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生态系统组成成分

合集下载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

群 量 化A
65.5 3.0
15.0
41.5
B 14.0 5
0.5
2
2.5
微量 C 2 0.6 1.4 (不计)

A.种群A、B、C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种群B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种群C对其有选择捕食的结果 C.能量从B到C的传递效率为12% D.种群A的净同化量为59.5百万千焦 【解析】 种群A、B、C是群落中的一部分,不能构成群落。种 群B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种群C对其捕食、营养、气候等条件的影响。 能量从B到C的传递效率为2/14.0=14.3%。种群A的净同化量为3.0+15. 0+41.5=59.5百万千焦。 【答案】 D
6.(2011·徐州模拟)动物为保证食物等生存资源而占据的空间叫 领域。如图表示各种鸟类的领域面积与体重、食性的关系,据图分析正 确的是( )
A.图示中三种鸟类组成一条食物链 B.体重决定领域的大小 C.植食性鸟类能量同化效率高于主要食虫的鸟类 D.体重相等的鸟类领域面积越大,其营养级可能越高
【解析】 从图示信息可知,动物的领域大小与动物的体重和食 性密切相关;图示中的三种鸟类不能组成一条食物链;从图示信息不能 获得三种鸟类能量同化效率的高低。
5.(2011·盐城二模)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D为大 气,a~d代表发生在生物体内的生理作用,A、B、C代表生态系统的不 同生物。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a过程太阳能便进入了生物群落 B.在这个生态系统的不同生物中,C所含的能量最多 C.b、c、d过程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D.此图中包含了该生态系统的全部成分 【解析】 此图中缺少太阳能、水分、无机盐等非生物的物质和 能量。 【答案】 D
(4)该养殖系统中串联的池塘不宜过多,因为______________。 (5)保持池塘水体中适当的N、P含量是必要的,该养殖系统可以通 过________、________进行调控。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注意:分解者不参与营养级
3、肉食动物不可能是一条食物链中的第几 营养级 ( B ) A.第五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4、对水稻→鼠→蛇→鹰这条食物链的错误 描述是 ( D ) A.水稻是生产者 B.鼠是初级消费者 C.蛇是次级消费者 D.鹰属于第三营养级
1.此食物网有_ 9 _ 条食物链

营 养 级
营 养 级
营 养 级

低 高
低 高

一般呈正金字塔形; 特 呈正金字塔形 有时出现金字塔倒 点 形.如树上昆虫与鸟. 数量金字塔的特殊形状 象 能量沿食物链流 生物个体数目沿食物 高 征 动过程中具有逐 鸟 链中随营养级而逐级 意 级递减的特性 递减 昆虫 营养级 义 食物链中每一营 每一营养级生物 树 低 含 养级生物所含能 个体数目 义 量多少
例如,海水中汞的浓度为0.0001mg/L时,浮游生 物体内含汞量可达001-0.002mg/L,小鱼体内可达0.20.5mg/L,而大鱼体内可达1-5 mg/L,大鱼体内汞比海 水含汞量高1万-6万倍。生物放大作用可使环境中低浓 度的物质,在最后一级体内的含量提高几十倍甚至成 千上万倍,因而可能对人和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 不同作物对镉的富集程度不同,镉含量也不尽相同, 比如蔬菜中镉含量顺序是(按富集系数大小排列): 芹菜叶(0.1150)>菠菜(0.0956)>莴笋(0.0469) >大白菜(0.0452)>油菜(0.0437)>小白菜 (0.0417)>芹菜茎(0.0390)>韭菜(0.0365)> 茄子(0.0240)>圆白菜(0.0105)>黄瓜(0.0062) >菜花(0.0059)。因此,这可以作为人们消费食物 时避免有害重金属元素生物放大作用的一个参考。
中乙组放入恒温 箱60摄氏度灭菌1小时

《农业生态学》练习题集

《农业生态学》练习题集

《农业生态学》练习题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1.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的科学,其核心目标是( )。

A. 提高农作物产量B. 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高效、稳定和可持续发展C. 减少农药使用量D. 仅关注经济效益最大化2.下列哪项不属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 )A. 生产者(如绿色植物)B. 消费者(如人畜、昆虫)C. 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D. 无机环境 (如光照、温度,但此选项作为干扰项,实际应属于非生物成分)3.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

A. 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吸收并转化为化学能B. 动物摄食植物获得的能量C.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D. 人工输入的化肥中的能量4.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主要是指( )的循环。

A. 碳、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B. 所有化学元素C. 仅指水分循环D.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5.生物多样性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包括( )。

A. 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C. 促进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D. 降低农作物的产量6.下列哪项措施不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A. 实行轮作和间作制度B. 大量使用化学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C.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病虫害D. 保护和恢复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7.农业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存在说明了( )。

A. 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B. 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D. 生物的遗传多样性8.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B. 生态农业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C. 生态农业中禁止使用一切化学合成的农药和肥料D. 生态农业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9.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 )。

A. 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养分循环B. 直接为植物提供养分C. 抑制植物生长D. 增加土壤中的无机盐含量10.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包括( )。

《农业生态学》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农业生态学》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稳定性
本章重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物种、时间、空 间、营养); •营养结构中重点掌握(食物链加环)
结构决定功能
• 农业生态系统功能的强弱与其结构状况 关系密切。
• 在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中,结构与功能 是相适应的,最佳结构必然产生最高效 率的功能。
• 因此,“优化结构,强化功能”已成为 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经验。
3
块根块茎类
第二期 (年)
塊根莖類
块根块茎类
豆類
豆类
十字花科
十字花科
第三期 (年)
十字花科
十字花科
塊根莖類
块根块茎类
豆類
豆类
二、轮作的作用
(一)减轻病虫草害
(二)均衡利用土壤养分,调养地力
(三)调节茬口季节
“倒茬如上粪”。 “庄稼要想好,三年两头倒”
二、轮作的作用 (一)减轻病虫草害
1.减轻病虫害
• 作物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大多是随着时( 季节)的推移而变化的。从时间上合理 搭配各种类型的作物,使自然资源得到 最充分的利用。
农业生态系统时间结构调节方法
时间结构调节方法
小麦作 果 麦、物 、 套棉与 农 玉绿蔬 套 米肥菜 作
间套 套种
作 稻动草
物 鱼物食
的 轮的动
轮 作轮物

养的
、轮
套牧

轮作与连作
(1)对资源利用的种间互补
(2)在实现系统稳定化方面的 种间互补
(1)对资源利用的种间互补
(A)借助复合群体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利 用层次的分异特性,可实现在空间上对资源 利用的种间互补。
(B)错开生长盛期可实现在时间上对资源 利用的种间互补。

第九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009

第九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009

(2)农渔、牧渔之间: 农渔关系基本同农牧关系。 渔业提供优质动物蛋白质;以肥沃的 塘泥、河泥为农业提供有机肥;农作物 秸秆、田间杂草以及人畜粪便均可作为 鱼饵,使农业与牧业的“废弃物”得到 了充分利用和转化增值,渔业的能量利 用率高。水陆结合,农渔、牧渔相促, 使生物质能得到多级利用,同时鱼塘可 接纳径流,维持系统的养分循环平衡。
•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 的标志
一、生态系统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生态系统中 组成成分及其在时间、空间上 的分布和各组分间的能量、物 质、信息流的方式与特点。具 体来说,生态系统结构包括物 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
(一)物种结构
又称组分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 生物组分由哪些生物种群所组成, 以及它们之间的量比关系。生物 种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 不同的物种(或类群)以及它们 之间不同的量比关系,构成了生 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三)单位农业生态系统
指的是县、乡、农场一级的农业生 态系统。由于自然资源条件的多样 性和经营上的相对独立性,这类系 统通常包括有农、林、牧、副、渔 各业所构成的亚系统,是一个比较 完全的农业生态系统。在经营上具 有种植、养殖、加工业相结合和农 业、工业、商业一条龙的特点。
(四)农田生态系统
是农业生态系统中主要的亚系统, 是形成初级生产的系统。在农区主 要是农作物的生产;在牧区主要是 牧草的生产。狭义的农田生态系统 仅仅指以农作物为主体构成的生态 系统。构成农业生态系统的亚系统 还有林木生态系统、水产生态系统、 牧场生态系统等。
农业生态系统 的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功能的强弱与 其结构状况关系密切。结构决定 功能,不同的结构产生不同的功 能。在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中, 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最佳结 构必然产生最高效率的功能。因 此,“优化结构,强化功能”已 成为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一项 重要经验。

农业生态系统课件

农业生态系统课件
通过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将其转化为肥料、饲料、燃料等资源,实现农业废弃物 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循环农业实践包括多种模式,如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等 ,这些模式有助于降低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有机农业的实践
有机农业是一种不使用化学合成物质和转基因技术的农业生产方式。
它强调农业生产的生态平衡和自然调节机制,通过合理的耕作和养殖方 式,促进土壤健康和生物多样性。
03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业生态 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形成全 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良好
氛围。
THANKS
03
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排放
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以及 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森林砍伐等行为 ,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 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适应性策略
适应气候变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适应 性策略,包括培育抗逆性更强的农作 物品种、改进农业管理措施等。
水资源利用
农业用水量大
农业用水量占全球总用水量的 70%左右,包括灌溉和动物饮用 等。
水资源短缺
由于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许 多地区的水资源已经面临严重短 缺,导致农作物减产和水生态系 统破坏。
土壤质量
土壤侵蚀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耕作方式会导致土壤侵蚀,降低土壤肥力和生产力。
土壤污染
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以及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 ,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和食品安全。
02
农业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农业生态系统
总结词
森林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以森林为主要植被类型的农业生态 系统,利用森林的多层次结构,进行多种农业生产活动。
详细描述

农业生态环境学考试试题

农业生态环境学考试试题

农业生态环境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A 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B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 农田、作物和农民D 土壤、水分和阳光2、以下哪种因素不属于农业生态环境的非生物因素()A 温度B 害虫C 光照D 土壤质地3、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A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 双向流动,循环往复C 多向流动,保持平衡D 无序流动,难以预测4、能够提高土壤肥力的生物措施是()A 深耕B 施肥C 种植绿肥D 灌溉5、以下哪种农业活动可能导致土壤污染()A 合理轮作B 施用农家肥C 大量使用农药D 秸秆还田6、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包括()A 水循环B 碳循环C 氮循环D 以上都是7、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A 物种多样性B 气候条件C 人类活动D 以上都是8、生态农业的特点是()A 高投入、高产出B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C 大规模、单一化D 依赖化学肥料和农药9、以下哪种做法不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A 发展有机农业B 过度开垦荒地C 推广沼气池D 实行秸秆综合利用10、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A 农田化肥流失B 畜禽养殖废弃物C 农村生活污水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2、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特征包括结构平衡、_____和_____。

3、土壤中的主要养分包括氮、磷、_____、_____等。

4、常见的农业生态模式有_____、_____和_____。

5、农业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_____、_____和_____。

6、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有_____、_____和_____。

7、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8、农业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概述一、系统的概念与基本特征(一)系统的概念1、系统(system)是指由相互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在一起,能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整体。

2、系统所具备的条件第一,系统必须具备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第二,各要素之间必须具有某种联系;第三,各要素必须以整体的形式完成特定的功能。

(二)系统的基本特征1、系统结构的有序性凡是系统都是有序的,杂乱无章的要素组合在一起构不成系统。

系统结构的有序性具体表现在系统的边界和系统的层次两个方面:(1)系统的边界●系统无论大小均有边界;●边界是区分系统及其环境的依据;●系统边界有的比较明确,而有些则比较含糊;●系统的边界可能是自然形成的,也可能是人为划分的。

明确系统的边界是为了便于研究边界内的事物。

系统边界确定的原则是把研究分析问题的重要部分和对研究问题有重大影响的部分作为系统组成部分,非重要部分中与研究问题有关但又无重大影响的部分划为系统环境。

(2)系统的层次●系统无论繁简均具有分层现象。

即任何系统,它既是由某些要素(或子系统)组成的,同时又是组成更大系统的一个要素(或子系统);●在宏观方向上可以逐层综合,在微观方向可以逐层分解,从而表现出鲜明的层次关系。

2、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有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和空间位置排列关系;●为了完成系统某一特定功能,各要素必须分工协作,相互关联,这是系统实现能量、物质、信息和价值等转化与循环功能的目的性要求。

3、系统功能的整合性●系统的整合性是指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功能之和的特性,又叫系统的整合效应;●一般而言,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各组成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和堆积,而是一种集合效应;●系统既有各要素的具体功能,又有各要素间交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二、生态系统概念的发展生态系统(ecosystem)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及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或者说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农业生态学》课程笔记 (3)

《农业生态学》课程笔记 (3)

《农业生态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农业生态学的概念与内涵1. 定义: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过程及其调控与管理的一门学科,它涉及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气象学、植物保护学等多个领域。

2. 内涵:- 农业生态系统:指在一定区域内,由农业生物群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农业生产的生物要素,如农作物、畜禽、渔业等,还包括非生物要素,如土壤、气候、水、肥料等。

-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目标:旨在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持续、稳定和生态平衡。

二、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历程1. 传统农业阶段:- 特点:以人力和畜力为主,依赖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

- 代表性技术:轮作、休耕、有机肥料使用等。

2. 现代农业阶段:- 特点: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追求产量最大化。

- 问题: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3. 可持续农业阶段:- 特点:强调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目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物安全。

三、农业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1. 观察法:- 实地调查: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进行直接观察。

- 长期定位观测: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进行长期跟踪。

2. 实验法:- 田间试验:通过设置不同处理,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的响应机制。

- 模拟实验:在受控条件下,模拟农业生态过程,探讨其内在规律。

3. 数学模型法:- 建模方法:系统动力学模型、线性规划模型、非线性模型等。

- 应用:预测农业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4. 信息技术:- 遥感技术:获取农业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信息。

- GIS: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时空变化。

- GPS:定位农业生态系统的具体位置。

5. 系统分析法:- 系统理论: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层次性。

- 系统工程:设计和管理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其整体功能。

四、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物种群: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动态和遗传多样性。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

▪ 补充材料 ▪ 生态足迹:为定量分析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间相互作用,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规划与资源生态学教授威廉·里斯 (William Rees)于1992年提出了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即EF)的概念。它显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指定的 人口单位内(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需要 多少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域,来生产所需资源和吸纳 所衍生的废物。生态足迹通过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 存而利用自然的量来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比如说一 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可以转换为生产这些粮食的所需要的耕地 面积,他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可以转换成吸收这些CO2所 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因此它可以形象地被理解 成一只负载着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铁路、农 田……的巨脚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脚印大小。它的值越高, 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就越严重。 ▪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也称“生态占用”。是指 特定数量人群按照某一种生活方式所消费的,自然生态系统 提供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功能,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 废弃物需要环境(生态系统) 吸纳,并以生物生产性土地
陆地生态系统 terestrial ecosystem
又可分为森林生态系统forest ecosystem 、草 原生态系统steppe ecosystem 、农田生态系统field ecosystem等以植被特征分类的各类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freshwater ecosystem又可
分为水体较稳定的湖泊生态系统、水库和 鱼塘生态系统以及水体常处于流动之中的 溪流、江河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
(1)环境组分 辐射:短波辐射、长波辐射(热辐 射)、宇宙辐射、核辐射。 无机物质 有机物质 土体、水、空气

生态系统的物质组成_

生态系统的物质组成_

生态系统的物质组成_一般由两大部分、四个基本成分组成。

两大部分即生命系统和非生物环境;四个基本成分指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和非生物环境。

非生物环境也称环境系统,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包括生物活动的空间和参与生物生理代谢过程的各种要素,如温度、光、水、氧气、二氧化碳以及各种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生命系统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

按照营养方式的不同,构成生命系统的生物可分为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两大类。

生态系统的四个基本成分,以其在能量获得和物质循环方面特有的作用而相互影响,互为依存,并通过复杂的营养关系紧密结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了生态系统这个功能单元。

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对于生态系统来说是缺一不可的。

1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地位和关系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划分是依据各自的代谢类型和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特征来决定的。

即:根据某种生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特性分为三大类群:①生产者从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方面看属于自养型,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够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生物。

绝大多数进行光合作用,少数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如: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

②消费者从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方面看属于异养型,虽然存在着不同的级别,但是生态系统的非必要成分。

主要指各种动物。

不过有些寄生细菌,它们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也扮演着小型消费者的角色,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③分解者从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方面看属于异养型,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主要包括应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也包括一些腐食性动物(如:蚯蚓、蝇、蜣螂等),它们都能分解残枝败叶、尸体、粪便等有机物,故腐食性动物属于分解者。

总之,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组成成分的相互关系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的作用是为各种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生产者的作用是转化物质和能量;消费者的作用是推动物质和能量在群落中的流动;分解者的作用是把物质和能量归还到无机自然界。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分解者——能将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和残落物中所含有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 再次利用。包括细菌和真菌等腐生生物。也包括小型动物如屎壳郎 、蚯蚓,甚至大型 动物如秃鹫等。
分解者
营养方式:
异养型



作用: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4
举例:
腐生细菌(枯草杆菌)、腐生真菌(霉菌、木耳、蘑菇)、腐生动物( 屎壳郎、蚯蚓、白蚁、秃鹫、乌鸦…)
归类: 作用:
无机环境 为生物成分提供物质和能量
组成成份: 地位:
物质——水 空气 无机盐 能量——阳光 热能 必备成份
2、生产者——能将最简单的无机物(CO2和H2O)制造有机物的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也 包括一些细菌等。
2
归类:
自养型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光能自养型:绿色植物
举例:
3 、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有哪些? 青蛙占第几营养级?
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
4 、哪些动物占有两个以上营养 级?
竞争与捕食
5、猫头鹰与蛇存在着什么关系?
食物网特点
A、一个食物网中有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每条食物链总是起于______,终止于____________;中间有
任何停顿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链。 生产者
问题探究
1、这个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生物?尽可能多地列出它们的名称。除了生物外,还有哪些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香蒲、莲、睡莲、浮萍、金鱼藻等 硅藻、栅藻、蓝藻、团藻等
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剑水蚤;鲢鱼等 水生昆虫,鳜鱼等

《农田生态系统》课件

《农田生态系统》课件
捕食关系。
食物链的平衡对于维持农田生态 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一旦食物 链失衡,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如生物防 治、天敌引入等,可以维护食物
链的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03 农田生态系统的环境因素
CHAPTER
气候因素
01
02
03
光照
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 长速度,进而影响作物的 产量和品质。
农业管理措施
如耕作、施肥、灌溉、植保等农 业管理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土地利用方式
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如种植作物、 草地、林地等,对农田生态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
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可能导致本地物种的 减少或消失,破坏农田生态系统的 平衡和稳定性。
04 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
结合生态学原理和农业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田生 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
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探索适应气候 变化的农田生态系统管理策略,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
谢谢
THANKS
温度
影响作物的生长速度和发 育阶段,过高或过低的温 度可能导致作物受损或死 亡。
降水
影响土壤湿度和植物的水 分吸收,过多或过少的降 水可能导致作物受损或生 长不良。
土壤因素
土壤类型
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 的理化性质,如砂质土、 黏质土和壤土等,影响作 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土壤肥力
土壤中的有机质、矿物质 和微生物等成分,决定了 土壤的肥力和供应养分的 能力。
CHAPTER
生态农业的概念与实践
生态农业是一种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 农业生产中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旨在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共生。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4
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中的物质流动、物质 循环、信息传递及价值转换的过程、特点及其转化 效率
一、能量流动 二、物质循环 三、信息传递 四、价值转换
15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原动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生理状况、生长发育行为、分布和生态作用,主要 由能量需求状况的满足程度所决定。
对生物体而言,能量的主要形式为辐射能、生物化 学能、机械能和热能
系统的结构:
构成系统的组分 系统组分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 组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特点
1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指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构成 要素即农、林、牧、副、渔各业以及各业内部的组 成要素之间的配置方式,能量和物质在各成分或组 分要素间的转移、循环途径。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层次结构、营养结构和时空结 构
这就是食物网。 食物网的本质
是生态系统中有机体之间一系列反复地吃与被吃的相互 关系,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极为普遍,它不仅维持着生态 系统的相对平衡,并推动着生物的进化,成为自然界发展 演变的动力。
(1)农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上各营养级的生物成 员是人类按生产目的安排的
(2)农业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上的各生物成员的生 长发育也受到人为控制
食物链及其类型 食物链的特点 食物网
4
食物链 指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
营养关系所联系联结成链状序列。 营养级
指生物在食物链上所处的位置,食物链上的每 一个环节就称为一个营养级。
捕食食物链 腐食食物链 寄生食物链 混合食物链
草牧食物链, 从绿色植物开 始,再到草食 动物,肉食动 物,食物链成 员有自小到大 ,从弱到强的 趋势,这与捕 食能力有关。
1.初级生产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开始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