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的10个核心概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十个核心概念
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十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在标准当中,设计了十个核心概念,和原来的标准实验稿相比有所增加,有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1、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2、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来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另外可以获得一个结论,获得一个结论具有一般性。
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的形式。
3、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的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写实物,想象出实物的方位和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根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等。
4、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数据分析的观念是指: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搜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
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物,每次收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以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6、运算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正确的进行运算的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力,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7、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当中,经常使用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从已知的事实出发,按照一些确定的规则,然后进行逻辑的推理,进行证明和计算,是这样一个过程。
2011版新课标十大核心概念
新课标十大核心概念一、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等方面的直观感觉。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景中的数量关系。
二、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
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三、空间观念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能够想象出空间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语言描述或通过想象画出图形等。
四、几何直观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几何或者其他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在许多情况下,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
几何直观不仅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中。
五、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是蕴涵着信息的;体验数据是随机的和有规律的,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会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概率的学习中,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六、运算能力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运算是基于法则进行的,通常运算满足一定的运算律。
学习这些内容有助于理解运算律,培养运算能力。
七、推理能力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因此,与直观一样,推理也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中。
推力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测某些结果,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出发,按照规定的法则(包括逻辑和运算)验证结论,是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十个核心概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十个核心概念包括:数与代数、函数、几何与空间、统计与概率、数论、初等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语言、计算、数学应用以及数学史与文化。
这些核心概念的描述如下:
数与代数:包括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和复数等基本概念,以及代数符号、多项式、方程和不等式等内容。
函数:包括函数的基本概念、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函数图像的性质、分段函数、反函数等内容。
几何与空间:包括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向量、三角函数以及空间中位置关系、轨迹等内容。
统计与概率:包括统计数据、频率分布、概率的概念、概率计算、随机事件、期望值、方差等内容。
数论:包括素数、约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基本概念,以及同余、欧几里得算法等内容。
初等数学思想方法:包括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归纳法、递推法等基本思想方法。
数学语言:包括术语、符号、图形等数学表达方式。
计算:包括加减乘除、分数运算、有理数运算、多项式运算以及根号化简、分式分解等基本计算方法。
数学应用:包括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图形的变换和投影等内容。
数学史与文化:包括数学史上的重要人物、数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以及数学在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内容。
新课标提出10个核心概念的意义
新课标提出10个核心概念的意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10个核心概念,分别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提出核心概念的意义
1.核心概念的内涵在性质上是体现的学习主体——学生的特征,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最应培养的数学素养,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
2.不是设计者超乎于数学课程内容之上外加的,而是实实在在蕴含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之中,或者与课程内容结合。
核心概念往往是一类课程内容的核心或聚焦点。
(有利于把握课程内容的线索和层次,抓住教学中的关键,有机地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
3.核心概念本质上体现的是数学的基本思想。
(数学的基本思想指对数学及其对象、数学概念和数学结构及数学方法的本质性认识)。
这些思想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目标。
4.这些核心概念都是数学课程的目标点,也应该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并通过教师的教学予以落实。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十个核心概念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十个核心概念及认识这十个核心概念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它们之间是密切联系的,所以核心概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面连着目标,下面联系着内容,是非常严重的,所以也把它称为核心概念。
1.数感数感是一种感悟,是对数量、对数量关系结果估计的感悟;学习数学是要会去思考问题,一个本质的问题就是要建立数学思想,而数学思想一个核心就是抽象,而对数的抽象认识,又是最基本的。
2.符号意识关于符号意识,注意到它在用词上,标准的修改稿和实验稿有一个区别,原来是叫符号感,现在把它称为叫符号意识。
因为符号感更多的是感知,是一个最基本的层次。
而符号意识对学生理解要求更高一些。
在标准里边它是这样来表述的,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来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就是用符号来表示,表示什么,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这是一层意思。
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另外可以获得一个结论,获得结论具有一般性。
所以标准上,大概用分号隔开是两层意思,一个是会表示,另外一个进行分开进行推理,得到一般性的结论。
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严重形式。
符号所起的作用,从算术到代数过渡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帮助孩子从算术到代数过渡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载体。
3.空间观念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的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写实物,想象出实物的方位和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根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等。
4.几何直观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繁复的数学问题,变得扼要、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5.数据分析观念数据分析的观念是指: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搜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
新课标十大核心概念
一、数感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等方面的直观感觉。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景中的数量关系。
二、符号意识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
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三、空间观念
四、几何直观
几何直观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几何或者其他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在许多情况下,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
几何直观不仅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中。
五、数据分析观念
六、运算能力
运算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运算是基于法则进行的,通常运算满足一定的运算律。
学习这些内容有助于理解运算律,培养运算能力。
七、推理能力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因此,与直观一样,推理也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中。
推力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测某些结果,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八、模型思想
九、应用意识
十、创新意识。
十个核心概念是什么
十个核心概念是什么?怎么理解?有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1、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它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2、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来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另外可以获得一个结论,获得结论具有一般性。
3、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的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写实物,想象出实物的方位和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根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等。
4、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5、数据分析的观念是指: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搜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
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6、运算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进行正确的运算的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7、推理能力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当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8、模型思想是使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物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数学模型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然后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
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的形成模型的思想,提高学习数学兴趣和应用意识。
9、应用意识说白了就是强调数学和现实的联系,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如何运用所学到的数学,去解决现实中和其他学科中的一些问题,当然也包括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另一个数学问题。
新课标十个核心词解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此次课标的最大改变是:“双基”变“四基”。
四基: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六个核心词”变“十个核心词”十个核心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其中: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模型思想、创新意识是新加上去的。
下面我们一一对十个核心词进行讲解:一、数感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如同球员的球感,歌手的乐感一样……(姚明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他在NBA赛场上,大家都看到他一个个漂亮的投球、一个个漂亮的动作,这都是跟他的球感分不开的;还有歌手,之所以成名,是因为他们具有较好的音乐细胞,具有较强的音乐感分不开的,如果一个人,五音不全,也就是说他缺少音乐感,你想说他要成为一个歌手那就是做白日梦一样,就是让他唱一首普通的歌曲都很难的。
)简单、通俗地说,数感就是数的感觉。
教学数数、数的基数意义与序数意义、数序与数的大小比较……都有助于形成数感。
数感培养实践的误区……误区之一:数感是与生俱来的,后天无法养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挖地洞;猫生猫、狗生狗、小偷儿子三只手的思想)不可否认,某些数学家天生就有很强烈的数感,10岁的高斯毫不费劲地完成了等差数列(比如由1到100的自然数)求和,得益于他对计算方法的直接把握;12岁的帕斯加独立完成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瑞士著名的伯努利家族在三代人中产生了八位数学家,我国南北朝祖氏父子、清朝梅文鼎祖孙的数学成就闻名于世,但毕竟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数感的形成固然有遗传因素和家族影响的作用,而更多是后天努力的结果。
解析几何创始人笛卡儿出身于法国贵族家庭,父亲是政府雇员;牛顿出身在英国农民家庭,还是遗腹子,全靠自己努力取得成功;概率论奠基者拉普拉斯的父母是法国农民;费马则是法国皮革商的儿子。
小学科学新课标核心概念
小学科学新课标核心概念
小学科学新课标的核心概念主要围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
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以及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这些核心概念包括:
1. 科学探究: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主动探索自然现象,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维。
2. 生命科学: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以及生物与环
境的关系,增强学生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和尊重。
3. 物质科学:探索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相互作用,理解物质世界的基
本规律。
4. 地球与宇宙科学:认识地球的结构、运动和环境,了解宇宙的奥秘,培养学生的宇宙意识。
5. 技术与工程: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技术与工程的基本原理,
体验设计和制作的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 科学、技术与社会: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科学知
识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培养社会责任感。
7.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包括好奇心、批判性思维、合作精神和持续学习的态度。
8. 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STEM)的整合:鼓励跨学科学习,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知识整合在一起,以解决复杂问题。
9. 环境教育: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能力。
10. 信息素养:在科学学习中融入信息技术的使用,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创新能力。
这些核心概念旨在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全面的科学世界观,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探小学新课程标准中十个核心概念Microsoft Word
初探小学新课程标准中十个核心概念数学新课课程标准核心概念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它们之间是密切联系的,所以核心概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面连着目标,下面联系着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也把它称为核心概念。
1.数感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对数的悟性。
比如,三年级有关于数量的填空:爸爸身高175(),教室长9(),一个鸡蛋重56(),这是很简单的题目,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有学生把握不准,这实际上就是学生对数量的感悟出现了问题,并不简单是知识上的欠缺。
课程标准将这种对数的感悟归纳为三方面: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
它不会像知识技能的习得那样立竿见影,它需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积累经验,经历一个逐步建立、发展的过程。
让学生经历有关数的活动过程,逐步积累数感经验。
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学生能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加之能相互交流,这对强化感知和思维,积累数感经验非常有益。
比如,组织学生参加调查活动,让学生调查,从你家到学校的路大约有多远?你到学校大约要多长时间?教室面积有多大,你家住房有多少平方米?如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这样的数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从多角度去感悟数,丰富自己的数感经验。
2.符号意识符号对于数学来说是特有的,它既是数学的语言,也是数学的工具。
更是数学的方法。
它具有抽象性,可操作性,简略性通用性等特点。
因此数学符号在数学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将无时无刻不与符号打交道,对数学符号的语言、工具、方法的功能和上述特性的认识事实上构成了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掌握数学符号,运用数学符号,运用数学符号能力的培养也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新数学课程标准核心概念解析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核心概念解析在前期课程改革实验总结研究的基础上,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10个核心概念。
这就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1. 数感《课程标准》的提法是:“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一,重视低学段学生对数的感觉的建立,并在数感培养上处理好阶段性和发展性的关系。
第二,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和实例,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三,让学生多经历有关数的活动过程,逐步积累数感经验。
2. 符号意识《课程标准》对符号意识的表述有以下几层意思。
第一,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即能够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意义与能够运用符号去表示数学对象。
第二,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第三,使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如何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一是在各学段紧密结合概念、命题、公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二是结合现实情境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三是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3.空间观念《课程标准》描述: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第一,现实问题情境和学生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基础教师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们熟悉的现实问题情境建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二,利用多种途径建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生活经验的回忆与再现、实物观察与描述、拼摆与画图、折纸与展开、分析与推理等,都是建立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途径。
第三,在学生的思考、想象过程中建立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和想象、操作和分析。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这10个核心概念。
数感作为核心概念之一,要有效地落实到课堂教学目标中,教师首先要对数感有个清晰、深刻的认知。
所谓“数感”,狭义地讲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
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具体地表现在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
广义地讲是指学生对数值的一种直觉,对数的近似值的一种估计;是在一定情境中对数学概念的直接反映。
新课标对数感的内涵及功能作了表述。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在听专家的讲座之后,我深有体会,尤其是“培养数感”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到底如何很好的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呢?我有如下的体会:一、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数感。
一个良好的,适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大面积参与,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紧张的情绪轻松化,因此,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例如在一年级“认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同学们还记得在幼儿园上活动课时的情景吗?大家一起去滑梯,去荡秋千,去骑木马……”学生们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渐渐被唤醒了,这时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欢快、温馨的幼儿活动的画面:“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数数这个幼儿园里的活动器械吗?”于是,小学生们开始兴趣盎然地数数:1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从而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了数的意义。
二、在生活中体会数。
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因此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
1.联系身边事物,去认识数例如在认识“0”时启发学生自己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一下高涨了起来:“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在温度计上见过”;在电话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中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使学生加深理解数的意义,为建立数感奠定了基础。
义务课标的十个核心概念
要求
过程性要求:让学生经历调查研究,收集、处理数据的过程,通过数据 分析做出判断,并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方法性要求: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
背景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 体验性要求: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课程实施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1)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素材多样化的,包括收集、整理、描述、分析
数据全过程的典型活动,使学生逐步积累数据分析的数学活动经验; (2)把数据分析的活动过程与统计知识的学习(如中位数、众数、加
权平均数、方差、频数和频数分布等概念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使
学生真正体会到数据中所蕴含信息的意义,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用数 据说话”的理性分析的意识和观念;
如何落在实处? 《标准》对其进行了“写实”:“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 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 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教师应紧紧抓住“数学问题”、“学会思考”、“猜想、验证”这 几个点,做足教学中的“文章”,创新意识培养的目标就有可能得 到落实.
依据应用的领域不同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主要体现在某一内容领域的核心概念。 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主要体现在数与代数领域,空间 观念主要体现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数据分析观念主要体现在 统计与概率领域; 第二层:体现在不同内容领域的核心概念,包括几何直 观、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第三层:超越课程内容,整个小学数学课程都应特别注 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正如《标准》指出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 很好的载体.”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有哪些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有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点、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点、运算水平、推理水平、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十个概念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上连目标,下接内容,非常重要,所以也把它们称为核心概念。
通过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结合教学实际,我对这些核心概念有一些粗浅的理解。
1、数感:数感是关于对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也是对数的抽象、数的应用的一种理解。
相关数感的教学内容很多。
比如:单位,在具体情境中,碰到一些数量就要选择一种对应单位对它实行刻画,这种感悟就是一种数感。
在培养数感的问题上,我们教师有很多工作要做,要创建具体情境,举行各种活动,给孩子创造各种机会,激发他们对数的感悟,逐步积累经验,慢慢建立数感。
数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让学生感受到的,数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符号意识: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理解并使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还能使用符号实行运算和推理,获得一般性的结论,促动学生数学的表达和思考。
符号意识在数学学习中很重要,能够说它是一种简洁的数学语言,能对数学内容实行准确的表达和交流,是一种重要的载体。
比如:在数学教学中对鸡兔同笼、方程等问题的研究中,符号意识的应用就能方便、快捷地刻画数学模型,迅速便捷地解题,渗透模型思想,奠定重要的数学基础。
空间观点是指根据实物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描述和想象实物的方位和相互位置关系,从而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这是对空间观点的一种刻画。
而几何直观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能够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具体、简单,有助于解决问题,预测结果。
几何直观能够协助学生理解数学掌握规律。
这两个概念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
我简单地理解为:空间观点是看着实物,抽象出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我简单记成看物抽图想变化);几何直观是看图想事、看图分析、看图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新课标的10个核心概念,抓好新一轮初中数学教学
在《义务教务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并设计了十个核心概念,和原来《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有所增加,这十个核心概念就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目标”里边,可以看到了对这些核心概念的一些具体解释,相当于“目标”的一些要素;但是同时也能发现它们之间是密切联系的,所以核心概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上面连着“目标”,下面联系着“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就把它们称为核心概念。
(一)为什么要设计核心概念
在这次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怎么设计这个课程标准,进行了讨论,在提出设计的过程中有两件事情是重要的,一个就是希望课程的这些东西,形成一个整体,如何整体的把握课程需要反复强调。
从知识技能、从数学思考、从问题解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四个方面来构架整个数学课程。
这是一个渗透在整个标准的研制过程中。
第二件事,就是在研制的过程中,希望能够凸显出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的数学内容,因为它反应了数学最要紧的东西,最本质的东西,不仅应该把它当做目标,也应该把它和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
记得当时在讨论的时候,就在过去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能不能用一些词,把这些东西彰显出来,经过讨论,提出了十个核心概念。
第一,这些核心概念,是涉及到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建立和培养的关于数学的感悟、观念、意识、思想、能力等,是义教阶段数学课程最应该培养的数学素养,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
第二,核心概念是这类课程内容的核心或聚焦点,它有利于我们把握课程内容的线索与层次,抓住教学中的关键,斌在数学内容的教学中有机地去发展的数学素养。
第三,核心概念本质上体现的是数学数的基本思想。
数学的基本思想指对数学及其对象、数学概念和数学结构及其数学方法的本质认识;数学的基本思想集中反映为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模型;这些思想也是学习中的重要目标;这启示我们,核心概念的教学要关注数学思想本质。
第四,这些核心概念都是数学课程的目标点,也应该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并通过老师的教学予以落实。
(二)核心概念的理解
1.数感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这两层意思都是数感,什么是数感?数感是一种感悟,是对数量、对数量关系结果估计的感悟;第二层意思就是数感的功能。
关于学生数感的培养,需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积累经验,经历一个逐步建立、发展的过程。
第一、应结合每一学段的具体教学内容,逐步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在第三学段,可以引导学生在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和运算问题中提升数感,发展更为良好的数感品质。
第二,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和实例,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三,让学生多经历有关数的活动过程,逐步积累数感经验。
2.符号意识
关于符号意识,注意到它在用词上,《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实验稿有一个区别,原来是叫符号感,现在把它称为叫符号意识。
所谓符号就是针对具体事物对象而抽象概括出来的一种简略的记号或代号。
数字、字母、图形、关
系式等等构成了数学的符号系统;符号意识(Symbol sense)是学习者在感知、认识、运用数学符号方面所作出的一种主动性反应,它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
符号意识的含义:其一,符号“理解”——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其二,符号“操作”——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这一要求的核心是基于运算和推理的符号“操作”意识;这涉及到的类型较多,如对具体问题的符号表示、变量替换、关系转换、等价推演、模型抽象及模型解决等等;其三,符号“表达”与符号“思考”——使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这又引出了两个除符号理解和操作之外的要求,即符号的表达与思考。
概括起来,符号意识的要求就具体体现于符号理解、符号操作、符号表达、符号思考四个维度。
符号意识在整个数学学习中是很重要的。
第一,在各学段紧密结合数学概念、命题、公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第二,结合现实情境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第三,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3.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是指对物体及其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化建立起来的一种感知和认识,空间想象是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
空间观念也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要素,没有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几乎很难谈发明与创造。
《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一是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即实物与图形的关系);二是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即方向感);三是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即图形运动、变化);四是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即画图能力)。
事实上,空间观念的培养在几何图形的认识以及几何图形的证明过程中,都会有所体现;因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证明中对图形特点的观察也需要想象,也有根据他人的描述画出图形的过程;因此,很好地认识空间观念的含义与意义,在图形与几何内容的学习中要善于抓住典型内容。
同时,空间观念的培养还需要不断的经验的积累、想象力的丰富,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观察和想象、操作与分析;其中观察与描述往往是空间观念发展的基础,而想象与再现则是更高层次的空间观念的表现。
4.几何直观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希尔伯特的《直观几何》,描写了这样三个维度:图形可以帮助发现、描述问题;图形可以帮助发现、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图形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得到的结果。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几何直观:第一,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步养成画图的好习惯;第二,重视变换——让图形动起来;第三,学会从“数”与“形”两个角度认识数学;第四,要掌握、运用一些基本图形解决问题。
5.数据分析观念
数据分析的观念是指: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搜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物每次收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以从中发现规律。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