来西亚、新加坡报道发病年龄分别为8个月~8岁,3个月~10岁为多见,冠状动脉受损率为28%~32%。
美国对8014例川崎病患儿调查研究后证实发病率为9.2/10万儿童,其中白人占67.5%,黑人占21.9%,亚裔占9.1%,其他人种占1.5%,冠状动脉受累者达8.3%~12.9%。
加拿大对233例患儿研究证实发病率为14.2/10万儿童,发病年龄以4岁以下为主,占62%,发病季节以冬春为主,冠状动脉受损者达22%,其中冠状动脉瘤占9%。
南美洲智利、阿根延、巴西的流行病学调查均证实曾有川崎病流行,其中智利的发病率为2.9/10万儿童,5岁患儿占92%,冬季发病较多,病死率达1.65,冠状动脉受损者达40.5%。
小儿川崎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的研究进展
二、发病机制
小儿腹泻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感染、过敏、免疫因素和营养因素等。 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感染。其中,轮状病毒是最常 见的病毒之一,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传播,引起急性胃肠炎,导致腹泻。另外, 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也可引起腹泻。过敏也是引起腹泻的原因之一, 包括食物过敏和药物过敏。
感谢观看
四、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对小儿腹泻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 入的了解,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针对轮状病毒的疫苗已 经研发成功,可以有效预防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此外,新的抗感染药物和 免疫抑制剂也在不断研发中,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五、结论
小儿腹泻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包括感染、过敏、免疫因素和营养因素等。 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注意饮食治疗和补 液治疗的重要性。随着科研的深入进行,针对小儿腹泻的新药物和治疗手段正在 不断研发中,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4、随访和长期管理:对于川崎病患儿,需要长期的随访和管理。在急性期, 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定期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恢复期,需要心 血管系统的长期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后遗症。
三、研究展望
尽管对川崎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已有一定了解,但仍存在许多未解决的 问题。例如,对于川崎病的预防策略仍需进一步探讨,以制定更有效的预防措施。 此外,对于疾病的长期预后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未来, 通过深入研究川崎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有望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 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小儿川崎病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和免疫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 用。在临床诊治方面,当前主要依赖经验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对于未来研究来 说,需要深入研究川崎病的发病机制和长期预后状况,以寻找更有效的预防和治 疗策略。
不完全川崎病的研究进展
不完全川崎病的研究进展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以全身弥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80%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
1967 年日本Kawasaki Tomisaku 博士首先描述本病。
该病目前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
随着人们对该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些临床表现不典型或不完全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的病例报道越来越多,容易漏诊或误诊。
为了提高临床医师对不完全KD的认识,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改善预后,现就不完全KD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不完全KD的定义目前有多种命名,如不典型KD、不完全型KD和延迟诊断性KD等。
不典型KD尤指具有少见临床表现者(如无菌性脑膜炎、肾脏受累等);延迟诊断性KD是指各项诊断指标先后于10 d左右才表现出来,因而延迟了诊断。
我国多采用不完全型KD 这一名称。
所谓不完全或不典型KD,是与典型KD病例比较相对而言,指不足KD 6项主要临床表现中的5项,而只有其中3~4项的病例,也就是尚未达到典型KD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不全但已除外其他疾病的病例,多发于年龄小于1岁或大于8岁的患儿。
二、不完全KD的发病率目前尚缺少多中心大样本的循证医学研究资料。
有报道认为不完全KD的发病率约10%~36%;日本第16次全国调研报道不完全KD的发病率为13.8%;国内2份较大样本报告不完全KD的发病率分别为23.5%、17.8%。
三、不完全K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不完全KD与典型K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相同,但目前仍不完全清楚。
当前主要的学说,如感染因素、免疫因素(普通抗原与超抗原致病学说)、遗传因素、细菌HSP 65模拟宿主自身抗原的致病作用等,均不能完全解释K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多数学者认为KD发病机制是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基础上,一种或多种病原微生物进入易患者体内后诱发、以机体免疫活化和(或)免疫功能紊乱为特点的全身血管炎症反应性疾病。
川崎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川崎病治疗的研究进展韩冬【摘要】川崎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易累及冠状动脉而造成冠状动脉损伤,甚至冠状动脉瘤,严重影响患儿预后.冠状动脉损伤是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发达国家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之一.近年来,川崎病及其所致的冠状动脉损伤的治疗已有相对统一的标准,目前糖皮质激素、乌司他丁、英夫利昔单抗等在临床得到有限使用,但对于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等仍存在不同观点.%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Kawasaki disease remains unclear, which frequently involves coronary artery and results in coronary artery injuries and aneurysm,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pediatric patients. Coronary artery injury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cquired heart diseases in China and even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 a uniform standard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the treatment of Kawasaki disease and coronary artery injury secondary to Kawasaki disease. In addition,the use of glucocorticoids, 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 and infliximab are restricted in clinical practice. However, some different views of the treatment of no-response to gamma globulin in Kawasaki disease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till exists.【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1(017)009【总页数】3页(P1367-1369)【关键词】川崎病;药物;手术【作者】韩冬【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儿科,长沙,41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川崎病又称急性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表现的发热出疹性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甚明确,可能与免疫失调和多种血管活性因子引起的血管炎性损伤有关[1],主要累及中小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
川崎病治疗研究进展(一)
川崎病治疗研究进展(一)【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瘤;血管炎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是一种至今病因尚未明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该病基本病理改变为全身性血管炎,主要侵犯大、中血管,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是其严重的并发症,其中尤以冠状动脉瘤(CAA)和冠状动脉狭窄最为严重,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塞和猝死。
KD目前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血管病的首要原因,经过近40年来的努力,在KD的治疗上取得了许多新进展。
笔者现就近年来KD 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1急性期KD的治疗主要目的是控制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防止冠状动脉损害(CAL)的发生。
1.1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1984年Furusho〔1〕将IVIG运用于KD 的治疗并获得成功。
此后,IVIG逐渐被各国广泛运用于KD的治疗,并最终确定了其在KD治疗中的中心地位。
IVIG预防CAA的机理还不清楚,其作用可能是:①大剂量IVIG对免疫的负反馈调节,使CD8+细胞增多,被活化的CD4+细胞减少,从而减少IgG的合成;②反馈抑制多克隆活化的分泌型B细胞产生抗内皮细胞抗体等自身抗体;③封闭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其他免疫活性细胞壁上的FC受体,从而抑制免疫细胞的过度活化,抑制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④封闭血小板表面的FC受体,阻止血小板黏附、聚集,预防血栓;⑤封闭血管内皮细胞的FC受体,抑制血管内皮损伤引起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及其血管途径激活,从而抑制血管的免疫损伤;⑥通过某种特异性抗体作用于一些目前尚不清楚的致病菌或毒素等外源性抗原〔2,3〕。
静脉输注IVIG的方法主要有三种:①IVIG2.0g/kg,于10~12h内静脉输入;美国、日本均采用此法;②5天疗法:IVIG400mg/kg·d-1,2~3h内静脉输入,连用5天;③IVIG1.0g/kg,于4~6h内静脉输入。
三种治疗方法均可预防CAL发生,但在快速退热、减轻症状、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2.0g/kg优于5天疗法,且在预防冠状动脉病变方面效果明显〔4〕。
川崎病的研究进展_刘丽莎
· 3815·
[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5 , 49 ( 2 ) : 479487. [ 21] Farra A, Islam S, Stralfors A, et al. Role of outer membrane protein OprD and 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s in resistanc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o imipenem and meropenem[J] .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2008 , 31 ( 5 ) : 427433. [ 22] Wang J, Zhou JY, Qu TT, et al. Molecular epidemiology and mechanisms of carbapenem resistance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soJ].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2010 , 35 lates from Chinese hospitals[ ( 5 ) : 486491. [ 23] Rybtke MT, Jensen P, Hiby N, et al. The implication of Pseudo. Inflamm Allergy Drug monas aeruginosa biofilms in infections[J] 2011 , 10 ( 2 ) : 141157. Targets, [ 24] 李立艳, 魏殿军, 门昆, 等.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 多糖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J]. 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 2009 , 29 ( 6 ) : 513516. 志, 0329 修回日期: 20120609 编辑: 相丹峰 收稿日期: 2012-
关于川崎病诊治的研究进展课件
Copyright ©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诊断标准
• 注意:强调二维超声检查发现 CAA 的诊断价值。不 完全型 KD 常见于<6月小婴儿( 亦可见于>8岁者 ) ,临床不典型因而易于漏诊。应当强调不典型不等 于轻症,恰恰相反此型发生于高危人群,CAA 发生 率高,预后严重。 一旦疑为川崎病时,应尽早做超 声心动图检查。
心血管病变的特点
• 冠状动脉炎多致冠状动脉扩张,其中一部分发展为 CAA,是KD最严重的并发症。急性期后,炎症消失, 动脉瘤消退或冠状动脉瘤持续存在(巨大CAA易发生 血栓),部分病例发展成为冠状动脉狭窄、闭塞, 导致缺血性心脏病或心肌梗死,并可引发猝死。
心血管病变的特点
• CAA的临床表现常无心血管系统症状和体征,胸部X 线和心电图无特异性改变。
冠脉病变的诊断
• KD 急性阶段为自限性病程,因而决定本病的转归的 问题是是否发生心血管损害,以及这种损害的严重程 度。
• KD 心血管表现以亚急性期最为突出,但真正的损害 从急性期即已开始。
心血管病变的特点
• 冠状动脉损害( CAL )尤其是 CAA形成是最重要的心 血管损害。临床上确证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约1536.1%甚至有报告高达42%。Suzuki在起病平均2年1 个月后大宗病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仍发现CAL遗留 率23.8%。一般掌握未经特殊治疗者 CAA 发生率在20 %左右。
关于川崎病诊治的 研究进展
简介
•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粘膜淋 巴综合症(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 MCLS),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发达国家儿童后天获得 性心脏疾病的首要原因
川崎病的治疗经验及进展1
PART THREE
针对川崎病的特异性药物正在研发中,以减少副作用和提高治疗效果。 新型免疫调节药物的研发为川崎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针对川崎病发病机制的靶向药物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有望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
新型药物的研发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审批流程,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基因治疗的概念和原理 川崎病基因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基因治疗的优势和局限性 未来研究方向和前景
疗水平。
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探索更安全、 更有效的川崎病治疗方法。
预防措施的探讨:研究预防川崎病 的措施,降低发病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早期诊断技术的研究:提高川崎病 的早期诊断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康复护理的关注:关注患者的 康复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汇报人:XX
PART FOUR
定期监测体温、心率等生理指标 定期评估病情状况,调整治疗方案 关注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保持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感受和需求
定期监测:定 期进行身体检 查,监测心脏、 血管等器官的
状况。
遵循医嘱:严 格遵循医生的 指导,按时服 药,不擅自更 改治疗方案。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 活方式,包括 合理饮食、适 量运动、戒烟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预防心 血管事件的发生。
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可控制炎症,降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 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全身性血管炎,但长期使用有副作用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可用于难治性川崎病的治疗
川崎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全文)
川崎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全文)摘要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急性血管炎性病理改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
川崎病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随着川崎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和重视。
该文主要综述了川崎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作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1967年由日本医生川崎富作首次报道,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超过5 d的持续性发热、口唇及口腔黏膜改变、多形性皮疹、颈部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双眼球结膜充血、手足硬性水肿及指端脱皮等[1]。
KD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亚裔儿童发病率高于西方国家,具有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多于女性[1]。
KD的标准治疗方案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尽管这样可以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但冠状动脉损伤仍然存在[2]。
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认为,KD的发病与感染、遗传易感性及免疫反应显著相关,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就目前关于KD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1病因1.1 感染因素目前报道有多种病原体与KD相关,包括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亦认为KD的发病与感染有关[3]。
国外一项研究发现,有4例KD患儿被认为有病毒感染的证据,包括博卡病毒、鼻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麻疹病毒,其中2例患儿曾接种活病毒疫苗[4]。
另外,轮状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也被认为与KD发病相关[5]。
自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出现后,欧美国家陆续报道了2019-nCov感染儿童重症病例,出现了类似不完全KD或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症状[6-7],称为小儿炎性多系统综合征(pediatric inflammatory multisystem syndrome,PIMS)。
2022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研究进展(全文)
2022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研究进展(全文)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通常发生在婴幼儿童的、未知病因的血管炎症,尽管病因不明,但普遍认为自身免疫、感染及遗传易感性是该病的重要参与因素[1]。
KD很少发生于成人,病程以自限性为主,发热和急性炎症表现多见,病程平均持续12 d而无须特殊治疗[2]。
然而,患有KD的儿童有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患者的预后与冠状动脉瘤(coranary artery aneurysm,CAA)瘤体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等均密切相关,病变严重的患者管腔内可见血栓形成或内膜增厚,可导致冠状动脉狭窄,造成心肌缺血、梗死,甚至猝死[3]。
日本循环学会(JCS)联合日本心脏外科学会(JSCS)2020年共同发布了《川崎病心血管后遗症的诊断和管理指南(JCS/JSCS 2020)》,系统介绍了KD心血管后遗症的诊疗和管理新进展[4]。
本文总结性回顾了KD合并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damage,CAD)的评估、诊断、治疗和远期管理及随访等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更多资料。
1 定义和流行病学早期KD主要表现为无动脉粥样硬化性的坏死性全动脉炎,炎性细胞的浸润冠状动脉可导致动脉中膜和内膜弹性层的破裂及坏死[5]。
尽管目前静脉应用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KD已经较为广泛,但我国KD急性期发生CAD的发生率仍较高。
近期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纳入2013—2017年上海地区的50家医院确诊的4 452例KD患儿,结果提示IVIG的应用率高达97.0%,8.4%患者表现为IVIG抵抗,9.1%患者表现为CAD,2.7%表现为CAA,0.7%表现为巨大冠状动脉瘤(giant CAA,GCAA)[6]。
2 CAD表现研究发现,CAD多位于心外膜冠状动脉中,最常见于左前降支近端和右冠状近端,其次为左主干冠状动脉、回旋支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远端[7]。
川崎病诊治进展
该假说最新研究提出:川崎病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导 致的血管炎性损伤,须经下述两个步骤: 微生物毒素类超抗原引起循环中TCR2Vβ制性的T细 胞多克隆激活; 由超抗原活化的T 细胞循环池中的自身反应性T 细胞 表达针对靶器官(血管组织) 的归巢受体。这些表达归巢 受体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以特殊机制渗透入血管壁,并识 别血管组织内的自生抗原,触发细胞与分子炎性反应的 级联事件,导致免疫性血管炎的发生 。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测量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右上肢外展15 度,以 二维超声显示肱动脉,取肘上2~15 cm处肱动脉长轴, 在心室舒张末期测量肱动脉直径及血流速度。患儿在测 试前休息10 min ,测定基础值(D0) 。进行反应性充血试 验, 充气加压至260mmHg,持续5min后迅速放开,在放 开后10 s 重新测量肱动脉直径(D1) 及血流速度。计算加 压前后血管直径和血流速度的变化值占基础测值的百分 比(∆%) 。
治疗
IVIG疗法适应证为冠状动脉瘤高危患者。目前多采用 原田计分法判断: (1) 白细胞数> 12 ×109/ L (2) 血小板数> 350 ×109/ L (3) CRP 强阳性( > 40. 0 mg/ L) (4) 红细胞压积< 0. 35 (5) 血浆白蛋白< 35 g/ L (6) 年龄≤12 个月 (7) 男性 发病7 d 以内计分,每项为1 分。计分4 分以上者为IVIG 的适应证。
治疗
IVIG治疗的机理可能的解释包括: 丙种球蛋白使单核细胞、血小板或血管内皮细胞表 面的Fc受体饱和,阻断免疫激活过程; 中和可能存在的病原和致病物质; 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抗体生成; 使抗独特型(idiotype)抗体修复(对抗原的特异抗体产 生达到一定量时,引起抗Ig分子独特性的免疫应答,即 抗抗体的产生,它维持免疫应答对稳定平衡); 抑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受体途径的激活。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
环境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 期清洁和消毒生活环境
,减少病菌滋生。
个人卫生
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个 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
、不随地吐痰等。
控制策略
早期发现
提高对川崎病的早期识别能力 ,及时发现并采取干预措施。
规范治疗
遵循诊疗指南,对确诊病例进 行规范治疗,降低并发症和死 亡率。
药物治疗
近年来,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免疫抑制剂、生物制 剂等在治疗川崎病中的应用。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川崎病患者,手术治疗也是一个重要的治 疗手段。
护理干预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护理干预在川崎病的治疗中也扮演着 重要的角色,包括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和生活指导等。
THANK YOU基Fra bibliotek护理保持患儿病房的清洁、安静,提供适宜的温湿度环境;定 期更换床单、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提供营养丰富的 饮食,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
用药护理
监督患儿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确保药物的有效摄入;观察 患儿用药后的反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并向医生报告。
症状护理
针对川崎病患儿的症状,如发热、皮肤黏膜病变等,采取 适当的护理措施,如物理降温、皮肤清洁护理等,以减轻 患儿的不适感。
实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进 行鉴别,如风湿热、渗出性多形红斑 等。
进行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血 液检查,以及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心 血管系统检查,以辅助诊断。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使用免疫球蛋白、阿司匹林等药 物,以控制炎症、预防血栓形成
,减轻症状。
支持治疗
川崎病研究新进展
川崎病研究新进展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全身性的血管性炎性疾病,自1967年川崎富作医生报告以来,世界各地均有报道。
经过近30年来的研究,其流行病学、预防、诊断、治疗方面均有许多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1. 病因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日本从1970年开始进行两年一次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已进行了14次,报道患者总数为140873人,分别于1979年、1982年、1986年有过3次大流行[1,15]。
1991~1992年第12次全国性的流行病学调查共检出病人11221例,发病季节以冬夏为主,发病高峰年龄为6个月~11个月,病死率0.08%。
中国于1983~1992年对全国100所综合医院儿科和儿童医院调查,发现病例3991例,发病季节以春夏为主,发病高峰年龄4岁内占80%,病死率0.25%。
香港于1989年~1994年共检出90例,发病率为25.4/10万,以秋季多见。
台湾报道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发病率为20/10万,儿童冠状动脉受累者达23%,病死率0.2%~0.4%。
韩国报道发病高峰年龄为2岁内小儿,发病季节为5月~8月,冠状动脉受损者占25%,其中冠状动脉瘤占5%,马列来西亚、新加坡报道发病年龄分别为8个月~8岁,3个月~10岁为多见,冠状动脉受损率为28%~32%。
美国对8014例川崎病患儿调查研究后证实发病率为9.2/10万儿童,其中白人占67.5%,黑人占21.9%,亚裔占9.1%,其他人种占1.5%,冠状动脉受累者达8.3%~12.9%。
加拿大对233例患儿研究证实发病率为14.2/10万儿童,发病年龄以4岁以下为主,占62%,发病季节以冬春为主,冠状动脉受损者达22%,其中冠状动脉瘤占9%。
南美洲智利、阿根延、巴西的流行病学调查均证实曾有川崎病流行,其中智利的发病率为2.9/10万儿童,5岁患儿占92%,冬季发病较多,病死率达1.65,冠状动脉受损者达40.5%。
川崎病抗血栓治疗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川崎病抗血栓治疗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川崎病是儿科急症,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
目前认为与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但也有一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触发因素。
川崎病的治疗主要是高剂量头孢菌素和大剂量甲泼尼龙,但对于高危患者,还需要用抗血栓治疗药物来防止血栓形成。
然而,每个患者对于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一些患者存在药物不良反应,这与个体的基因多态性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川崎病抗血栓治疗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川崎病抗血栓治疗药物主要是阿司匹林,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防止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
但是阿司匹林长期使用会出现一定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出血和肝损伤等。
因此,有一些研究侧重于探讨阿司匹林抗血栓治疗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药物副作用的关系。
相关研究表明,CYP2C19酶基因的多态性是影响阿司匹林代谢和药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CYP2C19酶基因有三种主要等位基因:星型(*)1、(*)2和(*)3,其中星型1为野生型,星型2和星型3为突变型。
该基因突变会影响CYP2C19酶的活性和生物可利用度,从而影响阿司匹林的代谢和药效。
研究表明,突变型CYP2C19基因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比如胃肠道出血。
因此,对于这些患者,在进行阿司匹林抗血栓治疗时,需要更加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监测患者的临床反应。
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P2Y12受体基因的多态性也与血小板抑制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副作用有关。
这一基因存在许多突变,可能会影响其受体的表达量和生物活性,从而影响血小板的抑制作用。
研究发现,存在P2Y12基因突变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加高剂量的血小板抑制剂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会增加药物副作用的风险。
总之,基因多态性是影响川崎病抗血栓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基因型选用最适合的药物剂量和监测患者的临床反应,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也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基因变异的生物学机制,以便在未来开发更具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儿童川崎病研究进展
儿童川崎病研究进展标签:川崎病;进展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主要影响婴幼儿,世界各国均有发生,以亚裔发病率最高。
该病已取代风湿热成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主要原因之一。
其主要危害是冠状动脉(冠脉)炎性损伤所引起的扩张和动脉瘤的形成,还可以导致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纤维化及成人期的心肌梗死,并可发生猝死。
现综述有关KD病因、病理和治疗方面的一些最新进展。
1病因学1.1感染因素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KD的发生具有季节性、区域流行性、病程的自限性及高发于6个月~5岁婴幼儿等特点,提示其致病因子可能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微生物,通过血清学、组织培养和分子学方法的研究,许多特异的病原体和KD有相关性。
KD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我国台湾夏季发病率最高[1],日本则为1月份发病率最高[2]。
Benseler等[3]报道,典型KD患儿中有33%同时存在感染,病原是细菌或者病毒。
Esper等[4]报道在KD患者中发现了一种人类新型冠状病毒,表明冠状病毒感染与KD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在KD患者中同样发现了其他不同的病原体,但没有证据表明本病是单一病原[5]。
当然也有一些证据不支持感染病因:缺乏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证据,无常规的传染源,居住在日本国以外的日本人无相似的易感性;同时,常规细菌培养、病毒血清学试验和动物接种都不能证实感染学因素为其病因。
1.2免疫因素1.2.1超抗原学说最近作为KD病因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识。
该学说认为具有相同超抗原性的不同病原体的感染激活了患者免疫系统,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
超抗原是一类不同于普通抗原的蛋白质家族,具有强大的免疫激活能力,只需极低浓度即可刺激多克隆T细胞活化,故被称为超抗原。
具有超抗原能力的微生物有葡萄球菌、链球菌、支原体、耶尔森菌、逆转录病毒等。
超抗原在诱导机体免疫应答反应方面具有一些普通抗原所没有的特点[6]。
超抗原可来自环境中普通的病原体,外源性超抗原如细菌毒素和病毒抗原作用于人群,而具有某种易感性的个体才会出现典型的KD临床症状。
川崎病研究进展_皮光环
迄今为止 , KD的病因学仍然不清楚 , 免疫系统 过度活化和血管内皮系统广泛损害为其特征 。 基本 病理改变为全身性非特异性血管炎 , 主要累及中小 动脉 , 特别是冠状动脉 , 部分患儿形成冠状动脉瘤 , 少部分患儿冠状动脉可发生狭窄或血栓 , 甚至导致 心肌梗死 。 目前 K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 很多的进展 。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与观点 。 2.1 感染学说 :从临床表现来看 , KD患者有发热 、 皮疹 、黏膜病变 、角膜病变和颈部淋巴结肿大 , 本病 具有自限性和低复发率的特点 , 这些事实均符合感 染性疾病的临床特点 ;从流行病学特点来看 , 其年 龄分布 、流行的季节性 、流行期内区域性波状传播均 支持川崎病是一种儿童期传播性疾病 ;实验室检查 显示 :KD患儿血 C-反应蛋白升高 、血沉增快 、周围 血白细胞数升高等均类似于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实验 室特点 。 在已报道 的感染因 素中 ———溶 血性链球 菌 、葡萄球菌肠毒素类 、EB病毒和逆转录病毒研究 较多 , 近年还提出腺病毒 、人新型冠状病毒和肺炎支 原体感染与川崎病的发病有关 。但近 30 年来 , 许 多研究者利用传统的细菌和病毒培养 、血清学检查 及动物接种方法均未找到川崎病的感染源 , 许多被 认为和 KD发病相关的病毒和细菌 , 没有一个得到 证实 。 因此 , 有一种假说认为 KD的病原为自然界 普遍存在的感染源 , 它能引起大多数个体无症状感 染 , 而只在遗传易患个体 , 尤其是亚洲人群中出现明 显临床症状 [ 11] 。 小婴儿因在出生后最初几个月有 来自母亲的抗体 , 成人因具有获得性免疫而很少发 病 。这些有关遗传易患性的研究目前仍在进行 中 [ 9] 。 2.2 细菌超抗原免疫学说 :Leung[ 12] 等首先提出了 KD的细菌超 抗原致 病学说 。 超 抗原具 有以 下特 点 :超强激活 T淋巴细 胞选择 性识别 T淋 巴细胞 TCR-β 链 Ⅴ区 、与 T淋巴细胞结合无 MHC限制并 能激活多克隆 B淋巴细胞 。激活的多克隆 B细胞 产生自身抗体并触发细胞与分子炎性反应的级联事 件 , 最终导致免疫性血 管炎发生 [ 13 ] 。超 抗原可以 是葡萄球菌肠毒素 、链球菌致热源毒素等 [ 12, 14] , 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sian Case Reports in Emergency Medicine 亚洲急诊医学病例研究, 2014, 2, 17-21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4 in Hans. /journal/acrem/10.12677/acrem.2014.24004Research Progress of Kawasaki DiseaseFeng Su, Dongdong Kong, Haiyun Zhou, Yaqin WangXinjiang Deyuan Bioengineering Co., Ltd., UrumqiEmail: sufeng0706@Received: Sep. 9th, 2014; revised: Oct. 3rd, 2014; accepted: Oct. 15th, 2014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Kawasaki disease is an acute febrile rash disease of systemin vasculitis and has become one cause of acquired pediatric heart disease in child. It will result in coronary artery damage and even lead to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udden death. IVIG is recognized as an effective drug treatment of Kawasaki disease. This review covers for mechanism and IVIG treatment of Kawasaki disease.KeywordsKawasaki Disease, Pathogenesis, IVIG川崎病的研究进展苏峰,孔冬冬,周海云,王雅琴新疆德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乌鲁木齐Email: sufeng0706@收稿日期:2014年9月9日;修回日期:2014年10月3日;录用日期:2014年10月15日摘要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疾病,也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诱因之一,严重者导致冠状动脉损伤,甚至引起心肌梗死及猝死。
IVIG是公认的治疗川崎病的有效药物,本文就川崎病发病机制及IVIG对川崎病的治疗做一综述。
关键词川崎病,发病机制,IVIG1. 引言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疾病[1],1967年由日本医生川崎富首次报道,KD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心肌梗死、形成冠状动脉瘤[2]。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川崎病(KD)的治疗,是川崎病(KD)治疗的支柱药物之一,本文就KD的发病机制及IVIG对KD的疗效作一综述。
2. 川崎病(KD)及其发病机制川崎病(KD)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和婴幼儿,临床特征表现为持续发热、眼结膜充血、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炎、多形性皮疹、手足硬性肿胖伴指尖脱屑、非化脓性淋巴结炎。
KD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以及发生过敏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也可能是成人缺血性心脏病的致病原因之一。
KD发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心血管、消化、泌尿、造血系统等器官和组织的炎性反应,尤其是对冠状动脉的损害。
成熟骨髓树突状细胞可能激活T细胞原位而导致冠状动脉的损害,进一步研究表明,在KD急性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显著升高[3],可引起皮疹及手足皮肤广泛硬性水肿。
VEGF主要由血管平滑肌细胞生成,能够提高微血管的渗透性而造成血管周围水肿,当血管发生炎症时,VEGF被释放,导致血管壁破坏,参与冠状动脉损坏的进程。
动脉血管基质代谢紊乱是冠状动脉扩张、动脉瘤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金属基质蛋白酶MMPs在体内主要降解细胞外基质(ECM),参与结缔组织的降解、重建炎症反应、肿瘤扩散和缺氧缺血损伤等[4]。
对川崎病患儿血清进行研究发现,MMPs活性明显增加,认为MMP-3 6A或6A基因型是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张艳兰等[5]通过检测KD小鼠MMP-9、TNF-α等的表达及活性变化发现,KD急性期MMP-9、TNF-α分泌上调,这可能是KD心脏及冠状动脉炎症发生的通路。
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链球菌致热原毒素等)无需抗原呈递细胞处理,其一端与抗原呈递细胞表面MHC-II类分子的非特异区域结合,另一端选择性的识别T细胞TCR-β链V区,且与T细胞的结合无MHC限制。
超抗原与MH-II类分子结合后,活化CD4 + T细胞,CD4 + T细胞经活化后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多克隆活化、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引起细胞因子TNF-α、IFN-γ、IL-1、IL-4、IL-6、IL-8、IL-10等炎性因子数目急剧上升,IL-1、IL-6、TNF-α等的增加诱导C-反应蛋白、结合珠蛋白的生成,引起发热反应;与此同时,B细胞激活也会导致一系列自身抗体产生,引起内皮细胞溶解产生细胞毒性作用,进而引起血管炎。
以上结果显示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很大关系。
正常水平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促进组织修复、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体内TNF-ɑ含量过高则会破坏机体免疫平衡[6],活化血小板分子、促进白细胞介素-1的释放,促进血栓形成,同时产生炎性介质,使炎性反应进一步加剧,并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研究发现患者炎性反应越严重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越高。
除炎性因子外,一些炎性递质也参与了损伤过程,白三烯B4 (LTB4)作为炎性递质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募集髓样白细胞延长、增强炎性反应,LTB4-BLT1通路可能参与了KD血管损伤发病机制。
对于KD患者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的机制研究者们各持己见。
也有研究人员通过细菌热休克蛋白65 (HSP65)模拟宿主自身抗原HSP63的研究表明,HSP65抗原与HSP63抗原存在交叉反应性,且在KD发病期,HSP63的基因转录水平显著增强,上述结果表明细菌热休克蛋白参与了炎症反应。
3. KD临床诊断指标在KD发病早期若能及时正确的进行诊断并治疗,患者的治愈率会显著增加,且有利于KD的预后。
现阶段KD的诊断仍缺乏特异性的病原学依据和实验室指标,传统的诊断方法易造成患者的误诊,延误治疗时机。
一些新的诊断方法对KD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血清学指标在临床中可作为KD的诊断依据。
黄娟[7]对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KD患者血清学D-二聚体、血清反应蛋白、血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可作为诊断KD的指标。
B型利钠肽、抗中性粒细胞抗体,C 反应蛋白、抗内皮细胞抗体等指标也可预测冠状动脉的病变。
李雪琴等[8]的研究发现KD患者存在B型利钠肽升高的现象,并且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与冠状动脉损害呈现相关性,故分析B型利钠肽与C反应蛋白可作为早期诊断KD的实验室指标。
KD急性期平均血小板质量(MPM)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值,学者认为MPM可作为一项实验室辅助诊断指标应用于KD的早期诊断[9]。
而卡介苗接种部位是否出现红斑、溃疡、硬结等也有利于KD的诊断[10]。
4. IVIG对川崎病(KD)的治疗4.1. IVIG对KD的治疗机制IVIG是一种含有107种不同的IgG分子的混合物,已广泛的应用于免疫调节,其调节作用来源于对细胞产物(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直接中和或调节。
在川崎病(KD)发病早期、大剂量的使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
IVIG能够调节TNF-α、IFN-γ、IL-1等在炎症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中介蛋白,抑制这些中介蛋白的过量生成,从而降低抗–内皮细胞抗体的细胞毒活性,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对冠状动脉血管的损害。
彭婉君等[11]对KD患者输注IVIG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KD患者血清中各炎性细胞因子数量下降,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20%,且高剂量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下降更明显、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更低,说明注射IVIG可降低KD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IVIG可提高抑制性T细胞的功能,抑制B淋巴细胞的活性,减少CD4+细胞的合成;IVIG能够显著抑制KD血清诱导BLT1的表达,抑制内皮细胞分泌LBT4,阻断LTB4-BLT1通路[12];IVIG中还含有独特性抗体(anti-idio-typic antibodies),其对自身抗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直接对抗毒素对组织细胞的损伤、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过程,对抗局部血栓的形成。
4.2. IVIG对KD的治疗时机及剂量选择在川崎病(KD)发病后5~7天内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可有效地降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发病5天内使用易发生IVIG无反应现象,而7天后注射疗效将会减弱,谢利剑等[13]回顾性分析了1682例KD 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在病程5~10天内使用IVIG有疗效。
对于早期未能及时得到治疗的KD患者而言,病程10~14 d仍出现发热、血沉增快等炎症表现的,仍需输注IVIG。
IVIG作为治疗KD的支柱药物已得到医学研究者的认同,但对于IVIG的使用剂量仍有争议。
朱俊芳等[14]认为单次、大剂量的使用IVIG有利于KD的治疗,李渝华等[15]报道了采用2 g/kg × 1次的治疗效果优于分次给药,彭婉君等[11]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静脉大剂量注射IVIG,能够缩短KD发热时间及临床表征持续时间、降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但是单次大剂量的注射会突然增加血液粘度,这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概率,再者IVIG价格较高,大剂量的使用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丁艳等[16]研究表明IVIG 2 g/kg × 1次和1 g/kg × 1次治疗KD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学效应相当,从效益/价值比原则来说,推荐IVIG 1 g/kg × 1次的治疗方法;胡珊等[17]的研究表明在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以及各检查指标恢复情况来说,2 g/kg × 1次和1 g/kg × 1 IVIG输注方案无显著差异,1 g/kg × 1 IVIG输注可作为KD治疗的首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