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预测

合集下载

TAC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及预后

TAC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及预后
昊恢 升 何 劲松 陈伟 财 王媛 王先 明
【 要 】 目的 探讨 T C新 辅助化疗 方案治疗 三 阴性 乳腺癌 的临床疗效 。 法 对接受 4 摘 A 方 ~
6个周 期 T C新 辅助化 疗方案 治疗 的 6 三 阴性 乳 腺癌 进行 回顾性 研究 ,分 析近 远期 化疗疗 A 3例 效 。结果 化疗 后随访 时间 1 ~ 0月 ( 63 中位 3 . ) 3例患者 总有 效率 为 9 .3 其 中完 全缓 06月 。6 68 %, 解 率 5 . %( 6 6 ) 7 1 3 / 3 ,部 分 缓 解 3 .8 2 / 3 。主 要 不 良反 应包 括 中性 粒 细 胞 减 少 3 4 96 %(5 6 ) 6例 (7 1%) 5. 4 ,中性 粒 细胞 减少 性 发 热 2 5例 (96 %) 3 .8 ,恶 心 呕吐 3 3例 (23 %) 5. 8 ,腹 泻 1 4例
徐伟 ,唐平 章 ,李 正江 .甲状 腺 癌局 部切 除 术后 再
手 术 的 探讨 [ ] J .中华 肿 瘤 杂 志 ,0 2 2 ( ) 15 2 0 ,4 2 : 8 —
1 7. 8
Ca t s o MR , G a i r h r H.C ni u n o t v r is i h b o t ig c n r e se n t e n o
C a rH. ie n e l s iain c t lg f h h r i r me F n — e d ea pr t y oo y o e t y od: o t
a p ri l[ ] C ne ,2 0 ,9 6 :35 3 9 napa a J . acr 0 0 0( ) 2 — 2 . s 别克扎 提 ・ 再孜提 汉.高频 彩超 、 T检查 在 甲状 腺癌 C 临床 诊 断价 值 的探讨 [ .新疆 :新疆 医科 大学 , D]

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

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
尹一 张频 北 京协和 医学院 中国 医学科 学 院肿 瘤 医院肿 瘤 内科 ( 北京 1 0 0 0 2 1 )
【 摘要 】 三阴性乳 腺癌是一类侵 袭 性 较 强且具有 明显异质 性的乳腺癌亚 型 ,患者的 总体 预后较
差 。 多 项 研 究 显 示 新 辅 助 化 疗 后 病 理 完 全缓 解 的 三 阴 性 乳 腺 癌 患者 预 后 较 好 。 目前 已有 多 种 化 疗 药
a n d i n d i c a t i o n o f T N B C n e o a  ̄u v a n t c h e mo t h e r a p y , a s w e l l a s c l i n i c a l e v i d e n c e o f c y t o t o x i c a g e n t s a n d
t a r g e t i n g t r e a t me n t a r e s u mmar i z e d .

【 K e y Wo r d s】 T r i p l e — n e g a t i v e b r e a s t c a n c e q N e o a d j u v a n t c h e mo t h e r a p y , p C R
o f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s wi t h a g g r e s s i v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s t r o n g 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 a n d s h o t r e r s u  ̄i v a 1 .Pl e n t y o f
i n c l i n i c a l t r i al s , s e v e r a l o f t h e m h a v e h i g h p CR r a t e s a n d s h o w p r o mi s i n g . I n t h i s a r t i c l e , t h e e n d p o i n t

紫杉醇卡铂密集方案新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及远期生存

紫杉醇卡铂密集方案新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及远期生存

紫杉醇+卡箱密集方案新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及远期生存目的评价PC(紫杉醇+卡徒I)密集方案新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和远期生存,探索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优化方案。

方法2008年1月至2018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确诊为三阴性乳腺癌(临床分期TI〜4N0〜3M0)、接受PC 密集方案新辅助化疗及手术的患者,采用倾向性评分方法对PC密集方案组和3周方案组患者进行1 :1最近邻匹配,比较两组的疗效、安全性及远期生存。

结果纳入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00例,密集方案组和3周方案组各50例。

密集方案组和3周方案组的客观有效率(ORR) 均为90.0%(45∕50)o密集方案组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低于3周方案组(分别为32.7%和68.0%, P=0.001),但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高于3周方案组(分别为57.1%和32.0%, P = 0.012)o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率分别为34.0%(17∕50)和38.0%(19∕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677)°中位随访55 个月,密集方案组和3周方案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3.5%和75.2%, 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9%和8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22和0.647)o术后病理有明显残留病灶(肿瘤最大径21 Cm或淋巴结阳性)者预后不良,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59.3%和68.5%o结论PC密集方案与常规3周方案新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疗效相似,患者耐受性良好,且能缩短治疗时间,是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可选方案。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肿瘤;新辅助化疗;剂量密集化疗;卡箱三阴性乳腺癌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 ER)阴性、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叩tor, PR)阴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 阴性的乳腺癌,约占乳腺癌的15%。

三阴性乳腺癌术后辅助TEC方案化疗的疗效及预后_冯小勇

三阴性乳腺癌术后辅助TEC方案化疗的疗效及预后_冯小勇

三阴性乳腺癌术后辅助TEC方案化疗的疗效及预后冯小勇,何静,唐保艳,刘科鑫,王静,江琴(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烧伤科,云南文山663000)[摘要]目的:探讨TEC化疗方案治疗术后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接受6个周期TEC化疗方案治疗的36例三阴性乳腺癌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近远期化疗疗效。

结果:化疗后随访18 24个月,中位22.8个月;36例患者中30例未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总有效率为83.33%。

主要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31例(86.11%),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3例(8.33%),恶心、呕吐30例(83.33%),腹泻8例(22.22%),口腔黏膜炎5例(13.89%),乏力虚弱22例(61.11%),术后死亡1例,局部复发3例,远处转移2例,2年生存率为97.22%。

结论: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在早期给予正确有效的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目前蒽环联合紫杉醇的TEC辅助化疗有利于提高TNBC术后治疗效果,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TEC方案;三阴性乳腺癌;辅助化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特殊的乳腺癌,具体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三者均为阴性,TNBC预后不是很理想[1]。

笔者旨在探讨TEC化疗方案治疗术后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1年1月 2013年1月收治的36例TNBC患者,淋巴结转移0 5个,所有患者均没有严重造血系统和肝、肾、心血管系统疾病。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最小36岁,最大65岁,平均45.8岁。

均为浸润性乳腺癌,己排除炎性乳腺癌或转移性乳腺癌。

根据2010年AJCC乳腺癌TNM分期标准[2],Ⅰ期12例,IIA期16例,IIB期8例;核分级:Ⅰ级5例,Ⅱ级22例,Ⅲ级9例。

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

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

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一种重要的亚型。

三阴性乳腺癌是指乳腺癌中不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肿瘤,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恶性程度。

化疗是三阴性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本文将介绍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的相关方案。

化疗药物1. 铂类药物铂类药物是用于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的关键药物之一,常用的铂类药物包括氧化铂和卡铂。

这些药物通过与肿瘤细胞DNA交叉连接,抑制DNA合成和细胞分裂,达到抗癌的效果。

2. 依托泊苷依托泊苷(Ixabepilone)是一种微管结合剂,也是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常用的药物之一。

它能够干扰肿瘤细胞的微管聚合和稳定性,从而阻止细胞分裂和增殖。

3. 多西他赛多西他赛(Docetaxel)是一种细胞毒性药物,可与肿瘤细胞内的微管结合,并阻止微管的消散,从而阻碍了分裂细胞的正常功能。

4. 氟尿嘧啶类药物氟尿嘧啶类药物包括卡培他滨和氟尿嘧啶。

这些药物能够干扰DNA的合成、修复和复制过程,从而杀死乳腺癌细胞。

化疗方案方案一:AC-T方案AC-T方案是目前常用的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之一,包括红霉素(Adriamycin)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的联合应用,以及紫杉醇(Taxol)的加入。

具体方案如下:•红霉素: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60~75mg/m2。

•环磷酰胺: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600~1200mg/m2。

•紫杉醇: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80~175mg/m2。

该方案常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可达到较高的治疗效果。

方案二:TC方案TC方案是另一种常用的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包括紫杉醇和环磷酰胺的联合应用。

具体方案如下:•紫杉醇: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75~100mg/m2。

•环磷酰胺: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600~1200mg/m2。

该方案适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早期治疗和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案与效果分析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案与效果分析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案与效果分析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新辅助治疗方案已经成为乳腺癌治疗中重要的一环。

新辅助治疗指在手术前进行化疗、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旨在缩小肿瘤体积、改善手术情况以及提高生存率。

本文将对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案进行介绍,并分析其效果。

一、化疗新辅助治疗方案化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乳腺癌治疗的方法,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灭或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新辅助治疗中,化疗被用于在手术前减小肿瘤尺寸,提高手术切除的可行性。

同时,化疗还能够清除肿瘤细胞,在手术后减低复发的风险。

化疗的方案根据乳腺癌的分子亚型和病理特征来制定,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等。

同时,靶向治疗也被结合到化疗中,如使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曲妥珠单抗。

这种新的辅助治疗方案在治疗乳腺癌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内分泌治疗新辅助治疗方案内分泌治疗是一种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案。

乳腺癌中,约70%的病例属于激素受体阳性,这意味着肿瘤细胞对雌激素或孕激素具有依赖性。

内分泌治疗通过抑制或阻断雌激素或孕激素对癌细胞的刺激,达到治疗的目的。

内分泌治疗常使用的药物包括七氟酮、环丙烯酸铂等。

这些药物通过阻断雌激素受体的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存,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三、靶向治疗新辅助治疗方案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乳腺癌细胞的特定靶点进行的治疗方法。

目前,HER2阳性乳腺癌已经成为乳腺癌治疗中的一个关键亚型。

HER2是乳腺癌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过表达HER2受体的乳腺癌患者在预后上通常具有较差的情况。

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目前已经开发出一系列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

这些药物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HER2受体,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靶向治疗在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加准确、有效的治疗策略。

四、新辅助治疗方案的效果分析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了积极的效果。

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方法

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方法
新辅助化疗后细胞分级的下降是一个积极的迹象,表示治疗有效
肿瘤坏死的程度
肿瘤坏死的程度是评估新辅助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坏死 是指因细胞缺血、缺氧或其他伤害因素导致的细胞死亡
1.评估方法 肉眼观察: 在手术或活组织检查时,可以直接观察到肿瘤组织的坏死区。坏死的肿瘤组织通常为暗灰色或
黄色,并且与健康的或活跃的肿瘤组织相比具有不同的质地。 显微镜下观察: 使用组织切片和染色,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的坏死。坏死的细胞会有断裂的细胞膜、
WHO依赖于双向尺寸测量,WHO标准复杂,RECIST后来将这一方法 简化为单一最大径测量。
RECIST 1.1标准
01
1.选择目标病灶
在CT/MRI中,直径≥10mm的病 灶;对于淋巴结病灶,短轴直径 应≥15mm。
01
2.测量方法
对每一个目标病灶,测量其最长 直径,所有目标病灶的最长直径 加总起来,这个总和为参考基线, 以此来评估后续治疗的效果。
评估方法: 1.测序 (NGS):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同时分析多个基因的突变、拷贝数变异 、重排等。ctDNA中可能需要更高的灵敏度,因为ctDNA的丰度通常较低。 2.数字PCR:由于其高灵敏度,尤其适用于检测低丰度的ctDNA突变。
循环肿瘤DNA(ctDNA)
ctDNA潜在的作用:
早期检测和复发:在治疗后,ctDNA水平的增加可能预示复发或疾病进 展。
凝固的细胞质和核的解体。 定量评估: 通过计算组织切片中坏死区域的面积百分比来评估坏死的程度。 2.疗效的指标: 坏死的出现通常意味着肿瘤对治疗产生了反应。 3.预后的标志 高 度 的 肿 瘤 坏 死 可 能 与 更 好 的 预 后 相 关 , 因 为 它 表 示 肿 瘤 对 治 疗 有 反 应 。 但 在 其 他 情 况 下 , 广 泛 的 坏 死 可 能 反 映 肿 瘤 的 高 度 恶 性 性 , 与 较 差 的 预 后 相 关 。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法与疗效评价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法与疗效评价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法与疗效评价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见于女性。

为了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寻找新的辅助治疗方法。

本文将重点介绍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

一、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法1. 靶向药物治疗靶向药物是一种能够针对癌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治疗的药物。

在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靶向药物被广泛应用。

其中,最常用的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HER2信号通路,阻断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传播,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2. 化疗药物联合治疗化疗药物联合治疗是指将多种化疗药物同时应用,以增加疗效和降低药物耐药性。

如通过将多西他赛(docetaxel)和顺铂(cisplatin)等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此外,新辅助化疗的方案可以根据乳腺癌的分子亚型来进行个体化调整,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刺激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

在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被广泛研究和使用。

这些药物能够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强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从而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

二、辅助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1. 病理学疗效评价病理学疗效评价是通过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评估治疗前后乳腺癌病灶的大小和病灶内细胞学的变化。

常用的评估标准有Miller-Payne分级、Chevallier分类以及Pierce分类等。

这些评估指标可以客观反映辅助治疗的疗效,指导后续的治疗策略。

2. 影像学疗效评价影像学疗效评价是通过影像学方法(如CT、MRI等)检查肿瘤的缩小程度、边界清晰度等来评估治疗的效果。

常用的评估标准有RECIST准则、WHO准则等。

这些评估指标可以直观地反映辅助治疗的疗效,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3. 生存率评价生存率评价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生存情况来评估治疗的效果。

三阴乳腺癌三期治疗方案

三阴乳腺癌三期治疗方案

一、引言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

由于缺乏特异性靶向治疗,三阴乳腺癌的治疗较为困难。

本文将对三阴乳腺癌三期的治疗方案进行综述。

二、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1)新辅助化疗:对于可手术的三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新辅助化疗的目的是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的可行性,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常用方案包括紫杉醇联合卡铂或蒽环类药物。

(2)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

保乳手术适用于肿瘤直径小于3cm、腋窝淋巴结阴性或仅1-2个淋巴结阳性的患者。

改良根治术适用于肿瘤直径大于3cm或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患者。

2. 辅助化疗(1)多周期化疗:三阴乳腺癌患者常采用多周期化疗方案,如紫杉醇联合卡铂或蒽环类药物。

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的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优于单药化疗。

蒽环类药物联合紫杉醇方案也是三阴乳腺癌治疗的有效方案。

(2)联合靶向治疗:近年来,针对三阴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

如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和尼伐单抗(Nivolumab)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联合靶向治疗可以提高化疗效果,降低复发风险。

3. 辅助放疗(1)术前放疗:对于局部晚期或侵犯胸壁的三阴乳腺癌患者,术前放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的可行性。

(2)术后放疗:对于保乳手术后的患者,术后放疗可以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放疗剂量通常为50-60Gy。

4. 内分泌治疗三阴乳腺癌患者缺乏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因此内分泌治疗对三阴乳腺癌的疗效有限。

但对于绝经后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如阿那曲唑)或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依维莫司)。

5. 靶向治疗(1)免疫治疗:如帕博利珠单抗和尼伐单抗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联合化疗或放疗使用。

三阴乳腺癌对含蒽环类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价值

三阴乳腺癌对含蒽环类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价值

三阴乳腺癌对含蒽环类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价值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癌症类型,其中三阴乳腺癌是最为恶性的亚型之一。

含蒽环类化疗药物是一种经典的抗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治疗中。

本文旨在探讨三阴乳腺癌患者接受含蒽环类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价值。

一、含蒽环类方案的介绍含蒽环类药物是指一类含有苯并[a]蒽醌类结构的化合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嵌入DNA分子双链中,干扰DNA复制和转录,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分化。

常用的含蒽环类药物包括阿霉素(ADM)、表柔比星(EPI)和长春新碱(CTX)等。

含蒽环类方案是乳腺癌治疗中的一种经典化疗方案。

在新辅助化疗中,含蒽环类方案通常与顺铂(DDP)等其它药物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研究表明,含蒽环类方案新辅助化疗可显著减小肿瘤体积,增加保乳手术的可行性,提高肿瘤切除的手术切缘阴性率,并明显改善预后。

二、三阴乳腺癌的特点三阴乳腺癌是指ER(雌性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和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亚型。

其临床表现具有较高的恶性和侵袭性,易产生远处转移,且预后相对较差。

临床研究表明,三阴乳腺癌对激素受体、靶向治疗等常规治疗手段的反应较差,因此需要更加强有力的治疗手段。

含蒽环类方案新辅助化疗在三阴乳腺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含蒽环类药物可针对三阴乳腺癌的受体阴性状态,通过DNA干扰等方式抑制癌细胞增殖和分化,达到化疗的效果。

四、含蒽环类方案新辅助化疗不良反应及对策含蒽环类药物虽然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皮肤反应等。

此外,含蒽环类药物还有可能引起心脏毒性和肺纤维化等重要不良反应。

针对这些不良反应,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如对于骨髓抑制可进行血常规检查,及时调整剂量;对于恶心呕吐可应用抗呕吐药物;对于心脏毒性可实时监测心电图等生化指标;对于肺纤维化可定期进行肺功能及胸部影像学检查等。

五、结论。

PD-1与PD-L1抑制剂在非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应用进展2024

PD-1与PD-L1抑制剂在非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应用进展2024

PD-1与PD-Ll抑制剂在非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应用进展2024摘要三阴性乳腺癌(TNBC)病人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s)表达水平与活性明显高于其他乳腺癌亚型。

多项临床试验表明,程序性死亡受体-l(PD-1)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 D-Ll)抑制剂在非转移性TN B C新辅助治疗阶段取得出色的治疗结果。

此外,新辅助冶疗阶段降低化疗强度联合免疫治疗或去化疗的双免疫治疗有较好的治疗前景,可能是未来发展趋势。

不同于转移性TN B C PD-Ll在非转移性TN B C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特异度与敏感度较低,未未需结合其他免疫标记物,细化TN B C分型,有针对性地选择可从免疫治疗中荻益的人群,进一步提高PD-1和(或)PD-Ll抑制剂的疗效价值,从而实现TNBC的精准治疗。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笫一位[1-3]。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 e ga tive breast cancer TNBC) 是一种具有较强分子异质性的乳腺癌亚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 [ 4-5]。

因具有较强的肿瘤侵袭性和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TNBC治疗进展仍落后于其他乳腺癌亚型[6-8]。

近些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 nhibitor ICI)为代表的新型免疫疗法在实体肿瘤治疗中蓬勃发展,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 g rammed death 1PD-1) 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 ga nd-1,PD-Ll)抑制剂作为最为常见的ICI之一,在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尿路上皮肿瘤等“免疫热肿瘤"中取得显著的疗效[9-13]。

乳腺癌被长期认为是非免疫源性肿瘤,然而新的研究发现PD-Ll与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s)在TNBC病人中表达水平与活性明显高于其他乳腺癌亚型,表明TNBC具有强免疫源性,也可适用于抗PD-1和PD-Ll治疗[ 14-15]。

三阴乳腺癌的化疗方案

三阴乳腺癌的化疗方案

三阴乳腺癌的化疗方案引言三阴乳腺癌是一种常见且恶性度较高的乳腺癌亚型,其特点是不表达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信号通路。

由于三阴乳腺癌没有明显的靶点可用于靶向治疗,化疗成为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本文将介绍三阴乳腺癌的化疗方案。

1. 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前使用化疗药物治疗,旨在缩小肿瘤的体积,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对于三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常常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1.1 化疗药物常用的三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药物包括: - 艾德福瑞(Adriamycin):属于顺铂类药物,通过干扰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阻止癌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 苏阿法(Cyclophosphamide):一种酰胺类化疗药物,通过与DNA交联形成环状化合物,破坏癌细胞的DNA结构。

- 紫杉醇(Paclitaxel):一种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能够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从而阻止其增殖。

1.2 治疗方案常用的三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包括: - AC-T方案:艾德福瑞和苏阿法联合应用,每隔3周进行一次治疗,共4-6个疗程。

随后,紫杉醇单药化疗,每隔1周进行一次治疗,共4个疗程。

- TAC方案:紫杉醇、艾德福瑞和苏阿法联合应用,每隔3周进行一次治疗,共6个疗程。

2. 辅助化疗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后使用化疗药物治疗,旨在预防和减少残留癌细胞的复发和转移。

2.1 化疗药物在辅助化疗中,常用的化疗药物与新辅助化疗相似,包括艾德福瑞、苏阿法和紫杉醇。

此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以考虑使用其他化疗药物。

2.2 治疗方案常用的三阴乳腺癌辅助化疗方案包括: - AC方案:艾德福瑞和苏阿法联合应用,每隔3周进行一次治疗,共4个疗程。

- T方案:紫杉醇单药化疗,每隔1周进行一次治疗,共12个疗程。

- AT方案:艾德福瑞和紫杉醇联合应用,每隔2周进行一次治疗,共4个疗程。

3. 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当三阴乳腺癌转移至其他部位时,化疗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紫杉醇联合卡铂新辅助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紫杉醇联合卡铂新辅助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疗 效 价 和 毒 性 评 价 : 肿 瘤 病 灶 的 大 小 通 过 临 床 体 检 和 B超 双 径 测 量 法 进 行 评 仙 。 新 辅 助 化 疗 后 的 疗 效 评 价 采 用
学 行 为及 临 床 病 理 特 点 , 预 后 较 其 他 类 差, 是 近 几 年 乳 腺 痛 研 究 的 热 点 之 一。
素 的存在 , 仍 有为数较 多的患者在术后及
术 后 辅 助 化 疗 后 的 2~3年 内 复 发 转 移 ,
尤其是雌激 素受体 、 孕 激素 受体 、 人表 皮 生 K凶 了受 体 阴 性 者 复 发 转 移 儿 率 更
高。 阴性 乳 腺 癌 占所 有 乳 腺 痛 病 理 类
的1 0 . O % ~2 0 . 8 %, 具 有 特 殊 的 生 物
横 与最 人 直 的 乘 积 缩 小 <5 0 %或 > 2 5 %, 末 出 现新 病 变 , 进展 ( P D) 即 1个 或
乳 腺 痈 足 妇 女 中 最 常 见 的 恶 性 肿 瘤 之 。据 统 计 , 每年全世界 火约有 1 2 0 万 新 发病 例 , 尤 是 存 少 数 发 达 罔家 。我 乳 腺 痛 发 病 率 亦 逐 年 l 升 趋 势 i l 5 月 性乳 腺 癌 ( . r N B C) 是 基 于 免 疫 组 织 化 : 染色 雌激素 受体 ( E R) 、 孕 激素 受体 ( P R ) 不 1 1 人 表 皮 生 长 子 受 体 2 ( H e r 一2 ) 这 i 种 乳 腺 肿 瘤 标 记 物 表 达 均 为 阴 性 的
应主要为骨髓抑制 、 胃肠 道 反 应 及 外 周 感
1 0 9例 , 余 者行 保 乳 +腋 窝 淋 巴结 清 扫
术。

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疗效临床分析

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疗效临床分析

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疗效临床分析【摘要】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癌亚型,其治疗较为复杂和挑战。

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同的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有何差异尚需进一步探讨。

本文从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标准、疗效比较、不良反应和耐受性、影响因素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

通过对不同方案的疗效、安全性及临床实用性进行比较,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结论部分总结了各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率。

本研究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疗效,临床分析,选择标准,疗效比较,不良反应,耐受性,影响因素,临床应用,研究方向,总结,建议1. 引言1.1 三阴性乳腺癌简介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乳腺癌亚型,其特点是缺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

这种乳腺癌亚型占所有乳腺癌病例中的约15-20%。

三阴性乳腺癌通常发生在年轻女性身上,还有一些特定的危险因素,比如家族史、BRCA1基因突变等。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较差的预后。

这是因为当前对于这种亚型的乳腺癌尚没有特定的靶向治疗方法。

传统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但这些治疗方法的疗效并不理想。

由于三阴性乳腺癌的特殊性,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其中包括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是在手术前或放疗前进行的化疗,其主要目的是缩小肿瘤的体积,减少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袭,提高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并减少术后的复发率。

在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中,新辅助化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新辅助化疗(NAC)是指在手术前或手术后先施行化疗,以减小肿瘤体积或控制转移,进而提高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和疗效。

对于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TAC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及预后

TAC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及预后

TAC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及预后吴恢升;何劲松;陈伟财;王媛;王先明【摘要】目的探讨TAC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接受4~6个周期TAC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63例三阴性乳腺癌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近远期化疗疗效.结果化疗后随访时间16~30月(中位30.6月).63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6.83%,其中完全缓解率57.14%(36/63),部分缓解39.68%(25/63).主要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36例(57.14%),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25例(39.68%),恶心呕吐33例(52.38%),腹泻14例(22.22%),口腔黏膜炎13例(20.63%),乏力虚弱10例(15.87%).术后死亡7例,局部复发8例,远处转移21例,3年生存率88.89%.结论应用TAC新辅助化疗方案能提高TNBC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3年生存率.【期刊名称】《岭南现代临床外科》【年(卷),期】2012(012)003【总页数】3页(P187-189)【关键词】TAC方案;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作者】吴恢升;何劲松;陈伟财;王媛;王先明【作者单位】518035,广东深圳,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518035,广东深圳,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518035,广东深圳,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518035,广东深圳,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518035,广东深圳,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

由于TNBC具有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特征,预后较其他类型的乳腺癌差[1,2]。

本研究回顾性的研究了 63例女性 TNBC患者给予TAC新辅助化疗4~6周期后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三阴性乳腺癌的化疗方案

三阴性乳腺癌的化疗方案

三阴性乳腺癌的化疗方案简介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缺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癌症类型。

由于缺乏这些受体,三阴性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无效,因此通常采用化疗作为主要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介绍三阴性乳腺癌的化疗方案。

1. 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前先行化疗,目的是缩小肿瘤的体积,使手术更容易进行。

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来说,新辅助化疗也可以评估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从而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药物选择新辅助化疗常使用的药物包括:•蒽环类药物(如阿霉素、紫杉醇):这些药物可干扰DNA的复制和细胞分裂,从而杀死癌细胞。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ab-紫杉醇):相比普通紫杉醇,nab-紫杉醇能更好地渗透进癌细胞并释放药物。

•单克隆抗体:如贝伐单抗,通过靶向HER2来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氟尿嘧啶类药物:如卡铂和顺铂,通过抑制DNA的合成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化疗方案常用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有:•AC-T方案:包括阿霉素和环磷酰胺的联合方案(AC)和紫杉醇的辅助方案(T)。

•TC方案:包括环磷酰胺和紫杉醇的联合方案。

•TAC方案:包括紫杉醇、阿霉素和环磷酰胺的联合方案。

这些方案均需要在专业医生的监督下进行,治疗周期通常为每三周一次,共进行6-8个周期。

患者在化疗期间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等,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支持性治疗。

2. 辅助化疗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后进行化疗,以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来说,辅助化疗也可以减少微转移的风险,并提高无瘤存活率。

药物选择常用的辅助化疗药物与新辅助化疗相似,包括:•蒽环类药物(如阿霉素、紫杉醇)。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单克隆抗体(如贝伐单抗)。

•氟尿嘧啶类药物(如卡铂和顺铂)。

化疗方案辅助化疗的常见方案有:•AC-T方案:包括阿霉素和环磷酰胺的联合方案(AC)和紫杉醇的辅助方案(T)。

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脂质体的新辅助化疗方法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

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脂质体的新辅助化疗方法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

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脂质体的新辅助化疗方法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文化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

1.2納入与排除标准1.2.1纳入标准①均符合WHO关于TNBC的诊断标准;②经X线检查、CT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确诊断,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雌激素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③年龄为26~68岁;④在告知患者观察目的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①对化疗药物过敏患者;②预测生存期低于3个月的患者;③精神疾病、凝血功能疾病、其他恶性肿瘤患者;④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患者;⑤哺乳期女性,孕产妇;⑥近期已接受影响观察结果治疗的患者。

1.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NCT治疗前均给予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南通精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 H10980235,剂型:注射剂)3 mg,在4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释后于10~15 min 内静脉滴注用于止吐;地塞米松片(广西万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 H20__3234,剂型:原料药)0.75~3.00 mg/次,2~4次/d,进行抗过敏治疗。

对照组给予表柔比星(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 H20__1211,剂型:注射剂)60 mg/m2,缓慢静脉滴注,1次/周,3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南京绿叶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 H20__0357,规格:30 mg)135~175 mg/m2,在3 h内静脉滴注完毕,1次/周,共12次。

化疗期间积极给予护胃、止吐、保肝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措施,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积极处理并发症。

将80例患者的TNBC切除样本加入10%甲醛溶液固定,脱水后采用石蜡包埋制片,切口的厚度约3.5 μm,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叉头框蛋白A1(FOXA1)水平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进行检测。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PET-评估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PET-评估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是局部晚期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化疗和内分泌治疗。

PET能够通过早期观察肿瘤代谢变化预测新辅助治疗疗效,有望指导个体化治疗决策的制定。

本文将综述PET多参数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预测中的应用现状,并结合影像组学和PET特异性分子影像探针等介绍其研究进展。

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是指术前进行的全身系统性治疗,包括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eoa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NET)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T3N1-N3M0)和炎性乳腺癌(T4dN0-N3M0)。

NAT可降低临床分期、提高保乳成功率以及早期获得体内相关药敏信息。

对乳腺癌的NAT进行早期疗效评估,尤其是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判断,将有助于乳腺癌个体化治疗决策的制定。

181.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的18F-FDG的摄取程度:乳腺癌可分为3 种分子亚型:Luminal 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和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

研究证实,不同亚型乳腺癌间18F-FDG摄取存在较大差异,TNBC 摄取程度最高,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al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 max)为13.9,而Luminal 型仅为8.2。

研究证实,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乳腺癌SUV(5.5)较ER阴性低(7.6),TNBC(9.2)较非TNBC具有更高的SUV(5.8)。

2.SUV评估指标:SUV是反映肿瘤代谢情况的半定量指标,包括SUV max、平均SUV (SUV mean)和最大标准峰值(SUV peak)、瘦体重(非脂肪体重)校正SUV(SUL max)、体表面积标准化后SUV(SUVBSA)等。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病理评估指标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病理评估指标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病理评估指标引言: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新辅助化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一种常用方式。

疗效评估是治疗乳腺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病理评估指标是新辅助化疗后疗效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病理评估指标。

一、肿瘤大小病理评估中,乳腺癌肿瘤大小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通常情况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大小会缩小。

肿瘤大小的减小程度可直接反映出治疗效果的好坏。

此外,大部分临床医生在添加新辅助化疗治疗后, 还会根据肿瘤大小的变化来决定是否需要手术等进一步治疗措施。

二、病理完全缓解(pCR)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病理完全缓解,也就是通过化疗使肿瘤完全消失。

病理缓解的判定标准是病理标本中没有任何的癌细胞存在。

实现病理完全缓解会极大地提高患者预后,同时也是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最佳指标之一。

三、Ki-67 指数Ki-67 指数是新辅助化疗后疗效评估的另一重要指标。

Ki-67 表达量是癌细胞增生指标之一,通常情况下,Ki-67表达量越高,癌细胞增殖能力越强。

在乳腺癌治疗中,一些研究表明,Ki-67 指数越低,乳腺癌患者长期效果越好。

四、HER2 指数HER2 指数是乳腺癌疗效评估的又一指标。

HER2 是一种引起癌细胞增殖的蛋白质,通常来说,HER2表达量越高,乳腺癌的预后越差。

在新辅助化疗后的疗效评估中,HER2 指数也成为重要的评估因素之一。

结论:病理评估指标是乳腺癌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评估指标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

本文主要探讨了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评估指标,具体包括肿瘤大小、病理完全缓解、Ki-67 指数和HER2 指数。

对于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医生而言,掌握这些病理评估指标,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疗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预测大部分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进行新辅助化疗,有助于缩小肿瘤、提高手术的可行性和成功率。

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患者可以获得病理完全缓解、生存结局较好。

不过,其余三分之二患者仍然残留病变、复发风险较高。

手术后对外周血液进行循环肿瘤DNA 测序和循环肿瘤细胞计数(又被称为液体活检)可以从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检测微量残留病变,早期预测哪些患者可能复发,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强化治疗。

2020年7月9日,《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分册在线发表印第安纳大学、威斯康星医学院、芝加哥大学、阿拉巴马大学、乔治城大学、佛罗里达好莱坞纪念医院、埃默里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地区肿瘤医院、佛罗里达大学、佛罗里达西尔维斯特综合癌症中心、威斯康星奥罗拉医院、田纳西厄兰格医院、马萨诸塞剑桥基础医学、戴维斯加利福尼亚大学、普渡大学的BRE12-158研究预设二次分析报告,探讨了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后循环肿瘤DNA和循环肿瘤细胞与复发和生存结局是否独立相关。

NCT02101385: A Phase II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Genomically Directed Therapy After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Hoosier OncologyGroup BRE12-158该多中心随机对照二期临床研究于2014年3月26日~2018年12月18日入组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后残留病变患者196例(平均年龄49.6±11.1岁)按1∶1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针对新辅助化疗后基因组进行治疗,一组根据医师选择进行治疗。

入组时,收集患者血液标本,对142例患者进行循环肿瘤DNA与生存结局分析,对123例患者进行循环肿瘤细胞与生存结局分析。

主要结局为无远处病变生存期、无病生存、总生存。

结果,中位随访17.2个月(范围0.3~58.3个月),循环肿瘤DNA阳性与阴性的患者相比:•无远处病变生存时间显著较短(中位32.5个月比未达终点)•远处病变或死亡风险高2.99倍(95%置信区间:1.38~6.48,P=0.006)24个月时,循环肿瘤DNA阳性与阴性的患者相比:•无远处病变生存比例显著较低(56%比81%)•病变死亡风险高 2.67倍(95%置信区间:1.28~5.57,P=0.009)•总体死亡风险高 4.16倍(95%置信区间:1.66~10.42,P=0.002)循环肿瘤DNA+循环肿瘤细胞,可以为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提供更多信息。

循环肿瘤DNA+循环肿瘤细胞双阳性与循环肿瘤DNA+循环肿瘤细胞双阴性的患者相比:•无远处病变生存时间显著较短(中位32.5个月比未达终点)•远处病变或死亡风险高5.29倍(95%置信区间:1.50~18.62,P=0.009)24个月时,循环肿瘤DNA+循环肿瘤细胞双阳性与循环肿瘤DNA+循环肿瘤细胞双阴性的患者相比:•无远处病变生存比例显著较低(52%比89%)•病变死亡风险高3.15倍(95%置信区间:1.07~9.27,P=0.04)•总体死亡风险高8.60倍(95%置信区间:1.78~41.47,P=0.007)因此,该随机临床研究预设二次分析结果表明,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循环肿瘤DNA和循环肿瘤细胞阳性与病变复发独立相关,高于常规临床指标,对于将来的新辅助研究,可以成为新的重要分层因素。

对此,西北大学费恩伯格医学院罗伯特·卢里综合癌症中心发表同期评论: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微量残留病变阳性、阴性或更复杂?Presence of ctDNA and CTCs After Chemotherapy and Recurrence of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Interview with Bryan P. Schneider, MD, and Milan Radovich, PhDJAMA Oncol. 2020 Jul 9. Online ahead of print.Associat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DNA and Circulating TumorCells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Disease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Preplanned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BRE12-158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Radovich M, Jiang G, Hancock BA, Chitambar C, Nanda R, Falkson C, Lynce FC, Gallagher C, Isaacs C, Blaya M, Paplomata E, Walling R, Daily K, Mahtani R, Thompson MA, Graham R, Cooper ME, Pavlick DC, Albacker LA, Gregg J, Solzak JP, Chen YH, Bales CL, Cantor E, Shen F, Storniolo AMV, Badve S, Ballinger TJ, Chang CL, Zhong Y, Savran C, Miller KD, Schneider BP.Indiana University Melvin and Bren Simon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Indianapolis; 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 Milwaukee; 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 Illinois;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Birmingham; Georgetown University, Washington, DC; Memorial Healthcare System, Hollywood, Florida; Winship Cancer Institute of Emory University, Atlanta, Georgia; Community Regional Cancer Care,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of Florida, Gainesville; Sylvester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Deerfield Beach, Florida; Advocate Aurora Health Care, Milwaukee, Wisconsin; Erlanger Health System, Chattanooga, Tennessee; Foundation Medicine Inc,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Davis; Purdu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West Lafayette, Indiana.This preplanned secondary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examines whether the presence of 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 and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i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recurrence and clinical outcomes.QUESTION: Is the presence of circulating tumor DNA andcirculating tumor cells after surgery associated with inferior outcomes for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FINDINGS: This large preplanned secondary analysis of 196 female patients from a recently complete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found that the presence of circulating tumor DNA and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wa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inferior distant disease-free survival, disease-free survival, and overall survival.MEANING: Detect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DNA and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i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disease recurrence, above and beyond standard clinical parameters, and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novel stratification factor for future postneoadjuvant trials.IMPORTANCE: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 are treated with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Sequencing of 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 after surgery, along with enumerat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 may be used to detect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and assess which patients may experience disease recurrence.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presence of ctDNA and CTCs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TNBC i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recurrence and clinical outcomes.DESIGN, SETTING, AND PARTICIPANTS: A preplanned secondary analysis was conducted from March 26, 2014, toDecember 18, 2018, using data from 196 female patients in BRE12-158, a phase 2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that randomized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TNBC who had residual disease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to receive postneoadjuvant genomically directed therapy vs treatment of physician choice. Patients had blood samples collected for ctDNA and CTCs at time of treatment assignment; ctDNA analysis with survival was performed for 142 patients, and CTC analysis with survival was performed for 123 patients. Median clinical follow-up was 17.2 months (range, 0.3-58.3 months).INTERVENTIONS: Circulating tumor DNA was sequenced using the FoundationACT or FoundationOneLiquid Assay, and CTCs were enumerated using an 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based, positive-selection microfluidic device.MAIN OUTCOMES AND MEASURES: Primary outcomes were distant disease-free survival (DDFS), disease-free survival (DFS), and overall survival (OS).RESULTS: Among 196 female patients (mean [SD] age, 49.6 [11.1] years), detection of ctDNA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nferior DDFS (median DDFS, 32.5 months vs not reached; hazard ratio [HR], 2.99; 95% CI, 1.38-6.48; P = .006). At 24 months, DDFS probability was 56% for ctDNA-positive patients compared with 81% for ctDNA-negative patients. Detection of ctDNA was similarly associated with inferior DFS (HR, 2.67; 95% CI, 1.28-5.57; P = .009) and inferior OS (HR, 4.16; 95% CI,1.66-10.42; P = .002). The combination of ctDNA and CTCs provided additional information for increased sensitivity and discriminatory capacity. Patients who were ctDNA positive and CTC positive had significantly inferior DDFS compared with those who were ctDNA negative and CTC negative (median DDFS, 32.5 months vs notreached; HR, 5.29; 95% CI, 1.50-18.62; P = .009). At 24 months, DDFS probability was 52% for patients who were ctDNA positive and CTC positive compared with 89% for those who were ctDNA negative and CTC negative. Similar trends were observed for DFS (HR, 3.15; 95% CI, 1.07-9.27; P = .04) and OS (HR, 8.60; 95% CI, 1.78-41.47; P = .007).CONCLUSIONS AND RELEVANCE: In this preplanned secondary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detection of ctDNA and CTCs in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TNBC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disease recurrence, which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stratification factor for future postneoadjuvant trials. Identifier: NCT02101385PMID: 32644110DOI: 10.1001/jamaoncol.2020.2295JAMA Oncol. 2020 Jul 9. Online ahead of print.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Non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Positive, Negative, or a More Complex Issue?Davis AA, Cristofanilli M.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Chicago, Illinois; Robert H. Lurie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of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Chicago, Illinois.PMID: 32644099DOI: 10.1001/jamaoncol.2020.22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