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大气压强优秀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第十四章第三节大气压强学案教案

第十四章第三节大气压强学案教案

第十四章第三节《大气压强》教学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目标1、了解大气压的存在.明白标准大气压强的数值。

2、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原理.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4、了解生活中利用气压的现象。

二、进程与方式1、对托里拆利实验原理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推理的方式.2、培育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爱科学;在对托里拆利实验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理性思维的成绩.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肯定。

【教学进程】一:预习导学自学讲义,完成以下题目一、试探:P86想一想议议。

上一章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作用且有性,因此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同理,空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也有压强,那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二、举诞生活中存在大气压的例子。

3、看P87图试探为何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的值。

4、1标准大气压=_______水银柱产生的压强=_______Pa五、大气压的测量:气压计的种类: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六、大气压的大小与_______有关,还与______有关。

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

按照此原理能够用气压计制造出高度计。

此种高度计的准确性很高吗?它的准确性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7、想一想抽水机的工作原理如何?二、课内探讨:(一)新课引入实验:这里有两根内径差不多大的试管,它们重叠起来倒置后,若是不用手托住,你们猜猜会不会掉?在大试管里注入大半试管的水,将小试管慢慢插入大试管中,这时把两管同时倒立过来观察。

(二)、新课学习一、大气压的存在。

一、探讨实验:真空玻璃罩中放置一个气球,气球外面套一个带孔的塑料球,将罩中的气体抽出来,观察气球形状的转变。

2实验:用一个中医针灸的小瓷罐和一个煮熟的去皮鸡蛋。

把鸡蛋放在罐口,将落不下去。

此刻把一块棉花用水粘在罐的内壁用火柴将棉花点燃后当即把鸡蛋放在罐口,注意观察有什么现象?结论:本实验说明,大气对周围都存在______。

大气压强优秀公开课教案

大气压强优秀公开课教案

2016年春季学期公开课教案第3节大气压强公开课教案陆孔森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的存在。

(2).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测量原理,掌握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2.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让学生体验到大气压强的存在难点:大气压的测量3.教学过程:演示实验1:取一个饮料瓶,向里面倒一些热水,然后把热水全部倒出去,迅速把瓶盖拧紧。

让学生观察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活动2【导入】导入新课进一步让学生思考:是谁把饮料瓶压瘪的呢?演示实验2:取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把瓶盖拧紧,然后在饮料瓶的侧壁上扎一个小孔。

活动3【导入】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瓶子里面的水会怎么样?指出上述发生的不可思议的现象,都与大气压强有关。

活动4【讲授】新课教学老师:请大家回忆一下1.液体压强是怎样产生的?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思考:大气是否受重力?大气是否具有流动性?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是否也有压强?指出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具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与液体压强一样,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活动5【活动】小实验“被吸住”的乒乓球: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用手按住乒乓球,瓶子倒过来后,松开按乒乓球的手,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把瓶子朝向各个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活动6【活动】课件展示多媒体课件展示──马德堡半球实验。

让学生感受大气压之大,简单分析其中的道理:向外抽气的目的是使球内部气体压强减小,球外面的大气压把两个半球紧紧压在一起,很难分开。

让球内部进气,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把半球分开。

这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活动7【讲授】大气压的测量演示:将装满水的试管倒置放入水中,学生观察水是否会流出,解释原因?提出问题:大气压能支撑起多高的水柱呢?是不是无限高呢?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量大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3节 大气压强公开课优质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3节 大气压强公开课优质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3节大气压强公开课优质课课件
教案
一、概述
《大气压强》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内容。

学生已有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知识基础上,自主探究气体压强的相关知识。

本节内容中关于大气压强的存在、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及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经探究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

但托里拆利实验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难点.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而物理教学又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实际教学中,在注重知识逻辑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心理特点,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三、教法分析
本节内容可分为三大版块: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中将分别以“马德堡半球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两实验为重点,其中托里拆利实验
所用水银为有毒物质,故采用视频播放和动画结合的形式。

教学过程中,始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联系生活实际,将课本知识拓展开来,让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更多相关知识。

2023年大气的压强第三课时教案(优质十一篇)

2023年大气的压强第三课时教案(优质十一篇)

大气的压强第三课时教案篇一1课时.1.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有压强的事例.2.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3.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橡皮碗一对,茶杯,硬纸片,大、小试管,水.现在我们学习大气压强的知识.先请同学们看两个实验.让学生讨论:什么原因使两个皮碗紧贴在一起拉不开呢?什么原因使硬纸片不掉下来呢?分析上面实验中现象的原因.皮碗周围只有空气,没有别的物体,把皮碗紧压在一起的力,只能是空气产生的.向上托住硬纸片不掉下来的力,也只能是空气产生的.上面的实验证明,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人们很早就对大气压强进行研究了.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马德堡半球的故事.并讨论原因.讲述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1.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1.马德堡半球实验表明大气压强很大.2.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演示托里拆利实验,边做边讲.让学生注意观察玻璃管倒立在水银槽里后,水银柱的变化:先下降,到一定高度后停止下降,这时水银柱高约760mm.让学生思考并试着回答:(1)水银柱上方是真空还是空气?(2)是什么力量支持着水银柱不落下来?教师解释水银柱不落下来的原因.这个实验表明水银柱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引导学生回忆前章学过的计算液体压强的方法,讨论如何计算出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p=gh=13、6kg/m3×9。

8n/kg×0。

76m=1、01×105pa.用比喻使学生体会大气压强的大小:人的手掌面积约为50cm2,作用在手掌上的大气压力约等于500n,相当于一个质量50kg的同学站在手上.可见压力是很大的.1.大气压强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5pa.大气压强能支持760mm高水银柱,如果把玻璃管内的水银换成水,大气压强能支持多高的水柱?水银密度是水的13、6倍,所以水柱的高度应为水银柱高的13、6倍,13、6×760mm≈10m.即大气压强约等于10m高(三层楼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介绍大气压发现的历史:抽水机为什么只能把水抽到10m.讨论:大气压为什么没有把我们压瘪?先猜后演示.再讨论原因,教师归纳、解释.1.课本中本节练习题1、2.2.课本中本章后的习题3.3.阅读章后的“大气压发现的历史”.大气的压强第三课时教案篇二1、认识大气压强,会计算一个大气压强的大小。

大气压强教案公开课

大气压强教案公开课

教案设计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姓名:杨洪群单位:比西巴格中学2018年 03 月 26日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2、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及标准大气压的值(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与实践,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2、体验自主动手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3、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1、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用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2、大气压强的测量【教学难点】大气压的测量【教学方法】演示实验、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实验法、问题讨论法。

【实验器材】教具、展台、多媒体课件、吸盘、饮料、一次性纸杯、马桶抽、0.1米,0.3米0.6米水杯,矿泉水瓶、气球、等.【教学过程】一、魔术导入覆杯实验:提问:1、水为什么没有漏出来?2、为什么喊了123水漏出来了?板书:第3节大气压强二、合作学习与探究(一)大气压的存在活动1:把吸盘压在桌子上,用手提起,你能轻易地提起来吗?活动2:我们一起吸饮料活动3:游戏—拔河比赛解释:1、把吸盘压在桌子上,可以排出吸盘内的空气,使吸盘内的气压变小,而吸盘外大气压强比较大,从而将吸盘压在桌子上。

此时我们就可以在这个挂钩上挂日常物品了结论: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视频】:马德堡半球实验板书: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二)大气压的测量解释:大气压强可以支撑10m 高的水柱,说明10m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就等于大气压强的值。

如果用这样的方法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值,10m高的水柱在我们的实验室做不到的,要想精确的测量大气压强的值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A.河道中央流速快,压强小B.河道中央深、水量大
C.河床中间高瓶凸起D.河道中央流速快、动能大
3、如图所示的四种飞行器,在飞行时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获得升力的是()
4、下列事例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是()
A.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B.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
C.鱼鳔的大小变化使鱼在水中沉浮D.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
1、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
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下落
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
2、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本知识点小结:
1、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人空中。龙卷风能“吸”起物体是因为
A.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
B.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大于外部的压强
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
D.迷信说法中的“龙’把物体“抓”到空中
2、如图3所示,在水平的两支筷子中间放上两只乒乓球,通过空心塑料管向两球间用力吹气,会发现两只乒乓球()
授课主题
教学目的
1、掌握大气压强知识概念;
2、掌握流体压强知识概念。
教学重点
大气压强;流体压强
教学内容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且发生挤压作用时就有压力产生。
2.、压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受力的物体并垂直于被压物体表面。

3大气的压强(1)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pptx

3大气的压强(1)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pptx

口时,恰好起到封里口作用,使瓶内外的气体不相通。由于燃烧,瓶内氧气被消耗,导致瓶中的气体压强越来越小
,当瓶内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时,大气压就将鸡蛋压进去瓶中。讨论交流:你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吗?请联
系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说一说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液体产生的原因:
液体具有流动性且又有
重力作用,所以液体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大气压强的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第一个实验用生活中的例子,便于学生模仿着用 所学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增加学习的兴趣学生可模仿上面老师的方法,尝试去解释为什么,提升观察、模仿、分析 能力增加知识面指导学生学会读图,从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用所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大气压与 高度的关系
3大气的压强(1)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 设计
3大气的压强(1)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浙教版八上科学2.3大气的压强(1)教学设计
课题2.3大气的压强(1)单元二学科科学年级八上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共3个课时。本节课介绍的是大气的压强,这是在 学生学习了地球的大气层之后对其进一步的学习,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并且测量大气压的大小,并且在上一章节中, 教材已经介绍了水的压强,这为接下来学习风和降水的形成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因此,本节课的学习 体现了教材编排的延续性和逻辑性,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第1课时,主要内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 的大小。
课堂小结1、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2、马德堡半球实验 、覆杯实验等都能证明大气压是存在的;3、大气压的大小可以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测量。4、在海平面附近 ,大气压的数值接近于1.01X105帕(即760毫米汞柱)。人们通常把这个大气压称为标准大气压。5、标准大气压与 760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其数值相当于在1厘米2的面积上施加约10牛的压力。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 加容易的学习。

大气压强【公开课教案】

大气压强【公开课教案】

大气压强【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

2. 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能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压强的概念2.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3. 大气压强的应用4. 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5. 实验:气压计的使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实验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大气压强的存在。

2. 新课导入: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基本知识。

3. 实验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

4. 讲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介绍气压计的使用。

5. 学生动手实验:使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了解不同海拔、天气条件下大气压强的变化。

6. 课堂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大气压强的应用,如呼吸、吸管喝饮料等。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0.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知道大气压强与海拔、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2. 让学生了解气压计的种类和应用领域,如气象、登山等。

3. 引导学生关注大气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物理》2. 实验器材:马德堡半球、气压计、吸管、饮料等。

3. 多媒体课件:大气压强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2. 教学环节:导入、新课导入、实验演示、讲解、学生动手实验、课堂讨论、总结与反思、作业布置、课后反思、教学评价。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根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的教案设计。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从而引导他们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和作用。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大气压强的定义,并能够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概念,能够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杯子、水、吸管等。

学具:记录本、画笔等。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a. 让学生每人拿一个气球,尝试用手挤压气球,感受气球的弹性。

b. 提问:为什么气球会变形?气球内的气体和外界的大气有什么关系?2. 理论知识讲解:a. 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b. 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课堂实践环节:a. 让学生用吸管吸饮料,感受大气压强的作用。

b. 让学生尝试用吸管将水从一个杯子转移到另一个杯子,体验大气压强的力量。

4. 课堂讨论:a.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感受和发现。

b. 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对生活的影响。

5. 课后作业:a. 让学生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一个生活中的现象。

b. 让学生绘制一幅关于大气压强的画,展示自己对大气压强的理解。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现象。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大气压强的概念有了基本的理解,并能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第3节 大气压强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第3节  大气压强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第3节大气压强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或事例,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和估测方法,知道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认识气压计。

3.了解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知道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

4.知道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了解高压锅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1.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初步具有信息收集、处理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类比、等效替代等方法。

3.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尝试运用气体压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有关研究大气压强的人物和史料,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精神。

2.通过实验探究,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纠正一些片面认识,体验动手实验的乐趣。

3.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理解,认识大气压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用废矿泉水瓶、吸管自制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节约意识。

教学重点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

教学难点1.理解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及方向。

2.托里拆利实验及原理。

3.测量大气压的大小。

教具准备玻璃杯、硬纸片、注射器、钩码、长滴管、红墨水、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引入演示实验: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放手后,可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暂不放手)。

问:如果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先请同学们猜一猜)放手后,可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3.将挂物钩的吸盘压在光滑的墙壁上,再将重物挂在钩上,吸盘依然不会脱落。

教师:同学们想知道实验时,硬纸片和吸盘不会掉下来的原因吗?学习了这节课,就知道了。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师提问:是什么力使硬纸片和吸盘不会掉下来?教师讲解: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又叫大气层。

空气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跟液体相似)。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的第三节,主要涉及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的测量以及大气压强的应用。

教材中通过引入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的实验,使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量度方法。

具体内容涵盖:1. 大气压强的定义与测量2. 气压与高度的关系3. 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4. 气压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

2. 学会使用气压计,并能够观察并解释气压与高度之间的关系。

3. 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大气压强的应用,并能够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存在。

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分析。

难点:气压计的制作原理。

利用气压变化解释复杂的生活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气压计马德堡半球模型托里拆利实验器材学具:实验记录表笔记本测量工具(如尺子)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涉及大气压强现象的图片,如吸管喝饮料、抽水机工作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 实验探究1. 介绍并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明确实验结果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2. 讲解并演示托里拆利实验,引导学生理解气压的测量方法。

3. 知识讲解1. 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解释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2. 介绍气压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4. 应用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深水潜水员、高原反应等,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对生活的影响。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计算题和思考题,如根据给定的高度计算气压值,或是分析某种现象与大气压强的关系。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应包括:大气压强的定义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公式气压计的制作原理简图生活实例分析框架七、作业设计1. 简述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意义。

2. 根据气压与高度的关系,计算某海拔处的气压。

3. 分析生活中一个你认为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物理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物理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的测量工具——气压计以及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知道大气压强的测量工具和单位。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大气压强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的测量工具和单位。

难点: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气压计、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用吸管吸饮料,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的存在。

2. 探究大气压强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气压计的示数变化,引导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

3. 学习大气压强的测量工具和单位介绍气压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工具。

同时,介绍大气压强的单位——帕斯卡。

4. 应用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登高时感觉呼吸困难、吸管吸饮料等,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工具和单位,以及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要描述大气压强的概念。

(2)介绍气压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3)举例说明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2)气压计由一个玻璃管、一个橡胶球和一个刻度盘组成。

使用时,先将玻璃管充满水银,然后将橡胶球挤出一定体积的水银,使水银柱停留在玻璃管中。

当外界大气压变化时,水银柱的高度也会发生变化,通过刻度盘读取水银柱的高度,即可知道大气压强的数值。

(3)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有:吸管吸饮料、登高时感觉呼吸困难、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了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工具和单位,以及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其含义。
详细讲解大气压强的定义、特点和作用,让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描述大气压强。
2.教授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技巧。
(二)问题导向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的概念。
2.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3.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的概念和测量方法。首先,提出问题,如“大气压强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然后,分析问题,如“如何测量大气压强?”,引导学生探讨并得出结论。最后,解决问题,如“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设计实验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情景创设,以生活实例导入新课。例如,讲解吸管喝饮料、钢笔吸墨水、抽水机等现象,让学生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接着,设计实验情境,如托里拆利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了解大气压强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拓宽知识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讲解吸管喝饮料、钢笔吸墨水、抽水机等现象,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如托里拆利实验,使他们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大气压强。同时,通过介绍大气压强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飞机飞行、气压计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大气压强【公开课教案】

大气压强【公开课教案】

大气压强【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

2. 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学会使用气压计。

3.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与天气、海拔等因素的关系。

4.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压强的概念2. 气压计的使用方法3. 大气压强与天气、海拔的关系4. 实验:探究大气压强的变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方法、与天气、海拔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实验操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原理。

2. 演示法:使用气压计进行现场演示。

3. 实验法: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大气压强的变化。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大气压强与天气、海拔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的存在。

2. 讲解: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方法。

3. 演示:使用气压计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感受大气压强的变化。

4. 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使用气压计测量不同环境下的大气压强。

5.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大气压强与天气、海拔的关系。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大气压强的重要性和应用。

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板书设计:大气压强【公开课教案】1. 大气压强的概念2. 气压计的使用方法3. 大气压强与天气、海拔的关系4. 实验:探究大气压强的变化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评估学生对大气压强概念、测量方法和与天气、海拔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4.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教具:气压计、实验器材(如水、气球等)、多媒体设备。

2. 教材:准备相关章节的教学课本、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大气的压强》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大气的压强》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大气的压强》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2.知道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体会大气压强很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实验,提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语言表达和解释实验现象,锻炼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学会任务分配、团结协作,培养善于观察、敢于发现的品质。

2学情分析(一)知识结构学生已经具备固体和液体压强的相关知识,在本章前两节的学习中也已经确认大气的存在。

这为本节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也有助于对大气压强的感知。

(二)认知水平八年级的学生对一些抽象的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这种理性的思维在数学学习中也有一定程度的锻炼。

而对科学从实验到现象到结论的学习方式也已经熟练。

但学生对实验现象结论科学的表述上还不够完善。

3重点难点重点:感知大气压存在难点: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活动情景:吸盘吸在玻璃板上教师出示吸盘,问:这是什么?(吸盘),哪位同学上来把它“吸”在玻璃板上。

(要求:边操作边告诉同学操作要领。

)学生展示:挤走空气,吸盘吸在玻璃板上。

(若学生说不到要领,教师演示不挤空气情况,吸盘不能吸在玻璃上,问该同学或全体同学两次动作的区别——是否挤掉空气。

)教师语:吸盘真的吸在玻璃上,没有掉下来,根据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我们知道吸盘不掉下来,必然存在一个向上的力,那么,到底是谁给了吸盘这个向上的力?(大气) 2【活动】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刚才这位同学展示了自己的实验功底,现在看看老师的)教师演示:覆杯实验(边说边做)提问:如果移开左手,你猜猜实验现象。

(你仔细看啊,盯着纸片,眼睛不能眨啊!老师要松手啦!)咦,纸片真的(竟然)没有掉下来!请看任务1,要求根据纸片的状态,分析纸片的受力情况。

【学案】第3节 大气压强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学案】第3节 大气压强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第3节大气压强第1课时大气压强及其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大气压,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例子;2.理解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知道大气压的值是托里拆利实验测定的,记住大气压的值.认识大气压●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39面,请自主完成下列问题:1.大气压强确实是(选填“是”或“不是”)存在的。

2.大气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简称气压,一般用p0表示。

●小组讨论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下列实验:(1)如图,将塑料挂钩的塑料吸盘紧紧贴在墙上,那么塑料吸盘能否固定在墙壁上而不脱落呢?如果再在塑料吸盘上戳个小孔,塑料吸盘还能否固定在墙壁上?(2)将一玻璃管装满水,用一硬纸片封住管口。

再倒转过来,如图,玻璃管中的水会不会流下?如果将玻璃管上端弄一个小孔,玻璃管中的水还会不会流下?(3)用吸管可以吸取杯中的饮料。

将饮料杯装满饮料后,再将杯口密封住,用吸管可否吸取杯中的饮料?●教师点拨1.奥托·格里克设计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2.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的气压称大气压.●跟踪训练1.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C)A.水往低处流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C.用吸管吸饮料 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利用大气压强的是(C)A.啄木鸟用细长而坚硬的尖嘴插入树皮B.骆驼有宽大的脚掌,不会深陷入沙地C.用吸管将饮料洗到嘴里D.拦河坝被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3.如图所示,塑料瓶中灌满水,用一张纸覆盖瓶口,压紧后倒置,瓶中的水和纸都不会下落,是因为大气压作用。

若此时在瓶底用针扎一小孔,观察到的现象是纸片和水下落。

大气压测量●自主预习大气压究竟有多大?阅读第40面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托里拆利实验需要哪些器材?2.请你根据内容简单说说测量大气压强的步骤.3.假如吸盘和桌面的接触面积S为8cm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80N,则吸盘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强为多少帕?●小组讨论为了较准确地测出大气压的值,我们要进行精确测量,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40面的“托里拆利实验”,完成以下题目。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优秀4篇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优秀4篇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优秀4篇《大气压强》教学设计篇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可见,探究性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的取向之一;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实践操作、解决生活中与物理学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

探究性教学的教学设计应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这两方面来展开、本文仅就现行的初中教科书《物理》(第一册)第十一章中的“大气的压强”一节的教学设计,浅析探究性教学设计中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的有关问题。

1.设置发现问题的`学习环境观察1 将一干燥的玻璃瓶放在酒精灯上均匀加热一段时间,用一插有长细玻璃管的橡胶塞把玻璃瓶的瓶口塞紧,并倒插入盛水的玻璃槽中,这时玻璃管中的“水往高处走”,如图1所示。

观察2 在一玻璃杯中装满水,用一盖玻片将其盖住,手压住盖玻片,将玻璃杯口向下倒置,放开手后盖玻片并不掉下,如图2所示。

观察3 把一个内径比手指肚稍小一点的玻璃管或饮料吸管插入水中,直到全部被水淹没。

用手指堵住管子的一端并将其从水中取出,水依然保留在管中,只有当手指松开被堵塞的管口,水才会流出来,如图3所示。

现象的观察主要是为学生正确理解“大气具有压强”提供感性认识,引起学生注意,也就是为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供一种学习环境。

同时,这一环境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良好欲望。

2.引导学生思考。

促使学生现有概念向科学发展物理概念的学习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只有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真正掌握物理概念。

科学概念的形成需要有一个构建已有事实的逻辑数学结构的过程,因此,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做出玻璃管中水、盖玻璃片的受力示意图,进一步明确大气压的存在,这是把原始问题抽象成物理(或数学逻辑结构)模型,也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

《大气压强(第3课时)》教案 (公开课教案)2022年北师大版

《大气压强(第3课时)》教案 (公开课教案)2022年北师大版

《大气压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和结果,记住大气压强的值;(3)能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有关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现象、观察实验现象,并归纳、推理实验结论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具体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试验过程,是学生的思维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并提高学生不断认识客观自然世界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逐步养成学生观察生活,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大气压的存在。

2、大气压强的数值。

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知识的应用。

教具准备:空矿泉水瓶两个、塑料吸盘两个、杯子一个、纸片一张、水槽一个,饮料一瓶、吸管一根、空气盒气压计一个。

教学过程:一、复习液体的压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是怎样的?二、实验引入新课演示实验1:向扎了孔的矿泉水瓶中加水,水从孔中流出;拧紧瓶盖后水不流出。

演示实验2:把空塑料瓶中的空气吸走,外界的大气压强将塑料瓶压扁。

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我们来学习今天的新课!三、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以下问题:1、大气压强的定义,是否也像液体内部压强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托里拆利实验是怎样做的?标准大气压是多大?3、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怎样?4、气压计的用途及种类。

5、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大气压的例子?四、师生互动学习新课1、大气压的存在①演示实验(1)将硬纸片平放在瓶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到什么现象?②归纳大气受到重力的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实验证明大气压强是存在的而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③最早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的著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教学设计二】第3节 大气压强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教学设计二】第3节 大气压强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第3节大气压强[设计理念]人类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方面要用到大气和大气压的知识,认识大气压,感受大气压的存在是学习大气压有关知识的基础。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平时感觉不到大气压的存在,所以做好演示实验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安排了许多既生动有趣又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真切感受大气压就在我们身边。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注重联系实际,处处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让学生所学大气压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分析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的工作过程,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材分析]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关于气体压强中的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教材不仅从内容上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而且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上也与前几节内容衔接得很好,第二节从与固体压强的类比得出液体内部有压强的原因,本节又通过与液体内部有压强的原因类比得出大气压强存在的原因。

接着,教材安排了几个有趣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思考其原因。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2)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知道标准大气压强的数值;(3)理解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原理。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初步具有信息收集、处理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类比、等效替代等方法;(3)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尝试运用气体压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有关研究大气压强的人物和史料,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精神;(2)通过实验探究,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纠正一些片面认识,体验动手实验的乐趣;(3)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理解,认识大气压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用废矿泉水瓶、吸管自制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节约意识。

《大气压强》优质教案

《大气压强》优质教案

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第3节大气压强单元九学科物理年级八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3、能说出液体沸点跟气压的关系。

4、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重点1、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和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3、能说出液体沸点跟气压的关系。

4、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1、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固体由于受到重力,对支持它的物体表面有压强;液体由于受到重力,对支持它的容器底有压强,且具有流动性,对阻碍它流散开的容器侧壁也有压强。

空气(也叫大气)也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空气中是否存在认真观察。

把演示实验的机会留给学朝各个方向的压强呢?自愿举手演示:在玻璃杯中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讲授新课讲一、大气压的存在1、分析实验中用纸片为什么不会掉下来的原因:硬纸片受到重力作用,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作用,没有下落,必须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的作用。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只能是大气,证明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存在压强。

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演示:把塑料吸盘吸在玻璃板上。

分析:用力挤出吸盘内的空气后,吸盘内的空气少,产生的压强小。

吸盘外是大气压。

由于吸盘外的大气压大于吸盘内的气压,所大气压就把吸盘紧紧的压住了。

3、举例:用吸管吸饮料、吸墨水、输液是怎样利用大气压的。

二、大气压的测量1、演示:将少量沸水倒入一空矿泉水瓶中,轻轻摇晃后将沸水倒出,立即拧紧瓶盖,然后浇上冷水,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矿泉水瓶变瘪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春季学期公开课教案
第3节大气压强公开课教案
陆孔森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的存在。

(2).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测量原理,掌握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让学生体验到大气压强的存在
难点:大气压的测量
3.教学过程:
演示实验1:取一个饮料瓶,向里面倒一些热水,然后把热水全部倒出去,迅速把瓶盖拧紧。

让学生观察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活动2【导入】导入新课
进一步让学生思考:是谁把饮料瓶压瘪的呢?
演示实验2:取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把瓶盖拧紧,然后在饮料瓶的侧壁上扎一个小孔。

活动3【导入】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瓶子里面的水会怎么样?指出上述发生的不可思议的现象,都与大气压强有关。

活动4【讲授】新课教学
老师:请大家回忆一下1.液体压强是怎样产生的?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思考:大气是否受重力?大气是否具有流动性?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是否也有压强?
指出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具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与液体压强一样,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活动5【活动】小实验
“被吸住”的乒乓球: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用手按住乒乓球,瓶子倒过来后,松开按乒乓球的手,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把瓶子朝向各个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
活动6【活动】课件展示
多媒体课件展示──马德堡半球实验。

让学生感受大气压之大,简单分析其中的道理:向外抽气的目的是使球内部气体压强减小,球外面的大气压把两个半球紧紧压在一起,很难分开。

让球内部进气,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把半球分开。

这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活动7【讲授】大气压的测量
演示:将装满水的试管倒置放入水中,学生观察水是否会流出,解释原因?
提出问题:大气压能支撑起多高的水柱呢?是不是无限高呢?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量大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

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长,所以,人们就选择了密度大的液体──水银,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投影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让学生思考:开始时,水银为什么会下降?什么时候停止下降?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
活动8【活动】引导学生讨论
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是否有关?
如果玻璃管上端敲破一个洞,管内的水银将会向上喷出还是向下落回水银槽?
活动9【活动】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
活动10【作业】课后作业
1.动手动脑学物理第4题。

2.讨论第5题,尝试总结出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