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学生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核舟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可打印
八年级语文核舟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可打印文言文《核舟记》阅读理解题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糝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小题1】判断下列句子后面的括号内对“之”所指代对象说明的正误。
(2分)(1)箬蓬覆之(指代“船舱”) ( )(2)石青糝之(指代“一种青色颜料”) ( )【小题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
(2分)【小题3】解释下列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分)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____②诎右臂支船_____________【小题4】第一段文字写出了核舟的两点奇妙之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两点内容。
(2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5】简答: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文言文《核舟记》阅读理解题答案【小题1】① ( √ )②( X )【小题2】略【小题3】①高高的帽子②通屈,弯曲【小题4】①体积小②容量大【小题5】通过读者的想像力,暗示主人公此刻正“游于赤壁之下”。
核舟记的练习题
核舟记的练习题一、选择题1. 《核舟记》是哪位作者的作品?A. 苏轼B. 李白C. 王维D. 杜甫正确答案:A2. 《核舟记》中描述的核舟是由什么制成的?A. 石头B. 金属C. 木头D. 核桃壳正确答案:D3. 核舟上的人物雕刻得非常精细,以下哪个描述不正确?A. 人物表情丰富B. 人物姿态各异C. 人物穿着华丽D. 人物大小一致正确答案:D4. 《核舟记》中提到的“东坡赤壁”,与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曹操B. 孙权C. 苏东坡D. 王羲之正确答案:C5. 核舟的制作技艺体现了哪种文化?A. 书法文化B. 绘画文化C. 雕刻文化D. 建筑文化正确答案:C二、填空题6. 《核舟记》中,作者描述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这件艺术品是用________制成的。
7. 核舟上雕刻的人物中,有一人正在________,体现了作者对人物动作的精细刻画。
8. 核舟的制作者在雕刻时,采用了________的手法,使得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
9. 《核舟记》中提到的“东坡赤壁”,与苏东坡的________有关。
10. 核舟的制作技艺,体现了我国古代________的高超技艺。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核舟记》中核舟的制作特点。
12. 《核舟记》中,作者通过核舟表达了哪些思想或情感?13. 根据《核舟记》的内容,分析核舟上的人物雕刻艺术。
四、论述题14. 论述《核舟记》中所体现的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特点及其文化价值。
五、阅读理解题15. 阅读以下段落,回答问题:“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 这段文字描述了核舟的哪些部分?(2) 核舟的窗户上刻有哪两句话?这些句子分别出自哪里?(3) 从这段描述中,你能感受到作者对核舟的哪些情感?六、应用题16. 如果你有机会参观一个关于《核舟记》的展览,请你设计一个展览的宣传海报,并简要说明你的设计思路。
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
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核舟记》的作者是谁?A. 苏轼B. 王安石C. 欧阳修D. 司马光答案:A. 苏轼2. 《核舟记》中描述的核舟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A. 玉石B. 金属C. 木头D. 核桃壳答案:D. 核桃壳3. 核舟上的人物形象主要有哪些?A. 渔翁和小孩B. 书生和老者C. 将军和士兵D. 僧侣和信徒答案:B. 书生和老者4. 核舟记中,苏轼对核舟的制作技艺有何评价?A. 技艺平平B. 令人赞叹C. 难以置信D. 毫无价值答案:B. 令人赞叹5. 核舟记中提到的“舟子”指的是什么?A. 船夫B. 船上的人C. 船的主人D. 船上的物品答案:B. 船上的人二、填空题6. 《核舟记》中,苏轼描述的核舟上共有______人,其中______人坐着,______人站着。
答案:五,二,三7. 核舟记中,苏轼提到核舟的尺寸是______。
答案:长约八分有奇8. 在《核舟记》中,苏轼认为核舟的制作者______具有极高的技艺。
答案:王叔远9. 苏轼在《核舟记》中提到,核舟上的人物形象生动,如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舟尾横卧一棹,舟中坐三人,东坡右手执卷轴10. 《核舟记》中,苏轼对核舟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用______来比喻核舟的精巧。
答案:鬼斧神工三、简答题11. 苏轼在《核舟记》中是如何描述核舟的精细程度的?答案:苏轼通过细致的观察,描述了核舟上的人物、船只、器具等细节,如舟尾横卧一棹,舟中坐三人,东坡右手执卷轴,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舟尾横卧一棹,棹左右舟子各一人。
舟子的神情、动作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显示出极高的精细程度。
12. 《核舟记》中,苏轼对王叔远的评价是什么?答案:苏轼对王叔远的评价非常高,他认为王叔远的技艺达到了令人赞叹的地步,用“技亦灵怪矣哉”来形容王叔远的技艺,认为其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四、论述题13. 根据《核舟记》的内容,分析苏轼对核舟艺术的理解和评价。
(完整word版)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按空间顺序说明物体说明物体的形状、结构一般都是先说整体,而后逐一地说它的各个局部,称为空间顺序。
至于整体怎么说,各个局部的顺序怎么安排,则要因物制宜,没有一定之规。
本文写核舟整体的只有两句话,一说长度,一说高度,突出了这件雕刻品的体积之小。
以下写局部:正面反映雕刻家的艺术构思,是雕刻品的主体部分,自应在前;上面是题款,系雕刻品的附属部分,自应在后。
这是合乎常理的,不足为奇。
令人感到奇特的是,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次加以颠倒。
为什么要这样写?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这后一个原因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那么,苏、黄、佛印三位泛舟者所在的船头是画的主体部分,而船舱就是背景部分了;先出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还可以使读者初步领略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
如果按正常顺序先写船头次写船舱,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
至于最后写船尾,这用不着细说,那两个舟子显然是用来烘托船头的三位游者的。
[发散训练]1.给下列字注音。
罔()袒()矫()髻()戌()糁()髯()诎()2.解释下列通假字的含义。
诎:衡:简:有:3.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1)写出总写舟尾所刻内容布局的语句。
(2)写出两句其他诗词中与船有关的语句。
[中考巡礼](2005武汉)1.下列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将改正后的字填写在括号里。
①煦暖相形见拙拮据阔绰( )②恻隐无遐顾及逶迤脊梁( )③潮汛不屑置辩魁梧祈愿( )2.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A.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初二语文上册《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语文上册《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初二语文上册《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点呢?店铺建议大家多做一些与之相关的题,接下来店铺就为大家整理了初二语文上册《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大家学习愉快!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洢(yī) 器皿(mǐn)罔(wǎnɡ) 贻(yí)轩敞(xuānchǎnɡ) 峨冠(é)矫首(jiǎo) 黍米(shǔ)八分有奇(jī) 轩(xuān)箬篷(ruò) 糁之(sǎn)多髯(rán) 衣褶(zhě)袒(tǎn) 诎(qū)椎髻(jì) 壬戌(rénxū)甫(fǔ) 篆章(zhuàn)二、词语释义明有奇巧人:手特别巧。
罔不因势象形:罔不,无不;因,就着。
尝贻余核舟一:曾经。
盖大苏泛赤壁云:泛舟。
中轩敞者为舱:高起。
启窗而观:开启。
石青糁之:涂。
东坡右手执卷端:拿。
东坡现右足:露出。
佛印绝类弥勒:极像。
左臂挂念珠倚之:靠。
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珠可历历数也:清清楚楚。
其船背稍夷:平。
钩画了了:清清楚楚。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
三、语句解读1.通假字:长约八分有奇(“有”同“又”)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诎右臂支船(“诎”同“屈”)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同“父”)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2.词类活用:卧右膝(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名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 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箬篷覆之(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石青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3.特殊句式: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判断句)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句)则题名其上(省略句)其两膝相比者(定语后置句)四、作家作品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嘉善人。
明朝末年著名散文作家。
他生活在明朝晚期阉党横行的年代,其父魏大中因上疏指责权宦魏忠贤结党朋奸而遭诬害,他自己也因阉党威逼悲愤而死。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核舟记》同步练习题与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核舟记》同步练习题与答案第一课时一、填空:(1)本文选自( 清) 朝(张潮) 编辑的(《虞初新志》) 。
作者( 魏学洢),字(子敬),( 明末)(朝代)著名散文家。
著有(《茅檐集》)(2)“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可以抒发情怀抱负,可以阐述某些观点。
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3)《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苏轼)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
(4)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mǐn) 贻(yí) 有奇(jī) 二黍许(shǔ)箬篷(ruò) 糁之(sǎn) 峨冠(guān) 多髯(rán) 、椎髻(jì) 篆章(zhuàn) 衣褶(zhě) 诎(qū)三、下列朗读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D )A.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D.细若蚊/足,钩画/了了【解析】选D。
正确的停顿划分应为“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核舟记》第二课时一、解释下列加横线字的意思。
1.有奇巧人2.罔不因势象形3.盖大苏泛赤壁云4.为宫室5.尝贻余核舟一6.能以径寸之木7.篛篷覆之8.清风徐来,水波不兴9.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10.石青糁之二、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4)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三、阅读第一、二段填空。
(1)文中能概括全文,总括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词: ( )。
(2)表现原料小而题材广的句子是( ) 。
(3)说明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 )。
四、问答题。
(1)第1段第一句话从哪些方面突出了“奇巧”二字?说明了什么?(2)文中第二段“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八下语文《核舟记》同步分层练习(原卷)(含答案)
第11课《核舟记》同步分层练习(原卷)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二黍(shǔ)糁之(cān)贻余(yí) 罔不(wǎng)B.箬篷(ruò)篆章(zhuàn) 多髯(rán) 椎髻(jì)C.器皿(mǐn) 衣褶(zhě) 壬戌(shū) 了了(liǎo)D.倚之(yǐ) 诎臂(qū) 船楫(jí) 有奇(qí)2.下列语句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C.左手倚一衡木D.诎右臂支船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A.箬篷覆之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石青糁之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高可二黍许珠可历历数也B.启窗而观而计其长曾不盈寸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轩敞者为舱D.东坡右手执卷端其人视端容寂5.翻译下面各项中的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翻译:佛印极像佛教的弥勒菩萨,袒露着胸和乳,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
理解:这一句对佛印外貌和神情的刻画,与前文对苏、黄动作和衣着的刻画,从不同角度突出了雕刻者技艺的精湛。
B.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翻译: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
理解:这一句对右边舟子的描写,与后文对左边舟子的描写一样,都是从声音的角度来描写的,通过刻画动态中的两个舟子,来表现雕刻者技艺的精湛。
C.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翻译: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计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不满一寸。
原来是用形状简单又长又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
核舟记练习题含答案
《核舟记》练习题一、在下面括号中填入正确的注释二、通假字诎右臂之船:____________________手倚一衡木:____________________右手攀右趾: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_________________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一词多义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_________________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高可二黍许:_____________珠可历历数也:___________3、为宫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轩敞者为舱:______________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_3、东坡右手执卷端:________________其人视端容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其两膝相比者:_____________其船背稍夷:__________6、文曰“出平山人”:__________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_____7、佛印绝类弥勒:___________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_____________8、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_其两膝相比者:____________________该简桃核修狭者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重点虚词:1、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________而计其长,曾不盈寸: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之:径寸之木:___________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______________4、其:其两膝相比者:_______________其人视端容寂:_________五、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____________石青糁之:________________2、名词作动词中峨冠而多髯者:______________椎髻仰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青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数量词的用法:1、古代省略量词应补出。
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核舟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熟读课文,想象“核舟”上的情景。
想一想,雕刻者高超的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二、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讨论:作者为什么不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一一介绍?参考答案:全文先总体介绍王叔远的雕刻艺术,再具体介绍大苏泛舟赤壁的核舟,最后对核舟雕刻做一个分类统计。
具体介绍核舟主体时,又是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来介绍的。
这只核舟两头尖尖,中间部分较为厚实且有高度,故刻为船舱、船篷。
所以首先介绍中间部分,这是这条船视觉上的“主体”。
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
“主体”既明,船头的三个人物的位置自然也就很清晰了。
苏、黄、佛印是主要人物,故此要先讲。
船尾舟子是陪衬人物,故而后说。
作者这样写,一是为了表达方便,二是为了遵循事物内在的逻辑。
基于以上原因,作者没有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一般的顺序进行介绍。
三、本文语言简洁、严密、生动,试结合下列句子做具体分析。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3.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参考答案:1.为了说明雕刻之能,先说尺寸之短(“径寸之木”),而后再说“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然后再进一步总结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通过这样的三个层次,就将王叔远的“奇巧”充分介绍出来了。
这样先以综述的笔触说明王叔远微雕艺术之高明,后文再以“尝贻余核舟一”,自然引出对核舟的具体介绍。
2.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船体长度和高度。
《核舟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核舟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熟读课文,想象“核舟”上的情景。
想一想,雕刻者高超的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二、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讨论:作者为什么不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一一介绍?参考答案:全文先总体介绍王叔远的雕刻艺术,再具体介绍大苏泛舟赤壁的核舟,最后对核舟雕刻做一个分类统计。
具体介绍核舟主体时,又是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来介绍的。
这只核舟两头尖尖,中间部分较为厚实且有高度,故刻为船舱、船篷。
所以首先介绍中间部分,这是这条船视觉上的“主体”。
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
“主体”既明,船头的三个人物的位置自然也就很清晰了。
苏、黄、佛印是主要人物,故此要先讲。
船尾舟子是陪衬人物,故而后说。
作者这样写,一是为了表达方便,二是为了遵循事物内在的逻辑。
基于以上原因,作者没有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一般的顺序进行介绍。
三、本文语言简洁、严密、生动,试结合下列句子做具体分析。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3.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参考答案:1.为了说明雕刻之能,先说尺寸之短(“径寸之木”),而后再说“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然后再进一步总结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通过这样的三个层次,就将王叔远的“奇巧”充分介绍出来了。
这样先以综述的笔触说明王叔远微雕艺术之高明,后文再以“尝贻余核舟一”,自然引出对核舟的具体介绍。
2.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船体长度和高度。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核舟记》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1*.核舟记A组1.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衣褶.( ) 罔.不( ) 贻.( ) 有奇..( )( ) 虞.山( ) 诎.( ) 楫.( ) 壬戌..2.按要求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嘉善人。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________________》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____________》中的句子。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人( )(1)有奇巧..势象.形( )( )( )(2)罔不因...(3)尝贻.余核舟一( )(4)盖.大苏泛赤壁云( )(5)高可.二黍许.( )( )第1页共13页(6)长曾不盈.寸( )(7)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8)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9)如有所语.( )(10)其两膝相比.者( )(11)佛印绝类弥勒( )..(12)矫.首昂视( )( )(13)神情与苏、黄不属..(14)珠可历历数也( )..(15)若.听茶声然.( )(16)其船背稍夷.( )( )(17)钩画了了..4.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便要还家( )(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第2页共13页(3)诎右臂支船( )( )(4)左手倚一衡木( )( )(5)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7)荡胸生曾云( )( )B组5.解释下列句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1)能以径寸之木.( ) (2)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以至鸟兽、木.石( ) 文曰.“初平山人”( ) (3)明有奇.巧人( ) (4)明有.奇巧人( )长约八分有奇.( ) 长约八分有.奇( )(5)为.宫室、器皿、人物( ) (6)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启窗而.观( )为人五;为.窗八(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7)高可.二黍许( ) (8)盖大苏泛赤壁云.( )珠可.历历数也( ) 此中人语云.( )第3页共13页6.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中轩敞者/为舱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7.文言虚词“之”一般有下列几种用法:A.代词,代指人、物、事B.语气助词C.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D.动词,可译为“去”“往”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各是什么用法?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核舟记》课后练习题答案(人教版)
《核舟记》课后练习题答案(人教版)《核舟记》课后练习题答案,人教版,[真诚为您服务]一、假定这件雕刻品就在你眼前,先仔细观察一番,然后从中找出一些细节来证明下面几种说法,并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第二至四段。
1(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
2(这的确是一次水上游览活动(即 ;泛舟 ;)。
3( ;泛舟 ;的地点是赤壁,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
雕刻品常常要将丰富的生活内容集中地表现在某些富于特征的艺术细节之中。
设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注意这样的艺术细节,并通过分析初步领会雕刻家的艺术构思和本文作者鉴赏这件雕刻品的方法。
在答题前一定要熟读课文,并且能通过作者的文字说明把实物的状貌想像出来。
参考答案详见 ;问题研究 ;第一条。
二、本文的主体部分即中间四段,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先写舟的中间部分,次写船头,最后写船尾。
试具体分析这样安排写作顺序的原因。
设题目的是使学生在充分了解本文主体部分(即第2至第5段)布局方式的基础上,用心探讨按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指导学生答题时,最好辅之以板书。
例如:参考答案详见 ;问题研究 ;第二条。
三、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
1(苏、黄共阅一手卷2(舟尾横卧一楫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设题目的不在于能否翻译,而在于要知道一些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
最好是结合上述例句的译文来讲,暂时不要说什么 ;直译 ; ;意译 ;等等。
下面试作具体说明:1(这句话古今的语序完全相同,可以照原来的顺序逐字翻译成: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
2(可照原来的语序译为: ;船尾横放着一支桨 ;。
也可适当变换语序,译为 ;一支桨横卧在船尾 ;。
但这是就孤立的一句话而言。
如果联系上下文来看,还是以前一种译法为好,因为作者这里着重介绍的是 ;船尾 ;。
3( ;人五 ; ;窗八 ;这种表述方式不合现代语习惯,译时应变换语序: ;总计这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小窗 ;。
核舟记同步练习(附答案)
核舟记同步练习(附答案)-第二十三课核舟记【基础练习】1.解释下列加点字或词的意思。
(1)罔不因势象形( )( ) (2)尝贻余核舟一( ) (3)箬篷覆之( )(4)其两膝相比者( ) (5)矫首昂视( ) (6)其船背稍夷( )2.指出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为宫室、器皿、人物。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为字共三十有四。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解释下面文句中加点的字。
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 ①高可二黍许。
(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 ②珠可历历数也。
( )①东坡右手执卷端。
( ) ①若听茶声然。
( )②其人视端容寂。
( ) ②若止印三二本。
( )4.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5.文末揭示中心的语句是哪一句?6.船头三人,为什么要从中间的东坡写起?7.“舟子”,注释是“撑船的人”,两个舟子为什么都没去撑船?【综合练习】一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①”,左刻“②,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把选文中横线上应填的文字写在下面。
①②2.下面对句子理解错误的是( )A.中轩敞者为舱: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船身长大约八分多一点。
C.盖大苏泛赤壁云:船的顶层刻着大苏游赤壁时的云彩。
D.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能用一寸来长的木头雕刻成宫室、器皿、人物。
3.结合全文,指出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
( )A.《核舟记》一文选自清代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B.文章说明了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美他的高超技艺。
C.文章描述了雕刻品“核舟”的艺术形象,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D.“尝贻余核舟一”,这里指的是王叔远把核舟赠送给苏轼。
核舟记学生练习题及答案
《核舟记》试题、文学常识。
《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 ,字__________ , _____ (朝代)嘉善人;选自清代张潮编的《》。
二、解词。
1.有奇巧人()2.罔不因势象形()()()3.尝贻余核舟一() ()()4.盖大苏泛赤壁云()5.咼可二黍许()()()6.启窗而观()7.箬篷覆之(()()8.雕栏相望焉()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10.石青糁之()()11.中峨冠而多髯者()( )( )12.如有所语( ) 13.其两膝相比者()()14.佛印绝类弥勒()15.矫首昂视()16.神情与苏、黄不属()17.珠可历历数也()18. 居右者椎髻仰面()19.其人视端容寂()()20.若听茶声然()21.其船背稍夷()22.钩画了了,其色墨()()23.长曾不盈寸() ()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三、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5.苏、黄共阅一手卷6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7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四、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12分)【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县令。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
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逮③举轴,猫则踉跄逐之。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轴:画卷。
②物色:观察。
③逮:等到。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文介绍了,【乙】文中评价画作精美的词语是—。
核舟记手抄练习册及答案
核舟记手抄练习册及答案一、填空题1. 核舟记是明代文学家______所著,记述了一位______的核雕艺人的故事。
2. 核舟记中,核雕艺人雕刻的是一艘______,船上共有______人。
3. 核舟记中,船上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其中______和______最为引人注目。
4. 核舟记中,核雕艺人的技艺高超,他能在______上雕刻出如此精细的作品。
5. 核舟记通过讲述核雕艺人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赞美之情。
二、选择题1. 核舟记的作者是()A. 苏轼B. 黄庭坚C. 欧阳修D. 王安石2. 核舟记中,核雕艺人雕刻的船上共有几人?()A. 8人B. 10人C. 12人D. 15人3. 核舟记中,船上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哪两位?()A. 苏轼和黄庭坚B. 李白和杜甫C. 王安石和欧阳修D. 苏轼和欧阳修4. 核舟记中,核雕艺人的技艺高超,他能在什么材料上雕刻出如此精细的作品?()A. 玉石B. 木材C. 金属D. 核雕5. 核舟记通过讲述核雕艺人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赞美之情?()A. 核雕艺术B. 核雕艺人的技艺C. 核雕艺人的坚韧不拔D. 核雕艺人的创新精神三、简答题1. 核舟记中,核雕艺人的技艺有哪些特点?2. 核舟记通过讲述核雕艺人的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 核舟记中,核雕艺人的创作过程给你哪些启示?四、阅读理解题阅读核舟记原文,回答问题:1. 核舟记中,核雕艺人是如何构思和创作的?2. 核舟记中,核雕艺人的核雕作品有哪些特点?3. 核舟记通过讲述核雕艺人的故事,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魏学洢技艺高超2. 船 83. 苏轼黄庭坚4. 核雕5. 核雕艺人的技艺二、选择题1. B2. A3. D4. D5. B三、简答题1. 核雕艺人的技艺特点包括:精细、生动、富有创意等。
2. 核舟记通过讲述核雕艺人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核雕艺人技艺的赞美之情。
核舟记练习与答案
《核舟记》同步练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器皿.()罔.不()贻.()有.奇()黍.()箬篷..()糁.()峨.冠()髯.()髻.()衣褶.()诎.()楫.()椎髻.()壬戌.()虞.山()篆.章()矫.()二、写出下列字的意思1.有奇巧..人( )2.罔不..因势象形( )()()3.尝贻..余核舟一()()4.盖.大苏泛赤壁云()5.高可.二黍许.( )()6.启窗..而观( )7.箬篷..覆之( )8.雕栏相望..焉(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0..石青糁...之()()11.中峨冠..而多髯.者()()12.如有所语.()13.其两膝相比..者()14.佛印绝类..弥勒( )15.矫.首昂视(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17.珠可历历..数也( )18.居右者椎髻..仰面( )19.其人视端容...寂()()20.若.听茶声然.( )21.其船背稍夷.( )22.钩画了了..,其色墨.( )( )23.长曾.不盈.寸()()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诎右臂支船( )3、左手倚一衡木(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四、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①木:能以径寸之木()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以至鸟兽、木石()文曰“初平山人”()③奇:明有奇巧人()④有:明有奇巧人()长约八分有奇()长约八分有奇()⑤为:为宫室、器皿、人物()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启窗而观()为人五;为窗八()而计其长曾不盈寸()⑦可:高可二黍许()⑧云:盖大苏泛赤壁云()珠可历历数也()此中人语云()五、按要求填空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
作者是,字,嘉善人。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中的句子。
核舟记课后练习题答案
《核舟记》课后练习题答案一、基础知识1.给加粗字注音。
(1)罔不(2)贻(3)箬篷(4)八方有奇(5)石青糝之(6)髯(7)天启壬戌(8)篆章2.解释加粗词。
(1)罔不:(2)尝贻余核舟一:(3)绝类弥勒:(4)诎右臂支船:(5)篆章:(6)视端容寂:(7)曾不盈寸:(8)桃核修狭者:3.《核舟记》选自________朝人________编辑的________,《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朝人________。
4.核舟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课文在介绍核舟时先用________一词(原文中词)总括,结尾再用________一句话相照应,高度评价了王叔远高超的技艺。
5.根据文中表数量的形式,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古汉语表数量的用法。
二、阅读阅读课文1~3节,回答问题。
(1)下面句中加粗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峨冠而多髯(xú)者为东坡B.苏黄共阅一手卷(juǎn)C.石青糁之(sǎn)D.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2)下面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高可(大约)二黍许B.矫(举)首昂视C.两膝相比(比较)D.清风徐(缓缓地)来(3)在这段中找出一个通假字并解释:________同________解释________(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B.士卒多为用者C.为人五,为窗八D.中轩敞者为舱(5)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从这三段文字中各找一点理由。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第三段细致描写鲁直“如有所语话”,佛印“神情与苏、黄不属”,“珠可历历数也”是为了说明什么试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八年级语文上册 《核舟记》检测题+答案解析
《核舟记》检测题一、基础梳理(共69分)(一)填空题(共22分,每空2分)1.《核舟记》选自清朝编著的《》。
本文作者是朝人。
2.“核舟”的主题是“”,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 " ,。
”左边的刻字出自,右边刻字出自。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
(共26分,每题2分)1.径寸之木2. 盖大苏泛赤壁云3.尝贻余核舟一4. 石青糁之5.罔不因势象形6. 如有所语7.简桃核修狭者 8.绝类弥勒9.勾画了了 10. 其船背稍夷11.曾不盈寸 12.诎右臂支船13. 左手倚一衡木(三)翻译下列句子。
(共21分,每句3分)(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5)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7)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二、阅读理解(共31分)(一)课内阅读(共12分,每题3分)《核舟记》(节选)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珠可历历数也。
1.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因势象形/因地制宜尝贻核舟/卧薪尝胆B.曾不盈寸/热泪盈眶两膝相比/比邻而居C.与苏黄不属/桑竹之属水波不兴/百废俱兴D.矫首昂视/矫正错误修狭为之/修缮一新2.下列划线字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3分)A.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怪的)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B.①高可二黍许(大约) ②珠可历历数也(可以)C.①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是) ②中轩敞者为舱(作为)D.①东坡右手执卷端(上面) ②其人视端容寂(端正)3.下列对本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 本文写人形神飞动,“各具情态”。
核舟记习题带答案
《核舟记》习题【部编版八下第11课】班级:姓名:说明:试卷根据难易度分A卷B卷,后附有答案。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文言句式】【赏析辨识选择题】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课下默写注释:1、【奇巧人】指手艺奇妙精巧的人。
2、【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
径,直径。
3、【为】做。
这里指雕刻。
4、【木】树木。
5、【罔不因势象形】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
罔不,无不、全都。
因,顺着、就着。
象,模拟。
6、【贻】赠。
7、【盖大苏泛赤壁云】(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泛,泛舟,坐着船在水上游览。
云,句末语气词。
8、【有奇】有余,多一点儿。
奇,零数、余数。
9、【高可二黍许】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10、【中轩敞者为舱】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
11、【箬篷】用箬竹叶做的船篷。
12、【雕栏相望】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1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徐,慢慢地。
兴,起。
14、【石青糁之】意思是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糁,用颜料等涂上。
15、【峨冠】高高的帽子。
峨,高。
16、【髯】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须。
17、【手卷】只能卷舒而不能悬挂的横幅书画长卷。
18、【卷端】指手卷的右端。
“卷末”,指手卷的左端。
19、【如有所语】好像在说什么似的。
语,说话。
20、【其两膝相比者】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
比,靠近。
21、【各隐卷底衣褶中】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想里。
22、【绝类弥勒】极像弥勒佛。
类,像。
23、【矫首昂视】抬头仰望。
矫,举。
24、【不属】不相类似。
25、【诎】同“屈”,弯曲。
26、【可历历数】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27、【舟子】撑船的人。
28、【衡】同“横”。
29、【视端容寂】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
30、【若听茶声然】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核舟记记》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核舟记记》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填空1.给加点的字注音。
罔.不( )贻.( )有奇..( )( )衣褶.( )诎.( )楫.( )壬戌..( )( )虞.山( )2.读课文《核舟记》,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________。
二、选择题3.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而计其长曾.不盈寸B.其两膝相比.者C.矫首昂.视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4.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中轩/敞者/为舱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5.下列对《核舟记》一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船头上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神情和姿势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地描写,显得非常生动逼真。
B.作者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二人,一人悠闲、粗犷,一人神情专注,写出了舟中轻松的氛围,跟船头的情景相呼应。
C.作者在文中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生动地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作品,表现了他高超的雕刻技艺。
D.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雕刻作品的各个细节,并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清楚地表现出它的形象。
6.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C.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
D.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诵读经典”很重要。
7.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从理想的角度来说,所有物质性的目标都是手段,只能是实现自己更高理想的手段。
为人生主要的、唯一的目标;而另外一些人把追求这些东西作为保证基本生活质量的手段,这个要求实现以后,又把它作为实现自己更高人生理想的手段。
______。
其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金钱、财富、物质性的东西,从整体上说,只能是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舟记》试题一、文学常识。
《核舟记》的作者是,字,(朝代)嘉善人;选自清代张潮编的《》。
二、解词。
1.有奇巧...势象.形( )()()..人( )2.罔不因3.尝贻余...核舟一()()()4.盖.大苏泛赤壁云()5.高可.二黍许..( )()()6.启.窗而观( )7.箬篷覆之....( )()()8.雕栏相望.焉(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0.石青糁...之()()11.中峨冠..而多髯.者()()()12.如有所语.()13.其.两膝相比.者()()14.佛印绝类..弥勒( )15.矫.首昂视(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17.珠可历历..仰面( ) ..数也( )18.居右者椎髻19.其人视.端容.寂()()20.若.听茶声然.( )21.其船背稍夷.( )22.钩画了了..,其色墨.( )( )23.长曾.不盈.寸()()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三、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5.苏、黄共阅一手卷。
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12分)【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县令。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
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逮③举轴,猫则踉跄逐之。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轴:画卷。
②物色:观察。
③逮:等到。
1.【甲】文介绍了,【乙】文中评价画作精美的词语是。
(2分)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①佛印绝类弥勒类: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③一士人善画善:④旦而过之,轴必坠地旦: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②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译文:【帮帮你】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漫”常用的义项有:①水涨,淹;②遍;③无边无际;④随便。
答: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画作的精美具体表现在哪里。
(2分)答:9.核舟船头三人的神情、动作逼真(评分说明:第一空大意正确即可。
每空1分,共2分)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 ①类似,像②弯曲③善于,擅长④早晨(评分说明:结合语境正确解释,每空1分,共4分)11.①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在手卷下边的衣褶中。
②县令起初不懂得珍惜,随便把它悬挂在墙壁上。
(评分说明:正确译出“比”“漫”各1分,每小题大意正确1分,共4分)1 2.示例:通过写猫的反应,从侧面表现画作的精美。
如:限令把画卷拿起来,猫就蹦跳着追赶它,可见画卷上的老鼠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评分说明:能结合写猫的句子1分,用自己的话正确表述1分,共2分)五、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甲)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林嗣环《口技》(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其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魏学洢《核舟记》1.填空。
(4分)甲,乙两个文段都选自清代人__________编选的笔记小说《___________》。
甲文段以“______________”字为核心,突出了民间艺人口技表演的高超;乙文段围绕“____________”一词,表现了王叔远微雕技艺的精湛。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①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_________ ②罔不因势象形罔:__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文:②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译文:4.甲文段除对民间艺人进行直接描写外,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请找出文段中侧面描写的句子。
(2分)答案:9.张潮《虞初新志》善奇巧10.(适逢,正赶上无,没有)11.(1)全场子立刻肃静,没有一个敢高声说话的。
(2)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刻成的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二)文言品味:(12分)【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 【乙】成化间,一乐工能刻木为舟。
大可二寸,篷桅橹舵咸具。
二人对酌于中,壶觞①饾饤②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
置之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③侧。
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周辉《刻木巧匠》) 【注】①壶觞:酒器。
②饾饤(dòu dìng):供陈设的食品。
③欹(qī):斜。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 其两膝相比者 _________________ (2) 珠可历历数也____________(3) 大可二寸 __________________ (4) 二人对酌于中______________1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神情与苏、黄不属属引凄异B.一乐工能刻木为舟尝奏荐某人为某官C.佛印绝类弥勒沿溯阻绝D.篷桅橹舵咸具各具情态11、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置之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甲】【乙】两文都写了中国古代的微雕艺术,都写了船上的五个人,赞美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但写法不同,试加以分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9、(1)靠近(2)清清楚楚(3)大约(4)饮酒10.(2分)D11.(1)那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2)把小船放在水中,(它)能够随着风而行,完全不会倾斜(或一点儿也不倾斜)。
12.【甲】文对船上五人的描写细致入微,生动可感。
如用细节描写写舟子两人,一人悠闲自在,一人神情专注,生动逼真;【乙】文对船上五人的描写概括、简略。
或:【甲】文用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五个人物,各具情态;【乙】文概括地写了五个人的动作,比较简洁。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4-16题。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 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魏学洢)【乙】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节选自《文与可1画篔筜谷偃竹2记》苏轼)注:① [文与可]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
姓文,名同,字与可。
擅长画竹,有“墨竹大师”之称。
② [篔筜(yún dāng)谷偃竹]文与可画的一幅画卷,以竹子为题材,后来送给了苏轼。
篔筜谷,地名。
1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 若听茶声然予不能然也B. 能以径寸之木以追其所见C. 执笔熟视而操之不熟者D. 各具情态而节叶具焉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翻译:(2)与可之教予如此。
翻译:16.艺术是相通的,从【乙】文看,你觉得艺术作品之所以获得【甲】文中提到的“技亦灵怪矣哉”的成就,一方面需要①;一方面需要② 。
(2分)答案:(三)文言文阅读(共8分)14.答案:D(2分)15.答案示例:(1)(笔画)细得像是蚊子的脚,一笔一画都清清楚楚。
(2分)(2)(文)与可是这样教给我的。
(2分)16.答案示例:① 胸有成竹(对表现对象有整体的把握)(1分)② 心手相应(将心之所想用娴熟的技巧表现出来)(1分)参考译文:竹子刚生时,只是一寸长的嫩芽,可是却节、叶都有了。
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节一节地接起来,一叶一叶地堆上去,这样做哪里还有竹子呢?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着笔凝神而视,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画的竹子了。
这时快速地跟着自己的所见去画,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跃起、鹘鸟降落一样迅速。
与可是这样教给我的。
我不能做到,但心里却明白这样做的道理。
既然心里明白应该这样做,却不能做到,认识和行动不统一,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不能一致,这都是学习不够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