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教科版二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多媒体展示古诗《静夜思》和《登鹳雀楼》的插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诗中的意境。
2.利用音乐、灯光、气味等感官元素,创造一个宁静而温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诗中的场景。
3.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诗中的角色,亲身体验诗中的情感和故事。
3.情感体验:通过朗读、跟读和诗歌表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诗的情感和韵律。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诗的感悟和情感体验。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流对两首诗的理解和感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2.合作任务:设计小组合作任务,例如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等。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与同学分享,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相互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2.设计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通过共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利用小组合作的机会,让学生相互倾听和尊重对方的意见,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人文关怀。
4.反思与评价:在课堂的最后环节,我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一节课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不足。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能力,还让他们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在本节课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多种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不仅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还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诗两首公开课教案
古诗两首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 学生能够理解两首古诗的意义和主题。
3. 学生能够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对古诗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2. 学生通过分析古诗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体验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 学生通过学习古诗,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 学生能够理解两首古诗的意义和主题。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学生能够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对古诗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两首古诗的原文及其注释。
2. 与古诗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图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学生准备:1. 预习两首古诗,了解其作者和背景。
2. 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与古诗相关的图片或背景资料,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朗读与背诵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语气、节奏和韵律。
教师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进行背诵。
3. 理解与解析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理解两首古诗的意义和主题。
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感悟与表达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的感悟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情感,谈谈对古诗的体会。
5. 小结与作业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古诗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布置作业:请学生写一篇关于两首古诗的感想或解析文章。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古诗两首》的教案
《古诗两首》优秀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主题思想和意境。
(3)学会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学会运用想象和联想,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主题思想和意境。
(3)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生僻字词的理解。
(2)古诗意境的体会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两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3)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布置。
2. 学生准备:(1)预习两首古诗,自主学习生僻字词。
(2)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收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古诗的概念和特点。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两首古诗,理解诗意。
(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生僻字词的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2)分析古诗的主题思想和意境。
(3)讲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 课堂朗读与背诵:(1)学生齐读两首古诗,体会韵律美。
(2)学生个别朗读,展示学习成果。
(3)教师指导学生背诵两首古诗。
5. 课堂练习:(1)学生默写两首古诗。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进行交流讨论。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 选择一首喜欢的古诗,进行赏析,下节课分享。
3. 继续学习下一单元的古诗,预习生僻字词。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1)关注学生在课堂朗读、默写和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古诗两首》详细内容:本节课将学习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2. 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表达;3. 学会欣赏和评价古诗,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表达;2. 重点: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诗文朗读录音;3. 书法纸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PPT课件,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古诗两首》。
2. 讲解:先讲解《登鹳雀楼》,解释诗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接着讲解《题西林壁》,同样解释诗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朗读:播放诗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两首古诗,注意纠正发音和语调。
4. 背诵:让学生逐句背诵两首古诗,鼓励学生尽量做到熟练背诵。
5. 实践:让学生用书法纸墨书写其中一首古诗,培养学生的书法技能和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将两首古诗分别朗读给家长听,并尽量做到熟练背诵。
2. 答案:学生完成朗读和背诵任务后,家长在作业本上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背诵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的古诗,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在《古诗两首》的教案中,教学难点被设定为“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表达”,而教学重点则是“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重点和难点解析:对于小学生而言,古诗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和语言习惯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表达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古诗两首》课程教案
《古诗两首》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意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古诗的基本格律和韵律特点;学会欣赏古诗的优美词句和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体会古诗中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1. 两首古诗的字词释义和翻译。
2. 古诗的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3. 理解古诗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古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3. 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两首古诗的文本和译文。
2.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图片。
3. 准备教学用的黑板和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入与古诗相关的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 文本解析: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两首古诗,讲解字词释义和翻译,让学生理解古诗的大意。
3. 韵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首古诗的韵律特点,讲解古诗的格律和节奏。
4. 修辞手法:教师讲解两首古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理解古诗的艺术表现。
5. 情感体会: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两首古诗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
6.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8. 课堂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练习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练习题目的答题情况,评价学生对古诗韵律、修辞手法和主题思想的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师对古诗的解析是否清晰易懂,是否帮助学生理解了古诗的大意和主题。
《古诗两首》课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优质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词和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古诗表达情感的能力。
(3)学会欣赏古诗,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学会珍惜友情,懂得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词和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某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运用古诗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角色扮演等方式,营造有利于学习古诗的情境。
2.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美感。
3. 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4. 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包含两首古诗的原文、翻译、图片、音乐等。
2. 生词卡片:用于教学过程中巩固生词。
3. 朗读录音:用于学生跟读和模仿。
4. 小组讨论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两首古诗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简要介绍两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2. 学习古诗:(1)让学生跟读录音,感受古诗的韵律和美感。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自读,边读边思考。
3. 理解古诗:(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进行讨论。
4. 感悟古诗:(1)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讨论。
5. 巩固生词:(1)学生朗读生词卡片,巩固学习。
《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主题和情感。
(3)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2)通过分析古诗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理解古诗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提升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主题和情感。
2. 教学难点:(1)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两首古诗的内容、主题和情感。
(2)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文学鉴赏知识。
2. 学生准备:(1)预习两首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意。
(2)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向学生介绍本节课将学习的两首古诗。
2. 学习古诗一:(1)让学生朗读古诗,注意语音的准确和韵律的把握。
(2)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主题和情感。
(3)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如比喻、拟人等。
3. 学习古诗二:(1)让学生朗读古诗,注意语音的准确和韵律的把握。
(2)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主题和情感。
(3)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如对仗、象征等。
4. 应用与拓展:(1)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两首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2)邀请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展示,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欣赏。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两首古诗的读后感,包括对古诗的理解、感悟和喜欢的理由。
2. 选择一首古诗进行家庭背诵,下周课堂上进行展示。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提问等,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 古诗二首》优质教案(2课时)
1 古诗二首【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语言运用: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思维能力: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审美创造:品味感受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
【课前解析】关注识字:本课11个生字中,“堤”的声母是“d”,学生容易误读为“提”,教师在教学时可将“堤—提—题”进行读音辨析。
“丝、裁”两个字均为平舌音,教师简单提示即可。
“柳”字的声母为前鼻音“l”,有些学生容易与后鼻音“n”混淆,注意“柳—牛”的读音区别。
本课生字以形声字为主,识记时要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自主识记。
字义的理解既可借助字形,也可结合语境。
关注写字:本课要写的8个字中,“诗、妆、绿”是左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其中“绿”的最后四笔为“点、提、撇、捺”;“趁”是半包围结构;“童、碧、丝、剪”是上下结构,要注意上下两部分的比例,以写得端正、平稳。
本课要求写的字,可以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语,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读读写写。
关注朗读:古诗教学应该将朗读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手段。
(1)范读引领,感受韵味。
范读最好是教师本人,也可以借助多媒体。
(2)自主练读,整体感知。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朗读时间。
在反复、多次的朗读中,整体感受古诗的情感意绪。
(3)朗读展示,升华情感。
学生完成对内容的理解后,就要读出诗歌的味道。
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如个别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接读、师生对读。
【教学目标】1.认识“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诗、童”等8个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莺、拂”等5个生字,会写“诗、童、趁”3个字。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1.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交待学习方法。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3.讲读第一首诗《早发白帝城》。
4.朗读、背诵《早发白帝城》。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24.古诗两首二、故事导入,简介诗人1、运用历史故事导入新课,介绍诗作背景。
唐朝中期,安禄山、史思明叛乱,使得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这时有一位诗人出于平乱的志愿,参加了当时永王李璘的幕府〔解释幕府〕。
后来,唐李肃宗李恒与李璘争夺王位,李璘失败了,帮助他的诗人因此获罪,被流放至夜郡。
在行至白帝城时,突然听到皇帝传来的赦书,惊喜交加,随即乘船东下江陵。
在从白帝城前往江陵的途中写下了著名的诗作《早发白帝城》,表达了当时诗人获罪初赦的喜悦心情。
2、介绍诗人李白是我国唐朝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三、释提、介绍学习方法1、解释题目意思。
1〕、早:早晨。
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
2〕、早发白帝城: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2、介绍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学习《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要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学习五读法。
出示投影片五读法:A.读通、B.读懂、C.读精、D.读会、E.会读。
四、学习古诗〔一〕、读通词语。
1、指名朗读、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出示投影片〕朝 ( zhao chao )辞一日还 ( huan hai )万重 ( chong zhong )山白帝 ( ti di )城啼 ( ti di )不住2、齐读〔二〕、读懂每一句诗的意思A 、朝辞白帝彩云间1、第一句写了诗人出发的时间、地点,从那些字词中可以看出?2、理解词义:辞:辞别,分开。
3、作者早晨分开白帝城,看到的白帝城是怎样的?练说:______________的白帝城诗中怎样说的?〔彩云间〕4、独立练说这句诗的意思a.指名说:早晨分开仿佛在彩云间的白帝城。
b.练读、练说:同桌一个读诗句,一个说诗意B 、千里江陵一日还1、这句话讲了诗人行船的路程、目的地、时间,分别从哪些词语中看出?2、这里用了一个还字,什么意思?〔返回〕3、练说句意1〕互相说2〕指名说4、白帝城到江陵路途遥远,约有千里,可那么短的时间就到了,这是什么原因?5、小结这两句诗,第一句突出白帝城的高与壮丽,第二句反映了行船速度快,诗人心情愉快。
《古诗两首》公开课教案
《古诗两首》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2)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3)分析古诗的表现手法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古诗,培养创新思维;(3)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诗的韵味,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2)领略诗中的美好情感,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古诗:《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教学重点:(1)古诗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古诗的意象分析和情感体验;(3)古诗的韵律特点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王之涣和李白的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两首古诗,注意字词的正确发音和节奏;(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古诗中的生僻字词。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两首古诗的意象和情感;(2)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点评;(2)教师重点分析两首古诗的韵律特点和表现手法。
5. 课堂练习:(1)学生模仿两首古诗的韵律,创作一首小诗;(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古诗的字词解释、翻译和感悟写作;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和听课教师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古诗两首;2. 课件:古诗的图片、注释和讲解;3. 工具书:便于学生查找生僻字词;4. 网络资源:有关诗人王之涣和李白的背景资料。
《古诗两首》01-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01-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古诗两首》01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诵并背诵所选的两首古诗。
2、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重点字词和诗句的意思。
2、难点(1)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让学生能够将古诗中的意象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感受古诗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对古诗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
3、想象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古诗所展现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古典音乐,营造出一种古色古香的氛围。
(2)提问学生:“在音乐中,你们能联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与古代文化相关的内容。
(3)顺势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两首古诗。
2、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读音和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教师再次强调朗读的要点。
(1)结合注释,让学生自主理解古诗的大意。
(2)对于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字词和诗句,教师进行重点讲解。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对古诗意思的理解,教师参与其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让学生结合古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经历,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发言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情感的把握。
5、想象画面(1)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配乐朗诵古诗,在脑海中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2)睁开眼睛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想象的画面,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古诗两首》课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词和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分析诗句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提高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和意境。
难点:(1)生词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2)诗句的深入分析和解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两首古诗的内容和背景。
(2)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3)准备写作练习的题目。
2. 学生准备:(1)预习两首古诗,了解生词和词语的意思。
(2)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向学生介绍两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2. 朗读与背诵:(1)引导学生正确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语气和节奏。
(2)鼓励学生背诵两首古诗,加强记忆和理解。
3. 翻译与解释:(1)解释生词和词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
(2)分析诗句的意思,解读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4. 讨论与思考:(1)引导学生对两首古诗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中的意义和价值。
5. 写作练习:(1)根据两首古诗的内容,布置写作练习题目。
(2)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情况。
2. 学生对生词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3. 学生在讨论和思考中的表现。
4. 学生写作练习的成果。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
《古诗两首》教案15篇
《古诗两首》教案15篇《古诗两首》教案1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说出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重难点1.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通过朗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乐学善思办法组内赛读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巩固对诗词的理解。
教学流程一、借助情境,听读赏诗1.播放课件。
2.师声借助情情并茂地诵读诗文。
3.学生自由读诗文。
要求:借助拼音,把古诗读准确。
1.同桌互读,看读音是否准确,诗句是否通顺。
2.指名读,全班评议。
二、诵读诗文,把握诗意(一)学习古诗《雪》1.指导读诗,感知诗意(1)简介作者尤袤(2)自由读古诗,结合诗文的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3)图文结合,多种方式反复诵读。
(4)同桌、小组、全班合作交流深入理解全诗内容。
(5)汇报学习情况。
2.由画入境,想象感悟。
(1)指名读.全班齐读.练习背诵(2)结合背诵,启发学生展开,引导学生说说作者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象?(二)学习古诗《江雪》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2.诵读诗文,把握诗意(1)读一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2)自由读古诗,结合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尝试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3)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3.细读古诗,感悟诗情(1)自由读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2)指名带动作、表情读,从中感悟是人的情感。
(3)想一想、说一说通读两首古诗,边读边结合插图想象每首诗所描写的画面是什么样子的?(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三、延伸拓展,升华情感1.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完成书后的“自选佳句”。
2.课下搜集关于雪的名句、名言,体会诗人的感情。
3.搜集有关写景的故事读一读。
《古诗两首》教案2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学习贺知章写的另一首《回乡偶书》。
2、板书课题、解题。
二、学习《回乡偶书》。
1、简介作者及背景。
那么谁来介绍一下这首的作者?2、齐读、指名读。
《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主题思想和意境。
(3)学会欣赏古代诗歌的优美语言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创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3)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
二、教学重点:1. 两首古诗的字词理解和朗读技巧。
2. 两首古诗的主题思想和意境分析。
3. 欣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美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 古代诗歌的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2. 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3. 学生创作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两首古诗的文本和注释。
2. 教师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文化知识。
3.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具和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两首古诗的图片或相关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两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背景文化。
2. 朗读与背诵:(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语气、节奏和韵律。
(2)教师鼓励学生背诵两首古诗,提高朗读和记忆能力。
3. 文本分析与理解:(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首古诗的主题思想和意境。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古诗中的自然描写和情感表达,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两首古诗的优美语言和表达方式。
(2)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古诗,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感受。
5. 写作练习:(1)教师引导学生以其中一首古诗为灵感,创作一首自己的小诗。
(2)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自然美景或人生哲理的思考。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合集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合集15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
初步了解诗人所反映的当时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生字卡片、插图、小黑板主要板书计划20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日当午汗滴春一粒盘中餐辛苦秋万颗饿死作业设计安排:课内:描红、仿影、临写、朗读课外:背诵课文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板书:古诗两首。
解释“古诗”的意思。
诗歌以“首”为单位。
3、先学《锄禾》二、初读指导1、板书:锄禾,领读。
解释字意。
2、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教师用小黑板揭示:锄禾当午粒粒辛苦盘皆(1)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提醒学生前鼻音的字。
(3)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交流。
4、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5、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1、指导看书上的图。
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什么?自由说说图意。
2、当众交流。
3、教师讲“当”、“正是”等字词意思。
板书:日当午汗滴盘中餐辛苦4、讲解。
5、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后再组词。
2、读拼音,写汉字。
3、用“辛苦”说、写一句话。
4、用自己的话讲〈锄禾〉的意思。
5、背诵〈背诵〉。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1、板书课题,领读。
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2、教师范读,领读。
《古诗两首》语文教案
《古诗两首》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我们要了解古诗的特点和韵律,并能正确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2. 我们要学习并背诵两首古诗,培养良好的语感和韵律感。
3. 我们要通过创作小组合作撰写一首古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二、教学重点1. 学习并理解两首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2. 掌握古诗的韵律和常见修辞手法。
3. 创作一首古诗,培养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相关古诗教材和参考书籍。
3. 小组合作创作古诗的素材和指导材料。
四、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播放优美的古琴音乐,让学生沉浸在古诗的氛围中。
2. 教师朗读一首经典古诗,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好奇。
【呈现】1. 教师给学生介绍古诗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形式上的要求和意境上的表达。
2. 教师给学生讲解并示范古诗的韵律和常见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拟人等。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第一首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并帮助学生分行、标注韵脚。
【理解】1. 教师让学生阅读第一首古诗,并用自己的话解释古诗的意思。
2. 教师带领学生分小组互相交流和讨论,让学生共同理解古诗,并选择关键词和韵脚进行分析。
【学习】1. 教师介绍第二首古诗,并讲解古诗中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诵第二首古诗,并进行语音语调的指导和纠正。
【运用】1.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合作创作一首古诗,要求学生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2. 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总结】1.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古诗,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古诗对于情感和思考的表达和传递的重要性。
五、教学延伸1. 学生背诵古诗,并进行集体朗诵的演练。
2. 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其他经典的古诗,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背诵第一、第二首古诗,并在下节课前准备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古诗的读后感。
《古诗两首》教案:激发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
《古诗两首》教案:激发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古诗两首》的诗歌语言及其文化内涵,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了解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能引导学生学习古诗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古诗两首》的学习,使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到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气息和精神风貌,激发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课文选择《古诗两首》:《登高》、《静夜思》。
2、课堂活动分为以下三部分:(1)导入积木游戏本活动通过积木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快速回归到学习状态,缓解学生的疲劳感,调动学生的兴致和思维。
(2)阅读学习与分析教师为学生介绍《登高》和《静夜思》的背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此两首诗歌。
让学生自主阅读《登高》和《静夜思》,让学生在集体讨论中分享感受和思考。
(3)诗歌诵读与配乐演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和演示,在诵读过程中导入适当的音乐,配合诗歌的语言和意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更好地领悟其中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积木游戏教师在黑板上撰写“登高.静夜思”,并在黑板下方放置一些木积木,让学生自由选择并组合出诗歌的核心意思,同时让学生发表对作品的第一印象以及作品给自己带来段是体验。
活动二:阅读学习与分析1、背景介绍学生通过PPT等方式,了解《登高》与《静夜思》的背景,把诗歌融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大背景之中。
2、自主阅读学习并讨论学生自主阅读飞服《登高》和《静夜思》,并在阅读后小组讨论其文化内涵、感觉和情感。
让学生自由发表和阐述,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通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每一组对于诗歌的不同解读、感受和了解,使大家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诗歌,并且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活动三:诗歌诵读与配乐演示1、诗歌朗诵就读诗歌时,特地强调学生在全神贯注的状态下进行朗诵,在佩戴头戴话筒的情况下,感受说话时的变化。
《古诗两首》语文公开课教案
《古诗两首》语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境和主题,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3)学会欣赏古代诗歌,提高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2)学会通过古诗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境和主题。
2. 教学难点:(1)诗句中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
(2)通过古诗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两首古诗的内容、意境和主题。
(2)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相关知识。
(3)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两首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意。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两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题目和题目中的修辞手法。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两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对两首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和指导。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对两首古诗的背诵和理解。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和优化。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对两首古诗的背诵和理解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古诗两首》课程教案
《古诗两首》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2)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3)分析古诗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2)学会通过朗读、表演等方法,感受古诗的美妙之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体会古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和美好情感,提升个人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2)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3)分析古诗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的生僻字词的解释和理解;(2)古诗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两首古诗的内容,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3)设计教学活动和问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两首古诗,初步理解诗的内容;(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3)准备课堂分享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两首古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简要介绍诗人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两首古诗,理解诗的内容;(2)学生分享查阅的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
3. 课堂讲解:(1)讲解古诗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2)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互动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2)选取代表进行分享,师生共同讨论。
5. 朗读与表演:(1)学生分组朗读两首古诗,注意韵律和节奏;(2)选取小组进行表演,展现古诗的美妙之处。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两首古诗。
五、课后作业1. 背诵两首古诗,注意韵律和节奏;2. 完成课后练习,深入理解古诗的意象和情感;3. 选择一首古诗进行拓展阅读,了解相似的诗篇。
语文古诗两首教学教案(通用7篇)
语文古诗两首教学教案语文古诗两首教学教案(通用7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古诗两首教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古诗两首教学教案篇1【学习目标】1、会认“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课前准备】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学生预习:读读课文,同学间相互帮助,看能读懂多少。
第一课时学习《春晓》一、导入新课,学习“古、诗、首”三个字1、指名背诵儿歌。
2、指名背诵古诗(随意)。
3、小朋友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
那么,老师写两个字看看大家认识吗?(板书:古诗)4、学生自学、互学、扩词游戏。
5、你会背诵5首,他会背诵8首,哪位小朋友认识这个几首的首字呢?可以板书出来让学生认读,也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让学生板书“首”字。
二、学习古诗《春晓》1、初读古诗,正确流利:⑴ 出示古诗(课件或小黑板)。
⑵ 询问班级内有没有会背诵的。
如有,就请会背诵的小朋友领着大家读。
⑶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眠:读(mián),不读(mín)。
闻:前鼻音(wén)。
⑷ 自由练读。
力求会背。
2、再读古诗,了解大意:⑴ 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这首古诗,看看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
⑵ 质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① 晓:可以先告诉学生“春晓”是春天的一个早晨,再让学生联系晓的日字旁理解。
② 眠:可让学生互相解答,或者直接告诉学生是睡觉的意思。
③ 闻:先让学生看门字里面是什么字(耳),再问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听)。
顺便进行扩词练习(新闻、闻名、耳闻、见闻) 。
④ 啼鸟:可以倒过来让学生理解(鸟啼)。
⑶ 句子比较,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韵律美:“处处闻啼鸟”和“处处闻鸟啼”两个句子,在这首中用哪个好?为什么?⑷ 粗略讲讲诗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初步懂得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体会古诗的韵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古代诗人为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写的两首诗。
(板书: 古诗两首)
介绍作者,诗名:《春雨》唐杜甫《春晓》唐孟浩然
二、学习《春雨》
l.板书诗题: 春雨
春雨在你眼里什么样儿?
如果让你用几句话来写春雨,你准备写什么?交流
2.大诗人杜甫也写春雨,他是这么写的。
出示:《春夜喜雨》自由读
说说你的发现: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就是语文书上的《春雨》
师小结:你的观察真仔细,我们的书上的《春雨》就是这首《春夜喜雨》的节选。
3.释题设疑:原题为什么选用《春夜喜雨》?
3.学习古诗《春雨》
(1)自由认读古诗以及生字词:请小朋友打开书,自己轻声读一读这首诗,看清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读古诗,指导正音。
4.释疑:这首诗中有哪些词语是你不理解的?可以先请字典朋友帮助,还可以和四人小组内的同学共同讨论一下。
5. 理解了这些词语,这首诗就好理解了。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诗的译文)
6. 下面请同学们把诗和解释对照起来看,读一句诗,看一句解释,想一想每一句是什么意思?再结合书上的图,想一想这首诗你懂了吗?
7. 下面我们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合作来学习,一个人读或背一句诗,另一个人就很快读出相应的解释。
谁来试一试?
8.合作得真好,老师也想和大家合作,我读一句解释,你们就背出有关的诗句,好吗?
三、抓诗眼“好”,理解诗句,感悟品质
1.在诗人心中,春雨是怎样的雨?(好雨)
2.为什么说春雨是好雨呢?再次读读古诗,找找原因。
3.结合“知时节,当……乃发生”体会春雨下得及时,板书:善解人意
说话练习:春雨沙沙沙,小草();春雨沙沙沙,花儿();
春雨沙沙沙,();……
结合“润物细无声”体会春雨做了好事却不声不响。
板书:默默奉献
4.大家都能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亲身的感受,体会到春雨的好处,现在你们是不是和诗人杜甫一样喜欢上了这场春雨了呢?
5.指名背:那我们就来试试看,谁能把这首诗背诵给我们听,让我们一听就知道你喜欢春雨,还在夸它呢!
6.齐背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组词
2、分析字形
3、描红指导。
提示描红生字的注意点;“乃”的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随”先写“有”再写“辶”
五、作业设计
1、背诵古诗
2、搜集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放课件,描述:一个春天的早晨,天空下着蒙蒙的细雨,被风雨打落的花瓣像一群翩翩起舞的花蝴蝶纷纷飘落下来。
诗人在家里睡得多香啊。
他一定是在做一个甜美的梦吧,要不然怎么连天亮了都不知道呢?
2.看到这儿老师突然想起了一首特别好听的诗,猜猜什么诗?
3.老师想到的正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这首《春晓》呢,老师还知道咱们班好多聪明的小朋友早已经会背这首诗了。
让我们看着动画一块儿背背吧!
(生背诗,师板书春晓)
4.瞧,这个字(晓)以前我们没学过,谁能给我们介绍介绍这位新朋友?
理解晓:你们知道“晓”为什么加了一个日字旁吗?
(因为“晓”就是天亮了,太阳要升起来了,所以加了一个日字旁。
)
5.噢,原来“晓”就是早上的意思,那“春晓”呢?
二、看图导读,理解诗句,体会感情。
1.理解“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 指名读。
(2)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 诗人,左手在拉起窗帘,看到了外面有哪些景物?听到了哪些声音?
(3)理解词语“眠、晓、闻”,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理解句子。
(4)谁能补充一些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想一想: 这春天的早晨多么美好!
(春天气候暖和了,夜里睡得香,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
醒来时只听到外边一片清脆的鸟叫声)
(5)多么美好的春天,多么美好的早晨,让人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它。
(6) 齐读这两句诗。
2.理解“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欣赏着美丽的春光,诗人还想到了昨天夜晚发生的事,哪两句写的是昨天夜里的事?
(2)齐读“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昨天夜里诗人听到了什么? 想到什么?
(昨天夜里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想到这样风吹雨打,花儿不知落下了多少) 3.看来诗人是非常爱惜、留恋这些花啊!
4.花是春天的象征,诗人仅仅是爱惜、留恋这些花吗?
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他更爱惜、留恋的其实是什么?(美丽的春光)
5.此时,诗人的心情怎样?
6.齐读两句诗。
7.是啊,迷人的春光多么可贵,多么值得珍惜呀!这让你想起了哪些名言警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三、指导背诵,巩固理解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一个雨后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借春的真挚感情。
看着画面带着想象朗读全诗。
四、对比《春雨》、《春晓》体悟诗情
两首诗都学完了,我们把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时间不同、心情不同、雨声不同)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2、自学笔顺,交流注意点。
教后反思:
对这两首古诗的认识大部分学生都不是停留在零起点上,绝大多数他们已经熟能成诵了。
所以,在教学上我考虑让小组成员之间展开合作,教学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他们通过与同伴的共同努力体验着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