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件10
合集下载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件》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家庭、学校、社会等客观因素影响和自身主观原因
二、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议一议 :
(1)逃学上网,沉迷游戏;(2)结交恶友;(3)缺钱上网 ,密谋抢劫;(4)案发落网,等待审判
二、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归纳总结
❖ 主要是青少年法律意识淡漠,自控力 差,认知能力低,价值观念扭曲,缺 乏正确的交友观等。
讨论:你认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支持废除者:
❖ 犯罪分子也有人权:生存权。 ❖ 死刑确实有很强的威慑力,是预防和惩罚犯
罪的有力武器,但也有可能会激发更多的犯 罪。 ❖ 终身监禁所带来的精神折磨远大于肉体折磨。
反对废除者:
❖ 死刑有很强的威慑力,是预防和惩罚犯罪的有 力武器。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2020/6/29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二、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 1.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犯罪的含义
❖ 犯罪是指违法情节特别 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 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 罚处罚的行为。
❖ 中国有“杀人偿命”的传统观念。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3.我国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
刑法的根本任务
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 民的利益,保障社会主义 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 1.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
目的 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犯 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懂得此类行为 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 罪的意识。 原因
二、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议一议 :
(1)逃学上网,沉迷游戏;(2)结交恶友;(3)缺钱上网 ,密谋抢劫;(4)案发落网,等待审判
二、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归纳总结
❖ 主要是青少年法律意识淡漠,自控力 差,认知能力低,价值观念扭曲,缺 乏正确的交友观等。
讨论:你认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支持废除者:
❖ 犯罪分子也有人权:生存权。 ❖ 死刑确实有很强的威慑力,是预防和惩罚犯
罪的有力武器,但也有可能会激发更多的犯 罪。 ❖ 终身监禁所带来的精神折磨远大于肉体折磨。
反对废除者:
❖ 死刑有很强的威慑力,是预防和惩罚犯罪的有 力武器。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2020/6/29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二、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 1.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犯罪的含义
❖ 犯罪是指违法情节特别 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 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 罚处罚的行为。
❖ 中国有“杀人偿命”的传统观念。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3.我国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
刑法的根本任务
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 民的利益,保障社会主义 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 1.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
目的 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犯 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懂得此类行为 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 罪的意识。 原因
《职业道德与法律》ppt课件

2024/7/29
5
3.培养健康的人格 (1)培养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2)培养谦虚谨慎、沉着稳重、凡事要三思而后行的品质和习惯。 (3)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4)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 (5)培养爱祖国、爱集体、爱科学、爱劳动的精神。 (6)培养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从而使自己永远朝着正确的方向,把握好人生的航程。
2024/7/29
19
(五)迎宾礼仪
1.迎宾的基本顺序 要圆满完成一次迎宾仪式,须先确定以下各项细节: (1)先确定来宾抵达的日期、车次、航班、地点等信息。
2024/7/29
20
2.迎宾仪式的内容 热情见面,相互问候;向来宾献花;宾主双方相互介绍迎
宾人员;主人陪同来宾与欢迎人员见面。与客人同行时,要让 客人走在内侧即右边,而陪同人员则走在左侧;出入房门时, 让先为敬,即应让客人先入先出。
2024/7/29
8
3.礼仪的意义 (1)注重礼仪是继承我国礼仪传统的需要。 (2)注重礼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需要。 (3)注重礼仪是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4)注重礼仪是实现个人自身完美的需要。
2024/7/29
9
4.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1)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 (2)平等相待,尊重他人。 (3)顾全大局,求得和谐。 (4)增强意志力,提高自控力。
2024/7/29
22
(六)商场服务礼仪
1.态度诚恳 2.业务精通 3.诚信经营 4.售后服务周到
2024/7/29
23
(七)酒店宾馆服务礼仪
(1)仪表仪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①制服整洁。②容貌要修饰。③注意个人卫生。 (2)仪态。 ①恰当的手势。②自然的表情。 (3)语言。 ①用语得体。②热情灵活。③有礼有节。 (4)规范。 规范的服务既是对客人的尊重,也是酒店宾馆服务质量的保证。
10《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课 ppt课件

ppt课件
28
❖重点了解:案例分析:铜川女孩杜某,在 西安南二环一家KTV做酒水推销工作,在包 间内趁客人们喝的晕头转向,呼呼酣睡之 时,把手伸向客人的腰包,拿走客人16万 元的港币。
ppt课件
29
❖该案通过审理,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法院认 为,杜某以非法占用为目的,秘密窃取他 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盗 窃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5万元 。
案例引申问题
ppt课件
19
❖ 9、你认为青少年最容易触犯的罪名是哪些 ❖ 10、通过药家鑫的案例,谈谈自己的感触,遇到类似
的情形我们应该怎么做?
案例引申问题
ppt课件
20
刑事责任年龄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 刑事责任。
❖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 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 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ppt课件
21
刑事责任年龄
❖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 或者减轻处罚。
ppt课件
22
刑事责任年龄
❖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 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 政府收容教养。
ppt课件
23
犯罪的分类
❖ 第一章 罪
❖ 第二章 事故罪
危害国家安全罪:分裂国家最、背叛国家罪、叛 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罪、交通肇事罪、重大责
ppt课件
30
重点法条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 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 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 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 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或者没收财产;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精选)ppt

伦理道德。
提高职业素养
职业人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 素养和技能水平,以更好地履 行职责。
保持良好形象
职业人应保持良好的形象和声 誉,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社 会形象。
尊重他人权益
职业人应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利 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
03
法律基础知识
法律体系与法律框架
法律体系
介绍不同法律体系的特点和构成 ,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等。
学生互动与讨论
学生互动
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分 享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知识的
内化和传播。
小组讨论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针对职业道 德与法律的相关议题展开深入探 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
能力。
课堂展示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 PPT、小组报告等,激发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商业道德案例四
某公司为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采取不正当 竞争手段,诋毁竞争对手声誉。
法律案例分析
法律案例一
某公司未经授权,盗用他人商标,侵 犯知识产权。
法律案例二
某企业违反劳动法规定,拖欠员工工 资,违反劳动合同。
法律案例三
某公司为了规避税收,采取阴阳合同 等手段,偷税漏税。
法律案例四
某网站未经许可,收集、使用用户个 人信息,侵犯个人隐私。
课程安排
01
第四周
劳动合同法与公司法
02
03
第五周
商事组织法与知识产权法
第六周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综合案例分 析
04
第七周
复习与考试
02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服务过程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 为准则。
提高职业素养
职业人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 素养和技能水平,以更好地履 行职责。
保持良好形象
职业人应保持良好的形象和声 誉,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社 会形象。
尊重他人权益
职业人应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利 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
03
法律基础知识
法律体系与法律框架
法律体系
介绍不同法律体系的特点和构成 ,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等。
学生互动与讨论
学生互动
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分 享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知识的
内化和传播。
小组讨论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针对职业道 德与法律的相关议题展开深入探 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
能力。
课堂展示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 PPT、小组报告等,激发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商业道德案例四
某公司为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采取不正当 竞争手段,诋毁竞争对手声誉。
法律案例分析
法律案例一
某公司未经授权,盗用他人商标,侵 犯知识产权。
法律案例二
某企业违反劳动法规定,拖欠员工工 资,违反劳动合同。
法律案例三
某公司为了规避税收,采取阴阳合同 等手段,偷税漏税。
法律案例四
某网站未经许可,收集、使用用户个 人信息,侵犯个人隐私。
课程安排
01
第四周
劳动合同法与公司法
02
03
第五周
商事组织法与知识产权法
第六周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综合案例分 析
04
第七周
复习与考试
02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服务过程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 为准则。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精选)ppt

02
职业道德基础
职业道德定义
总结词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服务过程中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职业行 为准则,是对某种职业行为的一种评价标准。
详细描述
职业道德是职业人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其核心目的是为了维护 职业活动的正常进行,保障服务对象的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职业道德原则
职业道德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职业道德对于企业和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职 业道德可以提高企业的声誉和竞争力,促进个人职业成长 和发展。
一个企业如果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提高其声誉和形 象,吸引更多的客户和业务合作伙伴,增强企业的市场地 位和竞争力;对于个人而言,遵守职业道德可以提升其职 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增强个人在职业领域的竞争力,促进 个人职业成长和发展。同时,良好的职业道德也可以为个 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03
法律基础
法律定义与分类
法律定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 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
法律分类
按照法律制定机关的不同,可分 为成文法、不成文法;按照法律 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体法、程 序法。
法律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
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否则将面临罚款、停业整顿甚 至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同时,企业也需要通过法律手段维 护自身合法权益,如合同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
社会公正和公平。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回顾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阐述了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观,如诚信、责 任、尊重和公平等。
职业行为规范
详细解读了各行业特定的职业道德准则和行 为规范。
职业道德与法律PPT精选全文

3.文明语言
言为心声,语为人镜。语言可以全面传达一个人的观念、 意图乃至一个人的品格、能力等信息。别人可以凭借语言 对言者形成印象,做出判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 人六月寒。”良言,反映言者的善良、诚恳、热忱,让人 产生愉悦、感动之情;恶语,反映言者的恶毒、自私、冷 淡,令人产生畏惧、怨恨之感。
2.交往礼仪的具体内容
由于人际交往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交往礼仪也有不同的要 求。交往礼仪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见面礼仪、交谈 礼仪、电话礼仪为主要内容的日常交往礼仪,包括以做客 与待客礼仪、进餐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习俗礼仪为主要 内容的不同场合礼仪,还包括涉外礼仪等内容。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注意的交往礼仪的内容
②良好道德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 功的重要支柱
③良好道德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 际关系,创造自身和事业发展的 有利外部环境
4.高尚的道德推进社会和谐
自身道德修养提高之后,足以为一家表率,这样, 家庭便自然而然地会治理好。在家齐的基础上,治 国与平天下也就不是难事了。这便是古人想的治国 道路。同样的道理,我们培养高尚的道德,就能以 德服人,家庭幸福,邻里和睦,社会和谐。创建和 谐社会需要良好道德,良好道德能够推动社会和谐 发展。
如何培养健康的人格
①培养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②培养谦虚谨慎、沉着稳重、凡事 三思而后行的品质和习惯
③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④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
⑤培养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 爱科学的精神
⑥培养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 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 使自己永远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1.仪容仪表
仪容指一个人的容貌,包括五官的搭配和适当的发型 衬托。就个人的整体形象而言,容貌是整个仪态至关 重要的环节。它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朝气和活 力,是传达给接触他人感官最直接、最生动的第一信 息。仪表指一个人的外表,它是一个人总体形象的统 称,除容貌、发型之外,还包括人的服饰、身材等。
言为心声,语为人镜。语言可以全面传达一个人的观念、 意图乃至一个人的品格、能力等信息。别人可以凭借语言 对言者形成印象,做出判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 人六月寒。”良言,反映言者的善良、诚恳、热忱,让人 产生愉悦、感动之情;恶语,反映言者的恶毒、自私、冷 淡,令人产生畏惧、怨恨之感。
2.交往礼仪的具体内容
由于人际交往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交往礼仪也有不同的要 求。交往礼仪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见面礼仪、交谈 礼仪、电话礼仪为主要内容的日常交往礼仪,包括以做客 与待客礼仪、进餐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习俗礼仪为主要 内容的不同场合礼仪,还包括涉外礼仪等内容。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注意的交往礼仪的内容
②良好道德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 功的重要支柱
③良好道德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 际关系,创造自身和事业发展的 有利外部环境
4.高尚的道德推进社会和谐
自身道德修养提高之后,足以为一家表率,这样, 家庭便自然而然地会治理好。在家齐的基础上,治 国与平天下也就不是难事了。这便是古人想的治国 道路。同样的道理,我们培养高尚的道德,就能以 德服人,家庭幸福,邻里和睦,社会和谐。创建和 谐社会需要良好道德,良好道德能够推动社会和谐 发展。
如何培养健康的人格
①培养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②培养谦虚谨慎、沉着稳重、凡事 三思而后行的品质和习惯
③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④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
⑤培养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 爱科学的精神
⑥培养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 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 使自己永远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1.仪容仪表
仪容指一个人的容貌,包括五官的搭配和适当的发型 衬托。就个人的整体形象而言,容貌是整个仪态至关 重要的环节。它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朝气和活 力,是传达给接触他人感官最直接、最生动的第一信 息。仪表指一个人的外表,它是一个人总体形象的统 称,除容貌、发型之外,还包括人的服饰、身材等。
《职业道德与法律》 PPT

3.礼仪的意义 (1)注重礼仪是继承我国礼仪传统的需要。 (2)注重礼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需要。 (3)注重礼仪是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4)注重礼仪是实现个人自身完美的需要。
4.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1)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 (2)平等相待,尊重他人。 (3)顾全大局,求得和谐。 (4)增强意志力,提高自控力。
3.职业道德的特点
(1)应用范围具有行业性和适应性特征。 (2)具体内容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特征。 (3)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和规范性特征。
二、干一行,爱一行
爱岗,是指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岗 位具有高度的珍视与热爱之情。敬业, 是指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着无限的忠 诚、神圣的使命感与责任心和忘我投入 的热情。爱岗是敬业的前提,不爱岗就 谈不上敬业;敬业是爱岗的延伸,一个 热爱本职工作的人,必然会兢兢业业地 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真诚的奉献。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把爱岗敬业作为各行 各业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是社会主义 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2.道德的本质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具有决定作用,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 主要规范。 第二,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第三,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 道德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第四,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以下四点: (1)不要跟在别人身后人云亦云,要学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2)办公室里有话好好说,切忌把与人交谈当成辩论比赛。 (3)不要在办公室里当众炫耀自己,不要做骄傲的孔雀。 (4)办公室是工作的地方,不是互诉心事的场所。
(二)公共区域礼仪
1.用餐 尽量不在用餐时间向同事提出工作要求,以免打扰他人吃饭、休息;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课课件

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不拖延、不推诿,保证工作 质量。
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
遵守法律法规
在生活中,应遵守国家 的法律法规,不得违法
乱纪。
维护公共秩序
在公共场所,应遵守公 共秩序,不得扰乱社会
治安。
尊重他人权益
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隐私权等合法权益,不
得侵犯他人权益。
诚实守信
在人际交往中,应诚实 守信,不得欺骗他人。
法律在职业道德中的作用
课程阐述了法律在职业道德中的重要地位。法律 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石,也是职业道 德的底线。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法律要求, 是每个职业人士的基本义务。
应对职业道德挑战的方式
课程介绍了应对职业道德挑战的方法和策略。包 括如何坚持原则、如何处理利益冲突、如何保持 公正等,为职业人士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的主要观点总结
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
课程强调了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包括诚信、责 任、公正和尊重。这些价值是每个职业人士应该 秉持的基本原则,对于维护职业形象和信誉至关 重要。
职业道德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课程指出职业道德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有助于个人在工作中的表现 ,还能提升个人的社会形象和信誉,为未来的职 业发展奠定基础。
法律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制裁,维护职业道 德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法律通过立法和司法活动,不断完善职业道德规范 体系,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法律对职业道德的保障
02
01
03
法律保护职业道德的合法权益,对侵害职业道德的行 为进行惩处,维护职业道德的尊严和权威。
法律为职业道德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推动职业道德 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
遵守法律法规
在生活中,应遵守国家 的法律法规,不得违法
乱纪。
维护公共秩序
在公共场所,应遵守公 共秩序,不得扰乱社会
治安。
尊重他人权益
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隐私权等合法权益,不
得侵犯他人权益。
诚实守信
在人际交往中,应诚实 守信,不得欺骗他人。
法律在职业道德中的作用
课程阐述了法律在职业道德中的重要地位。法律 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石,也是职业道 德的底线。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法律要求, 是每个职业人士的基本义务。
应对职业道德挑战的方式
课程介绍了应对职业道德挑战的方法和策略。包 括如何坚持原则、如何处理利益冲突、如何保持 公正等,为职业人士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的主要观点总结
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
课程强调了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包括诚信、责 任、公正和尊重。这些价值是每个职业人士应该 秉持的基本原则,对于维护职业形象和信誉至关 重要。
职业道德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课程指出职业道德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有助于个人在工作中的表现 ,还能提升个人的社会形象和信誉,为未来的职 业发展奠定基础。
法律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制裁,维护职业道 德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法律通过立法和司法活动,不断完善职业道德规范 体系,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法律对职业道德的保障
02
01
03
法律保护职业道德的合法权益,对侵害职业道德的行 为进行惩处,维护职业道德的尊严和权威。
法律为职业道德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推动职业道德 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你认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支持废除者:
犯罪分子也有人权:生存权。 死刑确实有很强的威慑力,是预防和惩罚犯 罪的有力武器,但也有可能会激发更多的犯 罪。 终身监禁所带来的精神折磨远大于肉体折磨。
反对废除者:
死刑有很强的威慑力,是预防和惩罚犯罪的有 力武器。 中国有“杀人偿命”的传统观念。
见义勇为的构成要件:
一是以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为目的;二是具有不顾个人安危的情节;三是实施了同 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的行为。这 三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才构成见义勇为行为。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铁窗泪》
歌里的主人公什么身份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铁门哪铁窗铁锁链, 手扶着铁窗我望外边, 外边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哇, 何日重返我的家园。 条条锁链锁住我, 朋友哇听我唱支歌, 歌声有悔也有恨呐, 伴随着歌声一起飞 月儿啊弯弯照我心, 儿在那牢中想母亲, 悔恨没听娘的话呀, 而今我成了狱中的人……
二、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议一议 :
(1)逃学上网,沉迷游戏;(2)结交恶友;(3)缺钱上网 ,密谋抢劫;(4)案发落网,等待审判Biblioteka 、同犯罪行为作斗争归纳总结
主要是青少年法律意识淡漠,自控力 差,认知能力低,价值观念扭曲,缺 乏正确的交友观等。 中职学生如何自觉预防犯罪?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拘役、行政拘留的区别
1.性质不同:拘役是刑罚方法;行政拘留是对违 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所适用的一种行政处罚方法; 2.法律依据不同:拘役的依据是刑法;而行政拘 留的依据则是治安管理处罚法。 3.羁押期限不同: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 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而行政拘留的最 长期限是20日。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3.我国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
刑法的根本任务
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 民的利益,保障社会主义 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1.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
目的 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犯 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懂得此类行为 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 罪的意识。 原因 家庭、学校、社会等客观因素影响和自身主观原因
全球96国废除死刑,58个国家地区保留
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曾有过"死刑"这种刑 罚制度,时至今日,仍有58个国家仍然继续存有并执行死 刑,其中包括美国、中国、日本等GDP位居世界前列的国 家。全球有96个国家已经废止了死刑,其余的国家则或是 已经10年以上未执行过死刑,或是仅允许在战时使用死刑。 所有欧盟成员国依据欧盟基本权利宪章第2条,禁止使用 死刑。蒙古是最近一个废止死刑的国家。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二、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热点:药家鑫事件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1.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犯罪的含义 犯罪是指违法情节特别 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 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 罚处罚的行为。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刑罚的种类: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主刑
刑 罚
附加刑
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主刑 管制是对犯人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行动自由, 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 根据刑法第38、40、41条的规定,管制的期限为 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拘役是由人民法院判决,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短 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 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 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 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 酬。 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 罚时不得超过1年。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犯罪的特征
(1)犯罪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犯罪的基本特征
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对国家和 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
(2)触犯刑法的行为 (3)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2.犯罪分子应受刑罚处罚 刑罚:是刑事处分或刑事制裁,是由人民法院 依照刑法对犯罪分子实行的强制处罚。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规范 ,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 ,充分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 法权益。
二、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3.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
见义勇为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道德践行
见义勇为,就是公民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 人的人身、财产利益,面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自然灾害或 者意外事故,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所实施的救助行为。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 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
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实行 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 包括死刑的立即执行和缓期两年(死缓) 执行。 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