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201-94防洪标准
《防洪标准》(GB50201-94)
防洪标准Stamdard for flood control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____年1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防洪标准》的通知建标[1994]369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防洪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防洪标准》GB50201-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水利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四年六月二日1 总则1.0.1 为适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的防洪要求和防洪建设的需要,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防洪安全,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制订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乡村、工矿企业、交通运输设施、水利水电工程、动力设施、通信设施、文物古迹和旅游设施等防护对象,防御暴雨洪水、融雪洪水、雨雪混合洪水和海岸、河口地区防御潮水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
1.0.3 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以防御的洪水或潮水的重现期表示;对特别重要的防护对象,可采用可能最大洪水表示。
根据防护对象的不同需要,其防洪标准可采用设计一级或设计、校核两级。
1.0.4 各类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根据防洪安全的要求,并考虑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论证确定。
有条件时,应进行不同防洪标准所可能减免的洪灾经济损失与所需的防洪费用的对比分析,合理确定。
1.0.5 下述的防护对象,其防洪标准应按下列的规定确定:1.0.5.1 当防护区内有两种以上的防护对象,又不能分别进行防护时,该防护区的防洪标准,应按防护区和主要防护对象两者要求的防洪标准中较高者确定。
1.0.5.2 对于影响公共防洪安全的防护对象,应按自身和公共防洪安全两者要求的防洪标准中较高者确定。
1.0.5.3 兼有防洪作用的路基、围墙等建筑物、构筑物,其防洪标准应按防护区和该建筑物、构筑物的防洪标准中较高者确定。
《防洪标准》(GB50201-94)
防洪标准Stamdard for flood control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5年1月 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防洪标准》的通知建标[1994]369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防洪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防洪标准》GB50201-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水利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四年六月二日1总则1.0.1为适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的防洪要求和防洪建设的需要,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防洪安全,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制订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乡村、工矿企业、交通运输设施、水利水电工程、动力设施、通信设施、文物古迹和旅游设施等防护对象,防御暴雨洪水、融雪洪水、雨雪混合洪水和海岸、河口地区防御潮水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
1.0.3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以防御的洪水或潮水的重现期表示;对特别重要的防护对象,可采用可能最大洪水表示。
根据防护对象的不同需要,其防洪标准可采用设计一级或设计、校核两级。
1.0.4各类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根据防洪安全的要求,并考虑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论证确定。
有条件时,应进行不同防洪标准所可能减免的洪灾经济损失与所需的防洪费用的对比分析,合理确定。
1.0.5下述的防护对象,其防洪标准应按下列的规定确定:1.0.5.1当防护区内有两种以上的防护对象,又不能分别进行防护时,该防护区的防洪标准,应按防护区和主要防护对象两者要求的防洪标准中较高者确定。
1.0.5.2对于影响公共防洪安全的防护对象,应按自身和公共防洪安全两者要求的防洪标准中较高者确定。
1.0.5.3兼有防洪作用的路基、围墙等建筑物、构筑物,其防洪标准应按防护区和该建筑物、构筑物的防洪标准中较高者确定。
国家标准《防洪标准》
当平原区滨海区的水库枢纽工程挡水建筑物的挡水高度高于15m且上下游最大水头差大于10m时其防洪标准宜按山区丘陵区的规定确1033土石坝一旦失事将对下游造成特别重大的灾害时1级建筑物的校核洪水标准应采用可能最大洪水或100001034土石坝一旦失事将对下游造成特别重大的灾害时21035混凝土坝和浆砌石坝洪水漫顶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时1级挡水和泄水建筑物的校核洪水标准经过专门论证并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可采用可能最大洪水或100001036低水头或失事后损失不大的水库工程的1级挡水和泄水建筑物经过专门论证并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其校核洪水标准可降低一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
1.0.11 按本标准规定的防洪标准进行防洪建设, 经论证确有困难时,在报请主管部门批准后,可分期实 施、逐步达到。
1.0.12 各类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除应符合本标 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
2术 语 2.0.1 防护对象 flood protection objects 防洪保护对象的简称,指受到洪(潮)水威胁需要进 行防洪保护的对象。 2.0.2 防洪保护区 flood protection area 洪(潮)水泛滥可能淹及的、需要防洪工程设施保护 的区域。 2.0.3 防护等级 grade of flood protection 对于同一类型的防护对象,为了便于针对其规模或性 质确定相应的防洪标准,从防洪角度根据一些特性指标将 其划分的若干等级。
水利工程等级划分及规模标准
工程等别
Ⅰ Ⅱ Ⅲ Ⅳ Ⅴ
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
主要建筑物 次要建筑物来自132
3
3
4
4
5
5
5
临时性水工 建筑物级别
4 4 5 5
➢ 注:失事后损失巨大或影响十分严重的水 ➢ 利水电工程的2~5级主要永久性水工建 ➢ 筑物,经过论证并报主管部门批准,可 ➢ 提高一级;失事后造成损失不大的水利 ➢ 水电工程的1~4级主要永久性水工建筑 ➢ 物,经过论证并报主管部门,可降低一 ➢ 级。
级别
Ⅰ
Ⅱ
Ⅲ
Ⅳ
Ⅴ
过水流量 (m3/s)
>300
300~100
100~20
20~5
<5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规定,堤 防防工程的级别应其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确 定,防洪标准按94国标,并依据防护区内防
洪标准较高防护对象确定
防洪标准 【重现期 ≥100 (年)】
堤防工程及别 1
<100
≥50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JJ50-92规定,城市等别 应根据保护城市的重要程度和人口数量划分为四等
城市等别
分等指标 重要程度 城市人口(万人)
一
特别重要
≥150
二
重要城市
150~50
三
中等成
50~20
四
小城市
≤20
注: 城市人口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 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1~0.1 300~50 5~0.5
30~3 2、3级 50~20 5~0.5
500~150
<0.1 <50 <0.5 <3 4、5级 <20 <0.5
翻板闸设计说明
翻板闸设计一、设计依据1、工程等级及标准XX县XXXX拦水坝工程位于尧坝镇郊,根据新农村规划布局,新增水系上、下游处分别设置二座拦水坝,坝高均为4m。
根据水文特征,选择坝型为翻板闸坝。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本工程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工程级别为5级。
该水系为了改善新农村水环境,建二座翻板坝工程,该工程不承担防洪及保护人口的任务。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JJ50-92)和,《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结合业主要求,翻板坝工程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洪水,翻板坝工程为Ⅴ等,主要建筑物、临时建筑物皆按5级设计。
2、设计主要采用的规范1)《防洪标准》(GB50201—94)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3)《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4)《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5)《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6)《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7)《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JJ50-92)二、计基本资料1、设计水位、流量设计流量(p=10%):62.3 m3/s。
闸上水位:(p=10%):313.43m。
2、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工程区域内地震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相应地震烈度为6度,根据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本工程不进行抗震计算。
3、计算参数a)建筑材料容重混凝土 24 KN/m3;钢筋混凝土 25 KN/m3;水 10 KN/m3;浆砌石 23 KN/m3。
b)闸室稳定计算闸基混凝土与基岩之间摩擦系数f=0.25;闸基允许承载力[R]=400kPa。
三、设计要求1、闸基允许渗流坡降闸基坐落在基岩上,基础不存在渗透破坏。
主要防渗问题为两岸绕渗问题。
在两侧堤防挡墙处设置反滤及排水。
2、闸室稳定及基底压力要求1)闸室基地压力①计算公式:WM AG P ∑∑±=max min式中maxmin P —闸室基底应力的最大值或最小值(kpa )∑G —作用在闸室上的全部竖向荷载(包括闸室基础底面上的扬压力在内,kN )∑M —作用在闸室上的全部竖向和水平向荷载对于基础底面垂直水流方向的形心轴的力矩(kN.m ) A —闸室基底面的面积(m 2)W —闸室基底面对于该地面垂直水流方向的形心轴的截面矩(m 3) ② 规范要求a 、在各种计算情况下,闸室最大基底应力不大于地基允许承载力b 、在非地震情况下,闸室基底不出现拉应力;在地震情况下,闸室基底拉应力不大于100kPa2)抗滑稳定① 计算公式——抗剪强度公式∑∑=HGf K c式中c K —沿闸室基底面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f —闸室基底面与地基之间的摩擦系数∑H —作用在闸室上的全部水平向荷载(kN )② 规范要求闸室、岸墙、翼墙基底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允许值四、泄洪闸工程设计1、闸门顶高程的确定根据石洞县城城区防洪要求、改善水环境的需要,并结合城市建设规划,确定拟建翻板闸门顶高程为313.00m(闸室底板高程为311.00m,闸门高2.0m)。
《防洪标准》gb50201-94
《防洪标准》gb50201-94防洪标准GB50201-94。
防洪标准是指为了预防和减轻洪水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规定的洪水防御工程的设计、建设和验收的技术规范。
GB50201-94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防洪标准的重要文件,它对防洪工程的设计、建设和验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是我国防洪工作的重要依据。
首先,防洪标准GB50201-94对防洪工程的选址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根据标准的规定,防洪工程应当在洪水泛滥区之外选择地势较高、土壤稳定的地段进行建设,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标准还要求在选址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环境、水文条件等因素,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
其次,防洪标准GB50201-94对防洪工程的设计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
标准要求防洪工程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洪水特点,合理确定工程的防洪标准和设计洪水位,确保工程在设计洪水条件下能够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的防洪效果。
同时,标准还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工程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性,尽量减少工程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提高工程的整体效益。
此外,防洪标准GB50201-94对防洪工程的建设和验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标准要求防洪工程的建设应当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建设过程中,应当进行严格的监控和验收,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中的质量问题,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标准还要求在工程建设完成后要进行全面的验收和评估,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并能够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防洪标准GB50201-94是我国防洪工作的重要依据,它对防洪工程的选址、设计、建设和验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我国的防洪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在今后的防洪工作中,我们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防洪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不断提高防洪工程的质量和效益,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防洪标准GB50201(可编辑修改word版)
防洪标准GB50201-94来源:广西水利厅时间:1995-01-011.防洪标准(G B50201-94)1.防洪标准(GB50201-94)防洪标准【副题名】:Standard for flood control【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主编【标准号】:GB 50201-94【颁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发布日期】:1994 年6 月2 日【实施日期】:1995 年1 月1 日【批准文号】:建标[1994]369 号【批准文件】: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防洪标准》的通知建标[1994]369 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 号文的要求,由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防洪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防洪标准》GB 50201- 94 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水利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四年六月二日【全文】:1总则1.0.1为适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的防洪要求和防洪建设的需要,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防洪安全,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制订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乡村、工矿企业、交通运输设施、水利水电工程、动力设施、通信设施、文物古迹和旅游设施等防护对象,防御暴雨洪水、融雪洪水、雨雪混合洪水和海岸、河口地区防御潮水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
1.0.3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以防御的洪水或潮水的重现期表示;对特别重要的防护对象,可采用可能最大洪水表示。
根据防护对象的不同需要,其防洪标准可采用设计一级或设计、校核两级。
1.0.4各类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根据防洪安全的要求,并考虑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论证确定。
有条件时,应进行不同防洪标准所可能减免的洪灾经济损失与所需的防洪费用的对比分析,合理确定。
1.0.5下述的防护对象,其防洪标准应按下列的规定确定:1.0.5.1当防护区内有两种以上的防护对象,又不能分别进行防护时,该防护区的防洪标准,应按防护区和主要防护对象两者要求的防洪标准中较高者确定。
GB50201-94防洪标准
《防洪标准》(GB50201-94)防洪标准Stamdard for flood control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5年1月 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防洪标准》的通知建标[1994]369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防洪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防洪标准》GB50201-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水利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四年六月二日1 总则1.0.1 为适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的防洪要求和防洪建设的需要,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防洪安全,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制订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乡村、工矿企业、交通运输设施、水利水电工程、动力设施、通信设施、文物古迹和旅游设施等防护对象,防御暴雨洪水、融雪洪水、雨雪混合洪水和海岸、河口地区防御潮水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
1.0.3 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以防御的洪水或潮水的重现期表示;对特别重要的防护对象,可采用可能最大洪水表示。
根据防护对象的不同需要,其防洪标准可采用设计一级或设计、校核两级。
1.0.4 各类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根据防洪安全的要求,并考虑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论证确定。
有条件时,应进行不同防洪标准所可能减免的洪灾经济损失与所需的防洪费用的对比分析,合理确定。
1.0.5 下述的防护对象,其防洪标准应按下列的规定确定:1.0.5.1 当防护区内有两种以上的防护对象,又不能分别进行防护时,该防护区的防洪标准,应按防护区和主要防护对象两者要求的防洪标准中较高者确定。
1.0.5.2 对于影响公共防洪安全的防护对象,应按自身和公共防洪安全两者要求的防洪标准中较高者确定。
防洪标准gb50201-2024
防洪标准gb50201-2024
一、标准概述
该标准的适用范围包括城市和城市建设区域的防洪工程设计、建设和验收。
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城市防洪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标准内容
1.总则:阐明了该标准的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以及防洪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2.土地利用规划和区域防洪规划:规定了城市防洪工程的规划范围、原则和内容,包括洪水概率设计年限、洪水风险评估和分级等级。
3.防洪工程排水系统:规定了城市防洪工程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基本要求和技术参数,包括河道整治、河道衬砌和泄洪工程。
4.防洪工程护岸和河道治理:规定了城市防洪工程护岸和河道治理的设计原则、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法,以保证护岸的稳定和河道的畅通。
5.建筑物的防洪设计:规定了建筑物的防洪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包括建筑物的抗洪标准、建筑物周围的防洪墙和防洪门。
6.防洪设施和装备:规定了防洪设施和装备的选择、布置和维护,包括水位测量设备、泵站和闸门等。
7.管理与运行:规定了防洪工程的管理与运行的要求,包括防洪工程的巡查、维护和修复等。
8.监督与检验:规定了防洪工程的监督与检验的制度和要求,以确保防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9.灾后恢复与重建:规定了灾后恢复与重建的流程和要求,以及防洪工程的改建和扩建。
10.责任与法律法规:规定了城市防洪工程的责任划分和法律法规的遵守要求。
三、标准重要性
四、结论。
防洪评价
防洪评价工程设计、校核洪水标准与相关规范符合行分析麻地沟水库设计洪水重现期为30年一遇(P=3.3%),校核洪水重现期为300年一遇(P=0.33%)。
《防洪标准》(GB50201-94)第6.1.1条规定:“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应根据其工程规模效益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分为五等,其等别按表6.1.1的规定确定”;第6.1.2条规定:“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水工建筑物应根据其所属枢纽工程的等别、作用和重要性分为五级,其级别按表6.1.2的规定确定”。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第2.1.1条和第2.2.1条中也指出:“水利水电工程的等别,应根据其工程规模、效益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按表2.1.1确定”;“水利水电工程的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级别,根据其所在工程的等别和建筑物的重要性,按表2.2.1确定”。
麻地沟水库属于山区水库,总库容130万m³,设计灌溉面积1.1万亩,下游防洪保护农田0.2万亩。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之规定,本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
本工程主要建筑物为大坝,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中表3.2.1:混凝土坝、浆砌石坝设计洪水重现期为50~30年一遇,校核洪水重现期为500~200年一遇。
根据本水库特点选用30年一遇设计,300年一遇校核。
综上所述,麻地沟水库采用的设计、校核洪水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工程建设对库区淹没影响及采取措施分析评价麻地沟水库属山区水库,主要以农田灌溉为主,水库淹没区均为基岩山区,无村庄、耕地,水库的修建对区域无影响。
工程建设对下游防洪影响及采取措施评价麻地沟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2.61km2,水库总库容130万m3,调洪库容18.2万m3,水库正常蓄水位641.2m。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第3.0.2条规定:人口密集乡镇企业较发达或农作物高产的乡村防护区,其防洪标准可适当提高。
防洪标准
防洪标准各种防洪保护对象或工程本身要求达到的防御洪水的标准。
通常以频率法计算的某—重现期的设计洪水为防洪标准,或以某一实际洪水(或将其适当放大)作为防洪标准。
在—般情况下,当实际发生的洪水不大于防洪标准的洪水时,通过防洪工程的正确运用,能保证工程本身或保护对象的防洪安全。
中国对已建防洪工程的防洪标准按国家标准GB 50201—94《防洪标准》执行;对保护对象的防洪安全,具体体现为防洪控制点的最高水位不高于保证水位,或流量不大于河道安全泄量。
防洪标准与工程本身或防洪保护对象的重要性、洪水灾害的严重性及其影响直接有关,并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相联系。
国家根据需要与可能,对防拱标准用规范予以规定。
在防洪工程的规划设计中,一般按照规范选定防洪标准,并进行必要的论证。
对特殊情况,例如洪水泛滥可能造成大量人口死亡等严重后果时,在经过充分论证后可采用比规范规定更高的标准。
如因投资、工程量、移民等因素的限制一时难以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时,也可以分期达到。
世界各国所采用的防洪标准各不相同,例如,日本对特别重要的城市要求防200年—遇洪水,重要城市防100年一遇洪水,一般城市防50年一遇洪水;印度要求重要城镇的堤防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其他国家的防洪标准大体在此范围内。
农田的防洪标准—般为防御10~20年一遇洪水。
澳大利亚一般农牧业只要求防3—7年一遇洪水。
美国密西西比河防洪规划采用的标准是按水文气象法作出的“计划洪水”,约相当于频率法的100年一遇洪水。
中国的防洪标准过去没有统一规定,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01—94《防洪标准》。
该标准对城市,乡村,工矿企业,交通运输设施(含铁路、公路、航运、民用机场、管道工程、木材水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含水库、水电站、灌排工程、供水工程、堤防),动力设施,通信设施,文物古迹和旅游设施等,分别不同规模、不同情况规定了应采用的防洪标准及处理有关问题的原则。
《防洪标准》(GB50201_94)
防洪标准Stamdard for flood control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5年1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防洪标准》的通知建标[1994]369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防洪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防洪标准》GB50201-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水利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四年六月二日1总则1.0.1为适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的防洪要求和防洪建设的需要,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防洪安全,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制订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乡村、工矿企业、交通运输设施、水利水电工程、动力设施、通信设施、文物古迹和旅游设施等防护对象,防御暴雨洪水、融雪洪水、雨雪混合洪水和海岸、河口地区防御潮水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
1.0.3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以防御的洪水或潮水的重现期表示;对特别重要的防护对象,可采用可能最大洪水表示。
根据防护对象的不同需要,其防洪标准可采用设计一级或设计、校核两级。
1.0.4各类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根据防洪安全的要求,并考虑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论证确定。
有条件时,应进行不同防洪标准所可能减免的洪灾经济损失与所需的防洪费用的对比分析,合理确定。
1.0.5下述的防护对象,其防洪标准应按下列的规定确定:1.0.5.1当防护区内有两种以上的防护对象,又不能分别进行防护时,该防护区的防洪标准,应按防护区和主要防护对象两者要求的防洪标准中较高者确定。
1.0.5.2对于影响公共防洪安全的防护对象,应按自身和公共防洪安全两者要求的防洪标准中较高者确定。
1.0.5.3兼有防洪作用的路基、围墙等建筑物、构筑物,其防洪标准应按防护区和该建筑物、构筑物的防洪标准中较高者确定。
《防洪标准》(GB50201-94)
防洪标准Stamdard for flood control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5年1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防洪标准》的通知建标[1994]369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防洪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防洪标准》GB50201-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水利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四年六月二日1总则1.0.1为适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的防洪要求和防洪建设的需要,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防洪安全,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制订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乡村、工矿企业、交通运输设施、水利水电工程、动力设施、通信设施、文物古迹和旅游设施等防护对象,防御暴雨洪水、融雪洪水、雨雪混合洪水和海岸、河口地区防御潮水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
1.0.3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以防御的洪水或潮水的重现期表示;对特别重要的防护对象,可采用可能最大洪水表示。
根据防护对象的不同需要,其防洪标准可采用设计一级或设计、校核两级。
1.0.4各类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根据防洪安全的要求,并考虑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论证确定。
有条件时,应进行不同防洪标准所可能减免的洪灾经济损失与所需的防洪费用的对比分析,合理确定。
1.0.5下述的防护对象,其防洪标准应按下列的规定确定:1.0.5.1当防护区内有两种以上的防护对象,又不能分别进行防护时,该防护区的防洪标准,应按防护区和主要防护对象两者要求的防洪标准中较高者确定。
1.0.5.2对于影响公共防洪安全的防护对象,应按自身和公共防洪安全两者要求的防洪标准中较高者确定。
1.0.5.3兼有防洪作用的路基、围墙等建筑物、构筑物,其防洪标准应按防护区和该建筑物、构筑物的防洪标准中较高者确定。
江边水泵防洪评价能
江边水泵防洪评价能工程设计、校核洪水标准与相关规范符合行分析麻地沟水库设计洪水重现期为30年一遇(P=3.3%),校核洪水重现期为300年一遇(P=0.33%)。
《防洪标准》(GB50201-94)第6.1.1条规定:“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应根据其工程规模效益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分为五等,其等别按表6.1.1的规定确定”;第6.1.2条规定:“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水工建筑物应根据其所属枢纽工程的等别、作用和重要性分为五级,其级别按表6.1.2的规定确定”。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第2.1.1条和第2.2.1条中也指出:“水利水电工程的等别,应根据其工程规模、效益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按表2.1.1确定”;“水利水电工程的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级别,根据其所在工程的等别和建筑物的重要性,按表2.2.1确定”。
麻地沟水库属于山区水库,总库容130万m3,设计灌溉面积1.1万亩,下游防洪保护农田0.2万亩。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之规定,本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
本工程主要建筑物为大坝,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中表3.2.1:混凝土坝、浆砌石坝设计洪水重现期为50~30年一遇,校核洪水重现期为500~200年一遇。
根据本水库特点选用30年一遇设计,300年一遇校核。
综上所述,麻地沟水库采用的设计、校核洪水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工程建设对库区淹没影响及采取措施分析评价麻地沟水库属山区水库,主要以农田灌溉为主,水库淹没区均为基岩山区,无村庄、耕地,水库的修建对区域无影响。
工程建设对下游防洪影响及采取措施评价麻地沟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2.61km2,水库总库容130万m3,调洪库容18.2万m3,水库正常蓄水位641.2m。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第3.0.2条规定:人口密集乡镇企业较发达或农作物高产的乡村防护区,其防洪标准可适当提高。
国家防洪标准
1.防洪标准(GB50201-94)1.防洪标准(GB50201-94)防洪标准【副题名】:Standard for flood control【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主编【标准号】:GB 50201-94【颁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发布日期】:1994年6月2日【实施日期】:1995年1月1日【批准文号】:建标[1994]369号【批准文件】: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防洪标准》的通知建标[1994]369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防洪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防洪标准》GB 50201-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水利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四年六月二日【全文】:1 总则1.0.1 为适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的防洪要求和防洪建设的需要,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防洪安全,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制订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乡村、工矿企业、交通运输设施、水利水电工程、动力设施、通信设施、文物古迹和旅游设施等防护对象,防御暴雨洪水、融雪洪水、雨雪混合洪水和海岸、河口地区防御潮水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
1.0.3 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以防御的洪水或潮水的重现期表示;对特别重要的防护对象,可采用可能最大洪水表示。
根据防护对象的不同需要,其防洪标准可采用设计一级或设计、校核两级。
1.0.4 各类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根据防洪安全的要求,并考虑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论证确定。
有条件时,应进行不同防洪标准所可能减免的洪灾经济损失与所需的防洪费用的对比分析,合理确定。
1.0.5 下述的防护对象,其防洪标准应按下列的规定确定:1.0.5.1 当防护区内有两种以上的防护对象,又不能分别进行防护时,该防护区的防洪标准,应按防护区和主要防护对象两者要求的防洪标准中较高者确定。
国家防洪标准
1.防洪标准(GB50201-94)1.防洪标准(GB50201-94)防洪标准【副题名】:Standard for flood control【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主编【标准号】:GB 50201-94【颁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发布日期】:1994年6月2日【实施日期】:1995年1月1日【批准文号】:建标[1994]369号【批准文件】: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防洪标准》的通知建标[1994]369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防洪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防洪标准》GB 50201-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水利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四年六月二日【全文】:1 总则1.0.1 为适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的防洪要求和防洪建设的需要,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防洪安全,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制订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乡村、工矿企业、交通运输设施、水利水电工程、动力设施、通信设施、文物古迹和旅游设施等防护对象,防御暴雨洪水、融雪洪水、雨雪混合洪水和海岸、河口地区防御潮水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
1.0.3 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以防御的洪水或潮水的重现期表示;对特别重要的防护对象,可采用可能最大洪水表示。
根据防护对象的不同需要,其防洪标准可采用设计一级或设计、校核两级。
1.0.4 各类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根据防洪安全的要求,并考虑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论证确定。
有条件时,应进行不同防洪标准所可能减免的洪灾经济损失与所需的防洪费用的对比分析,合理确定。
1.0.5 下述的防护对象,其防洪标准应按下列的规定确定:1.0.5.1 当防护区内有两种以上的防护对象,又不能分别进行防护时,该防护区的防洪标准,应按防护区和主要防护对象两者要求的防洪标准中较高者确定。
防洪标准GB50201-94
防洪标准GB50201-94来源:广西水利厅时间:1995-01-011.防洪标准(GB50201-94)1.防洪标准(GB50201-94)防洪标准【副题名】:Standard for flood control【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主编【标准号】:GB 50201-94【颁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发布日期】:1994年6月2日【实施日期】:1995年1月1日【批准文号】:建标[1994]369号【批准文件】: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防洪标准》的通知建标[1994]369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防洪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防洪标准》GB 50201-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水利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四年六月二日【全文】:1 总则1.0.1 为适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的防洪要求和防洪建设的需要,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防洪安全,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制订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乡村、工矿企业、交通运输设施、水利水电工程、动力设施、通信设施、文物古迹和旅游设施等防护对象,防御暴雨洪水、融雪洪水、雨雪混合洪水和海岸、河口地区防御潮水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
1.0.3 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以防御的洪水或潮水的重现期表示;对特别重要的防护对象,可采用可能最大洪水表示。
根据防护对象的不同需要,其防洪标准可采用设计一级或设计、校核两级。
1.0.4 各类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根据防洪安全的要求,并考虑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论证确定。
有条件时,应进行不同防洪标准所可能减免的洪灾经济损失与所需的防洪费用的对比分析,合理确定。
1.0.5 下述的防护对象,其防洪标准应按下列的规定确定:1.0.5.1 当防护区内有两种以上的防护对象,又不能分别进行防护时,该防护区的防洪标准,应按防护区和主要防护对象两者要求的防洪标准中较高者确定。
国家标准《防洪标准》
18
10.2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级别
20
10.3 水库工程
21
10.4 水电站工程
21
10.5 拦河水闸工程
22
10.6 灌溉与排水工程
23
10.7 供水工程
23
10.8 堤防工程
24
本标准用词说明
25
引用标准名录
25
附:条文说明26Bibliotek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
一 修改背景及修改主要内容 二 条文解析及新旧标准衔接 三 有关防洪标准的设计案例 四 规划设计中防洪标准探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
6.调整了民用机场的分等指标和防洪标准; 7.调整了火电厂的分等指标和防洪标准; 8.调整了核电厂的防洪标准; 9.调整了高压和超高压输变电设施的分等指标和防洪 标准; 10.在“通信设施”一章中增加了光缆中继站的防洪 标准; 11.增加了世界级文物古迹的防洪标准,调整了旅游 设施的分等指标内容; 12.在“水利水电工程”一章中,增加了对梯级水库 防洪标准的原则性规定;增加了灌排泵站工程的等级划分和 防洪标准;增加了通航工程的等级划分;对部分水利水电工 程的等级划分指标和防洪标准进行了调整和补充。
1.增加了“术语”一章; 2.增加了“防洪保护区”一章,将原“城市”和 “乡村”并入本章,设置了“一般规定”、“城市防护区” 和“乡村防护区”三节内容; 3.增加了“环境保护设施”一章,设置了“尾矿库 工程”、“贮灰场工程”和“垃圾处理工程”三节内容; 4.在“交通运输设施”一章中,取消了原“木材水 运工程”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
1总 则 1.0.1 为适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的防洪要求和防 洪建设需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防洪安全,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防洪保护区、工矿企业、交通运输 设施、电力设施、环境保护设施、通信设施、文物古迹和旅 游设施、水利水电工程等防护对象,防御暴雨洪水、融雪洪 水、雨雪混合洪水和海岸、河口地区防御潮水的规划、设计、 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 1.0.3 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以防御的洪水或潮水的重 现期表示;对于特别重要的防护对象,可采用可能最大洪水 表示。防洪标准可根据不同防护对象的需要,采用设计一级 或设计、校核两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 50201—94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 1995年1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防洪标准》的通知建标〔1994〕369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防洪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防洪标准》GB 50201-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水利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四年六月二日1总则1.0.1为适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的防洪要求和防洪建设的需要,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防洪安全,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制订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乡村、工矿企业、交通运输设施、水利水电工程、动力设施、通信设施、文物古迹和旅游设施等防护对象,防御暴雨洪水、融雪洪水、雨雪混合洪水和海岸、河口地区防御潮水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
1.0.3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以防御的洪水或潮水的重现期表示;对特别重要的防护对象,可采用可能最大洪水表示。
根据防护对象的不同需要,其防洪标准可采用设计一级或设计、校核两级。
1.0.4各类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根据防洪安全的要求,并考虑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论证确定。
有条件时,应进行不同防洪标准所可能减免的洪灾经济损失与所需的防洪费用的对比分析,合理确定。
1.0.5下述的防护对象,其防洪标准应按下列的规定确定:1.0.5.1当防护区内有两种以上的防护对象,又不能分别进行防护时,该防护区的防洪标准,应按防护区和主要防护对象两者要求的防洪标准中较高者确定。
1.0.5.2对于影响公共防洪安全的防护对象,应按自身和公共防洪安全两者要求的防洪标准中较高者确定。
1.0.5.3兼有防洪作用的路基、围墙等建筑物、构筑物,其防洪标准应按防护区和该建筑物、构筑物的防洪标准中较高者确定。
1.0.6下列的防护对象,经论证,其防洪标准可适当提高或降低:1.0.6.1遭受洪灾或失事后损失巨大、影响十分严重的防护对象,可采用高于本标准规定的防洪标准。
1.0.6.2遭受洪灾或失事后损失及影响均较小或使用期限较短及临时性的防护对象,可采用低于本标准规定的防洪标准。
采用高于或低于本标准规定的防洪标准时,不影响公共防洪安全的,应报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影响公共防洪安全的,尚应同时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1.0.7各类防护对象现有的防洪标准低于本标准规定的,应积极采取措施,尽快达到。
确有困难,经论证,并报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可适当降低或分期达到。
1.0.8按本标准规定的防洪标准进行防洪建设,若需要的工程量大,费用多,一时难以实现时,经报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可分期实施,逐步达到。
1.0.9各类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确定后,相应的设计洪水或潮位、校核洪水或潮位,应根据防护对象所在地区实测和调查的暴雨、洪水、潮位等资料分析研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的要求:1.0.9.1对实测的水文资料进行审查,并检查资料的一致性和分析计算系列的代表性。
对调查资料应进行复核。
1.0.9.2根据暴雨资料计算设计洪水,对产流、汇流计算方法和参数,应采用实测的暴雨洪水资料进行检验。
1.0.9.3对暴雨、洪水的统计参数和采用成果,应进行合理性分析。
1.0.10各类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城市2.0.1城市应根据其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或非农业人口的数量分为四个等级。
各等级的防洪标准按表2.0.1的规定确定。
2.0.2城市可以分为几部分单独进行防护的,各防护区的防洪标准,应根据其重要性、洪水危害程度和防护区非农业人口的数量,按表2.0.1的规定分别确定。
2.0.3位于山丘区的城市,当城区分布高程相差较大时,应分析不同量级洪水可能淹没的范围,并根据淹没区非农业人口和损失的大小,按表2.0.1的规定确定其防洪标准。
2.0.4位于平原、湖洼地区的城市,当需要防御持续时间较长的江河洪水或湖泊高水位时,其防洪标准可取表2.0.1规定中的较高者。
2.0.5位于滨海地区中等及以上城市,当按表2.0.1的防洪标准确定的设计高潮位低于当地历史最高潮位时,应采用当地历史最高潮位进行校核。
3乡村3.0.1以乡村为主的防护区(简称乡村防护区),应根据其人口或耕地面积分为四个等级,各等级的防洪标准按表3.0.1的规定确定。
3.0.2人口密集、乡镇企业较发达或农作物高产的乡村防护区,其防洪标准可适当提高。
地广人稀或淹没损失较小的乡村防护区,其防洪标准可适当降低。
3.0.3蓄、滞洪区的防洪标准,应根据批准的江河流域规划的要求分析确定。
4工矿企业4.0.1冶金、煤炭、石油、化工、林业、建材、机械、轻工、纺织、商业等工矿企业,应根据其规模分为四个等级,各等级的防洪标准按表4.0.1的规定确定。
4.0.2滨海的中型及以上的工矿企业,当按表4.0.1的防洪标准确定的设计高潮位低于当地历史最高潮位时,应采用当地历史最高潮位进行校核。
4.0.3当工矿企业遭受洪水淹没后,损失巨大,影响严重,恢复生产所需时间较长的,其防洪标准可取表4.0.1规定的上限或提高一等。
工矿企业遭受洪灾后,其损失和影响较小,很快可恢复生产的,其防洪标准可按表4.0.1规定的下限确定。
地下采矿业的坑口、井口等重要部位,应按表4.0.1规定的防洪标准提高一等进行校核,或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
4.0.4当工矿企业遭受洪水淹没后,可能引起爆炸或会导致毒液、毒气、放射性等有害物质大量泄漏、扩散时,其防洪标准应符合下列的规定:4.0.4.1对于中、小型工矿企业,其规模应提高两等后,按表4.0.1的规定确定其防洪标准。
4.0.4.2对于特大、大型工矿企业,除采用表4.0.1中I等的最高防洪标准外,尚应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
4.0.4.3对于核工业与核安全有关的厂区、车间及专门设施,应采用高于2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对于核污染危害严重的,应采用可能最大洪水校核。
4.0.5工矿企业的尾矿坝或尾矿库,应根据库容或坝高的规模分为五个等级,各等级的防洪标准按表4.0.5的规定确定。
4.0.6当尾矿坝或尾矿库一旦失事,对下游的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等设施会造成严重危害,或有害物质会大量扩散的,应按表4.0.5的规定确定的防洪标准提高一等或二等。
对于特别重要的尾矿坝或尾矿库,除采用表4.0.5中I等的最高防洪标准外,尚应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
5交通运输设施5.1 铁路5.1.1国家标准轨距铁路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应根据其重要程度或运输能力分为三个等级,各等级的防洪标准按表5.1.1的规定,并结合所在河段、地区的行洪和蓄、滞洪的要求确定。
5.1.2工矿企业专用标准轨距铁路的防洪标准,应根据工矿企业的防洪要求确定。
5.2 公路5.2.1汽车专用公路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和交通量分为高速、I、II三个等级,各等级的防洪标准按表5.2.1的规定确定。
5.2.2一般公路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和交通量分为II--IV三个等级,各等级的防洪标准按表5.2.2的规定确定。
5.3 航运5.3.1江河港口主要港区的陆域,应根据所在城镇的重要性和受淹损失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各等级主要港区陆域的防洪标准按表5.3.1的规定确定。
5.3.2当港区陆域的防洪工程是城镇防洪工程的组成部分时,其防洪标准应与该城镇的防洪标准相适应。
5.3.3天然、渠化河流和人工运河上的船闸的防洪标准,应根据其等级和所在河流以及船闸在枢纽建筑物中的地位,按表5.3.3的规定确定。
5.3.4海港主要港区的陆域,应根据港口的重要性和受淹损失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各等级主要港区陆域的防洪标准按表5.3.4的规定确定。
5.3.5当按表5.3.4的防洪标准确定的海港主要港区陆域的设计高潮位低于当地历史最高潮位时,应采用当地历史最高潮位进行校核。
有掩护的Ⅲ等海港主要港区陆域的防洪标准,可按50年一遇的高潮位进行校核。
5.4 民用机场5.4.1民用机场应根据其重要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各等级的防洪标准按表5.4.1的规定确定。
5.4.2当跑道和机场的重要设施可分开单独防护时,跑道的防洪标准可适当降低。
5.5 管道工程5.5.1跨越水域(江河、湖泊)的输水、输油、输气等管道工程,应根据其工程规模分为三个等级,各等级的防洪标准按表5.5.1的规定和所跨越水域的防洪要求确定。
5.5.2从洪水期冲刷较剧烈的水域(江河、湖泊)底部穿过的输水、输油、输气等管道工程,其埋深应在相应的防洪标准洪水的冲刷深度以下。
5.6 木材水运工程5.6.1木材水运工程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应根据其工程类别和工程规模分为二个或三个等级,各等级的防洪标准按表5.6.1的规定确定。
6水利水电工程6.1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等别和级别6.1.1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应根据其工程规模、效益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分为五等,其等别按表6.1.1的规定确定。
6.1.2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水工建筑物,应根据其所属枢纽工程的等别、作用和重要性分为五级,其级别按表6.1.2的规定确定。
[Amber demo]6.2 水库和水电站工程6.2.1水库工程水工建筑物的防洪标准,应根据其级别按表6.2.1的规定确定。
6.2.2土石坝一旦失事将对下游造成特别重大的灾害时,1级建筑物的校核防洪标准,应采用可能最大洪水(PMF)或10000年一遇;2--4级建筑物的校核防洪标准,可提高一级。
6.2.3混凝土坝和浆砌石坝,如果洪水漫顶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时,1级建筑物的校核防洪标准,经过专门论证,并报主管部门批准,可采用可能最大洪水(PMF)或10000年一遇。
6.2.4低水头或失事后损失不大的水库枢纽工程的挡水和泄水建筑物、经过专门论证,并报主管部门批准,其校核防洪标准可降低一级。
6.2.5水电站厂房的防洪标准,应根据其级别按表6.2.5的规定确定。
河床式水电站厂房作为挡水建筑物时,其防洪标准应与挡水建筑物的防洪标准相一致。
6.2.6抽水蓄能电站的上下调节池,若容积较小,失事后对下游的危害不大,修复较容易的,其水工建筑物的防洪标准,可根据其级别按表6.2.5的规定确定。
6.3 灌溉、治涝和供水工程6.3.1灌溉、治涝和供水工程主要建筑物的防洪标准,应根据其级别分别按表6.3.1-1和6.3.1-2的规定确定。
6.3.2灌溉、治涝和供水工程系统中的次要建筑物及其管网、渠系等的防洪标准,可根据其级别按表6.3.1-1和6.3.1-2的规定适当降低。
6.4 堤防工程6.4.1江、河、湖、海及蓄、滞洪区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应根据防护对象的重要程度和受灾后损失的大小,以及江河流域规划或流域防洪规划的要求分析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