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代劳过度易造成孩子做事动作慢
中班幼儿做事拖沓的原因
中班幼儿做事拖沓的原因
1.过度依赖
很多孩子之所以拖拉磨蹭,是由于过度依赖父母造成的。
不少父母看到孩子做事情慢,心里着急,忍不住帮忙,虽然这样节省了时间,可是却没有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下次发生同样的事情时仍然拖拉磨蹭,久之便会产生依赖。
想改变这种现状,家长要尽量放手,不要事事包办,让孩子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
2.存在畏难情绪
孩子拖拉磨蹭也可能是存在畏难情绪,也就是说对接下来的任务有着过高的心理压力。
比如不想去上学,孩子会想方设法拖延时间。
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鼓励,让他们摆脱不良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3.缺少时间观念
如果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做起事情来也是拖拉磨蹭。
不少孩子并不知道半个小时和一个小时有什么区别,也不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很难产生紧迫感,所以做事情时总是慢慢悠悠。
家长不要一味催促,而是做好榜样,也就是说家长自己要有时间观念,做事情不能拖拉。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大都会有样学样,如果父母能做好榜样,孩子磨蹭的习惯也能得到改善。
2024年小学二年级家长会发言稿(三篇)
2024年小学二年级家长会发言稿尊敬的家长们,您们好。
在此,我想就一些关键问题与您们分享,以期共同促进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家长过度的操劳可能会削弱孩子的自主性。
家长的过度介入可能会导致自身疲惫,同时孩子也可能失去自我提升的动力。
因此,我建议各位家长在《二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的框架下,尽量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1. 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保持适当距离,且选择有益的内容。
2. 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以增强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3. 控制零用钱的给予,避免购买可能带来危险的玩具,同时定期检查孩子的书包,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 教育孩子学会爱。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但孩子也需要学会回馈这份爱,学会爱父母、爱他人,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爱心,以塑造健全的人格。
5. 鼓励孩子参与体育活动。
运动能增强体质,提高反应速度,同时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品性和思维素质。
家长应积极参与,以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
其次,关于辅导孩子学习,有以下几点建议:1. 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
家长需监督孩子完成作业,确保他们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2. 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
孩子在做作业前应先复习,作业完成后预习新知识,以此巩固学习效果。
3. 鼓励孩子提问。
当孩子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家长应耐心解释,鼓励他们主动寻求答案,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4.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能拓宽知识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每天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5. 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
一个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应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和社交技能。
此外,我们也要关注学校的规定,如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确保他们的安全,如在上学和放学时遵守交通规则,以及在公共场合展示文明礼仪。
最后,我恳请家长们:1. 设定合理的作息时间,保证孩子有充足的休息。
2. 每周一请让孩子穿着校服参加升旗仪式,展示我们学校的整体风貌。
2_3岁幼儿的自理能力弱的成因及培养方法
家长会如何应对孩子的依赖性
家长会如何应对孩子的依赖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依赖性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
许多家长在面对孩子过度依赖的情况时,往往感到困惑和无奈。
作为家长,了解孩子依赖性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孩子产生依赖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家庭环境的过度保护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一些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事事代劳,使得孩子失去了锻炼自主能力的机会。
比如,孩子想要自己穿衣、系鞋带,家长却嫌孩子动作慢而直接帮忙完成。
长此以往,孩子便会形成依赖心理,认为自己无需动手,凡事都有家长解决。
其次,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也会影响依赖性的形成。
有些孩子天生比较胆小、内向,缺乏自信和勇气去尝试新事物,从而更倾向于依赖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再者,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现代社会中,各种便捷的服务和产品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助长孩子的依赖性。
比如,过度依赖电子产品获取信息,而缺乏自己思考和探索的动力。
那么,家长在家长会中应该如何应对孩子的依赖性呢?首先,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要认识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目标之一。
不能因为一时的心疼或者省事,而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
家长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成长。
其次,家长要学会逐步放手。
在日常生活中,从一些小事开始,让孩子自己去完成。
比如,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准备第二天上学需要的物品。
一开始,孩子可能会做得不够好,但家长要有耐心,给予鼓励和指导,而不是直接代替他们去做。
再次,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多鼓励孩子去尝试新的事物,当孩子取得进步或者成功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让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独立完成任务,从而减少对他人的依赖。
同时,家长还可以为孩子创造独立锻炼的机会。
比如,让孩子参加一些夏令营、户外活动等,在没有家长陪伴的情况下,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家长要以身作则。
在家庭中,家长自己要展现出独立、自主的品质。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叙事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人受益终生-----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叙事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很多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更差,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造成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小学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小学教育的质量或体现在学业成绩或体现在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上,如孩子学习成绩好,特长突出,但是这一切外在的结果,都需要一个内因起决定性作用,那就是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尤其应该注意养成教育的培养。
李越是我们班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我还清楚地记得刚开学的时候,她用那甜美的声音向我问好。
她开朗活泼,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让她做小组长,可是开学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现她上课不够专心,学习习惯非常的差,动作也很慢,整天把自己搞得脏兮兮的。
对她进行批评也没什么大的作用,她依然如此,所以我让一个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好的学生去做她们组的组长。
虽然我把李越给换了下来,但是我觉得这个小姑娘是很有灵气的,我要帮助她。
有一次,我发现她喜欢在桌子上乱涂乱画,就很严厉的批评了她,可是过几天又发现她这样做了,我想我前几天刚刚批评她,怎么又这样了?我找来了她的家长,她的家长反映,在家里她也是这样的,写字桌上第一天刚擦干净,第二天又被她画了,她家长一直提醒她,可她还是改不了。
我想,这是她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不好,要慢慢的帮助她改掉。
不要小看这只是行为习惯不好,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习习惯。
因为我发现过几次,上课的时候她也会不知不觉地低下头去在桌上画画。
所以我就找一些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和她做同桌,以此来潜移默化她,我想通过学生影响和我的帮助,一定能把她的习惯培养好。
在给她换同桌的时候,我找她好好的谈了一次心。
告诉她,别的女孩子是多么的爱干净,学习成绩也是多么的优秀,要她向别人学习。
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子,经过我和她谈心之后,她就觉得自己把别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尽量让自己和别人做的一样好。
大班个案跟踪记录速度慢的孩子分析措施
大班个案跟踪记录速度慢的孩子分析措施分析:一、孩子在生活中速度慢的表现有哪些?同龄的孩子半小时就能完成的事儿,我家孩子磨蹭了两个小时都没做成;考试的时候写字速度太慢,题没做完就到了老师收卷的时间,导致成绩下降;体育课上赛跑,别人一马当先远超我家孩子,孩子就没了比赛的心情,不想再跑了……二、孩子的低效率,大部分是老师造成的。
错误1:代劳幼儿期是孩子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动作缓慢的儿童往往容易出现不灵活、不协调的行为表现,不及时改正的话,很容易影响孩子今后的身体和智力发展。
但现实中有很多孩子在探索“应该怎么办”时,老师没有耐心指导,而是直接代劳!造成孩子没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结果孩子不会做事或者速度缓慢,如:不会系扣子、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收拾玩具……正确方法:此时的老师不应太过勤劳,不该为了省时去代办孩子该做的事情,而应耐心等待孩子,给孩子做事的充足时间,指导孩子怎样做事效率快。
错误2:不断催促想想自己在专心做某事的时候,有人在耳边叨叨“你要做这个”、“你要做那个”“你要快点,再快点”……这些催促话语会打断我们的做事思路,还会影响情绪。
更何况是懵懂的孩子呢?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慢慢做事是一种天性,是孩子在探索未知、享受过程。
一个3岁的孩子可以连续观察一只河马两个半小时,发现好多爸爸妈妈发现不了的事情。
可是老师们往往并不理解,只是不断催促孩子“赶紧走吧,前面还有大老虎”、“再不去某某地中午就吃不上饭了”。
适度为孩子增加紧迫感是正确的,因为孩子在六岁以前,孩子缺乏对时间的认知,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提醒。
但是这种紧迫感不能过度,因为孩子的专注力本来就不如成人,如果在孩子做前一件事时就催促他赶紧做下一件事,甚至用更多事情来让他快一点,孩子的注意力反而会被分散,甚至在紧张之下不知道做什么,把手上的事情做得一团乱。
错误3:不愿让孩子接受拖沓的后果有些老师,她在面对“孩子很磨蹭”这个既定事实时,做出了“催促孩子”、“为孩子代劳”的选择,而不愿让孩子自然地完成这些事情,然后迟到。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晚了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晚了本文是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晚了文/优妈朋友老陈,当了近二十年的班主任,光高三就送了十几届。
高考结束那天,我问他:“今年你班里能出几个清华北大?”老陈晃着两根手指头,笑着说:“至少两个!”我调侃说:“这么自信?是不是搭眼一瞧,就知道谁能考上清华北大呀?”老陈笑道:“其实这些能考上好大学的孩子,确实是有点聪明,但如果仅仅是靠这点聪明,也到不了现在的水平。
他们在生活习惯习惯、学习方法上,一般都很有自己的一套,甚至连对学习的看法都跟一般学生完全不同!你不服不行。
”下面是老陈班里一个考上清华的男孩给学弟学妹们做的分享,我自己看完都觉得受益匪浅。
如果您家里有孩子正在上小学,那更该看看,因为很多重要的习惯和心态,必须从小学开始培养。
1、字迹一手烂字,很可能让孩子无缘重点高中,更别提好大学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考试在普及“电子阅卷”,高考、中考都是这样,有的地方甚至小升初考试都开始施行了。
但是别以为“电子阅卷”对书写的要求就降低了,相反,要求更严了。
如果孩子从小就写字不规范、下笔力道也没练好,那他的答题卡通过扫描仪扫进电脑时,几乎就是一团模糊。
阅卷老师连看都看不清,咋给你分?所以,从小就好好练字吧,一手漂亮、规范的书写不仅仅能让卷面整洁,还能一定能程度上加快书写速度,让你在中考、高考这样书写量极大的考试中取得优势,不至于答不完。
2、拖延成绩差的孩子,99%都是拖延症!能拖到明天做的事,绝对不会今天做;假期里能先玩的,绝对不会先写作业。
拖延症的坏处在于,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不但学习上拖拖拉拉,生活上也会变得磨磨蹭蹭。
那么,孩子的拖延症一般都是怎么染上的呢?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人格教育》书中的一句话:“一个有拖延习惯的儿童背后,总有一个事无巨细为其整理收拾的妈妈”。
三大恶习毁了孩子一生,家长不能纵容
三大恶习毁了孩子一生,家长不能纵容闻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目的确实是培养适应。
适应的力量是庞大的,一个人的日常活动,90%都在不断重复原先的动作,适应动作是潜意识,无需大脑摸索,无需用意志去操纵。
叶圣陶先生把“适应”和一个人的“能力”联系起来:走路和说话是人人具备的两种差不多能力,这是因为我们从小就适应了,不管哪一种能力,要达到适应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比如,张三经历力不强,确实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事物记下来的适应,李四表达能力不行,确实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适应。
因此,适应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
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因此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适应。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对适应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认为:“好适应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那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能够享用它的利息;而坏适应是道德上无法还清的债务,这种债务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成一种适应;播下一种适应,收成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成一种命运。
”这确实是说,适应能够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幼儿时期是人一辈子的起步时期,同时也是各种行为适应的养成时期。
我们家长应该重视小孩良好适应的培养和熏陶,比如,生活适应、待人适应、阅读适应、劳动适应,等等。
关于如何样培养好适应,育儿专家都有专门多经典的著作,我不罗嗦了,也许以后会总结一些具体的实例。
今天,我想说几个“反面教材”,不良适应,对人的一生的负面阻碍也是难以估量的。
(1)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就要发泄情绪,甚至动手打人。
我们和几个朋友一起外出旅行,其中一个朋友的小孩5岁,仅仅相处了三天,这男孩的火爆脾气,让所有人都崩溃了!看电视时,他说要看少儿频道,他妈妈只只是慢了一秒钟的时刻,他难道抓起遥控器舍命往电视机上砸去,一边还撕吼尖叫;吃晚饭时,他喝了专门多饮料,他妈妈说不能喝太多,结果他难道一巴掌打在了妈妈的脑袋上,还义正词严地哭喊;朋友们一起打扑克,他想玩,就单独给了他和笑笑一副,谁知他不领情,非要玩大人的,一怒之下把整桌东西都掀翻了……别人的小孩,我可不能干涉。
造成孩子慢吞吞有哪些原因,家长该如何应对孩子的慢性子?
造成孩子慢吞吞有哪些原因,家长该如何应对孩子的慢性子?1、注意力不集中孩子慢吞吞常跟着“漫不经心”一起出现,因为漫不经心所以显得动作慢。
此外,有些孩子之所以慢吞吞,是因为注意力分散度低,当他专注于一件事时,无法一下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大人交代的事情上,如看电视时叫他去收拾玩具。
有时才听大人把事交代完,又被另一件事吸引过去,这是注意力高度分散,所以,不仅无法用心完成大人交代的指令,还很快忘了前面的叮咛。
2、操之过急父母过于心急,经常是一个指令出去,就要孩子马上做出回应。
然而每个孩子发展不太一样,有的孩子动作发展较快,有的则思考方面较快,当孩子的思考动作协调不是很好,而家长却又要求严格,超出孩子动作能力时,家长会认为孩子慢吞吞,而孩子却认为他已经很快了。
家长和孩子的标准不一样,常是求好心切的家长认为孩子慢吞吞的主要原因。
3、缺乏兴趣孩子对他有兴趣的事动作就很快,没兴趣的事就慢吞吞,如今天要去动物园玩,他可以在3分钟内穿好衣服、袜子,还反过来催大人。
如果换成要他去收拾地上玩具的话,他就开始慢吞吞,任你三催四请,直到你急得要发火了,孩子的动作才稍微快一点。
4、天生气质外向的孩子其反应表现常是积极、勇敢、乐观活泼的个性,对一些学习活动总是充满好奇心;相反的,内向的孩子却表现出畏缩、害怕、害羞、沉默的个性,且不愿意与别人互动。
了解孩子的个别差异,给予不同的协助,才能让孩子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并增进其学习智能。
家长该如何应对孩子的慢性子?人的气质特征有很大的先天因素,有些孩子天性就是慢性子,做事效率低,做什么都很慢。
这些孩子的慢是天性,妈妈在接受孩子个性的基础上要多鼓励孩子,千万不能责骂和嘲笑孩子,也不必一味地想改变孩子的本性。
但是,如果任孩子这样慢下去,将来孩子事事都落在别人的后面,也会让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在尊重孩子、宽容孩子的前提下,有必要对孩子的慢性子进行调教。
在调教之前,必须对孩子“慢性子”的形成分析一下,除了先天因素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
家访案例:如何对做作业很慢的学生进行家访
如何对做作业很慢的学生进行家访家访案例:一、基本情况小吴,男,12岁,做作业速度特别慢,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低下。
据我观察,小吴在学校完成当堂作业时总是磨磨蹭蹭,拿作业本、找文具、订正作业等都比其他同学“慢半拍”,写作业时总是东瞧瞧西摸摸,很难进入状态,且质量不高。
父母也反应其在家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要先完成其他无关紧要的事情,被父母三申五令后才不情不愿地开始写作业,每天得到很晚才能休息,周末更是要等到周日晚上才匆匆忙忙赶作业,自制力差。
二、原因分析小吴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他一、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在家专门照顾他。
写作业时母亲总是陪在小吴身边,只要小吴做题速度慢一点,急性子的母亲就会催促他,或帮他读题目,或帮忙擦橡皮擦,或指责他“快点写,别磨蹭!”,甚至检查作业、整理书包等事情都由母亲代劳。
渐渐地,小吴总是“懒得思考”,在对母亲产生依赖性的同时也开始厌烦写作业,时常做点小动作、开小差消磨时间,等到迫不得已的时候再匆匆忙忙胡乱写几个。
后来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督促他,经常一味指责孩子“就知道看电视,作业写完了吗?”;“快去写作业!不然的话要你好看!”;“你就不能好好写作业吗?”……久而久之,小吴写作业的速度变得越来越慢。
三、家访过程与策略首先我通过电话向家长反映小吴在校的详细情况,同时了解小吴在家的具体表现,通过倾听和交流,使家长意识到小吴的问题主要由孩子和家长两方面原因造成,对此家长自身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正是由于家长平时缺少耐心,脾气过于急躁,才会让孩子觉得烦躁,孩子被批评的次数多了又得不到肯定反而觉得无所谓了,而家长有时候威胁孩子“不好好写作业就怎样怎样”并没有真正实施,导致孩子知道父母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即使写得慢一些也没有关系,于是更不把作业放在心上。
想要改掉小吴的不良习惯,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孩子一段时间养成好的习惯。
与家长达成初步共识后,我来到小吴家里,针对孩子的问题和家长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并给予一定的建议:(一)停止催促,坚持表扬。
孩子不做家务的理由与原因有哪些
孩子不做家务的理由与原因有哪些做家务对孩子来说往往不过是一种新游戏,所以要很新鲜有趣才行。
但一旦他们发现这些家务在重复,很无聊,他们就会躲得远远的,对父母的要求充耳不闻。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孩子不做家务的理由,希望能帮到你。
孩子不做家务的理由1、强制的责任让孩子变得逆反。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做一些事情,最好用夸奖、认同、支持和鼓励等情绪来代替“责任”这类有压力的词,如果我们总是使用家长权威,孩子可能在长期的强制下会变得拒绝甚至逆反。
2、孩子的成绩遭到轻视或者否定。
我们在要求孩子帮忙做家务的时候,总免不了担心孩子会帮倒忙。
这种担心无意识地通过我们的语气和态度以及不耐烦透露出来,让孩子觉得他们的帮助是不重要的、附加的。
比如,孩子动作慢一点,我们就会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尤其是当我们着急的时候,总是说:“算了,让我来吧,这个你做不了!”甚至我们在帮孩子们整理他们乱七八糟的玩具时,也会在他们面前展示出:你看我比你快多了。
在孩子们的眼中,似乎没有多少长期帮忙做家务的理由,因为成年人做得更快,而且更好:摆餐桌、洗碗、打扫,还有倒垃圾,所有这些活儿成年人都会轻而易举地完成,好像让孩子帮忙只是给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似的。
而孩子们都是敏感的,即便是很小的孩子也能够非常清楚地感觉到他们对我们的帮助是否真的被需要。
如果他们看不到自己被需要或者被肯定,自然也就丧失了对这件事的兴趣。
孩子做家务的好处第一:做家务,是一种自理能力很多家长在紧张而密集的早期干预中投注了很多心力与期待,希望孩子赶紧赶上同龄人,最好是能够突然某一天迎来突飞猛进的爆发,最后变成众多普通孩子中的一名。
这的确是早期干预的意义所在:在孩子高速发展的时候给予重复的教育训练,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正因如此,圈内很多资深家长和知名医生,都建议家长们在早期干预一定要训练的项目是: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指的是一切孩子在生活中能照料自己的行为。
家长往往认为,这狭义地指孩子洗脸刷牙,穿衣睡觉,吃喝拉撒等相关的行为,全部指向一个人最基础的生存需求。
浅析幼儿拖延现象成因及应对策略
幼儿教育2019 年 3 月40浅析幼儿拖延现象成因及应对策略张 璐(华中师范大学幼儿园 湖北武汉 430079)一、幼儿拖延的表现“磨蹭鬼”是大人对那些做事慢慢吞吞、拖拖拉拉的幼儿的形容。
在每天入园和离园的时候,往往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家长在旁边一直催促,或是满脸的干着急,幼儿却全然不理会家长的焦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慢慢悠悠。
作为老师,我时常被家长问“我的孩子这么磨蹭,怎么办?”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在班里真的有好几个小“磨蹭鬼”。
[1]格格(化名)是一名小班的女孩,每天早晨来到教室后,她都要花上好一阵子才能完成洗手、喝水、放杯子的过程,吃早饭的时候一边吃一边四处瞅瞅看看,或是发呆,等其他幼儿吃完,她就和吃完早饭的幼儿聊天。
[2]小科(化名)是中班的男孩子。
早晨妈妈急匆匆把他送到教室门口后,就开始了漫长而不耐烦的等待:小科先是双手撑在鞋柜上向教室里张望,等教室里的小朋友发现他,他就高兴地挥手和小伙伴打招呼。
在妈妈的多次催促下,他开始慢悠悠地换鞋,到最后妈妈实在受不了了,说:“你快点换,我走了。
”丢下他转身去上班了。
这时的小科仍旧不紧不慢地换鞋,穿好鞋后坐在鞋凳上发呆。
阿恒(化名)也是一名中班的男孩,他吃饭的时候常常把饭含在嘴里不咀嚼,这种习惯导致他总是吃到最后一个。
午睡起床后,阿恒会坐在小板凳上发呆,直到所有的幼儿都穿好了衣服,他往往还在发呆。
[3]二、幼儿拖延现象的原因每个幼儿都是家长的“掌中宝”“心头肉”,大多数家长认为,幼儿年纪小,能力有限,包办比让幼儿自己做更有效率、更稳妥、更省心安心,于是幼儿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被代劳了。
但是,当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后,进到人生中第一个小小的“社交圈”,许多家长发现了自家幼儿的问题,因此部分家长开始着急,催促幼儿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
但结果往往是越催越慢,越慢越催的恶性循环。
所以要想真正改变幼儿的拖延现象,还要从根本上了解幼儿拖延的原因。
[4] 1.家庭教养方式的问题前面说到,在家长的安排和包办下,幼儿习惯了“被安排”的生活。
浅谈隔代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
浅谈隔代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指导研究内容提要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很多人把孩子留在家里让老监护抚养,这样难免造成了隔代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家庭现状问题.在祖辈家长与父辈家长之间,在隔代教育家庭中,祖辈家长与父辈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就会出现了一些分歧现象,偶尔还会发生矛盾冲突也不少见。
主题词认识理智责任理解隔代教育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
教育孩子关键不在于谁带,主要在于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父母有责任抚养教育孩子,即使有老人的帮忙,也要多和孩子交流、沟通,以弥补老人教育孩子的不足。
父母和祖父母的教育常会发生冲突,因此需要不断沟通。
遇到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不妨避开孩子,找个时间和老人好好谈谈,多与老人交流新的教育理念、方法.一、统一认识求同存异由于出生与成长的环境和时代有着显著的差异,两代人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自然也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比如,年轻一代可能更注重宝宝智力培养、个性发展,他们往往会更多地向宝宝传递知识,给他更多自由,让他自由探索;而祖辈们则更看重道德教育,可能就会给宝宝更多的约束.在教育宝宝的事情上尽管两代人的教育理念不同,但要尽量平心静气多一些沟通,多一些理解,只有统一认识,才能避免在宝宝面前暴露分歧,防止宝宝利用这种分歧要挟父母或者祖辈,引发更多的问题的产生。
父母们应尽量多向祖辈请教,多一些温和的沟通,而祖辈们最好利用各种渠道多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用发展的眼光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充实、完善自己。
有时面对孩子的偏食,家庭中每一位成员必须建立“统一战线",形成“合力育儿"。
如宝宝挑食时,作为奶奶的不能没有原则的迁就孙子的不合理要求,甚至指责儿媳对宝宝的教育。
假如我是宝宝的奶奶,面对孙子的目光,首先应态度鲜明,对孙子表明自己的观点:多吃蔬菜,才能使自己的身体更健壮。
积极鼓励孩子多吃蔬菜,当好儿媳的配角。
如果“这一招"仍然无效的话,那么与其在孩子面前与宝宝妈妈“对着干”还不如暂时回避,使宝宝失去一个支撑他的“靠山”。
解决孩子拖拉磨蹭的办法
解决孩子拖拉磨蹭的办法!1、帮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制定互相监督计划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也因为他还没有时间观念,他不知道时间对他来讲意味着什么,因此,培养时间意识对磨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要想办法使孩子认识到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要想办法让孩子明白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的道理,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十分珍惜时间的故事,还可以在孩子的卧室里张贴一些名言警句来提醒孩子。
另外,与孩子一起讨论磨蹭的害处也必不可少,家长要明确向孩子指出磨蹭是有害终生的坏习惯,一个做事磨磨蹭蹭的人会白白浪费许多时间,这样的人不仅做事效率不高,而且还会被现代社会所淘汰。
孩子为何总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首先,帮孩子认识磨蹭给他自己和父母都带来不好的后果,让他接受意见并表示愿意改正。
接着,与孩子一起制定了一个互相监督的计划,让他监督自己有没有磨蹭现象(父母一方参与,一方当),裁判记录结果并及时报告。
双方一起制订生活日程表,记录每天早晨穿衣、盥洗、吃饭等所用的时间,一段时间后看有没有进步(为了维护他的积极性,父母常让孩子赢),孩子为自己的进步而高兴,就会主动加快自己的做事速度,时间观念也加强了。
2、停止催促,坚持表扬;多一些鼓励和奖赏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喊,不断的催促,结果感觉是越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慢,家长就更生气。
我们应该换一个思路:发现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时,就表扬。
表扬和鼓励比批评和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孩子的积极动机,孩子受到的表扬越多,对自己的期望也就越高。
一般的孩子都较为看重来自外界的承认或认同,所以,要想让孩子不再那么磨蹭,父母改变对孩子的评价是必须的。
如果父母能经常对孩子说:"你如果再快一点儿就更出色了","你现在比过去有进步了","你看你做的多快","做的真棒,加油啊","真好,现在用不着老提醒你了",孩子便会受到正面的外部刺激,而这些真诚的鼓励是能够打动孩子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下次做事就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快点儿。
浅谈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浅谈中小同学的养成教育浅谈小同学养成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 小同学已进入独生子女年代, 学校同学的养成教育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新课题。
现在的小同学识别能力较差, 模仿能力极深, 一些社会上流传过的脏话、痞话、以及不文明的行为, 可以毫不顾忌地说, 待人长幼不分。
很多同学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 在家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 连作业写完了, 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
造成同学做事动作磨蹭, 有始无终, 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面对现状, 学校要不断提升养成教育的质量, 仅靠单纯的几个制度是远远不够的, 关键是要让社会、家长、同学从思想上熟悉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以己之见, 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古人曰: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培养同学合格的行为习惯必必需要求同学从点滴小事做起。
为什么不少同学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 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同学在校内学雷锋做好事, 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因此, 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境地, 必需要从同学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
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 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 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 上学衣帽整齐, 佩戴好红领巾……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 其实是踏踏实实的素养基础,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 所以养成教育必必需从小从点滴抓起。
二、养成教育要抓好同学的行为训练。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 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 要抓好同学行为的训练, 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养成一个合格的习惯非一日之功, 必需要长期抓, 持之以恒, 切不可“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因为“习惯成自然〞是必需要时间的, 要持之以恒, 要有耐性。
有些教师对同学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 二次仍收效不佳, 便灰心无辄了。
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 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痉的过程。
家有慢节奏的孩子怎么办的读后感
家有慢节奏的孩子怎么办的读后感早上眼看要迟到了,孩子的书包还没收拾好,家长催促了几遍,还是慢慢腾腾,家长急得想发火。
晚上孩子做作业磨磨蹭蹭,拖到十一二点作业还没完成,让家长感到崩溃。
非常理解家长的心情,如果孩子慢节奏,的确给生活造成很多麻烦,家长很焦虑,但是别着急,一定是有办法解决的。
6至12岁的孩子慢节奏,该怎么引导教育呢?一、首先我们要分析孩子慢节奏的原因有哪些,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环境因素影响到孩子的专注力而导致孩子慢节奏。
如做作业慢,是不是孩子的书桌上放了杂物、玩具,或周围有人走来走去,或是客厅里电视的声音很大等。
这个年龄的孩子虽然比幼儿时期的专注力高一些,但是在充满诱惑的环境里还要专心作业,对于孩子来说是很困难的。
环境的干扰打断了孩子的思路,不利于孩子专注力的培养。
2、孩子能力不够导致的慢节奏。
孩子在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时会无意识地拖延,而不是故意而为。
如做作业慢,我们要细致分析具体困难在哪里,如果是写字速度慢造成作业完成慢,可以专门让孩子练习写字,练习在规定时间内写完多少字,并及时给予鼓励。
如果是因为不会审题而造成作业完成慢,那就要训练孩子读题审题,把题目意思理解清楚之后再做题。
3、孩子被家长催促和控制而产生消极心理而导致的慢节奏。
有时孩子动作慢时,家长会反复催促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且越催越慢。
有的家长看孩子动作慢,干脆自己亲自上阵替孩子做了。
6至12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和成就动机,如果家长总是这样做,孩子要么逆反要么被动接受,这样不利于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4、孩子没有时间概念而导致慢节奏。
有的孩子早上总是赖床,喊他,他说再睡一会儿,这个“一会儿”在家长的概念里可能是5分钟,在孩子的概念里可能就是一个小时。
他对时间没有准确的概念。
二、慢节奏的孩子怎么引导和教育,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营造干净、整洁、安静的环境。
孩子的书桌上堆满了手工作品、玩具、电话手表等东西,家长可以跟孩子商量,告诉他书桌太乱会影响他的注意力和学习,然后鼓励孩子自己把书桌收拾干净,同时,尽量让孩子在一个安静的房间做作业,家长在客厅也不要大声说话或看电视,最好在孩子的学习时间,自己也能看看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因为身教大于言教。
如何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如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一般说来,孩子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从影响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性格等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看,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孩子的真正“启蒙教师”是自己的父母!家长作为孩子最亲的人和“第一启蒙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显得更为重要。
一、家长要以身作则,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在孩子们用询问的眼光注视世界,同时,认识着世界的时候,在他的眼中最常见到的,是父母!父母的言行正表达着他们自己的人生态度。
父母总是最先被孩子无条件认定的,于是并无意识的便成了孩子模仿的对象。
因此,作为家长事事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以堂堂正正的人的形象,留在孩子心目中。
堂堂正正的人应该是一个正直的人、有责任心的人、言行一致的人、守时惜时的人……那种贪婪、自私、斤斤计较、欺善怕恶、吹牛、违犯法纪、缺乏爱心的是最损害形象的,一旦印入孩子心中,不但难以磨灭,而且还是今后和父母产生情感障碍的潜在诱因。
同时,又常是导致孩子自悲、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病态性格的原因之一——他因为有这样的父母而感到羞愧,自觉低人一等。
另外,还要敢于在孩子面前认错,那种认为认错就意味着降低威信,于是强词夺理硬辩,甚至以打驾手段镇住孩子的作法是最愚蠢的,最失成信的,在孩子心理会刻下失望、伤心和轻视,从而形成自卑封闭的性格。
因此,要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做好孩子的“启蒙教师”。
二、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三四岁之前是宝宝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从出生那天起,孩子就开始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应对生活的挑战,最初他们主要依靠先天反射,以后慢慢尝试和模仿新的办法,一点一点建立起独特的行为模式。
宝宝的每一个举动都会产生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反馈回来,促使宝宝维持或者改变行为方式,这样一个过程不断重复,印刻在孩子的脑子里渐渐就会形成习惯。
人的行为有一种定式倾向,就是喜欢用熟悉的动作、语言和思维去处理事务,因为熟悉的办法最省力,小孩子也不例外。
孩子磨蹭,由父母造成
孩子磨蹭,由父母造成早上,对于父母来说是紧急的,但看着孩子的慢动作,比如缓慢地起床、缓慢地穿衣……父母恨得肚肠都发痒了,连着催孩子快点,可孩子往往照旧我行我素。
这个场景信任不少父母都遇到过,都有同样的苦恼:孩子动作太慢,做事磨磨蹭蹭、消耗不必要的时间,而且是屡教不改。
应付“磨蹭”,单纯地着急并不能解决问题,还得想个法子耍点“手段”。
首先,父母需要仔细辨别和推断缘由后,再对孩子的慢性子进行调理。
1、动作缓慢的孩子的神经类型往往属于相对安静而缓慢型,这是孩子一生都不能转变的先天气质,父母对孩子的气质只能接受并因势利导。
2、有的孩子天生大气,较为成熟,三思而后行,做事的过程中想法很多,所以也会因慎重仔细而动作缓慢,这样的效率反倒会特殊高。
对此,3、动作不娴熟是动作缓慢的一个重要缘由,孩子还小的时候,神经肌肉的活动还不协调,所以做事的时候要特殊缓慢才能做得好,把持得住,作为父母,有必要关怀孩子经常创设熬炼动作的情境,以便于孩子的神经肌肉得到准时的协调进展。
4、没有时间紧迫感是动作缓慢的另一个重要缘由,由于孩子并不知道假如他把一件事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也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此时,父母可以为孩子设置嘉奖,让孩子感受到高效率地做事能得到很好的回报。
5、包办出来的“磨蹭”。
对于几岁的孩子,妈妈觉得与其让他自己做事情,还不如帮他做更省时省力,但这种包办代替恰恰剥夺了孩子熬炼的机会,时间长了,孩子一旦养成习惯,他的惰性也会因此越来越强,没有自理的愿望,对自己没有责任心。
其实,孩子动作缓慢只是相对的,或许孩子或许表现很不错了,但还是没有达到成人的期望值,有时也是由于对成人的要求没有作出足够的反应,成人就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太磨蹭,所以,对孩子的要求,应考虑孩子的实际年龄特点。
磨蹭无疑会铺张掉许多时间。
尤其是当幼儿园老师反映自己孩子跟同龄人相比显得动作缓慢,父母就应加以重视了。
由于幼儿期是动作进展的重要时期,动作缓慢的儿童往往简洁消逝不灵敏、不协调的行为表现,影响今后的身体和智力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做事磨蹭,吃饭、写作业都非常慢,怎么办?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东城区东交民巷小学校长王文利表示,孩子动作慢,如果伴着专注、有序、细致也不是一件坏事。
相反,孩子做事动作慢,同时伴有不专注、无序、无责任感等问题,的确该引起家长的注意。
孩子动作慢或自理能力差与家长有直接的关系。
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度关注、关心,能代劳的一定帮忙,造成孩子的懒惰、无序,以至于动手能力差、做事动作慢也是自然。
要想改变应从孩子与家长双方入手。
案例:我是一名8岁女孩的妈妈,我的孩子文静可爱,就是做事太磨蹭,吃饭、写作业等等都非常的慢。
这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如何能帮助孩子改掉磨蹭的习惯呢?
专家观点
东城区东交民巷小学校长王文利:作为家长很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各个方面都能很好发展,最好能胜人一筹,只有这样,自己的心里才踏实。
其实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不断超越的过程。
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面对孩子做事情动作慢这一现象,一定要综合分析,要辩证地看待。
如何帮助孩子动作快起来?根据以往的经验,家长要认真分析孩子出现问题的成因,对症下药。
建议一:物质准备营造氛围
家中要买一个计时器,时钟摆设在房间明显的位置或孩子的房间,树立孩子的时间观念。
要在家中明显的位置设立一个提示牌,把孩子自己的承诺或家长对他的要求明确写出。
及时提示,不断强化要求,还可以利用提示牌把孩子的表现及时反馈。
建议二:生活入手教会方法
孩子动作慢一定会表现在学习、生活中。
孩子动作慢或自理能力差与家长有直接的关系。
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度关注、关心,能代劳的一定帮忙,造成孩子的懒惰、无序,以至于动手能力差、做事动作慢也是自然。
要想改变应从孩子与家长双方入手。
首先家长在思想上重视,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树立自己管理自己的意识,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自信与成功。
其次,要帮助孩子在
生活中找一个简单易做的事情,并教给孩子做事的方法,放手让孩子大胆实践,引导孩子加快速度、做事有序。
如自己收拾书包这件事,家长要为孩子准备几个不同色彩的学具袋,让孩子把同一学科的书、本放在同色学具袋中,这样找起来方便,整理起来也就有序、简单了。
同时整理书包时用上计时器,记录下所用时间,定期比较及时总结,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这样孩子的动作速度就会加快。
建议三:制定计划培养责任
树立孩子的责任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定出计划及规定出完成任务的时间。
孩子做事慢的原因有许多,关键在孩子自身。
平日里经常见到家长急得不得了,为孩子的事忙得团团转,孩子仿佛与此事无关,像个局外人一样。
这样长此以往,孩子无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后果更加不可想象。
家长不妨尝试让孩子自己写下自己的需求,调动孩子的内驱力,针对自己的问题制定出近期目标与努力方向,并大胆表达实现后的愿望,如早上洗漱时间10分钟内完成等,一次不要多,一两条即可,家长和孩子都要确认,便于随时提醒,不断强化。
对于孩子的进步家长要及时表扬、遵守承诺,满足孩子的一个心愿。
慢慢孩子的动作速度会有所提高,同时孩子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也会提升。
总之,孩子的教育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奥的问题。
作为家长要学习简单的教育方法,用发现的眼光赏识孩子,积极鼓励,强化正确的行为,少提及错误。
记住好孩子是夸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