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与虚静
古代文论
先秦时期1.诗言志①“诗言志”这种观念最早是在《诗经》的作者关于作诗目的的叙述中的,但作为一个理论概念提出来,最早大约是《左传》中记载,到战国时代,这一说法就比较普遍了。
②“诗言志”应当是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
但先秦时期对于“志”的理解比较狭隘,因此所谓“诗言志”是指诗歌所表现的与政教相联系的人生态度与理想抱负。
到战国中期以后,由于对诗歌的抒情特点的重视以及百家争鸣的展开,“志”的含义逐渐扩大。
③中国古代“诗言志”说的实质,就是把文艺看做是人的心灵的表现,这与西方古代把文艺看做是对现实的摹仿和再现,是很不同的。
2.孔子①“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
文学的美学作用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②“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不仅是观诗的客观内容,也观诗人的主管意图。
他要求文艺能比较具体、比较确切地反映现实的真实状况,体现了孔子文艺思想中的现实主义特征。
③“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
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④“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
孔子对“怨”的肯定,也是和他提倡的“仁”相联系的。
是孔子对古代献诗讽谏传统的一个理论上的概括与总结,并成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的重要传统。
3.孟子①“知言养气”说是孟子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属于文学理论批评,但对后来文论中的“文气”说具有奠基作用。
②《孟子•公孙丑上》中“浩然之气”是指人的任意道德修养达到很高水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义凛然的精神状态,有了这种“浩然之气”就能崇高的精神美,人格美。
③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强调一个作家首先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试析庄子“虚静”说之艺术审美意蕴
I~II _,十 z t R5ff I I _RESEFIRLZH试析庄子“虚静”说之艺术审美意蕴浙江理工大学/戴园园摘要:“虚静”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最早可追溯至老庄的“虚静”理论。
庄子的 “虚静”观,可以说是开创了使“虚静”具有美学色彩的先例。
《庄子》中涉及的与“虚静”有关的寓意,成 为了哲学上的“虚静”与艺术美学连接起来的津梁。
笔者欲结合庄书中的寓言,从审美注意(“凝神”)、 审美体验(“物化”)、“审美风格”(“以天合天”)三个方面入手,对庄子“虚静”说的美学特质进行探析。
关键词:庄子虚静 审美 寓言笔者欲以“解衣般礴”为范例,辅以同类型寓言来解读庄子为 何强调主体在进行艺术创作之前,要使心境的处于空明澄澈境地,以达于“凝神”的审美状态;再者,以“庄周梦蝶”为典型,援引同类型寓言来剖释庄子为何要求主体在进行审美体验时,需要摒弃一切束缚身心的物质性、机械性的东西,而达到物我两忘、主客 合一的境界;最后,以"梓庆削木为鐻"为典范,协以同类型寓言来探究庄子为何要求主体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应以主体之自然本性与物象性态自然契合归一,以便创造出不露人工斧凿痕迹,并具有自然天成之美的“以天合天”的艺术作品。
一、“解衣般礴”:“凝神”(审美注意)"凝神”的观点,是庄子“虚静”说的突出特征,它与超越功利欲望,并专注于客体特征的审美注意的概念是直接相通的。
庄子对于“凝神”的最为生动的描述是“解衣般礴”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
有 —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
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贏。
君日:"可矣,是真画者也。
”譹(《庄子•田子方》)宋元君召集众画工作画,众画工"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
此描写了众画工受礼俗、功名束缚的情景。
唯独有一位后来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心意闲澹,不汲汲于功名利禄,也不受繁扰政策困厄,回到自己住所,“解衣般礴,贏”。
浅析庄子“虚静”的艺术创作论
往使创作主体思维空前活跃 , 灵感 闪现 , 就像是 刘勰 说 : “ 思理
表 。他 的崇尚 自然 、 反对人为 的文 艺美学思 想和“ 虚静” 、 “ 物化 ” 、 “ 得 意忘言” 的 艺术创作论在现代也有很 深的影响。 “ 虚静” 是 庄子认 为在 艺术创造上达到“ 天籁” 、 “ 天乐” 、 “ 解衣般 礴” 、 “ 言意之表 ” 的 思想境界 必须要具备 的一种精神
生 。慎汝 内, 闭汝外, 多知为败, 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也 。” 庄子
的这种看法 是要求 主体超脱世俗, 忘 其身后, 心怀空明澄澈 , 从
而获得精神解脱和心灵 自由。它是主体人生观 的反映, 为 日常
立身行事 的基本行 为准则所制 约。今 天我们所 说的磨练与修
养和庄子的固守本性是一致 的。不但如此 , 庄 子在分析虚静境 界时, 还 把它视为 由“ 无为 ” 达于“ 无不为 ” 的主体 条件, 是 由虚 至” 的表现 。“ 圣人之静也 , 非 曰静也善, 故静也, 万物无足 以挠 心者, 故静也, 水静则 明烛须眉, 平 中准, 大匠取法焉。水静犹 明, 而况精神? 圣人 之心静乎 ? 天地之鉴也, 万物之境也 。夫虚静恬
坐 。宋 元 君 选 中 了他 , 正 是 因 为 他 能 放 开 所 有 的名 利 , 专 心 作
庄子认为 审美 或创作 的最 高境界是 “ 大明” , 这种 “ 大 明” 也是种虚静之境。 “ 至道之精, 窈窈冥冥, 至道之极, 昏昏默默, 无 视无听, 抱神 以静形将 自正 。必静必清, 无劳汝形 , 无劳汝静, 乃
术 构 思 时 的一 种 精 神 状 态 。
心力专一为“ 驭文之首术,谋篇之 大端 ” , 强调在凝神 专注基础 上的虚静心态是进入审美创作活动 的必要条件 。五代宋 初画 家赵光辅 , 非 常擅 长画 马 , 凡是在作画前 , 必然先潜心思 考 , 一 心一意 , 不受外界 干扰 , 然后才作 画。苏轼有诗 日: “ 欲令诗妙 语, 无厌 空且静 。静故 了群动 , 空故纳万境 。” 苏轼所表达 的意 思也 是排除外界一 切的干扰 和专注于 内心洞察事 物的变化 , 又能 聚精会神 的思考 , 想象力 丰富 , 灵感便会出现。 庄子对于达到虚静 的方法提 出了“ 心斋 ” 和“ 坐忘” 。心斋 大意为不靠外界刺激而是用 意念体会 、感悟事物微妙 的变化 从而达到虚境 。 与“ 心斋 ” 相通 的是 “ 坐忘” , “ 坐忘 ” 的境界便是
虚静物化心斋坐忘的意思
虚静物化心斋坐忘的意思1. 虚静物化呀,就好像你在一个超级安静的地方,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就像你专注地拼拼图时,整个世界都只有你和那幅拼图。
比如你在深夜一个人静静听音乐的时候,不就是有点这种感觉嘛!2. 心斋坐忘啊,这不就是让自己的脑子放空,啥也不想,就像你发呆的时候,啥烦恼都没了。
好比你躺在草坪上看天空,啥都不操心,不就是这样嘛!3. 虚静物化呢,就像是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境界,周围的一切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就像你沉浸在一本超级好看的书里,都忘了时间。
比如说你打游戏入迷的时候,是不是这种状态呀!4. 心斋坐忘呀,不就是把那些烦心事都抛到九霄云外,让自己轻松起来嘛,就像你去爬山,到了山顶大喊一声,啥压力都没啦。
比如你在海边漫步,什么都不想,不就是这样嘛!5. 虚静物化啊,就好像你变成了一片羽毛,轻轻飘飘的,啥负担都没有,就像你做了一个美梦,醒来还回味无穷。
好比你在瑜伽课上放松的时候,不就是这种感觉嘛!6. 心斋坐忘哟,不就是让自己的心灵来一场旅行嘛,啥也不操心,就像你在温暖的午后晒太阳,惬意得很呢。
比如你画画的时候沉浸其中,不就是这样嘛!7. 虚静物化呀,不就是把外界的喧嚣都隔绝了,只专注于自己内心嘛,就像你在专注地研究一道美食的做法。
好比你在专注地观察一只小昆虫时,不就是这样嘛!8. 心斋坐忘呢,不就是给自己的脑子放个假,啥也不想管,就像你舒舒服服地泡个热水澡。
比如你在听着雨声入睡时,不就是这样嘛!9. 虚静物化啊,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宁静的世界,什么都打扰不了你,就像你在精心照料一盆花的时候。
好比你在认真做手工时,不就是这种状态嘛!10. 心斋坐忘呀,不就是让自己完全放松下来,什么烦恼都飞走啦,就像你在公园里悠闲地散步。
比如你在看星星的时候,不就是这样嘛!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虚静物化和心斋坐忘就是让我们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给自己留一片宁静的天地,多去感受和体验呀!。
审美观照之“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中国“出入”说、“虚静、物化”说与西方“移情”、“距离”
NO , 0 V. 2 06
第2 9卷
・
第 6期
Vo . 9 NO 6 12 .
古 代 文 学研 究 ・
审 关 观 照 之 “ 乎 其 内 与 “出 乎 其 外 入
中 国“ 出入 ” 、虚 静 、 化 ” 与 西 方 “ 说 “ 物 说 移情 ” “ 离 ” 之 比较 、距 说
朝 廷 之 士 为禄 , 入 而 不 出 ; 故 山林 之 士 为 名 , 故
“ 善入 ” 。他 在《 尊史》 书中讲 “ 一 尊史 ” “ 、 尊情 ” “ 、 贵真” “ 、 尚 奇” 。龚 自珍“ 尊史” 不是 由于作 者非“ 即“ ”也 不是 并 圣” 智 , 由于它“ 职语 言 , 司谤誉” 而是“ , 尊其 心也 。心何 如而尊 ?善 入 。何者善入?天下山川 形 势 , 心风气 , 所宜 , 所贵 , I 人 士 姓 皆知之 ; 国之 祖 宗之 令 , 逮吏 胥之 所 守 , 知之 。其 于 言 下 皆 礼、 言兵 、 言政 、 狱 、 掌故 、 言 言 言文体 、 言人 贤 否 , 如其 言 家 事, 可谓入矣 。又如何而尊?善 出。何者善 出?天下 山川 形 I
高情 至论 , 对生活作出 自己的评价 。但这些见解还是立足 于
杂文学观念 的。
南宋人 陈善 , 扪 虱新话 》 在《 中也谈到 “ 出入法” 是谈 读 , 书之法 的: 读书 须知 出入 法 。始 当求 所 以入 , 当求 所 以 “ 终 出。见得 亲切 , 此是入书 法 , 得透 脱 , 是 出书法 ’ 用 此 。盖 不 能人得书 , 则不知古人 用心处 ; 不能 出得 书 , 又死在 言下 。 则 惟知出知入 , 乃尽读书之法 。意思是读书不能一 味沉浸在 作 ” 品所描绘的情景之中 ,死在言下”要 能从 书中跳出来 , “ , 才能
第三章 道家的文学观第一节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
这一时期总的特征是文学理论批评的自觉。 如果说先秦时期主要为文学理论批评奠定 了哲学和美学思想基础的话,那么,汉魏 六朝则是在这种哲学和美学思想基础上, 发展成为系统的具体文学理论批评。
一、两汉经学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特 点
两汉经学时代的特点是强调文学和政治教 化的关系、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侧重于 探讨文学的外部规律。其基本纲领就是 “文学—人心—治道”的“诗教”公式, 注重于阐述文艺和现实、文艺和时代的关 系,并明确提出了美刺讽谏说。
《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 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成,见者惊犹鬼 神,人问何术?对曰: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 也,必斋以静心。斋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 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斋七日,辄然忘吾有 四肢形体也。”
二、“物化”说
《庄子·达生》:“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 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忘足,履之适 也;忘要,带之适也;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 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 忘适之适也。”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 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儒家思想的衰落,玄 学和佛学的兴起,文学理论批评方面的特 点是摆脱了儒家经学附庸的地位,开始重 视文学本身的创作和审美特征,注意对文 学的艺术表现技巧的研究,侧重于探讨文 学的内部规律。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中说“指与物化,说明 表现的能力,技巧已经与被表现的对象没有距离 了。这表示出最高的技巧的精熟。”要做到“指 与物化”,首先必须“心与物化”。梓庆削木为 鐻、庖丁解牛等寓言故事都说明了这一点。
三、“得意忘言”说
《庄子·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 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 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 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 为其贵非其贵也。”
(完整版)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本笔记整理
中国文学批评史纲要(张少康本)一、孔子的文艺思想孔子的文艺思想可以用“诗教”来概括,具体包括五个方面:(一)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1、文艺与道德修养:孔子在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时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的基本原则。
“兴于诗”。
“兴”是兴起之意。
修身要先从学诗开始。
从学习《诗经》到掌握礼的各种原则规定,就是从具体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到理性认识,使自己立身行事,严格地遵循礼的规定。
“成于乐”。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最后的完成,还要通过音乐的陶染。
这个“乐”,是浸透了仁的精神的先王之雅乐。
2、文艺与政治外交:孔子对文艺在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当时人们在政治、外交活动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意图,体现一定的礼节,都需要借助于赋诗来实现。
(二)文学批评的标准:“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政》)孔子借此句来概括《诗经》的特征。
孔子认为《诗经》各篇的内容都是合乎他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的。
“思无邪”从审美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他赞美《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就是一种“中和”之美。
(三)文学的社会作用:“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孔子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等乃至知识学习方面,都做了充分的肯定。
(四)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1、文质彬彬说:“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质”是指人的内在品格,“文”指人的外在仪表。
“文质彬彬”要求人既具备“仁”的品格,又有“礼”的文饰。
还提出“辞达而已矣”。
(《卫灵公》)孔子主张要文质合一,文质相符。
2、尽善尽美观:“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庄子选集》摘抄
《庄子选集》摘抄1. 好词:“逍遥”- 小片段例子:你知道吗?生活有时候就像被困在笼子里的鸟,各种规矩和压力把我们束缚得死死的。
可是《庄子选集》里提到“逍遥”这个词,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自由天地的窗。
想象一下,就像庄子笔下的大鹏鸟,挥动巨大的翅膀,扶摇直上九万里,无拘无束地在天空翱翔。
那是一种多么自在的状态啊。
谁不想抛开那些烦恼,像大鹏鸟一样逍遥自在呢?所以啊,“逍遥”这个词可真是充满了无限的吸引力,让我对那种自由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结论就是,“逍遥”代表着一种人们内心深处对自由的渴望。
2. 好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 小片段例子:我有个朋友,老是觉得自己很孤独,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有一天我给他讲了《庄子选集》里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句话。
我说,你看啊,咱们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虽然渺小,但是和大海是一体的呀。
天地间的万物就像一个大家庭,咱们和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呢。
你怎么会孤独呢?你和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体的啊。
这就好比是一个大拼图,每一块都很重要,我们也是这个世界这个大拼图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样想的话,是不是感觉自己很有归属感呢?所以呀,这句话真的很神奇,让我们能从一个更高的视角看待自己和世界的关系,让我们不再觉得孤单,而是感受到与万物相连的美好。
结论就是,这句话教会我们以更包容的心态看待世界。
3. 好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小片段例子:那天我们几个人在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厉害。
有人说有钱有名就是厉害,有人说有权有势才是厉害。
这时候我就想起《庄子选集》里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我就给他们讲啊,你们看那些真正境界高的人,就像庄子说的,至人是忘掉自己的,不会总是想着自己的利益;神人是不追求功利的,不会为了功劳就去做事情;圣人是不在乎名声的。
这就好比一个园丁,他用心照料花园,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夸赞,也不是为了有什么功利的回报,他就是单纯地喜欢花草。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诗言志”说:出自尚书中的尧典,是说“诗是言诗人之志的”,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思想、抱负、情感等;“诗言志”说是现存古籍对文学观念的最早资料,价值表现在两方面:其一,说明古人对诗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已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诗言志”应当是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其二,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诗的感染、教育作用;“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兴观群怨”说对文学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乃至知识学习方面的作用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以意逆志”说:出自孟子的孟子·万章上,“意”指读者之意,既不断章取义,也不牵强附会;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以意逆志”说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这种方法解说诗,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实在客观的批评原则;“大美”“天籁”“天乐”说:出自庄子的庄子·知北游、庄子·齐物论、庄子·天道,“大美”就是最全最完整最高境界之美;“天籁”指没有任何外在条件下,天所发出的“自鸣”之音;“与天和者”即天乐,是档次最高的文艺;这种说法听起来过于玄虚,实际上包含的美学理论非常深刻,它明显是从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理论命题引发出来,但作了精彩的发挥,从而形成为道家文论的核心思想;“虚静”说:由庄子提出,其本意主要不在文学或文艺,而是讲哲学的认识论,是说人作为认识的主体,在体认和把握认识的对象特别是玄妙的“道”时,极不容易,必须排除一切外来干扰,诸如功名、情爱等世俗观念,即精神上要彻底解放,心灵世界应做到极度虚无空明,一尘不染;“虚静”说揭示了审美和文艺创作中主题心灵的一个重要特点,即超功利的,是美学和文学理论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现象和规律;“情志统一”说:是毛诗大序提出来的一个诗论观点;情与志是统一的;情,是感情,志,是志意怀抱,但具体所指,根据文中的论述,当多指对人伦教化、政教礼义得失的观点和看法;感情受到激发,就会发言成诗,而诗歌抒发这种感情,表达心中的志意;“情志统一”说进一步发展了荀子以来的情志结合的思想,比较明确地指出来诗歌通过抒情来达志的特点,情志统一说对后来文学批评的影响很大,后世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多集中在情和志上;“讽谏”说:出自毛诗序,“讽谏”是讽而谏,就是在讽刺中包含劝说的意思,这是批评时政、揭露弊端的观点,主要针对的是统治者;“讽谏”说充分肯定了文艺批判现实的意义和作用;老百姓可以用文艺的形式对上层统治者进行批评,而且“言之者无罪”,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为后来进参的文学家用文学创作敢于现实,批判社会黑暗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作了比较明确的论述;“文气”说:是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文以气为主”的着名论断,气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所谓“文气”既是描写作家的气质、个性,又是指作家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创作主体即作家的气质、个性不同,决定了文学作品风格各异;“文气”说强调创作主体心理结构的先天性、稳定性和个性差异,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作家论”的美学涵义,开启了以“气”论作家作品的理论传统;“风骨”说: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提出“文章道蔽,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 “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陈子昂的“风骨”说理论为后人继承,成为他们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性情”说:出自钟嵘的诗品序,含义是说诗歌的本质是表达人的情感;“性情”说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对诗歌和人的感情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诗歌是人的感情的产物,又反作用于人的感情;其二,对文艺和现实的关系作了正确的解释:指出造成诗人性情摇荡的原因,是自然和社会生活对诗人的感发触动;“兴寄”说: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提出:“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兴,指诗歌的审美意象对人所产生的感发作用;寄,就是诗歌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所具有的社会内容;“兴寄”,就是要求诗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兴寄”说理论为后人继承,成为他们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为时”“为事”说:白居易在与元九书提出“为时”、“为事”而作的诗歌理论;所谓“为时”、“为事”而作,就是要求诗歌创作要针对社会现实生活而发,能针砭时弊,干预现实,用同情的笔触来抒写反映劳动者的苦难;白居易的“为时”“为事”说对诗歌的抒情本质是有深刻认识的,看到了有正确内容的诗歌对人的教育感化作用,但又注意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明显继承传统儒家的诗文论思想,有强烈的现实功利性;“穷而后工”说: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明确提出的,指诗人在受到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与司马迁的“发愤着书”、韩愈的“不鸣则平”一脉相承,不同的是,欧阳修更加强调外界坏境对诗人的感发作用,注重内心情感抒发的浓郁、浑融,反对诗人因为处境困窘过分宣泄怨愤之气;“妙悟”说:出自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辨“唯妙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主要强调学诗主要不是靠“学力”,而是靠“妙悟”,把“悟”作为学诗作诗的基本思维方法;;“妙悟说”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把艺术思维与知识积累、理性思维的差别说得非常透彻;从文学思维的角度看,“妙悟”其实就是一种艺术直觉或一种直觉的心理机制;格调说:由沈德潜明确提出,在其作品说诗晬语和唐诗别裁集序中体现地较集中,他强调作诗者必须“学古”和“论法”,并根据“去淫滥,以归雅正”的原则,在诗歌的体、格、声、调等各个方面都制定了许多规则所谓“格调”;与别家的格调论不同的是,沈德潜的“格调”说虽然强调格调,但认为“忠孝”和“温柔敦厚”是格调的最终依据;境界说:出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境界”乃是指真切鲜明地表现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这主要是侧重于作者的感受、作品的表现的角度上来强调表达“真感情、真景物”的;境界说有以下理论意义:第一,它使众说纷纭的“意境”探讨植根于“本”的求索上而不是着重于“末”的玩味上;第二,它对“意境”之“本”──“情”和“景”作了新的明确界定;第三,它既强调了“意境”之“本”,又“包容”了“意境”之“末”,照顾到作者的体验、作品的表现、读者的感受等方方面面,所以比之“兴趣”“神韵”诸说不但更为切实,而且更为全面;“思无邪”说:出自论语为政第二,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评价总集诗经的着名观点 ,其含义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来自笔记“思无邪”说确立了文学批评的标准;“辞达”说: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辞达而已矣;”译:孔子说:“说话、写文章言语能够表达意思就行了;”“辞达”主要是指文学作品能用准确语言表达作品的内容,不必要徒事与内容无关的文饰;但并不是说文学作品不要文饰;来自笔记孔子的“辞达”,绝非单一的传达、表达或通达、明白之意,而是“达其所欲达以期于达”的简略表述;它涵盖了言语动机、方式方法、目的效果等多个层面,蕴含了传情达意、表达流畅、兼求修饰、通晓易懂等多个意思;“文质”说:出自孔子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观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的真实含义是指"周文",核心是道德理性;而"质"的真实含义是指人生来就有的"朴性";文质理论是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时孔子提出"文质彬彬"论是先秦儒家和谐审美观的重要表现内容,它把外在文化艺术修养的"礼"和内在"仁"的道德修养结合起来, "文质彬彬"论所蕴含的思想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辞达”说相联系的是孔子的文质说,即认为文、质要兼备;“知人论世”说: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释义: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所以“知人论世”,应当是“论世”第一,“知人”第二;进行文学批评,也必须“知人论世”,才能够对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孟子的本意是论述交朋友的范围问题;孟子这段话对后世真正发生影响的,正是“知人论世”的主张;它与“以意逆志”一样,成为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也奠定了孟子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言不尽意”说:出自·系辞上,“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以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也;”第一层是“言”和“意”的关系,第二层是“意”和“道”的关系,人的言论和书籍,在表达丰富复杂的心意时是并不称职的只是蹩脚的工具罢了,这就是后世文论中着名的“言不尽意”理论的源头;“物化”说:出自庄子·齐物论,物化是中国古典文艺学、美学关于审美创造的独特范畴,它发端于老子哲学,成熟于庄子哲学;战国时期哲学家的一种泯除事物差别、彼我同化的精神境界;庄子·齐物论中庄子用寓言来形象地说明他的“物化”意境;庄子认为,生和死、醒与梦,以及一切事物间的差别都是相对的;圣人就是根本取消了万物间的差别、对立,而任之自然、随物变化,从而进入“物化”的境界;物化的最高境界是物我互化,这是一种忘我的精神境界;物化显现了中国古代审美创造理论的巨大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笔记内容此处略“六义”说:是关于诗经分类的说法之一,出自毛诗序;毛诗序承袭周礼六诗说,六义说:即中的风、赋、比、兴、雅、颂,最早由周礼春官大师中提出“六诗说”后,毛诗大序发展为“六义说”,风雅颂是对诗经的分类体裁,而赋比兴是对诗经表现方法的归纳;是“以一国为事,系一人之本”,既通过个人的抒情言志反映一国的政教风格;是“言天下三事,行四六之风”说王政费兴所由,反映国家的治乱盛衰;是“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的诗,主要是歌颂先王公德祈祷神明,赋之善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于物;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笔记内容此处略文章“不朽”说:出自典论·论文,“文章不朽”说是曹丕关于文章价值的观点,曹丕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的“文章不朽”说直承传统的“三不朽”观而来,但这里的“不朽”与“三不朽”中的立言“不朽”又有着细微差别,立言不朽实际上是立德的辅助性手段,带有明显的为公意识;而“文章不朽”则是在存活个体的生命方面取得不朽意义的;“十体”说:出自尚书,十种说:典、谟、训、诰、誓、命、征、贡、歌、范;来自孔颖达的尚书正义;尚书十体之中,原六体典、谟、训、诰、誓、命分别在后代成为文体学里的文体类别名称,如诰、誓、训见于梁代任昉的文章缘起,典、谟、训、诰、誓、命见于明代黄佐的六艺流别,命、诰、誓见于明代徐师曾的文体明辨,训、典、命、诰、誓见于近人王兆芳文体通释等;他们都以尚书文章为本类文体之祖,后世同类文章为其流;后四体贡、范、歌、征之中,歌不可信,征分类牵强,可不讨论;范、贡二体足以独立出来,但其名称后世文体学着作中被抛弃了,大概是因为单篇不足以立体,然而它们确立的文体样式却以其他名称继承下来;体性说:出自文心雕龙中的体性篇,主要是论述文学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刘勰提出“体性”概念,讲的是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性之间的关系,“体”是文章的风貌,即风格;“性”是作家的情性或个性,刘勰认为作品的风格是创作个性的表现;+笔记内容此处略“自然英旨”说“直寻”说:出自钟嵘诗品序, “自然英旨,罕值其人;”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出“自然英旨”,是讲求自然美,真美,这种思想贯穿钟嵘诗品始终;这一思想是与他的感情论密切相关的,即诗歌创作应是作家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要求在艺术表现上追求自然本色,反对刻意雕琢的藻饰之美;钟嵘对当时诗坛“用事”的批判,主要是指出了创作的“拘挛补衲”、“弥见拘束”的“蠹文”弊端,这正是其“自然英旨”说的题中之义;这种意义的“自然英旨”,钟嵘又称之为“真美”;强调诗歌是抒发个性情感的自然之美;皎然“意境”说:出自诗式,皎然意境说的基本观点:1要求诗歌要但见情性,不赌文学,即要求诗歌要运用形象和意境来表达作家的思想和情感,追求诗歌的言外意,弦外之音,并反对刻意雕琢加工;2强调诗歌注重的取境的问题,认为取景的高低直接影响诗歌的高下;3提倡假象见意要求诗歌借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采奇于像外要求诗歌在创造形象和意境时停留于物象本身,而应拥有超于物象之外的深刻意韵;4认为诗情缘境发,也就是说诗人创作出来的表达主观情感的艺术境界是通过触发评价创作的客观环境表现的;意义:皎然以诗人兼僧人的特有眼光直接借鉴佛家的境界说,并融合道家的言意观,比较系统而深入的讨论了诗歌创作中言和意的、形象意境及思想情感的重要性,追求诗歌情在言外的无穷意韵,并解决了取境、造境等具体问题,从而对中国古代诗论中的意境说,起到了真正的奠基作用,使诗歌研究从传统的生社会功用的角度进一步转入对艺术性的高度重视;+笔记内容此处略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出自韩愈着名的送孟东野序,韩愈“不平则鸣”说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古代着名诗论之一,“不平则鸣”的主要内容:1.鸣自我、友人“小我”之不幸 2.鸣国家、人民、“大我”之不幸 3.鸣人民之乐、“国家之盛” ,这一思想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重要财富;“自然天成”说:在苏轼的三篇文章答谢民师书文说和书黄子思诗集后中均有“自然天成”说;“自然天成”说是苏轼非常重要的理论成就其为人和为文都有深刻的体现但却不是苏轼的原创而是苏轼在吸收前人思想理论成果、综合各种艺术观点结合自己的创作时间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非常重要的文艺思想; “自然天成”说是苏轼文艺思想的突出方面强调主体在创作时与对象的一种顺应自然的关系反对务奇求新和雕琢经营讲求创作的“自然天成”; 意义:使后世作家追求自由的心灵选择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使后世作家追求自然平淡的文风倾向平淡清新的创作内容、苏轼的“自然天成”说既是理论先导又是创作实践的产物;李贽的“童心”说:童心说是末期杰出思想家的一篇,他在文中提出了“童心”的文学观念;“童心”就是真心,“一念之本心”,实际上只是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的联系;将那些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 +笔记内容此处略“尽善尽美”说:出自::“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后人常用“尽善尽美”和“三月不知肉味”来评论孔子向苌弘请教和痴迷于韶乐的这段佳话.;含义: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理论意义:首次将美与善区别开来,看到了美与善的矛盾性;他认为,美不同于善;因为从善的观点看是完满的东西,从美的观点却可能是不完满的;美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尽善”并不等于“尽美”;但是孔子又认为,美同善相比,善是更根本的;美虽然能给人以感官的愉快,但美必须符合“仁”的要求,即具有善的内涵,才有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他主张既要“尽美”,也要“尽善”,美与善要实现完满的统一;孔子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文与道、华与实、情与理等问题讨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怎样才是“尽善尽美”呢孔子在论语·为政篇里还说过另一句话:“诗三百,盲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言其和也;”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西汉戴圣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虽不能尽善尽美,必有所处焉;“不能尽善尽美;”即不能“达则兼善天下”,“必有所处焉”,即能“穷则独善其身”,并能做到“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知言养气说出自: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我浩然之气;”提出了“知言养气”说;含义:什么是“知言”就是指辨别言辞的能力在文学批评上即指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气”当然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一方面“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理论意义:孟子认为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这钟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作家要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孟子认为“知言”就是“知理”“知义”. 保养元气;涵养本有的正气;语本·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得意忘言说语出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与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含义:原意是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纠缠于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计较于言语了;理论意义:这一言论启迪了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追求“味外之旨”的理论,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魏晋以后,逐渐形成中国古代文学“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以后的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来人们也常用“得意忘言”来诠释一种默契;看陶渊明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这里的“忘言”是不是在暗示作者已得“真意”,或者是想说“真意”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发愤着书说: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含义:发愤着书:作家怨愤郁结,借着书立说发挥疏通;与“发愤着论”词义相近;“愤”指作家意有所郁结,心理上受压迫而不得伸展,怨愤郁结,借着书立说发挥疏通,这样才能恢复心理平衡;“愤”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同时也显示了穷且益坚的意志,同时它又强调了创作者在逆境中奋起而不消沉的品格,以及极富于批判精神和战斗精神;“发愤着书”说的理论意义在于:一、“发愤着书”说揭示了文学创作与人生经验之间的关系;坎坷的生活阅历或悲剧性的人生体验成就了伟大的作品;这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与理论的一个优良传统;二、“发愤着书”说表现了艺术创作的心理动力;写作是把内心深处无声的痛苦用文字表达出来,对于作家来说,特别是对于“愤情”而言,写作是最好的发泄方式;三、“发愤着书”说强调了作家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中国知识分子“发愤着书”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着书”来实现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崇高的人生理想;四、“发愤着书”说明确了艺术生命力——真实感的源泉;“愤情”如其本然地揭示着艺术家所容受的现实世界与性命大体的现实关系,真实地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作者的价值观生存观;是艺术作品获得“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基础,艺术生命力不朽的源泉;发乎情止乎礼义说语出: ;毛诗序论“变风”云:“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变风变雅”之说,含义: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实质内涵:这类诗在内容上是对社会现实颇多怨刺、揭露;但是,这种诗歌所抒发的感情,对社会政治的不满和怨刺,又不失其正,不违背封建统治阶级的礼义笔;这就是“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实质内涵;理论意义:它突出强调文艺必须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服务提出诗歌必须起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等得作用,诗歌创作要“发乎情,止乎礼义”,要求诗歌的抒情必须要符合礼义的要求,必须遵循发乎情止乎礼的原则;,即认为诗歌创作要从感情抒发出发,但不能超越礼义的规范;但它强调诗歌的社会作用,重视诗的思想内容,成为后世许多文学家、理论家反对形式主义文风的重要武器;例如,梁代雕虫论批评六朝的淫靡文风则说:“淫文破典,斐尔为功,无被破于管弦,非止乎礼义;四科八体说出自:在,它是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的文体分类及其各自特点的思想;在分析作家才能个性各有所偏的同时,曹丕提出“四科八体”说的文体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含义:曹丕提出文体共有“四科”八种体裁的文章;并且认为文体各有不同,风格也随之各异;四科共计八种,其中奏议与书论属于无韵之笔,铭诔诗赋属于有韵之文;其本质相同,都是用语言文字来表现一定的情感;但其“末异”,也就是说,在其文体特征上,奏议要文雅,书论重说明,铭诔尚事实,诗赋则应该华美;雅、理、实、美,就是“末异”,它们都是关于文体的不同风格体貌;理论含义:“本”指文章的本质,即用语言文字来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末”指文章的具体表现形态,即文章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点;“四科八体”是最早提出的比较细致的文体论,也是最早的文体不同而风格亦异的文体风格论;标志着文体分类及特征的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特别是“诗赋欲丽”,说明曹丕已看到文学作为艺术的美学特征,对抒情文学的发展,有着特别深远的影响; 曹丕的典论·论文表明,时代文学已经逐步走向自觉的时代诗缘情而绮靡出处:“诗缘情而绮靡”,是魏晋文论家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观点;陆机把当时最重要的文体——诗歌的审美特征概括为“诗缘情而绮靡”,成为千古名言;含义:所谓“诗缘情”就是说诗歌是因情而发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的;比先秦和汉代的“情志”说又前进了一步,更加强调情的成分;这是时代文学自觉的重要表现;陆机在文赋中高度概括了建安以来诗歌向抒情化、形式美方向发展的艺术规律而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说;理论意义:首先明确提出诗歌源于主体情感的抒发,诗歌因情感激动而作,在理论上概括出诗歌的本质,其次,它认为情感以审美表达为形式才能外化,凝定,情感与审美形式的结合形成诗歌的文体独立即强调诗歌艺术本质;反映了魏晋文学想要摆脱经学附庸地位的潮流;神思说。
中国古代文论
查看文章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参考答案2007年06月28日星期四 09:22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参考答案(清代近代)一、名词解释:1. “现量”说:在诗歌创作上,王夫之强调主体创作过程的当下性与自发性,他借用佛学的范畴提出了现量说:对诗歌创作来说,现量说的“现在”义,就是诗人主体置身于当下情境中,景是眼前的景,情是当下之景触发的情。
这也就是传统诗论所说的“即兴”。
现量说的“现成”义,指的是创作过程的自发性,所谓“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是超思维的,主体不能也不应该人为地强制这一自发过程。
现量说的“显现真实”义,乃是前两方面的必然结果。
当下的情与景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自发地运动而构成意象,则情和景必然是真实不妄。
“现量”说强调情景的当下独特性,强调创作过程的自发性,这就从审美对象和审美表现过程两方面保证了诗歌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2. 王士禛“神韵”说的中心,是诗歌的审美表现问题,主张诗人对主体的情感不能直接全面地陈述出来,对景物也不必作全面精细的刻画,譬如画龙只画其一鳞一爪,画山水只画“天外数峰,略有笔墨”,但通过这所画的一鳞一爪,天外数峰,可以表现出龙的整体风貌和无边的山水景象。
在情感和物象二者之间,王士禛认为物象应该完全为表现情感服务,物象可以超越特定的时空,不符合现实自然的真实,如王维画“雪里芭蕉”,王士禛称其为“兴会神到”,正是上乘之作。
“清”和“远”是具有“神韵”的诗歌境界的审美特征。
所谓“清”,是一种超脱尘俗的审美情怀;“远”则有玄远之意,也是一种超越的精神。
这种情怀和精神最宜于寄托在山水之中。
3. “立主脑”说:李渔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
所谓主脑,是指一部戏曲的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的主脑也。
”其所谓“立言之本意”,就是说一部戏曲是为何人而作,为何事而作。
4.王国维“境界”说:1.他总结了中国古代文艺思想中有关意境的美学特征的论述,指出“境界”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特征,这和宋代严羽的“兴趣”、清代王土禛的“神韵”一样,体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特色。
古代文论 名词解释
8.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庄子.外物》篇云:“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意言。”这就是所谓“得意忘言“。那么,作为文学作品就要求含蓄蕴藉,有回味,特别是诗歌创作,就要以少总多,追求“味之外旨”、“言外之意“。“得意忘言”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文学作品“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0.风骨说:风骨是刘勰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概念,对后世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风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骨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从某种意义上看,风骨可以看作是文学作品的某种艺术风格,但又不同于表达作家个性一般意义上的艺术风格,它具有普遍性,是文学创作中作家必须普遍追求的审美特征,也是文学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应具有的风貌,就此而论,风骨这个概念体现了刘勰对文学创作的审美本性的认识。
22.“自然英旨”说(“直寻”)说:钟嵘在《诗品》中的根本主张是提倡自然英旨强调感情真挚,主要是反对掉书袋(用典故)派和声律派,诗歌以抒情为主一切防碍抒情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钟嵘都表示异议,他说观古抒情,他希望改变“雕缋满眼”的不良诗风,崇尚清新自然”。
名词解释
1.“思无邪”说:孔子在《论语·为正》中提出,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是孔子确立的文学批评标准,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中和:中正和平),对文学作品而言,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要委婉曲折,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是孔子从“诗教”的观点出发。对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给了很高的估价。这里孔子对文学作品的美学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乃至知识学习方面,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对后来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兴”:指“引譬连类”,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观”:指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与感情心态,“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交流思想感情,达到和谐,加强团结。“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题
第一讲先秦二、名词解释题1.(孔子的)“思无邪”说《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提出了"思无邪"说。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
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
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3.(孔子的)“尽善尽美”说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出的观点,就是要求文艺作品“尽善尽美”,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孔子之所以认为《韶》乐“尽善尽美”是因为《韶》乐是舜乐,舜因为具备圣德而受禅让,符合所谓“唐虞之道”,故“尽善”;而《韶》乐又具有“中和之美”,故“尽美”。
而《武》乐是周武王之乐,武王是用武力夺取政权的,故“未尽善”,但《武》乐也具有“中和之美”,故“尽美”。
这种“尽善尽美”的美学观成为孔子以“诗教”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
古代文论
古代文论孔子的文论观☐孔子主“仁”,重“礼”,崇“乐”,尚“中和之美”。
☐内仁外礼,是孔子思想的全貌。
仁是讲内心修养而成的泛爱之心,礼是讲从外部对人行为规范的约束。
仁内而礼外──质内而文外──善内而美外。
“诗教观”一)文艺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子曰:“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
”孔子说:“修身当先学诗,立身则要学礼,人性完善依靠音乐的陶冶。
”☐关于文艺与道德修养的关系:看到了诗与乐的教化作用,但忽视其审美作用。
(二)文艺与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阐明了诗在当时的内政外交中的重要意义。
三)确立了文学批评的标准☐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在思想内容上,要“仁”,情感的表现要适度,不得流荡过分。
在语言表达上,应当做到委婉含蓄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在音乐艺术上,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四)明确了文学的社会作用,提出了“兴观群怨”☐(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孔安国:引譬连类;朱熹:感发志意。
☐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郑玄:观风俗之盛衰。
朱熹:考见得失。
☐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孔安国:群众相切磋;朱熹:和而不流。
☐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安国:怨刺上政;朱熹:怨而不怒。
)(“兴观群怨”说的影响☐对文学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乃至知识学习方面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五)论述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1、子曰:“辞达而已矣。
”所谓“达”是指“达及他人”,收到预期的语效。
“辞达”是表达的高标准,是对修辞的严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两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范畴,它们都是讲艺术创作特别是艺术构思过程中主体心态的。
“虚静”即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虚静"说渊源于先秦哲学,最早由老子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提出的,"致虚极,守静笃"是道家修养论之主旨。
在老子看来,自然万物乃至宇宙鸿蒙一切都起源于他所谓的“道”,并受其支配。
而“道”性为“虚”,为“静”。
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 "虚静"的学说,庄子的虚静说,从哲学上讲属认识论,是悟“道”的途径;从文艺上讲,属创作论,是创作主体进行艺术构思的一种精神状态。
在文艺创作中,虚静能使创作主体获得思想解放,使创造才能得到充分施展和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创作主体思维空前活跃,闪现灵感火花;还能能使创作主体提高艺术概括能力。
《庄子·天道》:“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这里所谓的虚静,即是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又说:“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为天乐。
”《人世间》中也说:“唯道集虚”。
但他有进一步超越和发展老子的虚静主张,把它推延到主体创造实践的各个领域。
庄子曾拿水作比喻,说明“水静犹明”能照见人的须眉,如果人的精神静下来就能如明镜,照见天地万物,感受自然万物之美。
例梓庆削木为鐻的寓言故事,它十分形象的说明了“虚静”的心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梓庆能够制作出“见者惊犹鬼神”的作品来,正是因为他经过了“斋以静心”,进入到“虚静”的创作心理状态中。
他排除一切功名利益的诱惑,排除一切世俗的观念的干扰,达到“忘我”的境界,从而在虚静中能够准确的观察、认识木材和鸟兽的天性,并以主体的天性去契合客体的天性,制作出的鐻才能达到鬼斧神工的地步。
所以,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虚静心理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艺术家怎样才能进入到这种心理状态呢?于是庄子又提出了所谓“心斋”(使心灵“虚而待物”精神高度集中,心无旁物)、“坐忘”(“离形去知”)等一系列观点。
“心斋”反复强调要“无视无听,抱神以静”,“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屏除耳目心知,与外界绝缘,用“气”来感知万物。
而“气”则是一种无限的东西,是“虚而待物”的,只有用这种虚空的心境直观,方能把握“道”。
这样才庶几乎能够“同于大道”或“达于至道”(以上引文见《庄子》一书的《人间世》、《大宗师》和《在宥》诸篇)。
与“心斋”通的是“坐忘”是指从人的生理欲望中解脱出来。
忘掉自己身体四肢的存在,抛开自己的聪明,塞耳闭目,离析形体,身如枯木,心如死灰,与大道相通。
这种从生理和心理的欲望中的解脱,其实就是《逍遥游》中所说的“无物”、“无名”、“无己”的自由精神境界。
这种境界就是虚静。
虚静的这两种心理状态的方式极为后人推崇和重视。
但是庄子的“心齐”、“坐忘”、“虚静”说也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
它完全否定了艺术创造活动中人的感官作用,也否认了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理性逻辑思维对艺术创造作用,这是他消极的一面,不过后来的文论家和艺术家却更多地吸收“虚静”说积极的一面,屏气其消极的一面。
从魏晋开始,庄子的“虚静”说被广泛的运用到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中了。
陆机是最早将虚静理论自觉运用于文学创作研究中的。
《文赋》开篇即云:“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罄澄心以凝思”等都是强调作家在艺术构思过程中保持一种虚静凝神的心理状态。
刘勰又进一步将虚静理论运用于艺术构思心理研究中。
刘勰认为:虚静是创作构思的必要心理准备。
只有摆脱外物的困扰,进入到超功利的虚静的精神状态中,才能打破“神有遁心”的局面,达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自由自在的创作状态中,这一点是和庄子一致的。
然而,刘勰又大大超越了庄子虚静中的“去智与故”、“无知无欲”的片面性,开始注重知识要在虚静的审美心态中,通过虚静发挥出来,要和作家的情感和想象融合一致。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也吸取和发展了庄子的“虚静”思想,要求作家具有“虚静”的审美心态,进入到“身与竹化”的审美体验中去。
战国时代,除了老庄的“虚静”外,还有像管子和荀子提出的认识论上的“静观”学说,“静观”说突出理性和思维的作用。
如《管子》提出的“虚—而静”的命题,“虚”就是排除主观的成见,“静”就是保持心的安宁平静,主体只要做到“虚---而静”,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就会自动在你面前呈现出来。
这于庄子的“虚静”说有着重大差异。
庄子的虚静着重主体积极独特的自由体验,它能很容易地开启艺术家创作心理过程和读者欣赏心理过程的“本体自由”精神。
排除一切主观和客观杂念的干扰,才能达到智慧的日月,洞鉴万物,使主客观进入到“物化”的状态。
人们在解读庄子的时候容易产生两种误解,一是庄子的“虚静”说容易被人误解的是,1)认为“虚静”乃倡导的浑浑噩噩愚昧无知之说,2)认为“虚静”乃死寂之静。
因此就给庄子扣上“虚无主义”的大帽。
其实庄子所说的“虚静”是与“明”、“动”、“游”分不开的,可以说它们是一体两面。
庄子在否定、消解人的世俗欲望、名理概念知识,强调无知无欲的同时,实际上也就引生、肯定可大知与精神自由解放的另一面。
这样说来,离弃就不只是一种否定。
而是也是一种肯定。
在这看似离弃的行为却对具体、整个宇宙和生命的肯定和对未受概念左右的活生生世界的拥抱。
美籍华人学者叶维廉称之为“离合引生”叶面。
另外一个需要澄清的误解就是,片面地割裂了庄子“虚静”说的静与动的辨证关系,只承认庄子“虚静”有静的一方面。
王元化先生在《刘勰的虚静说》一文中认为,老庄提倡的“虚静”的目的却是为了达到无知无欲浑浑噩噩的虚无之境;而刘勰提倡的“虚静”的目的却是为了通过“虚静”达到也“虚静”相反的思想活跃、感情焕发之境。
实际上,庄子的“虚静”说不仅从心理态势,还是体现在人格类型,或是体现在文章风格来讲,“惊”、“动”,“淡泊”与“放旷”,“淡漠”与“雄浑”都是难以截然分开的,“动”是“静”的必然结果,“静”乃是“动”的必要前提。
“虚静”思想,作为道家哲学重要内容之一,也曾受到老庄哲学消极负面的影响带来的空蒙虚幻的色彩,但在儒家理性精神的调节下而未走向迷茫的神秘世界。
由此造就的中国艺术既悠然意远又切近现实人生,同时也造就了中国艺术家的人格胸怀既超脱又入世。
审美心灵的诞生,在忘我无欲的刹那。
这一刹那的心态特征,中国古代美学用“虚静”二字概括,并由此建立了富于民族特色的“虚静”说审美理论。
一千多年来,这一理论不仅作为中国艺术的主导精神之一,而且作为一种审美人格学,铸造了我们民族特有的艺术大厦和艺术家的人格胸怀,其意义是深远的。
认识论是很玄虚神秘的,未必科学;但具体运用到审美和文艺创作领域,则有其相当多的合理成分,因为它揭示出了审美和文艺创作中主题心灵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往往是超功利的。
假如在文艺创作或艺术鉴赏中,审美主体不能摆脱功名利禄等世俗观念的侵扰,则很可能流于失败,甚至必然会失败。
美学和文学理论上的这一极其重要的现象和规律,在西方美学史上是到近代由康德明确提出的;在中国,则是远在先秦的老庄道家就已经有所触及。
“物化”的思想,本来也是庄子提出的哲学认识论,即主张作为主体的人在体认客观事物之“道”的过程中,在心灵“虚静”的状态下,最后要达到、也能够达到一种物我同构、与道合一的最高境界,即彻底泯灭认识的主、客体之间的界限:“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
”——《庄子·大宗师》“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也,此之为物化。
”——《庄子·齐物论》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物化“。
庄子通过梦蝶的故事给我们引出了”物化“的概念,其实这个概念对于准确理解它的本质具有一定的误导作用。
一般我们说的”物化“,想当然就认为是人化为物,甚至认为是人被物化了。
而我们细读一下就会发现,庄子在这里并不是要我们做如是解。
他选择了蝴蝶作为自己梦幻的对象,可谓是别有用心。
因为这个意象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涵。
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当时诸侯争霸割据,战争延绵,面对动荡不安的”人世间“,庄子采取了一种逍遥自适的生活态度,”虚已“而”游世“。
作为个体的人生活在社会中必定会受到各种思想行为的限制,处于一种”有待“的状态,庄子所主张的就是要消除这种”有待“,追求轻松自由的逍遥”无待“。
而蝴蝶正是他选择作为他的梦想的理想意象。
它是自由、放达的象征,将人转化为蝴蝶,借蝴蝶来实现”自适其志“:蝴蝶翩翩起舞,不受时空的限制,也没有陈规的约束,它所做的只是遵循心灵的指导,尽情享受无止的自适与畅达。
物化的境界是道的境界,也是艺术的境界。
具体来说,”物化“境界中有周梦为蝶,碟化周所产生的超越于感性存在的境界,与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由作为现实存在或现象的实境生发让人浮想连翩、玩味不已的虚静过程是隐约暗合的,所以,在艺术创作中,不仅要求作品能够细致入微地描绘实境,更主要的是能够让实境发出虚境,使读者能够透过文字符号的表层发掘出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即:“周与蝴蝶则必有分艺”这句话显然与上文分析的结论是矛盾的,既然说物我是交融的,为什么后来又说“必有分”呢?其实这个问题是这样理解的:作为社会存在的物的物、我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本不相同,必定是“有分”的。
但是,在庄周之梦中,庄化蝴蝶,蝴蝶化为庄周,作为人的庄周与作为物的蝴蝶已经超越了各自自身的局限,在精神领域中达到了契合无间、不分彼此的内合状态,产生了观念上的互化和心理上的沟通,通过表面上的“有分”,实际上投射出的是两者内在的“无分”,这才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认识。
所谓“物化”的物当然不是一般的物,他以物的概念来代指万世万物。
指事物的“自然”性,“无为”性,即自然的状态和性质,将“自然”视为物性,物本,物根。
这个物之自然,庄子视为“天”、“道”,是物的本质和本原。
要获取事物的本质、本原,就要使事物还原归本,回到事物的初使本根状态中去,以事物的真性、真情,以事物的本来面貌和自身规律去反映出事物本质。
它是以“自适”为心理感受与体验,以“心斋”、“坐忘”(含“丧我”,也是通过对主体意识的淡化来达到“物我不分”的精神境界)为自我修养方法与途径,由此而达到的一种“物我不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物化“的本质就是通过消除物我在形骸上的差异,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两忘的一种精神境界,这对文学中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