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四课 人间生活》教学反思3-湘美版
第四课 人间生活-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四课人间生活-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课程介绍本节课程是美术鉴赏课程的第四节课,主题为「人间生活」。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学生介绍人间生活在美术创作中的表现形式,以及相关的艺术品赏析。
本次教学将为学生呈现湘美版美术鉴赏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美术风格。
学习目标•了解人间生活在美术中的表现形式和风格;•掌握鉴赏湘美版美术作品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一、人间生活在美术中的表现形式「人间生活」是一个广泛的话题,它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元素和内容。
在美术作品中,人们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方式表现人间生活。
其中包括了街景、人物肖像、市井场景、民间生活等内容。
而不同的美术风格也会对人间生活这一主题有着不同的诠释和表现。
二、湘美版美术作品鉴赏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于1986年创办的「湘美版画」,是湖南省美术界集体努力的成果。
湘美版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体现出了湖南地域特有的民俗文化和社会风貌,因此备受赞誉。
本次教学将重点介绍湘美版美术作品在人间生活这一主题下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三、湘美版美术作品精选赏析以下是本节课程中的湘美版美术作品精选赏析。
1.《望春风》《望春风》是湘美版美术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新春佳景图。
图中,一位年轻姑娘站在江岸边,伸展着身体,享受着轻柔的春风。
整幅画以鲜艳的色彩和轻盈的笔触刻画出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2.《烟雨江南》《烟雨江南》是一幅湘美版美术的山水画,作品以烟雨缭绕的江南风景为背景,描绘了水村、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等景象。
画面充满着江南水乡的韵味,色彩绚烂而柔和,令人回味无穷。
3.《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湘美版美术的油画,以北宋首都汴京城市景观为背景,生动地刻画了南宋时期河北地区春日城市生活的繁华景象。
画面上有市井小贩、春日游人、花车等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场景。
这幅画的细节精致,构图巧妙,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间生活的百态。
《人间生活》(中国古代绘画部分)课后反思《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课
3、感受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美, 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能达到100% 95%以上 90%以上
人间生活
01 说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达成度 02 说教学过程的得与失 03 说改进
人间生活
01 说目标的达成度
02 说教学过程的得与失
03 说改进
优点:1、导入比较精彩运用视频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设置
《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课
人间生活
01 说目标的达成度 02 说教学过程的得与失 03 说改进
人间生活 第二单元第七课
人间生活
01 说目标的达成度 02 说教学过程的得与失 03 说改进
人间生活
预设目标
目标达成度
01 说目标的达成度 02 说教学过程的得与失 03 说改进
1、了解唐、五代有代表性的人 物画作品
并提出能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2、课堂以学生为主体,20分钟围绕学生的认识、 体验感受来上。让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获得愉快 的体验。 3、课堂内容丰富,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在知识能力 思维等方面都进步。 4、美术课堂氛围活跃,通过比较鉴赏、小组讨论、体验 再感知让教学目标得以顺利达成。
人间生活
01 说目标的达成度 02 说教学过程的得与失 03 说改进
不足:1、对场地预计不足使得学生模仿施展不开,导致 这个活动在拍照时角度不好,不能展现更为生动的体验场 景。2、现场做PPT有些慢,耽误了一些时间。
人间生活
01 说目标的达成度 02 说教学过程的得与失 03 说改进
人间生活
01 说目标的达成度 02 说教学过程的得与失 03 说改进
如果再上《人间生活》这课,我会只找一组学生只拍 一组照片会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在欣赏《韩熙载夜宴图》前展示制作好的尺寸相仿的 长卷,让学生体验古人从右往左来展开长卷,用线描 的形式呈现学生起床、吃饭、上学放学。让学生体验 作品分段式构图及正确的方式打开传统题材中的长卷。
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案范文
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案范文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案范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1、体会并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2、了解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和风俗画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2、这些作品的审美特征和历史文献价值。
3、体会作品所表现的生动的生活。
课时:1课时教学思路:本课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在人类脱离宗教时代之后美术创作所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体会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并理解促进艺术家创作这些作品的社会观念是什么,以及这些作品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生活有什么帮助。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美术主要是为了宗教和政治信仰服务,比如:青铜器、秦始皇兵马俑、金字塔、《女史箴图》、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佛本生故事》等(图片展示),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人类脱离宗教时代之后,艺术家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现实生活,开始关注自己的真实生活现象,美术也自然转变为描绘人们的日常生活,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课本的第四课《人间生活》,了解一下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时期的画家所描绘的他们眼中的真实生活。
(板书“人间生活”)二、讲授新课:其实早期的美术作品中并非没有表现人间生活的情景,汉代的画像砖石上就保留着很多生动的生活劳作场面,但他们不是为生人而修建的。
如:东汉《戈射、收获画像砖拓本》南宋大足石窟雕塑《养鸡女》而真正把人间生活作为美术创作题材的美术作品在我国主要开始于隋唐时期,在西方则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
我们分别来学习一下。
<一>、隋唐时期隋唐是中国历史上佛教美术最为兴盛的时期,除此之外,这时也开始出现一些表现贵族生活的美术作品,其中最为典型的题材是“仕女画”,它们不再以对女子进行道德教化为目的,而是专门描绘宫廷妇女的日常生活。
高中美术《人间生活》说课稿
高中美术《人间生活》说课稿第一篇:高中美术《人间生活》说课稿高中美术《人间生活》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湘版高中美术鉴赏上篇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第一课时,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1.教材分析这节课主要讲述《人间生活》(中国古代美术作品部分):教材列举了从唐代到宋代的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作品,并分析了这些作品所体现的社会观念。
本节课通过对这些作品进行讲述与思考、体验与探究、使学生真正认识理解画家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风俗画作品。
能力目标:体会并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情感目标:感受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美,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2)教学要点重点:美术作品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难点:体会作品所表现的生动生活。
兴趣点:画家是怎样捕捉并表现精彩的生活。
2.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教学、讨论法、练习法等相结合。
综合运用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比较式鉴赏。
3.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5分钟)①播放背景音乐《生活》②出示字幕:《美术鉴赏》上篇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第1课时(2)复习导入(2分钟)以古筝曲为背景音乐,多媒体课件(每幅6秒的速度)展示关于宗教方面的美术作品。
并同步讲述: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宗教和政治因素的不断减弱,艺术家们开始把世俗生活作为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
他们的灵感主要来自于现实社会中真实的生活场景,即描绘人间生活。
板书课题:人间生活(第1课时)(3)新课讲授,创设情景(28分钟)①播放影视片段《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局部(3分钟)(以启发式、谈话式)(3-4学生回答)。
看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剧中讲述的是什么朝代的故事?剧中妇女的体型是胖还是瘦?她们穿戴的服饰有何特色?在你印象中这个朝代的社会状态是怎样的?学生思考回答:唐朝;比较暴露、领口低、颜色很鲜艳;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思想开放。
高中美术_第四课 人间生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间生活》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展示学习任务】1、教师问:古时候在没有摄影摄像的条件下,要非常直观而形象的反映他们的生活状态会用到什么方式?学生答:………2、导入课题,展示学习任务。
二、【人间生活作品】“仕女画”代表作《捣练图》(宋摹本)中国画绢本唐张萱(1)自主学习并思考什么是练?唐朝人的审美风尚是怎样的?(2)合作探究在《捣练图》里艺术家融入了哪些与现代生活相近的细节?你觉得哪个生活片段最有趣味呢?捣练环节、织修环节、熨烫环节中分别指出哪些动作最传神?“宫廷贵族画”代表作《韩熙载夜宴图》中国画绢本五代顾闳中1、自主学习并思考(1)感受一下这是什么乐器的声音?(2)哪个是韩熙载? 画家表现韩熙载是怎样的动态和心情?(3)画中不同人物身份的动作表情,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
(4) 大家从画面中再找找还有哪些人物在专注地倾听音乐?(5)作品中歌女等女性形象在画面中的比例说明了什么?2、合作探究五个段落中韩熙载都出现一次,服饰、动作各不相同,为什么表情都是一样呢?“百姓生活画”代表作1、展示动画版《清明上河图》,让学生欣赏,每组选一个人把了解到的画面内容说出来。
2、自主学习并思考作者凭借什么把《清明上河图》画的如此真实逼真?三、【经典欣赏】现代陈丹青和艾轩的作品四、【课堂回顾】贵族生活A、贵族仕女生活张萱《捣练图》B、贵族官员生活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平民生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五、【知识小结】艺术源于生活,现实生活是画家永恒的主题,没有画家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细致入微的深入观察,画家是不可能表现出的这么生动的“生活”画面的。
六、【课后拓展】请同学们画一幅画,内容是表现我们身边的生活,比如:班会、我们的美术课。
《人间生活》学情分析一、学生现状分析学生美术知识掌握得较牢固,会欣赏中国美术名作、风俗画、人物画;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进一步对人间生活这一主题进行分析,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有助于更好地欣赏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最后的动手画画中更深一步的了解了这一课的主题。
第四课 人间生活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人间生活》教学设计江苏省响水中学杨敏一、教材分析《人间生活》是湘教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本课围绕“人间生活”这一主题分析了表现世俗题材的美术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表现对象与表现手法等。
由于本课所列举美术作品的内容来自对世俗的描绘,他们大部分都是在历史上曾经真实发生过的历史场景,故而在此基础上完成对相关作品的图像识读。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对“美”有主观的认知,结合学生认知水平,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举一反三加深学生对作品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1、理解表现世俗生活的美术作品出现的种种原因,以及美术作品如何表现世俗生活;2、了解中国隋唐、五代、宋等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风俗画体会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3、通过本课的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增加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美术表现世俗生活的各种方式,学习用图像学的方法来研究美术作品。
2、教学难点:美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及历史文献价值。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课前学习了解一些唐宋时期的历史,及准备本课教学用具课堂导入(3分钟)以古筝曲为背景音乐,多媒体课件(每幅5秒的速度)展示关于宗教方面的美术作品和世俗生活题材的美术作品。
1、师提问:这些美术作品的题材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有的题材是宗教的、鬼神的,而有些是世俗生活的。
2、师总结:随着历史的发展,宗教因素逐渐削弱,艺术的内容也出现了创新,艺术家开始把世俗生活作为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
他们开始描绘人们的风俗习惯、日常劳作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那么这节课就带领大家从云端走向凡间一起去感受这个熙熙攘攘、五彩缤纷的人间生活。
(出示课题)第四课,人间生活(板书)通过回顾以往作品,了解历朝历代美术作品的特点,为本节课所学内容做铺垫。
仕女生活(15分钟)1、教师播放视频片段《仕女画》,对仕女画做简要了解。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二单元《第四课 人间生活》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
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风俗画作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践的能力和集体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方法,体会并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心态,感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感受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美,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态度。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几课学习和了解了为宗教和政治服务的美术作品后,继而进入“人间生活”这一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关系比较密切,所以学生在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时,可能会感到教材的内容更容易接受些,会比较有兴趣。
但教材中都是历史上流传的作品,如果教学过程处理不当,那么学生也同样会丧失兴趣。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变通教材内容,拓展教材内容,挖掘作品本身的新意,挖掘学生易感兴趣的知识点,生动灵活的展开教学,让学生领悟在作品中是如何体现“人间生活”的。
教学过程中,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尽量让学生理解: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想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样学生才能较好的理解这些作品。
3重点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难点:体会作品所表现的生动的生活
兴趣点:画家是怎样捕捉并表现精彩的生活的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第一章:人间生活的美术表现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间生活主题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和手法。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
1.1.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人间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多样性,激发对美术的热爱。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1.2.1 教学重点:欣赏和分析人间生活主题的美术作品,了解其表现手法和特点。
1.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美术作品中感受人间生活的美好和多样性。
1.3 教学准备1.3.1 教具:多媒体设备、美术作品图片、画册等。
1.3.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人间生活主题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作品的表现手法和特点。
1.4.2 新课内容:教师简要介绍人间生活主题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如人物描绘、场景布置等。
1.4.3 欣赏与分析:学生欣赏和分析教师提供的美术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生活细节和情感表达。
1.4.4 实践环节:学生根据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选择一幅人间生活主题的美术作品进行临摹或创作。
1.4.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改进之处。
第二章:人间生活的美术创作技巧2.1 教学目标2.1.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间生活主题的美术创作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
2.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和指导,培养学生运用美术创作技巧表现人间生活的能力。
2.1.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人间生活,提升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学习人间生活主题的美术创作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
2.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美术创作技巧生动地表现人间生活。
2.3 教学准备2.3.1 教具:多媒体设备、美术创作技巧相关书籍、示范作品等。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表现人间生活的场景。
2. 通过观察和分析人间生活的场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人间生活。
4.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相互欣赏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绘画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观察和分析人间生活的场景,感知生活的美好。
3. 创作人间生活场景的绘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绘画基本技巧,能够表现人间生活的场景。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绘画技巧生动表现人间生活的场景。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绘画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绘画作品展示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人间生活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教师讲解绘画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并示范绘画过程。
3.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技巧,自行创作人间生活场景的绘画作品。
4. 作品展示:学生将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相互欣赏和评价。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作品展示和学生的互动表现,评价学生在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方面的进步。
2.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当地画家或艺术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绘画经验和创作心得,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画廊,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拓宽审美视野。
3. 开展绘画比赛或展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自信心。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绘画技巧。
湘美版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案及教学反思
湘美版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案及教学反思Part 1 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赵无极的绘画风格和其作品《人间生活》;•理解画面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掌握色彩组合和造型处理等抽象元素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美术素养。
1.2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赵无极的艺术生涯和画风特点;•《人间生活》的主题、情感和构图特点;•色彩和造型的鉴赏方法。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画面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掌握色彩组合和造型处理等抽象元素的鉴赏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色彩和造型的鉴赏方法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美术素养。
1.4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讲授和演示:通过介绍赵无极的艺术生涯、展示《人间生活》的图片、分析画面构图等手段,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作品;•引导和讨论:通过提问、回答、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合作学习;•实践和创作: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品分析和创作实践,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1.5 教学流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1.课前导入:通过展示赵无极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授艺术家和作品:通过介绍赵无极的艺术生涯、展示《人间生活》的图片、分析画面构图等手段,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作品。
3.引导分析画面:通过提问、回答、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等抽象元素。
4.美术鉴赏讨论:通过小组或全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体验和思考。
5.作品创作实践: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品分析和创作实践,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6.总结评价:通过课后小结和教师评价,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反思。
Part 2 教学反思2.1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1.教学方法多样化:采用了讲授、引导和实践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同层次进行思考和实践。
高中美术人间生活教学反思
高中美术人间生活教学反思高中美术人间生活教学反思人间生活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描绘人们的生活场景和情感状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然而,在高中美术课堂上,我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对人间生活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
首先,人间生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在传统美术教育中,学生通常只关注技法的运用和作品的形式,而忽略了情感的表达。
因此,在人间生活教学中,我应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细节、感受生活情感,并将情感融入作品的创作过程中。
例如,在描绘家庭场景时,我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温馨时刻,并通过色彩、构图、细节等手法表达对家庭的情感。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和生活的联系,培养情感的表达能力。
其次,人间生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分析,深入理解人间生活的细节与意义。
然而,我发现许多学生在观察时只停留在表面,很少深入思考。
因此,在人间生活教学中,我应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场景,并提出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当学生描绘学校场景时,我可以引导他们思考:学校的建筑结构代表着何种价值观?学校里的人们如何相互影响和共同发展?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学校生活的真谛,将观察和思考融入作品中。
另外,人间生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美术创作需要学生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然而,我发现一些学生在创作作品时过分依赖现成的模板和形式,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因此,在人间生活教学中,我应该提供更多的启发和鼓励,引导学生寻找新颖的表达方式和创新的创作手法。
例如,在描绘自然风景时,我可以鼓励学生选择非传统的视角、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巧,让他们有机会尝试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通过这样的创作实践,学生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提升艺术创作的质量和深度。
总结起来,高中美术人间生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和表达能力、观察和思考能力,以及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人间生活教学总结
《人间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高一第二单元围绕着美术的发展历程开始展开,并通过美术发展历程的介绍,力图在学生的认知里建立起美术与宗教、哲学、科学等相关领域联系的宏观认识。
其中第四课《人间生活》则主要反映了美术在摆脱宗教束缚,不再成为统治者、宗教领袖的说教手段之后,人们通由美术所折射出来的关注自身世俗生活的审美趣味。
在讲解中,应当在注重强调美术发展变化趋势的同时,也有所侧重美术作品中所透露出来的社会观念,以及艺术家是如何表现生活本身趣味的。
其中,东方围绕隋唐、宋明时期展开对民间风土人情的描绘,突出人们的关注点已由宗教转向世俗,已由臆造的神转向客观的现实这一特征。
西方则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表现这一特征。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普遍认知的愿望较强,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
但是普遍缺乏自制力,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对于美术学科,此前的基础教育效果不能直视,本课中应当补充一定背景知识方才有利于课堂教学。
三、设计思想由教学内容分析可得,本课是第二单元课程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单独拿出来教授会存在很大困难。
所以我在课堂教学的导入部分适当加入了一定的铺垫,即由第三课《心灵的慰藉》到《人间生活》的一个必要过渡。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东方美术的世俗化倾向通过《捣练图》、《风雨牧归图》、《养鸡女》等来讲解;西方美术则通过《椅中圣母》、《最后的晚餐》等来讲解。
为了让学生更能体会到这些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应当设计一些较为有趣的互动环节。
四、教学目标1、了解东西方美术发展所共同经历的世俗化倾向及背后原因;2、了解隋唐、五代、宋朝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画以及从中反映出的人们真实的生活面貌;3、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特殊美术风貌的展现原因;五、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民间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用充满趣味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由此点燃学生对生活的热爱;2、了解东西方美术所共同经历的一个世俗化倾向的形成原因以及背后的意义;六、教学过程(写出教学意图)1、展示一组描绘死后世界的艺术作品,学生观看后询问其感受。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_0
---------------------------------------------------------------最新资料推荐------------------------------------------------------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版本:湘美版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模块:《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 4 课《人间生活》(中国部分)教材内容:结合上节美术课《心灵的慰藉》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懂得了佛教艺术开始在中国真正的盛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阶段盛行的原因是因为战乱五胡乱华的大时代背景。
人在面临巨大的灾难面前非常容易信仰宗教,再者佛教所提出的无常观念有助于绝望中的人们去领悟人生中苦的真谛。
追根溯源,在本课《人间生活》中大量美术作品对现实生活描绘自然是大时代大环境中的人们生活的安定所导致。
生活中的乐的场景描绘相较于佛教教义对苦的领悟在现今高中生的生活经验中更为容易让他们理解和把握。
本课教学内容通过画像砖、画像石亦或是陶俑等地下艺术形式对现实生活场景的描绘,让学生观察到在汉朝墓葬艺术中人们希望把生活中的乐继续带入到另一个世界;作为对现实生活真实记录的描绘,在绘画文本上将生活的乐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其典型为侍女画题材的盛行。
如唐代著名院体画家张萱及徒弟周仿的代表作《虢国夫人游春1 / 12图》、《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五代顾闳中描绘韩熙载夜半歌舞狂欢之景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风俗画代表作《清明上河图》等。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高二学生基于前几节课对美术作品政治、宗教功能性的了解,从以往教学中着重将美术作品文化宣化功能的强调到这堂课进入人间生活这一主题,单就绘画内容而言,因其接近生活常态学生能够更有体会性;但是对于绘画的形式感而言,本节课中所涉及的多幅叙事性的绘画文本,多采用中国绘画特有的长卷形式。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第一章:人间生活的艺术欣赏1.1 教学目标了解人间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
培养对人间生活的审美感知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人间生活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
分析人间生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欣赏和评价人间生活的艺术作品。
1.3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人间生活的艺术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间生活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进行绘画或雕塑创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人间生活的艺术表达。
第二章:人间生活的创意表达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达自己对人间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2.2 教学内容介绍创意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探索人间生活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学习和运用不同的美术技法进行创意表达。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创作,激发创意思维。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间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进行创意绘画或雕塑创作,让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达自己对人间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人间生活的文化理解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人间生活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
3.2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和艺术表现。
分析美术作品中体现的文化特点和生活价值观。
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探讨和思考。
3.3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文化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化理解和尊重的体会。
进行文化主题的绘画或雕塑创作,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表达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第四章:人间生活的社会意义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人间生活社会意义的认识和关注。
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关注社会现象和问题。
4.2 教学内容介绍美术作品中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表现和探讨。
分析人间生活美术作品对社会意义的作用和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社会思考和讨论。
4.3 教学活动展示与社会现象和问题相关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社会意义。
高中《人间生活》教学设计及反思
高中《人间生活》教学设计及反思高中《人间生活》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前面几节课介绍了主要为宗教和政治服务的美术作品后设置的。
学生在学习本课的内容时,可能会感到教材的内容更容易接受些,会比较有兴趣。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讲述从唐代到宋代的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作品,并分析了这些作品所体现的社会观念。
唐代仕女画的出现反映了唐代生活观念的开放性。
而到了五代时期,皇帝已经懂得让画家去窥探大臣的生活,以了解大臣的为人。
但是这些绘画都是表现贵族生活的。
平民的生活最早被关注是在中国的北宋时期。
这个时期由于美术作品的市场化导致了职业画家的出现,他们往往将普通人的生活纳入到绘画表现中。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清明上河图》。
设计理念: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往往容易忽略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
而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
因此本课的教学力求贴近学生,有意让学生通过一些表演或活动亲身感受画家对生活的精彩表现。
“人间生活”这一课,教材中所讲述的作品都是一些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作品,如果教学过程处理不当,那么学生会丧失兴趣。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情境,比如可以播放唐朝、宋朝的一些影视片段让学生对当时的生活状态有较为直观的了解,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回忆并发现生活中精彩的地方,生动灵活的展开教学。
同时本课的容量大,如果面面俱到则容易讲得很散,因此本课的教学力求以点带面,以观察画家是怎样捕捉并表现精彩的生活的为主线展开。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清明上河图》范图;学生表演的道具扁担、箩筐、毛巾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风俗画作品能力目标:体会并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情感目标:感受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美,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教学要点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难点:体会作品所表现的生动的生活兴趣点:画家是怎样捕捉并表现精彩的生活的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回忆前面几节课学习的内容,可能会感觉到,美术主要是在为宗教和政治信仰服务,比如:青铜器、秦始皇兵马俑、金字塔、墩煌壁画等。
湘美版选修 美术鉴赏 2.4 人间生活
第四课人间生活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当艺术家们开始关注世俗生活的时候,美术创作发生了新的变化。
2、让学生理解中国隋唐到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作品及所体现的社会观念。
3、让学生能灵活运用多种鉴赏方法。
二.重点难点懂得运用多种鉴赏方法以书面、口头等语言描述、分析、评价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师)在人类脱离了宗教的影响之后,艺术家们开始把世俗的生活作为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
他们的灵感来自于真实的生活场景,所表现的内容生动自然。
虽然早在汉代的画像砖上保留着很多生动的生活劳作场面,但它不是为生人而作;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是依据文学作品而创作;而真正把人间生活作为美术创作主题应是从唐代开始。
这些作品在创作的时候,由于主使者以及社会观念对艺术家的要求不同而导致了它们所表现的内容各不相同。
出示课题:人间生活设计意图:通过优美的旋律,营造一种能引发学生思绪的遐想,有如回归到遥远的年代.从而进入到本课做好铺垫.宫中生活(师)简明介绍唐代中人物画发展情况\代表画家阎立本.张萱.周昉等.(一)以感悟式鉴赏方法评析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师):A)画家介:张萱,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宫廷画师,擅长画贵族妇女、儿童、贵公子。
B)作品介:《捣练图》卷,宋摹本,绢本设色,37厘米×147厘米,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1、这幅作品此画描绘宫中妇女制作丝绢的劳动场面。
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捣练、织修、熨烫三个场面;2、画家十分注重构图的技巧,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注重细节描写,请同学们注意观察。
主要细节有:捣练部分四个妇女的朝向各不相同;左边那位妇女传神的挽袖动态;熨烫部分左侧妇女扯练时微微着力的后仰;中间熨烫妇女专注的神态;几个小孩的穿插,以及扇火小孩因怕热而回头等动作。
这些细节的刻画非常真实、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使互相对称的构图不致呆板。
3、这幅作品的人物造型及其衣着的设色,勾线工细劲健,着色富丽匀净,特别是“丰颊肥体”的人物造型,代表了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第一章:人间生活的意义1.1 人间生活的定义1.2 人间生活的重要性1.3 人间生活与美术的关系第二章:人间生活的表现形式2.1 人物描绘2.2 生活场景描绘2.3 情感表达第三章:人间生活的美术技法3.1 人物画的基本步骤3.2 生活场景的构图技巧3.3 情感表达的绘画方法第四章:人间生活的美术欣赏4.1 欣赏人间生活的名画作品4.2 分析名画作品中的人间生活元素4.3 引导学生体验名画作品中的情感第五章:创作自己的人间生活作品5.1 确定创作主题5.2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法5.3 创作过程指导第六章:人间生活的文化背景6.1 不同文化对人间生活的诠释6.2 人间生活作品中的文化元素6.3 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第七章:人间生活的社会意义7.1 人间生活作品与社会现实的关联7.2 人间生活作品对社会观念的反映7.3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认识社会、关注社会问题第八章:人间生活的心理分析8.1 人间生活作品中的心理元素8.2 分析作品中的情感与心理状态8.3 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心理第九章:人间生活的创意实践9.1 创意实践的重要性9.2 激发学生创意思维的方法9.3 指导学生创作具有个性的人间生活作品第十章:人间生活的美术评价10.1 评价标准与方法10.2 学生作品的自我评价与反思10.3 引导学生进行互评与师评,提高审美能力第十一章:人间生活的艺术史论11.1 人间生活艺术的发展历程11.2 不同流派和时期的人间生活艺术特点11.3 引导学生认识艺术史中的重要人间生活作品和艺术家第十二章:人间生活的跨界融合12.1 人间生活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结合12.2 人间生活艺术的多元表现形式12.3 指导学生进行跨界创作实践第十三章:人间生活的数字化创作13.1 数字技术在人间生活艺术中的应用13.2 利用数字工具创作人间生活作品的方法13.3 引导学生掌握数字绘画技巧,进行创新性创作第十四章:人间生活的展览与交流14.1 策划人间生活艺术展览的要点14.2 培养学生的人间生活艺术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14.3 组织学生参与艺术展览和交流活动,提升综合素质第十五章:人间生活的教育实践15.1 人间生活艺术教育的目标与方法15.2 设计人间生活艺术教学活动方案15.3 引导学生将人间生活艺术融入日常生活,提升生活质量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湘美版美术《人间生活》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_0
---------------------------------------------------------------最新资料推荐------------------------------------------------------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版本:湘美版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模块:《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 4 课《人间生活》(中国部分)教材内容:结合上节美术课《心灵的慰藉》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懂得了佛教艺术开始在中国真正的盛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阶段盛行的原因是因为战乱五胡乱华的大时代背景。
人在面临巨大的灾难面前非常容易信仰宗教,再者佛教所提出的无常观念有助于绝望中的人们去领悟人生中苦的真谛。
追根溯源,在本课《人间生活》中大量美术作品对现实生活描绘自然是大时代大环境中的人们生活的安定所导致。
生活中的乐的场景描绘相较于佛教教义对苦的领悟在现今高中生的生活经验中更为容易让他们理解和把握。
本课教学内容通过画像砖、画像石亦或是陶俑等地下艺术形式对现实生活场景的描绘,让学生观察到在汉朝墓葬艺术中人们希望把生活中的乐继续带入到另一个世界;作为对现实生活真实记录的描绘,在绘画文本上将生活的乐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其典型为侍女画题材的盛行。
如唐代著名院体画家张萱及徒弟周仿的代表作《虢国夫人游春1 / 12图》、《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五代顾闳中描绘韩熙载夜半歌舞狂欢之景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风俗画代表作《清明上河图》等。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高二学生基于前几节课对美术作品政治、宗教功能性的了解,从以往教学中着重将美术作品文化宣化功能的强调到这堂课进入人间生活这一主题,单就绘画内容而言,因其接近生活常态学生能够更有体会性;但是对于绘画的形式感而言,本节课中所涉及的多幅叙事性的绘画文本,多采用中国绘画特有的长卷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间生活》教学反思
本课是《人间生活》第一课时的内容,上好一节美术鉴赏课,需要从哪些方面去努力?我一直在探索。
本课由于学生参与课堂的实践活动较多,在教学时间上略显紧凑,以点带面,让学生体验隋唐五代、宋朝那段历史时期艺术家所表现的现实生活,由于高一年级学生美术欣赏基础不高,因此,教学中要着重在对两幅美术作品的欣赏上,拓展教材内容,挖掘学生易感兴趣的知识点,生动灵活的展开教学,善于抓住作品的鉴赏切入点、有主有次、以点带面,把作品放入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学生便会主动走入你的课堂。
本节课我紧抓住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教学、新课程要求的新方法,在教学中始终注重以各种方式(比如挖掘作品有趣的地方、有趣的问题、视频短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学生不但眼观耳听、而且手动:注重创设情景,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觉不是美术欣赏的旁观者,而是融入其中,是参与者。
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以问题教学法,设置有趣的问题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交流,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
总体感觉,本人认为这堂课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充实自己,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