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生活美术教案
第四课 人间生活-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四课人间生活-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课程介绍本节课程是美术鉴赏课程的第四节课,主题为「人间生活」。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学生介绍人间生活在美术创作中的表现形式,以及相关的艺术品赏析。
本次教学将为学生呈现湘美版美术鉴赏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美术风格。
学习目标•了解人间生活在美术中的表现形式和风格;•掌握鉴赏湘美版美术作品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一、人间生活在美术中的表现形式「人间生活」是一个广泛的话题,它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元素和内容。
在美术作品中,人们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方式表现人间生活。
其中包括了街景、人物肖像、市井场景、民间生活等内容。
而不同的美术风格也会对人间生活这一主题有着不同的诠释和表现。
二、湘美版美术作品鉴赏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于1986年创办的「湘美版画」,是湖南省美术界集体努力的成果。
湘美版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体现出了湖南地域特有的民俗文化和社会风貌,因此备受赞誉。
本次教学将重点介绍湘美版美术作品在人间生活这一主题下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三、湘美版美术作品精选赏析以下是本节课程中的湘美版美术作品精选赏析。
1.《望春风》《望春风》是湘美版美术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新春佳景图。
图中,一位年轻姑娘站在江岸边,伸展着身体,享受着轻柔的春风。
整幅画以鲜艳的色彩和轻盈的笔触刻画出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2.《烟雨江南》《烟雨江南》是一幅湘美版美术的山水画,作品以烟雨缭绕的江南风景为背景,描绘了水村、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等景象。
画面充满着江南水乡的韵味,色彩绚烂而柔和,令人回味无穷。
3.《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湘美版美术的油画,以北宋首都汴京城市景观为背景,生动地刻画了南宋时期河北地区春日城市生活的繁华景象。
画面上有市井小贩、春日游人、花车等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场景。
这幅画的细节精致,构图巧妙,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间生活的百态。
教师资格证面试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案
教师资格证面试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画中较有代表性的风俗画、人物画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名作,掌握画作的艺术特色,学会鉴赏画作并体会画家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的美,热爱中国传统艺术,提高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人物画、风俗画的艺术特色。
【难点】画家表现世俗生活的绘画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鉴赏法、提问法等。
四、教学准备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通过图片的展示,总结出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画作内容从绘制宗教文化以及政治文化开始转向绘制世俗生活。
而这些画家他们绘画的灵感主要来自于现实社会中真实的生活场景,即描绘人间生活。
以此揭示课题,书写板书-人间生活。
(二)直观感知播放影视片段《武则天》的片段,并提出问题:武则天是哪个时代的人物?剧中哪个时代的人物体形和服饰都是什么样的?学生通过思考,回答出:唐朝、微胖、服饰颜色艳丽。
教师总结:当时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思想开放。
如果在画作上应该这样绘制,接着展示张萱的《捣练图》,并介绍这是一幅唐代仕女画,作者名叫张萱,宫廷画师。
(三)形式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画作并提出问题,《捣练图》共描绘了几个场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后进行回答出,画作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教师总结:捣练、织修、熨烫。
2.教师引导学生继续鉴赏《捣练图》并提问:画作中哪里最富有生活情趣?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图中小孩屈身来回穿梭于白绢下很有趣。
教师总结:这个细节非常真实和生动,是画家对生活细心观察善于表现的结果。
3.教师展示《韩熙载夜宴图》引导学生鉴赏并思考:这幅画表现了什么内容?一共可以分为几部分?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进行回答,共分为5部。
教师总结:南唐后主李煜让画家去窥探大臣的生活,以了解大臣的为人。
整幅画采用了我国传统表现连续故事的手法,随着情节的进展而分段,用屏风为间隔。
高中美术《人间生活》说课稿
高中美术《人间生活》说课稿第一篇:高中美术《人间生活》说课稿高中美术《人间生活》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湘版高中美术鉴赏上篇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第一课时,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1.教材分析这节课主要讲述《人间生活》(中国古代美术作品部分):教材列举了从唐代到宋代的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作品,并分析了这些作品所体现的社会观念。
本节课通过对这些作品进行讲述与思考、体验与探究、使学生真正认识理解画家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风俗画作品。
能力目标:体会并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情感目标:感受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美,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2)教学要点重点:美术作品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难点:体会作品所表现的生动生活。
兴趣点:画家是怎样捕捉并表现精彩的生活。
2.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教学、讨论法、练习法等相结合。
综合运用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比较式鉴赏。
3.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5分钟)①播放背景音乐《生活》②出示字幕:《美术鉴赏》上篇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第1课时(2)复习导入(2分钟)以古筝曲为背景音乐,多媒体课件(每幅6秒的速度)展示关于宗教方面的美术作品。
并同步讲述: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宗教和政治因素的不断减弱,艺术家们开始把世俗生活作为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
他们的灵感主要来自于现实社会中真实的生活场景,即描绘人间生活。
板书课题:人间生活(第1课时)(3)新课讲授,创设情景(28分钟)①播放影视片段《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局部(3分钟)(以启发式、谈话式)(3-4学生回答)。
看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剧中讲述的是什么朝代的故事?剧中妇女的体型是胖还是瘦?她们穿戴的服饰有何特色?在你印象中这个朝代的社会状态是怎样的?学生思考回答:唐朝;比较暴露、领口低、颜色很鲜艳;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思想开放。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第一章:人间生活的美术表现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间生活主题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和手法。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
1.1.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人间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多样性,激发对美术的热爱。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1.2.1 教学重点:欣赏和分析人间生活主题的美术作品,了解其表现手法和特点。
1.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美术作品中感受人间生活的美好和多样性。
1.3 教学准备1.3.1 教具:多媒体设备、美术作品图片、画册等。
1.3.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人间生活主题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作品的表现手法和特点。
1.4.2 新课内容:教师简要介绍人间生活主题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如人物描绘、场景布置等。
1.4.3 欣赏与分析:学生欣赏和分析教师提供的美术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生活细节和情感表达。
1.4.4 实践环节:学生根据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选择一幅人间生活主题的美术作品进行临摹或创作。
1.4.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改进之处。
第二章:人间生活的美术创作技巧2.1 教学目标2.1.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间生活主题的美术创作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
2.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和指导,培养学生运用美术创作技巧表现人间生活的能力。
2.1.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人间生活,提升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学习人间生活主题的美术创作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
2.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美术创作技巧生动地表现人间生活。
2.3 教学准备2.3.1 教具:多媒体设备、美术创作技巧相关书籍、示范作品等。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表现人间生活的场景。
2. 通过观察和分析人间生活的场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人间生活。
4.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相互欣赏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绘画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观察和分析人间生活的场景,感知生活的美好。
3. 创作人间生活场景的绘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绘画基本技巧,能够表现人间生活的场景。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绘画技巧生动表现人间生活的场景。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绘画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绘画作品展示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人间生活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教师讲解绘画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并示范绘画过程。
3.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技巧,自行创作人间生活场景的绘画作品。
4. 作品展示:学生将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相互欣赏和评价。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作品展示和学生的互动表现,评价学生在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方面的进步。
2.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当地画家或艺术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绘画经验和创作心得,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画廊,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拓宽审美视野。
3. 开展绘画比赛或展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自信心。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绘画技巧。
人间生活教案
《人间生活》教案【教材】: 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课)【课题】: 人间生活【课型】: 鉴赏评述【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讲述中国美术的发展情况。
体会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了解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风俗画作品;第二课时讲述外国美术的发展情况。
了解欧洲文艺复兴以及17、18世纪绘画创作观念的演变;了解有代表性的日本浮世绘作品。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艺术家们对世俗生活的关注,美术创作上产生的新变化。
2、让学生理解中国隋唐到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作品及所体现的社会观念。
3、让学生灵活运用多种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懂得运用多种鉴赏方法以书面、口头等语言描述、分析、评价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解决方法】本课为了帮助学生体会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具体活动要求。
1、第一、二个作品侧重于从宏观角度,让学生了解唐代时期贵族的生活方式。
体现了唐朝人的审美观念及作品创作特点。
2、第三个作品侧重于从个人的角度去体会艺术家如何表现在生活中的细节,让学生在课前查资料的基础上,描述宋代时的生活状况,并结合《清明上河图》进行作品解读,直观的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
【教具准备】PPT多媒体课件唐宋生活相关的影音、资料、诗词片断【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创设乐曲渲染(生)聆听(梦江南伴奏)(师)艺术家们把世俗的生活作为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
他们的灵感来自于真实的生活场景,所表现的内容生动自然。
虽然早在汉代的画像砖上保留着很多生动的生活劳作场面,但它不是为生人而作;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是依据文学作品而创作;而真正把人间生活作为美术创作主题应是从唐代开始。
出示课题:人间生活(设计意图:通过优美的旋律,营造一种能引发学生思绪的遐想,有如回归到遥远的年代.从而进入到本课做好铺垫。
)二、新课内容:(师)简明介绍唐代人物画发展情况\代表画家阎立本.张萱.周昉等。
作品一:评析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师):A)画家介:张萱,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人间生活
《人间生活》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热爱生活的情感2、提高审美能力。
认识和了解作品。
掌握相关美术知识。
3、启发学生思维,探讨交流自身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形式。
教学重点:1、画家如何在画中融入生活情趣。
2、作品如何记录生活、反映人物内心世界。
教学程序:一、情景导入活动一、诗歌诵读,情景感受活动二、欣赏比较,导入作品《捣练图》。
二、欣赏《捣练图》活动三、收集作品的相关知识,填写表格。
重点分析“画幅形式”和“组成部分”。
活动四、分析唐朝妇女的外貌特征。
活动五、学生模仿画中人物,演绎熨烫场景。
小结,作品是怎样在画中融入生活情趣的。
三:欣赏《韩熙载夜宴图》活动六、影视作品欣赏、了解历史、感触《夜宴》场景活动七、收集相关资料,填写表格。
重点分析:1、画面结构:屏风和床榻的使用具有一和中特殊的微妙意义。
它们作为人物活动的道具,一方面起到分隔画面,使每段独立成章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把各段连贯起来,使全卷成为统一的大画面。
这种处理手法,比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等长卷画又进了一大步。
2、画面5段场景的欣赏。
画家对于不同的人物,根据他们不同的身份和年龄,刻划出各自不同的姿态、性格和神情,显示出不同凡响的画艺;整幅画卷交织着热烈又冷清、既缠绵又沉郁的氛围,在醉生梦死的及时行乐中,隐涵着对生活的失望,而这种心情,反过来又加强了对生活的执着和向往。
活动八、讨论名画背后的故事1、韩熙载是历史上真实人物吗?画中哪位是韩熙载?重点分析韩熙载外貌形象的刻画。
2、画中描绘的是贵族的私密生活,这幅画又是怎样画成的呢?3、韩熙载在夜宴中是怎样的内心世界?重点分析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活动九:拓展思考:结合现代美术作品,理解韩熙载夜宴图的艺术价值。
建议学生课后用作文的形式,将自己对《韩》的感悟写下来。
活动十:动手画。
《校园生活》长卷图四、课堂小结:。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教学设计《人间生活》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展示学习任务】1、教师问:古时候在没有摄影摄像的条件下,要非常直观而形象的反映他们的生活状态会用到什么方式?学生答:………2、导入课题,展示学习任务。
二、【人间生活作品】“仕女画”代表作《捣练图》(宋摹本)中国画绢本唐张萱(1)自主学习并思考什么是练?唐朝人的审美风尚是怎样的?(2)合作探究在《捣练图》里艺术家融入了哪些与现代生活相近的细节?你觉得哪个生活片段最有趣味呢?捣练环节、织修环节、熨烫环节中分别指出哪些动作最传神?“宫廷贵族画”代表作《韩熙载夜宴图》中国画绢本五代顾闳中1、自主学习并思考(1)感受一下这是什么乐器的声音?(2)哪个是韩熙载? 画家表现韩熙载是怎样的动态和心情?(3)画中不同人物身份的动作表情,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
(4) 大家从画面中再找找还有哪些人物在专注地倾听音乐?(5)作品中歌女等女性形象在画面中的比例说明了什么?2、合作探究五个段落中韩熙载都出现一次,服饰、动作各不相同,为什么表情都是一样呢?“百姓生活画”代表作1、展示动画版《清明上河图》,让学生欣赏,每组选一个人把了解到的画面内容说出来。
2、自主学习并思考作者凭借什么把《清明上河图》画的如此真实逼真?三、【经典欣赏】现代陈丹青和艾轩的作品四、【课堂回顾】贵族生活A、贵族仕女生活张萱《捣练图》B、贵族官员生活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平民生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五、【知识小结】艺术源于生活,现实生活是画家永恒的主题,没有画家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细致入微的深入观察,画家是不可能表现出的这么生动的“生活”画面的。
六、【课后拓展】请同学们画一幅画,内容是表现我们身边的生活,比如:班会、我们的美术课。
湘美版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案及教学反思
湘美版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案及教学反思Part 1 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赵无极的绘画风格和其作品《人间生活》;•理解画面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掌握色彩组合和造型处理等抽象元素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美术素养。
1.2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赵无极的艺术生涯和画风特点;•《人间生活》的主题、情感和构图特点;•色彩和造型的鉴赏方法。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画面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掌握色彩组合和造型处理等抽象元素的鉴赏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色彩和造型的鉴赏方法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美术素养。
1.4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讲授和演示:通过介绍赵无极的艺术生涯、展示《人间生活》的图片、分析画面构图等手段,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作品;•引导和讨论:通过提问、回答、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合作学习;•实践和创作: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品分析和创作实践,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1.5 教学流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1.课前导入:通过展示赵无极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授艺术家和作品:通过介绍赵无极的艺术生涯、展示《人间生活》的图片、分析画面构图等手段,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作品。
3.引导分析画面:通过提问、回答、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等抽象元素。
4.美术鉴赏讨论:通过小组或全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体验和思考。
5.作品创作实践: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品分析和创作实践,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6.总结评价:通过课后小结和教师评价,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反思。
Part 2 教学反思2.1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1.教学方法多样化:采用了讲授、引导和实践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同层次进行思考和实践。
人间生活美术教案
人间生活美术教案人间生活美术教案篇一:人间生活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中国部分)主备:XXX 审定:使用时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风俗画作品。
2.能力目标:体会并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3.情感目标:感受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美,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教学难点:体会作品所表现的生动生活。
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美术作品主要为宗教服务。
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宗教的影响逐渐减弱,艺术家们又会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哪里呢?学生回答。
(自己和现实生活)。
艺术家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自己,开始在意自己的喜怒哀乐,描绘人间生活的作品逐渐多了起来。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
(课件出示课题《人间生活》)二、讲授新课:1.欣赏唐朝的人物画《捣练图》1)师: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请大家认真观看,注意场景发生的时期,人物的服饰特点。
放映《宫心计2》第一集片段。
这是一个反映古代宫廷生活的片段。
这个短片表现的是古代唐朝的内容。
从人物的体态和服饰可以看出。
唐朝的社会观念和审美风尚以丰腴为美,服装颜色很鲜艳、低领,比较开放。
这些服装样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的和服。
(课件展示唐代服饰与和服的对比)2)课件出示《捣练图》)师:这是唐朝的宫廷画家XXX 的一幅仕女画,XXX主要以宫廷仕女为描绘对象,画了很多仕女日常起居、劳动的画,我们看到的这幅《捣练图》就是表现宫廷仕女捣练时候的情景。
师:请一个同学告诉说说什么叫练?学生回答。
(练是古代的一种丝织品,织成时比较硬,而且带黄色,要经过漂洗和冲捣后才会变白变软。
全画分三部分:一捣练,二理丝缝合,三熨练。
)课件出示《捣练图》第三组)师:你觉得这个片段什么地方最有生活情趣?学生回答。
(钻到练下面的小女孩)师:是的,画家抓住了小女孩儿钻在练下的的调皮可爱动作,由此推断XXX非常善于把生活中富有情趣的场景表现出来。
7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教学设计5篇
7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7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教学设计《人间生活》(国外部分)教案——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课教学目标:1、体会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了解欧洲文艺复兴以及17、18世纪绘画创作观念的演变;2、认识和了解本课所列举外国美术作品的画种、题材、作品内涵、造型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点。
感受、体验并评述外国美术作品的基本形式美感。
3、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归纳欣赏美术作品的学习方法;4、启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习的潜力,探讨并交流自身的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形式;教学重点:1、了解从中世纪以来国外绘画风格、创作思想的变化;2、人间生活题材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文学创作、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举例,师生互动;在美术创作中,艺术家们是如何表现的,他们的创作思路主要放在哪些层面上?2、欣赏历史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以及《韩熙载夜宴图》和《捣练图》,让学生简略的回顾不同的历史时代,画家在画中表现的内容及其创作背景。
3、看图设问:西方艺术家的笔下是如何表现人间生活的?他们所描绘的对象有没有受到当时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二、感受体验、比较欣赏1、将美术创作的发展大致圈定为三个阶段(作为遗留问题分析比较后解决):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以后的创作设问:找出这几组作品所反映的共同的题材——母爱。
2、中世纪美术作品的表现特点;(1)欣赏作品《圣母子》(2)设问:学生分析画中人物的形象特点?从人物的表情、眼神、母子之间的情感表达等方面来分析,为后段人物形象的描绘作比较图使用。
小结:中世纪美术又称基督教美术,是非现实主义的,不强调对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抽象、变形、超人性,使用表现神灵和信徒的符号化的处理方式;3、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思潮(1)欣赏拉斐尔作品《西斯廷圣母》中的母子造型,比较人物形象、表情与中世纪绘画作品的不同,并进一步分析其它人物形象的创作来源;(2)分析尼德兰画派作品《逃亡埃及途中休息》先出现画面,学生尝试讨论画中人物和情节,教师小结,分析创作题材和背景;小结:画面中人物形象的设计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中世纪绘画中的人物形象比较生动了许多,更加贴近生活,反映了从文艺复兴开始欧洲美术领域出现的一种趋势,即宗教题材的世俗化。
《人间生活》民间美术鉴赏教案_92
《人间生活》民间美术鉴赏教案《人间生活》——民间美术鉴赏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并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2、了解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和风俗画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2、这些作品的审美特征和历史文献价值。
3、体会作品所表现的生动的生活。
课时:1课时教学思路:本课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在人类脱离宗教时代之后美术创作所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体会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并理解促进艺术家创作这些作品的社会观念是什么,以及这些作品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生活有什么帮助。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美术主要是为了宗教和政治信仰服务,比如:青铜器、秦始皇兵马俑、金字塔、《女史箴图》、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佛本生故事》等(图片展示),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人类脱离宗教时代之后,艺术家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现实生活,开始关注自己的真实生活现象,美术也自然转变为描绘人们的日常生活,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课本的第四课《人间生活》,了解一下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时期的画家所描绘的他们眼中的真实生活。
(板书“人间生活”)二、讲授新课:其实早期的美术作品中并非没有表现人间生活的情景,汉代的画像砖石上就保留着很多生动的生活劳作场面,但他们不是为生人而修建的。
如:东汉《戈射、收获画像砖拓本》南宋大足石窟雕塑《养鸡女》而真正把人间生活作为美术创作题材的美术作品在我国主要开始于隋唐时期,在西方则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
我们分别来学习一下。
<一>、隋唐时期隋唐是中国历史上佛教美术最为兴盛的时期,除此之外,这时也开始出现一些表现贵族生活的美术作品,其中最为典型的题材是“仕女画”,它们不再以对女子进行道德教化为目的,而是专门描绘宫廷妇女的日常生活。
欣赏唐代张萱的《捣练图》(仕女生活)(作品介绍):盛唐之际,最负盛名的贵族人物、仕女画家当推张萱,他特别擅长画女性和婴儿,所做人物雍容华贵,形成“丰颊肥体”的人物造型,在美术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_0
---------------------------------------------------------------最新资料推荐------------------------------------------------------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版本:湘美版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模块:《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 4 课《人间生活》(中国部分)教材内容:结合上节美术课《心灵的慰藉》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懂得了佛教艺术开始在中国真正的盛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阶段盛行的原因是因为战乱五胡乱华的大时代背景。
人在面临巨大的灾难面前非常容易信仰宗教,再者佛教所提出的无常观念有助于绝望中的人们去领悟人生中苦的真谛。
追根溯源,在本课《人间生活》中大量美术作品对现实生活描绘自然是大时代大环境中的人们生活的安定所导致。
生活中的乐的场景描绘相较于佛教教义对苦的领悟在现今高中生的生活经验中更为容易让他们理解和把握。
本课教学内容通过画像砖、画像石亦或是陶俑等地下艺术形式对现实生活场景的描绘,让学生观察到在汉朝墓葬艺术中人们希望把生活中的乐继续带入到另一个世界;作为对现实生活真实记录的描绘,在绘画文本上将生活的乐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其典型为侍女画题材的盛行。
如唐代著名院体画家张萱及徒弟周仿的代表作《虢国夫人游春1 / 12图》、《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五代顾闳中描绘韩熙载夜半歌舞狂欢之景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风俗画代表作《清明上河图》等。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高二学生基于前几节课对美术作品政治、宗教功能性的了解,从以往教学中着重将美术作品文化宣化功能的强调到这堂课进入人间生活这一主题,单就绘画内容而言,因其接近生活常态学生能够更有体会性;但是对于绘画的形式感而言,本节课中所涉及的多幅叙事性的绘画文本,多采用中国绘画特有的长卷形式。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第一章:人间生活的艺术欣赏1.1 教学目标了解人间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
培养对人间生活的审美感知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人间生活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
分析人间生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欣赏和评价人间生活的艺术作品。
1.3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人间生活的艺术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间生活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进行绘画或雕塑创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人间生活的艺术表达。
第二章:人间生活的创意表达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达自己对人间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2.2 教学内容介绍创意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探索人间生活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学习和运用不同的美术技法进行创意表达。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创作,激发创意思维。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间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进行创意绘画或雕塑创作,让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达自己对人间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人间生活的文化理解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人间生活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
3.2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和艺术表现。
分析美术作品中体现的文化特点和生活价值观。
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探讨和思考。
3.3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文化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化理解和尊重的体会。
进行文化主题的绘画或雕塑创作,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表达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第四章:人间生活的社会意义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人间生活社会意义的认识和关注。
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关注社会现象和问题。
4.2 教学内容介绍美术作品中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表现和探讨。
分析人间生活美术作品对社会意义的作用和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社会思考和讨论。
4.3 教学活动展示与社会现象和问题相关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社会意义。
人间生活
《人间生活》参考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并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2、了解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风俗画作品;3、了解欧洲文艺复兴以及17、18世纪绘画创作观念的演变;了解有代表性的日本浮世绘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2、这些作品是否具有历史和文献价值。
教具与学具1、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2、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教师可以参考前几课的内容、按照比较鉴赏法的思路来设计)、笔教学流程:1、导入:教师展示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以及唐代的作品《捣练图》,请同学们讨论并说出这些作品的不同之处。
2、学生分析并回答。
3、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的主题“人间生活”。
4、理解主题:教师进一步分析作品《捣练图》,并且指出,表现世俗生活的作品,比较详尽、准确地记录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比如从唐代的仕女画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妇女的发型、着装甚至人们的生活观念。
5、活动:请同学们根据这幅作品,大致描绘出当时唐代妇女的头型、着装,并对形象进行一定的解释。
此活动可以分小组,有同学们讨论完成,最后请同学们展示并讲解自己的作品。
6、教师总结:指出表现世俗生活的绘画有着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作品。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第34页关于《韩熙载夜宴图》的材料。
◆注意: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提出如下问题:①这幅作品表现了一个什么内容?②画家为什么能够表现出这样一幅描绘的生动而且细致入微的作品。
(深入的观察)。
③这幅作品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7、学生阅读、分析并回答问题。
8、教师总结。
9、活动:让学生辨认教材中所列举的《清明上河图》中都有什么样的生活场景?学生分小组讨论并研究。
学生把研究的结果与全班同学交流。
10、学生阅读并研究教材:教师要求学生进一步研究这幅作品的历史背景以及同时代的作品(教材第34、35页)。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
美术《人间生活》教案(湘美版)第一章:人间生活的意义1.1 人间生活的定义1.2 人间生活的重要性1.3 人间生活与美术的关系第二章:人间生活的表现形式2.1 人物描绘2.2 生活场景描绘2.3 情感表达第三章:人间生活的美术技法3.1 人物画的基本步骤3.2 生活场景的构图技巧3.3 情感表达的绘画方法第四章:人间生活的美术欣赏4.1 欣赏人间生活的名画作品4.2 分析名画作品中的人间生活元素4.3 引导学生体验名画作品中的情感第五章:创作自己的人间生活作品5.1 确定创作主题5.2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法5.3 创作过程指导第六章:人间生活的文化背景6.1 不同文化对人间生活的诠释6.2 人间生活作品中的文化元素6.3 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第七章:人间生活的社会意义7.1 人间生活作品与社会现实的关联7.2 人间生活作品对社会观念的反映7.3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认识社会、关注社会问题第八章:人间生活的心理分析8.1 人间生活作品中的心理元素8.2 分析作品中的情感与心理状态8.3 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心理第九章:人间生活的创意实践9.1 创意实践的重要性9.2 激发学生创意思维的方法9.3 指导学生创作具有个性的人间生活作品第十章:人间生活的美术评价10.1 评价标准与方法10.2 学生作品的自我评价与反思10.3 引导学生进行互评与师评,提高审美能力第十一章:人间生活的艺术史论11.1 人间生活艺术的发展历程11.2 不同流派和时期的人间生活艺术特点11.3 引导学生认识艺术史中的重要人间生活作品和艺术家第十二章:人间生活的跨界融合12.1 人间生活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结合12.2 人间生活艺术的多元表现形式12.3 指导学生进行跨界创作实践第十三章:人间生活的数字化创作13.1 数字技术在人间生活艺术中的应用13.2 利用数字工具创作人间生活作品的方法13.3 引导学生掌握数字绘画技巧,进行创新性创作第十四章:人间生活的展览与交流14.1 策划人间生活艺术展览的要点14.2 培养学生的人间生活艺术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14.3 组织学生参与艺术展览和交流活动,提升综合素质第十五章:人间生活的教育实践15.1 人间生活艺术教育的目标与方法15.2 设计人间生活艺术教学活动方案15.3 引导学生将人间生活艺术融入日常生活,提升生活质量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湘美版美术《人间生活》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湘版人间生活美术教案
湘版人间生活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湘版人间生活美术的历史和特点。
2.学习湘版人间生活美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3.通过实践,掌握湘版人间生活美术的创作方法。
4.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湘版人间生活美术的特点和历史渊源。
2.湘版人间生活美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3.湘版人间生活美术的创作方法和实践。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将湘版人间生活美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2.如何在创作中体现湘版人间生活美术的特点和魅力。
四、教学内容。
1.湘版人间生活美术的历史和特点。
湘版人间生活美术是指以湖南省为代表的一种民间版画艺术,它源于湖南地方的民间艺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湘版人间生活美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当时湖南一带的民间艺人开始利用木刻版画的技法,创作了大量以人间生活为题材的作品。
这些作品以其朴实、生动、富有民间气息的风格,成为了湖南地方文化的一部分。
湘版人间生活美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湘版人间生活美术的作品涵盖了农民生活、民间故事、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反映了湖南地方的生活和风土人情。
二是表现形式多样,技法独特。
湘版人间生活美术的作品采用木刻版画的技法,具有鲜明的民间特色和地方风情,表现形式多样,技法独特,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是色彩鲜艳,构图简洁。
湘版人间生活美术的作品色彩鲜艳夺目,构图简洁明了,给人以美的享受。
2.湘版人间生活美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湘版人间生活美术的基本技法主要包括木刻、印刷和上色三个环节。
首先是木刻,艺人们首先要在木板上用刀刻出所需的图案和文字,然后进行印刷,将刻好的木板放在纸上,用力按压,使图案和文字转移到纸上,最后进行上色,用颜料给作品上色,使其色彩更加鲜艳。
湘版人间生活美术的表现手法主要包括构图、造型和色彩三个方面。
构图是指在作品中合理地安排各个元素,使整个画面显得和谐、统一;造型是指用简练的线条和形状来表现人物和景物,使其具有生动的形象;色彩是指用鲜艳的颜料来渲染画面,使其色彩更加丰富多彩。
《人间生活》民间美术鉴赏教案
《人间生活》民间美术鉴赏教案《人间生活》民间美术鉴赏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并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2、了解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和风俗画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2、这些作品的审美特征和历史文献价值。
3、体会作品所表现的生动的生活。
课时:1课时教学思路:本课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在人类脱离宗教时代之后美术创作所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体会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并理解促进艺术家创作这些作品的社会观念是什么,以及这些作品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生活有什么帮助。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美术主要是为了宗教和政治信仰服务,比如:青铜器、秦始皇兵马俑、金字塔、《女史箴图》、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佛本生故事》等(图片展示),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人类脱离宗教时代之后,艺术家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现实生活,开始关注自己的真实生活现象,美术也自然转变为描绘人们的日常生活,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课本的第四课《人间生活》,了解一下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时期的画家所描绘的他们眼中的真实生活。
(板书“人间生活”)二、讲授新课:其实早期的美术作品中并非没有表现人间生活的情景,汉代的画像砖石上就保留着很多生动的生活劳作场面,但他们不是为生人而修建的。
如:东汉《戈射、收获画像砖拓本》南宋大足石窟雕塑《养鸡女》而真正把人间生活作为美术创作题材的美术作品在我国主要开始于隋唐时期,在西方则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
我们分别来学习一下。
<一>、隋唐时期隋唐是中国历史上佛教美术最为兴盛的时期,除此之外,这时也开始出现一些表现贵族生活的美术作品,其中最为典型的题材是“仕女画”,它们不再以对女子进行道德教化为目的,而是专门描绘宫廷妇女的日常生活。
欣赏唐代张萱的《捣练图》(仕女生活)(作品介绍):盛唐之际,最负盛名的贵族人物、仕女画家当推张萱,他特别擅长画女性和婴儿,所做人物雍容华贵,形成“丰颊肥体”的人物造型,在美术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间生活教学设计
《人间生活》教案一、教案背景本教案是针对高中一年级的美术鉴赏教学案例。
计划两课时完成。
根据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大纲要求,实践新课改理念,合理设计课堂。
重在体现学科特色,感受世界多元文化的美好,提升高中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帮助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二、教学课题湘版美术鉴赏教材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三、教材分析1、本课内容出自湖南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教材。
第二单元辉煌的美术历程,本单元整体是以历史顺序向大家介绍从古至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表现形式,使学生对我国及世界美术文化有个纵观的认识,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本课《人间生活》是第四课内容,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我国隋唐、五代、宋代的绘画风貌;第二课时:了解西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十七世纪两大典型流派、日本十九世纪浮世绘画的风采3、教学目标认识美术作品表现世俗生活的各种方式;了解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风俗画作品;了解欧洲文艺复兴以及17、18世纪绘画创作观念的演变和代表性的作品;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日本浮世绘作品。
四、教学方法结合我校“211”自主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引导法、问题探究法、图表法、图片视频等给学生创设情境,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师预设的问题,对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予以引导点拨。
做到当堂清。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上一节课知识,自然导入新课师:在宗教流行的历史时期,宗教对美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同学们回忆学习过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宗教美术作品样式。
生:建筑有石窟寺(四大石窟)、教堂、神庙、清真寺、佛塔等;以及宗教壁画、彩塑、大理石雕塑等师:宗教美术作品是让人们仰视的,蒙着神秘的色彩。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大多数人的热情和生活不再围绕宗教信仰而展开,艺术家的创作又该面临怎样的挑战了呢?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今天我们就从表现真实生活的角度关注艺术家的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间生活美术教案
人间生活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人间生活美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人间生活美术的基本原则和表现方式;
3.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欣赏美的能力;
4. 通过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
1. 人间生活美术的定义和作用;
2. 人间生活美术的基本原则:真实、自然、和谐;
3. 人间生活美术的表现方式:画面构图、色彩运用、材料选择等;
4.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和学习人间生活美术的表现方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艺术品或图片,引发学生对人间生活美术
的兴趣,并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美的观点。
2. 新知讲解(10分钟)
解释人间生活美术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探讨美术在我们日常生
活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10分钟)
展示一些有关人间生活美术的画作,分析其构图、色彩运用和材料
选择,让学生理解人间生活美术的基本原则和表现方式。
4. 实践活动(30分钟)
让学生动手实践,可以选择以下活动之一:
a.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日常生活场景,绘制一幅表现真实、自然、和谐的人间生活画作;
b. 制作一个小手工品,运用人间生活美术的原则和方式,展示真实、自然、和谐的美感。
5. 展示和分享(10分钟)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
6. 总结和拓展(5分钟)
教师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回顾学到的知识。
同时,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人间生活美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点和应用。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参与度;
2. 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构图、色彩运用和材料选择是否符合人间生活美术的原则;
3. 根据学生的作品展示和分享,评价学生对人间生活美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人间生活美术的概念、原则和表现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实践活动在创作中运用这些知识。
同时,通过展示和分享,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得到了促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全面地体验和学习人间生活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