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术后苏醒延迟原因分析及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麻术后苏醒延迟原因分析及处理
【摘要】目的总结手术后麻醉苏醒延迟的相关因素以及有效处理方法,为临床提供经验。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间外科手术后麻醉苏醒延迟的病例52例,总结麻醉苏醒延迟的原因以及有效处理方法。

结果全麻后苏醒延迟与麻醉药物绝对或相对过量、机体代谢紊乱、体温过低、术前有效睡眠时间不足等有关。

结论全麻后苏醒延迟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积极探求原因并治疗可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关键词】全麻后苏醒延迟;原因;处理办法
全身麻醉以后生理功能全面恢复的时期称为全麻苏醒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麻醉深度减浅,感觉和运动功能逐渐恢复期。

②出现自主呼吸,通气量逐渐能够满足机体需要期。

③呼吸道反射恢复期。

④神志清醒,定向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渐恢复期。

现代麻醉技术能使多数患者在手术结束不久意识就恢复清醒,对语言等刺激有反应。

若全麻结束后超过2 h患者仍然意识不清,即为全麻苏醒延迟。

全麻苏醒延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作者对近3年以来工作中遇到的全麻苏醒延迟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原因及处理方法,期望为临床提供经验,减少苏醒延迟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间,我院收治施行全麻手术的患者中,共有52例患者发生苏醒延迟。

52例患者中,男39例,女13例,年龄37~81岁,其中>60岁患者41例。

施行的手术包括:骨折内固定术12 例,胃溃疡穿孔胃大部切除9 例,乳腺癌次全切除术9例,直肠癌根治术7 例,肝破裂修补术6 例,肾切除术4例,纵隔肿瘤切除3 例,子宫全切术2 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神志清醒,无中枢系统疾病,ASA分级Ⅱ~Ⅳ级。

1.2 方法52例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下施行全麻手术。

术前给予阿托品0.01 mg/kg;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丙泊酚1.5~
2.0 mg/kg、芬太尼2.0~5.0ug/kg、维库溴铵1.5~2 mg/kg;术中机械通气,给予丙泊酚 1.5 mg/(kg•min)、瑞芬太尼0.5ug/(kg•min)、维库溴铵 1.5 mg/(kg•min)维持麻醉,必要时吸入异氟醚,氧气持续吸入。

手术时间为50~490 min,全部病例于手术结束前20 min左右停止麻醉。

术前监测患者血压(89~140)/(66~117)mm Hg、心率67~97次/min、血糖(4.3~9.0)mmol/L,体温均在正常范围,无发热。

术中常规监测患者呼吸、心跳、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手术均进展顺利,术毕平安推入病房。

2 结果
52例病例均于手术结束前20 min左右停止麻醉,手术均顺利完成推入病房。

术后苏醒时间,最短2 h 20 min,最长7 h 40 min,多数为3~5 h。

导致苏醒延迟的原因有麻醉药用量绝对(1例)或相对(1例)过多;麻醉中发生代谢紊乱(21例);体温过低(5例);术前有效睡眠时间不足引起疲劳(4例);其他原因(肥胖、饮酒、高龄、手术类型等)。

经过积极的查找原因并处理,患者均顺利苏醒,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3 讨论
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苏醒延迟后果严重,是可危及患者生命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它不仅危害患者的健康,也给患者增加了经济和精神负担。

因此,积极寻找发生原因,探索有效的处理方法,尽量减少其发生,对于临床避免其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是有重要意义的。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三年来发生全麻后苏醒延迟的病例,我们发现,全麻苏醒延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3.1 麻醉药物绝对或相对过量。

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及身体基础状况的不同,即使给予常规剂量的药物,患者的反应也会有较大的差异。

某些患者对麻醉药物敏感性高,常规剂量给药即可引起苏醒延迟。

本研究中有1例41岁尿道狭窄瘢痕切除术患者考虑即属此种情况。

该患者肝肾功能良好,既往体健,无手术史和药物过敏、滥用史;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未见缺氧、低体温、代谢紊乱以及其他异常状况,术后发生了苏醒延迟。

另有7例老年患者,平均年龄为(67.1±
4.8)岁,术前查肝肾功能轻至中度减退或者正常,3例患者术中失血量超过了1500 ml,术后苏醒延迟。

排除其他可能因素,我们考虑与患者年龄大,肝肾功能减退减慢了药物的代谢排出,或者术中失血量大,相对增加了麻醉药的血药浓度有关。

有文献报道麻醉药过量可考虑总剂量、单位时间内用量以及相对用量过大,其中尤以相对剂量过大常见[1],应引起重视。

对于考虑该类情况者,我们主要是通过补充液体,同时给予吸氧等措施保证通气充分,以加速药物排出,必要时给予拮抗剂。

随着药物逐渐排出,患者在术后3~4.5 h内逐渐苏醒,未有不良事件发生。

3.2 代谢紊乱①麻醉中发生低氧血症。

由于手术中通气不当、气道梗阻、呼吸抑制、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等原因,造成血氧分压过低和二氧化碳潴留。

一般认为正常呼吸空气时呼吸停止90 s即可引起意识消失[2],当氧分压<60 mm Hg,血氧饱和度下降至75%以下时,患者即可因脑组织缺氧而出现意识障碍[3]。

故低氧血症可导致意识障碍,延缓患者苏醒。

本研究共有13例病例属此种情况,其中2例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多发生了二氧化碳潴留;4例术中发生了气道梗阻;7例呼吸机使用存在问题导致血氧饱和度过低,术后苏醒延迟。

②糖代谢紊乱。

本组患者中有3例术前查血糖分别为8.2 mmol/L、8.5 mmol/L、
9.0 mmol/L,未作处理。

术后发生了苏醒延迟,查血糖,三例中最低值为21.3 mmol/L,血气分析提示为代谢性酸中毒,并发生了循环抑制。

立即静脉滴注胰岛素,补钾,纠正酸中毒并加强呼吸管理,患者逐渐好转。

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术后苏醒延迟,给予纳洛酮催醒无效,查血糖26.9 mmol/L,考虑高血糖性昏迷,给予低渗氯化钠注射液和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逐渐好转;另有1例女性肥胖患者,术前无糖尿病史,血糖也正常,术后3 h给予纳洛酮仍不苏醒,查血糖发现显著增高,给予降糖治疗好转。

该例患者我们认为是手术应激状态下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诱发了高血糖从而导致苏醒延迟[4]。

③电解质代谢紊乱。

术中补液不当或其他原因导致患者血压过低,缺血缺氧,药物清除减少;或者组织水肿,对药物敏感性增高。

如液体选择不当则会引起低血钾、高血糖等,进而引起苏醒延迟。

3.3 体温过低由于麻醉药影响正常体温调节、麻醉室温度低、术中输入冷冻血、输液、冷水冲洗等原因,使患者体温过低。

低体温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同时使肝、肾血流量明显减少,从而减慢麻醉药的代谢及清除,导致苏醒延迟。

本组患者中有5例术后苏醒延迟即属此种情况,手术结束后测患者体温在32.4℃~34.9℃,肢体冰冷。

给予保暖,电热毯热水袋加温以及药物治疗等措施,患者体温逐渐升高,意识逐渐恢复。

3.4 术前疲劳,有效睡眠时间不足4例患者全麻后手术顺利,术中、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均无异常,术后苏醒延迟,查肝肾功能、血糖血气等均无异常。

苏醒延迟期间,我们未给药物治疗,仅密切监测了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于2.5~5 h后苏醒,苏醒后精神状态良好。

询问病史,考虑由于术前劳累或者紧张引起睡眠不足,导致了术后麻醉苏醒延迟。

此外,有文献报道苏醒延迟亦与肥胖、饮酒、患者高龄、施行手术类型等因素有关。

对于全麻苏醒延迟,必要时可用药物治疗。

由吸入性麻醉药以及肌松药、镇痛药过量引起的苏醒延迟可以选择相应的拮抗剂,如用纳洛酮(0.04 mg/min静脉注射,最大量为0.2 mg)拮抗阿片类镇痛药的作用,用新斯的明等胆碱酯酶抑制剂拮抗肌松药的作用等,同时应用呼吸兴奋药如氨茶碱等兴奋呼吸中枢,及时纠正苏醒延迟。

综上所述,苏醒延迟在经过正确的处理后可以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患者术后要密切观察,发生苏醒延迟要积极寻找病因并采取措施。

但是,我们也认识到,苏醒延迟往往并非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种原因混合的结果。

因此,在全麻手术中,监测血压、呼吸、体温、血气、血糖、肌肉松弛度以及个体化使用麻醉药,都有助于减少或者避免苏醒延迟的发生。

同时,加强麻醉管理,做好麻醉医师会诊,详细了解病史,做好术前准备,一旦发生,积极处理。

参考文献
[1]刘白莎.全麻苏醒延迟12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9):1407.
[2]张彤,王保国,等.全麻后苏醒延迟.医学研究通讯,2001,30(10):33-35.
[3]李艳丽,何杨,等.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分析及处理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10,7(21):177-178.
[4]Rimailbo A, Riou B, Dadez E, et al. Prognostic factors in 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aonketotic syndrome.Crit Care Med,1986,14:5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