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

合集下载

《环境与健康》复习大纲

《环境与健康》复习大纲

《环境与健康》复习大纲第一章环境、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1. 环境:某一特定生物或生物群落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2. 自然环境包括4个层次:生存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宇宙环境。

3. 环境物理因素包括:温度、湿度、辐射、气压、噪声、振动。

4. 环境化学因素包括:必需的有机物、无机物,有害的化学物质。

5. 环境生物因素: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

6. 人体的健康关系分为:适应状态、代偿状态、损害状态。

人类的健康、亚健康、患病状态与在环境有害因素的暴露物质、暴露剂量和暴露时间有关。

7. 环境因素有相加、独立、协同、拮抗作用等联合效应,也会随着人体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条件和遗传等特异性有关。

8. 环境污染物:任何物质(或能量)以不适当的浓度、数量、速率、形态和途径进入环境系统,并对环境系统产生污染或破坏的物质(能量)。

9.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作用和遗传毒性。

10. 急性毒性:大量毒物在短期内作用,特点:发病率高、影响范围广、污染源严重、易受地理气象影响。

11. 慢性中毒:低浓度有毒物质长时间反复作用,使机体内毒物大量蓄积或损害逐渐累积。

特点:毒物剂量小、机体作用时间长、机体疾患呈慢性。

12. 致癌作用:环境致癌物诱发机体生成恶性肿瘤。

发病过程:引发、促长。

5%由放射性导致,5%由病毒引起,90%与化学因素有关。

13. 遗传毒性:环境因素下生物遗传物质发生突然变异而子代发生遗传性损害。

(1)1/3的中国土地都遭遇过酸雨的袭击,7大河中一半的水资源被污染,另有1/4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2)1/3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3)不到20%的城市垃圾是按照环保的方式处理;(4)世界上1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国占了5个16.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17. 温室气体包括:CO2、CH4、N2O、H2O等。

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研究

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研究

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研究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

微量元素在保护人类健康和防病治病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理解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树立科学的平衡营养观,是引导人们自觉地实现多样化膳食、促进健康长寿的关键。

标签:微量元素;生理功能;人体健康人体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元素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单元,科学研究证明:地壳、海水中的元素丰度决定了人体元素丰度,环境元素分布的不平衡是人类患地方病的根本原因。

人类属于异养型生物,是通过食物链从环境中摄取营养元素。

化学元素在人体内分布是有规律的,每时每刻都在做有序运动[1]。

1 人体中化学元素在自然界存在的92种化学元素中,目前在人体已检出81种。

根据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不同,又分为宏量元素(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痕量元素)。

某种元素含量超过体重0.05% 以上者称为宏量元素,它们构成人体总重量的99.96%。

有11种,其中氧、碳、氢、氮、硫、磷占人体总重量的98.03%。

某种元素显示出生物功能,其含量小于人类机体质量0.0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这类元素的总和仅占人体质量的0.05% 左右[2]。

2 微量元素分类2.1必需微量元素必需微量元素是维持人体正常机能所必需的元素,缺乏该元素时,会引起代谢紊乱,导致生理功能异常,人就无法生存或不能保持健康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人体必需的14 种微量元素为:锌(Zn)、铜(Cu)、铁(Fe)、硒(Se)、铬(Cr)、钴(Co)、锰(Mn)、钼(Mo)、镍(Ni)、锶(Sr)、锡(Sn)、钒(V)、碘(I)、氟(F)[3]。

2.2非必需微量元素非必需微量元素是指目前生理功能尚未確定或在机体中可有可无的元素,它们对人体无明显特异作用,这类元素很多。

对非必需微量元素而言,不存在缺乏时的生物效应问题,应注意其过量时的毒害作用,在一定含量时,生物是可能耐受的,但稍过量,其毒性即增加,最终导致死亡。

不同元素存在不同阈限,超此阈限表现出毒性效应。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张继剀,毛淑贤(1.陇西县碧岩初级中学,甘肃定西748107;2.陇西县民族小学,甘肃定西748100)摘要:事物由物质组成,人体由普通化学元素组成。

化学元素在自然界中是广泛存在的。

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人类对其自身的健康更加关心,并不断进行着更加细微和深入的研究。

本文就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尤其硒与人类健康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必需微量元素;人类健康;化学元素中图分类号:R195.4所谓微量元素,在环境地球化学中,是指仅占地球组成部分的0.01%的60余种元素,它们的含量一般在1@10-8~1@10-88之间。

在医学领域,从人体的结构来看,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者即为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有密切关系。

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

而微量元素根据其在体内生物学作用不同,又可分为:¹必需微量元素:铁、锌、铜.铬、锰、钴、氟、碘、硒、钼、硅、钒、镐、砷、银、铆、硼、锡18种,它们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作用,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元素;º非必需微量元素:铝、钡、肽、锂、锆等;»有害微量元素:铋、锑、钼、汞、铅、锗、镓等。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在生理功能方面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最适营养浓度定律元素的性质各异,对人体亦有利有弊。

就是同一种元素,往往也是既能营养人体,又能损害人体,关键在于是否适量。

法国科学家G.Bertrand在研究了锰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后指出:植物缺少某种必需的元素时,就不能成活。

当该元素适量时,植物就能茁壮成长,但过量时,又是有毒的。

人们把这一原理融为最适营养浓度定律。

这一定律,不仅适用于植物,而且适用与动物,乃至人类。

2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人体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人体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处于动态的发育中,从胚胎发育到个体生长、衰老、死亡,随着新陈代谢和器官的发育,人体必需从外界不断地摄入组成自身和生理活动所必需的元素。

微量元素和人体健康科普

微量元素和人体健康科普

一.人类对生物微量元素的认识有一个漫长而又逐步加快的过程。

铁是最早发现的人体必需生物微量元素,150年前发现了碘,其后以十年左右发现两个必需生物微量元素的速度前进,至七、八十年代,人们开始进一步重视生物微量元素,同时对生物微量元素在生命过程中的意义、生理功能,代谢过程、缺乏时的表现及防治、过量时的中毒及防治等,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到目前为止,已知人体必需生物微量元素有14种,它们是:铁、锌、铜、碘、锰、硒、氟、钼、钴、铬、镍、钒、钖、硅。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有生物功能的人体微量元素的数目还将增加,而不仅限于目前已知的数目。

生物无机化学为基础,从微量元素的概念入手,系统讲授常见必需微量元素的生物学功能、吸收、人体需要量、缺乏和过多引起的疾病与防治,有害元素的分布、接触途径、毒性和毒性机制、预防和治疗等。

并以专题形式就“微量元素与肿瘤”、“微量元素与抗衰老”、“微量元素与膳食”、“微量元素与化妆品”等热门话题或研究热点进行详细的讲解。

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微量元素的概念、功能、缺乏和过多引起的疾病以及防治、有害元素的危害及与某些疾病的关系,了解微量元素研究的一些最新动态以及与肿瘤、衰老等的可能关系,建立正确的膳食观、养生观和环保意识,对化妆品中微量元素的作用有一定了解。

•宇宙万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是百余种化学元素。

人体也是如此,据科学研究,现已证实人体是由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水和矿物质(无机盐)。

这些化学元素或物质,在人体内现已发现有60多种,如按化学元素的重量百分比计算,氧约占65%、碳约占18%、氢约占10%、氮约占3%,以上4种元素约占人体重量的96%;其余7种元素:钙约占1.94%、磷约占1.15%、钾约占0.34%、硫约占0.23%、钠约占0.13%、氯约占0.12%、镁约占0.04%,这7种加起来,约占人体重量的3.95%,以上两组合计11种,占人体总重量的99.95%,称为人体必需常(宏)量元素;另外还有14种元素,在人体内只占百万分之一(ppm)~万万分之一(ppb),铁、锌、铜、碘、钴、硒、氟、钼、锡、铬、镍、钒、锰、硅。

微量元素与健康

微量元素与健康

微量元素与健康古往今来,探索生命之谜,保护人体健康、延年益寿已成为人类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

目前已发现许多元素在人体内含量不足人体体重的万分之一,总量之和还不足人体体重的千分之一,故取名为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人体中酶、激素、维生素等活性物质的核心成份,对人体的正常代谢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现代医学证明,人体所含微量元素的多少与癌症、心血管疾病及人类的寿命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旨在探索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习惯上把含量高于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低于此值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人体若缺乏某种主要元素,会引起人体机能失调,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一般的饮食含有绰绰有余的宏量元素。

微量元素虽然在体内含量很少,但它们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没有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酶的活性就会降低或完全丧失,激素、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和代谢也就会发生障碍,人类生命过程就难以继续进行。

目前,对于某些微量元素的功能尚不完全清楚,下面只作一简要介绍。

碘在食物中主要以无机碘化物形式存在,其他形态的无机碘首先被吸收,然后被还原成碘化物。

消化器官中的碘迅速地几乎完全被吸收。

碘在人体内的含量约为25mg,其中一半分布在甲状腺内。

甲状腺的作用是合成、分泌出一种甲状腺激素,它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的重要激素,特别是对脑细胞的发育起决定作用。

因此碘有“智力元素”之誉称。

缺碘对人体会造成巨大损害,特别是对儿童、婴儿和孕妇。

如果婴幼儿时期严重缺碘,其骨骼生长和大脑的发育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患呆小症,表现为身材矮小、行动迟缓、食欲不振、智力低下。

另外,近年来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缺碘还能诱发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及甲状腺癌等。

防治碘缺乏症最方便又经济的方法是食盐加碘,同时可经常食用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如海虾、带鱼、海带、紫菜等。

铁在周期表中属d区第Ⅷ族过渡金属,最常见的氧化态是Fe(Ⅲ)和Fe(Ⅱ)。

Fe(Ⅲ)的电子构型是3d5,顺磁性;Fe(Ⅱ)的电子构型是3d6,其高自旋态有顺磁性,低自旋态是逆磁性的。

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影响

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影响
和神经系统损 伤
缺乏锌元素:影响 脑发育和神经系统 功能
缺乏碘元素:导致 智力低下和神经系 统异常
缺乏硒元素:增加 患神经系统疾病的 风险
消化系统障碍:微量元素缺乏可能 导致消化系统障碍,如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消化系统障碍
免疫系统障碍:微量元素缺乏可能 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降低身 体抵抗力,容易感染疾病。
缺乏
个体化补充原则
根据个体情况和 需求,制定个性 化的补充方案
考虑个体的年龄、 性别、健康状况 和生活方式等因 素
遵循适量、安全 的原则,避免过 量摄入
定期进行身体检 查和评估,调整 补充计划
微量元素在医疗 保健中的应用
疾病预防和治疗
微量元素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如补充铁元素可以预防贫血,补充锌元素可以预防儿童发育 不良。
汇报人:XX
促进生长发育和繁殖
锌元素:参与蛋白质代谢,促进细胞增殖和组织生长
碘元素: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影响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功能 铁元素:参与血红蛋白合成,影响血液氧合作用,对胎儿和婴儿的生长 发育至关重要 硒元素:抗氧化作用,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维持生殖系统健康
维持人体酸碱平衡
微量元素在维 持人体酸碱平 衡中起着重要 作用,如锌、
微量元素过量还会引起头痛、眩晕、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时甚至 会导致昏迷或死亡。
微量元素过量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身体虚弱,容易感染疾病。
微量元素过量还会影响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的发生。
肝肾损伤
微量元素过量会导 致肝肾损伤
肝肾损伤的症状包 括恶心、呕吐、腹 痛等
微量元素过量对肝 肾的损伤是不可逆 的
健康管理和养生

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

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

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人是由元素组成的,目前检出90种元素。

身体各器官组织如:血清有74种元素、脑48种、心脏49种、肝脏50种、胸腺18种。

元素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单元,科学研究证明:地壳、海水中的元素丰度决定了人体元素丰度,环境元素分布的不平衡是人类患地方病的根本原因。

人类属于异养型生物,是通过食物链从环境中摄取营养元素。

人的生、老、病、死无不与体内元素平衡有关,因此有关“元素与健康”问题的研究也应运而生。

“元素医学”就是在原子、分子生物学基础上,以元素平衡为核心,从事研究、观察RYB系列燃油泵和解决人类健康问题的一门学科。

元素在人体的分布是有规律的,每时每刻都在做有序的运动。

元素在从体内各个脏、腑的含量是有特异性的,即“元素是归经的”。

人体内元素的特点在生命体中的元素含量低于百万分之一的,称作微量元素。

生命体内的微量元素具有以下特点:1.1 相对性一种相同的元素在某一学科中可作为主量元素,而在另一学科中却作为微量元素,例如,氢在生命化学中是主量元素,而在材料科学中常作为微量元素另行研究。

1.2 低浓度在任何生命体中元素均是微量的,并且必须服从Henri稀溶液定律和Nerst分配定律。

1.3 普存性普存性即指自然界中不存在绝对纯的物质。

1.4 重要性元素在所有的研究体系点火油泵中虽然丰度很低,但却具有极其重要的特定效应。

1.5 相关性相关性即不仅要考虑它们单个的行为,更重要的探讨其相互关系。

元素与人体的关系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体内已经检出90种元素,但是这些元素在人体内含量差别很大,含量多的氧元素占身体总重量的65%,含量少的钴元素还不到十亿分之一。

经研究表明在人体中有11种元素含量较多,它们是氧、碳、氢、钙、磷、钾、硫、钠、氯、镁等。

其中氧、碳、氢、氮四种元素就占了人体总重量的99.95%,剩下0.05%含量的都是微量元素。

长期以来,人们对体内含量较多的元素十分重视,而对微量元素却重视不够。

其实,元素在人体里作用的大小不能以含量的多少来决定,有许多微量元素含量微乎其微,但作用却不可忽视,对矮小ZYB增压燃油泵身材儿童头发中微量元素的分析发现,被测定的42例矮小身材儿童,大多数患儿发中锌含量低于正常儿童;铜含量减少较多,可见儿童的生长发育除受遗传、内分泌、营养、运动及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还与体内某些微量元素如锌、铜的缺乏有关。

论文: 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论文: 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摘要本文讲述了微量元素在生命体的含量虽不超过万分之一,但对生命体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是生命体正常新陈代谢和维持生命体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因素。

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不平衡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

一旦缺少了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就会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常见重要微量元素的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对每一个人至关重要。

关键词:微量元素,新陈代谢,营养素,人体健康一、微量元素的概念及生理意义(一)、微量元素的概念所谓微量元素,在环境地球化学中,是指仅占地球组成部分的0.01%的60余种元素,它们的含量一般在1×10-8~1×10-88之间。

在医学领域,从人体的结构来看,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者即为微量元素。

根据机体对微量元素的需要情况,那些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必须通过食物摄入且每日膳食需要量都在100mg以下的微量元素称为必需微量元素。

人体是由40多种元素构成的,根据元素在体内含量不同,可将体内元素分为两类:其一为常量元素,占体重的99.9%,包括碳、氢、氧、磷、硫、钙、钾、镁、钠、氯等10种,它们构成机体组织,并在体内起电解质作用;其二为微量元素,占体重的0.05%左右,包括铁、铜、锌、铬、钴、锰、镍、锡、硅、硒、钼、碘、氟、钒等14种,这些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虽然微乎其微,但却能起到重要的生理作用。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共8种,包括碘、锌、硒、铜、钼、铬、钴、铁。

微量元素是指在机体内其含量不及体重万分之一的元素。

(二)、微量元素的生理意义微量元素是组成人体的各种元素成分中含量甚微而又不可缺少的化学元素,这些元素在营养学上称为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例如它是合成某些激素的原料,或是许多酶系统的活化剂或辅助因子。

因此,微量元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但与人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对人的生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怎样的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怎样的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怎样的微量元素是我们体内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元素,往往身体一旦缺少微量元素总会有一些症状,比如当身体出现缺锌的时候我们就会没有食欲不爱吃饭等等,所以说一旦身体内缺少微量元素就会严重的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但是由于微量元素的种类比较多,我们对他的了解也比较少,不知道她与身体的健康有多大的关系,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怎样的。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怎样的1.运载常量元素,把大量元素带到各组织中去。

2.充当生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中心,促进新陈代谢。

酶在生物体内是许多化学反应必不可少的催化剂,而许多微量元素却是酶的组成部分或激活剂。

例如锌与200多种酶的活性或结构有关。

3.参与体内各种激素的作用。

如锌可以促进性激素的功能,铬可促进胰岛的作用等。

铁。

铁在人体中含量约为4—5克。

铁在人体中的功能主要是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而促进造血。

在血红蛋白中的含量约为72%。

铁元素在菠菜、瘦肉、蛋黄、动物肝脏中含量较高。

铜。

正常成人体内含铜100—200毫克。

其主要功能是参与造血过程;增强抗病能力;参与色素的形成。

铜在动物肝脏、肾、鱼、虾、蛤蜊中含量较高;果汁、红糖中也有一定含量。

锌。

对人体多种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加速生长发育;增强创伤组织再生能力;增强抵抗力;促进性机能。

锌在鱼类、肉类、动物肝肾中含量较高。

氟。

是骨骼和牙齿的正常成分。

可预防龋齿,防止老年人的骨质疏松。

含氟量较多的食物有粮食(小麦、黑麦粉)、水果、茶叶、肉、青菜、西红柿、土豆、鲤鱼、牛肉等。

硒。

成年人每天约需0.4毫克。

硒具有抗氧化,保护红细胞的功用,并发现有预防癌症的作用。

硒在小麦、玉米、大白菜、南瓜、大蒜和海产品中含量较丰富。

碘。

通过甲状腺素发挥生理作用,如促进蛋白质合成;活化100多种酶;调节能量转换;加速生长发育;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结构。

碘海带、紫菜、海鱼、海盐等中含量丰富。

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有密切关系。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1.汞1.1汞在人体内的分布汞进入人体的分布,如为无机离子性汞,肾内汞浓度最高,其次为肝、脾、甲状腺,进入脑则极其困难。

汞在人体中的积蓄量,主要决定于每日摄取汞量的多少和摄取时间的长短有关,通常一天摄取520μg,其中甲基汞在2μg以下。

据报告,无机汞在人体内的半排期平均为42日,甲基汞为7074日。

1.2汞在人体内的代谢人体吸入汞及其化合物是经过三种途径:主要是经消化道,其次是呼吸道以及皮肤吸收。

一般有机汞化合物,有95%以上易被肠道吸收。

对于无机汞来说,离子性和金属汞在肠道的吸收均较低,其平均率仅为7%。

金属汞主要是以汞蒸气经呼吸道吸入人体。

汞蒸气经肺泡吸收的量很高。

肺泡吸收的汞量占吸入汞量的75%85%。

由于汞在金属中是较富于脂溶性的,通过皮肤可达到某种程度的吸收而呈现毒性。

人体排泄汞化合物的主要途径是尿和粪便,其量可为排出总量的2/3。

头发也有排泄的作用,排出的汞随头发的生长而被保留在头发中,将头发进行分析,便可以推算出人体内汞向头发排泄的情况。

因此,人群头发中汞的浓度可作为环境污染水平的指标。

1.3汞对人体的影响汞的毒性以有机汞化合物毒性最大。

日本水俣病的致病物质就是甲基汞。

甲基汞侵入人体,破坏了细胞的基本功能和代谢,破坏了肝脏细胞的解毒作用,中断了肝脏的解毒过程,损害了肝脏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和其他功能。

另一方面,甲基汞能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变差,因而破坏了细胞离子平衡,抑制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并引起离子渗出细胞膜,导致细胞坏死,肾功能衰竭。

同时,甲基汞还引起神经系统的损害,在末梢神经中感觉神经元出现强烈的变性,使中枢神经各处均可产生神经细胞变性,脱落,发生感觉障碍。

2.砷2.1砷在人体内的分布砷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而进入人体。

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砷约1mg,从空气中吸入约114μg,吸收量只占百分之几。

经肺和胃肠吸收的砷随血流分布和贮存于脑、肝、心、脾、肾、胸腺、胰腺、前列腺、甲状腺、主动脉、卵巢、子宫、肠壁、肌肉等全身各种组织中,其中以毛发(0146mg/kg)、指甲(0128mg/kg)、皮肤(0108mg/kg)含量最高。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论文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论文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内容概要古往今来,探索生命之谜,保护人体健康、延年益寿已成为人类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

目前已发现许多元素在人体内含量不足人体体重的万分之一,总量之和还不足人体体重的千分之一,故取名为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人体中酶、激素、维生素等活性物质的核心成份,对人体的正常代谢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现代医学证明,人体所含微量元素的多少与癌症、心血管疾病及人类的寿命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旨在探索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微量元素健康人体一、微量元素的概念所谓微量元素是针对大量元素而言的。

人体内的大量元素又称为主要元素,共有11种,按需要量多少的顺序排列为: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

其中氧、碳、氢、氮占人体质量的95%,其余约4%,而微量元素约占1%。

在生命必需的元素中,金属元素共有14种,其中钾、钠、钙、镁的含量占人体内金属元素总量的99%以上,其余10种元素的含量很少。

习惯上把含量高于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低于此值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人体若缺乏某种主要元素,会引起人体机能失调,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一般的饮食含有绰绰有余的宏量元素。

微量元素虽然在体内含量很少,但它们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没有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酶的活性就会降低或完全丧失,激素、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和代谢也就会发生障碍,人类生命过程就难以继续进行。

图表1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和日需量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很低,但又不可或缺。

这些微量元素必须在每天的饮食中具有一定的量。

另有两种可能必须的微量元素,为镍和砷,体内含量各为0.1ug/g。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1.运载常量元素,把大量元素带到各组织中去。

2.充当生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中心,促进新陈代谢。

酶在生物体内是许多化学反应必不可少的催化剂,而许多微量元素却是酶的组成部分或激活剂。

例如锌与200多种酶的活性或结构有关。

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

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
• 防治 控制铍接触,是防止铍病的重要环节。降低空气
中铍浓度在允许值限之下,这是保护铍作业者的重要 步骤。
4.钴(Co)
• 简述
钴属铁族元素,顺磁性银白色金属,在水 及空气中稳定,易溶于硝酸,逐渐溶于稀盐 酸和硫酸。单质钴是制造超硬耐热合金和磁 性合金的重要原料;钴的放射性同位素60Co在 机械、化工、冶金等方面应用广,在医疗上 代替了镭治疗癌症,钴化物主要用于玻璃、 颜料,陶瓷、电镀等行业 。
这一类型的拮抗机理,虽然在两元素的性质 上找不出直接的关系,但是从酶作用体系中是 可以分析出它们的相关作用的。
• 在生物体中,相似原子结构的元素在有机络合 物中互为取代而造成的拮抗作用。
已经观察到的拮抗关系中,W-Mo、Cd-Ca、 V-Mn、Ni-Cu、Mn-Mg应属这种类型。
三、配合作用
所谓配合作用是指采用金属配合物(或 螯合物)的配位体原理排除进入机体的各 种有毒元素的去毒作用。
• 防治
控制人为污染,减少钴作业者与钴接触。
5.锑(Sb)
• 简述 锑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常以硫化物或氧化物、 锑赫石或锑华的形式存在。世界锑产量的一半 用于制造合金,另一半以锑化合物形态应用于 橡胶、纺织、陶瓷、玻璃、半导体和医药等方 面。
• 干扰元素作用于金属酶的辅基或金属蛋白的蛋白质 活性基团,使酶或蛋白质遭到破坏,从而实现对酶 或蛋白质中有益元素的间接拮抗。 如干扰离子与生物体中的有机质(如酶的辅基) 结合得更稳定,从而使肌体中某些元素被置换出来。
• 由于某一元素的作用,使金属酶反应体系中的 一环受阻,从而产生对另一元素的间接拮抗 。
• 生物学功能
硒是生物体多种酶和蛋白质的重要组成成份,具有很强 的生物活性,参与多种生理生化作用。硒的抗氧化性是因含 硒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对体内已生成的过氧化物起解 毒作用;参与辅酶A、辅酶Q的合成,刺激免疫球蛋白的产生, 有保护心脏、肝、肾和增强免疫的功能;调动人体抗癌因素, 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降低铅、镉、汞、铊、砷、铬等毒物的 毒性;代替维生素E的作用,促进维生素E的利用。

矿物质、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矿物质、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矿物质、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2013-04-14 13:34:19)转载▼标签:矿物质分类:健康知识微量元素人体健康两届诺贝尔奖得主兰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博士说:“所有疾病均因缺乏微量元素引起,没有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维生素与酶无法作用,生命只有毁灭”,“人类所有疾病均源自矿物元素失衡”。

《医药养生报》2004.2.2报道“600位专家警告,90%的疾病是缺少微量元素造成的”。

原卫生部长胡熙明说:人的生老病死无不与微量元素有关,把研究微量元素与祖国医药结合起来,必将对生命科学做出贡献。

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一样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即与有机营养素的不同之处在于,矿物质、微量元素是无法自身产生、合成的,也不会在体内代谢过程中消失,只是每天随着机体的代谢过程而排泄损失掉一部分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每天矿物质微量元素的摄取量也是基本确定的,但随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环境、工作状况等因素有些不同。

所以,必须由膳食中不断予以补充。

人体矿物质总量不超过体重的6%,每日进出人体的矿物质总量为20~30%,对机体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体内约有50多种矿物质元素,其中有20种左右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维持生理功能、生化代谢所必须需的。

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分类1、大量元素或常量元素这是指占人体质量的0.01%以上,每日需要量100毫克以上的矿物质元素,共有7种:钙、磷、硫、钾、钠、氯、镁。

2、微量元素指含量占人体质量的0.01%以下,或日需要量在100毫克以下,1995年FAO/WHO界定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有10种:铜、钴、铬、铁、氟、碘、锰、钼、硒、锌。

可能必需微量元素4种:硅、镍、硼、钒。

有潜在毒性,但在低剂量下可能有人体必需功能的元素(7种):铅、镉、汞、砷、铝、锡、锂。

所有必需元素摄入过量时都有毒。

在它的生理作用浓度中和中毒剂量之间差别很小,补充过量容易出现中毒。

矿物质来自于土壤的无机化学元素,植物从土壤中获得矿物质,动物由食用植物等而摄入矿物质。

微量元素与身体健康

微量元素与身体健康

微量元素与身体健康微量元素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之一,缺乏它们有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天生。

如缺乏铁,可以导致铁贫血症的天生;缺乏碘,有可能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疾病的天生等。

而适量摄取微量元素可预防癌症、心脏病、骨质疏松症、蛀牙等多种疾病。

微量元素的作用并不是单一的,有时缺乏一种微量元素就有可能天生多种疾病,如缺乏微量元素锌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还有可能导致生殖器官、中枢发育。

铁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它在人体中的存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血红素类,主要包括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和酶类;另一种是非血红素类,主要包括乳铁蛋白、运铁蛋白、铁蛋白、含铁血黄素和部分酶类。

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明显的补血功效;能够增强白血球抵抗病菌的能力;维持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维护消化系统的健康;进步人体的免疫力;并且参与氧气的运输过程,把氧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为人们进行各种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

对于铜人们也不陌生,值得关注的是,铜也存在于人体内,由于它是人体必须摄取的微量元素之一,对维护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微量元素铜对维护人体的健康很重要,其生理功能是多方面的。

例如,它是胶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胶原能够促进骨骼、皮肤以及缔结组织的形成;并且可增强人体对铁和酪氨酸的吸收,有助于血红素的合成以及有效维护皮肤和头发的健康;防止骨质的流失;进步生养能力和免疫力等。

人体内缺乏铜会降低铁的吸收与利用,易导致继发性贫血症的天生;并出现牙齿脱落、早生白发等现象;影响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导致睾丸激素分泌失调,致使性功能下降;还易患上风湿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等。

另外,铜还有助于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吸收,而它们能够防治出血症和心血管疾病。

有实验证实,铜对预防高血压、心律不齐等心脏方面疾病也有一定的功效。

微量元素锌对维护人体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尤其是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它广泛地存在于人体内各组织器官,发挥其功能,促进各组织器官正常工作。

微量元素锂与人体健康

微量元素锂与人体健康

国际上以微量元素相对主量元素根据寄存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通常指生物有机体中含量小于0.01%的化学元素。

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非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

人体由60 多种元素所组成。

根据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同,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上的元素,如钙、磷、镁、钠等,称为宏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如铁、锂、锶、锌、铜、碘、硒、锰等称为微量元素。

如锌只占人体总重量的百万分之三十三。

铁也只有百万分之六十。

虽然钙是宏量元素,但因为钙的代谢障碍在婴幼儿期的宝宝中较常见,在目前的微量元素检测项目中,钙也是其中必查的一项。

微量元素特别是锂与人类健康有密切关系。

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

微量元素最突出的作用是与生命活力密切相关,仅仅像火柴头那样大小或更少的量就能发挥巨大的生理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微量元素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土壤供给。

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微量元素有锂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铷、砷等。

这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

管它们在人体内含量极小,但它们对维持人体中的一些决定性的新陈代谢却是十分必要的。

特别是微量元素锂一旦缺少,人体就会出现疾病,甚至死亡。

机体内含锂、铁、铜、锌总量减少,均可减弱免疫机制,降低抗病能力,助长细菌感染,而且感染后的死亡率亦较高。

微量元素在抗病、防癌、延年益寿等方面都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微量元素也会影响到人的生理健康。

微量元素对人的智力、记忆力等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如锂、钙、磷、铁等元素对提高人的记忆力很有帮助,而磷、氯、硫等元素却能使人的记忆力下降;铅过摄入量过多,不断地堆积在体内却不能排出体外,最后造成铅中毒,很有可能使孩子患上多动症。

此外微量元素锂的缺少可能还会导致失眠、精神不集中、养成怪嗜好等疾病。

检测人体微量元素有"尿检"、"乳检"、"血检"、"发检"等多种。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微量元素是指人体所需的数量较小的元素,但它们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摄入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以下将讨论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首先,微量元素对于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发挥起着重要作用。

比如,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它参与氧气的运输和分布,维持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关键元素,它对于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尤为重要;锌参与细胞分裂、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的调节等等。

这些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状态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其次,微量元素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息息相关。

合理摄入微量元素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对抗疾病的能力。

例如,锌具有抗氧化性能,可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帮助人体对抗感染;硒能够降低氧化应激,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

因此,保持微量元素的平衡摄入对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另外,微量元素还与人体的骨骼健康密切相关。

钙、磷、镁等微量元素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它们不仅在骨骼的形成和维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参与神经传导、肌肉收缩等基本生理功能。

缺乏这些微量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骨骼畸形等健康问题。

此外,锰和铜等微量元素对于骨骼的形成和维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微量元素还参与调节人体代谢过程。

锌、铬等微量元素可以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和释放,对糖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铁参与氧气的运输和呼吸等,对于维持正常的能量代谢也是必需的。

因此,合理的微量元素摄入对于预防代谢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微量元素的摄入也与心血管健康密切相关。

例如,钾、镁等微量元素参与调节心脏肌肉的收缩与舒张,有助于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硒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预防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适量摄入这些微量元素有助于维持心血管的健康。

总之,微量元素在人体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摄入微量元素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保持骨骼健康、调节代谢过程以及维护心血管健康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认识无机盐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同时也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2.正确了解某些元素(钙、铁、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3.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组织研究小组开展调查研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获取有用化学信息;2.调查市场上有关补钙、补锌、补碘、补硒和补铁等的保健药剂或营养补剂,查看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和药效;(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辩证看待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逐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二、教材分析本课题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着重叙述了一些必需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钙、钠、钾),结合已经学习的化学物质如水、溶液和营养素,促进学生对化学物质与健康生活的密切关系的认识更趋向完整和深入。

同时教材还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铁、锌、硒、碘、氟几种元素的生理功能。

为了正确理解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教材指出了微量元素分为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而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这将使学生认识到,对含某些元素的营养补剂要科学地、辩证地看待,科学生活需要均衡膳食、合理营养。

三、学情分析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如物质的组成,生物学知识,信息技术的操作运用等)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如从电视中经常可以看到有关补钙、补锌和补铁等保健药剂的广告,以及身边各类疾病的发生)出发,利用多媒体网络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获取有关的知识与信息,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样既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又可使学习更具主动性、互动性和开放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论文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论文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论文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我们知道,许多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健康起着很大的作用。

那么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的怎样的?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论文篇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了解到,许多元素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很大,这些元素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我们必须了解微量元素的生物学功能,在人体中的吸收分布情况,人体需要量,以及缺乏和过多时引起的疾病。

现已发现的化学元素虽然有110多种,但其中不少是人工合成的,实际上,自然界存在的天然元素只有92种,天然元素中除惰性气体元素和锝、钫、锕、镤、砹等以外,其他81种均存在于生物体中。

天然元素在生物体中的含量并不相同,其在人或动物体中的作用、功能千差万别。

天然元素根据其在人体中的含量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根据其在人或动物体中的作用、功能又可分为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

生命元素通常是指对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不可缺少的元素。

宏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宏量元素是指在人体中的含量占人体质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磷、硫、氯、钙、镁、钾、钠等11种在周期表中位于前20号的元素,共占人体总质量的99.25%。

微量元素约有70种,指的是在人体中含量低于人体质量的0.01%‐0.005%的元素,包括铁、碘、锌、硒、氟、铜、钴、镉、汞、铅、铝、钨、钡、钛、铌、锆、铷、锗和稀土元素等。

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

必需元素,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当一元素含量低于一定量时通常会导致某一重要生理功能的降低,或该元素对生物体具有重要功能且为有机结构的组成成分,则它对生物体而言就是必需的元素。

目前已证实的必需元素有碳、氢、氧、氮、磷、硫、氯、钙、镁、钾、钠碘、锌、硒、氟、铜、钴、锰、铬、钒、镍、锡、锶、硅、溴、砷、硼等,显然,11种宏量元素均为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一般来说,若某种元素的缺少或者过多对人体或动物体并无显著影响,则可视为非必需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过多:诱发各种癌, 铜缺乏:骨质疏松、面色苍白,皮肤与毛发色 素减少,厌食,腹泻、反应迟钝、视力下降, 生长发育减缓,皮炎、贫血;铜缺乏妇女:羊 膜变薄及早破、早产、流产、婴儿体重过轻。 三、硒的功用(Se) 免疫机能 心血管疾病(缺) 克山病:地方性心肌病(缺硒)


②铁总量 成年人 男 > 女 2~5g 50mg/Kg 35~45mg/Kg ③婴幼儿童: 胎儿 75mg/Kg 新生儿 300~400mg(总量) 重新补充


二、需量
可维持4个月 儿童 10mg/天 少年男15mg/天 成年男12mg/天 妊、哺妇女28mg/天 女20mg/天 女18mg/天
第五节锌与人体健康



一、生理功能 ⒈参加酶ferment的激活activation与合成synthesis (200多种酶的组成部份的激活因子) ⒉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immunity function(急性感染、 急性心肌梗塞、手术创伤、烧伤,血锌下降) ⒊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细胞的正常分裂、生长与再生、 对脑下垂体分泌生长激素有促进作用,因而对人体特 别是婴幼儿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铁锌:生长发育延迟,侏儒综合症,以及精神抑郁症 及智力低下)。
第三节铁的生理功能


一、铁的分布与含量 ⒈动物与植物中的铁 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动植物中都含有铁,大多数动植 物中的铁含量不特别高,而海洋生物、动物肝脏及豆 类食品中铁含量较高(紫菜、鸡血、猪血、黄豆、绿 豆、红椒)。 ⒉人体内的铁(肝和脾含量最高) ★①正常成人血红蛋白:男120~160g/L 12~16g% 女110~150g/L 11~15g%

⒋精子加卵子的结合需钙的催化。 ⒌其它(维持心跳节律,参与血凝过程,缺Fe需补钙)。


二、缺钙的表现及后果
成年:皮肤缺乏光泽和弹性、失眠、多梦、易感冒、 忘事、脱发; 老人:骨质疏松、增生,手脚抽搐、高血压、肾结石,结肠癌等。 儿童:厌食、夜惊、盗汗、出牙迟、学步晚、鸡胸、漏斗胸、腿肢弯曲、 O型腿(或X型)等。 孕妇、哺乳妇女(二代人健康): 婴儿先天性佝偻病、孕妇表现为骨质疏松、腰酸腿痛、手足麻木、产后 牙齿松动、乳汁分泌不足严重的还会使骨盆变窄引起难产。


三、微量元素与疾病 ⒈ 微量元素与癌症 研究表明:90%以上的癌症与环境有关,癌症病人 的癌组织,体液中的微量元素谱往往发生变化,其中 铜、锌与癌症的关系最为明显。 对广东顺德、江苏启东等癌症高发区的土壤、水、 农作物分析,对肝癌、胃肠道癌、女性生殖器官肿癌 等多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分布得出一致的结论:恶性 肿瘤患者血清Zn/Cu比值明显低于正常人,而进行手 术摘除恶性组织或药物治疗后,患者血清Zn/Cu比值 回升。

1.食物中钙的来源,以奶及奶制品最好,不但含量丰富,而且吸收 率高,是婴儿最好的钙源。 2. 虾仁、鸡蛋、鸭蛋。 3. 蔬菜、豆类和油料种子,含钙量也较多,但植物食物中因含草 酸而不利于钙的吸收。 4. 粗米、粗面 5. 糖醋排骨、糖醋鱼。 很多人以为骨头汤中可摄取足够的钙,实际上有500克的骨头经2 小时的熬煮,仅可溶出20多毫克的钙,而一杯牛奶(200ML)提 供的钙比其多10倍,(巨能钙——L-苏糖酸钙在胃和肠道中被吸 收,吸收率95%)



⒈常量元素Constant element 即宏量元素、组成元素。这类元素按含量顺序排列包 括 氧(O)、碳(C)、氢(H)、氮(N)、钙 (Ca)、硫(S)、磷(P)、钠(Na)、钾(K) 氯(Cl)、镁(Mg) 11种元素,占人体总重量 的99.95%,其中氢、氧、氮、碳、硫、磷占人体重 量的94%,氢与氧结合成的水占人体重量的65%,故 又称这些元素为基本结合元素 一、人体中元素的组成
⒉ 微量元素与血液病


⒊ 微量元素与心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主要与K、Ca、Mg、Cu、Zn 等到有关其中冠心病和肺心病患者血清中Zn/Cu比值 明显低于健康人,经治疗后,上述微量元素明显提高。 ⒋ 微量元素与眼疾病(白内障) 晶体Zn、Cu、Ca、Se 血清Zn、Cu、Se、Ca、Mg 测这几种元素的含量 ⒌ Cu/Zn浓度升高 妇女畸胎死胎几率升高。



三、铁在人体内存在的状态
四、缺铁与疾病

缺铁性贫血 缺铁,感觉神经性耳聋 三、治疗 1、富Fe食物:紫菜0.0369% 动物肝(红肉)0.01% 海参0.0789% 虾米、海带0.0889% 动物血 2、 助Fe吸收: Vc、Vb2、叶酸、氨基酸、果糖、脂肪(牛乳 +Vc→Fe的利用增加300%) 3、抑制吸收:茶叶、咖啡、纤维素、(鞣酸+Fe→复合物,不宜吸 收) 4、其它 ① 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注入一种经过加工的铁元素,植物中的 Fe就会增加。 ② 用铁锅烧饭、做菜(含量较其它锅高5倍以上)若过多会导致 白血病。 ③ 加强体育锻炼


缺钙的其它后果: 1、免疫力下降 3、血管炎和胶原病 5、骨质疏松症 7、偏头疼 9、肥胖症 10、思维迟钝
2、过敏症 4、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6、动脉硬化 8、糖尿病 9、高血压

三、钙的食物来源及预防 食物中的钙量(Cg/100g)食补是最好的补钙 安全途径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学者们认为在生命的前期(儿童、青少年、成 年早期),通过合理的营养和锻炼来获得比遗 传规定的最大峰值骨量,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 疏松症的最佳措施,另应增加乳制品Dairy products 的比重和适当增加VD、(促进钙的 吸收)。
思考题(任选二题)




1.人体需要哪些维生素?通过什么途径补充 它们? 2.人体缺碘有何症状?为什么建议用碘盐? 碘盐中加的是碘的什么化合物? 3.人体缺铁或铁过量会对健康有何影响? 4.你认为纤维素是维持人体健康所需要的营 养素吗? 为什么?



⒋维持正常的食欲与味觉 酸、甜、苦、辣→味觉素→含锌化合物(肽) ⒌促进创伤组织愈合(皮炎、烧伤、溃疡、湿疹、痤疮) ⒍与视觉Vision有关(维A的运送、白内障、Zn↓Se、Cu、 Mg、Ca↑、Zn/Cu↓、过低)。 ⒎心血管疾病、癌症、恶性肿瘤,治疗后Zn/Cu比值回升。 ⒏促进性机能正常作用,缺Zn、女性月经失调、难产、死胎, 而对发育、智力、性功能的影响(婴儿)将是不可逆的。 二、人体内的锌 血液、眼睛、头发、骨骼、精子、前列腺等(男>女)。



⒉必需微量元素具有几个共同特点 ⑴必需微量元素数量少而作用大。 ⑵多数微量元素为金属元素。 ⑶多数必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居于前部位置。 ⑷高度的生物学作用。 ⑸微量元素间的相互作用。 ⑹超过生理需要量或处于不同状态时(过低过 高)能产生毒副作用
第二节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基础知 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四节碘与人体健康





一、分布与含量 ⒈动、植物 富碘:海盐、海水、海藻、海鱼等(比淡水鱼 高几十~几百倍) 普通食物: 海带0.06%>贝藻>海鱼>鸡蛋>肉>牛奶> 谷物>淡鱼成人需求量50~70ug/天 ⒉人体 甲状腺(70~80%)血液、组织


二、生理功能 在甲状腺内合成甲状腺激素 (调节高等动物所有组 织广泛的生理过程) 三、缺碘与疾病 ★ 自人类认识碘以来,观察到在严重缺碘的地方性 甲状腺肿病区,出现以呆、小、聋、哑、瘫为特征的 地方性克汀病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发现缺碘还造成 死胎、流产、先天畸形以及智力、听力和身体发育障 碍等一系列损害,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已知的导致人类 智力损害的最主要因素。 高碘也是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一个发病原因(亢 进)→急躁易怒、多言多语、烦躁不安、失眠多梦。
第二章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


地球表层天然存在92种元素,有60多种已在人 体内发现,成为构成人体与维持生命的重要组 成部分。 因此,认识什么是微量元素,正确调节机 体微量元素的平衡,防止微量元素失调而发生 疾病,保持自身健康与长寿,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
第一节 什么是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

⒉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 微量元素又称痕量元素、稀有元素,微量元素 的标准含量均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下。 目前在人体内已测定60多种微量元素,它们的 总重量只有人体总重量的0.05%,但是,在非 常低的浓度下,具有极其强大的生物学作用。

二、人体微量元素的分类与含量 1.必需微量元素: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有16种。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指维持人体正常活动所 必需的元素,缺乏这类元素将导致机体生理功 能失常,组织结构异常变化,发生相应的病理 变化,临床表现为种种疾病。



一、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 ⒈协助宏量元素及大量元素的输送,如血红蛋白 hemoglobin(Fe) ⒉作体内各种酶ferment的组成部分和激活剂,人体 内有1000多种酶,每种酶大都含一个或多个金属离子。 ⒊可参与激素作用调节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甲状腺激 素 hormone of thyroid gland中碘抑制了甲状腺亢进。 ⒋可影响核酸代谢,核酸nucleic acid含有多种微量元 素,如Cr、Co、Cu。
⒋抗癌 来源于食物(人参、枸杞、野菊花) ⒌解汞毒(还原游离基) ⒍防肝炎 ⒎改善视力,促进生长发育 过量也不好
第七节常量元素 钙(镁、钾)

一、生理功能 ⒈钙是构成骨、牙的主要成份。骨骼作为钙贮库,在 钙的代谢和维持体内环境方面有重要作用,并一直不 断地进行着钙的沉淀-溶解动态平衡(800Mg/天、成 人)⒉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防止血渗出, 控制炎症和水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