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麻醉后苏醒延迟原因、预防及紧急处理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麻醉后苏醒延迟的原因、预防及紧急处理【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061-01

【摘要】:手术结束时,病人能苏醒,对刺激可用言语或行为作出有思维的回答,是病人脱离麻醉状态、安全恢复的指针。若全身麻醉后>2h,意识仍未恢复,即可认为是麻醉苏醒延迟(delay of recovery)。麻醉苏醒延迟并不少见,因此,正确判断麻醉苏醒延迟及其原因,有助于对因治疗。

【关键词】:麻醉;苏醒延迟;原因;预防;紧急处理

手术结束时,病人能苏醒,对刺激可用言语或行为作出有思维的回答,是病人脱离麻醉状态、安全恢复的指针。若全身麻醉后>2h,意识仍未恢复,即可认为是麻醉苏醒延迟(delay of recovery)。麻醉苏醒延迟并不少见,因此,正确判断麻醉苏醒延迟及其原因,有助于对因治疗。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发生全麻后苏醒延迟的30例患者,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3岁~83岁;asa i

级者6例,asaⅱ级者14例,asaⅲ者10例,均为术前清醒的非脑外科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静脉给予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术中机械通气,吸入1.2%~2%七氟烷、泵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间断补充维库溴铵。术毕前15~30min停止给予麻醉药。药物用量均在常规治疗范围内。手术麻醉期间监测

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体温、尿量及出血量。手术历时2~5h,苏醒延迟时间为120~600min。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苏醒延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二、病因

2.1 麻醉药物过量:包括单位时间内过量、总量过大以及病人个体差异过大,麻醉药物相对过量。肝功能障碍时药物代谢减慢、肾功能障碍则药物排泄延迟和个体差异造成的麻醉耐受性差等,均可导致麻醉药物相对过量。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过量:麻醉后苏醒延迟,最常见的原因是麻醉药过量,其中较常见的是临床判断失误而投入过量的麻醉药。

2.2 低血压:对伴有动脉硬化的高血压病人,术中较长时间低血压。

2.3 低氧血症: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或慢性缺氧。当

pao2160mmol/l或血钠<100mmol/l,均可引起意识不清。血钾

<2mmol/l并发心律失常。血镁<2mmol/l也可导致意识障碍。

2.9 脑疾患:颅脑手术对中枢的刺激,脑水肿,脑血管意外等。2.10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如病理性垂体功能减退、粘液性水肿以及医源性原因等。

2.11 中枢神经系统(cns)敏感性增加:全麻药催眠作用的时间长短,取决于脑中麻醉药浓度与脑受体位点对该麻醉药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存在生物个体差异性。

2.12 机体极度衰弱、恶液质、休克。

2.13 其它:尿毒症、酸中毒或碱中毒、血氨增高、低温以及心跳骤停复苏后等。

三、预防

3.1 全面了解麻醉药物的药理特性: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半衰期、代谢方式等。

3.2 合理调整麻醉停药时间:根据病人的状况、手术时间、药物作用特点和药物相互等选择或终止药物。

3.3 麻醉期间避免低氧血症。

3.4 预防水、电解质紊乱发生。

四、紧急处理

4.1 加强监测,充分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和血流动力学稳定。4.2 拮抗药的应用:

4.2.1 特异性拮抗药物:麻醉性镇痛药的拮抗可用纳洛酮0.4mg 静脉注射,呼吸恢复后半小时再肌肉注射半量,小儿5—10ug/kg

静脉注射。烯丙吗啡5—15mg(与吗啡可剂量比为1:3—4)。

4.2.2 巴比妥类:派醋甲酯(利他林)30—50mg缓慢静脉注射或贝美格(美解眠)50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4.2.3 苯二氮卓类:氟吗泽尼0.2mg静脉注射,以后0.1mg/min,直到病人清醒,或总量可达1mg。

4.2.4 非去极化肌松药:新斯的明1—2mg加阿托品0.5mg—1mg静脉注射;吡啶斯的明0.15—0.25mg/kg加阿托品

0.005--0.01mg/kg 。

4.3 非特异性拮抗药:吗苯派酮0.4mg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用量0.2mg;安茶碱0.25—0.5 g 稀释20ml后缓慢静脉注射。

4.4 纠正代谢紊乱。

4.5 处理脑部并发症。

五、结论

全身麻醉(全麻)手术结束后,患者苏醒时间变化很大,它取决于患者自身病理生理情况、麻醉用药、管理及手术种类、手术时间等许多因素。无论是单因素引起,还是多因素联合作用,如能在支持治疗同时提前发现原因、及早预防并进行紧急处理,可避免严重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李钧;bis监测下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老年患者麻醉药用量及麻醉苏醒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康吉龙,李成福,金文哲;低温引起的苏醒延迟1例[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3年01期。

[3] 刘白莎;全麻苏醒延迟1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年09期。

[4] 吴国远,应启益,覃能;小剂量纳洛酮多沙普仑对老年人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影响[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5] 乔庆,顾晓静,徐静,钟泰迪;艾司洛尔在门诊小手术丙泊酚麻醉中对脑电双频指数和麻醉复苏的影响[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蔡小丽;患者对麻醉药物临床试验同意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